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管理制度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的准绳,完善、有效的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助力单位长远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来料加工管理制度》,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来料加工管理制度

粮食加工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探究

[摘 要] 玉门市粮食加工企业破产给当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秩序混乱,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法律制度的欠缺、监督主体的欠缺、核算监督的欠缺、投资者的素质欠缺。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 粮食加工;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

我市地处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阶段,虽然进行了农村种植结构改革,但小麦、玉米、大豆等基本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占三分之一,也是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村家庭把大部分种植的作物通过市场交易变换成现金,少部分留作一年的口粮,也有家庭由于价格不理想,全部留存,这样留存的粮食在存贮时成了问题。农民家庭由于仓房少,通风条件差,粮食作物存储时间一长,水分减少、加工的质量也打了折扣,为了省事,每年秋季把留下的粮食全部交到粮食加工企业,需要时可以换取面粉,取完时再缴纳加工费,这样就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存储条件上讲,只要通风,粮食加工企业只要有场地,他们可以不付出一分钱的采购费用就可以收到大量原料,再加上必要的一些生产条件,就可以进行生产营业。粮食加工企业从资金来源上看投资者大概需投资50万元,而大量的资金应是农民缴纳加工的粮食,这就为管理埋下了隐患。我市先后有两家粮食加工企业倒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不抵债,无法挽救,最后破产。经公安机关调查和经管部门查账核实,这两起案例都有公共的特点:原料不用资金购入,可以利用农户存储的粮食进行加工产品,利用自己的销售点进行销售,也可以对超市进行批发,所加工的产品也卖得出去,按理说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不至于破产,追其最后的原因发现:企业建起后,用农户存储的粮食和现有的资产进行抵押贷款,而贷款的用途大多用于个人消费,在远离本地的大城市购买楼房等高额消费商品,由于粮食加工企业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大概需要10年左右,当贷款到期时无法偿还贷款,投资者从中作梗放出企业倒闭的风声,极少数农户听到后纠集一些人发生了哄抢行为,将农户存储在加工企业的粮食洗劫一空,投资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无法追责;再加上企业有农户存储的粮食,企业是债务人,农户是债权人,欠债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最后不了了之。欠银行的债务用担保的财产和保人承担,最终吃亏是广大的农户,他们把一年的口粮交到企业,现在取不到吃的面粉,正常的生活受到影响,于是大家相互串联,到企业去闹事,引发新的治安事件;也有的到市政府上访,政府方面针对欠债实务,也拿不出具体的办法,由于他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情绪波动大、时间较长,涉及人数较多,在去年十一月发生粮食企业倒闭事件,涉及周围五个乡镇,农户五百多户,粮食一百八十多万斤,案件金额一百五十万元,上访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办公和社会秩序。

一、粮食加工企业管理混乱的原因

(一)法律制度的欠缺

我国法律规定,对私营企业,可以登记为公司制、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几种形式,这几种企业形式都不符合粮食加工企业的资金存在形态。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公司制最大的特点是资产折合成股权,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我市几家企业的出资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投资,只有一个投资方,出资的主体形式不符合粮食加工企业的特点;从决策上看,公司以其投资得多少对公司行使决策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历来以家长制进行企业管理,投资者的管理素质也不符合公司制管理,所以不能登记为公司。如果登记为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主体必须有两人以上,一方的投资者以资金、厂房、机器设备进行投入,另一类是以粮食存储作为投资,粮食随时要换取面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跟前一投资方是不一样的,前一投资方也不愿意与后一投资方合作,这样登记注册为合伙企业缺少法律依据。如果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忽视了农户缴存的粮食,这在粮食加工企业资金占有比例大,也不同于来料加工企业,这一部分粮食投资者可以加工商品进入市场,是粮食加工企业的另一项主要收入,从资金投入上讲,不符合只有一个投资主体这个法律特征,从而不符合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如果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粮食加工企业投资大,登记为个体工商户承担责任的能力降低,也不符合个体工商户的特征。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法律方面对粮食加工企业主体地位缺少规定。

(二)监督主体欠缺

对民营企业的执法监督主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只能从登记、市场的准入、产品的质量进行具体的监督,资金的具体应运缺少必要的监督。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的利益谁监督的原则,粮食加工企业忽视了农户存储的粮食这一巨大的存储资金,对于粮食加工企业可以利用存取时间差,对存储的粮食进行加工,取得可观的收入,对于农户来讲每次取只能取极少的部分,有的要存储几年才能取完,还有的随取随存,每个年度都有一定的累计存数,对这一存储资金的利用好坏,决定了粮食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资金的运营过程上看,好像看起来与来料加工一样,仔细分析比较,这一資金来源不同于来料加工企业,来料加工企业对谁的来料加工谁的产品,来料是特定的、加工的对象也是特定的,不经过送料者的允许,是不能进行其他产品的加工,也不能进行交易、交换的。而存储的粮食不能存储时间过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加工完,否则质量出问题,农户也不愿意质量发生问题,要求企业及时加工出售,自己也是愿意的,加工企业可以随时使用,所以存储的粮食是加工企业的巨大的流动资金。但是从资金来源讲,不同于借款,也不同于投资,加工企业可以灵活使用,使用的过程是否合法,农户平时忙于生计,从不过问,更谈不上监督,当出了问题再找政府已经晚了。

(三)核算监督的欠缺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核算的继续和深化,两个案例中投资者以家庭财产进行投资是直接的投资者,为了节约成本,精打细算,投资者又是生产劳动者,没有专门聘用会计人员,因此還要进行财务核算,兼任财务核算员。账务处理程序无从谈起,只建立银行日记账,日常支出日记账,账户之间没有正确的稽核关系,可想而知,又怎样才能正确确认成本、费用,计算收入和利润。

(四)投资者素质欠缺

笔者对案例中企业进行调查,投资者文化素质都不高,文化程度只有初中毕业,会计核算的专业素质更是低下,投资者认为办企业是一本万利的事,把个人独资企业承担责任的方式等同于公司,破产时剩余的债务不再承担责任。另外,投资者认识不到粮食加工企业投资期限较长,一般粮食加工企业把加工面粉、大豆粉、玉米粉、压制油等业务开全的话,大概需要50万元的投入,案例中的粮食加工企业每年的两项收入在60万元左右,使用工人5个人,每年的工资费用是50万元,折旧提取5万元,剩余5万元税后利润,所以投资回收期在10年左右,投资者的心态不端正,不能经营4到5年,手中没有过多的流动资金,认为企业不赚钱,从中作梗使企业破产。另外,投资者社会责任感低,对金钱的占有欲大,向银行借款过度消费,最终把债务转嫁到农户头上。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

1.采用流动有限合伙制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管理,针对粮食加工企业资金存在的实际情况,农户送存的粮食,加工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灵活使用,但最终处理权属于农户这样一个实际情况,我们可利用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登记为有限合伙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实行有别于有限合伙企业的管理方式:(1)合伙协议是合伙企业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础。可以在合伙协议中规定投资方和农户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农户由于人数较多可采用推荐的方式选出几户作为代表进行管理,或者在缴纳存量账户中进行查找,找出存量最多的几户代表农户进行管理,报酬可以用减免加工费作为支付。如果年底结余较少,达到了规定数量的下限,可根据协议另选和替换。(2)合伙企业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按照不同的经营方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粮食加工企业投资方投入设备和场地,农户投入的是一定时间内留存企业的、可供企业加工灵活使用的粮食,粮食加工企业的资金存在状态也符合这一特征,可以登记为有限合伙企业。(3)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粮食加工企业的投资者可以作为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农户选出的代表或者找出的代表是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但对以下重大事项须经全体合伙人代表一致同意。(1)改变企业的名称,改变企业经营范围、主要的经营场所;(2)处分不动产和其他权利;(3)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4)抵押企业的动产。通过以上制度的规定,对投资人进行监督,纠正投资人抽逃资金等一些不法行为。

2.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投资者重点进行社会责任和经营管理的培训,使他们懂得依法进行经营管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尊重他人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农户选出的代表或找出的代表重点培训他们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护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减少投资人的不合法行为。

3.在对他们加强外部监督的同时,不能减弱内部人员的监督,特别是农户的监督。不能忽视农户监督作用,农户的监督从不同的利益出发,正确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采用三管齐下的措施,有效地监督投资者的行为,使他们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陈炳勋.经济法律法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叶拣梁.迪康药业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

◎编辑 武生智

作者:高天明

第2篇:面粉加工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摘 要:面粉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随着食品企业的迅猛发展,面粉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而主要原料小麦价格的不断增长,使面粉加工的成本也与日俱增,如何降低面粉加工成本,成为制约面粉加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面粉企业的调查,从成本管理思路、经营方式、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面粉;显性成本;物流;会计核算

文献标识码:A

德州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大型的面粉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德州荣膺全国“粮油食品城”和“吨粮市”称号。目前,全市现有面粉加工企业110余家,年加工生产能力500多万吨,年产量200多万吨,在全省位列第一,居全国前列。在当前,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使面粉加工企业成本不断上扬,面粉出厂价也在紧随上涨,因此,面粉企业效益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产量上,而成本的多少更是关键因素,通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创造经济效益显得更为重要。

1 树立成本管理新思路,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面粉加工企业在面临原料、人员和动力等众多基础成本上升的状况下,加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日益成为面粉加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面粉加工中往往对显性成本即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消耗等有明确的控制需求,而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隐性成本往往被忽视。从小麦到加工成面粉,一般要经过收购、运输、储藏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降低成本的环节,应当成为成本管理的新重点。在收购阶段,收购时机的选择和收购人员业务素质非常重要。因为,小麦的收获季节性特别强,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造成收割时机的不同,所以,无论是大型或小型面粉厂,对收购小麦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收购,才能收购到质优价廉的小麦,为降低收购成本创造条件。收购人员要充分了解原材料的市场行情,收购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谈判,当一般的商业手段使原料的价格降到一定程度,若要想继续降低其价格的话,那我们就必须从行情、生产成本分析入手。通过充分掌握原料行情、生产成本、以及分析影响原料价格的相关因素,才能发现影响收购成本的机会。通常情况下,供应商在报价时,往往都是将价格透明的部分报得很低,而把不是很透明的部分报得很高,这样可以掩饰其获取高额利润。如果说我们对其产品的原料行情不清楚,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其报价是否合理,因而不能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收购人员是否有熟练地业务素质,严重影响着收购成本,如果收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很熟练,对小麦国家标准规定的等级、指标了如指掌,能根据水分、容重、杂质等情况,对小麦等级质量作出准确判断,给出合理的收购价格。这样,也不会浪费收购成本。

2 改变经营方式,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在小麦收购到加工成面粉的过程中,运输和仓储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运输和仓储费用在成本中也要占到相当比例,如何降低这一部分费用呢?在当前物流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实行物流外包不失为一种节约成本的好办法,面粉加工企业可以把运输和仓储业务每年以一定的费用外包给物流公司,这项工作有物流公司来做,对面粉加工企业而言,节省了在运输和仓储方面的人员费用开支,运途中因水分的减少及破损等因素引起的损耗、运输途中粮食作物的品质保管费用、仓储保管费用。物流服务公司拥有专门的人员和运输设施、仓库和搬运机械,按照面粉加工厂的要求对原料和成品进行运输、保管,面粉加工场将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在原料和成品数量上没有损失,质量上有保证,从这一点来讲降低成本是显而易见的。

3 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合理确定成本

面粉加工有其特殊性,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面粉品种越来越多,笔者对德州市的部分面粉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面粉品种多达二三十种,在面粉加工企业里,原料的供应、管理涉及很多的工作程序,要经过很多的部门和人员,准确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产品加工费用能否合理分摊,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尤为重要。在几十种面粉加工成本核算上,每一种产品的原料、人工耗费等信息必须准确,否则,成本核算会失真,而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的真实生产耗费,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往往是不论技术工艺水平如何,只要产量大,产品成本就偏高,而生产量小的产品成本却偏低,形成不同产品成本的严重失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成本分摊不合理造成的,笔者在对某面粉厂生产成本调查发现,该面粉厂3月份共生产了1500吨面粉,其中,特制一等粉1180吨、饺子粉276吨、其他用途的面粉分别是10吨、13吨、16吨、15吨,而在费用分摊时,人工原料平均分配,电费只是算的加工数量多的那两种面粉里,其他面粉则没有分摊费用,这就是为什么产量越高数量愈大而成本越高,相反,生产量越小的品种往

往成本越低。所以,在费用分摊上,无论是产量大小,都要分摊相应的费用,不能因为生产数量少品种少或不经常生产而不分摊费用或少摊费用,造成品种之间成本的失衡,而不能准确其出厂价格。因此,能否选择科学的分配成本方式,合理分摊相应的成本对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产成品之间的成本分配,可以根据相应的价格百分比、数量比例或是所耗工时的比例来进一步准确分摊。这样不同产品成本的合理分摊不仅可以降低产成品的成本,反映出真实的生产成本水平,还可以使企业掌握产品的真实利润,为面粉加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面粉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产量和质量上,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价格,而成本的高低是制约价格的主要因素,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面粉加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新思路,通过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敏:面粉厂减低成本的途径[J]粮食与饲料工业专刊,1999,(8)

[2]葛家澍,耿金玲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4-36

[3]马龙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分析[EB/OL]中国论文网,2010,(9).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王凤玲

第3篇:加工贸易发展呼唤制度创新

苏州海关的关长柏华冰1998年从南京交流到苏州,一干就干到现在。其间他历任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长和苏州海关关长,亲历苏州加工贸易的跨越式发展。说起加工贸易,自然有很多感悟和想法。他认为目前加工贸易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与市场经济的现实之间的强烈碰撞,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中国海关》:从1995年以来,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外贸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提出了加工贸易要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近些年中国的加工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柏华冰:经过20年发展,中国加工贸易已经在局部地区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苏州来说,苏州地区的加工贸易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2004年,苏州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32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775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14.14%,占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73.76%,苏州加工贸易的发展进程对全国而言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先发性。变化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加工贸易主要产品从过去的工艺性产品变成了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目前,苏州已成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如罗技公司生产出口的鼠标器已占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二,名硕公司生产出口的主机板占了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一。第二,是监管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国有外贸公司、家庭式作坊为主体,转变为以跨国集团公司为主体。到目前为止,共有9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了250多个项目,2004年,占企业总数3.4%的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6%;占企业总数12.5%的年出口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90%。第三,是加工贸易企业的规模效应十分突出。苏州加工贸易的产业聚集程度很高,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投影仪等产业链相继形成,涌现出一个1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加工贸易企业群。

这些变化给海关的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监管制度都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这些冲击又集中表现在企业对通关效率近乎苛刻的要求上。

《中国海关》:这种冲击除了通常所说的人力与监管量的增长之间的矛盾,还有其他表现吗?反映了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吗?

柏华冰:首先是我们的监管手段跟不上企业的要求。比如有的IT产品是要在无尘无菌的环境中才能开封的,而海关现有的查验条件很难满足。

其次是海关过去的管理理念,长期带着有色眼镜看企业,对每个企业管得越紧越好,越多越好,没有形成良好的诚信管理、守法便利的管理理念,海关与企业间也没有建立良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可以说这是中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留下的深刻烙印,包括我们长期的监管制度和法规,都是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色彩,海关面临的冲击其实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模式下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

比如我们首先要企业拿出完整的年度生产计划向海关备案。企业说没有,是根据订单才安排生产的。但为了适应海关规定,只能做一个计划,这些企业涉及的原料数量庞大,这样的计划当然不可能与真实的生产吻合,只能做得很粗。此外我们需要企业提供书面合同,很多时候没有合同,只有订单。此外要企业报备单耗,企业的单耗是由实际生产决定的,而且在生产中原材料的品质、工艺的改进都会影响最终的耗用,所以备案的单耗也不可能很准,等等。这样的结果是企业按市场经济的模式运作,我们按计划经济的模式管理,必然发生强烈碰撞。我们长期以来要求进出境管理相对人服从海关的管理,但我们的规定又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这就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颠倒过来了。

中国的企业长期以来适应这种管理模式,但外企不能适应,所以碰撞在加工贸易管理上表现得更突出。

《中国海关》: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产物,在中国进出口规模年年攀升的背景下,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削减加工贸易的规模、改变监管方式,变加工贸易为一般贸易?

柏华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国情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应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加工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主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开展或部分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因此,加工贸易仍是我国今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式。其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可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形式。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通常要经历5个阶段:单一工序的加工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OBM)。一般来说,在达到最后阶段之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工业化水平还很低,苏州现在也仅处于第三、第四个阶段,中国要有自己的戴尔和IBM尚需时日。再次,加工贸易是我国接受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在分步转移产业的同时,转移进来的产业同时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有人认为跨国公司会瓜分中国市场,剥削我们,但现在看来更多带来的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东莞等地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证。再者,我们不做加工贸易,别人会做,我们如果不开放,别人在开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非洲都向世界畅开了门户,我们不应该失去了参与全球化生产和世界范围竞争的机会。所以,虽然加工贸易“痛并快乐着”,但加工贸易发展目前还是需要的,至于还要有多少年,很难说,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到一定的程度,关税水平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更关键的是相关制度的改革。

《中国海关》:加工贸易被认为走私风险很大,现阶段加工贸易的监管风险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柏华冰:当然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但现在的问题和几年前的问题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我在苏州走访了很多企业,可以说传统的法人走私在苏州是很少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加工贸易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加上相关部门政策法规的不尽相同,给一些企业以规避税收和监管的空子,这才是目前加贸管理中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比如加工贸易企业针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改变加工贸易性质,来实现所谓的合理避税,这在苏州地区比较明显。我们的关员曾大致测算过,苏州地区有一家大企业通过进料转来料的方式,国家就要损失1500万元的税收收入。其次是我们常说的因为成品和原材料税率倒挂产生的“一日游”现象,以前是“香港一日游”,现在又出现了“保税物流中心一日游”,这与我们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的初衷不一致,也与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愿望不符,亟需我们关注。

我们分析了目前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的几个风险:一是价格和数量的风险。通关部门因为进出的量很大,把监管重点放在涉税的货物上,对加工贸易的货物指望还有后面的加贸部门管着。而加贸部门认为前面有通关部门把着关,报关单上的数量和价格是可信的核查核销依据。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这种渠道的走私,但不等于不存在低报价格和虚报数量的风险。二是深加工结转,这是全国加工贸易监管的一个难点。苏州的问题是结转的量特别大,如果管不好,就会出大问题。三是废料的处理,价值惊人,还关系到海关的廉政问题。

《中国海关》: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除了进行手段上创新,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柏华冰:当务之急是要制定科学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二十多年,前前后后出台了很多文件,也进行了很多改革。比如联网监管,这是手段的革命,极大地减轻了关员的负担。苏州海关最早联网的名硕电脑进出口量从最初几千万美元,去年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这是了不起的进步。这一方面证明中国海关在不停地想办法,想管好加工贸易。但更应该认真地坐下来,系统化地思考加工贸易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完善加工贸易的管理。

首先,观念创新很重要。海关监管人力资源不足是一方面,但企业的技术管理方式日益先进,光靠传统的方式海关监管不可能到位。过去管羊毛,可以一包一包数,可以直观判断。现在的电子元器件,米粒大小的价值几十美元,一包就是几十万颗,有的还是真空包装,怎么数?因此,观念不变,人再多也没有办法管好。必须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如果还是把监管标准停留在过去,要把每个螺丝钉都搞清楚,反而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要完善加工贸易立法。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成熟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么多人的探索和总结,完全可能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加工贸易管理的新模式、新制度,也具备了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条件,而且,我们所进行的手段创新和观念创新,归根结底要通过立法得以推进和保证。

《中国海关》:除了呼唤相关的立法以外,从海关来说又如何保证这些理念和法律的有效落实呢?

柏华冰:从我们苏州海关这样的基层海关来说,就需要科学地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现在基层海关监管资源的分配和机构设置是和海关总署对应的。但我们感到,基层海关是执行层,直属海关是控制层,海关总署是决策层。基层海关工作流程和机构应该按照执行层的职能需要来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完整高效,配合紧密,资源配置优化的原则。我曾经让监管部门和加贸部门列出自己的机构,每个处、每个科都列出来,做个比较。画出来以后,他们自己都笑了。为什么?每个部门都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圈子,是相互分割的。每个部门都有相互重叠的职能,都有相互重复的设置。这样的好处是部门内部工作效率高,但实际上海关工作的整个流程被割裂了,部门之间就会出现监管盲点,而且造成监管资源的分散,降低了整体的监管效能。苏州海关有19个作业现场,今年还新批3个出口加工区和1个保税物流中心,今明两年要增加多个监管现场,可一共就只有400多人,如果分散到各个现场,必然造成机构臃肿,人员紧缺,监管资源浪费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基层海关实际监管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四个平台”的构想,实现基层海关监管的“流程再造”。

首先从组织机构和地理位置的意义上,把分散的监管业务现场整合成一个“海关监管平台”,通过“一个卡口,一个查验现场,一个监管现场”就可以实现对海关监管点、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和联网监管区等海关监管区域的管理,既避免硬件的重复建设,又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这个平台的整合大概需要两年时间。

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区域化信息管理平台”。把现有的企业联网监管平台升级,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港口等的信息化管理都纳入进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有效传递。

此外还要建立集中式风险管理平台和政务平台,应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海关监管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国海关》:加工贸易在苏州遇到的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但苏州一直都特别有动力去改革,这种动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柏华冰:我觉得有两方面,苏州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这么快,始终给海关以紧迫感和压力。此外,从海关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基层海关处在监管的最前沿,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只能不断超载自己,而创新是唯一的途径。有了这个外在的环境,又有了内在的压力,就会主动去谋求创新,这也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中国海关》:作为基层海关,要推动相关的制度改革有很多困难吧?

柏华冰:所以不管是谁来了,我都跟他讲我们的想法。比如说联网监管,我们在推的时候,逢人来我就给介绍。总署领导来了谈,与地方政府官员谈,兄弟海关来了谈,在关里内部也常说。改革创新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试点阶段,一旦看到了优势,就要靠大家努力来推,让它变成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让大家一起来享受到改革的实惠。幸运的是海关总署也一直致力于加工贸易的改革,牟新生署长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加工贸易监管制度的要求,制度创新的前景是光明的,大有希望。

第4篇: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东莞市餐饮服务单位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一、加工前应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有毒有害食品不得烹调加工。

二、食品应充分加热,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熟内生,烘烤食品要受热均匀。

三、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五、剩余食品及原料应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六、食品加工煎炸用油,应控制使用次数,重复使用不宜超过三次,重复使用过的煎炸油不能再次用于食品加工。

七、火锅等餐后残剩油禁止再次用于食品加工。

八、隔顿、隔夜、外购熟食须回锅烧透后再供应。

九、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清洁。

十、工作结束后,各种食品调味料应加盖,工具、用具须洗刷干净,灶面、地面应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清洁死角,及时清除垃圾,做到班产班清。

第5篇: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一、员工须持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二、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洗澡,勤理发勤更衣,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上岗或返岗前必须洗手消毒。不得有面对食品咳嗽、打喷嚏等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班前班后搞好各自岗位卫生工作。

三、天花板、墙壁、各种管道表面无破损、无油污、无霉点,通风良好。地面平整干爽,无杂物(尤其是灶台、案台下的地面),下水道通畅。地面、沟渠、柜内、柜面不能有老鼠、蟑螂、苍蝇及昆虫活动。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应有盖并盖好,无破损无溢漏,桶盖与外壁应保持清洁。

四、细加工员工,加工前应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或使用。加工后清洗台面工用具,刮洗好后的砧板应竖起放好,工用具收入柜内。

五、配菜员工,检查已加工好的原料,不新鲜,有异味不得进行配菜。配菜碟要干净,配菜碟应与客人进餐用的餐具不同。

六、放入餐具保洁柜内的消毒餐具要进行验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退回重新洗消。

七、烹调时注意原料的种类、性质、厚薄和数量,必须煮(炒)熟煮(炒)透。加工蔬菜应做到一洗(洗干净)、二浸(水中浸泡30分钟)、三烫(开水烫后弃除菜水)、四炒,以防止蔬菜上残留的农药引起食物中毒。

八、配餐应在专用配餐间内进行,配餐间内只能存放可直接入口的食品和必需的餐具、工用具,不准存放任何杂物及私人物品。大型宴会、酒会时要留样观察72小时以上。

九、雪柜(冰箱)要有专人负责,食品摆入有序,烹调间内不得存放熟食品(包含所有可直接入口食品。熟食品只能在相应的功能专间内雪柜或冰箱中存放),半成品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在柜门上注明相应标识。半成品存放时注意加盖封包。雪柜内架、柜内底、柜门等各种应定期及时清洗保持洁净,雪柜内不得有异味。

十、所有工用具应保持洁净,下班时定点摆放。

第6篇: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篇一: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烹调加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二、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四、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凉透后及时冷藏,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五、隔餐隔夜熟制品、外购熟食品必须在食用前充分加热煮透。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种工具、容器标识明显,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加工后的直接入口食品要盛放在消毒后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干净。不用抹布擦拭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净。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理抽油烟机罩。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篇二:食堂食品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食品烹调加工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师生生命健康与安全,特制定《食堂食品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一、食品烹饪厨师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穿戴工作衣、帽上岗。

二、食品烹饪厨师必须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熟悉各种烹调技艺,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提高业务能力。

三、烹饪食品盛装器具坚持生、熟分开、分类使用;抹布保持清洁,调味品、料要分类放置,用后及时加盖。

四、食品原料烹饪加工前应新鲜、洁净、卫生,腐败变质及感官性状异常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原料不得烹饪加工。

五、烹饪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方式科学合理,不破坏和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六、烹调的菜肴尽量做到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俱佳,增进用餐者食欲。

七、学校食堂严禁加工凉菜、凉面、野生菌和皮蛋。四季豆、土豆等蔬菜的干煸,须经高温煮熟烧透。

八、食品菜肴烹饪严格按卫生要求规范操作,操作人员不得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不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后要洗手,不用抹布或围裙擦试菜肴容器。

九、菜肴品调味必须符合烹调卫生要求,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汤、拈菜品尝,不能用烹饪厨具盛菜和汤汁送入口中品尝。

十、烹制加工好的熟食菜肴,必须使用清洁、卫生消毒的餐具容器盛装,及时送入配菜间分配案台上,防止灰尘、蚊蝇、虫鼠等的二次污染。成品菜肴严禁放置于地面上。

十一、食品烹饪加工结束后,及时清洗各种用烹饪器具,打扫灶台、地面等烹饪环境卫生,保持器具、灶台清洁,地面无食渣,废物垃圾入桶。

十二、未经食堂管理人员许可,烹饪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换岗和增减。

篇三: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一、加工前检查食品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烧烤。

二、食品充分加热,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熟内生,烘烤食品受热均匀。

三、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剩余食品及原料应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六、隔顿、隔夜、外购熟食回锅烧透后再供应。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清洁。不用抹布揩碗盘滴

在盘边的汤汁要用消毒布揩擦。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应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千净、灶上、下地面应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九、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油烟机罩。

篇四:大新中心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烹调前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烂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2.灶台保持清洁,做到无油腻、无浮尘、无食物残渣,排气罩不滴油。工作结束后做好地面、灶台的清洁工作。

3.饭菜烹饪时,尽可能保持食品的营养素,加工食品必须充分烧熟煮透。

4.为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幼儿尽可能少吃油炸食品,加工的饭菜要以少炸为好。

5.炊事员尝菜时,不能用炒勺或手指尝菜,而且用碗尝剩下的汤、菜不能倒回锅内。

6.隔顿、隔夜食品、外购熟食一律不允许买,也不允许回锅烧后给孩子吃。

7.加工后的成员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8.食堂里不允许制作凉菜、卤菜。

第7篇:外协加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明确外协加工的范围,规范外协加工的流程,以确保在外协加工阶段不影响公司自身的利益,且确保产品的品质及交货期均能符合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为配合本公司销售、生产上的需要,需通过外协单位完成产品加工以及外单位来料加工的业务均属于本制度范围。

三、外协加工条件

外协加工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公司人员、设备不足或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 2.外协单位有专门性的技术; 3.外加工质量较佳且价格便宜; 4.公司给外单位加工的业务。

四、职责

1、生产部是公司外协加工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外协加工计划申报,负责外协单位比价,负责与外协单位签到合同(或协议),负责外协单位的联系、协调、进度跟催;负责对外协加工所提供的材料、半成品等物资的登记、追踪,以及负责外协方付款业务的办理等。

2、技术部或开发中心负责提供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技术支持。

3、质检处负责外协单位质量的监视、测量和验收,负责提供外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

4、门卫室负责确认外协出返厂手续是否齐全、清点外协物资等。

5、企管处负责外协加工审批单及付款发票的审核。

6、财务部负责外协加工付款的合计、审批。

7、外协单位:负责提供产品加工,负责产品交期、质量等。

五、外协加工程序 5.1送外协单位加工的 外协加工流程:

申请部门提交外协加工申请→生产部安排外协加工计划→外协加工询比价→确定外协单位→准备外协加工物料、技术标准→出厂检验→安排出厂→进行外协加工→外协品返厂→入厂检验→申请部门接收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

1)外协加工申请部门需提交申请给生产部。

2)生产部根据外协加工申请安排外协加工计划;寻找符合条件的外协单位进行询比价,确定加工费用,并填写《外协比价审批单》,报公司领导审批。

3)生产部填写外协加工送货单,需填明产品名称、数量、单位及加工内容等。技术部或开发中心负责提供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等技术标准。

4)质检处对需要外协加工的产品按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5)生产部准备好外协加工的半成品或材料,连同外协加工送货单一同外发,并做好记录;

6)外协产品出厂时,外协负责人填写《物资出返厂明细审批单》,需经总经理签字批准。

7)出厂时经门卫室清点确认并签字后方可放行。然后物资出厂经办人需在门卫室处填写《出厂物资登记表》,同时当班保安签字确认。

8)外协产品返厂后,由外协负责人根据《物资出返厂明细审批单》上的数量规格验收,无差错后,做好记录。

8)质检处按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9)接收车间负责人签字接收外协加工品。

5.2协作单位来公司加工的

外协加工流程:

申请部门提交外协加工申请→生产部安排外协加工计划→外协加工询比价→确定外协单位→准备外协加工物料、技术标准→安排外协单位人员进行加工→加工后检验→申请部门接收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

1)外协加工申请部门需提交申请给生产部。

2)生产部根据外协加工申请安排外协加工计划;寻找符合条件的外协单位进行询比价,确定加工费用,并填写《外协比价审批单》,报公司领导审批。接着通知外协单位来公司加工。

3)外协单位入厂时,须在门卫处填写《外来人员出入证》,由外协责任单位带领进入公司相应加工区域。

4)技术部或开发中心负责提供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技术指导等。 5)加工完毕后,由质检处检验质量是否合格,最后外协负责人与申请外协部门共同验收

6)若对方自带材料,加工制作单位(车间)需将对方材料单独存放,标记清楚,不得和我公司材料混放一起,并安排专人负责。加工制作完毕,制作单位负责人(车间)、外协负责人员需现场将制作的产品清单清楚;并分别在《外来人员出入证》上签字。

5.3外协加工费用审批流程:

外协单位提供有效发票→生产部审核签字→分管领导→企管处→总经理→财务按《批款申请单》和发票支付费用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8篇:机械加工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甲醇装置区设备维修自制加工件的需要,加强机械加工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机械加工程序、费用结算、考核等内容;

2.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部门的机械加工业务;

3 机械加工单位

机械加工单位由公司依据招标管理办法,招标确定零星机械加工委托单位。 3 机械加工程序

4.1 委托加工单位,必须持加工件标准图纸到装备部办理工作任务通知单。大修期间持大修调度室任务单,可凭草图或实物到机械加工单位加工。正常生产期间的急件,可凭草图或实物,经装备部协调机械加工单位安排加工;

4.2 加工件图纸,需经委托单位技术人员审核、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到装备部办理加工手续。无审核、签名的图纸,装备部可以拒绝办理加工手续;

4.3 机械加工单位接到加工任务单后,必须认真审图,并严格编制加工工艺。在审图过程中如有疑问与装备部联系协调解决;

4.4 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由装备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协商解决;

4.5 机械加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加工工艺和产品检验制度。A类设备的加工件图纸必须由装备部组织验收。

5 费用结算

5.1与机械加工单位之间费用结算执行《机械加工合同》;

5.2费用结算按相关管理规定执行,机械加工单位作好经济结算统计工作,按合同约定期限,装备部组织相关单位办理结算手续;

5.3 结算时,必需单据清楚、详细,尤其是消耗材料,必需按规定填写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价等,便于统计或查验。

6 本制度由技术装备部负责解释。

7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1

第9篇:食品加工制度

l、厨师要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提高其法制意识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各种烹调技艺,提高业务能力。

2、食品加工前必须例行检查,等待加工的食品不得随地乱放,蔬菜清洗完后装入指定的生菜筐,准备烧制。

3、制品加工由食堂主厨负责,食品加工前必须再对食品进行一次检查,不准用过期食品制作饭菜。

4、厨师要根据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合理的烹调方式,食品烘、烧、炒要掌握火候,且数量不宜过多,要翻铲均匀,使其熟透。成品菜要放入指定的熟菜盆,不能直接放在地上,防止异物带入容器对食品造成第二次污染。

5、厨师调味时要严格按烹调卫生要求进行,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汤品尝,也不能用汤勺、锅铲盛汤汁直接品尝。

6、操作员加工食品时不能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后要洗手。

7、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制作饭菜。饭菜烹调必须注意营养搭配,做到色香味俱全,环保卫生。

8、操作台上的调味品要分类摆放,并及时加盖。

9、学生食堂严禁加工凉菜、凉面、野生菌和皮蛋。

10、未经食堂管理人员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不得随意增减厨师。

上一篇:影评写作标题下一篇:环境教育家校联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