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介绍

2022-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综合实践课程介绍

一门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实践性课程介绍

摘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在化学学科教师教育转型期间,以“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Ⅱ)”的构建与实践,对系统提高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做了专题性研究。从课程设计理念、目标及要求、结构与计划、评价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师范生 课程设置 学科内容知识

在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的新形势下,对学科教师教育培养的内涵与理解的不断扩大,呈现出一个动态的理念。其培养规格与能力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而发展。突出的变化是学校对教师的录用标准不断提高,要求高校以教师专业发展思路来培养未来骨干(精英)教师;对入职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有新的界定,强化实践性课程和教育实践的环节,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形成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2007年11月,在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对教师教育(师范教育)类专业特色建设提出“调整教师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和延长教育实践,建立聘请中小学第一线教师进入大学课堂兼职兼课制度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德鲁特(De Ruiter)等人提出了学科教学认知的发展模型。模型由4个要素:教学法、学科内容、学生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组成。他们相互关联整合在一起的融合体,最终形成动态的PCK模型(见图1)。模型中学生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必须经过系统、综合和立体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来达到,成为教师素养构成的核心部分。

这是一种能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决策、教育行为的知识,是实践形态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既是在实践中建构的(in practice) ,又是关于实践的(on practice) ,还是指向实践的(for practice) 。教学实践在教师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面对变化与需求,我们的化学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必然要做出相对的回应与决策。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以化学学科教学知识(Chem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下称CPCK )为指导思想,来构建新的化学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2007年起,南京师范大学在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学科教学论”课程拓展为“中学学科课程与教学(Ⅰ)与(Ⅱ)”2门课程,分2学期开设。课程Ⅰ侧重于学科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课程理论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课程Ⅱ侧重于师范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化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中,进行了师范生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培养有效途径的探索。

1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Ⅱ)”课程设计理念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Ⅱ)”(以下简称课程Ⅱ)课程设计理念是:

(1)在“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Ⅰ)”课程和教学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和系统的实证性训练环节使师范教育(化学)专业的学生(以下简称“师范生”)深化对化学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引导他们在CPCK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技能训练,养成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2)充分运用情境教学、问题教学与榜样教育等具体形象化的方式,用典型案例或课例教学引路,使师范生经受体验、领悟、内化和反省认知的锻炼。

(3)课程结合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实施的实际状况、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变化与对化学教师的要求,引领师范生切实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的能力。

(4)聘请来自高中第一线、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或特级、教授级)化学教师进入课堂,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专题讲座为中心来安排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

(5)以名师专家讲坛、实地教学观摩、课程案例研讨、教学技能训练和互动交流讨论等专题性形式展开教与学活动,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高中课程方案、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新课程的典型案例、实证材料为课程Ⅱ的主要内容,使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中学的化学教学现状与要求,形成相应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

(6)课程力图要创设一种环境(或情境),使师范生认识到,只有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实践、去体验,在“做”中学,在“悟”中练,不断地反思和实证,才能使理性认识与实践体验达到融合统一,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

2 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课程Ⅱ”的实践环节训练,使化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实践程中培养从事化学教学、管理和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2)掌握化学教与学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实施技能;

(3)养成教师职业道德和情感,为成为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化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 通过学校实地考察,了解中学新课程改革和化学课程的实施现状,掌握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实施中的进展与要求;

(2)通过与一线优秀教师接触,了解和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基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构、教学设计和说课的程序;

(3)通过听课、观摩教学设计训练,掌握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典型教学模式与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验技能;

(4)在通过实践与训练中掌握科学探索教学方法、课程案例分析与说课程序,以及相关考试、评价技能与方法;

(5)熟悉学生学习化学时概念形成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心理的变化;

(6)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够应用各种媒体接受和加工有关信息、资料,为进一步探讨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3 课程教学形式与结构

主要以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1)名师专家讲坛:邀请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特级、教授级)和教学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对课改和新课程体系实施状况与成果、教学规范与要求的解读;

(2)实地教学观摩:赴中学观摩名师、优秀教师教学或相关教学交流活动,以听课观摩和研讨形式开展;

(3)课程案例研讨:观看、分析和评论优秀案例,掌握化学教学设计过程和说课程序;

(4)教学技能训练:以微格教学训练形式,学生分组,教师指导,对相关必修模块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说课、教学分析、课堂教学演练;

(5)互动交流讨论:师生间和小组间交流心得、体会、收获和展示个人学习成果。

4 课程教学计划与安排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Ⅱ)”课程教学时数为54学时,共分为7个教学模块,且与化学课程标准必修教材相对应:化学课程标准与课程结构解读;化学课程教学和教学设计基本规范;金属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非金属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化学反应原理与概念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有机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教学技能与教学设计课程考核。

模块以专题形式组成,每个专题活动为3~9学时。同时将专题讲座和教学技能训练录像制作成视频案例DVD光盘,供讨论和交流(见表1)。

5 课程评价与考核要求

采用形成性过程和学习档案袋评价方式,记录和反映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例如,师范生在实践与训练过程中,要求做好听课记录,分析与评价报告,定期检查并以优良中差3个等级给出成绩;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时,教师给予指导,落实训练任务与要求,最后根据讲课和说课录像或现场模拟授课、说课给出成绩评定;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效果或书面材料给出成绩评定。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讲课和说课成绩、笔试成绩构成:课程总成绩 =平时作业(教学内容分析,听课记录,教案,说课稿等)30%+光盘(试讲和说课录像各一份)30%+笔试(教学设计或说课稿)40%。

有关课程实践活动可以根据每学年教学计划、学生人数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的新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计划呈报教学管理部门备案。

6 课程实施的思考

课程Ⅱ3年来的探索,这种新型实践与训练方式得到了大多数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认可,他们认为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视频案例教学和微格教学训练,加深了对化学新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训练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培养了分析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良好的基本素养,为进入教育实习和教师职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前,我们正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将师范生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纳入“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的领域。从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4个方面进一步地去规范与发展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做中学”的理念指导下,将实践性知识和技能融合在整个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之中。期待着能够提炼成一种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信念,这种信念将有益地指导他们今后的教学生涯和行动。

参 考 文 献

[1] 冯茁,曲铁华.外国教育研究,2006,(12):5863

[2] 宋明钧.全球教育展望,2006,(11):4749

[3]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2006

[4]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中学学科课程与教学Ⅱ课程标准. 2008

[5] Robert BUCAT.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Greece, 2004,5(3):215228

[6] Dorothy Gabel. The Complexity of Chemistry and Implication for Teaching.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 Netherlands:Kluwer Publishers, 1998:233248

[7] The Secondarys Annual Report on Teacher Quality: Meeting the High Qualified Teachers Challeng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2002:512

[8] 陆真.化学教育,2004,25(8):2629

[9] Huberman Michael.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98, 91 (1): 3157

[10] 陆真,李炜琴等.化学教育. 2008,29(9): 4851

[11] 卡内基基金会.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准备(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21 Century)(美国),1986

[12] 陈向明.教育研究,2009, (10):6672

作者:陆真 马宏佳

第2篇:介绍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蔬菜灰霉病是近十几年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的一个典型病类,目前已有20多种蔬菜感染灰霉病,常年损失20%~30%。目前生产上已经对蔬菜灰霉病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综合防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介绍如下。

一、灰霉病的发生特点

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灰霉病菌对光敏感,在强光照下,影响孢子的萌发、侵入及在植株体内的扩展,低温适于病菌的生长与发育,湿度则以高湿对其有利。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病害呈负相关,即温度低病害扩展快,湿度与病害呈正相关,湿度越大,病发展速度越快。可将灰霉病发病条件总结为:“低温、高湿、寡照”。一般发病适温在18~23℃、相对湿度90%以上。经验性的总结为:凡阴天、雨雪、重露、多雾、大风、寒流天气出现时,就意味着灰霉病的发生。中原地区一般1~4月底易出现这种天气,也是蔬菜灰霉病流行季节。不同蔬菜灰霉病发病的气象因素指标有所差异。

二、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番茄灰霉病菌易从寄主伤口或枯死组织上侵入,蘸花是人为的传播途径,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以上表明灰霉病菌自番茄花器侵入,主要为害第1穗青果,果实着色后侵染停止。鉴于上述规律,在防治上应把握关键施药时期。在定植前,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多菌灵等,按照常规使用浓度喷洒定植苗,做到带药进棚;在第l果穗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进行蘸花或涂抹,使花期着药,阻止病菌侵染。掌握在浇第1果穗催果水前施药,重点保护第1穗青果。这样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也是在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上的重大进展。

三、黄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黄瓜灰霉病菌从残败的雌花侵入延伸至幼果,使脐部呈水渍状变软腐烂,潮湿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此为识别瓜条染病的主要标识,也是区别“化瓜”的主要特征。灰霉病导致幼瓜脐部软腐,俗称“烂头”、“灰毛”。“化瓜”似线状枯黄、易脱落,原因主要为在雌花形成时,内源激素不足,开花受粉时因低温、光照弱,受粉不良而形成化瓜。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二者混为一体,识别不清,失去防治适期。灰霉病发生后,晴天可选用常规农药防治,阴天可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 m2用250 g。“化瓜”的防治,在幼苗1~4叶期花芽分化盛期,控制夜温,尤其后半夜温度稳定在12~13℃左右,减少呼吸消耗,使营养物质转向花芽分化,促使形成更多的雌花;开花受粉时应让植株、花器多见光,提高棚室温度,同时要喷0.1%硼酸或0.3%硼砂,减少“化瓜”的形成。

四、韭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该病由葱鳞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其症状有3种类型:干尖型、白点型和腐烂型。病菌自叶尖伤口侵入,向下延伸,致叶尖干缩、扭曲、枯黄、形成“干尖”。随着菌丝向下扩展,致叶面出现近圆形病斑,着生灰色霉层,形成“白点型”。由割茬刀口处病菌侵入,病斑呈半圆型或“V”字形扩散,并向下扩展2~3 cm,叶片完全湿软、腐烂,表面产生灰霉。在防治上,以冬茬扣棚韭菜为例:一般在11月底~12月上、中旬割茬后扣棚,由于低温、冷风、棚内潮湿,灰霉病容易流行。我们的防治体验是,割茬后,在菜垄两侧撒施草木灰,具有吸湿、促进伤口愈合及增加钾肥的作用。选择晴天上午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性粉剂1000~1500倍、25%敌力脱乳油1500~2500倍液等,然后浇水、扣棚。在冬季生长中若有病害发生,速用10%速克灵烟剂熏杀。晴天可小放风、早揭苫、晚盖苫,扩大光照时间,提高光合效能,增进生长,改善品质。

对不同蔬菜种类的灰霉病,可以选用不同的抗病品种,蔬菜收获后,即时清除病残体,移植前施药,做到带药定植、精细整地、增施腐熟有机肥,防止早衰。在管理上适时通风排湿,争取光照时间,提高菜苗的健壮质量,减少伤口,增强抗性。

作者:高玉臣

第3篇:英美文化介绍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摘要】通过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介绍与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了解艺术规律、艺术价值,并掌握管理、交流的基本原理,通晓市场与法律的相关内容,从而为培养拥有专业艺术鉴赏能力的复合型艺术经营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经过这样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人才具有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国际化的眼光,有较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系统了解。本文将主要探讨英美文化介绍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化 艺术专业 大学生 综合素质

21世纪对人才的呼唤,要求对大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大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博览群书,涉猎尽量广泛一些,诸如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外语等学科都要学一些。这些学习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准备,也是其成才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必不可少的材料和工具。我们设计的文化素质考核是指学生在人文知识储备、文化艺术修养方面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底蕴以及文艺修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1]。艺术专业大学生必须要对文化艺术有所了解,要能够认清艺术作品的价值并能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如果不顾及艺术的特性和规律,仅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去管理艺术,将会出现偏误。所以本专业开设了中外文化与艺术理论的相关课程,并开设艺术体验与鉴赏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及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在校四年中,绝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不可或缺。所以,需要改变现有的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給学生更大的选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就要优化大学教育管理流程,改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现大学教育的整体性、灵活性、可选择性,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2]。艺术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一个人的素质包含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面,或进一步划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艺术素质一般可认为包含在审美素质当中。在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当中,尽管一直都强调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总体来看,长期偏重劳动技能素质、业务素质以及政治素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艺术素质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艺术素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对其他方面素质的养成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尽管如此,就现状来看,公选课课程建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师资力量的宏观调整配置不足,课程开设门类、数量有限,学生不能从容选课,这反映了大学开设的公选课在门类、数量上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课程开设制度执行不规范,课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有些学校在开设选修课时还缺乏深层次的、统一的、科学的思考,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开出的课程与学生的期望相矛盾的现象。第三,学校缺乏教学质量监控,课堂教学未能取得良好效果[3]。对于公选课,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备课不认真、授课内容随意性大的情况时常发生;而学生修读公选课的动机也值得推敲,部分学生受“为学分而读书”的功利主义思想左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当前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公选课的教学管理。

二、当前艺术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知识结构不完备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多从初中、高中就立志学艺,将学习的主要战线放在专业艺术技能的提高上,对文化课的投入关注相对少,客观上造成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完整,再加上部分学生对文化素养的内涵认识模糊,缺乏对艺术创作与文化素养关系之间的正确认识,认为没有文化素养也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更无心在大学中将文化课和专业课双管齐下充实自身,这自然使得他们文化素养基础薄弱[4]。

(二)基础文明欠缺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崇尚自由,自律意识淡薄,常会使得部分学生无视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公共秩序的维护方面的细节。具体有:公众场合即兴作画,忽视公共场所卫生的保持;课堂上交头接耳、接打电话,无视教学秩序;寝室里上演夜半歌声,不理睬同学的投诉等等。

(三)对西方文化过分盲从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向往自由,崇尚个性,缺乏理性思维深度,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由于受“艺术不分国界”的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部分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对外来的节日情人节、圣诞节印象深刻,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不了解风、骚、赋、文,不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多少文化积淀,也不懂“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是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三、英美文化介绍在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

(一)优化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国际型的艺术管理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艺术素质,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跨文化沟通技巧以及管理学基本原理,将艺术与管理及跨文化交流融合在一起。同时艺术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还要求学生们有市场、法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要体现出多样化[5]。如开设了跨文化交流学、国际文化交流方法论、艺术管理学、法律(民法、知识产权法)、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学、文化经纪人概论、公共关系学(外教授课)、传播学、商务礼仪与谈判、广告学等课程。如文化艺术理论课程有: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中外美术史、中外音乐史、中国戏曲史、艺术概论、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外教授课)、西方哲学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艺术鉴赏与体验课程有:书法、国画、舞蹈、戏曲、戏剧等。综上所述,这些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了解艺术规律、艺术价值,并掌握管理、交流的基本原理,通晓市场与法律的相关内容,从而为培养拥有专业艺术鉴赏能力的复合型艺术经营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经过这样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人才具有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国际化的眼光,有较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系统了解,熟知国际艺术市场运营规律和与文化交流、运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从事国际文化交流与管理工作的语言沟通能力[6]。

(二)增加背景知識,加大阅读量

背景知识 在阅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会造成理解障碍,所以应该让艺术专业大学生多阅读关于英美国家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趣闻等相关的知识,扩大阅读量,多了解国外文化、风土人情,丰富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了兴趣;通过快速阅读,提高整体归纳理解能力。快速阅读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并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和搜集信息等能力,使学生能快速找到关键词,从而把握文章主旨。通过了解英美文化从而让学生对艺术的发展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在进行艺术创新过程中更得心应手。

(三)开展人文学术讲座

举办人文学术讲座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学校可每月或每季度办几次面向全校学生的高品位的讲座(下转230页)(上接44页)(如两方文化讲座、中国国学讲座、中西文化对比讲座等),邀请一些著名学者来校演讲,组织学生和学者进行讨论[7]。然而,语言文化素养也不是靠几次讲座,搞一些活动就能完成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课堂教育是语言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能渗透文化素质教育[8]。

四、结论

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水平国际文化交流专业重视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不管是在文化艺术知识、法律知识,还是市场运作、交流沟通、管理原理的学习中,都要求学生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以跨文化为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专业化的艺术管理人才,必须要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专业课的老师都有出国留学及在本行业的实践经历,能将所讲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整个师资队伍由具有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教师组成,可以形成多元化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源.大学生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1):147-149.

[2]余玉秀.英国文学教学中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艺术[J].语文建设,2016,(26):31-32.

[3]刘占军,甄心恒.艺术类大学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困窘及实现路径探究——克服“后现代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16-17.

[4]文亚平,李霞.基于课程论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6,(05):115-117.

[5]高洁,杨先艺.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1):79-81.

[6]何岩.艺术类大学生优质健康心理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3):78-80.

[7]Ma,Qiaoli,Ding,Yuduan,Chang,Jiwei et al.Comprehensive insights on how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retards senescence in post-harvest citrus fruits using transcriptomic and proteomic approach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14,65(1):61-74.

[8]King,N.,Nahm,E.A.,Liberatos,P.et al.A new comprehensive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after sequential b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ation[J].Otology and neurotology: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tological Society,American Neurotology Society [and]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tology,2014,35(3):407-41t3.

作者:赵瑞

第4篇:《综合英语》课程介绍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与基础写作能力进行训练的课程。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新编英语教程》。该书由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为四册,每册均包含相应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练习册。通过对教材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发展一定的读写能力,形成相应的语言感觉,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从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本课程设置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基础阶段,共需两年时间完成。在第一年的学习中,主要是强化语音、语调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能力,但同时并不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基础阶段的第二年,突出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继续巩固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这样通过两年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基本的翻译能力,可以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统考,从而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基础学习,认知词汇达到6000~7000个左右,并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500~4500个,掌握其最基本的搭配;能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能够熟练掌握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以及倒装句和各种条件句等句型,了解并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动词不定式和分词、动词的各种时态以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能读懂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国际新闻报道,具备能读懂由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掌握文章的主旨,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其思想内容做出评价;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做到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便条和通知等应用文;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要求译文的理解忠实于原文,语言通顺,表达流畅。

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采取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课后自学为辅的方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英语学习的氛围。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立足于课本教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积极补充有益的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平时注重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5篇:综合素质类课程课程体系介绍

综合素质模块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

综合素质模块从现代企业管理对员工的要求出发,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和员工必备的管理知识,设计八个内容:

第一讲 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3课时;

第二讲 公司企业文化6课时;

第三讲 职工职业道德规范3课时;

第四讲 电力法律法规3课时;

第五讲 应用文写作3课时;

第六讲 团队与拓展3课时;

第七讲 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3课时;

第八讲 拓展训练6课时。

培训时间根据课表安排,3个课时的内容根据课表安排上午或下午3个小时,6个课时的内容上午4小时、下午2小时。

培训对象:

国家电网公司新进员工

培训目标:

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传递“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了解沟通、创新、团队建设、人际交往等职业技巧,快速进入职业化角色;感悟积极心态,培养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学习电力行业基本管理知识,在管理和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

师资力量:

培训团队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应用、体验、分享的培训目标,由15名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又有实战经验的专、兼职培训师组成。团队中双师型培训师9名;副高职称及以上的培训师7名;培训师拥有博士学位的2名、硕士学位的6名。

培训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模块的学习是个接受、认同、行为转化、内化为价值观的过程,重在自我修炼和自我提高。培训师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员的个人能力,使学员通过课堂参与和体验,提高认识,转变行为方式。主要培训方法有:

1.体验式培训

在拓展训练、公司企业文化培训中,培训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团队,学员为自己的团队设计队名、队呼、队标,并进行团队展示。设计和展示的过程就是团队文化建设的过程,学员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统一团队的思想、行动和形象。结合企业案例及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学员讨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价值。

2.案例式培训

在电力法律法规、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培训中,将电力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环节,让懂法、守法、守规则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元素。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的培训,将两者融合,引导学员参与案例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学习经

典的解决方法,拓宽学员的思维模式,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效果。

3.任务导向式培训

在应用文写作培训中,围绕日常工作,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文书写作,如规章制度、计划、总结、述职报告、会议记录、合同与协议、科技论文等贯穿其中,训练学员规范、流畅的书面表达。

4.情景模拟式培训

团队与拓展培训,借助大量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景,通过观察、寻因、理论技巧、模仿、提升、实践等活动,为学员将来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团队沟通提供预演的机会。

5.框架结构式培训

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的培训,用数据、图表、音视频等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公司的现状、五年规划、愿景,为学员提供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启发学员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能力、知识结构、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如何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时增长、丰富、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其它的培训方式,我们在不同的课程中也加以恰当地使用。

培训师要求学员珍惜每一次交流,每一次讨论,每一次发言,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利用各种不同的学习载体,不断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伴随着态度改变和行为的整合行动,把自己培养成国家电网的优秀员工。

考核评价方法及注意事项:

八个培训内容结束后,要求每位学员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

个人总结,内容包括

1.八个学习内容的要点总结(字数控制在800字—1000字);

2.个人反思和感悟。

总结一般要求交电子版,允许交手写版。

总结提交方式,班长列一份清单注明全班多少份电子版、多少份手写版,请单发邮箱dm8912302@163.com。电子版由各班班长收齐后,以班为单位打包压缩,发送给邮箱dm8912302@163.com;个别学员的手写版总结,由班长收齐交教学楼532,联系电话82999480。个人总结考核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抄袭、复制的总结,评为差。

各专业班级班长提交全班总结的截止日期如下:

1.变电运行专业1—20班2011年10月17日

2.调度运行专业1—4班2012年1月3日3.变电检修1—6班2011年12月13日

4.变电检修7—10班2011年9月24日5.电气试验1—4班2011年11月18日

6.继电保护1—6班2011年11月10日

7.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1—4班2011年12月22日8.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5—6班2011年9月24日

9.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1—9班2011年9月24日10.电力通信1—2班2011年11月24日

11.电能计量1—2班2011年12月28日

12.电力营销1—6班2011年10月20日

第6篇: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材料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摘自:《综合实践活动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意蕴,突显出教师的课程意识。但是由于没有教科书,又成为课改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认为教师参与是关键,课程资源开发是核心。任何课程的有效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而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的课程形态更强调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教材、通过课堂来实现的,课程意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面向学生生活,开发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所以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源于学生生活。我们知道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捕捉生活素材,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1、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寓于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生活中常常会发生油溅到身上,钢笔水溅到身上的事情,但如何能将他们洗掉?有心的老师就设计了《生活中的小窍门》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犹如不吃早餐,爱吃零食,甚至挑食偏食,这是多数孩子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开展《早餐的学问》《营养早餐》《饮食与健康》《饮食与肥胖》《吃零食的危害》等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合理饮食的有关知识,做到合理饮食,健康生活。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设计,如《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垃圾与我们的生活》《身边浪费现象的调查》《中小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等等。

2、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有迫切学习探究愿望时,才有可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面很广泛,如果我们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的重要资源。例如,学生多数喜欢动物,可以设计《动物世界真奇妙》《有趣的昆虫世界》《我家的小宠物》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增强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情感。有的同学喜欢车,可设计《走进车的世界》《我与赛车》《汽车与交通》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对喜欢的车进行研究,同时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小汽车和举行赛车活动。这样,不但让学生对汽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有的同学喜欢吹泡泡,可设计《七彩泡的秘密》《泡泡糖的旅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了解泡泡的秘密,提高了环保意识。

二、面向社会生活开发活动主题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课堂。社会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之不尽的资源库。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资源的慧眼,就一定能从社会生活中捕捉到适合孩子们学习实践的最好资源。

1、关注社会抓住热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课程四大领域之一,让学生面对社会,走进社区,通过考察、访问、调查、搜集资料等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反映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为社会尽责的使命感。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信息都会对学生以触动。如审奥成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老师可组织学生以《舞动的北京》为主题设计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审奥成功新闻发布会录像;搜集历届奥运会主题、会徽、吉祥物;设计班徽、校徽的制作方案;畅想青岛世园会,畅游中国文化。犹如,结合国家提出的八项规定,可以设计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社会调查,实地采访等,并通过调查报告、故事演讲、先进事迹报告、办手抄报和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让学生知规定。还可以根据社会上某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问题设计主题活动。如3.15与365,下岗与就业,老人与养老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内容。

2、依托社区体现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不但要源于生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依托社区,体现地区特色。首先可组织学生讨论家乡有哪些特色,你想了解些什么?然后共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位于瓦房店市松树乡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师们便利用了这一资源设计了《走进家乡——崂山》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崂山的沧桑历史和风景名胜,感受家乡人聪明才智;有的老师根据家乡驰名中外的特产产业这一特色,设计了《崂山茶》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了解家乡崂山茶的历史、种植、管理和制作工艺;还有的老师能根据家乡是水果之乡这一特点,设计了《家乡水果知多少》和《果树嫁接》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又有条件研究的活动主题,所以他们研究的兴趣更高,感受更深,体验更多,效果也更好。

三、走近大自然开发课程资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一切就出现在学生身边,它既是简单的又是深奥的,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已成为时代赋予给我们的历史使命。

1、结合季节变化开发活动主题

大自然的风雷雨电,鸟语花香,春夏秋冬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从大自然的风貌与变迁中,我们可以开发出许许多多活动主题。如,春天来了,可设计《春天的盛会》引导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去搜集春天的故事,去描绘、歌颂春天,以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秋天到了,秋高气爽,秋叶飘落,漫山遍野瓜果飘香,可以设计《美丽的秋天》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寻找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收获的快乐。冬天来临,大自然将出现许多奇妙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并根据观察到的奇妙现象去设计活动。如《奇妙的冬天》《动物冬眠》《千姿百态的窗花》《眼镜上的白雾从何来》《美丽的树挂》等等,通过对冬天里一些奇妙现象的探究,将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体验发现探究的乐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学会冬季自我保健的常识。

2、引导发现探究奥秘

儿童是自然之子,他们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神韵中观察、发现、探索,感受与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近几年东北、华北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对这一自然现象同学们很感兴趣,有的老师便设计了《走进沙尘暴》主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究沙尘暴的形成与防治,去了解它的危害。《家乡的石头会说话》主题研究活动,是老师根据家乡山上那千姿百态且赋有灵性的石头而设计的。

四、与学校生活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场所,是陶冶情操,浸染灵魂的地方。可以说它是一本丰厚的教科书。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资源,可以大大丰富综合课程的内容。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一门课程,它与各学科领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育中拓展和加深。如:语文五年级的“了解家乡”实践活动,就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开展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课的“有趣的昆虫”“自行车转动的奥秘”“种子的旅行”“气候与季节”“影子的秘密”等,社会课的“通讯与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走进家乡”等学习内容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主题统整,开展综合性的实践研究活动,这样,既拓展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内容,又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课中得到运用、延伸、重组与提升。

2、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与其它类型课程的整合,以及多样学习方式的整合。克服以往单一的学科知识逻辑序列的弊端,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意识。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有效结合。校本课程与综合课程资源可共享,因为他们在内容的选择上都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所在社区为依托,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一所学校无论是开发校本课程,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都会受学校本身所具有的课程资源的限制而只能共同利用现存有限的资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中寻找研究主题。

3、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丰富综合课的内容,也使德育教育更富实效性。结合少先队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研究,自主确定大、中队会的主题和分主题,并参与主题活动呈现形式的设计以及时间、人员安排,会场布置等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各类节日开发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丰富的,除了研究探索与自我、社会、自然相关的问题,还可以开发各类节日资源。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也是综合课程学习研究的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西方的节日及校园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把节日文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引入到学生心灵之中,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古朴、典雅,西方文化的浪漫温情,校园文化的亲切热情。如《春节习俗知多少》《正月里来闹元宵》《粽子飘香》《八月十五月儿明》都是根据我国传统节日而设计的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民间习俗,亲历活动过程,感受、欣赏元宵灯会,同时参与糊花灯,扎风筝,包粽子等各种动手制作活动。这样既可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近几年,学校的节日越来越丰富。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等,这些节日与学生更贴近,也深受学生的欢迎。所以,校园节日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一大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不但要积极参与校园节日活动,还要参与节日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形式的设计。让学生在乐中学,动中思,玩中得到发展。

总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资源的慧眼,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相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丰富而有意义。

第7篇: 综合实践课程总结

在本学期里我担任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激发兴趣,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二、教师是参考学材组织学生活动,而不是教学生用书或教学生活动。

本学期教材是教师组织活动时的一个参考,教师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设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不要受学材的框架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要重视活动的自主性,鼓励形式多样性。

三、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有些活动还可以向纵深方向不断延伸和扩展,甚至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四、不要用同一个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 本课程重视过程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有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如果教师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或以等级评分的方法去评定学生的表现,会就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达不到评价的发展功能。本课程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鼓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

第8篇:综合实践课程评价

盐窝镇十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过程评价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等级评分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3、评价的开放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从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出发,结合活动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如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十南小学

第9篇: 综合实践课程总结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20101120022

姓名:张伟

综合技能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

我在实践课中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二、教师是参考学材组织学生活动,而不是教学生用书或教学生活动。

本学材是教师组织活动时的一个参考,教师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设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不要受学材的框架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要重视活动的自主性,鼓励形式多样性。

三、教师的指导一般不会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有些活动还可以向纵深方向不断延伸和扩展,甚至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四、老师在实践课程中,当然不会用用同一眼光看地所有同学· 本课程重视过程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有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如果教师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或以等级评分的方法去评定学生的表现,会就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达不到评价的发展功能。本课程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鼓励。

总而言之,通过综合技能实践课程的学习,我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视,学到了很多以前似懂非懂的知识。理解加深了,知识巩固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当然也要感谢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我们的进步,您看的见。

上一篇:中专学校规划标准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