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之当今国际形势分析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下面谈一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欧盟的东扩实质是在侵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相反,欧盟抓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东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体和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兴起了“中国威胁论”这一说,但这实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4点:

首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战略定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也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中国今天能在国际舞台站住脚,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支持分不开。中国今后的发展,仍需要它们的支持与合作。我们今天同它们站在一起,即使将来发达起来,也要同它们站在一起。我们历来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少数大国主宰国际事务,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样的政治战略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政治基础。我们要时刻警惕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分离开来的企图,识破一切挑拨离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阴谋。

第二、头脑要清醒,既不怕“棒杀”,也严防“捧杀”。我们想发展,想强大,而有些人就是不高兴,千方百计地阻挠。昨日有“威胁论”、“共同责任论”,现在又制造“中美两国论”。对“威胁论”我们要警觉;对带有吹捧色彩的言论我们同样要警觉。“共同责任论”,是要中国跟在西方国家屁股后面“共同”去维护西方的利益;“中美两国论”,是忽悠中国落入美国霸权统治的一个政治陷阱。这个论那个论,不是“棒杀”,就是“捧杀”,落脚点都是一个“杀”字,就是通过软硬两手交互使用,阻止中国的发展,保持西方长期对世界的主导和统治。

第三、继续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我们要继续坚持不当头,不扛旗,不引火烧身。同时,鉴于中国这些年确实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的利益在世界上空前扩展和延伸,2009年的外交使节会议提出,在继续韬光养晦的同时也要“积极有所作为”。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挺起腰杆,不畏强权,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只有把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巧妙结合起来,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

最后,根本的问题仍是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发展自己,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我国成功地克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种种困难,西方带着嫉羡交加之情在对中国做出种种评估。可以预期,不少西方国家将从金融危机中逐渐喘过气来,对中国将借机挑起新的事端。近期,西欧一些媒体的反华鼓噪,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尖端武器,欧美一些国家制造贸易摩擦,似可视为新一轮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先兆。对所有这些,我们要敢于应对,巧与周旋,确保政治持续稳定和经济更大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

第二篇: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炎热的夏季如期而至,暑假也随之而来,我们的大一生活也落下了帷幕。为响应学校号召,我们在炎热的暑假,观看了这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讲授了一些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这一组教育课的第一讲是“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在这一讲里面,我知道了我们国家的一些生态问题方面的状况。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5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也颇有成就,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这样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然而,我也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国家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只追求GDP的增长,懒得去管环境怎样,这样就使原来的青山变荒山,绿水变臭水,风沙蔓延,庄稼不长,孩子们得怪病。就拿我们这里来说,我家后面有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早在我们父辈时还能在里面看到鱼儿,那水还能洗衣,人们也能在里面游泳,然而到了现在,从远处看,河水黑黢黢的,没了鱼儿,只有孓孖,每人再去游泳。但是近年来,我们国家领导已经意识是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想重蹈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覆辙,已经开始着手治理环境问题了。政府采取了整改污染企业,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三北防护林等等诸多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明证,而且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这里的这条脏水河也要治理了。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环境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为了我们的白云蓝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义不容辞,我们更应该维护生态和谐,倡行低碳生活,节能减排,让我们的大地母亲依旧绿意盎然,只有这样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有机会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到自然之美。

第二讲是“朝鲜半岛局势”。通过这一讲,我对朝鲜半岛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早在二战之前,朝鲜半岛虽被日本奴役但尚未分裂。在二战日本战败,美苏接受日本投降时,划分的三八线把朝鲜一分为二,当今在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俨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一个经济落后,一个经济繁荣。北朝鲜虽然经济建设不怎么样,他们却着重发展武器,走强兵富国之路,并不害怕纸老虎般的帝国主义。南朝鲜,也即韩国,注重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经济成就使之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国防武器方面却发展不足。由于朝鲜的历史原因,北朝鲜的地理因素,加之他们领导人的方针政策,北朝鲜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随着北朝鲜被披露在进行秘密核试验,朝鲜的核问题也浮出水面。朝鲜的这一行为明显是违背了核不扩散公约,由此,引来了美国对之的制裁,此外,由于韩国,日本临近朝鲜,他们也害怕朝鲜拥有核武器之后威胁到自身利益,因此也对朝鲜提高了警惕。为了解决之一问题,美俄中日韩朝举行了多次的六方会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朝鲜也做了一些让步,但朝鲜并不就此安分,仍在秘密的研制核武器,并在朝鲜东北部临近中国东北的地方试爆了核武器,此举震惊了世界。美国想要打击朝鲜,而朝鲜国内斗志昂扬,并不惧怕美国,美国的打击措施也只好就此作罢。作为一个小国,朝鲜深知弱国无外交之理,积极壮大自己,也不惧怕美国的威胁,敢于和美国叫板,不买美国的帐。虽然如此,但朝鲜的行为欠佳。朝鲜的这些行动,也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惕,说不定什么时候朝鲜和谁开战,战火又烧到中国。因此我们得做好各种准备,以防突发事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做好准备,如果祖国有需要,要能站出来,响应祖国的号召!

虽然世界并不和平,但我们要坚决捍卫我们现在已有的和平生活。

第三讲讲了“阿拉伯国家时事政治”。从这一讲中,我知道了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中东,是西方国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自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中东就战争不断。

五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两伊战争;近年来还发生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黎以冲突等。这就不禁让人要问,二战以后中东地区为什么动荡不安?从这一讲中我有所了解:动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中东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他们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非三洲各民族的迁移通途,东西交流的要道,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地区。近代时期,中东地区更加受到欧洲殖民者的重视,成为他们加强对东方殖民地控制的最便捷的纽带,建立殖民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基地。战后,特别在冷战时期,大国在这里的争夺变本加厉。再加上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而现阶段,由于地缘政治,发达国家需要能源以求发展,力图控制能源从而控制世界。推销N色革命,推销自己的民主,建立新的中东秩序。此外这些天以来,埃及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支持总统穆尔西的民众在开罗示威,埃及军警对示威者武力清场致使千余人死伤。阿拉伯地区的和平道路还遥遥无期。

第四讲讲了“科技创新托起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通过这一讲我了解到了中国发展到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时代,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回首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法等国抓住机会努力实现创新,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其中英国更是号称“日不落帝国”。而美国在今天之所以成为超级强国,也正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会大胆创新科技,才有今天的成就。而在今天,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全世界范围内新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我国错失了前两次的机会,这一次必须牢牢握住。从目前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以更彻底的科技创新来推动。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出更多的高新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实现我中华民主的复兴之梦。总之,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只有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那么,作为大学生个体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因为爱国主义始终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而改革创新始终鞭策着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我们已经观看过两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了,我感觉这项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式,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世界并不和平,许多国家仍饱受战争之苦,和平进程仍须努力;认识了我们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需要我们努力;认识到了我们肩负重责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鞭策着我要踏实努力,将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磨练自己,提升能力,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课心得

——关于中国大学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

处在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中国在发展历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存在即合理。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多。到了今天,在知识社会转型的背景挑战之下,中国正在争取一个很好的历史契机,能够从国情出发,来应对知识社会本身的挑战。

以前高等教育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机构,它处于一个非常清晰的地位,它是一个精英的、象牙塔似的这么一个机构,它在社会中间有它的研究知识的这个位置。然而现在,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从安静渐渐迷失于喧嚣。大学是培养人才最理想的地方,可是现在它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是否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学习的目标究竟是为了知识还是为了就业?这些都是现在已存在的,并且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在中国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后脱颖而出。他们是在智力与毅力的双重磨砺下培养出来的佼佼者。理论上,面对大学的专业化知识,他们可以较好地掌握并运用。然而,为了释放高中的压抑、为了寻求理想的生活、为了体验大学的乐趣,很多人只把大学中的少部分时间真正花在学习知识、专心研究上。这种“轻松”的大学生活在中国应该不是少数。在经历了认真刻苦的高中学习生活后,为什么在大学里就松懈下来了呢?这并不只是一个大学现象这么简单,它更是中国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联系到社会,我们不能不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知识性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衡量知识型人才的唯一硬性指标就是文凭,这样,在这个喧嚣的年代,很多人就变向为:为文凭而读书。很多人在利益和竞争的压力下,变得渐渐浮躁,导致真正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术的中国学者成为“稀有动物”。急于求成是人们选择捷径,然而捷径终究是需要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就是,大学这些社会场所资源是否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呢?这也就是说大学是否真正培养出了社会所需要的一流的高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 另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在面对会不会面对有史以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呢?在十年前,中国大学生扩招,现在高等教育走向了一个大众化阶段。由此未来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将找不到工作。因为高校培养出来很多毕业生之后,他暂时可能会面临一个失业的问题,因为劳动力市场对你这个人才的需求,它可能是有一个限度的,你突然给它增加很多,它吸纳不了。但同时,劳动力市场它会做出反应,很多职业本来是不需要大学毕业生文凭,但是在大学生“泛滥的年代”里,它们就可以招大学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挤占效应,大学生把高中毕业生的职位挤占了,高中生把初中生的职位挤占了,就一层层往下挤。所以这个假以时日可以解决,这是一个临时性的问题。当然了,政府可以积极地从产业也好,从就业也好,从创业也好,各种角度,促进他们短期消化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它是个短期的问题,长期的话,我们中国现在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还是很低的,我们中国还需要大量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

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教育也得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时肯定会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面对着未来就业的压力,而且还有当前学术知识迷茫的挑战。我们可能在为自己的未来生涯感到迷茫,但更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大学里依旧努力学习的时代趋势。所以这是一个时代面临的短期转型问题,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和新一代人才和成功人士的引导下,中国会迎接这个社会教育转型的挑战,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输入更多优质的人才!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课的体会

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令我感受颇深的便是观摩钓鱼岛事件。

以前我对这些政治时事确实不太上心,对媒体的报道也疏于关注,往往是通过群众之间的口耳相传才大致了解事情经过。然而这类信息经过一次次地转述,经过表达者不停地掺入个人喜恶与主观意愿,常常使事件本身产生扭曲而误导我们。上月的钓鱼岛事件引发国内某些地区“打砸抢烧”的犯罪行为便给了我们警示。而事实上,钓鱼岛不是靠诅咒和打砸就可以收回的。

庆幸的是,我们通过老师的教学理性地思考了这个事件。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人们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利益乃交往的筹码",这种利益至上的原则支配着各国政治与外交行为。日本国内的某些人对钓鱼岛的狂妄之言和无礼之举,正是出于对这不大的海上荒岛主权归属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垂涎。说穿了,日本与我争夺钓鱼列岛的权所有,不是为了几座荒岛而发。日本的眼光紧盯着的是钓鱼岛潜在的巨大经济和军事价值。夺取钓鱼岛是日本企图对我国东海海域海洋资源进行争夺的重要而关键步骤。同时,这几座岛屿的归属也直接影响着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甚至恢复军事大国地位的战略步伐。

对我方而言,钓鱼列岛处在台湾岛东北最远端,其前沿位置不仅对台湾岛的军事防御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东南沿海方向的安全也有重要影响。如果日本占领了钓鱼岛,日本军队可以在岛上设立其海空监控侦察设备以及岸基反舰及对空导弹,很容易可将台湾北部重要港口及空中航道加以封锁。如果在钓鱼岛设置雷达,可以监视方圆400千米?600千米的海域和空域,其范围可达到台湾北部、大陆沿岸的福州、温州和宁波等大片地区。果真如此,我军事上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对方及时掌握。日本海权扩张的战略中以保障1000海里航线为其首要任务,占领钓鱼岛可以使其势力范围向西南方延伸,并可对台湾海峡附近海域的主要航道实行军事监控。这样,钓鱼岛海域就成了日本进入台湾海峡,南下东南亚、南太平洋必经的战略之路,也是日本赖以生存的中东石油能源补给线上最西南端的一点。如果日本在此建立军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则无异于在中国的家门口设下了定时炸弹。

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保卫钓鱼岛的主权所有,绝不能容许日本的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乃是国家利益的要求。

国人愤怒,情之至也,保我河山,寸土不让。然而这种情谊应该一致对外,而非借故蓄意伤害无辜的群众。对于那些打砸抢烧的疯狂者,如果得到的是狂热的赞美,无理的包容;而对于理性的国人,如果得到的是不堪的谩骂,恶毒的诅咒,那么这个社会是病态的,畸形的。

我国和日本斗争取决于中国的综合实力,中国人应有理有利有节,而不是一昧虚妄和恐吓。显然,日本不会因为中国人的玩笑或诅咒灭亡。这样做,第一不利于中国人正确、深刻地认识日本,第二也不利于自身的完善和净化。

我想,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魅力就在于理性的力量。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课的心得体会

为推动广大青年迅速兴起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在青年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作用的重要讲话,我们参加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观看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讲座视频。通过老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讲解,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学习,我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理解,思想得到了一次洗礼,境界有了新的提高,人生价值有了更高的定位,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智慧、潜力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伟大祖国的未来满怀期待,充满信心。当然,这对我的大学学习、今后的工作也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主要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那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觉得应分为两个层面:思想层面和行动层面。思想层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信仰来自科学的理论。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从中获得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接着,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契合之处。一是唯物论。《史记》引用了管仲的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二是辩证法。“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已成为人们的常识。《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更精粹更深邃的辩证观点。三是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儒家学者所撰写的《礼运》篇中, 宣扬了“大同”的理想。大同社会的原则是“天下为公”。

最后,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既要反对把西方的价值作为“普世价值”,也不能把属于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的精神价值拱手让给西方。坚守“本来”、吸收“外来”,关键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善于在与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其他社会形态的对比中抓住最关键、最根本、最核心的精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在日常行动中,我们又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就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凡人多善举,中华儿女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岛69岁老人葛中科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湖中救起两个小女孩,而自己却因体力不支与世永隔,他用生命完美诠释了一位普通农民是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湘潭巴士司机胡昭林4年免费接送尿毒症母子到城里接受透析,4年如一日,靠的是心中一直默默坚守的信念;安徽省刘恩莲,五年替丈夫还债,并细心呵护两个女儿,尽心照顾婆婆,诚信早已在她心中扎根,在穷再累也不能毁了自家的家风,她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怎样才能做个“好媳妇”、“好母亲”。凡人多善举,那是因为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着一股民族情怀。凡人多善举,那是因为中华儿女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凡人多义举,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正义且有凝聚力的民族。

其次就得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行自己岗位职责。这是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个体的普遍性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不管在哪一行,只要兢兢业业,追求卓越,就一定能在某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最后就是我们得互相帮助。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在看见别人有难的时候就搭一把手,帮帮他人,人多力量,所谓: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也正是这个道理。也许不经意的一个帮助会创造一个奇迹,也能温暖人间。中华民族是一家人,在危难关头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再大的风浪我们一定能够挺过去。5.12残损的城市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就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应该在学习中磨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方向,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朝夕之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和谐繁荣的盛世景象,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正能量”的春风拂到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让“正气”如旭日东升一样,让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充满力量,一起奋力谱写和谐繁荣新华章。

迎着“深化改革”的春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我们定能谱写和谐繁荣的盛世华章,我们定能早日实现中国梦!

第六篇:形势政策课感想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所感所想

班级:电商0801姓名:王金歌学号:200846900329

古语有云:“时势造英雄”,便可看出一个人的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社会的影响。其实,通过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而且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课堂上讨论了解的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它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帮助,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建立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并在这门课的影响下,更加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并学会深入思考。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翟志刚出舱行走,迈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开始。这一消息,还是我在学校钟楼下为庆祝这一盛事播放实时报道时看见的。当时的我,也为这件事而高兴,因为,它表明我们的国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航天事业的发展,考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能否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它充分表明国家科技力量在发展和推动航空航天技术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也预示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经济日新月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国家富足,人民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升空,将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又一次生动见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但同时,我想肯定也对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世界的形势从来就是纷繁复杂的。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和中等国家的发展,加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但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加大。当今世界呈现出单极与多极、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依然但是深刻复杂。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先后三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取得成功,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盛大亮相。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我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时期来作国家中短期规划。“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它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今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审议通过。这体现了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

国家呼之欲出。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非常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折时期。 “十二五”规划的科学制定,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皆可看出经济转型创新的主旨。

中国前几年的发展,大多依靠巨大的资源投入。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绿色工业化道路。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改造提升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这实质上符合中国的现状,也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设想不谋而合。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不可少。此次中共中央特别提到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这个规划是非常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的。

中国当前的国内形势比起其他国家还算未定,但国际形势呈现总体和平、稳定,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的状态。尽管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远远超过预期,在各种扩张性刺激效果逐渐消弱的同时,经济的自主增长力没有展现,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仍然低迷。中国现在仍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虽然中国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依靠自身力量,拉动内需,没有受到过大的影响,并且成为世界严重拉动经济发展的“救世主”。但也招致了他国嫉妒,使“中国威胁论”更加流行,许多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限制中国的发展,阻碍中国的前进。

现在,利比亚正处于战火之,多国联攻,又有经济封锁,让我想到二战的爆发,中国的屈辱,落后就要挨打。虽然现在的中国实力强大,无人敢正面挑衅,但是他们侧面的不间断的骚扰仍使人感到反感。中国还是不够强大。

虽然我们不能像温家宝、习近平等国家高级官员为国家的发展把航,不能像外交官一样代表中国发言,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并且深刻了解国内外形势。现在的世界,

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是最终必然的结果。

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有,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为此,我们需要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拓展自己的能力,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十分必要的,会使大学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同时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能力与责任感,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与国家的政策,让我们清楚的感受到中国的进步和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责任,我们自身的不足。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向五四青年学习,时刻胸怀国家、心系天下,不但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而且在提高综合素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更好地认识当代的中国,感受和理解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相信只要我们本着情为民所系,人为民所用的心态,增强我们的创新精神,有毅力有耐心,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一定能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上一篇:新老师入职培训总结下一篇:兴趣爱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