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2022-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由于各方面的制约,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瓶颈, 从而限制了企业的绩效和活力。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的分析, 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入手。即作为放贷方的金融机构、作为借贷方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保障职能的政府部门。

从金融机构放贷现状看, 一是商业银行方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比较有限, 流资较多。尽管中央银行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额度, 很多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 处于资金安全因素的考虑, 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放贷一直持谨慎态度, 比较忽视小额度且高频率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 多数商业银行给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是一年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为获得长期贷款, 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只好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形式, 但由此也增加了企业负担和融资成本;二是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 门槛较高。现有的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 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证券市场缺少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私人权益资本市场难以顺利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从这个方面看, 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有限, 很难在资本市场顺利融通资金;三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非正式金融, 但这种渠道风险较大。中小型民营企业非正式金融一般是通过内部职工筹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借款、相互担保的形式融资, 特别是相互担保较盛行, 但其风险巨大, 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

从政府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促进及保障作用现状看, 1998年中央提出要向中小型民营企业“增加贷款”。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 随后制定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法》, 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现在, 在政策扶植下, 全国已有上百座城市建立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2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 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搭建了新的平台。

从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看, 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积累筹资, 外部融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 遗憾的是银行贷款主要提供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 提供长期信贷的还比较少。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 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较快, 当地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表现出主动积极姿态。在中西部地区, 当地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则是持慎贷原则。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还很严重。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优化路径选择

1. 创业期融资路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业期的资金投

入称为种子资本, 这阶段企业资金需求大, 投入密度强, 供应相对短缺。这一时期企业要详细调查市场销售及利润情况, 并进行长远市场的科学预测, 做好各种资本考察准备。从创业资本家角度来看, 科技型企业收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且回报时间较长, 资金回报率理应较高。初创期企业一般很难满足向金融机构直接借贷融资的条件, 应排除把金融机构融资作为主渠道。应该重点考虑采用内部融资, 由投资人通过以个人筹款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的投入, 或以内部发放股权的形式, 通过职工融资。同时, 民间资本市场可以成为这一时期融资的首选渠道。

2. 成长期融资路径。

成长期企业产品销售快速, 生产规模增大, 企业自身形象开始树立。这一阶段企业呈现发展态势, 内部机制充满活力, 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 凝聚力较强, 在生产及销售等环节需要更多投入。这一时期选择正确的融资决策是企业规模扩大, 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固定资产, 部分企业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借贷的条件, 能较快获得短期贷款, 但重要融资渠道还要借助资本市场。

3. 成熟期融资路径。

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企业内部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开始平衡发展。企业内部机制逐步完善, 生产规模得到有效扩大, 企业效益达到高峰状态。不足之处是企业增长速度开始持续放慢, 企业高层发展的创造力、冒险精神开始出现动力不足现象。企业形象得以树立、完善, 形成定势。进入成熟期后的中小企业大多可以发展为大型企业。此时融资主要以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国际私募、上市融资等方式融资, 融资渠道多样化, 企业能较好、较快地获得各方面的融资资本。

4. 衰退期融资路径。

衰退期的企业产品市场走向萎缩, 组织机构庞大、臃肿, 效益滑坡, 出现亏损。因此, 为规避衰退期, 多数企业会通过二次创业模式增强企业效益。企业开始重新开发新的产品、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或通过创建子公司, 走多向生产经营模式, 实现企业再次发展。该时期企业已拥有相当的规模、技术以及产品, 融资渠道与成熟期基本相同, 主要渠道还是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

摘要:本文从作为放贷方的金融机构、作为借贷方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保障职能的政府部门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 提出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 谭小芳, 赵舒婷.短板理论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4

[2] 川周毅.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措施分析[J].西部财会, 2007.3

[3] 陈丹红.对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J].科技广场, 2006.6

上一篇: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探讨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