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单元归纳总结

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

Unit1 1. be scared of sb./sth. 恐惧某人/某物

2. go up 上升,与rise 同义,与go down 或set 相反 3. make a noise 发出声响,吵闹

4. arrive in 到达,表示到达某一城市、国家等大地方时,用介词in;表示到达某一村庄、车站等小地方时,用介词at ;到达的地方用副词表示时,可不用介词。

5. not„until„直到„„才„„ 6. see„doing„停止做某事

7. go cycling 相当于 go to ride a bike ,意思是去骑车。

8. nit sb. on the head 表示“打某人的头”,表示的“打某人的脸”要用hit sb. in the face 。 9. turn around 转身 10. fall off 摔下来

11. give sb. a push 推某人一下

12. help sb. do sth. = help sb. with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13. get off 从„„下来,通常指下火车、巴士、轮船、飞机等。 14. think about 思考、想起、想到(某人或某事) 15. all day 一整天

16.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地,类似有year by year 一年又一年;day by day 一天又一天。 17. hold on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电话)不挂断”;一个是“抓紧”。 18. come down 下来 Unit 2 1. grow into 长成„„

2. pass sb. sh. = pass sth. to sb. 递给某人某物

3. billions of 数十亿的,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 billion等词前面有具体数字时,其本身用单数形式,直接修饰名词;表示一个笼统的概念时,这些词用复数形式,而且常与介词of连用修饰名词。

4.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 5. be full of 满,充满=be filled with 6. be made of/from由„„制成,be made of 表示在制成的过程中,原材料没有发生质的变化;be made from 表示在制成的过程中,原材料发生质的变化。be made by 被(某人)制造;be made in 在(某地)制造

7. carry away 把„„搬(移)走

8. on the tree 在树上,指的是树上本身的东西,即长在树上;in the tree 也表示在树上,但它所指的是外来的东西,不是树本身的东西。

9. make „into 把„„制成„„

10. half of „„中的一半,当它所指代的是不可数名词时,代表单数,如果half of 后边所接的是可数名词的复数,那么它所代表的也是复数概念。

11. look like 看起来像

12. use „ to do sth.用„„来做„„,其中to do sth. 表示目的和用途。 13. put „ outside /on /into„把„„放在„„的外边/上面/里面

1 / 4

14. turn into 变成;turn„into„ 把„„变成„„ Unit 3

一、短语

1. play with与„„一起玩;拿„„来玩 2. slow down 慢下来 3. come from = be from 来自

4.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different kinds of 不同种类的; a kind of 一种 5. protect sb. /sth. against/ from sth. 保护、保卫某人/某事物不受„„的侵害。 6. go extinct 灭绝

7. stop sb. from doing sth. 阻止某人做某事(在主动语态中from可以省略,在被动语态中from不可以省略)

8.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9. take photos of „给某人照相 10. wake up 醒来

11. have a good day 玩的愉快

12. play a joke on „开某人的玩笑,戏弄某人;have a joke with sb. 与某人一起以某事取笑;make a joke about/of sb./sth. 拿某人(某事)开玩笑

13. stand still 一动不动地站着

14. get out of 除外走动;get out of sth./doing sth.逃避(责任或义务),不做份内的事,(使某人)放弃、停止或戒除(习惯等)

15. be famous / well-known for 以„„著名,以„„闻名; be famous as 著名的„„ 16. get married 结婚

二、词语辨析

1. through ,across穿过

through 指“从里面(中心)穿过”,其含义与in有关,尤指森林、人群等。 across 指“从表面通过”,其含义与on有关 2. nearly , almost 几乎,差不多

almost 表达的程度比nearly更接近一些。 nearly不能用于修饰否定词,但可被not修饰。 3. above , over 在„„上方

above 是介词,表“在„„上方”,“比„„还高”,与below相反。

over 也有“在„„上方”的意思,但是它着重指正上方,或盖在上面的意思,而above 并不强调在正

Unit 4 1. look into 研究,调查

2. do an experiment 做一个试验

3. fill/cover with用„„把„„装满/盖住;fill in 填上 4. upside down 向下翻转过来 5. right side up 正面朝上 6. turn over 使„„翻转

7. in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围外);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围内) 8. on top of 在顶端

2 / 4

9. takesth. offsth. 使某物离开或脱离(一表面或边缘);take off (指飞机等)起飞,匆忙离去;takesth. off (从身上)除掉、脱下(衣物等)

10. be ready for 准备 11. take away 取走 12. be surprised 使惊奇 13. a spoonful of 一匙 14. dissolve in 溶化,溶解 15. half full of „一半 16. use up 用光,用完

17. enough to do sth. 足够„„做某事

二、辨析

1. find , look for , hunt 找 find 强调找的结果,意为“找到” look for 强调动作过程,“寻找”

hunt, hunt for sb. sth. 意思寻找,寻找某人某物,与look for 同义。 Unit 5 1. go to...on foot=walk to...:步行去... 2. Of course.=Sure.=Certainly:当然! 3. take a ship:坐轮船

4. a new type of :一种新型的... 5. high-speed trains:高速列车 6. in large numbers:大量的

7. had better+动词原形:最好... 否定:had better not+动原 8. in a hurry:匆忙

9. make presentation:发言;演讲 10. gluesth onto...:把某物粘到...上

11. at the front of:在...前面(强调平面空间) in the front of强调立体空间。 12. get+形容词=be+形容词:变得... 13. in the future:在将来

14. send sb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把某人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15. learn about:学习关于... think about:思考;考虑 16. present sth to:向...展示某物

Unit 6 1. connect to:连接到... 2. hear from sb:收到某人的来信 3. in small groups:在小群体中 4. in a short time:在短时间内

5. thousands of:数以千计的 hundreds of:数以百计的 6. answer the phone:接电话

7. right now=at once:立刻;马上;现在 8. take a message for sb:给某人留口信

3 / 4

9. wait a moment:等一下 10. chat on the Internet:网上聊天 11. millions of:成千上万的

12. get/buy sth for sb:为某人买某物 13. fail to do sth:做某事失败

14. feel like doing sth=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Unit 7 1.be abroad:在国外 go abroad:出国 2.pen pal:笔友

3.travel a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 4.four main oceans:四大洋 5.give a report:作报告 6.at the end=finally:最后 7.keep 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8.look up:查找八年级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1. pick up:捡起 2. clean up:清理

3. finish doing sth:做完某事 4. throw away:扔掉;乱丢

5. reusable bags: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6. give prizes:颁奖 7. leaking toilet:卫生间渗漏 8. make into:制作成 9. worry about:担心 10. try not to do:试着不要做

11. make the most pollution:造成最大的污染 12. make less pollution:减少污染 13. the next day:第二天 14. take a walk:散步 15. sort into:分类成 16. make out of:用...制造

4 / 4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 be scared of sb./sth. 恐惧某人/某物

2. go up 上升 , 与rise 同义,与go down 或set 相反

3. make a noise 发出声响,吵闹

4. arrive in 到达,表示到达某一城市、国家等大地方时,用介词in;表示到达某一村庄、车站等小地方时,用介词at ;到达的地方用副词表示时,可不用介词。

5. not„until„直到„„才„„

6. see„doing„停止做某事

7. go cycling 相当于 go to ride a bike ,意思是去骑车。

8. nit sb. on the head 表示“打某人的头”,表示的“打某人的脸”要用hit sb. in the face 。

9. turn around 转身

10. fall off 摔下来

11. give sb. a push 推某人一下

12. help sb. do sth. = help sb. with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13. get off 从„„下来,通常指下火车、巴士、轮船、飞机等。

14. think about 思考、想起、想到(某人或某事)

15. all day 一整天

16.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地,类似有year by year 一年又一年;day by day 一天又一天。

17. hold on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电话)不挂断”;一个是“抓紧”。

18. come down 下来

八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1. grow into 长成„„

2. pass sb. sh. = pass sth. to sb. 递给某人某物

3. billions of 数十亿的,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 billion等词前面有具体数字时,其本身用单数形式,直接修饰名词;表示一个笼统的概念时,这些词用复数形式,而且常与介词of连用修饰名词。

4.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

5. be full of 满,充满=be filled with

6. be made of/from由„„制成,be made of 表示在制成的过程中,原材料没有发生质的变化;be made from 表示在制成的过程中,原材料发生质的变化。be made by 被(某人)制造;be made in 在(某地)制造

7. carry away 把„„搬(移)走

8. on the tree 在树上,指的是树上本身的东西,即长在树上;in the tree 也表示在树上,但它所指的是外来的东西,不是树本身的东西。

9. make „into 把„„制成„„

10. half of „„中的一半,当它所指代的是不可数名词时,代表单数,如果half of 后边所接的是可数名词的复数,那么它所代表的也是复数概念。

11. look like 看起来像

12. use „ to do sth.用„„来做„„,其中to do sth. 表示目的和用途。

13. put „ outside /on /into„把„„放在„„的外边/上面/里面

14. turn into 变成;turn„into„ 把„„变成„„

八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1. play with与„„一起玩;拿„„来玩

2. slow down 慢下来

3. come from = be from 来自

4.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 different kinds of 不同种类的; a kind of 一种

5. protectsb. /sth. against/ from sth. 保护、保卫某人/某事物不受„„的侵害。

6. go extinct 灭绝

7. stop sb. from doing sth. 阻止某人做某事(在主动语态中from可以省略,在被动语态中from不可以省略)

8.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9. take photos of „给某人照相

10. wake up 醒来

11. have a good day 玩的愉快

12. play a joke on „开某人的玩笑,戏弄某人;have a joke with sb. 与某人一起以某事取笑;make a joke about/of sb./sth. 拿某人(某事)开玩笑

13. stand still 一动不动地站着

14. get out of 除外走动;get out of sth./doing sth.逃避(责任或义务),不做份内的事,(使某人)放弃、停止或戒除(习惯等)

15. be famous / well-known for 以„„著名,以„„闻名; be famous as 著名的„„

16. get married 结婚

二、词语辨析

1. through ,across穿过

through 指“从里面(中心)穿过”,其含义与in有关,尤指森林、人群等。

across 指“从表面通过”,其含义与on有关

2. nearly , almost 几乎,差不多

almost 表达的程度比nearly更接近一些。

nearly不能用于修饰否定词,但可被not修饰。

3. above , over 在„„上方

above 是介词,表“在„„上方”,“比„„还高”,与below相反。

over 也有“在„„上方”的意思,但是它着重指正上方,或盖在上面的意思,而above 并不强调在正

八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1. look into 研究,调查

2. do an experiment 做一个试验

3. fill/cover with用„„把„„装满/盖住;fill in 填上

4. upside down 向下翻转过来

5. right side up 正面朝上

6. turn over 使„„翻转

7. in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围外);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围内)

8. on top of 在顶端

9. take sth. off sth. 使某物离开或脱离(一表面或边缘);take off (指飞机等)起飞,匆忙离去;take sth. off (从身上)除掉、脱下(衣物等)

10. be ready for 准备

11. take away 取走

12. be surprised 使惊奇

13. a spoonful of 一匙

14. dissolve in 溶化,溶解

15. half full of „一半

16. use up 用光,用完

17. enough to do sth. 足够„„做某事

二、辨析

1. find , look for , hunt 找

find 强调找的结果,意为“找到”

look for 强调动作过程,“寻找”

hunt, hunt for sb. sth. 意思寻找,寻找某人某物,与look for 同义。

八年级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1. go to...on foot=walk to...:步行去...

2. Of course.=Sure.=Certainly:当然!

3. take a ship:坐轮船

4. a new type of :一种新型的...

5. high-speed trains:高速列车

6. in large numbers:大量的

7. had better+动词原形:最好...否定:had better not+动原

8. in a hurry:匆忙

9. make presentation:发言;演讲

10. glue sth onto...:把某物粘到...上

11. at the front of:在...前面(强调平面空间)in the front of强调立体空间。

12. get+形容词=be+形容词:变得...

13. in the future:在将来

14. send sb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把某人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15. learn about:学习关于...think about:思考;考虑

16. present sth to:向...展示某物 八年级英语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1. connect to:连接到...

2. hear from sb:收到某人的来信

3. in small groups:在小群体中

4. in a short time:在短时间内

5. thousands of:数以千计的hundreds of:数以百计的

6. answer the phone:接电话

7. right now=at once:立刻;马上;现在

8. take a message for sb:给某人留口信

9. wait a moment:等一下

10. chat on the Internet:网上聊天

11. millions of:成千上万的

12. get/buy sth for sb:为某人买某物

13. fail to do sth:做某事失败

14. feel like doing sth=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八年级英语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1.be abroad:在国外go abroad:出国

2.pen pal:笔友

3.travel a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

4.four main oceans:四大洋

5.give a report:作报告

6.at the end=finally:最后

7.keep 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8.look up:查找 八年级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1. pick up:捡起

2. clean up:清理

3. finish doing sth:做完某事

4. throw away:扔掉;乱丢

5. reusable bags: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6. give prizes:颁奖

7. leaking toilet:卫生间渗漏

8. make into:制作成

9. worry about:担心

10. try not to do:试着不要做

11. make the most pollution:造成最大的污染

12. make less pollution:减少污染

13. the next day:第二天

14. take a walk:散步

15. sort into:分类成

16. make out of:用...制造

第三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一.情态动词could 的用法

1.提出礼貌的要求 Could you please (not) do sth ?请你(做)......好吗?

用于提出请求,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说话的语气比较客气委婉。Could 不是can的过去式,是委婉、礼貌的说法。回答用can.肯定回答:Yes,sure./ Yes, I can./Of course,I can./ Certainly./No problem./ With pleasure .

否定回答: Sorry , I can’t / I’m afraid I can’t. I have to …,I’m going to…(说明理由) 2.表示请求许可 Could I do a sth? 我可以做......吗?

肯定回答:Yes, you can ./ Yes ,please / Of course / Certainly./ No problem.

否定回答:Sorry , you can’t / I’m afraid you can’t. 3.could 为can的过去式,表示过去的能力。= was / were able to

Section A 1. take out the rubbish把垃圾带出去 2. do the dishes = wash the dishes 洗碗碟 3. fold your clothes折衣服 4. sweep the floor扫地 5. make your bed整理床铺

6. clean the living room打扫起居室

7. do some washing/ shopping/ cleaning洗衣服/ 购物/ 做清洁 8. go out for dinner出去吃晚饭 9. go to the movies去看电影

10. stay out late/ until nine呆到很晚/ 呆到9点钟 11. get a ride撘车

12. give sb a ride to town开车送sb到镇上 13. need to do something需要做…… 14. have to do something不得不做…… 15. help out with a few things帮助做些事情

16. at least 至少,多指数量或程度上的最低限度。(反) at most 至多,不超过 17. finish doing something完成做……

18. two hours of TV 两个小时的电视

表示时间、距离、金额、度量等词语作主语时,被视作整体,谓动用单数。 19. be/ come back from shopping购物回来 20. any minute/ second/ moment now随时 21. be angry with…对……生气 22. solve the problem解决问题

23. throw down扔下,随手丢下。throw at 向…扔去(恶意)throw to …扔给 throw away 扔掉 24. the minute……/ as soon as… / the moment …一…….就……(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主将从现) 25.come over 过来 ,顺便来访

26. take the dog for a walk= take a walk with … 遛狗 27. reply angrily生气地回答

28. all the time一直

all day一整天

all evening整晚 29. shout back吼回去

talk back 顶嘴

30 neither / nor +助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 +主语

“某人也不”

neither两者都不

neither …nor… 既不…也不…(就近原则)

neither of us我们两个都不 31 in surprise惊讶地

32 find +宾语+ adj / n. / prep 短语

find sb. doing sth 发现某人做某事

find it + adj. + 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很……◆find it difficult/ hard 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很困难 33. share the housework分担家务

share sth with sb .和某人分享某物 34. hang out with sb 和某人一起闲逛

hang up 把......悬挂/挂起 35. pass sb sth= pass sth to sb把某物递给某人

Pass on 传递

36. borrow s from sb 从某人那里借某物 37. lend sth to sb = lend sb sth 把某物借给某人

keep……for +一段时间:借…一段时间 38. hate to do / doing sth讨厌做……

39.try (not) to do sth努力(不)做某事。try one’s best to do sth= do one’s best to do sth 尽某人最大努力做某事

try on 试穿

try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 【侧重尽力做】

try doing sth 试图做某事 【侧重尝试做】

40. while conj. “在……期间; 当……的时候”

Whil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延续动词.(进行时) Section B 1.invite v → invitation n邀请 (1) 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做某事

(2) invite sb. to +地点 邀请某人去某地 2. enough stress from school来自于学校的足够的压力

under the stress of …在…的压力之下 3. a waste of time浪费时间 waste

v “浪费”

waste time/money on sth / (in) doing sth 在。。。浪费时间/金钱 4. 人:spend…… on sth

人:pay ……for sth

物 :sth cost sb +金钱

(in) doing sth

It takes sb +时间 to do sth. 5. in order (not) to do sth为了做…… 6. get into a good university进入好大学

7. there is no need for sb to do sth 对于某人来说没必要做……

8.provide sth. for sb.= provide sb. with sth.为某人提供某物(为应急等做好准备而“提 供; 供给” )

offer sb. sth. = offer sth to sb. 侧重表示“愿意给予”

offer to do sth 主动提出干某事 Supply sb. with sth=supply sth. to sb. 定期 “ 供应 ” , 强调替代或补充所需物品

9. depend on …依靠……依赖,由…而决定

10. develop children’s independence 养成孩子的独立(习惯)→development → developed / developing 11. the idea of fairness公平意识

12. have no idea = don’t know 不知道 13. fall ill生病

14. grades drop成绩下降

15. as a result因此,结果

as a result of …由于……作为……的结果

16. It’s fair/ unfair for sb to do sth 对于某人来说,做……是(不)公平的。 17. get something to drink买饮料 18. be careful with… 小心对待…… 19. a few other things另处几件事

20.Do one’s part (in) doing sth .尽自己的职责做某事 21.the earlier...the better…越早……越好…….

【模拟试题】

一、英汉互译。

1. play with ___________

2. have a test ___________ 3. do chores ___________

4. take out ___________ 5. make the bed ___________

6. sweep the floor ___________ 7. 从……借___________

8. 遛狗___________ 9. 生气___________

10. 照顾___________ 11. 邀请某人到……___________

12. 忙于/从事___________ 13. 洗餐具___________

14. 做饭___________

二、根据要求答题。

1. Could you help me clean the living room?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anks for taking care of my dog. (变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 for ________________ my dog. 3. Remember to clean the bed. (改为同义句) ________ ________ to clean the door. 4. Can you lend your pen to me? (改为同义句) Can ________ ________ your pen? 5. I like to wash the plates because it’s relaxing.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you ________ to wash the plates?

三、用could, can, may, must, needn’t填空。

1. A: ________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in English?

B: Sorry, I ________. ________ I answer it in English?

A: No, you ________. You ________ answer it in Chinese. 2. A: ________ I ask a question? B: Yes, you ________. But you ________ wait, a minute. 3.A: ________ I use your eraser, Bill? B: Sorry. I don’t have one. Ask Mary. She _________ have one. 4. A: ________ you help me do the shopping. B: OK, Sure. 5. A: ________ you sweep the floor? B: But I ________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

四、单项填空。

1. —What a dirty room! You shouldn’t throw your waste things everywhere. -Oh, I am sorry, I am going to ________ and put them in the waste box. A. fold my clothes B. take out the trash C. watch TV 2. —Could you please go to the movies with me tonight? —Sorry, my mother is ill in bed, and I have to ______ her. A. take care of B. take a walk with C. take over 3. Don’t _________ the dog. it’s dangerous, it’ll bite you. A. play with B. play C. play for 4. —Jim, come out. Let’s go to play football. —Sorry. I’m _______ a maths problem. A. working out B. working on C. working for 5. —Mum, Could I go shopping with you? —Yes, ________ But you have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first. A. you can B. you could C. you can’t 6. My mother often ________ my little sister _________ of the house and plays with her in the garden. A. take…out B. takes…out C. takes … to 7. I _________ doing the dishes because it’s boring. A. hates B. hate C. like 8. I _________ some money from him, but I’ll _______ it to him in a few days. A. borrow, return B. lend, borrow C. borrow, keep 9. ________ the young trees is our duty. A. Taking good care of B. Take good care of C. Takes good care of

第四篇: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均为东西走向),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海拔)

3、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面积占20﹪,人口占40﹪。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耕地类型:旱地为主。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属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等。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5、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特大型油田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1/2)。山西出产煤炭最多。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是山西榆林。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6、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西部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

7.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啡、 胡椒、剑麻、油棕。耕地类型:水田。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南方地区 中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原因是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8.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面积约占30﹪,

人口约占4﹪。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自然

环境特征:干旱,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面植被: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部为荒漠。原因是由东

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 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矿产资源: 煤、石油等。鄂尔多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发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农业类型:以

10.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包括 畜 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25﹪,人口仅占1﹪。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 1

盆 木盆地。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是指长江、11.农业类型: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主 黄 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作物高产的原因:12.本区是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主要民族是藏族,信奉藏传 13.主要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主要铁路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西起西宁, 光 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圣地是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经格尔木,西至拉萨)。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盐、石油、天然气,钾盐居世界前14.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5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白山黑水是指长白山、黑龙江。

16.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比中国其他地方明显偏低。长白山东南侧比西北侧降水多原因是东南侧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北林区是中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17.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山区人口较少(黑龙江省北部)。满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18.东北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联系。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汽车工业摇篮)。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的海上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群。

19.东北地区(黑土地)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春小麦、玉米(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大豆。②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东北地区农产品产量高、所占比重大。

20.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不断下降。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利条件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

21.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邻经济特区:深圳)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占1∕6,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填海造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列 列,察尔汗盐湖有中国最大的钾肥厂。

香港缺水严重是因为人口密度大,用水量大。解决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香港是交通运输中心、国际性会展中心、国际性信息中心、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是重要的贸易区和商品转口港。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香港的支柱产业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香港旅游业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密切,是互补双赢(祖国内地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市场广阔。香港的优势: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22.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经济特区: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澳门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和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地。 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海上花园”之称,澳门的重要标志是大三巴牌坊,澳门是自由港,经济支柱是博彩(主导产业)、旅游、工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旅游景点是“唐城”、妈祖阁。 23.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简称“珠三角”是中国的“南大门”,以广州(广东省)为中心,发展外向型经济。两个经济特区是深圳(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珠海(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地处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并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便于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24.长江三角洲区域:简称“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以上海(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中心,以江苏南部(中心城市是南京)和浙江北部(中心城市是杭州)为两翼。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六朝古都”。杭州(西湖)是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上海的作用:辐射带动作用。

25.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长沙、株洲、湘潭呈三足鼎立之势。长沙市是湖南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株洲市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和沪昆线),湘潭市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韶山)。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

26.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判定依据:河流流向),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北京是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最多(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全国对外交往中心。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天安门广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中关村。 27.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最高峰是玉山。 平原(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台湾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6—10月常受台风袭击。最长河流是浊水溪(自东向西流,原因是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水产资源丰富。台湾岛东部降水多原因是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属地形雨。

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是因为台湾省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 3

需要出口。台湾省最大的机场是台湾桃园机场,旅游业发达(日月潭),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台湾岛铁路、公路线的分布特点: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分布,是因为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台湾省最大城市是台北,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高雄,另外一个海港是基隆。最早兴起的城市是台南市,著名古迹是赤嵌楼。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最大(1/6)、相邻国家最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由于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非常的干旱。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内流河内流湖,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新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石油产地。新疆农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属绿洲农业,农作物有长绒棉、小麦、甜菜、瓜果。沙漠绿洲瓜果特别甜原因是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新疆为中国最大的棉花(长绒棉)生产基地、机场最多、航线最长、边境口岸最多。经济特区:喀什。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湖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采取措施: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29.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是乌江,水资源利用困难,地表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出现石漠化现象,采取措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干旱、冰雹、冰冻。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旅游景观是黄果树瀑布和织金洞。

30.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北起长城、南到秦岭、西到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植被遭到破坏。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采取措施:植树造林、种草。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交通工具:马车、驴车 主食:小麦和杂粮。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降水

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

气温、降水(或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措施

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

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地

3.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过度放牧、

开垦农田、

修路、

采矿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沟谷斜坡多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对称。

(2)旅游名胜: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3.现代化的大都市:

(1)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化交通网: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建设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 南方地区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②澳门:博彩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项目

香 港

澳 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

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组成

由_新界、九龙_、香港岛和附近很多岛屿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政治制度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2)主要城市:①台北

②台中

③高雄。

3.外向型经济:(1)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型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第八章

西北地区

一、自然特征1.草原和荒漠(1)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2)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4)气候: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原因是:距海较远,且被重重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5)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6)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

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业

牧区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畜种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三河马、三河牛

成因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山地降水较多,形成高山牧场

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草场

高山草场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

(2)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灌溉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黄河水

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特色作物

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等)、长绒棉

引水工程

坎儿井

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沙漠和戈壁广布: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特征

沙漠和戈壁广布,极端干旱

城镇、交通线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

成因

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靠近水源,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

地形

群山环抱、地形闭塞

2.油气资源的开发:

(2)西气东输

起点--终点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上海

意义

西部

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开发条件:①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②不利条件:气候严酷,交通不便。

第九章 青藏地区

一、青藏地区

1.自然特征:

(1)世界屋脊

①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②地形地势: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气候特征: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④河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①高寒牧业。

牧场类型

特殊高原环境

优良畜种

高寒牧场

高寒、缺氧、低气压等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②河谷农业。

a.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b.优越条件: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肥沃。c.主要农作物:青稞和小麦。

③生活习惯。

a.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b.服饰:藏袍。

c.民居:牧民居住帐篷,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名师点睛】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因此很多藏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因此制约其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

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2)补给水源: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3)环境问题与保护。

①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补给水源减少,湖泊、湿地面积缩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问题突出。

②措施: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1.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21世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2009年起,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人地关系不和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应对挑战的正确选择。

(2)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第六篇: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

七、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图示: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5.弹力:某些物体在受力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6.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相互作用的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静摩擦:物体受力但是没有发生运动,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它的大小等于受力的大小。滚动摩擦: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它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滚动摩擦力越大。

1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八、力和运动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同时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沿同一直线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其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沿同一直线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其方向与这两个

力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5.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6.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7.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物体的运动状态(快慢、方向)发生变化,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第九章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百帕,千帕,兆帕。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2)帕斯卡发现,施加于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由此人们发明了液压技术。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1.伯努利原理: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 ,上浮 (3)F浮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A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B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C滑轮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

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D功的原理及应用

1.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

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 轮轴: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线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

轮轴做功的特点:拉动轮做的功等于绕在轴上的绳拉动重物所做的功。即FR=Gr即使用轮轴不能省功,只是改变了做功的方式。

3.斜面: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

斜面做功的特点: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F机械效率

1. W总=W有用+W额外

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第十二章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8.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上一篇:吧台年度总结下一篇:安监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