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摘要:近些年,民营企业暴露出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研究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民营企业的融资来源包括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并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和金融机构角度讨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通过梳理中国人民银行常用货币政策工具,提出疏通利率传导通道、释放不同期限流动性、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资金投向、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票据业务合规发展和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工具

一、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经济发展出现下行压力,民营企业暴露出来诸多发展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民营经济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民营企业带动全国60%以上GDP和80%以上城镇就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发展约束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随后民营经济的融资难题开始被单独研究,并形成了诸多理论观点。

张杰(1998、2000)认为国有银行的资金投向与信贷行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提供进入资本市场的便利不是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题的根本辦法,内生性金融制度才是民营经济内源融资基础。曲吉光、徐东风、姜春(2005)认为对于民营企业的研究不应该将银行机构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过多描述资金供需双方矛盾,而需要将二者作为一组交易主体来一起看待,并从行为博弈下的纳什均衡视角,得出国有商业银行不选择民营企业是理性行为的结论。主张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银行机构信贷资金的堆集,需注重自身声誉建设,重视自我积累和自筹资金,引导民营企业主动披露真实信息,改变国有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对民营企业的片面看法,弱化个人政治机动对其经济行为的影响。李广子、刘力(2009)指出民营上市公司比非民营上市公司承受更高债务融资成本,民营公司信贷歧视在样本期间内没有明显改善。

罗党论、唐清泉(2009)指出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得到进入政府管制行业的支持,更容易进入房地产行业和获得政府补贴比例较大的行业。张敏、张胜、申慧慧、王成方(2010)认为政治关联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使用贷款后往往会产生过度投资,贷款对政治关联企业的价值具有负面影响。邓路、谢志华、李思飞(2014)以包含统战部在内的4家机构关于全国民营企业调研的数据为依据,对制度环境、民间金融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对民间融通资金的倾向有重要关系;民间金融与民营企业经营情况呈负相关关系,对该地区经济增长也具有负面作用;但在良好制度环境约束下,民间资金融通对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会减弱。宋增基、冯莉茗、谭兴民(2014)认为是否含有国有股权,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有着重要影响。该类型民营企业比没有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更易获得银行贷款以及较长的贷款期限,国有股权也意味着存在着民营企业家参政与政治关联机制,使得银行贷款方面民营企业存在替代效应。韩春明(2014)认为商业银行信贷作为企业重要融资渠道,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制度安排上不合理,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原因。李孟刚、徐英倩(2018)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调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注重金融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方式可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余汉、蒲勇健、宋增基(2017)认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与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影响值得关注。

以上学者结合我国社会与经济制度,从民营企业自身因素、银行信贷、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资本市场、政治关联企业、制度环境、金融监管和法制化营商环境等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结合具体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发现,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研究,没有放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进行研究,没有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角度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故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研究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创新之处。

二、 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的融资来源包括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其中内源融资包括留存收益和折旧;外源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股权融资以及互联网融资等途径。内源融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低成本的优势,但其融资规模受到很大的自身约束。外源融资是常见的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且形式多样。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也不一样,外源融资更看重民营企业的实力与信用。近些年随着我国外部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变化,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民营企业的发展暴露出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难题的成因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 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涉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民营企业,一般多为中小微企业。一是中小微企业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经营领域上不具有市场优势,优质抵押品较少,盈利能力较弱,在外源融资资金的争取上较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不具有优势;二是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内部制度落后或者不健全、财务与人力管理不科学和决策机制不成熟;三是不注重企业信用培养,很多中小微企业存在逃税避债、不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或者不按贷款投向使用银行贷款;四是融资意识不强,企业管理者或者决策层不具备良好的金融素养,不掌握最新的金融知识、融资政策和融资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金融机构角度。一是非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歧视,这里所说的非政策性贷款是区别于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金融机构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信贷投放以达到盈利目的的信贷。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给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所以贷款的利率定价往往较高或者是直接不符合信贷投放标准;二是担保公司的数量和注册资本规模无法满足现有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如需要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往往找不到能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或者担保金额不能满足企业贷款需求;三是金融机构会根据民营企业近期的经营情况和风险情况进行抽贷和断贷,这样会加速民营企业的财务危机,往往会导致民营企业信用下降、业务萎缩甚至破产。

民营企业自身与金融机构两个融资渠道,是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资金渠道。近些年民营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困境,主要反映在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手里的信贷资金不敢投放给民营企业,一是由于金融监管部门对不良贷款率的要求;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自身盈利的追求和风险防控的要求。在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中间,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资金投向引导和政策制订与解读的作用。在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资金投向引导和政策制订与解读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又起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接下来,本文第三部分对现有的常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梳理。

三、 货币政策工具梳理

货币政策传导需要以货币政策工具为媒介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与国内新旧动能转化,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行使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国内宏观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人民银行主要通过信贷规模和现金计划对宏观经济进行直接调控。1998年之后,才出现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目前,货币政策工具不仅起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也兼具了支持特殊行业和目标规模企业的作用。如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的发放,各金融机构会按照政策要求将这些央行资金投放给域内符合行业和规模要求的企业。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起包含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为逆周期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提供了基本保障。现将中国人民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名称和主要功能汇总如表1。

四、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需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激励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明确特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资金投向,做好贷款产品创新。

1. 疏通利率传导通道,使用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长、中、短期流动性。尤其注意重要流动性紧张的时点,及时进行上述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保持市场整体流动性合理充裕,可以使得货币市场利率走低,进而将货币市场上的利率走低传导至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确保民营企业贷款获得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2. 使用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资金投向,并形成相应制度,使央行资金精准高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是充分使用宏观审慎评估(MPA)和央行内部评级结果,使两项评估结果与金融机构申请再贷款额度进行挂钩;二是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合规投放和需求较大的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资金投放;三是定期进行央行资金使用效果评估,对未按期发放形成资金沉淀的央行资金进行收回,提高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資金使用效率;四是合理扩大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使能够申请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金融机构增多,使更大范围的民营企业可以享受到低廉的信贷资金。

3. 票据市场直贴、转帖以及再贴现作为企业融资的票据流通方式,使成本较低、易获得的资金从银行部门流入实体经济。在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前提下,鼓励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票据业务,人民银行加大对商业银行再贴现的限额,扩大商业银行再贴现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范围,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票据这种方式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和央行资金的金融支持。

4. 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银行市场利率调控能力,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地市一级推广,引导银行业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定价与公平竞争,缩短存贷款市场利率利差。推动利率两轨并一轨,进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持稳定的汇率环境与预期,通过运用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和中间价报价“逆周期因子”等措施,为外贸类民营企业提供稳定发展的汇率条件。

五、 政策建议

文章通过以上四部分内容,研读并总结了主流学者对民营企业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成因,梳理了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阐述了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但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不会结束,将会一直在路上,故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视角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疏通利率传导通道,打通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利率传导渠道,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央行资金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落到实处;二是释放不同期限流动性,运用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业务,加大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同期限的流动性支持,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货币供应量保障;三是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资金投向,在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资金使用投向上,将民营企业作为重要资金投向之一,确保民营企业可以使用上低成本政策资金,享用央行资金的政策福利;四是鼓励票据业务合规发展,逐步完善与健全电子票据法律和相关业务系统,使民营企业在使用低成本融资资金的同时,保障民营企业票据相关权利;五是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两轨并一轨,缩短存贷款市场利率利差,维护利率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六是维持稳定的汇率环境与预期,通过运用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和中间价报价“逆周期因子”等措施,为外贸类民营企业提供稳定发展的汇率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2]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3-10.

[3] 曲吉光,徐东风,姜春.纳什均衡:民营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 取得贷款难的经济学解释[J].金融研究,2005,(1):154-163.

[4] 李广子,刘力.债务融资成本与民营信贷歧视[J].金融研究,2009,(12):137-150.

[5] 罗党论,唐清泉.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9,(7):84-96.

[6] 张敏,张胜,申慧慧,王成方.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11):143-153.

[7] 邓路,谢志华,李思飞.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4,(3):31-40.

[8] 宋增基,冯莉茗,谭兴民.国有股权、民营企业家参政与企业融资便利性——来自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4,(12):133-147.

[9] 韩春明.经济周期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14:1-115.

[10] 李孟刚,徐英倩.新时代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J].理论探讨,2018,(1):106-112.

[11] 余汉,蒲勇健,宋增基.政治资本在不同法制环境下对民营企业的经济影响——一项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3):89-99.

作者简介:赵恒(1994-),男,汉族,吉林省辽源市人,中国人民银行辽源市中心支行科员,助理经济师,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世界经济。

收稿日期:2019-08-08。

作者:赵恒

第2篇:综合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摘要:由于中小企业法人治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不透明、资产规模不大、股权流动性不高等原因,传统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在发挥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资本市场

一、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000万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0%,上缴税收占全国工业税收总额的6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从湖南省来看,共有中小企业40多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700余家。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我国保增长、保就业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果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应对危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财政、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连续出台了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企业资金的需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今年1至6月,银行新增贷款创造了7.37万亿元的历史新高,6月新增贷款更高达1.53万亿之巨。然而,银行新增贷款绝大部分是流向大企业大项目。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末,湖南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775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9.9%,占贷款余额的31%;1-6月中小企业新增贷款457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2%,占新增贷款的24.9%。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缓解,或贷款到期后不予展期;或调高贷款门槛,贷款额度仅为抵押评估价值的50-60%;或要求信用担保,企业往往难以融到所需资金,资金链断裂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传统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需求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是银行惜贷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法人治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不透明,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和风险。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1.6%,比银行业整体平均不良贷款率2%高出9.6个百分点。而且,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型企业的5-8倍,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还不足以覆盖银行的管理成本和风险。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虽然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但通过有效控制风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无疑是其经营的重要目标。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规范、抗风险能力强、财务体系健全、信息透明度高,具有明显的争夺资金资源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有限的资金资源向大企业、向上市公司倾斜,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

二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不大,限制了银行的放贷额度。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本身就不大,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就更少,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业态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很高,几乎没有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难以满足银行需要资产抵押的放贷要求,从银行融资的难度很大,融资额度很小。

三是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对银行贷款审查机制提出了挑战。在金融信息生产和处理上,银行主要实行对贷款项目进行事前筛选和事后监督的“一元审查”机制。在一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产业结构以农业和传统的工业部门为主时,由于人们能够很容易判断什么行业将创造财富,获得更多利润,因此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在信息的处理上具有比较优势。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特别是一国的产业受技术创新的影像很大时,由于新技术能否带来盈利的信息很不确定,投资者的判断会趋于分散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产业分布很广,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银行作为规避风险的债权人,它的风险偏好、审查机制势必削弱其对于新项目的积极性。

三、大力运用资本市场创新工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自主创新战略,资本市场陆续推出了中小板、创业板、OTC等创新工具。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中小企业应该转变观念,加大力度,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难题。

一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到中小板上市融资。中小板是主板的组成部分,主要面向总股本1亿股以下的中小企业,具有发行市盈率高、筹资能力强、发行成本低等特点。近5年来,中小板已成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湖南有9家中小企业在中小板上市,融资约45.07亿元,还有17家企业已经报备,拟在中小板上市。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小板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成效比较显著,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上市条件、上市程序等也比较熟悉,我们要利用这一已有的基础和优势,继续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包括传统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在中小板上市融资。

二是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7月26日,证监会正式开始受理创业板上市申请。创业板的开启为广大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创业板主要针对成长性较好、处于成长后期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简括为“二高六新”,即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新模式。与主板上市公司比较,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将具有平均经营规模较小、行业创新特色鲜明、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成长性较高、轻资产特征明显、节能降耗指标较为突出等特点。据了解,仅湖南就有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都有在创业板上市的潜力。只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就能推动更多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

三是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园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最近,中国证监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择机扩大试点范围,拓展和发挥系统功能。从市场定位来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要针对处于创业初期、有产品和盈利模式、公司存续期满2年(主板和创业板要求公司设立满3年)的科技企业。企业进入该系统后,不仅可以挂牌交易,而且可以采用定向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通常仅需4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与主板的公募融资相比,这种小额快速融资的方式,更为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性需求。目前,该系统已有9家公司进行了10次定向增资,融资额3.64亿元,还有4家公司已上报创业板发行材料并被证监会受理。

四是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目前我国大约有600多家企业在海外五大交易所上市,几乎囊括了境内所有的互联网、太阳能、芯片设计、新媒体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仅2004年至2007年中国就有57家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正是由于新浪、百度、搜狐等企业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才有了我国互联网的巨大发展。汩罗中天在新加坡上市融资1亿多元,借助这1亿多资金,汩罗中天已发展成为农机制造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在当前国内资本市场排队上市现象比较突出的条件下,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上市融资。

五是加大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创业时期可能增长十分缓慢,一旦赢利模式得到认同,业务和盈利都可能获得爆发式增长。因此,这类公司往往成为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等国际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2004-2008年,在我国较为活跃的外资创投有146家,主要投资在互联网、通讯、半导体、软件、信息服务等细分行业,占比55%。投资企业类型集中在连锁经营、网络经济、专业服务、生物农业、新能源等。中小企业进入改制阶段后,更是成为了国内股权私募基金追逐的对象。从湖南11家拟在中小板上市的报备企业来看,改制时就通过私募基金融资6.45亿元,为净资产规模的65%,相当于同期银行借款总额70.1%。因此,要根据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发展战略、成长阶段等方面的情况,加强与各类风险投资的沟通接触,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同时,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设立创投企业,加快创投行业的培育和发展。

六是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换股、定向增发等方式开展并购重组。资产收购、企业兼并等是企业发展壮大、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但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容易遭遇自有资金有限的瓶颈问题。对此,资本市场一些新的并购趋势、并购手段很值得借鉴。从近三年上市公司并购来看,由于定向增发方式的引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数量以及交易金额上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比2005年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事件增长了1倍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从单纯的现金交易,发展到以股份支付、以债务承担等多种方式。因此,要引导和鼓励借鉴上市公司的做法,运用资本经营的手段,把股票作为并购交易的支付手段,以节约现金流。

七是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上市奖励方面,浙江、广东、陕西、山东、湖北等省的市州对申报上市企业实行200万元奖励,其他地方也可参考这些做法,对改制上市的企业分阶段(改制、辅导、申报、上市四个阶段)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在税收优惠方面,在不违反现行法规的前提下,借鉴广东、浙江等地的做法,对企业改制时因审计调账、资产评估增值等补交的企业所得税本级财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企业;对企业上市过程中,新增企业所得税的本级财政留成部分,部分或全额返还给企业;对土地、房产、车船等权证过户产生的营业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由同级财政等额补助给企业。在土地政策优惠方面,在不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前提下,建议对企业股改时原行政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地的,土地出让金由同级财政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补助给企业,企业新增项目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实行即征即返,再从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中扣除等优惠政策,对企业改制上市的存量土地和项目新增用地给予政策支持。在企业改制上市服务方面,建议组建市州负责人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以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一站式服务形式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各种问题,简化程序,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步伐。

参考文献:

[1]蔡玲.创新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资本市场,2009(5)

[2]乔弘.结构调整的推手 新兴产业的摇篮-我国创业板理念创新与特色构筑探悉.证券时报,2009-8-14

[3]吴晓求,夏有力.公司并购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保险职业学院)

作者:李 论

第3篇: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组织,小微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活力强。从国际或者国内经验看,小微企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小微企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严重障碍,对此,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诸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1年5月,为解决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突出问题,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俗称“银十条”。在此基础上,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转型升级,2013年3月银监会又下发了《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2013年7月,继国务院暂免征收600万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后,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1项措施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包括清理规范涉及中小企业的基本银行服务费用、加快设立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试点规模等。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有关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优化产业结构”等问题。如何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获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还处于劣势,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原始资本不足等问题,导致其难以充分、及时获取资金。

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实力薄弱、经营效益差、负债率较高且企业财务运营相对不规范,因此,它们相对较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如果银行减少发放贷款,小微企业首当其冲被挤对,在与银行的借贷关系中明显处于劣势,所需资金大多无法得到满足。根据《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现阶段银行仍然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40%的小微企业表示存在资金需求并得到满足,选择中小银行作为首选融资渠道的企业占比达到了32.89%,远高于大型银行的12.44%。在有借款的小微企业中,56.78%的企业存在中长期资金需求,该比例较2013年上升了近一倍。虽然金融机构已经陆续推出了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但仍有19.4%的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根据统计,我国2900万户的全国个体工商户,即小微企业,每年显性的融资需求在8000亿元以上,但是,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到1000亿元。

融资成本居高难下

实践中,很多小微企业逐渐形成了“不贷等死,贷了就是找死”的意识,这样的意识源自于贷款利率的居高不下。据了解,目前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除严格要求抵押和担保外,利率至少上浮20%,最多上浮50%。在此情况下,小微企业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等方式取得短期资金,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但民间借贷的利率更高,昂贵的借款成本必然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14年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显示,59.4%的小微企业表示其借款成本在5%?10%之间,四成以上的小微企业表示借款成本超过10%。虽然2012年6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调查显示,66.1%的小微企业并未感受到两次降息带来的成本降低效应。

融资渠道难以拓宽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然而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却有着小微企业难以逾越的准入门槛,很难适应小微企业相对灵活的融资需求。我国金融市场中的直接融资渠道相对较窄,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很难达到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的要求。同时,我国的债券市场品种结构失衡,国债和金融债券所占比例较高,公司债券的发行比例较低,且存在较高的准入障碍。因此,对于实力不强的小微企业而言,很难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此外,适合小微企业融资要求的其他直接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及产权交易市场等尚未完善,这都使得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长期不畅通。而P2P等互联网金融方式的发展尚不规范,也难以使众多小微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融资方式不正规

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抵押物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小微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面臨较大的困难。因此,小微企业往往依赖个人储蓄、亲友借贷和商业信用等非正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其融资需求也在现实中促进了P2P、大众筹资等互联网融资方式的发展。虽然非正规金融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时效性、经营灵活性等要求,但这些融资方式的成本往往数倍高于正规金融机构,这就使得本就盈利水平不高的小微企业更加力不从心。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经营风险高,抵押资产缺乏

第一,小微企业因资产信用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较难且成本相对较高。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往往会将有实物形式的抵押财产和担保品作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然而,小微企业一般难以满足这些条件。2013年发布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显示,82.5%的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在目前有贷款的企业中,仅9.8%的小微企业使用过厂房抵押,6.9%的小微企业使用过机器设备抵押。缺乏合适的抵押品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之一。第二,小微企业由于盈利水平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贷款议价能力较弱等特点,使其很难获得融资。第三,征信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例如,对小微企业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导致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时,缺少可供参考的信用记录,从而增加了风险定价的难度和初期数据积累的成本。再如,社会缺乏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门统计体系,也导致了金融机构难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状况。对此尽管在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参与下,社会推动建立了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出了小微企业质押贷款,并积极推进了小微企业征信系统建立和征信行业发展,但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与信用信息缺乏仍然是其融资的重要障碍。

金融服务体系效率低

第一,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解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但服务效率仍然不高,其关键原因是信用体系比较薄弱,信用担保机构商业化运作程度较低。虽然很多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但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很多发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业仍然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第二,大型金融机构门槛高,民间借贷成本高等原因,导致小微企业可支付的融资需求较难满足。

第三,金融机构的融资制度安排与小微企业的现状难以匹配。为了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各大银行都成立了中小企业部,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也提出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市场目标,但2012年《人民日报》对某银行调研发现,银行放贷规模中有50%指定要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实际上大部分却放不出去,因为小微企业很多指标不符合银行的要求,无法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查。2013年国内民营银行开始解禁,电商企业中的京东、阿里集团获得了首批民营银行试点资格,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小微企业融资领域或许有助于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内容。

扶持政策缺乏统筹协调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都对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了完备的统筹协调。例如美国联邦小企业署(英文简称SBA)为小微企业提供完备的融资保证、小额贷款方案、灾难重建贷款方案等支持。同时,美国社区再投资法(英文简称CRA)则旨在防止小微企业遭受授信歧视。日本除了在政策性金融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很大支持以外,在危机期间,政府还专门出台法规,要求商业银行对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的小微企业给予延长期限等支持。相比之下,我国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体系都不够全面,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导致了尽管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已经出台,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标准和统计却仍不统一等问题的存在。2003年推出的《中小企业法》已经实施了多年,具体配套办法和措施并不完善,很多文件和政策看上去面面俱到,但实际效果有限。目前,各地区政府都针对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政策,如建立科技园区、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直接向特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等优惠。但客观上仍然有很大部分的小微企业难以被政策覆盖,对它们的扶持政策缺乏统筹协调。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推动小微企业创新

占全国企业90%的小微企业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小微企业应加强自身创新实力,积极进行科技项目或专利等的创新,可以以这些科技创新项目或专利等作为资产来进行融资抵押担保。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上下游合作企业形成信誉互动。小微企业的产业链上的中型或大型企业一般拥有良好的资产、信用和形象,易获银行青睐。小微企业可以在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中,让大中型企业出具书面信用担保书,或在劳动协议中为与之合作的小微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向着与产业链上大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合作、合作带动发展的协同和良性循环的目标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大型电商企业为了构筑自己的零售生态圈,对供应链融资态度积极,如京东集团已经打造了包括京东商城供应商评价系统、结算系统、票据处理系统、网上银行及银企互联电子渠道等在内的一整套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小微企业应积极申请科技成果实际应用转化项目,争取获得政府的一些政策优惠或者资金支持,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除此以外,知识产权也可以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抵押。根据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的专利权质押金额已经达了254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了80%。但是,目前国内开展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尚处于摸索阶段,开展此类质押贷款的银行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实施与变现的特殊性,使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阻碍。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证监会在2012年6月推出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之后,在发改委的推动下,2013年首批小微企业扶持债券面市,由地方融资平台提供担保,将中小微企业联合起来,采取“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方式,同时,有望通过地方政府出资成立偿债基金,起到风险缓释的作用。未来需要做的是完善机制、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进一步扩大试点。二是实行债转股。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和政府融资时欠下的债务可以转化为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門在小微企业的股份,待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等形式回收这笔资金。同时,为了保证股权交易的顺畅,还应充分发挥和挖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

规范互联网金融。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6月末,阿里小贷的投入贷款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客户超过32万户,户均贷款额度为4万元人民币。而以“陆金所”、“拍拍贷”为代表的大众筹资网站,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更低。虽然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定仍不明晰,国内也出现了不少P2P平台跑路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规范互联网金融,将其纳入有效监管范畴,是近期政府宏观经济管控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软信息”,如小微企业主日常的交易数据、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生活服务类网站交易、搜索引擎等碎片化数据,可以用于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通过对这些碎片式数据的整合与通盘分析,就可以从中发现很多行为特征,并进而可以推断出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并进行风险评判,如阿里金融通过对自身B2B平台中小微企业交易数据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并且目前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完善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一些地区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网贷行业协会,试图使会员企业之间先实现信息共享。上海资信也建立了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征信系统,但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建立覆盖全国、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未来努力的方向是最终实现将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担保机构信用信息、小贷机构信用信息与央行征信系统全面对接。

增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多渠道帮助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走向深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市场化首当其冲,这势必会推动金融机构客户基础的下沉,有助于更多小微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

设立非营利性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政府可以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担保中心,并设立担保基金,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融资。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成员由小微企业代表人和银行共同组成,在此融资担保中心内,有专家和银行定期对小微企业的信誉和资产、盈利状况及成长能力等进行评估和审核,通过的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政府和银行的资金支持。

加强政策宣传,实现扶植政策与企业主的对接。根据包商银行2013年调查,37%的小微企业主不了解任何的相关扶持政策,39%的企业主认为政府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帮助很小,对现有政策落实情况不满的企业主占比达到了29%。这些数据表明,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存在宣传途径少、覆盖面不足、落实力度低等三大问题。加强政策的宣传,实现扶持政策与企业主的认知对接,才能将政策有效地落实。除此以外,政府下订单采购小微企业的产品,推进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试点建设,鼓励为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投标担保、履约担保和融资担保等服务,这些也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誉。

总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三方给力,减少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关键。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密云分校)

作者:武晓荣

第4篇:融资租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信贷和股权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长期以来,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已成为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关注的焦点。记者近日在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获悉,融资租赁可望成为未来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经过30年的发展,融资租赁业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恒信金融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思明介绍,2006~2010年,我国融资租赁当年新增业务额从700亿元增长到6500亿元,公司数量从最初的

三、四十家发展到近280家,业务规模也从世界排名的第23位上升到第4位。预计2011年,我国新增融资租赁业务额将达8000亿元,世界排名或将跃居第2位。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私募基金、国家主权基金等投资机构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将有望部分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会上表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信贷和股权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批融资租赁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少融资租赁企业十分看重中小企业这一巨大市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东表示:“中小企业是公司的主流客户,其中包含自然人、工商户等,服务群体更加复杂。通过这几年对融资租赁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已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三大难题制约行业发展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在风险控制、专业化、资产管理和法律监管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钢表示,该公司在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服务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风险控制,这对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目前该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虽不是很大,但是客户数量却很多,而且大部分是民企,约有1000个合同。如何控制这个风险?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十分重要。从选择厂商开始,需要根据不同的厂商所拥有的不同客户群及其不同的质量水平,进行风险管控。

第二个难点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程度上。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需要依靠专业化管理来提升其风险识别能力、日常监管能力及拓展市场能力。因此,业务部门的设置、风险敞口体系、法物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具备专业化水准。

第三个难点在于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处置能力。资产处置能力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意义也有所不同。一家公司在创办初期可能坏账和不良资产会比较少,但3~5年后积累了一些不良资产,该怎么办?由于客户的规模较小,但数量比较多,此时资产处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有一支过硬的团队,能够打拼到全国各地,把相应的债权收回来。

除此之外,一些与会企业还反映,价格制定、法律监管、行业自律等也是融资租赁业日后亟待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融资租赁公司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可供同行借鉴的经验。

李永钢与同行分享了该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创新经验。他说,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一开始就和保险经纪公司设立了单独的险种——租赁一切险,而目前还很少有租赁公司使用这一方式。这种租赁一切险,就是把公司整个租赁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保险全部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保险,这个险种能较好地控制风险。在专业化方面,浙江汇金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雄伟认为,应该选择公司熟知领域的中小企业来服务,而不能包打天下,比如该公司就根据区域和特色经济做选择。同时前期要做好对行业的研究和预测,对行业的风险模式、盈利模式等要了如指掌,并对客户的现金流进行分析。

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小勇则建议,租赁业要和国家鼓励的产业相融合,这样才能规避风险,实现盈利最大化。如国家的主导产业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应为租赁业坚守的行业。

德益齐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齐赣也介绍了其公司在租赁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该公司专门设立了资产管理部,对产品从面世到日后每一年的变化情况都进行曲线分析。公司对客户进行信贷评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客户的现金流、偿债能力以及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参考这个资产管理曲线。

本文来源于搜钱网(),欢迎分享,

原文链接:

第5篇: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解析

进些年,尽管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小微企业融资依旧是个难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并未让这种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投融天下(tourongtianxia.com)分析师认为,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调整理念入手,有针对性地修正相关政策。

深入依靠市场机制

实践表明,依靠行政命令让银行加大小微信贷投入,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可能带来银行行为扭曲的后患。今后应转变思路,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主动提供服务。

第一,逐步淡化“两个不低于”要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道理相同,信贷市场也是分层次的,不同规模的银行面对的客户群本就不同。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导致小微 信贷风险偏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某大银行反映,近两年新增不良贷款中80%来自中小企业。因此,不宜强行要求大银行去做小微信贷业务。今后即便有大银行 转向发展中小业务,也应该是市场竞争和商业银行自主选择的结果。

第二,引导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信贷机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模式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大银行经营小微企业贷款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而小银行在利用“软信息”方面更有优势。今后应在设立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方面进一步放松管制,支持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小微信贷领域。

第三,在统一小微企业 信贷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支持政策。近年来银监会多次出台鼓励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中小微企业统计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政策 效果很可能会打折扣。同时现有政策措施仍然比较模糊,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偏大。对此应进一步明确统计标准,细化政策,提高政策引导的效果。

第四,更好地使用财政资金引导银行增加小微贷款。实践证明,财政贴息对商业银行的引导作用远大于行政命令。鉴于目前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等问题突出,应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整合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贷款贴息。

第五,转变发展债券市场理念。国际经验证明,债券市场对小微企业融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并非体现在小微企业直接发债,而是通过使大型企业更多地进 入债券市场来提高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可得性。因此,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重点,不应再绞尽脑汁地搞小微企业入市的“金融创新”,而是要提高债券市场的规范性 和市场化程度,使优秀的大中型企业能够更为便捷地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避免这类企业挤占小微企业的信贷市场。

以制度环境为切入点

投融天下分析师认为,更重要的是:从制度环境入手,改善小微企业生存环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就融资论融资,而要从全局的高度,统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大力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如此才能使更多企业成为银行的客户。

第一,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行政位阶。目前中小企业管理职能部门仅为工信部内部的司局级机构,不仅行政位阶偏低,职能也偏窄。在下一步机构改革中,应借鉴国外经验,设置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局。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支持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建立小微企业信贷统计系统等措施改进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

第三,由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对现有各类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进行梳理,出台扶持中小企业的年度计划。

第四,强化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在财务制度管理、人员培训、市场开拓、融资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为小微企业提升自身素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建立新型信用担保机制

同国外不同,我国在担保模式上采用了商业性担保为主的做法,导致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公司大量出现。尽管这类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可得性问题,却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使银行放松了信贷管理。

鉴于这种商业性担保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不可持续性凸显,投融天下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尽快整合财政资金设立非营利性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与商业银行分担风险,提高银行的资本使用效率。同时基于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也要对得到担保的贷款设置利率上限,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第6篇:乡镇企业融资难题如何解决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迅猛,已成为县域经济结构的主体和发展的亮点,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国企下岗职工的主要渠道。乡镇企业融资难,既受乡镇企业自身缺陷的影响,又受客观外部因素的制约。

乡镇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从乡镇企业自身来看,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经营业绩、信用状况不佳及财务管理不规范,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乡镇企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导致金融机构不敢盲目投放资金;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大多乡镇企业财务数据失真以及不少乡镇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从金融部门来看,金融机构认识上的偏差、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授信准入条件以及信贷激励和约束的不对称问题,也是乡镇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而从社会环境来看,缺乏有效的社会担保体系和对乡镇企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造成乡镇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金融机构应强化信贷资源配置。一是实行弹性信贷授权授信制度,适度增加县域信贷投放总量。各金融机构应改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在贷款额度权限配置上灵活掌握,放宽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限,扩大授权、授信额度和范围,使县级支行有能力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乡镇企业客户群,逐步缓解县域信贷萎缩现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地方信贷管理制度,允许信贷风险的存在,切实废止信贷管理零风险,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三是改革和完善服务手段。根据乡镇企业资金需求少、要求急、周转快的特点,探索建立适合乡镇企业的贷款操作程序,在贷款企业评级、担保、授信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简便的操作程序,要统一评估标准,保证评估质量的科学性、公正性、通用性。四是增强信贷资金营销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机制。

乡镇企业应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首先,乡镇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透明度。其次,应通过提升产品和经营层次,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真正增强企业实力和发展后劲。第三,切实提高企业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程度,遵纪守法。第四,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管理。

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目前广大农村信用社都将精力集中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相对忽视了对乡镇企业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应立足自身实际,在支持农业产业调整的同时,用足用好富余资金,适当投放到发展前景好,经营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地方乡镇企业。

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除利用窗口指导等政策导向外,中央银行对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方面予以倾斜。

地方政府应大力优化社会环境。一是建立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地方政府应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对于地方财政困难的地区可以以社会为主筹集担保资金,确保乡镇企业担保基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市场化运作。二是优化金融环境。第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金融机构支持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在场地、税收、配套设施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鼓励企业发展。第二,规范中介部门行为。企业抵押评估上要制定统一的抵押品登记、评估程序。要降低收费标准,减轻贷款企业负担,减免重复收费项目。配合金融部门清欠贷款和处置抵贷资产。第三,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引导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不逃废、悬空金融债务,同时积极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加大清收贷款力度,打击逃废债行为。

第7篇:阿里巴巴融资平台 解决中小企业难题

2008-05-27 11:38 作者:曹敏洁 来源:东方早报

[摘要]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宣布推出旨在为中国中小企业解决风险融资难题的网商融资平台。

[关键字] 中小企业 融资 阿里巴巴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宣布推出旨在为中国中小企业解决风险融资难题的网商融资平台。

该融资平台于本月15日已正式推出,平台的注册会员主要为项目方,项目方会员在注册后即可提交自己的融资项目,目前该平台已经和国内外2000多名风险投资人建立了长期紧密的联系,阿里巴巴将定期把会员提交的项目向风险投资人转交。

阿里巴巴有关人士表示,在前期试运营期间,网商融资平台已经云集了来自400多家国内外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2000多名风险投资人,并有600多名注册会员提交了融资项目。

除了线上平台,阿里巴巴举办的巡回风险投资洽谈会也是网商融资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场风险投资洽谈会将于5月24日在杭州举办,其后的6月、8月和9月将分别在上海、杭州和广州举行。

目前,IDG全球高级副总裁熊晓鸽、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炎、赛伯乐董事长朱敏、和利投资集团资深合伙人吴鹰及银泰公司董事长沈国军担任了阿里巴巴网商融资平台的顾问。

阿里巴巴集团曾表示,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技术、教育和融资等三方面全面培育中国的网商,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此前,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阿里巴巴已经与中国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信用贷款服务。

第8篇:张发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分析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多年来一直是个难题。创业板的推出时间尚无定论,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显遥远。同时,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国内创投业,也由于没有退出机制而进退维谷。那么,没有创业板我国的中小企业该怎么办?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台湾作为世界上创投业最成功的地区之一,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近期,深圳市政创投公会赴台考察,他们对台湾政府在创投业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感受颇深。

资金支持

从1985年创投业刚刚起步,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就筹资8亿元新台币,设立创投种子基金。

此后,基金的投资规模分别为:1992年16亿元,1997年20亿元,2001年1000亿元(其中带动民间700亿元新台币)。到去年6月底,该基金直接投资重点科技项目29项,累计金额424亿元新台币。

此外,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OTC)的设立,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投资金退出开辟了宽广的通道。OTC成立于1994年,其特点是上柜条件比交易所的上市条件低得多。且上柜企业一旦符合上市条件,即可申请直接转入交易所上市。今年1月份,台湾又开设了“兴柜股票交易市场”,其要求更低,没有盈利、资本额、设立年限及股东人数的规定,只要提出申请辅导,有两家以上券商推荐就可以了。OTC同时还方便了创投退出,并使之获得增值收益。由于以上这些得力的政策和措施,台湾创投业以近30亿美元的创投资本总额带动了超过300亿美元投资于科技产业。截至2001年,仅IT产业的产值就高达241亿美元。政策扶持

早在1983年,台湾就颁布了《奖励投资条例》和《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对创投出资人实行20%的投资抵扣税优惠政策。出资人作为创投公司的原始股东,持有创投公司股权满两年后,可以申请享受实际出资额的20%用于抵扣企业所得税。这个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量民间和岛外资金。这虽使台湾减少税收60亿元新台币,但投资项目股东的创投收益却超过了新台币200亿元。直到2000年,由于创投行业连续多年盈利,此项优惠政策方才取消。xdrtubdrt

第9篇:世界各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之道

【文章摘要】金融危机冲击下,抗击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题: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灰色地带“高利贷”陷阱重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6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无独有偶,在美国,在欧盟国家,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难度。比如在欧盟有13%的企业认为融资是首要问题,相比中国的66%,显然他们的解决方法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美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一、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通常,美国中小企业的长期融资额中有25%~85%来自企业内部积累。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内部融资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由61.5%上升到82.8%,由此看出,美国中小企业取得商业融资的比重并不高,主要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方式。

二、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如下: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设立财政专项基金;建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及援助等。

三、完善的资本市场

美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保障;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张,使中小企业的多样化融资渠道得以形成;多样化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美国金融结构发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一般包括契约型储蓄机构和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其中契约型储蓄机构包括保险公司等,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包括互助基金和金融财务公司等。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总数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可见,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国信贷市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欧盟金融工程项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金融工程”定义:

所谓“金融工程为”是指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使之得到循环利用,并发挥杠杆作用,帮助企业取得私人部门的融资。

金融工程所采用的融资支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贷款、权益融资、夹层融资以及担保。在体制融资项目框架内,欧盟委员会鼓励成员国为中小企业开发多样化的公共金融工具。金融工具而非拨款的使用,不但使公共部门能够收回他们的投资,而且增强了政府资源在引导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就业方面的能力。

虽然金融工程在欧盟项目指南(2000-2006)当中受到明确的推介,欧盟体制基金会在风险基金项目上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无疑,如果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出资建立的金融工程公司进行投资,金融工程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会运行得更为有效率。最近,一项欧盟资助项目(2002-2004)——促进地方发展的金融工程:为地方和区域政府提供机会——由来自6个欧盟成员国的合作机构共同运作。该项目旨在向地方和区域政府以及企业发展促进机构推广最有效的创新金融工具的设计与使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解决金融工程资金使用的无效率问题。

二、整体性推进政府政策和融资工具:

金融工具和商业支持之外,欧盟认为还需要一个“友好的”小额信贷环境以及特定领域内支持性的公共政策,如法律和法规、福利政 策、银行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必须到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欧盟形成了其特有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政府支持体系。

从中小企业的前种子期(pre-seed phase)到发展壮大期(development phase),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选择不同政策组合下与之相对应的金融工具。处在前种子期的企业,风险高、投入高,往往要经历一段营业额为负数的“死亡谷地”阶段。启动企业的原始资本往往很难从正式机构的投资者以及风险投资人那里得到。商业天使(又称为天使投资或天使投资人)在这个时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欧盟所推出的高成长创新性中小企业计划(GIF),申请种子期以及初创期的风险资本基金。

当企业进入创业期,需要寻求更广范围内的融资渠道。一方面,欧盟致力于在成员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加入。另一方面,鼓励对中小企业的小额信贷。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逐渐从非正式的风险融资转向债务融资。为了增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欧盟委员会定期召开中小企业及银行家圆桌会议,并形成制度和备忘。当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政府担保的前提下,正式的风险资本基金也将进人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最终,为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中小企业趋势上会寻求上市融资的渠道。

三、来自欧盟成员国的经验

英国拥有强大而不断增长的小额信贷部门,由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机构所构成。这些机构包括社会资本、信贷联盟、小额信贷机构以及社区发展风险资本等。这一部门早在1998年起就吸引了公共政策的关注,由此推出的公共支持措施包括支持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凤凰基金,该基金提供税收、资金以及担保方面的支持;另外,还有税收贷款用于推进私人在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投资,后者为弱势企业提供贷款。

在比利时,占大多数是公共部门经营的小额信贷机构,但也不乏公共部门与私人之间的合资机构。新成立的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能获得融资担保,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公共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一个联邦政府机构,该机构鼓励自主创业,这种鼓励政策是失业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另外,还存在一些地方性的更小规模的扶助项目,这些项目由非营利性机构和团体来管理和经营。

在德国,储蓄银行拥有信贷市场超过50%的份额。这些银行在不断压缩他们对小型企业以及创业群体的投资,而后者的人数在快速的增长当中,这在弱势客户群体当中形成

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伴随这一现象的出现,自2001年开始,大量由地方性非政府组织经营的小额信贷项目相继出台。虽然政府通过担保和补贴鼓励投资者向微型企业提供贷款,但是在鼓励专门的小额信贷方面,只有小部分的公共措施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小额信贷市场上,仍然表现为供给不足。除此之外,德国的银行规制非常严格,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行也受到约束。不过,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总体来看,欧盟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间接融资渠道,重视企业本身融资能力的培育。具体措施主要是完善、充实和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制,以及推动定期的半官方银企对话机制;与此同时,欧盟积极为新企业及高成长性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其工作重点是完善直接投资环境、鼓励创业投资,并争取以政府少量投入带动民间直接投资,具体做法包括推动企业孵化器建设、政府有选择地入资部分创业投资基金、推广和完善商业天使计划等。

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金融机构

为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日本政府除了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符合产业政策的政策性贷款,还出资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以较民间金融机构更有利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

目前,这样的金融机构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等。它们向中小企业提供低于市场2至3个百分点的较长期的优惠贷款。

为了鼓励和规范中小企业组建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以满足他们融通资金的需要,日本制定了《信用金库法》等法律,将信用金库的会员主要限定为中小企业或者个人,主要为其会员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日本的企业共济制度也具有互助合作的性质。中小企业组建的这些互助合作型的金融机构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日本政府还以立法的形式设立“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公库”,向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所借信贷提供担保。日本政府还在各都道府县的商工会联合会内增设了“防止企业倒闭特别顾问室”,实施了旨在加强中小企业体制的“经营稳定对策信贷制度”。

日本的风险基金也很发达。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现代化政策,进一步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实现知识密集化、高技术化的政策,同时鼓励政府金融机构向新兴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目前,日本“风险企业”已达2万多家,“风险企业”已成为日本机器人的主要需求者。

另外,普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也起到很大作用。随着资金的宽松、银行竞争的加强,20世纪70年代后,除了地方银行和专门性的金融机构如互助银行、信用金库外,都市银行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到90年代初期,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已占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

韩国:创新模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民官合作”推动中小企业融资

经济全球下,韩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如何强化国际竞争力、走出国内市场的问题。为此,韩国政府改变了单边扶植政策,将政策转换为中小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这是一种民官携手,共同推进建立的机制,特别是加大民间机构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它们的资源和能力,使中小企业通过市场调节功能自主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发展。同时,政府为了不影响民间机构的能力和自律性,不采取直接干涉的方式,而是扮演着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二、“大小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自2002年开始,韩国政府与三星、浦项制铁等大企业及公共机构签订了民官合作的“MOU”计划,促进“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即以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取得成功时,大企业就要购买该企业所研制的产品为条件,同时,政府向中小企业支持部分研发费用。

韩国希望大中小型企业携手合作,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参与进来,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寻求共赢。据了解,目前这种“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参与企业数已经由2007年的51家增加到69家。

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将大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由“制度上的共赢”转换为“文化上的共赢”,共同发展壮大。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韩国政府大力引进海外技术,并在其资金及资源方面予以援助。另外,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也开展了各种联合的技术开发,如从2008年开始,韩国推行了国际产学研联合技术开发事业,由韩国国内外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三、借助机构力量推进国际战略

对比中国中小企业还在为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而苦苦追寻的时候,韩国的中小企业却在国际化的道路中寻找有效的渠道,这就是类似于KOTRA(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这种非赢利性政府机构。

它为海外的韩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沟通、资讯、开拓市场、促进技术转让等诸多便利,尤其是帮助尚不具备海外营销能力的中小企业打开销路。在中国,包括每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博会”等,都可以看到该政府机构的身影。

同时,韩国政府将国外具有丰富当地经验和坚实网络的优秀民间咨询公司和营销公司指定为“民间海外支持中心”,帮助推广中小企业,寻找购买方,调查海外投资的可行性,协助技术合作。

此外,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为中小企业融资上市建立了二板市场,创新民间融资制度、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制度等都是值得中国参考和借鉴的。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非只是“中国特色”,但就中国自己来说,无论以上各种经验模式如何“看上去很美”,关键是要找寻和探索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解决之道,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生态,更好的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大一期末考试高数试卷下一篇:我的故事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