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元素教学设计

2023-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题2元素教学设计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

【引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吃得好是否就身体好呢?

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多媒体显示】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健康报报道)

【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的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我们人体中的元素约有50多种,含量较多的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多媒体显示】(佝偻病患者)

【设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指导阅读】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2.该金属元素对人体有何影响?

【讨论】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归纳小结】

1.成人体内约含有钙1.2kg。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现佝偻病、牙齿发软,易患龋齿等症状。成人缺钙,发生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幼儿、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我国营养学会1998年对每日膳食中的钙供给量提出建议:婴幼儿400 mg~800 mg,青少年1 000 mg~1 200 mg,成年人800 mg,老年人1 000 mg~1 200 mg。

【设问】哪些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呢?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对答得最多的学生给予表扬。)

【多媒体显示】常用食物中的钙含量(mg/100 g)

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讲解】在食物中钙的来源以奶及奶制品最好,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杯牛奶拯救一个民族”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多年前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较矮小,但是近几年日本青少年的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青少年,这是为什么呢?当然,除了生活水平存在差异以外,我想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两个数据:目前日本每年人均牛奶消耗量达到68 L,而中国仅为6.6 L。造成身高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两国青少年自牛奶中获取的钙量存在差别。

【设问】食物中含有如此丰富的钙,怎样才能合理吸收呢?前两天报纸上曾登过这样一篇文章。 【多媒体显示】 晚餐最好这样吃

晚餐早吃:晚餐早吃是医学专家向人们推荐的保健良策。有关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到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经上床入睡,尿液便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的含量不断增加,容易沉淀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下午6点左右吃晚餐较合适。

晚餐素吃: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而蛋白质、脂肪类吃得越少越好。 据美国研究报告,晚餐时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会使尿中钙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体内的钙贮存,诱发儿童的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钙浓度高,患尿路结石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复习提问】氯化钠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多媒体显示】

钠和钾元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讲解】以上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均超过0.01%,称为常量元素,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对人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问】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缺铁又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呢? 【学生回答】缺铁性贫血。 【多媒体显示】

【过渡】缺碘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后果。 【多媒体显示】

【讲解】另外我们再介绍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硒:生命的奇效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但是摄入过量会使人中毒。 锌:智慧元素,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锂:能改善造血功能状态,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锶:可以强壮骨骼,降低人体钠的吸收,有利于人体血管的活动。

微量元素同其他元素一样,受体内平衡体制的调节和控制。摄入量过低,会发生某种元素缺乏症;但是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积聚在生物体内也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甚至成为潜在的致癌物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土壤和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中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

【思考】

1.水为六大营养素之一,喝什么样的水好? 2.有人认为:淘米次数越多越好,你认为如何?

3.有人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甲方和乙方答辩。 【举例】 (例1)

甲:由于水质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故喝纯净水好。

乙:纯净水中不含微量元素,而天然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所以喝矿泉水好。

(例2)

甲:药补比食补好,药含元素的量多,见效快,缺什么补什么。 乙:食补比药补好,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丰富。 【归纳小结】

1.从可含元素的量来看,喝矿泉水比喝纯净水好。

2.淘米的次数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因为淘的次数越多,一些营养元素越会溶解在水中而损失。 3.从均衡吸收营养的角度来看,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应该尽量从食物中获取,单纯药物的营养比较单一,另外,药补还可能导致某种营养元素过剩,只有在人体需要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才使用药补的方法。

【多媒体显示】

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情景交流】(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如果你也有上图中的一些症状,你应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分成两大组,一组问一组答。 例:

1.如果你的记忆力差,注意力又不能集中,怎么办? 2.如果你贫血、脸色苍白怎么办? 3.如果你的舌头紫红,嘴角烂怎么办?

6

第2篇: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1.2 过程与方法:

(1)意识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2)促使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2 教学难点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投影仪(或视频资料)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问题情境]

[教师展示补锌、补钙的保健药剂和加碘盐] [问]大家是否知道,人体为什么要补充锌、钙、碘等化学元素呢? 答:补锌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补钙可以防止得软骨病(或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补碘可预防得大脖子病(或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病。 [注:也可给学生阅读保健药剂的说明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引入]以上事实证明,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板书]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讲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板书]

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引导学生看课本P95资料(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 [设问]人体内的这5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怎样分布?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回答内容有:1.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微量元素小于0.01%)。

3.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小,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总结并板书]

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讲解]人体中若缺少某种常量或微量元素,常常会引发疾病。 [请学生观看图12—11(佝偻病患者)和图12—12(甲状腺肿大患者)] [问]你知道这些症状是由于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吗? [生]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缺碘引起的。

[过渡]缺钙怎么办?缺碘怎么补?下面,就让我们研究一些具体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从中找出补钙、补碘的办法。

[板书]1.钙

[讲解]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投影资料一或给学生发放资料一] 资料一 钙与人体健康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大家都知道,小儿因正在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量较大,每天要自饮食中取得1克以上的钙才行;如果缺乏钙,会得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另外,正常孕妇的骨骼变化一般不大,但要是孕妇饮食中经常缺乏钙质,或者母体吸收钙质的机能减低,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那么母体就会发生骨骼脱钙,用脱落的钙质来满足胎儿的需要。这样母体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牙齿脱落。孕妇每天需钙约1.5克,乳母每天需钙约2克。

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能保持人体中钙,磷比例的平衡,并能使钙、磷在骨骼上沉积,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中的钙、磷均减少,因而骨骼不能进行钙化,结果骨质就软化。所以,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的办法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是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所以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大阳,还要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乳类、肉类等,必要时可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

为了增加钙质,应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黄豆及其他豆类、粗粮、水果、荠莱、雪里蕻、苋莱、花菜(花椰莱)、鱼类、蛋类、乳类、虾以及各种动物骨骼(如虾皮、酥鱼骨、酥排骨等)。在这些食物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其次为豆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必须注意的是菠莱中含有许多草酸,草酸遇上钙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后者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牛奶等不宜与菠菜同煮,孕妇、乳妇和小孩也不宜多吃菠莱。烹调含钙的食物时,适当加点醋倒是有益的,因为醋酸能使食物中所含的钙质和铁质容易溶解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钙在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约占99%)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左右的钙则主要分布于各部分体液中,其量虽少,生理功用却很大。分布于体液中的钙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①维持细胞正常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乎足抽搐。

③参与肌肉的收缩。肌浆中的钙与骨骼肌的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亦起着重要影响,钙过多可引起肌紧张减弱,心跳减慢甚至心脏停搏。

④参加血液的凝固过程。血凝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止血机能。 可见,钙的生理功用十分重要,人体必须维持钙的正常代谢。 [学生阅读完上述资料后] [问]现在,大家找到补钙的办法了吗? [生]找到了! [师]希望大家能按以上介绍的方法去补钙。因为大家现在正处于发育期,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是大家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过渡]大家知道,食盐是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而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食盐中还含有钾盐。那么,它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大家看课本有关内容回答。

[板书]2.钠和钾

[学生看完课本后回答]钠离子和钾离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承接]对于食盐与人体的关系,你想了解更多吗?请看资料二。 [投影或发放资料二] 资料二

人为什么要吃食盐? 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正常人的血液有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这种恒定的酸碱度,主要是靠血液的缓冲系统、呼吸调节(肺)和肾脏调节三个方面来维持的。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一碳酸这一对缓冲剂,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钠离子。正常人钠离子的最小需要量每人每日为0.5克,相当于食盐2~3克,但这样低的低盐饮食我们不能长期耐受,所以正常人每日约摄入6~12克食盐,而且非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的一般人以10~12克为宜。食盐中含有钾盐,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钾盐,所以正常人每日摄入钾盐2~5克。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随水分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钠离于和氯离子主要在细胞外液,而钾离子则主要在细胞内液。在正常的状态下,细胞外和细胞内的电解质是维持平衡的。在异常状态下,人体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分和电解质(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细胞膜)来维持平衡。若平衡维持不了,就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出现疲乏、头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甚至虚脱。人体每日经由尿中排出4.5克左右的氯化钠和1.8~4.5克的钾盐,另外从汗和粪便中还排出一定数量的钠盐和钾盐。所以要不断补充。高温季节劳动时流汗量大,排出体外的盐也增多,为了防止中暑,常常给大量出汗的人喝盐开水。在医院里,医生给呕吐腹泻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给以生理盐水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食盐虽然是生理必需,但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增高,而且还能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另外,如果体内钠盐积聚过多,渗透压就要变动,A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整个血液也就容易增多,从而使心脏的负担增加,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因此,不论是高血压还是心脏病,都必须在饮食中控制食盐的用量,特别是在心力衰竭或者有水肿的情况下,更应严格采用低盐和无盐饮食。浮肿是肾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忌盐能够消肿,这也是因为钠盐具有上面所说的吸收水分的作用,而A体中的钠盐主要是从食盐中摄取的。因此,急性肾炎发作时宜采用少盐或无盐饮食。但须注意的是,当病员肾功能差,小便量少的时候,最好不要吃无盐酱油和秋石。因为无盐酱油不含钠盐而含钾盐,但这类病人肾脏的排钾量减少,所以多用无盐酱油后,血钾就会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心脏的跳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梅子中的钾,能够促使体内过剩的钠排出体外,所以摄取过多盐分感到口渴时,吃苹果、梅子尤为有效。“望梅”尚能“止渴”何况吃梅呢? [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常量元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板书]3.微量元素 [引导学生了解课本P96表12—2中列举的微量元素] [讲解]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一些为有害元素。

[过渡]微量元素中的碘并不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然而缺了它就要生病。大家可通过以下资料来了解有关碘的知识。

[投影式发放资料三]

资料三 碘是怎样影响人体健康的?

早在1850年,法国植物学家查廷已发现甲状腺肿大与缺碘有关,并指出碘可以预防这种病。碘是人们最早发现的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的微量元素之一。碘虽然不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可是缺了它就要生病。

体内碘的含量甚微,其约为20~50 mg。其中在只有20~25 g重的甲状腺内就集中了A体总碘量的1/5,血清中碘的浓度为50~120 mg·L-1,其余的碘分布在肌肉、皮肤、卵巢、肾上腺及胸腺中,所以甲状腺是人体中含碘浓度最大的组织。

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这种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智力发展和个性的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必要的,而碘是甲状腺素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没有碘,甲状腺素分子就不能产生。人的血液中只含有75 ppb(ppb表示十亿分之一,75 ppb即十亿分之75)的甲状腺素,而每个甲状腺素分子中倒含有4个碘原子。

甲状腺素的化学名称为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还分泌少量的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它的生物活性比甲状腺素大两倍左右,其作用也较甲状腺素为快。

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都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显著地增强机体的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使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氧消耗量增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肠对单糖的吸收。并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增高。甲状腺激素能增加储存脂的作用及真脂的分解代谢,并可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酸。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体脂减少。

血胆固醇可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是维持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分泌不足可致生长停滞。甲状腺激素对骨骼钙化也有影响,适量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年动物骨骼有机成分的合成,使钙盐易于沉着;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可致骨骼脱钙而引起骨质疏松症。 粘膜和皮肤皆能吸收碘或碘化合物;进入血液中的碘迅速被甲状腺吸收而储存于腺体中,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成人每天大约需要100~150mg的碘。一般说来,普通食品中所含的碘已够需要,人体缺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在儿童发育期、妇女妊娠期或发生各种感染时,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因此碘的需要也随之增加;②由于某些地区的水、土壤、食盐及其他食品中缺乏碘质,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原山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

当人缺碘时,体内甲状腺素合成受障碍,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此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脑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来使甲状腺细胞增生和肥大,就会引起颈部产生结节状隆起,这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不仅影响患者劳动,而且有着严重的后果。例如,在重病区患者的后代中可能出现以智力低下、聋哑、身材矮小等特征的克汀病(呆小病);结节型甲状腺肿有可能转变为毒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

防治甲状腺肿的一般办法是:①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的居民可用碘化食盐或碘化水进行集体预防。碘化食盐就是加有适量碘剂的食盐,称碘盐。②多食海带、海藻和海鱼等含碘丰富的食品。我国已立法,在全国推广含碘食盐。

[师]由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我们人体的健康都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补充这些元素呢? [请学生阅读课本P97资料]

[结论]人体中的无机盐主要靠食物摄入。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

[讨论]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答案]这种想法不对。因为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却很重要,而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却很重要,而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课后习题

习题课本P98调查与研究

板书

第3篇: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1、人体内的元素 【阅读】课本P92内容,

1、人体内元素有50多种,按含量多少分为 元素和 元素。水、糖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提供的主要为 等几种元素,其它元素则由 提供。 知识点

2、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课本P93- P95实验,了解一些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填写以下内容:

2、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容易导致 、 甚至骨折,所以要多吃 等食物,以摄取足够量的钙。

3、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 ;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 ;缺氟易产生 ,过量会引起 。

4、人体可以通过 食物补充铁元素, 食物补充碘元素。

5、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为 、 、 、 等。 【思考与交流】

6、人体内铅含量过高危害很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大。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是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请举例说明哪些活动容易引起儿童铅中毒。

7、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反思与小结】

三、自我测评:

8、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说明氟对人有利无害。 D.含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9、有关人体的组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B.人体内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 C.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D.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

1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对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限制。按照这一要求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

①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⑥明矾与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饮料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①③⑤⑧⑨

C.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⑧⑨ D.③⑤⑥⑦⑧⑨

11、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对下列矿物元素进行分类。

①镉 ②钾 ③铁 ④钙 ⑤汞 ⑥碘 ⑦铅 ⑧镁 ⑨硒 ⑩锌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 (2)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

1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人体血液缺铁,就会“贫血”;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等。

(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写编号) 。 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市售AD营养布丁的配料为:①蔗糖、②奶粉、③乳酸钙、④柠檬酸、⑤维生素A、⑥维生素D、⑦食用色素、⑧食用香料、⑨防腐剂。其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写编号) 。

13、可溶性钡盐、汞盐、铅盐等重金属盐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从而使人中毒。

(1)在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钡、氯化银4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

(2)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为什么?

(3)若误食可溶性钡盐,应如何解毒?

2

第4篇:课题3 元素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②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③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②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元素的概念。

②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元素周期表

4. 标签

教学过程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新课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第1课时 元 素

[提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回答]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

[讲解]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解答]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回忆]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特点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活动]请同学们通过模型卡片的拆拆、拼拼,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变化过程: 水→氢气+氧气 氢气 + 氯气→氯化氢

并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在通过同学们讨论之后进行讲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分布: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讲解]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展示ppt)

总结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讲解]了解一下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介绍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PPT讲解)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举例:“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举例:“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成三类。)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金属元素:“金”字旁(汞除外)

元素周期表

[讲解]元素周期表从横向和纵向来看: 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讲解]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意义及其本身的意义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来说一下(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 第1课时 元素

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点: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原子和元素的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第5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2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从而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全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第6篇: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首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木条燃烧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进一步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文字表达式讨论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述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讲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来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四、重点难点

重点:①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五、实验材料

器材: 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等。 药品: 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其他: 火柴、木条等。

六、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

七、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其用途。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对我们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氧气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2 氧气

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

一、物理性质

活动一 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 提问: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

【板书】: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 [板书]

二、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 提问:木条放入瓶中与瓶外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演示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

提问: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讲述: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是为什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演示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纯氧中燃烧实验 提问:碳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

【板书】碳在空气中只能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讲解】

1、物质燃烧主要是与氧气反应

2、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演示实验: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展示铁丝并设问:你见过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铁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吗? [板书]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提问:

1、集气瓶中为什么要放少量的水呢?

2、如果实验观察不到火星四射,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总结:

1、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熔融物把集气瓶炸裂。

2、可能原因有:氧气不纯、铁丝生锈、没有等到火柴快燃尽就伸入

提问:通过带火星木条、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我们可总结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板书]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它可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讨论:前面几种物质的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小结:

1、生成物只有一种

2、反应物都有氧气参加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讲解: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可用A+B=AB表示,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燃烧属于剧烈氧化,缓慢氧化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如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等。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属与氧化反应、都会放热。 提问: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吗?

讲解: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而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练习:课本56页第

一、三题 作业:56页第二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

1、实验比较成功,现象明显

2、过渡自然,重点突出,难点落实

3、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语速过快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