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综述

内容摘要:学术界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研究一直充满了争议,无论是哲学界还是思想,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争议从未停止。早期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一个看法是,亚里士多德自始至终都是对柏拉图的思想提出反对的,而且这种反对是强烈的,从未改变过的。然后后期对于这种观点的质疑逐渐出现。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对柏拉图的观点提出这种强烈的反对,是出于这样的观点,即他认为柏拉图的哲学是一个僵化的概念框架。学术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作是有着统一思想的、系统的作品,其中并没有什么事相互冲突和矛盾的。[1]而这种看法的确立,可以追根溯源到漫步学派。东方传统,西方传统,都继承了这个思路。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哲学思想 漫步学派

一.亞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对比

也许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是不公平的,或者说命运本身就对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研究道路铺设了太多的障碍。因此和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研究界受到了很多误解,一方面,他的存世作品太多缺少,保存不完整,这直接影响了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研究主要从研究其思想的角度出发,因而忽视了其作品的丰富角度,以及创新的形式。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主要是聚焦于其美学思想,而且研究的重点角度,也是基于其对于柏拉图作品的批判出发。古希腊美学思想是艺术和哲学发展的结果。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的意义是伟大的,无法忽视的。列宁就曾明确地肯定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的历史功绩,他写道:“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2]但是与此同时,黑格尔则与列宁的观点截然不同,他把亚里士多德看成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和柏拉图路线的继承者,而他的这种观点,也遭受到了列宁尖锐的斥责。在我国,学术界学者普遍赞同的是列宁的观点。当时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统一认为其带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所以与柏拉图的美学观点是针锋相对的。

在1978年8月,纪念亚里士多德逝世两千三百周年国际大会上,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费多拉科布洛斯作了题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关系》的报告。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认识、关于世界、上帝和灵魂、关于艺术的模仿性等等的基础思想都来源于柏拉图的学说,是柏拉图主义的衍生物。同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特别是把概念分为种和属,也是基于柏拉图的辩证法理论才产生的。这种观点与以往学术界认为亚里士多德完全否认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观点截然相反,因此引发了学术界一系列的激烈的争议。凯西吉就明确的表示不能同意这种观点。但他同时也认可了一个事实,即亚里士多德虽然批判了柏拉图的学说,但并没有超出整个唯心主义的范围。不过,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趋向于二元论,有时就是二元论。而亚里士多德的唯心主义从物质和形式统一的思想出发,则趋向于一元论和经验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科学的和唯物主义的概括。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看法,从未停止过激烈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其对于柏拉图思想,究竟是继承还是批判,当然,这两种观点都过于极端。然而学术界也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在研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问题上,学者们普遍从唯心主义思想观出发,继而研究其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政治功能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对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不单聚焦于其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视角,开始从比较研究出发。即从政治角度出发,研究中西方中庸思想的异同,即将亚里士多德在伦理、道德、政治方面的思想与我国儒家思想相对比研究。

我国古代的儒家中庸思想讲究执中原则,它是我国古代君主的治国治民之道和修身之德,具有政治与伦理范畴的特点。中庸是以反映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出现的。[3]中庸思想,并非现代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中庸之道讲究修养人性。既包括学习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至德。

亚里士多德受到古希腊传统思想的影响,他的政治观点中也有中庸思想。这种中庸政治体现在他对于城邦国的城池建设,规模,以及国体政治,君主思想上。从亚里士多德的对话作品《劝勉》中,学者们通过他写给塞浦路斯王子的一封信,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统治者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当然,这里也能看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学园整体的政治目标思想是有所继承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实现理想政治的捷径就是掌权的政治领袖学习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对政治的看法,与我国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有很大的共同点,因此学术界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的研究开始兴起。这种中庸政治,不单对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现代的国家建设,也有丰富的现实意义。这种中庸政治,其实和哲学上的适度原则保持一致,即强调适中,平衡,避免极端。而这种温和的境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适合的。

三.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当然,亚里士多德不单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西方美学和文艺批评史上,也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现存与世的亚里士多德美学著作只有《诗学》和《修辞学》。但是从内容和影响来说,《诗学》的研究价值远远大于《修辞学》,因此国内外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研究,一般基于其《诗学》。《诗学》只是亚里士多德在讲学时所写的讲稿,因此具体内容也并不是很全面,可以看出他本身并未打算将该作品公布于世。因此学术界发现其手稿时,手稿保存也并不是很完整,受到很到毁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诗学》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希腊美学思想的一部经典文献。另一方面,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表达的美学观点是与柏拉图的美学观点针锋相对的,因此认为《诗学》是为了批评柏拉图的美学理论而写的。当然这一思想是以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批判而非继承观点为基础提出的。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艺术的本质下了一个定义,即“摹仿”,因此对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研究的另一重点就集中在“摹仿性”。

维尔纳·耶格尔打破了以往静态的对亚里士多德研究的方式,运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借助于一些曾经失传并且为现代的研究者忽视的亚里士多德的对话著作残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各个代表性的哲学著作的内在思想和逻辑的深入分析,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思想内在的发展历程,即其哲学思想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其早年在雅典柏拉图的学院跟随柏拉图学习的时期。该时期,亚里士多德完全处于柏拉图思想影响下,是个彻底的柏拉图主义者。第二个阶段是在柏拉图去世之后,亚里士多德到小亚细亚的阿索斯以及马其顿游历时期,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但是试图保留柏拉图思想中最本质的东西,那超越的和彼岸的存在。在第三个阶段,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在吕克昂教学,这个时期,亚里士多德完全转向了经验主义的研究方式,成了彻底的传统所认为的亚里士多德。[4]

四二结论

目前,我国对于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这首先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研究所积累的丰厚的成果,因此现在的研究力量强劲,热情澎湃,研究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学术研究发展和深化的需要,国内研究与西方研究的你追我赶态势,激发了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热情。另一个值得高兴的方面是,我国现在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不单局限于其美学思想,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的继承或批判,更加注重的是,对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与辩证,这种研究角度对我国的建设与发展是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的。我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除了对国体建设提出要求,同时对全体国民的思想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有助于更好的实施我国的法制建设与整体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獻

[1]Werner Jaeger.Aristotle:Fun-damentals of the history of his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At TheClarendon Press,1935,6

[2]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13

[3]罗祖基.试论我国儒家中庸与希腊中庸之异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03

[4]维尔纳·耶格尔.亚里士多德:发展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作者:于鑫宇

第2篇:论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对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继承

【摘 要】任何一种思想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思想的积淀。教育思想也不例外,每一种教育思想都是继承了前人的精华,并根据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而来的。本文以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对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例,来阐释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 原因

一、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与永恒教育思想

1.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中表现出来的。所谓的自由教育是指自由人的教育。在古希腊城邦中使用大量的奴隶劳动,所以自由人不必从事职业劳动,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自由教育强调的是为知识而知识,为教育而教育,把知识当成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在亚氏看来,教育应是探索纯理论知识的一种活动,不是为了职业生活作准备。为此,亚氏将教育分为“自由教育”和“实用教育”,亚氏鄙视实用教育,认为这种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对其进行的职业教育,有损自由民的智力发展,因此亚氏崇尚自由教育,认为自由教育有利于训练人们的心智,发展人的自由思想,有利于人的理性的充分发展,从而去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真、善、美。亚氏的自由教育思想虽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追求真理,为知识而知识,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自由教育是排斥职业性、功利性的教育,追求的是广博性、均衡性的教育,但带有阶级性,这与亚氏的阶级立场密切有关的。

2.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永恒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个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等。永恒主义教育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永恒的东西,那就是千年来人类所赞赏的真理和理性,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正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这些永恒的真、善、美,正因为人类崇尚理性,所以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的理性,形成人的睿智,达到止于至善的完人,就是帮助年轻人发现那永恒的原则,从而理解真实的世界。正因为有如此的看法,永恒主义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即因为人性不变,所以教育的性质也保持不变;因为推理能力是人的最显著的特点,教育就应集中于发展理性的官能;教育应该培养的唯一的一种适应力就是适应真理的能力,因为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不变的;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应当教育儿童学习能使他们认识精神和物质世界之永恒事物的那些基础课目;最好是从永恒主义者们所谓的名著杰作中学习这些永恒的事物。

二、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对亚氏自由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原因

1. 哲学基础——古典实在论

永恒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古典实在论,而古典实在论当以亚氏为正宗。古典实在论的本体论认为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这种观点认为,宇宙是真正具体的存在的某种东西。人具有理性所以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只有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人,才成为人。所以古典实在论强调理性是人类最高的属性,正因为人具有理性的动物,人才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共同的善,强调德行。古典实在论的认识论认为,理性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先已在感觉中的,我们所看到的偿到的、触到的、嗅到的东西都不是观念,不是印象而是事实的实在的客体。古典实在论的价值观认为价值是永恒的和客观的,认为有一种一切有理性的人都应该遵守的,能进行推理的普遍的道德法,人可以利用推理来领会道德法。正因为永恒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古典实在论,所以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亚氏的自由教育思想。

2. 社会基础——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比较教育学的权威专家康德尔常言,影响一国教育的因素,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势力,有时比教育本身的力量还要大。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建国之前的美国高等教育体制深受英国传统的影响,基本上以英国的剑桥、牛津大学的模板,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牧师、律师、医生为主,课程以传统的七艺为主,提倡自由教育,扩展学生的心智,充实学生的心灵。然美国的民族又是一个重视探索、勇于创新的民族,1756年费城学院开始开设比较实用的课目,注重培养实用性的人才,以满足建国和开发之初对各式各样人才的需要,新兴的课目如现代语文、工艺技术等开始大量开授,甚至开始怀疑传统的古典学科有多少价值,在这种情况下《1828年耶鲁报告》发表以此来捍卫传统的自由教育。但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即学校要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由于德国柏林大学学术自由思想的影响,各大学中学生自由选修之风渐行,加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大量的以科技、工业技术为主的课程开始涌进课堂,对传统的自由教育进行了严重的挑战。兴起于美国本土的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正在此时盛行,该思想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承认有永恒的东西存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让学生适应变化的需要。他们开设了大量的动手课程如烹饪、裁剪等实用主义课程。随着民主思想的发展,学生要求入学的增加,大量的初级学院,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为目标的学院也声誉日隆,对传统的自由教育进行了严重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教育应运产生,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 政治学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5年

[2] [美] 赫钦斯著,汪利兵译. 美国高等教育 [M] .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 张寿松著.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作者:李殿民

第3篇: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

摘要:亚里士多德从灵魂学说出发,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首次提出并论述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他把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之中,不仅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并使之达到了顶峰,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观念,而且也为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教育效法自然;自然教育思想;教育的年龄分期;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19世纪术,我国一些学者在论述西方教育史时就已涉及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但对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作比较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是自20世纪至现在,在这一研究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比较深入的探讨。遗憾的是,已有的成果虽然涉及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但只是片纸只字,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和课题进行系统的探讨。笔者拟从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理论基础、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教育效法自然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等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并指出了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知识非常渊博,他不仅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有精深的造诣,而且对物理学、生物学、动物学等自然科学也有较深的研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称他为“人类的导师”;更有人称:“在两方历史中,再没有人比亚里士多德给后世在思想界影响更深远了……没有一个人能忽视他,在许多年代里,人们发现总是与他密切相联系,充满着不可抵抗的感情。”渊博的知识为他对自然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政治学和伦理学影响他的自然教育的价值取向,生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影响他对自然“本性”的认识。作为一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家,他以“吾爱吾师,但吾尤爱真理”的信念,创立了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其创新在于首次建构了自然教育思想,从而把古希腊教育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了他的逻辑顶点,为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写下最为辉煌的一页。

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非产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是产生于希腊城分崩离析日益走向衰落,马其顿正在兴起的时代。为了实现城邦的中兴使之重新辉煌,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起来并转变成为一个共同体,也“唯有教育才能使它成为团结而达成统一”,教育是导向理想城邦的根本途径,“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体必将毁损”。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想的城邦应该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城邦。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实现理想的城邦培养具有“至善”(德性)和良好教养的公民。要理解他的教育目的,首先必须理解城邦的本质和公民的本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如果要阐明城邦是什么,还得先行研究‘公民’的本质,因为城邦正是若干(许多)公民的组合。”亚里士多德定义的公民是指,有权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的“人”。这里的“人”是指希腊奴隶主,奴隶和劳动人民被排除在“人”的范畴之外。既然参与城邦政治事务的“人”就是公民的本质,那么“人是城邦的动物”其本质就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人是城邦的动物”意味着“人”如果脱离了城邦,就没有了保障,就会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实现“人”的“至善”的品德和优点的必要条件,就是城邦。城邦不仅能在物质上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更主要的是,只有通过城邦的政治生活,参与公共事物的辩论与决策,才能不断地训练和培养一个人的理性和美德。而个人实现美德与城邦实现正义是相通的。“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有好公民的品德,只有这样,城邦才能成为最优良的城邦”,城邦之所以成为善邦,“人”之所以成为善人,则是要依赖教育去实现的。

但是,为城邦培养有德性和良好教养的公民,虽然是他的教育目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最高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的视野中,教育的个人发展是第一位的,他“把人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植物和动物生活——人很多冲动和魄力的来源——进入高级的理智生活,神的生活”。因此,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理性的充分发展。公民的道德训练和幸福生活的获得要依据人的理性和理智来安排。这样国家的目的与个人的目的就达到了一致,两者都在追求幸福、都能获得幸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教育还应促使人的天性的发展,为青年们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使人们正确享受闲暇并进行思辨,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亚里士多德“虽然强调教育为城邦政治服务,但并没有忽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应该讲,亚里士多德力图在理论上协调教育为社会服务与教育为个人服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

(二)早期自然哲学背景

被人们公认的是,前苏格拉底时期是早期西方自然哲学产生、发展和活动的时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泰利士、阿那克西曼、赫拉克利特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天体、宇宙等方面,热衷于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形态中寻找宇宙第一性的根据——始基。因而,他们主要是探索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寻找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的根本原因。自然哲学家探究万事万物所蕴涵的赋予认识结果以普遍性的理论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从人的“本原”(人性)和国家的“本源”(正义)出发考察教育问题,探究教育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逻各斯”。这一思维方式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这使他超越教育现象以及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命题: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而发展;教育应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应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等。

(三)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背景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源自雅典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是对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古典时期的雅典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读、写、算、音乐、体育、德育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追求身体美和心灵美的结合,以此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体育关注的是儿童的耐力、好习惯和健康;道德教育是养成儿童守纪律、讲礼貌的习惯,培养儿童具有勇敢的精神和善于节制、善于抑制情绪的能力。在所有学科中,雅典人最为重视的是音乐,因为音乐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欣赏力和想像力,还有助于改变和塑造人的性格。柏拉图在《普罗塔哥拉篇》里

描绘的雅典的音乐教育就印证了这一点。他说:“音乐教师所念念不忘的,是他们的年轻的学生能养成自制和摒除一切过失的习惯。他们教学生奏竖琴,跟他一起研究抒情诗人的作品,并且把这些作品谱入曲乐,使孩子们跟和声和节奏相应,服从于和谐和节奏,习惯于温顺和柔和,从而进一步跟言语和行动相适应,因为人的生活在整个的表现上都是需要和谐和节奏的。”总之,注重儿童多学科的教育与各学科间的相互配合,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雅典学校教育的特征。雅典的这种学校教育实践经验,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思想源泉。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基本上是雅典学校的教育实际在他思想上的提炼、概括、深化和再现,是他自然教育思想的现实根基。

二、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自然”这一概念特指自然物,是指“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动物的繁衍和行动,植物的生长都是自身内在的固有的运动本性所致,是自然物运动有其内在源泉的证据。因此,自然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他“把自然界看做一个自我运动着的事物的世界。它是一个活的世界:一个不是由惯性(像17世纪的物质世界那样)而是由自发运动为其特征的世界。这样的自然是过程、生长和变化”。他的自然学就是要探究自然的本性,探求自然物之所以为自然物的原则,这构成了他的内容丰富的自然学体系。这种自然观为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奠定了“本性论”基础。

在自然观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导致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后三种原因可以合称为形式因,与质料因相对应。质料和形式是事物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形式因决定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质料因只是一种潜在的东西,只有形式因才能使之成为现实;形式因是主动的、积极的,质料因是被动的、消极的。

他进一步用潜能与现实这一对范畴考察了质料与形式的结合。他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只有形式才能使它成为现实的存在。质料形式化的过程就是潜能现实化的过程。“由潜能向现实的转化意味着质料获得发展的形式,意味着走向发展的目的。潜能即是‘事物由所形成的原料’,它为人的发展与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教育赋予无规定性的人的潜能与自然天性以现实性、以社会文化属性。潜能不是一无所有,从潜能到现实的发展也不是无中生有。一株植物的潜能无论怎样发展,也培养不出理性,因此,人的发展的形式因或者说目的因潜在于质料之中,而教育则构成了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自然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促进质料形式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四因说、“潜能与现实”观为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路、内容提供了思想资源,奠定了深厚的自然哲学基础。

(二)灵魂说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灵魂问题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就知识精确性而言,或就知识对象的崇高和精美而言,有的知识更富有价值。就这两方面来说,我们有理由把研究灵魂的学问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而且这门研究似乎对全部真理的认识,特别是对自然的研究大有裨益,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灵魂就是生命的本原”。他的灵魂说有别于以前哲学家的灵魂论。他所指的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目和谐,更不是柏拉图的独立于躯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他把灵魂分为三种,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植物灵魂具有营养和生殖的机能,是最低级的灵魂;动物灵魂具有感情、欲望和位置移动的功能;最高形式的灵魂是理智灵魂,它独具推理和思维的功能。与这三种灵魂相适应,学校教育要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儿童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由低级灵魂(植物灵魂)到中级灵魂(动物灵魂)再到高级灵魂(理性灵魂)的发展过程。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部分自然发展的学说,奠定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和人性论基础。其教育意义在于,它阐明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独具理性;同时也为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

三、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认识到儿童的生活是含动植物与人类生活而成的,必然要依据其自然的发达以为教育,则可更明显地提倡一种教育上的自然主义运动了”。因而他首次提出了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他提出并要求教育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所谓自然就是一种本性,即一种使得物体按照其习惯方式运行的属性。例如,一粒橡子之所以能成为一棵橡树,是因为这是他的本性;狗吠、岩石下落、大理石受雕刻家的锤子和凿子摆布,这些都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本性使然。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的变化和运动都可以追溯到事物的本性。人也是如此,人的发展变化源自于他的本性。“一个人生来就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并且其身心必定具有某种特性”。当儿童出生时,他既不好也不坏,是中性的并有潜在的能力,被环境的需要所塑造。亚里士多德指出,幼儿很像动物,他被欲望和情绪所支配。但儿童胜于动物,因为他有动物没有的潜在力,即羞耻心、模仿的、竞赛的、优秀的、节奏的、正直的和惊奇的潜在力,有其特殊性。这种本性为人的发展和教育提供了可能,教育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适应儿童本性的发展是有顺序的,这种顺序是建立在他对灵魂的认识和理解上的。如前所述,他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1)植物灵魂,其功能是营养、发育和生长等,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2)动物灵魂,其功能是感觉、欲望和位置移动,这是灵魂的中级部分;(3)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和判断,这是灵魂的高级部分,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也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他看来,人的发展就是灵魂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先是身体的发展,而后是非理性部分的发展,感情处于屁著地位,最后是理智的发展,表现出理性占支配地位,它使整个发展过程的意义表现明显。据此,亚里士多德强调,合理的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首先是身体训练,使其有健康的体魄;其次是品格教育,以情欲的训练为主,养成其良好的习惯;最后是理智教育,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则,灵魂的本性在于运动,这不仅是人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且也是把形式赋予质料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正是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的本性正如人的本身一样依赖于这一事实:只有当他充分发展时,才是一个理性的动物。用亚里士多德

的话来说,理性是人的决定性的形式或思想。正是理性最终在人身上揭示出来,并且从一开始就在起作用,推动和指导人的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看成是一个内在的发展过程,是自我的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提供的解决人的自然发展与教育关系的最早的研究视野。它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尽管亚里士多德没有区分动植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及其运作方式,但他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的立足点是人的本性。可以说,教育效法自然的理论前提是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和把握,其实质是遵循儿童灵魂或心灵发展的自然秩序。这一理论奠定了亚里士多德整个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和决定了它发展的基本倾向。其二,教育适应儿童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潜能变为现实的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过程,由此奠定了“内发论”的基础。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

根据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要求教师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教育。

1、第一个时期:学龄前教育期(1-7岁) 这时的儿童处在植物灵魂或营养灵魂阶段。“营养灵魂寓于一切其他能力之中,它是灵魂最初的、最为共同所有的能力,一切生物靠了它而具有生命”。它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消化、繁殖、发育、生长等。因此,教育的任务是顺应自然,促进儿童身体正常的发育和生长。在妇女怀孕时期,亚里士多德要求孕妇多吃富于营养的食物,多参加步行、运动,还要保持安静,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子息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

婴儿出生后,应让他们吃含乳分最多的食物,多对他们进行忍受寒冷等各种锻炼,多提供适合儿童幼年运动的机会,但其过程应当是渐进的。需要关注的是抚育方式,因为这对儿童体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在儿童5岁以前,教育的主要措施就是让儿童做游戏、听故事和神话,“儿童游戏既不流于卑鄙,又不致劳累,也不含萎靡的情调”,故事应由负责儿童教育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儿童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不要使儿童听猥亵的语言,也不能让他们讲猥亵的语言,更不要让他们接近奴隶。这个时期不可以教任何功课,以免妨碍儿童身体的发育。

2、第二个时期:初级学校教育期(7-14岁) 这个阶段是儿童非理性灵魂发展的阶段。根据非理性的特征,即感觉、欲望和行动,教育的任务是通过读写、体育、绘画、音乐四门基础科目实施情感道德教育,以净化非理性灵魂,进而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在这四门基础科目中,读写、体育、绘画属于实用学科,音乐属于文雅学科。也就是说,前者不高尚、不文雅注重实用,服务于“忙碌的人”。阅读、书写服务于人们的谋生、处理家务、增进知识和参与政治的生活;绘画能对艺术家之作品作出准确的评价;体育则能鼓舞人们的勇气,使人“健康和有力”。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些学科虽然是必须学习的,但应避免狭隘的实用主义,因为“对于具有高尚灵魂的人和自由民,只知寻求效用和功利是最不相宜的”。而对于后者——音乐是最应重视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和高贵的”,它能使人形成“高尚自由之心灵”,它服务于闲暇者和自由民,使他们能从中获得理智的享受。不仅如此,音乐还有利于人们善德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指出:“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人类除天性与习惯外,尚有理性。由于天性、习惯和理性不能经常统一,这就必须使它们互相调和”,而要达到这一点,除立法外,主要依靠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是一门“培养德性的功课”,它可以使人获得“最高尚的快乐”,有助于人的良好情感和道德的塑造。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是亚里士多德论及的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时期,音乐教育是其核心部分。

3、第三个时期:高级教育期(14-21岁)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灵魂可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前者表现为对政治与伦理的搜索,是低级的;后者表现为对纯粹科学与哲学的探索,是人的灵魂中最高级的部分。他对教育目的的终极追求是理论理性,这可以通过沉思的活动得以实现,这沿袭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追求理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阶段的教育任务是发展人们理性灵魂,以智力教育为主。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最高追求。因此,理性教育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占有崇高的地位。遗憾的是他的《政治学》没有涉及到这一时期的教育。学术界普遍的解释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智慧教育的许多著作被遗失了。“亚里士多德不可能把人类本性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丢掉。因为理智是人的特性,它区别于其他动物,它一定受到他的注意,并设想在他的教学中曾有主要地位”。据英国史学家博伊德和金两人的推测:“亚里士多德教育的最后阶段可能与柏拉图的计划大致相同。他同样会把青年引至形而上学,使他们的思想转向宇宙唯一的神圣起因”。我认为,这种推测是合理的,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据此,他开设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还有文法、文学、诗歌、修辞学、伦理学、宇宙学和哲学。吕克昂学院的教育实践印证了这一点。

(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灵魂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与他提出的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相适应,他提出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思想。

1、体育 亚里士多德要求儿童从7岁起就学于体育教师和竞技教师。体育的目的在于,不仅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战斗力,还要注重学生内在精神的塑造和理智的享受。他认为,对14岁以前的儿童应教给他们轻便的体操,反对早期进行过度的锻炼和剧烈的运动。到了,18岁的青年才适宜从事剧烈的运动。他对斯巴达式的体育运动持反对态度,因为这种体育只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严酷的训练,培养头脑愚笨的运动员,这有损于他们身体的发育和姿态的培养。他赞成雅典式的体育运动,因为这种体育通过体操训练能使儿童形成健美的体格、勇敢的精神和良好的习惯。在他看来,在教育中起首要作用的应该是健美的体格而不是野蛮的兽性的体格。他要求体育教学应考虑“理想的教练方法”,即“适宜于具有最良好的体质而又最优越的生活条件的人们的最好教练方法”。

2、德育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包括心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前者以知识、智慧表现出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归功于教育和训练,主要依赖于理性的沉思。通过理性的沉思,人们可以达到最高的美德,即完美圆满的幸福。“幸福和思辨是并行相随的;思辨的能力越大,那么享受的幸福就越多,幸福并不是偶然地相随于思辨,而是内在于思辨,因为思辨本身

是可贵的,所以说幸福二字是某种思辨”。理性是神圣的,“对于人,符合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生活,因为理性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加使人是人。因此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所以,“心智上的美德是沉思生活”。

道德的德性则是能对情感和欲望起制约作用的习惯的结果。自然赋予人“适于接纳美德”的潜在能力,而这种能力“由于习惯而达于完善”。例如,人是“由于行为公正而成为公正的人,由于行为有节制而成为有节制的人,由于行为勇敢而成为勇敢的人”。因此,他很重视在生活实践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心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是相结合的,美德既是一种道德知识,更是一种道德行为,所以“知”与“行”要结合。这不同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只重视理性的道德价值,忽视情感、行为习惯的道德价值。与他们相比,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前进了一大步。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要遵循中庸原则。因为,道德上的美德涉及到激情和行动,人的激情和行动有过多、不足和中间三种情况。人的激情和行动体现出过多或不足,这两种情况都是失败的形式,都是恶行的特性;而“中间状态则受称赞并且是一种成功的形式。受称赞和成功,都是美德的特性”。中庸使人成为善人。

3、智育 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智育实际上是理性教育,它以思想本身为目的,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理论旨趣。智育的方式是理性的沉思,理性的沉思是人类最高尚的活动,也是一种摆脱了外在束缚而独立的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能够通过思辨充分领悟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能够满足这种理性沉思的学科是自由学科,主要包括阅读、书写、音乐、哲学、自然科学等。

在自由学科中,亚里士多德最为推崇的是哲学。哲学是以最高的“善”、“神”、“理性”为对象,它致力于探究万物的终极目的。“哲学就是为了真理的知识”,“热爱真理的人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哲理知识的追求,是在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使人舒适安乐的东西都有了以后才开始的,所以显然我们寻求它不是为了任何别的利益,而只是因为人是自由的,他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的什么而存在,所以我们把哲学作为唯一自由的学术加以探求,因为唯有它才是为其自身而存在的学术”。在亚里士多德的视野中,作为唯一自由的学问——哲学,同时也是最神圣最高贵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指出,充分实现人的理性发展和对哲学的纯粹的理性思辨,依赖于两个条件:闲暇和自由。前者“自有其内在的愉悦与快乐和人生的幸福境界;这些内在的快乐只有闲暇的人才能体会”,人只有在闲暇中才有可能从事真正的、崇高的理性活动,才能使人的身体与心灵保持自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而后者是理性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接受自由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拥有了思想自由,才能够独立思考、研究哲学、探索宇宙至善和奥秘。

4、美育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作为文雅学科的音乐,他把音乐教育看成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部分。因为,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全面的,它既能娱乐,可以除去人的疲劳,松弛紧张的身心,又有助于闲暇入理智地享受和精神修养的培养,还可以陶冶性情,改变人的性格,培养好的德性。由于它包含着愉快和高贵两个因素,因而它不仅能“形成高尚自由和心灵”,使人获得理智享受,而且还能给人带来舒畅、甜美和幸福。“既然音乐是一种愉快,而德性包含着正当的善、爱和恶,于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再没有什么比获得和培养正确判断力的能力,以及喜好善良性情和高尚行动的能力,会使我们更加关注了。节奏和旋律可以作出对愤怒和和蔼的模仿,对勇敢和节制的模仿,这些品质正如我们从自身体验中所了解的那样,几乎逼近真实的情感。因之,在倾听这样的曲调时,我们的灵魂就为之潜移默化了”。不过对音乐要加以精心选择,“慢腾腾的恋歌和轻勇的田园音调可以使人丢掉坚决行动的精神。这些削弱心灵的音乐是国家不允许的。英雄的,胜利的曲调产生意志力,坚决的魅力,这些才是所有公民所需要的教育。儿童在早年就要听好的音乐,它可以发展其欣赏力和理解力”,音乐教育应遵循中庸、适当的原则。

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历史意义

作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最后一个继承人,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习惯于在政治学的框架中思考教育问题,使教育艺术成为政治艺术的一部分。柏拉图把教育看成是实现理想国家的主要手段。亚里士多德更是把人作为“城邦的动物”、“政治的动物”,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具有良好的德性。这使两人的教育思想的政治倾向都很明显,但亚里士多德超越柏拉图的地方就是,在如何实现人的政治本性上体现出教育的个人主义倾向,即通过自然教育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史家博伊德和金两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把教育作为一种个人的过程,放在第一位”,正是在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推进了古希腊教育的发展,使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首先,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早将人的天性与教育的关系提到教育的面前,把“自然”引入教育的思考中,虽然它的内涵有自然法则的意义,但更多的是指向人的天性。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创性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自然(天性)的发展,彰显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思想,为后世教育家探讨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人本化的教育意蕴。这个思路吸引了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第斯多惠等许多近代自然教育家,并引起了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全部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变换角度,展开无穷无尽的探索。正是这个新问题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确立了基本的观念和发展方向,构成了近代教育思想的主流。正如前苏联教育史家米定斯基所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的自然适应性的主张是简略的,但他的思想都是深刻而富有内容的;这些思想涉及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即后来研究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教育家将要发展什么的问题。”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我国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拓了后代资产阶级“教育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先河,并且这一先河萌芽着后代资产阶级“内发论”的倾向。

其次,亚里士多德最早探讨了教育的年龄分期问题。虽然,在柏拉图的《理性国》中已萌芽了教育的年龄分期的思想,但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清晰、明确,也没有意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在教育中的价值,更没有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没有为教育的年龄分期提供理论依据。最早对这一问题加以阐释和解决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提出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教育只有遵循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来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对人的生长、发展、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对教育实际进行深入考察后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正如

英国教育家伊里莎白·劳伦斯在《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所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多少理解小孩子需要的人”,他的教育年龄分期的意义,在于首次确定了教育与人的心理的相结合的思想,开创了教育按不同年龄阶段实施的先河,奠定了以后的夸美纽斯、卢梭、弟斯多惠等人的自然教育思想和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的基础,也为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再次,亚里士多德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问题。注重教育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古希腊教育的根本特点。在古希腊,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不仅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在理论上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并进行了论证。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从灵魂学说的角度给予的论证更为全面而深刻,特别是对体育、音乐教育、哲学在人的和谐发展中的价值的论述有很多精辟而独特之处。尽管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的确还是含糊不清的,是相当幼稚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有如此模糊而初步的理解,实属难能可贵”。他已为教育实践证明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规律,他为此后的人文主义者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种思想打下了良好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古希腊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传统,对教育理论的把握建立在对“人是理性动物”的认识和理解上。在他看来,理性是人类的灵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教育就是要实现人的“理性”存在,理性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一思想影响了康德、赫尔巴特、乌申斯基等许多近代教育家对人的认识和概念定位,是近代许多教育家思考和解决关于人的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近代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就是以它为研究价值取向的,思辨性是亚里士多德研究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强调教育的理性思辨的同时,并不否定经验的作用——“当理智认知事物时,必然伴随着表象,没有表象,灵魂就无法思维”。在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中不乏经验的因素,他对儿童本性和儿童生理、心理的研究是基于经验的观察;他的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源自雅典的教育实践经验;他对教育的年龄分期的认识更是带有鲜明的经验主义倾向。在这个问题上,他不同于柏拉图那样只关注理念世界,不重视经验世界的作法。黑格尔在评述亚里上多德的思想特点时说:“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注释和推论逐步前进;相反他却推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却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的思辨的。”这同样是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特点。他的这种思辨与经验相结合的思想特色,使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深度和宽广的研究视野,这也许就是他的教育思想“优于”他的前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地方。他的“经验”的方法直接影响了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感觉论教育思想的建构。

第五,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框架中,对自由学科价值的论述,对自由教育基本内容的确定,奠定了自由教育理论的基础。古典自由教育思想完全是在他确定的基础和发展方向上建构起来的。他的自由教育理论的提出,促进了西方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标志着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传统的形成。这个传统经过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新人文主义以及20世纪的永恒主义、现代人文主义,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西方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对自然教育思想的研究,显示了他的探究和创新精神,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奠定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由此而开始。因此,笔者毫不夸张地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父。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亚里士多德探讨自然教育问题,不是在纯教育理论层面上进行的,也不是为了纯形而上学的目的,而是在政治学的框架中进行的,是出于希腊哲学家要完成的使命——为了城邦公民和人的道德。如果承认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局限:从属于政治艺术,是一种解决政治问题的教育方案,缺乏专门的教育学的视野。

(二)现实意义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有助于反思目前的儿童教育,促进儿童天性的发展。

目前,我国儿童教育严重存在着违反儿童天性,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为了实现“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有的教师和家长购置了很多“神童教育”的理论书籍,实施所谓的“神童教育”。由于“神童教育”的目的不是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而是从成人的视界出发,强行灌输一些高深的、超越儿童年龄特点的原本属于成人阶段才开始学习的东西,结果造成儿童“成人化”现象的出现,为“将来的预备”牺牲了儿童童年时期的游戏、玩耍和应有的快乐。有的教师和家长让儿童参加“珠心算班”、“钢琴班”、“舞蹈班”、“幼儿英语班”、“幼儿识字班”、“绘画班”、“电脑班”等名目繁多的“兴趣班”。有资料显示,北京市区90%以上的孩子在课外补习英语和数学课。在上海等地有八成以上的孩子在忙着学习“才艺”,其中5岁前就开始学习“才艺”的孩子占到87%,孩子自愿学习的只占到30%多一点。这些“兴趣班”的儿童越来越凸显“成人化”倾向,并引发孩子的抑郁、孤独、多动、逆反等心理问题。超前的教育使儿童的“童年期正在消逝,儿童的生活不断受到成人生活的侵蚀;儿童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儿童作为人,正沦为某些外在力量任意把玩的对象、任意加工的原料;儿童的天性、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没能够得到应有的礼遇,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异化’,教育成为某些成人手中的‘工具’,也成为儿童身上的‘枷锁’”。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的。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启迪我们,要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保卫儿童、敬畏儿童的天性,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施教。“儿童是未成熟的,因而是朝向成熟而不断成长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成人的帮助。也就是说,儿童是需要教育的。然而,儿童教育过去往往被视为成人对儿童的塑造或创造,这是值得商榷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天性,应当合目的、合规律,否则,这种‘塑造’或‘创造’便是异化,便是将儿童视为简单的物,便是成人与儿童相互对立,便是人与人自身为敌,便是人与人相互折磨”。因此,教育应从各种人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的方式”对待儿童,在儿童的视野中实施人性化的儿童教育,即以符合儿童的本能、兴趣、欲望、习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施教育,从而使教育不断地走向儿童的生活世

界,走向儿童的心灵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抉择,这是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主要原因。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便自身适合人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尊重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文化改良与复兴的根本途径。”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有助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对身心和谐发展人才的培养。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内容,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三大和谐的统一,在其本质上是同构的,都聚焦于人自身的主体和谐。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与广大人民的和谐人格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之两面。换言之,广大人民和谐人格的塑造,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和构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它能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能有效地促进和谐人格的塑造,提升人的整体素质。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的关键是实施和谐发展的教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论,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的和谐发展。体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健美的体魄和勇敢的精神;德育就是通过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节制、勇敢、公正的美德,促进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和谐统一,引导人们过幸福美满的生活;智育即理性教育,就是通过沉思,去探求真理,考究哲学,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具有人之为人的理性思维能力;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反映了性格的真相,有助于陶冶人的性情和灵魂,不仅如此,音乐还有助于灵魂的和谐。“既然音乐能够产生这一效果,那么它就必须成为年轻人教育的一门课程。我们还可以说,音乐教育与年轻人的自然禀赋是一致的。他们既然年少,自然不甘忍受一切不甜不美的命运。而音乐,其天性里就具有一种甜美的性质。不光是这样,音乐除了甜美,它的调式和节奏同灵魂有种亲和关系。这可以解释何以许多思想家把灵魂同和声联系,有些人说,灵魂就是一种和声或者说和谐,另一些人则说,灵魂具有和声或和谐的属性”。有了这种和谐的教育,就能培养和谐的人才。反观我国的学校教育,缺少的就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维度,其弊端是,弥漫了功利主义气息,培养出来的人不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而是“单向度”片面发展的人——只知道挣钱谋生的“技术人”、“工具人”。学生成了追逐名利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即有尊严的精神性的人存在。在学校中,道德教育、美育以及人格的和谐发展已成绝唱。“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和拜金主义使得人们把一切与赚钱无关的事物视为‘无用’而弃之如屣。先辈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再也无法成为人们完善自身的内在资源。人们不仅失去个性,也正在失去人性,成为被同样本能主宰的两足动物”,教育的功利化、技术化、证书化,不仅使学生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而且使学生丧失了人应有的尊严,导致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落空。重温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学生片面发展问题,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不无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黎明

第4篇: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 一,正义观

 他把正义分为三类:一为平均正义,此种正义的观念是以”平等”观念为基础的,是对平等标准的衡量.二是分配正义.平均正义是支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正义,而分配正义规制个人与团体间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功德,价值来分配财富,官职,荣誉等,它是以承认人天生的体力与智力的不平等性为前提的.三是矫正正义.它是在非自愿的交往中,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造成损害,要从损害方的好处中拿出一些加到蒙受损失的个人那里,补偿其损失.矫正正义不考虑相关的当事人的地位,只确保两个人的平等.

二,法治观

(一)人类需要法治的原因.

 1.人治容易偏私,而法治可以秉公,因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

 2.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多数人总比一个人治理的国家好.

 3.实行一人之治管理国家也实属困难.如果实行一个之治,必然造成独理万机的局面,因为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管理国家事务,而应由多数人执政.

(二).法治的基本要求.

 1.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 2.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法.

 三,法治的实践

 1.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走向法治,就必须抓住立法和守法这两个基本的环节.立法的好坏决定法律是否优良及其优良的程度,是法律能被普遍遵从的先决条件;而守法则直接决定法治的成败.

 2.在立法上,他认为法律的制定应该与政体相适应,立法权应由中产阶级去掌握,具体由其议事会去负责制定法律.关于变法,他认为法律一经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有所变化,但应极其慎重,过多的变化会削弱法律的威力.

 3.在司法方面,指出应健全司法机构.加强执法以维护各方利益.

 4.在守法方面,他认为守法是法治的关键.

 四,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借鉴意义

 1.”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根本.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权力应在法律之下,中国历来有法律而无法治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法律在权力之下,这是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最大障碍.

 2.立良法是法治的前提.良好的法律本身具有正义性,稳定性和明确性.  3.司法独立才能实现司法公正,才能实现法治.

 4.倡导在全社会的守法,法律应成为人们的普遍信仰.

 课堂讨论:法治好还是人治好

 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谈论

 柏拉图从法律的缺点来论其人治观的

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缺点来论其法治观的

第5篇:亚里士多德时期的科学思想

摘要

西方科学最早起源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他们是最早的智慧。后来西方出现了神学的干扰,但是许多学者不满足于神学,开始了理性的思辨。而后出现了许多著名 的哲学家、科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自然科学的先驱们的思想引导了之后的开普勒、第谷、伽利略、牛顿等人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大门。

一、 说科学

要讨论某个时期的科学思想前,先要明白什么是科学。现代定义的科学是指一种建立在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基础上的理论,并且这种理论能够接受事实的检验。真正的科学往往有卓越知识的保证。很遗憾,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尽管这些成就远传海外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依据科学的定义,它们很明显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中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一组特别的数字“勾三股四弦五”,这是满足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一组特例。然而,西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反之,如果平面上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边长的平方,则它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定理从此被命名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两方面对比来看,中国发现的仅仅只是一个可以被应用的特例,而西方哲学家发现的是一条完整的规律,前者不能被认为是科学,而后者可以。

二、希腊文明之前 2.1史前人类的科技状态

史前人类在技术方面不断积累,发明了很多实用工具。但是由于交流、表达方面的欠缺,以及缺乏对存在自然规律的观念,所以那时并没有发展出真正的科学,或者说他们不知道有存在科学。他们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往往会自身的经验范围内思考,会吧人或其他生物的特性迁移到没有生命的事物上去,比如说他们在思考宇宙之始 的时候往往把它解释成“出生”,因为他们自己便是这样的。还有很多事物都被分为善恶两个相对的方面,就像人一样。

2.2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1)数学

西方科学最早起源于古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一个位于古巴比伦,一个位于尼罗河边。希腊人认为数学就起源于这两个地方。根据希腊的传说,毕达哥拉斯曾在埃及游历,当地的人告诉了他关于数学的秘密,后来他们被当地军队抓住并带到巴比伦,因此又接触到了巴比伦的数学。毕达哥拉斯回国以后把来自这两个地方的数学宝藏告诉了希腊人。他们能够计算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如金字塔的体积。到了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发展出了十进制数,并能广泛应用六十进制数。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把7天分为一个星期,一天分为24小时,一小时分为60分钟,一分钟分为60秒;把一个圆分为360度,一度分为60弧分等等都是源于巴比伦人,可想而知他们在数学、计数上的贡献多么伟大。

(2)天文

巴比伦人和许多早期人类一样,认为大自然的额现象包含着来自神灵的预言。于是他们观察星像,发展出了占星术、占卜等等,这些东西和他们对天文的观察密切相关。早在5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天文观察日志,包括图画、历书、星历表等等。到了公元前4000,巴比伦人对恒星和行星已经进行认真而系统的观测和编目。希腊时期的天文学就是从巴比伦的遗产中成形了。天文学从此开始启程。

三、希腊早期的困惑

3.1神话故事

在公元前

六、七世纪,荷马的《奥德赛》和赫西俄得的《神谱》中描绘了一个有诸神存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神干预着各种人类的生活,把人作为实现阴谋诡计的筹码和工具并出于简单的任性行事。

当然,神也参与自然现象,太阳和月亮被视为THEIA和HYPERION的后代,各种自然灾害也是神的意图无法避免。在这个世界中没有预言,因为神可以为所欲为,他们的干扰有无限的可能性。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神话耳濡目染地感染着当时的人们,因为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没有清晰的认知,觉得这些神话合理也就听信着,希腊诸神就像中国古人捏造的天宫的故事一样,它影响着希腊人的言行和思考。

3.2思辨潮的出现

而后,希腊出现了一批不相信诸神神话的哲学家们。他们之间流行起一股清新的思辨潮,这种思辨关注证据,承认可以就主张进行辩论。思辨潮的主题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涵盖了几乎一切人们好奇的东西。“理总是越辩越明”,思辨潮使一些思想家开始对自己所处的世界进行了一种批判性的研究,他们不满足于神话,开始对世界和物质的本质不断地追问。在神话中,这个世界是被诸神干扰的、无规律的混乱的世界,但是,在这些哲学家眼中这个世界是一个有序的可预知的世界,一切事物都依靠他的规律在运作。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一个是超自然的,一个是自然的。亚里士多德就把坚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称为自然哲学家。

3.3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就是指这一群以米利都 的泰勒斯为首 的自然哲学家们。他们多数都认为万物的本质、基本原料都是物质性的。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阿那珂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基本原料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一切都是由火开始,它有两种形式,液化即为水、固化即为土;原子论最早起源于留基伯,认为一切的本源为无限小的原子;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认为“数”才是万物最早最基本的元素„„

这些探究与设想,无论对错,都是当时的一大进步。这些理论都倾向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最简单的东西,万物运作的原理都是最简洁明快的规律。这与荷马和赫西俄得的混乱的诸神世界有着天壤之别。这些自然哲学家们正在试图寻找复杂多样性背后的统一性。

四、希腊科学思想的光芒

4.1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他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并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他的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后因为有强壮的体魄改名为“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平坦、宽阔”。又有人说这个词也指他有流畅宽广的口才。由于柏拉图学习能力出众十分有才华,还被人称作“阿波罗之子”。之后在政变中,他亲眼目睹了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来对政体失望,离家出走,四处访学。他在意大利和西西里接触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中年回到家乡创建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校。这所学校是西方最早有完整组织的高等院校之一。

(1)理式世界

“理式世界”是柏拉图的重要思想。简言之,就是存在一个完美、理式的世界,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 理式世界的不完美的复制品。他在《理想国》中的“洞喻说”中用一个故事解释了这一思想:一些人被关在一个深深的洞穴之中,受到锁链的束缚而无法转动头部,他们身后有一面墙,墙后有一团火。有人在墙的后面举着各种东西举过墙顶,于是墙外的人只能看到实物的投影 。他们不会想到这些影子是其他东西,因为他们看到的一直只是完美实物的不完美复制,并把那些当成真实 的东西。

柏拉图说我们就像墙外的人,我们被困在肉体之中,而我们的经验世界就是洞里的影子。我们都认为那些就是真实,但其实影子只是表象,是不完美的复制品。我们只有摆脱经验的束缚,走出“洞穴”,才能 看到真正的永恒的世界。

(2)几何原子的宇宙观

柏拉图不仅对世界的本质有理论,他还有自己的宇宙论。他认为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不仅愚蠢,而且危险”,但他并不是要恢复奥林匹斯诸神干预的混乱的世界,他认为必须把宇宙的秩序和合理性解释为由一个外在心灵所强加,而不是完全机械化的世界。于是他认为存在一个造物主、一个理性的工匠。这位数学家,他按照几何原理造出了世界。柏拉图修改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他把土、水、气、火还原成了几何图形,认为气是正八面体、水是正二十面体、土是立方体。他还把这些三维图形还原成了二维图形。在柏拉图的几何原子论中,各种元素可以以各种比例混合从而产生各种事物;它使由三角形组成的三种元素可以相互转化,只有由正方形组成的元素被隔绝在转化之外。在这个体系中,存在的只有形体,几何原子仅仅只是可以被还原成平面几何图形 的正多面体,而水、气和火归根到底只是恰当排列的三角形。至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为基本实物的纲领就实现了。

在柏拉图描述的宇宙中,大地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是圆形的,地球被球形的天包围着。他在天上标识了各种圆,画出了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路径。他还认识到太阳是一个有相对于天赤道倾斜的圆,意识到天地运行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意识到各种行星都沿着大致相同的路径运动,他们都有自己的速度,他甚至意识到行星运动的不规则形可以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来解释。

4.2亚里士多德

“求知是人的本能”——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一直跟随柏拉图学习,这段时光对他一生非常要。在雅典的柏拉图学院中,亚里士多德 的表现非常出色,被誉为“学园的精灵”。他不仅仅满足于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他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刻苦学习,有了自己的一套思想。

公元前335年之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刻俄斯学院。由于亚里士多德讲课时喜欢和学生漫步于校园,于是便得了“逍遥学派”的美誉。亚里士多德之博学,是一个像图书馆一样的人。他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并写下了大量的著作。

(1)本性观点

在说他的自然哲学之前,先要了解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本性与变化的概念。他的老师柏拉图认为在这个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个完美的理式世界,而物质世界的变化局限于不变的理式世界。对于这个解释,亚里士多德却不敢苟同。他认为变化都是真实的,另外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于是,当物体发生变化时,它的形式改变了,而质料却没有变。亚里士多德进而推断,形式的变化发生在两个对立面之间,一个要获得形式,另一个则是它的缺乏缺失。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都是以可预测的有序的方式进行的,因为任何自然物都有一种“本性”,就是这种“本性”驱使自然物以一定的规律法则运行。

很多人批评亚里士多德不做实验,影响了物理学发展晚了几百年,真正的理论加实验的研究方法自伽利略之后才开始流行。但是不做实验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想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做。因为根据他的本性理论,只有处于自由无限制状态下的事物行为中才能发现其本性,如果加入人为的干扰,那么真正的本性就会隐藏起来。于是,他认为实验本身不是揭示而是破坏了事物的本性。所以,物理实验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某个聪明人突然察觉到人工条件有助于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是要等到当时人们的理论上承认实验确实能帮助研究。

(2)四元素互相转化的宇宙观

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一套宇宙论。在世界的组成上,他同意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也和柏拉图一样认为这些元素应该还能分成更基本的东西。但是他反对柏拉图的正多边形和三角形的理论。坚信世界的实在性的他认为,具有可感性质的热—冷、干—湿才是关键性的性质,由他们两两结合就能产生一个元素。如,冷和干形成土、冷和湿形成水、热和湿变成气,而热和干会产生火。这每一种元素还有相对的轻重,比如气和火都是轻的,但是火比气要轻,所以火应该在气的上面,它们在一起包围着世界。而土和水重,沉在下面,所以宇宙的中心下落是它的本性。根据这一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水和土在宇宙的中心,因为土比水重,所以会在更中心的位置,并在宇宙中心形成一个球体。水则变成土外层的一个同心球壳。气和火比较轻,所以自然上升,火更轻,于是占据了最外层的区域。而气则在火下面聚集成同心球壳。

(2)天体运动

对于天体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他们是最完美的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他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的两种形态是“圆周运动和匀速运动两种”。她说“作位移运动的事物其轨迹不外是圆周形、直线型和这两种的混合”,而且他还说“位移运动是圆周旋转为第一。”“循环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尺度,所以他必然是第一运动”。除了因为这是最完美的运动,还因为这种运动能观测到天体的旋转。到了亚里士多德时代,这些旋转成为希腊人的研究对象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人们似乎认识到,行星的运行是完全均匀的,就好像被固定在一个均匀旋转的、周期约为1天的球上。对于这些运动,比亚里士多德早一代的欧多克斯认为每颗星的轨道都是一系列简单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他给每一个球制订了一套同心圆的球,又给每个球分配了行星运动的一个组份。亚里士多德接受了这个体系,有稍加改动,最重他构架了一部复杂的天界机器,由55个恒星外加行星天球组成。

从此以后天体运动是作圆形运动的观念便牢固的树立起来了,如果引进足够多的圆,尽管是托勒密的地心说也是可以描述行星运动的,但是到了哥白尼时代,太阳系的本轮已经达到80多个。这让崇尚简单美的科学家们难以接受。哥白尼感叹说“上帝是完美和万能的,既然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他绝不会创造这种连人都觉得不美不和谐的系统来。”所以哥白尼把地心说和日心说连同那许多个本轮一起抛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观察技术精进了,通过许多科学家的观测,开普勒提出了椭圆轨道的新想法,开辟了之后太阳系图像的道路。

(4)地上的运动

对于地上的运动,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理论。其基本原理是:

一、运动从来不是自发的,没有推动者就没有运动;

二、运动物体朝向自然位置的运动是自然运动,朝向其他位置的运动只有在歪理墙之下才会发生,是一种“受迫运动”。这其中也贯彻了亚里士多德的“本性”观点,即在这种运动中,他认为推动者是物体的本性,它使物体朝向体内元素的理想分布的趋势运动。当分布达到了自然位置时,运动就停止了,也就是达到了本性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力学上的许多观点和现代所知道的真理相去胜远。他说,“体积想等的两个物体,较重的下落较快”,他又在另一处讲到,物体下落的快慢精确地和他们的重量成正比。只要做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反驳这种说法。

4.3其他希腊科学家的贡献 (1)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观察到了摩擦了的琥珀会吸引轻小物体,这是电磁领域的早期观察,现在被称为天然矿石的吸铁力量。

(2)阿基米德在他的《板的平衡》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作用在支点的两个等距 的等重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公理。后来,他致力于研究杠杆原理,他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在浮力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当时希隆王请阿基米德去检验制造者自称是纯金制造的一顶网管是否掺了银,后来在他洗澡的时候突然从澡盆里跳了出来,边跑边喊“我找到答案了!”,他分别用与王冠重量相同 的一块金子和银子放入水中,根据三者溢出水的体积判断王冠真假。阿基米德在《浮力》一书中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重要原理:浸没再睡中物体重量的减少等于他所排开水的重量,浮体在它本身的重量中减去了水的重量。

五、对亚里士多德时期科学思想的感想

事实上我觉得亚里士多德时期出现的思想不能严格地算作科学。因为尽管这是他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出的自己认为正确的一套规律,但是,这套规律并没有通过事实的检验,而且很多观点是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否定的。这些思想观点并不能对自然世界做出完全正确的推测和预言,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

但是尽管如此,希腊人的进步还是伟大的。至少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有规律的世界,这是一个可以预知的世界。当他们抛弃希腊神话的束缚,走向理性与逻辑的世界时,这已经是科学史上的一大飞跃。如果,古希腊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和中国的古人一样,陷入迷信的思想中,如果没有出现那场清新的思辨潮,大家没有聚在一起依据理性与逻辑探讨万物真理,那么科学的发展会落后多少!从这点来看,开辟自然哲学道路的这些哲学家们都为现代科学的铺垫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和其他方面相比较,希腊人在科学方面做出的成就较其他领域少。弗朗西斯.培根说:“他们寻找和发现真理的过程是从感性和特殊飞跃到一般的命题,把这些命题看作是某些论证用的固定不变的极点,并且从这些几点出发,通过中间项推导出其他部分——毫无疑问,这是简要的方法,但是也是亲率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引导人们了解自然,虽然它为辩论提供了一种方便现成的方法。” 有人说,希腊灿烂的文明几乎在亚里士多德去世就已经达到了终点。但是,在这之后的几百年内,希腊的科学达到了顶峰。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等一系列的科学家活跃起来,在他们的时代,实验方法已经一定程度上推广了起来。从此希腊人就开始发展相反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实验科学,走向了现代科学的康庄大道。

六、参考资料

[1] 弗卡约里,《物理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6,8,13页

[2] 戴维林德博格,《西方科学的起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第5,12,13,29,40,50-57页

[3]武际可,《力学史杂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6页

[4]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C49DmlICb9eJ6eigCYgNi_CxQoCPU6gdas-s4-7dtHVxAUQ_Qq829bue1SJfIExtzg9QMfz3ATaXSDV9iAhoUYl59tA0IMIxthHP9JVvVlV2ohOMa4ZqUa0ya9dHa_e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482/7282297.htm?fromId=4482&from=rdtself

第6篇: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前 322 年 ) 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现

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 ,17 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 , 师从柏拉图达 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 , 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 42 岁时 ,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 担任年仅 13 岁的王子亚力山大 (Alexmdms) 的老师。公元 前 335 年 , 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 , 他毅然返回雅典 , 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总结历史经验 ,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 ,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 , 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 , 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 , 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 , 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 , 决不能让私人插手 , 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 , 专门制定有关法律 , 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 , 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 , 因为掌管好教育 ,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 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 , 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 , 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 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 , 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 , 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 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 , 国家就易于治理 , 政令通畅 , 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 , 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 , 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 , 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 , 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 , 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 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 , 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 7 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 3 个时期 , 即从出生——7 岁为第一个时期;7 岁——14 岁 ( 青春期 ) 为第二个时期 ;14 岁——21 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 , 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 , 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 岁的婴幼儿教育和 5 岁——7 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 , 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何

《政治学》书影

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 , 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 , 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 , 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 , 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 , 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 , 她们应当从事运动 , 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 。另外 , 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 , 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如此 , 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 ,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 ,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 , 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 岁、男为37 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 50 岁左右 , 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 , 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 , 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 , 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 , 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 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 , 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 , 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 , 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 5 岁这一阶段 ,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 ,而应有充足的活动 , 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 , 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 , 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 , 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 , 则不必禁止 ,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 , 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 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 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 , 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 , 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 5 岁至 7 岁阶段的教育 , 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 , 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 因为在 7 岁以前 , 他们必须住在家里 , 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 , 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口 ,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 , 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 , 勿令耳濡目染。那么 , 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 3 个因素 : 一是天性 , 二是习惯 , 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 , 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 , 经常接触好人好事 , 并让他们身体力行 , 反复练习。久而久之 , 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 , 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 , 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 , 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 例如 , 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 , 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 , 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 , 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第7篇:进取: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我们有话对你说

进取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的一生中,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因为生命中你播种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就将会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生命中的看客。那么必须要有永不屈服,敢于进取的态度!做到,身处顺境时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坚守希望,努力进取。如此,相信在这次人生的旅途中,必定是处处都有靓丽的风景,相信在这次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必定会成为是自己生命,自己故事的主角!

里士多德一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理。他博览群书,观察缜密,写下的科学著作至少有400多卷。研究范围涉及逻辑、哲学、政治、经济、历史、伦理、文学、美学、物理、生物、心理、天文等等,可以说,他总结和研究了当时的一切知识领域,并且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此,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第一个对知识进行分类的学者。他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求知,由于求知目的的不同可以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求知本身为目的的属于理论的学科,包括哲学、物理学和数学;第二类是以寻求行为标准为目的的属于实用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和伦理等;第三类是以寻求创作有艺术价值为目的的属于生产的学科,包括音乐、图画、雕塑、体育等。至于逻辑学则被他认为是求知的工具,是一切学科都必须具备的。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能对各种科学做出这样细致的分类,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亚里士多德不但是每一种科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而且还是一啦有创见的人物。他是古代第一位系统地研究形式逻辑的哲学家,器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在《工具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形式逻辑躺三个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及蒸分类,制定了三段论和规则和“格”,研究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辣而为后来许多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础。

在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生物学的研究。他不像柏拉图那样把自然界、物质界的研究看作是不足取的事情,而是客观地理解发展着的自然现象的物质运动,并观察和探索其原因。他勇于实地考察和实验,最先开拓了动物学这个爨域的研究。他曾经用亚历山大赞助所得的资金雇用了1000多名霸手,派往亚洲、非洲、欧洲各地进行科学调查,为动物学的研究收集带料和标本,在其蓄作中曾提到过500多种动物。他亲自解剖过多种动物,对各种动物的生理结构、习性、繁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是动物分类的首创者。他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一本书,名为《动物志》,这是亚里士多德一生科学研究中的一项伟大成就。近代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经说过,居维叶和林奈各有成就,对于他来说他们好像是两位神明,但这二人比起亚里士多德来,只不过是小学生而已。

广泛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科学与哲学的集大成者。今天他的许多学说虽然已经过时了,但是比起任何一个具体学说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他研究问题的理性主义方法。它包含有研究的态度、观念、信仰和信心。他的研究态度是认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每个方面都可以作为思维和分析的对象,他的观念是否定宇宙之间存在任何神力的支配,他的信仰是相信人类有能力对自然界的每个方面作出系统的研究,他的信心是我们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既利用了实验观察又利用了逻辑推理。这套理性主义的方法是与传统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方法相对立的,它对于后来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写下的大量的著作,在古代和中世纪被译成拉丁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希伯来语、英语、德语等多种语言。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12世纪初,阿拉伯哲学家阿威罗伊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神学相结合,创立阿威罗伊主义并替代了柏拉图主义。而在所有影响中最著名的是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他在利用和修改亚单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上写成的《神学大全》一书,被奉为基督教的权威和经典,以至于在中世纪末期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崇拜近乎达到了偶像的地步,他的作品已不再是智慧的象征,而是成了一件禁止人们进一步探索知识的紧身衣。亚里士多德一向喜欢独立观察和思考,无疑是不会赞成后世对他的作品的权威崇拜他。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当时几乎各攀知识领域中都进行过独立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壤立了最庞大的知识理论体系。但是,他的思想中也充满着矛盾,从瓣对后世哲学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独特的影响。

第8篇: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一):

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校园,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学者们有较多的争论。一种说他是被法院处死的。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是被人尊敬的。但是,自从亚历山大死后,那些以前与亚里士多德不和的人,便千方百计地想害死他。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当时很流行的罪名,来将亚里士多德处死。于是,亚里士多德被指控犯有亵读和蔑视宗教的言行,因而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第二年,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关于亚里士多德被指不敬神的事,还得从公元前366年说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一个不敬神的人。在古希腊,神被赋予了最高的权力,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机购都就应被神主管。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校园应由国家管理。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向住在柏拉图的学院,直至柏拉图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着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构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向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正是这个“逍遥学派”与他的不敬神理论害死了亚里士多德。

而关于亚里士多德之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淹死的。那是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在他隐居的埃维厄岛上跳入厄里帕海峡自杀身亡。这个把埃维厄岛同希腊大陆分离开来的海峡以水流每日多次改变方向的奇异现象而闻名。据一些学者的想象推断,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找不到这一水流奇异现象的解释才投水自杀的,他当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

而在另一些介绍中,则指出亚里士多德很可能死于胃病。亚里士多德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得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以前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齐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还有一个经常吵架的事就是关于饮食上,亚里士多德喜欢吃辛辣食物,并且患了胃病,所以有人推断,亚里士多德可能死于胃病。

还有一种来自民间的说法是自然死亡的,没有说得什么病死,死亡地点是在优卑亚岛。亚里士多德晚年时的雅典,人们对他的敌意越来越浓,因为亚历山大帝一死,雅典市民们对马其顿统治者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了。亚里士多德作为以前的亚历山大的教师也被迫害。因为按他所说,他不想让人们“再次在哲学身上犯罪”(第一次指雅典处死苏格拉底),他选取了自己离开。之后很快就死了。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二):

沮丧的妒忌者由整理]

话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院教学时期,经常和学生们在一齐探讨人生哲学。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有低落而沮丧的情绪呢?”

亚里士多德听完学生的提问后,回答道:“心怀嫉妒的人不但要承受自己的失败和挫折,同时还承担着别人的成功,所以他总是以沮丧的情绪示人。”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三):

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正在海边沙滩上走路。他看到有个人正在用勺子从海里舀水,然后把水倒在岸边他挖的一个小洞里。亚里士多德正在为他自己的问题着急呢。他没有在意――一次,两次,他走近了那个人,但那个人那么专注,以至于亚里士多德也好奇了:"他在做什么?"他没法控制自己,而那个人绝对地专注。他走到海边,舀满一勺水,带着水过来,把它倒到洞里去,再去海边......最后,亚里士多德说:"等一下,我不想打扰你,但你在做什么?你搞得我莫其妙。"

那个人说:"我要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亚里士多德,即使是亚里士多德,也大笑起来。他说:"你真笨!这是不可能的!你简直是疯了。你在浪费你的生命!只要看看海有这么大,你的洞这么小――而且就用一把勺子,你想把大海都勺到这个洞里去?你简直是发疯了!回家休息去吧。"

那个人笑得比亚里士多德还响,他说:"是的,我会走的,因为我的工作做完了。"

亚里士多德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你做的也一样――甚至更傻。看看你的头,它比我的洞还小。再看看自然、存在,它比这海洋还大。再看看你的思考――它们比我的勺子更大吗?"这人走了,大笑着走了。亚里士多德怔住了。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四):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多年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状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他于公元前三六七年迁居到雅典,以前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公元前3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向住在学院,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以前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齐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三四七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赞同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了雅典。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理解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但是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齐到了米提利尼。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五):

亚里士多德的一则小故事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也是大科学家。他被西方誉为科学的始祖。

他生于纪元前三百八十四年。他曾受业于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之门。他对于师授学说择其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解之,而与自己意见不同的部分,坚决不受纳。为此,遭到多人责斥。他不以为然,回曰:‘师教是可尊贵的,但真理更尊贵。’

柏拉图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唯应用自己的脑力推测;亚里士多德采取实际观察的态度。

柏拉图曾说:‘亚里士多德把我压下去了,正如子马压倒母马一样。’

亚里士多德对于宇宙本体论、天文学、博物学、修辞学、诗学、政治学都有巨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六):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和亚历山大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和亚历山大都有很大的交集。柏拉图是他的老师,而亚历山大是他的学生。他的一生已经算是辉煌了。他的一生做了很多的大事件,比如说在公元前335年的时候,他以前在雅典举报了一所校园,名字叫做吕克昂的校园。这个校园被人们称为是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他的知识十分丰富,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活着的百科全书。不算是在哪个学科的领域,亚里士多德都是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他的写作范围十分宽广,比如说心理学,政治学,自然学,还有教育学,诗歌还有雅典法律等等,都是涉及十分多。

他的著作在历史上,构成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向流传了下来。不管是在哪个方面,亚里士多德都十分成功。这样一个哲学人物,不管在什么时候,在历史上都十分受人们敬佩。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七):

引力的故事: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

升上去的必定会掉下来。但其背后的原因让人类最伟大的头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世纪,至今,引力的许多方面仍是个谜。

宇宙中有4种基本作用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和引力。在它们中,引力最为明显,但也是最难破解的谜题。

古希腊人认为,引力是元素的特性。亚里士多德描述了土和水具有引力的原因,它们会倾向于朝宇宙的中心(地球)运动,即下落。他认为,由于空气和火较轻,于是它们会朝远离中心的方向运动,即上升。但是这些趋势只存在于不完美的月下世界。在古希腊的世界观中,月亮之上的一切都屈从第五元素――精质,它能够让天体不受干扰地旋转。

要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需要忘记所有在高中学的物理。引力不是一种力,只是描述土和水的基本性质。就像追逐猫是狗的天性一样,朝向宇宙中心运动也是土和水的“天性”。虽然对引力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在2000年的时间里很少有人真正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发起过挑战。

公元7世纪的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和公元10世纪的伊斯兰学者阿尔伯鲁尼则认为,引力的机理类似于磁铁,但这都不足以撼动亚里士多德的“霸主”地位。它的第一个危机来自哥白尼和伽利略所引发的对太阳系认识的变革。如果他们是正确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太阳转动,亚里士多德的引力理论就会土崩瓦解。基于推理而不是观测和实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把地球置于宇宙的中心。如果太阳取而代之成为中心,所有的重物都会因此飞进太空。

更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引力理论会使得重物下落得比光还快。由于包含更多的物质,因此重物会具有更强的趋势朝向宇宙中心运动,因此运动的速度会更快。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事实,但伽利略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把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用绳子绑在一齐会发生什么?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较重的物体下降的速度较快,其下落的速度会超过较轻的物体;因为绳子的拉力,较轻的物体会使得较重的物体减速,最终它们整体的下落速度会介于两者之间。然而,作为一个整体,其总重量要超过构成它的任何一个物体,因此也会下落得更快。这两个结论完全相互矛盾。

虽然伽利略几乎能够肯定没有如传说的那样在比萨斜塔上透过自由落体实验发现物体会同时落地,但他确实用由软木和铅所做的摆锤做过单摆实验。他认为,铅的重量超过软木锤100多倍。伽利略的实验显示,它们摆动的速率相同,因此受引力作用下落的速度也相同。他还在斜面上透过滚落球体来测量引力的效应。伽利略明确地指出是“吸引力”让物体落向地球。

把引力纳入科学和数学框架之下的是牛顿。目前还不清楚他是否真的是因为看到苹果下落而受到启发,但他自己是这么说的。1726年4月,在与考古学家威廉·斯蒂克利的长谈中,牛顿说是一个苹果的下落让他思考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地。

根据斯蒂克利的说法,牛顿认为苹果是被地球的“吸力”所牵引的,而这一作用力必定正比于质量。苹果会吸引地球,地球也会吸引苹果。但还不止于此,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这是一次飞跃。他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月球屏障,让这个相同的作用力存在于整个宇宙。他意识到是引力在维持行星沿轨道绕行,否则它们就会沿一条直线飞出去。

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的资料都一同写进了牛顿的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这本书通常也简称为《原理》,用拉丁文写成,不容易阅读,还使用了远超一般水平的几何知识。它对引力的关键认识能够概括成一句话:引力的强度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反比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对牛顿而言,他的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足以用来描述行星和卫星的运动以及物体的下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但是,牛顿也留下了一个空缺――引力在遥远的距离上是如何作用的?他在《原理》中写道:“我对此没有任何假说。”牛顿暗示,他的竞争对手会就此挑事。但是,这一解释上的空缺仍使得牛顿受到了攻击,个性是对他“吸引力”一词的使用。这天,我们会很自然地用“吸引力”来称呼或者描述引力,但这在当时仅仅是出于浪漫上的好处。对17世纪的人来说,“吸引力”听上去就仿佛地球是因为某种暧昧而围绕太阳转动的。

两年后,爱因斯坦坐在瑞士伯尔尼的专利局里,有了他自己所说的最快乐的想法。爱因斯坦之后说:“突然之间,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一个人自由下落,他不会感觉到自己的体重。我吃了一惊。这个简单的想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促使我去追寻一个有关引力的理论。”

第9篇: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和先哲们迥然不同,他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并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从戏剧的历史来源来看,德国最早发明“戏剧学”这个词汇,而中国的戏剧学研究始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剧的本质在于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关系,戏剧从诗中的分离以及戏剧的综合性决定了其集体性,

《诗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诗学》全书而言,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分析与比较主要集中在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对于《诗学》的结构一般采用六分说,即《诗学》现存26章,按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第二部分(第4-5章)讨论了诗的起源与悲剧、喜剧的发展;第三部分(第6-22章)详细地讨论了悲剧,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方式是动作的表演。接着,还分析了它的六个成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最后讨论了悲剧的写作和风格等;第四部分(第23-24章)主要讨论的是史诗的情节、结构、分类和成分等;第五部分(第25章)讨论艺术批评的标准、原则与方法;第六部分(第26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另外也有五分说和三分说,三分说相对于六分说以及五分说而言更显得简洁清晰,第一部分 (第1-5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由于对象不同(好人或坏人)媒介不同(颜色、声音、节奏、语言或音调)、方式不同(叙述或表演),也就形成艺术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第6-22章)分析了悲剧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三部(第23-26章)分析了悲剧与史诗的异同。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本次论文参照了罗念森的诗学文本,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借用

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第6章1449b), 他理解的悲剧有多重意义:(1)悲剧是严肃剧,摹仿严肃的行动、高尚人的行动。这点有别于喜剧,相似于史诗。(2)悲剧通过剧中人物动作摹仿对象,具有完整、统

一、有确定量度的情节结构。这点不同于情节多元、篇幅很长的史诗。(3)悲剧使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形式,包括有韵律、节奏的对话和歌曲,伴随人物动作,以综合的表现手段,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就使悲剧进而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4)悲剧不是颂诗,不是平直赞颂高尚人物和善的行为,它表现好人经历坎坷命运、痛苦磨难,这类突发事变引发怜悯和恐惧,令人体味悲壮与崇高。(5)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亚里士多德重视悲剧所寓的“思想”,他指出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思想又是论证、表达真理的能力,深层次显示人物性格,可表达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并达到引发情感的效果。(第六章1450a)古希腊的悲剧时代,是信仰的时代,柏拉图的话构成了一种文化霸权,于是乎为悲剧的存在辩护这一历史任务就落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肩上,“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也是亚里士多德能够摆脱先哲的论断,为悲剧做正确评价的重要动力。

悲剧情节特有引发恐惧与怜悯的情感效果。恐惧由剧中人物遭遇苦难逆境而引起,怜悯是对剧中人物遭受不应当遭受厄运的一种同情。亚里士多德定义恐惧是一种“对降临的灾祸因意想到它会导致毁灭或苦难而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人们听到比自己更好或自己相似的人“受到祸害,推人及己,想到自己也可能受害,就会有恐惧心态。”他同又定义怜悯:“因见知不应爱害者身上落有毁灭性或痛苦的灾祸,

觉得自己或亲友也有可能遭受相似灾祸,就会引起怜悯这种痛苦情感。”由上可知,无恐惧即无怜悯,两者同根并生,都是因想到剧中的厄运、灾祸,可能相似地发生在自己周围、常人实际生活中才引发的。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创作要情节逼真、情感逼真,要求诗人创作时自己仿佛身临剧中人物的情感,真切地进入角色的情感,认为这不是迷狂,而是一种天才的“灵敏”。(1455b)此外,为了进一步论述如何引导观众的心理变化,更好地将观众的情感与戏剧的情节发展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又从戏剧情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看法: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环境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有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因为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提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家族的著名人物。(第十三章1453a)从正确的角度而言,作为观众,不应当要求悲剧给我们一切种类的快感,只应当要求它给我们它特别能给的快感。既然这种快感是诗人通过摹仿来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而产生的,显然就该通过情节来产生这种效果”。(第十三章1453b)悲剧的精心布局,渲染了主人公的真切悲苦之情,观众被感染出怜悯与恐惧,同时又交织着一种审美移情的快感。

《雷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出著名的戏剧,是曹禺的处女作,写的是众多的矛盾和三十年的纠纷在一个雷雨天全部浮现和爆发,在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剧中不合理的关系造成剧中人物的悲剧,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来分析《雷雨》无疑对于学习戏剧,更好地掌握戏剧理论有着重要作用,读过《雷雨》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雷雨》是四幕剧,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让三十年的故事浓缩在一天发生和结束,周朴园从外地赶回周家,鲁侍萍因女儿四凤而重新踏入周家,曾有过一段情的二人再次相遇,周宅隐藏三十余年的秘密随之曝光,周朴园当年“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逼得鲁侍萍抱着刚出身的儿子离开周家,周朴园没有人性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三十年后的父子不相识以及兄妹相恋的人伦惨剧,而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不仅给悲剧做了定义而且也为悲剧做了许多的规定,诸如悲剧应该是五幕剧等等,从《雷雨》我们可得知一出优秀的悲剧并非一定需要是五幕剧。《雷雨》的矛盾直接爆发于一天之内,而事件的跨度是三十年,矛盾的主体涉及到了周朴园,鲁侍萍,繁漪,鲁贵等人物,有限的时间表现了整个戏剧的主体,符合亚里士多德时间有限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把情节认为是悲剧最重要的情节,在《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曹禺的情节设计脉络与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悲剧情节安排,从四凤到周家做工到鲁妈到周公馆找四凤,然后遇到周朴园,以及最后的周朴园发现矿上闹事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其间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亚里士多德将剧中人物的性格安排在了第二位,足以看出人物性格对于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雷雨》中

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复杂,爱好诗文,对未来充满希望,却最后抑郁寡欢的繁漪以及对爱情充满期待,却惨遭周朴园抛弃,最终又看到一双儿女悲惨命运崩溃的鲁妈,《雷雨》这部剧很精彩,却也很无奈,催人警醒,我们作为观众,在真正进入其中的情节时,也会从剧中人物的命运中体会到生活的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

身处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相关理论与近代作为悲剧出现的《雷雨》体现的创作精神相吻合,进一步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为戏剧的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纵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完全适用于当代的文学,但是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却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