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拯救男孩

2022-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们该如何拯救男孩

该如何拯救全球涨幅第一的A股市场

一场股市上投资加杠杆所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甚至已经引发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和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笔者赞同救市的行为,但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应是这轮股市风暴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以及资本市场的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该如何纠偏。A股市场真正需要拯救的,是规范、法制化的市场环境,是价值投资理念。

从2014年6月30日至2015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从2048点涨至4277点,108%的涨幅位列全球第一。若从今年上半年涨幅看,上证综指为32.23%,深证成指为30.17%,创业板指数则高达94.23%。而全球主要股市除阿根廷的上半年涨幅达到33%外,其余均在20%以下。如美国道琼斯和标普基本持平,欧洲市场稍好一些,德国DAX30指数上涨11.62%,法国CAC40指数上涨12.11%,英国富时100指数微跌0.69%。亚太股市的涨幅也只有10%多一点。因此,A股市场的涨幅在过去1年或半年中,均为全球第一。

问题来了,2015年全球主要股市中唯一需要救助的,竟然是涨幅第一的A股市场,这合乎逻辑吗?

流动性风险之外还需要救什么

既然涨幅那么大,跌下来之后的涨幅还是全球第一,为何需要救呢?这是熟悉股市的学者们的普遍观点。确实,即便跌至3500-4000点之间,A股主板的市盈率中位数还在40倍以上,市净率的中位数水平也在4倍上下。笔者之所以不愿用平均数而是要用中位数,是因为银行等大市值股票的权重较大,市盈率和市净率较低,用平均数容易失真。不少人通常用上证50或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比美国股市略低作为A股颇具投资价值的理由,显然存在一定的误导性。如果说主板估值水平高得不是太离谱的话,那么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就比较离谱了,目前的市净率中位数还有5-7倍。因此,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在这么高的估值水平上救市,无疑是火中取栗。

笔者与大部分市场参与者一样,是赞同救市的。因为这是一场股市上投资加杠杆所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它甚至已经引发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和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再不救市,或将爆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6月下旬以来,大家共同目睹了救市的全过程,应该还是比较顺利:流动性得到了缓解,杠杆率显著下降,股市在短期内的连续快速下跌也没有导致金融体系内的连锁不良反应。不过,当流动性问题得到缓解之后,对救市的质疑声再度响起,即政府应该救什么?如果只是救流动性,那么还可以理解,如果要救股价,这是否存在滥用纳税人的钱来助长投机之风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尽管认同只需救流动性而不需救股价之说,面对这样一个人心不稳的市场,你能区分清楚救流动性与救股价之间的界限吗?或许当这一事件成为过去之后,我们才能比较清晰和客观地来评价这次救市行动的得失,而现在则为时尚早。就像救火一样,当明火被扑灭之后,还得继续消除暗火和复燃的可能性;当流动性问题基本缓解之后,救市行动还是会围绕着去杠杆和规范融资渠道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股市能保持稳定或上涨,则去杠杆过程会比较顺利。实际上在其他领域,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去杠杆。

小而不能倒:

对A股长期高估值的另一种解读

A股尤其是创业板的估值水平过高被很多人所诟病,因此,股市近期出现的大幅下跌也被解读为估值的合理回归。不过,对一个只有25年历史的市场而言,我们不难发现,A股的估值水平长期偏高,即所有A股的市盈率的中位数水平,一般都维持在25-50倍之间,而目前利率水平接近于零的成熟市场,估值水平通常不足A股历史均值的一半。

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估值水平过高呢?笔者认为是金融管制过度的原因,如上市准入制度、市场维稳机制等。对照美国的次贷危机中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而采取了“大而不能倒”的对策,A股市场的长期潜规则就是“小而不能倒”,即小公司不能退市,且小公司的市值将在购并重组的预期下不断做大。

尽管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在逐步完善,但实际退市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当上市公司经营难以为继的时候,它就有望成为壳资源。壳资源的使用权往往归大股东所属的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因为上市准入门槛较高,所以,壳资源就存在稀缺性。而且,由于A股市场的超高流动性(换手率通常是成熟市场的好几倍),导致壳资源在定价上又可以享受流动性溢价。

例如,上海“老八股”是指最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8只股票,“老八股”组合上市以来上涨229.7倍,年化收益率为24.87%,超过股神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业绩;而同期上证综指上涨37.79倍,年化收益率为16.8%。不难发现,“老八股”中,大部分公司已经被重组或资产置换,25年来,主营业务也被改得面目全非,但却没有一家遭到退市。如果在美国,可能不少已经被退市,若在香港地区,则不少可能成为股价低于1元的“仙股”。

因此,中国特色股市中,每个A股实际上都隐含一份期权,即当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出现问题,面临危机的时候,它的重组可能性就提升了,其期权价格开始上涨,所以,股价所对应的市盈率水平就会大幅上升。统计发现,市值越小的上市公司,股价的年化涨幅越大,如1992年以来,市值在5亿元以下的公司,股价的年化涨幅为16%,而市值最大的一组股票的年化收益率仅为3.2%。因此,超大市值股票的期权价格约等于零,因为被重组概率极低。

或许有人说,今后实行注册制,股票供给大幅增加,壳资源就会贬值。笔者认为,今后3-5年内壳资源价值不大会贬值,因为注册制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可以参考的案例是,B股交易对境内居民开放后,A股与B股的价差没有显著缩小;同理,沪港通之后,A股与H股的价差也没有显著缩小。

救市之后应该反思什么

不少人已经开始关注“救市后遗症”,因为你救起来的是全球涨幅第一的市场,救了一个泡沫而不是被低估的实体。大家对国家队买的那些股票如何处理感到困惑。笔者倒是认为,这些均是技术性问题,不难解决。而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应该是两个层面,一是这轮股市风暴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二是资本市场的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如何纠偏。

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看,由于全民炒股,市场利率水平并没有因经济下行和企业盈利增速的减少而出现相应回落,这对于实业投资是不利的。而且,股市的赚钱效应更使得不少企业将信贷资金投入股市,而居民则在股市投资上加杠杆,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脱实向虚的不好趋向。如果说居民在房地产上加杠杆(增加按揭贷款余额)还可以支持实体经济,那么,在股市上加杠杆,则明显是弊大于利。国外居民一般负债都用于消费,不仅风险可控,而且支持实体经济。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对GDP的贡献大增,原因也是股市火爆;那么,随着股市去杠杆,金融业对GDP的贡献会下降,而由于居民财富的缩水,又将导致消费的回落,甚至会使得刚有起色的房地产销售增速再度回落。

因此,我们对资本市场要有敬畏之心,它对于经济既有支持作用,又有伤害作用。笔者曾研究过国人的思维特性,发现从总体看,辩证思维比较发达,系统思维相对薄弱。所以,第二个需要反思的,就是资本市场的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在管理理念上,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功利心过强不利于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如上世纪90年代提出,股市要为国企解困服务;后来又提出,要利用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如今,股市又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尽管资本市场确实具有上述功能,但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过程,若刻意去利用资本市场来实现这些目标,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如今的IPO被暂停,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A股市场的投资理念,肯定是交易主体决定的。目前交易主体中,个人投资者占了市场交易份额的85%左右,所以,股市发展25年来,主流的投资理念还是博取价差收入的散户思维。要改变这样的投资理念,首先要改变交易主体的结构,这在今后十年内恐怕还难以做到。比如美国从一个散户市场变成一个机构投资者交易占70%的市场,大约花了70年时间。然而,作为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在引导价值投资理念上,应该可以有更多的作为。如新兴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公司治理,如何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来鼓励分红派息和长期投资,应该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因此,A股市场真正需要拯救的,是规范、法制化的市场环境,是价值投资理念。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作者:李迅雷

第2篇: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

中国人自古以道德立国、立身、立命,几千年来讲究仁、义、礼、智、信,没想到了今天,在国人还来不及为举世瞩目的经济荣光邀杯庆祝时,行业暴利、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建筑安全等恶性事件却像一把把利刃,划出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不久前,政府总理质问房地产商是否流有道德的血液,最近又痛斥“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楼倒倒、瘦肉精、550万天价医疗费……人们尚不能判定,一切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追逐利润最大化成为共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的道德真的崩塌了吗?利益面前,道德的价值何在?如果说道德沦丧是发展过程的必然代价,但愿这个代价是短暂的。毕竟文化命脉的底线、法律的底线就在那里,抬起头来随时都能看见。

——编者按

【采访对象】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诚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博士孙守纪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晓毅

【讨论话题】古代商贾的道德观

道德为什么滑坡?

市场经济没有道德?

道德与规范

事件回放

食品安全事件

【染色馒头】2011年4月12日,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瘦肉精】继2009年2月,瘦肉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事件后,2011年3月15日,沉寂一时的瘦肉精再现“遗毒”,双汇被曝收购“有毒”肉。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动物药品,将这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如果长期服用会诱发恶性肿瘤。

点评 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空壳奶粉,到2008年河北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毒双汇、敌敌畏鱼干、敌敌畏泡菜、陈馅月饼……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禁让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房地产事件

【高价暴利楼盘】在某地产网站的调查中,北京第一豪宅霞公府售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而其此前拿地时的楼面价仅4145元/平方米。包括钓鱼台七号院、首创禧瑞都、红玺台、银河湾、远洋万和城、上国阙、华远九都汇、中海紫御公馆等豪宅项目也是同样低价拿地、高价卖房的情况。

【上海“楼倒倒”】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无锡“楼薄薄”】2009年8月,无锡桐乡市居民沈汉良发现自家天花板湿了,原以为楼上住户徐建兴在搞装修。谁知,后经相关工程师测定徐家楼板才是“罪魁祸首”——楼板设计厚度12厘米,而徐家楼板厚度却只有7.9厘米。

点评 房地产暴利、接踵而来的楼房安全,成为不少居民共同的一块心病。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在谈及控制房价时特别强调,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试问:他们有吗?

医疗卫生事件

【人死还收费】49岁的吴喜英因胆管结石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接受手术,却不幸身亡。出院小结显示,宣布临床死亡时间为3月21日5时32分,而医院的住院费用表显示住院时间一直到3月23日。一个小手术,住院一个月、三次手术,天价医疗费是45万元,据家属查证,仅输液就达330多公斤。

【南京徐宝宝】2009年11月3日,婴儿徐宝宝因高烧、眼眶部肿胀等症状入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次日清晨5点多钟不治身亡。据婴儿家属反映,婴儿住院病情恶化时,家属几次向值班医生反映病情,由于医生打游戏、睡觉等原因,都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由此导致了婴儿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死亡。

点评 “医者父母心”的古训,似乎早随古人远去。医生本是崇高而神圣、极富人性的职业之一,医院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场所。但令人遗憾,大大小小的医疗事故,居高不下的行业暴利,冷漠而不负责任的“职业疲劳”,时时敲击着国人疲惫不堪的神经。

古代商贾的道德观

孙守纪

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源远流长。优秀传统商德作为其主体部分,主要讲究公平交易和诚信不欺,它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古代,对商人的约束主要靠一些非正式规则,如道德说教、亲情、血缘关系等来实现。其中,尤以儒家的“义利观”为代表。

先秦经典儒家“义以生利”和“以义制利”的思想,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内容,由此所延伸出来的“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等思想便构成了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并渐渐与商业公平交易等原则融会贯通,指导着古代商业活动。

如,在《论语里仁》中,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说法。大意即发财富贵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宁可不要。此外,还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以及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关于“义与利”的辩论,都成为古代商业活动遵循的无形法则。

儒家认为,品行高尚的人在个人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这种利益是否符合全社会公众的道德准则。

延伸阅读

“圣人之本”与“百行之源”

《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管子乘马》篇曰:“非诚贾不得食于贾”,指不诚实的商人不得以商为生。宋代周敦颐说“诚”是“圣人之本”与“百行之源”。诚信是商贾的人格追求与立业根本,处理与国家、同行、顾客、主人、佣工等关系的基本原则。记录清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水窗春呓》一书中就指出,一些享有美誉的商贾与老店,“如扬州的戴春林,苏州之孙春阳,嘉善之吴鼎盛,京城之王麻子,杭州之张小泉……得名之始亦只循„诚理‟二字为之,遂食其报于一二百年”。

市场经济没有道德?

王 诚

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市场经济中的人是具备基本道德和基本素质的。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在肯定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之外,也特别强调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并提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道德是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劳动分工、产品交换。如果失去了道德这道屏障,任欺诈等行为肆意泛滥。久而久之,人们不再相信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大家都自给自足。那么长此以往,市场经济将不复存在。

如果没有任何道德或规范的约束,而是像原始丛林社会一样,弱肉强食,追求野蛮的经济形态,将不利于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道德不是“商品”,不能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一切都可以出售,那就不是市场经济了。

有人将现有的社会道德滑坡归咎于市场经济的问题,认为是市场经济导致了道德伦理的丧失。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这些负面消息而否定市场经济,本质上,它们与市场经济本身也是格格不入的。

延伸阅读

美国企业讲道德

美国有句名言:“要靠做好事成功(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这实际上也是美国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环保运动中,有许多公司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许多美国人在决定自己是否使用某一企业的服务时,也要看其道德形象。这从他们的企业广告上就可以看出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在广告上只字不提自己产品的性能如何优秀,而反复鼓吹自己的产品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资助第三世界。从这些美国企业产品的行为和宣传上,你可以说道德被市场化了,也可以说市场被道德化了。

道德为什么滑坡?

张 翼

“文革”时期对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的过分批判和否定,导致年轻人的思想文化传统被完全打破。“文革”结束,在迅速发展经济的接口中没有及时梳理以往的历史文化,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

除历史文化传统遭遗弃外,自改革开放后过多地强调“发家致富”,以及在部分地方商家将欺诈作为经验,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不过,目前的“道德滑坡”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存在的短期现象,随着规范的完善,会有所好转。

王晓毅

现有体制也是造成“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很多规范、约束都是自上而下制定、贯彻实施的,官方声音掩盖了民间说法,在依法治国环境下,“道德”问题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

此外,古代的商业活动范围较小,对商品交换的依赖程度较低,大部分人都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古代商业活动大都是在熟人社会里发生的,大都是重复交易,交易双方彼此都非常熟悉。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商业活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商业活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商业交易大都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彼此都不是很熟悉,而且往往只发生一次交易就结束了。这也是造成如今商人“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延伸阅读

道德银行的成立与夭折

近年来,我国道德滑坡现象严重,为此有人提出“道德市场化”。2002年1月7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创建了全国首家“道德银行”。此后,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不断有新的“道德银行”陆续开张。“道德银行”仿照银行的形式,学生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如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但这个尝试并没有大获成功,许多“道德银行”开门不久后陆续夭折。

道德与规范

张 翼

其实“不道德”行为并不是我们国家的专有产物,是所有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在伊朗、美国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道德不相符的行为。日本在二战后也曾出现过类似中国“道德滑坡”时期,也有过假冒伪劣产品满天飞的现象。但随着规范的逐渐确立,在上世纪60年代渐渐得到改善。

一方面要对违法的“不道德”行为严厉批判,同时也要注重在道德教育上做文章,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注重宣扬“勤劳致富”“规范致富”,以此影响人们的“道德观”于无形之中。

孙守纪

现代商业道德是和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成风、官员的道德水准低下,也不能对商人过多苛求。毕竟官员榜样作用更强,影响也更大。

因此,解决商人的道德问题,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约束官员、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共媒体的自由权、切实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这是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根本之道。其次,要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建设,这个基础还是规范官员职业道德,其次才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诸如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师等。第三点才是规范商人的职业道德。

王晓毅

在古代,不道德的行为可能更多的体现在男人打骂女人等方面,在消费社会,则更集中地表现为商家制造假劣伪冒商品。不同的社会土壤孕育不同的社会行为,与古代道德风气相比,并不能笼统地说现代人的道德水准降低了。

道德危机蔓延与否,关键在于社会给它提供的土壤如何。当前应加大法律和监管力量,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更好地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

王 诚

为何现在社会潜规则影响依然巨大?重要的一点,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执行力度等大大受侵犯。如何遏制频发的道德沦丧事件?首先必须在健全现有法律、法规以及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

此外,还应不断完善现有道德体系建设和宣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其中的“道”非常关键,但现在缺乏这一块理念的引导。这些年在教育问题上,我国倾向于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进而导致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公共意识不强。

不过,在道德建设方面,要张弛有度,力争掌握好“火候”,不能造成道德宣传的过高标准与生活实践中的过低标准的失衡。

延伸阅读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节选

为他人担忧,而不要为自己,限制我们的自私,展示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

第3篇:拯救男孩

如何拯救男孩

李文道博士

现在我们感觉男孩教育或者成长出现了好多问题,比如说,我们观察到为什么剩女越来越多,超女越来越多,野蛮女友越来越多,而宅男、啃老男、草食男越来越多,肌肉男越来越少,排骨男越来越多。以前是铮铮铁骨,现在是叫铮铮排骨。那么如果说你做了父母,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在学校里边比不过女孩,学习好的女孩多,学习差的男孩多。好多父母很忧虑地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到学校里边就成了问题儿童。在家里边是一块宝,到学校里边就成了一棵草。老师老找他的麻烦,说你的孩子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课,为什么?

我要告诉大家,男孩不仅仅存在这些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男孩面临四大危机。就是学业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还有心理危机。

第一大危机——学业危机。在小学大家可能都有印象,小学里边学习好的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肯定是女孩多。男孩调皮捣蛋的多,男孩差生多,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都认为男孩如果到了中学就好了,是这样吗?我们看一下中学的表现,每年高考发榜以后,我们老师发现怎么这个状元也是女的,那个状元也是女的,结果发现这样两条曲线。这个红色的曲线是男生的变化,就是男高考状元所占比例的变化。1999年是百分之六十六点二,到了2008年下降为百分之三十九点七,女生高考状元的比例在大幅度地提高,由1999年的百人之三十三点八,上升到百分之六十点三。高考状元是学习最好的一个群体的代表,高考成绩是这样,平时成绩呢?重庆有个研究者,在2006年调查了二十六所中学,六千五百多名中学生,结果发现了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个,会考成绩总分女生比男生高;第二个结论,学习好的女生多,学习差的男生多;第三个结论,这个研究发现男生的优势学科仅剩下三门,就是物理、化学和地理,而语、数、外、政治、历史和生物,都是女生占优势。这样两个数据大家发现,是不是在中学的时候,男生也是在阴盛阳衰,到了大学男生会不会改善呢?在大学,男生的劣势进一步被凸显出来了。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学业危机。大学国家奖学金,这是中国最高水平的,就是覆盖面最高的奖学金。我统计了2006年到2007年,以及2007年到2008年,这两年每年大概五万名。男生的比例是女生的二分之一,三份奖学金被女生拿去了两份。不管是省属高校还是部属高校,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都是清一色地阴盛阳衰。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发现在当代这个时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学业成绩上,男孩是处于明显的劣势的。这是男孩的第一大危机——学业危机。

第二大危机是什么呢?体质危机。那么国家权威部门对我们的青少年儿童,他的体质进行长年的监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1985年到2005年,中国男孩的体质在持续地、稳定地下降,我们看这样几个指标,肺活量、速度、力量,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在持续地下降。我们的孩子肺活量更低了,跑得更慢了,跑的耐力更差了,爆发力更差了。在一些不好的指标上,比如说肥

胖率、近视率,中国的孩子在直线地上升。还有一个让我们更感到不可思议的问题是什么?一般讲小日本,有一点看不起人家,但是小日本这个词马上就要进入历史了。为什么?一个统计表明,中国男孩的平均身高已经落后于日本男孩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物质、我们的营养、我们的医疗卫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男孩体质在持续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这是中国男孩的第二大危机——体质危机。

第三大危机是什么?叫心理危机。第一个,男孩的成瘾行为更高。不管是网瘾,还是烟瘾、酒瘾、毒瘾,只要是瘾,男孩的发病率、成瘾率都比女孩高;再一个,在心理问题的求助率上,男孩的求助率比女孩高。心理问题是比较轻微的问题,那么比较严重的问题,到病,就是心理疾病这种状态的时候。男孩在常见的心理疾病上,他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女孩,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多动症、自闭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他的比例都是很大的。男孩他的心理并没有那么坚强,相反他要比女孩更加脆弱,这是中国男孩的第三大危机。

第四大危机是什么?社会危机,就是适应社会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主要体现在男孩有更多的问题行为,男孩更容易违法犯罪。少管所里边关的大多数是男孩,监狱里边关的大多数是男人。所以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有句话,说威胁社会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

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第一个是全线危机,从小学到大学,从幼儿园开始,男孩表现就不如女孩;再一个全面危机,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不如女孩;第三个是全局性危机,中国男孩的危机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从大城市到乡村、从南到北,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讲危机,大家会不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男孩深陷重重危机?我们对这个问题做了一年半的研究,得出了男孩危机的三大原因:应试教育、家庭教育,还有流行文化。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原因——应试教育。孙云晓先生总结了一句话叫,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把男孩的优点给压制了,把缺点放大了,把特点忽视了。男孩有什么优点?动手、运动。但是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下,你动一动就是违反纪律。现在的学校一个强调安全,第二个强调安静。安静的要求是跟男孩的这种天性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说为什么学校里边的问题儿童都是男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再一个男孩的缺点被放大了,男孩的自制力不如女孩,男孩更不容易服从纪律的要求。男孩坐不住,男孩想动,男孩更加叛逆。但是我们的教育把这些特点成倍地放大。再一个就是男孩的特点被忽视了。男孩是更喜欢冒险,更喜欢竞争。但是在学校里边,他的这种冒险精神,竞争的这种精神得到发展了吗?没有,被忽视了。所以说,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

那么男孩危机的第二大原因是什么?就是家庭。男孩危机也是父母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父教缺失,今天在座的男同志比较多。我问一下大家,你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吗?你的位置是缺失的还是非常尽责的?我想通过两个证据来说明父教的缺失对男孩的影响。

2002年北京市发生了一起著名的悲剧,就是蓝极速网吧案。二十五个人被活活地烧死了,当初大家想,这个孩子怎么这样没有人性,用汽油泼到那个门口,然后把那么多人烧死了。为什么他不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不应该做的。我们一般人都看表面,把这个错误归因于这四个孩子。我对这四个孩子,两个泼汽油的,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四岁,都是父教缺失的孩子。一个老爸老是吸毒,不是在监狱里边就是去监狱的路上;另外一个父母离婚了,跟着妈妈;另外两个孩子也是父教严重缺失的孩子。所以说父教缺失和男孩的暴力行为和犯罪,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个不但是个案可以证明,统计研究也可以证明。我们看一个美国父道组织的数据,百分之七十的少年犯出自于单亲家庭,百分之六十的强奸犯,百分之七十二的少年凶杀犯,百分之七十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于无父家庭,百分之九十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还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吸毒青少年来自于无父家庭。我相信这几个数据能给大家一定的震动,父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中国父教缺失是非常严重的。为什么许多男孩这种阳刚气质不够?跟父教的缺失有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是父教缺失,另一个方面是母亲溺爱。有一个调查,调查了一百六十七名少年犯,肯定是男性居多,然后调查他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这些少年犯的家庭教养方式,最高比例的是溺爱型,就是溺爱型的家庭最容易违法犯罪,最容易进局子、进监狱。

我们认为,男子汉气质的杀手,其中之一就是溺爱。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一个男孩,看起来不像男孩,像一堆肉是不是?他多沉?三百八十一公斤。那么这样的男孩是怎么样造就的呢?妈妈的溺爱造就的,这个妈妈因为第一个孩子夭折了,然后生了第二个男孩,就特别溺爱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只要是想吃,她就无条件地满足他的需要。他妈妈只干两件事情,第一件去商店里边买食品;第二件喂孩子吃饭。从父教缺失和母亲的溺爱,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男孩的危机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那么第三大原因什么?大家一看这两张图片笑了。李宇春、小沈阳,不单大家喜欢,我也喜欢。我觉得李宇春挺好的,小沈阳也不错。为什么把他作为男孩危机的一大原因?大家想一想,大家都是成年人,大家的性别角色已经确立了。我是个男人,我应该怎么样当男人;我是个女人,我怎么样当女人,我们已经确立了。就是小沈阳再怎么女性化,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李宇春再怎么男性化,对我们也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性别正在不断形成和确立的儿童青少年来讲的话,它是具有消极影响的。因为性别角色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模仿。我们的男孩在家里边,老爸不在,天天赚钱;在学校里边男老师太少,他就去找榜样,正好小沈阳这样的榜样乘虚而入。所以说流行文化,尤其这个选秀文化,男性女性化,女性中性化,对儿童的性别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中国,韩寒说得好,超女选出个男的,好男儿选出个女的。这个对男孩的性别形成、确立,是有消极影响的。

这是我们总结的男孩危机的三大主因。我们要如何应对?我们要改变。改变什么?谁需要改变?怎么改变?这个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谁能改变?谁需要改变?应试教育可以改变吗?可以。但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素质教育提了那么多年了,原地踏步,甚至愈演愈烈。我们的父母能够改变吗?能够马上改变吗?一个孩子能等待吗?有一个没结婚的小伙子说,李老师,我准备晚要孩子。为什么?我等到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以后,我再要孩子。我说你能等,你的爱人能等吗?所以说应试教育我们是很难改变的。那么流行文化能够改变吗?也很难改变。你能让小沈阳从舞台上消失吗?不能。你能够用一些正面的形象代替这些不健康的形象吗?我们每个父母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不能。那么,我们能转变的是什么?只剩下母教能改变,而且马上可以改变,马上可以见效的,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应试教育你指望不上,流行文化你指望不上,你指望的只有你自己。怎么样改变?改变什么?

要从两个方面去改变。第一个,改变对男孩的认识。男孩是什么样的?男孩是更脆弱的,男孩是暂时落后的,男孩是跟女孩不一样的。男人很坚强但是男孩很脆弱,男孩的脆弱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上,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男性在生理上是更加脆弱的,男性胎儿的死亡率比女性胎儿的死亡率高。生产的时候男孩的难产率、死亡率比女孩高。出生以后男孩因为疾病、因为意外事故死亡的比率比女孩高。即使到成年也是这样,我们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要比女性短几年,三到四年。在情感上是脆弱的,因为男性缺少情感调节的这种机制。

第二个,男孩是暂时落后的。男孩在生理上是落后的,男孩在心理上是落后的,心理落后体现在什么地方?他的语言,他的自制能力是落后的。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研究的结论,五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仅仅相当于三点五岁女孩的水平。男孩十三岁进入青春期,女孩十一岁就进入青春期,所以说男孩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落后于女孩的。让男孩早上学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第三个,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男孩有男孩的优点,男孩有男孩的缺点。但是更多的是,男孩不同于女孩的特点,这些往往是被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教育所忽视的。

那么父母要拯救男孩,第一步就要认识一个跟我们的想象不一样的男孩,去发现男孩;第二个我们要改变父母的教养观念。第一观念是,父教是难以替代的。再伟大的母亲,再好的母亲,也很难替代父亲的角色。一旦你认为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那么我们就要尽职尽责地做一个好父亲。怎么样做一个好父亲?第一个,除了赚钱还要教养,要端正态度,做父亲看作为一种无上的荣耀。再一个时间上要保证每天要跟孩子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亲子交流沟通的时间,还要做好男子汉的榜样,男子汉气质是从父亲这一端慢慢地传递给儿子的。

父亲需要改变,母亲也需要改变。第一个,男孩需要关爱,但是不要溺爱;男孩需要放养,但是不能够圈养。男孩的危机好多是圈出来的,家庭教育的转变还有两个关键转变,父母是男孩的最后一条防线。可以这样讲,如果一个男孩表现不好,学校很容易放弃,因为它有几百个孩子,上千个孩子,老师也很容易放弃,因为他有几个班的孩子,一个班的孩子。但是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如果说父

母放弃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放弃了自己,说白了,许多男孩表现比较差,是调皮捣蛋学生,百分之九十九是冤假错案,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适合我们的男孩。如果说我们的父母没有站好最后一条防线,那么男孩就有可能滑向危机的深渊。再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教育是长跑,不是短跑,因为男孩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落后于女孩,所以说男孩的父母更加耐心,你要更加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短跑什么最重要?起跑线最重要。但是长跑呢?起跑线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那么具体的行动应该怎么改变呢?我们觉得应该从五个方面:第一个是责任,责任感是男子汉的第一通行证,男子汉的第一大魅力就是责任。我们要培养有责任的男孩。关心自己、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另外就是四个方面,正好应对的是男孩的四大危机。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拯救男孩我们的行动是什么?改变。改变我们对男孩的态度,改变我们的家庭教育,甚至我也期望能够改变我们的流行文化,改变我们的应试教育,但是在目前最容易改变的是我们的父母。当然我们的父母要改变不容易,因为我们需要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是什么?就是应试教育。我们要在应试教育所压缩的这个狭小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去拯救我们的男孩,所以说我觉得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在拯救男孩这个问题上,父母的责任是更重要的,父母的作用是更大的。

第4篇:拯救男孩 成就梦想

【问题呈现】

作为《青春问诊》的一名管理员,收到男生问诊的小纸条很少,包括小鸟妈妈,关于女生的问题倒是一个接一个,难道男生真的没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诊吗?

其实不然,在和学生家长及朋友的交往中,经常听这些当父母的唠叨自己男孩子诸多的问题:上课做小动作、说话、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字写的差、背课文难,喜欢看漫画书,爱看电视,爱上网玩游戏等等。老师和家长虽然都采取了各种严厉的措施,但都是收效甚微。更有严重的,有一位家长这样说:她的儿子上课违反纪律,老师就叫家长,回到家爸爸就骂他或者打他。这个孩子不但没有改正错误的行为,在课堂上更是大声说话,戳戳这个同学,动动那个同学,搞的他周边的同学都受影响。老师就再叫家长,儿子就再次挨打。有一次,爸爸又要打他的时候,儿子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要砍他爸爸。这个孩子只有8岁。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的男孩究竟怎么了?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

在父亲节里,我就代表父亲们谈一谈我们的男孩。

【问题分析】

科学研究证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

近30年来,一门全新的科学--性别科学正在崭露头角,对性别如何影响男孩女孩的问题,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35个发达国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差别至少有100多处。以下几项和我们家长经常问的问题有关:

(一)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流经小脑的血量更多。

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而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行动的。流经小脑的血流量多,小脑就比较活跃,所以男孩就爱动。这些因素是导致男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从肢体运动中学习。

(二)男孩的胼胝(pian zhi)体(连接两个半球的纤(xian)维素束)与女孩的体积不同。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同时只能做一件事。比如:男孩在玩的时候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老师、家长叫他,他就像没有长耳朵似的。很多男孩为此遭到老师和家长的训斥。

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我经常是大吼一声:“你听到没有?你没有长耳朵呀?”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他一脚或一巴掌。儿子经常被吓的一机灵。现在我已经把儿子训练成:我一叫他,他赶快回答:“爸爸我知道了,”但是一个很惨痛的代价是:我打扰了儿子,破坏了他注意力的形成。

(三)颞叶中的神经连接不同。

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特别敏感。而男孩则较少听到回响在耳畔的声音,特别是当声音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所以用听课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时候,男孩就没有女孩的效果好。男孩需要更多的触觉型的体验,以便激发大脑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说那种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方式就比较适合男孩。

(四)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大脑中的一个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也不同。

男孩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特别是写出来的文字内容。这就是背课文对男孩是件困难的事一个原因。但是,因为男孩的海马更偏爱序列,在记忆大量序列和层次分类 (如:要点、子要点、子子要点等)的信息时就非常成功!如,很多男孩写作文,经常是:一什么什么,二是什么什么,三怎么样怎么样......

(五)男孩的额叶没有女孩活跃也没有女孩发育的早。

所以,男孩容易作出冲动的决定。这种冲动,会使男孩在进行户外独立学习时效果更好。而我们是让很多孩子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固定在座位上学习,男孩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六)女孩大脑中主要的语言中心,发育得更早更发达。

女孩还拥有更多的雌激素和后叶催产素(这些化学物质直接影响语言的使用)。男孩则具有更多的睾丸激素(一种与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的激素)与后叶加压素(与地盘性和等级制度相关)。由于血液中的后叶催产素含量较少,大脑对语言的重视度不高,导致男孩在静坐或谈话时的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自然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脑中学习那个键,常常通过行为反应、等级竞争和攻击性培养起来的。)

(七)在完成任务的休息时间,男孩的大脑会进入一种“睡眠状态”,使自己恢复、补充能量后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

这种对男性大脑的活动至关重要的睡眠状态很可能在教室里酿成大祸。大部分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停止做笔记或睡觉,或者以摆弄铅笔(做小动作)或坐立不安等方式进行自我刺激的学生都是男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清醒以便继续学习。看来我们都错怪了我们的男孩,总以为他们是故意违纪的。

(八)男孩的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孩少15%。

这种结构不利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学习。因此男孩在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时成绩很好,此时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如果非常频繁地变换任务,他们的表现就不佳。大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过度刺激的主要反应是挫折感,因此,男孩在课堂上容易发生更多的违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学校的教育有深度学习的时间吗?有深度学习的方法吗?

(九)男孩主要的荷尔蒙是睾(gao)丸激素。

睾丸激素在中学和高中期间达到很高的水平。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通过大脑接受5—7次该种激素的刺激。睾丸激素可以提高男孩空间运动知觉的发育和右侧大脑中心的应用。男孩拥有的睾丸激素比女孩高20倍。所以毫无疑问,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的大脑和女孩是不同的。此时女孩的荷尔蒙雌性激素和后叶催产素正不断提高左额叶的语言发展,而男孩荷尔蒙正推动男性大脑的攻击性行为、空间—机械和肌肉运动知觉的身体体验。家长不了解,在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让男孩有机会发泄掉由于荷尔蒙激素给他带来的烦躁。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J.莱特伊说:“体育锻炼本身不能使你更聪明,但它能是使你的大脑处于最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这一距离从童年早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很多男孩的大脑天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那些强调阅读、写作、复杂的组词造句的教学方式,尽管这些技能是所有文化不可缺的。与男孩相比,女孩大脑中有更多范围的区域专门负责语言功能、感知记忆、静坐、倾听、语调和神经交叉串话,因而复杂的阅读和写作对她们而言显得比较容易。但对男孩而言就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

(十一)从人类历史的遗传来看,由于男性主要从事狩猎活动,因而他们需要培养出一种更具空间—运动知觉能力的大脑。

他们需要良好的视觉,但又不需要像负责生儿育女的女性那样具有特别精细敏感的感知能力。男孩的大脑是及其兴奋的。与女孩大脑相比,血液更多地流过脑干。因此更适合身体运动,但不适合语言的导入与输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男性通过狩猎等空间——机械运动原理、经济和贸易上的数字往来、发明与创造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进行有机的自我发展。男孩的大脑是一个美丽的连接迷宫,正等待着连接数字、距离、大小、方位和方向。男孩的思维充满好奇,富于创造力。

可是,这么好的大脑,教育来教育去,我们中国的男孩怎么就落个没有创造力的名声呢?也正是由于男孩的大脑趋向于空间---机械游戏和学习,和女孩的大脑相比,它总是要“占有更多的空间”。当男孩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时,男孩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感到困惑和焦虑,随之便会出现许多违纪问题。比如:男孩需要的桌子都要比女孩更大的桌子空间。男孩的大脑时常喜欢把东西铺开,这是男孩大脑常见的学习方法之一。(这就是为什

么男孩为什么学习的时候把书啊本子啊搞一桌子的原因。)男孩喜欢把东西展开或拆开,然后再重新组合或重建。(这也是男孩为什么喜欢搞破坏的原因。)

有的家长问“为什么我家儿子不喜欢老师或家长给他推荐的书,喜欢看那些漫画,科学呀有关的书呢?”这是男孩的荷尔蒙、神经性、心理特点和他们空间——机械的大脑所决定的,他们只喜欢他们感兴趣的书。

大多数男孩喜欢读:

1.充满空间——运动知觉活动的书:

如:恐怖电影、科幻小说、体育传记,还有那种令人兴奋、神秘、充满阴谋和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最终决一死战的内容的书。

2.技术或机械类的书,如科技类的书。

3.图解或视觉类的书,如漫画书。

只有当男孩进入大学时,他们的大脑发育趋于完成,这种现象才会消失。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喜欢读书,就不要把你开的书单强加给你的儿子。

总之,男孩们在一时冲动惹出麻烦或做错事的过程中学习,成长为男子汉,成为律师、医生、运动员、飞行员、公司经理人等等,推动人类社会的改革与创新。

【问题解决】

不是男孩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男孩天性中许多关键要素不适合目前的传统教育。

在学校里,男孩的天性没有得到承认。他们被迫放弃自己的视觉和空间技能、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孩们变的“安分守己”了,但他们的特殊天赋也终于被钝化或扼杀了。很多男孩由于淘气、违纪和学习原因被勒令“请家长”。而家长呢,回家后就气急败坏地把儿子“修理”一顿,谁都没有意识到男孩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原因,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正在伤害着我们的男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我们改变不了现行的教育体系,但至少可以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

1.给男孩成长的空间。

男孩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我们家长要给儿子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不要试图改变我们的男孩,而是给我们的男孩更多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的男孩能从父母身上得到这些充分的支持和信任,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

2.给男孩想象的翅膀。

男孩的空间想象能力超乎想象,对机械拆解的强烈兴趣、对排列组合的、逻辑思维的高度敏感,他们的大脑感知着数字、距离、大小、方位和方向,给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吧,别让他受到呵斥、受到束缚。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给他一对翅膀,他能展翅翱翔。

3.给男孩运动的机会。

不要把男孩长久的呆坐在狭小的空间里,他会坐立不安。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带孩子去运动,去旅行,到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释放男孩的荷尔蒙,培养一颗充满运动知觉能力的大脑。拯救我们的男孩,成就一生的梦想。

第5篇:《拯救男孩》读后感

说到男孩不如女孩,我是有切身体会,我小时候上学,班上是女同学要比男同学强,老师也特别喜欢女学生。毕业后从教6年,我所教的学生中,我身边的学生中,都是女孩要强于男孩。我的学校,几乎所有的班级,女班委要多于男班委,每年的三好生中女生要远多于男生。对于这样的现象我看到了,但并没有过多的在意,相反我还认为小学阶段女生强于男生,但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女生就不如男生了。读了《拯救男孩》我意识到我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书中用详尽的数据分析说明了,女孩子越来越强,而男孩子越来越弱,初中,高中后男孩子会超过女孩子那只有我美丽的幻想。

书读完后,我掩卷深思,《拯救男孩》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而每一部分读来给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第一部分就是书中的第一部分《男孩的四大危机》,其实讲述的就是男孩不如女孩,读来让我震撼。这一部分内容,旁征博引,用权威的数据和不容置疑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男孩所面临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了说明危机的严重性,或者说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男孩的危机,作者找了个参照物——女孩。同龄的男孩和女孩比,不论是从小学还是到大学,不论是学业还是情感,甚至是男孩本可以引以为豪的体质,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男孩都不如女孩,我们心中的男子汉形像已愈来愈少。

第二部分就是书中的第二部分《男孩危机的三大成因》,读来让我豁然开朗。这一部分,书中深刻的剖析了男孩危机的成因,并一针见血的指出,男孩危机是教育的危机。作为一名教育人,我对书中的观点感同深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就是拿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我们的学校是这样,我们的教育确实是这样,我们虽然喊着教育要以人为本,但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男女的性别差异。书中告诉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可从上学开始那一天起,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求,男孩子要和同龄的女孩子一样要书写认真,一样要读书正确,一样的要表达准确……天啊,这不是再难为人吗?我想起了成语故事《揠苗助长》,我们是不是也在有意无意地学那位农夫,将男孩子“拔”了一截呢?除此之外,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忽视了许多诸如活泼,爱幻想等男孩异于女孩的地方。难怪麦吉尼斯博士说:“教育简直就是专门与男生的天资和倾向作对的阴谋诡计。”当然把男孩的危机全部归罪于教育是不对的,正如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块一样,男孩的危机除了来自于学校,还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书中对父母的危机只讲了父爱的缺失和母爱的泛滥,但我觉的,父母的危机还体现的一个“比”上。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家长,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对比,当然这其中就不乏把自家的男孩与别家的女孩做比较,人家怎么怎么好啰,人家学会了什么什么才能啰,总之与别人比,自家的孩子一无是处,这无形中也让男孩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让男孩的危机又加重了一层。

第三部分从书中第三部分《拯救男孩,从发现男孩做起》开始一直到结束,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实际是向我们提出了解决男孩危机的门道,读来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不看内容,光看标题,例如“接受现实:更脆弱的男孩。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学会欣赏:不一样的男孩。”就很容易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我最欣赏的是书中所提出的“1R4Q”,即五个极端重要的男子汉品质——责任,智商,体商,情商,逆商。这“1R4Q”可是说是拯救男孩的终极目标,是所有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拯救男孩比一般的父母有更大的责任。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所面对的只是自己的一具孩子,而我们教师面对的却是一群孩子。在精力上,无疑我们要投入得更多,在耐心上我们要保持得更大,在等待上我们要期待得更久。我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期待教育制度做出根本改变,流行文化的改变也非一日之功,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多些每好的期待,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是很优秀的;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班级活动中,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男孩子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多一些策略,不过地打压男孩子的本性。

在我们这个男性主宰的社会里,全面落后的男孩终将占领各行各业的顶层位置或居于领导地位,如此说来,今天的男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站在这样一个思想高度之上,我就不得不说,拯救男孩真的是刻不容缓。

第6篇:《拯救男孩》读书笔记家长篇

《拯救男孩》读后感

--------亲子阅读(家长篇)

一直以来都在为如何教育孩子而烦恼,市面上有关孩子教育的书籍看了一本又一本,那些书中大多描写的是在20岁以前就成功的女孩子,像《哈佛女孩刘亦婷》中的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的圆圆。我们曾经也奢望过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被魔杖点中的那一个!在不断摸索中,内心怀疑过这些成功女孩的事例是否适合男孩子的教育?于是苦苦地想寻找一本如何教育男孩子的书籍?作为一名男孩子的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一次偶然的家庭聚会上,一位长辈送了一本书给我们,一看书名《拯救男孩》,顿时心里为之一震,总算盼到了,如获珍宝,有一种如饥似渴想要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可是万万没有料到,我那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捷足先登,在餐桌上,对满桌的美食不感兴趣,却抱着这本书啃了起来。 我一再地告之,这本书是给家长和老师们读的,小孩子不用看的,可是,我那桀骜不驯的儿子根本听也没有听进去。仍旧独自在读着这本书。 回到家里,问起这本书来,儿子头头是道地向我介绍起来,并郑重地向我推荐起,他认为我应该感兴趣的章节。

我是在儿子的指引下开始拜读起这本由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先生撰写的《拯救男孩》一书的,翻看书的目录,映入眼帘的是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儿子重点推荐了第三章“心里危机”, 书中指出:“男生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和各种障碍中存在的问题均多于女生。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种成瘾行为,

如网络成瘾等;男孩子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他们的情绪也更脆弱;男孩子更容易患一些心理疾病。”看到男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机及问题,我们家长甚是担忧,我们不学习能行吗?

在儿子的监督下,我们做了书中的调查问卷,您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吗?和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吗?调查结果我们都被判为不合格的父母。做完问卷调查,我们感觉很惭愧,是应该悬崖勒马了!我们决心在短时间内改正。

拯救男孩,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父亲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是男孩子学习、生活的榜样,是从男孩到男子汉的引路人。作为一个好爸爸应该要以亲密朋友的身份来到孩子的身边,并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处处给儿子做出榜样。

对母亲来说,应该把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孩童培养成为一个男子汉,作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来做。培养男孩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是是绝对值得的!母爱是男孩的“安全基地”,我们要在释放自己伟大母爱的同时,记得适时“放飞”,男孩是需要“放养”的。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当我们和儿子共同读完了《拯救男孩》这本书后,我们相互间多了一份包容,一份理解,我们明白了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希望儿子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第7篇:我们该如何自我介绍

我们该如何自我介绍?自我介绍需要实事求是,但是有些人喜欢夸大其词,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具体看看本文的介绍吧!

我们该如何自我介绍

首先自然是自报家门,例如姓名,年龄,学历,有无相关工作经历等。当然自报家门的时候还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姓名,必须说全名,不要有姓无名或者有名无姓,工作经历需要根据你应聘的职位介绍相关工作经历即可,其他不相关的工作经历可以不讲。

接着我们可以介绍下掌握的专业知识,当然这些专业知识是和你应聘的职位息息相关的,不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要介绍,如果有在相关专业领域得过奖或者颁发过什么证书的话还可以拿出来展示下,有证有真相。

然后我们可以介绍下自己的优点,例如团结,创新,拼搏,谦虚等,当然我们自身必须具备自己所说的优点,在介绍优点的时候我们不要对它夸大,当然亦不必缩小,只要真实的介绍出自己所具备的优点即可。

我们还可以介绍下我们的兴趣爱好。例如平时休息的时候喜欢打打篮球,唱唱KTV等等,都可以拿出来介绍介绍,有人可能会问了,说出这些不会让人感觉玩物丧志吗,当然不会,不是有这么一句俗话吗,会玩的人才会工作。

当然我们在介绍的时候还可以引用一些格言或者警句。例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等。引用格言或者警句的目的在于概括自己的特点亦或者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从而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

进行完自我介绍后千万不要忘记最后一个环节--致谢。面试官花费时间听取你的自我介绍你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是出于礼貌,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认为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从而在潜意识里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起到加分效果。

以上只是讲述了关于面试中,当然生活中并非只有面试的时候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参加一个新的工作,遇到一个新的朋友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当然介绍方式和面试中的介绍方式并不相同,因此我们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要分清场合。

自我介绍该如何说

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已经混迹职场多年的老鸟,在新入职一家公司参加面试时面试官第一个问题都会让你先做一个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算是一个开场白,同时也是自我的一个全面介绍,面试官可以从你的自我介绍中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不但是工作能力,还有你的性格品质等。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自我介绍之后,明显的感觉面试官对我没多大兴趣了,这个问题很简单,你的自我介绍很简单,没能打动面试官,那么应该如何做自我介绍呢?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知晓如何做自我介绍之前应该了解面试官的心态,面试官究竟要打自我介绍中知道什么

第一、面试官可以从应试者的自我介绍中了解到简历的真实性,如果自我介绍和简历所写有出入,那么面试官就会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基本上,你已经被pass了。

第二、面试官可以从应试者的自我介绍中了解到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总结能力,如果应聘的岗位需要这方面的能力,那么这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第三、考验应聘者的现场把控能力。一个精简而有凝聚力的表述,能充分的表现出面试者的现场感知能力,拥有这种良好的个人素质的,会比较受面试官的青睐。

第四、考验面试者的理解能力。有时,面试官会让你针对简历上的一个时期进行自我介绍,这时有的应聘者可能因没注意听讲或是思维稍显混乱而表达的不够清晰。

第五、考察面试者对时间的掌控能力。有时,面试官会让应聘者的自我介绍控制在几分钟内,而有的应聘者为了能具体的表达而开始长篇大论,反而适得其反,因为工作效率是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拥有的素质。

了解到了面试官的心理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做一个有目的的自我介绍来吸引面试者

深刻的自我认识是自我表达的基础。要弄清楚的是,你正在做什么?你打算做什么?以及你曾经做过什么?这三个问题的顺序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因为你所应聘的企业只想知道现在的你是什么状态,并期望你的未来能够为企业牟利,而你的历史只是作为一个基础而存在。

对自己有了深刻的分析才能顺畅表达,那么自我介绍的要领有哪些呢?

第一,时间分配合理。因为自我介绍时间有限,假如是五分钟的自我介绍,你要用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然情况(姓名、教育经历),最近的工作经历可用三分钟时间进行阐述,其他经历一分钟。

第二,内容主次分明。介绍履历,将每个时间节点的工作单位、地点、岗位、职务、内容讲清楚,尤其是近几年以及和所应征的企业相契合的,充分突出重点。在个人业绩方面,也要有所突出,面试官一定会注意所用人能带来的业绩。

第三、特长的表述。一定要介绍自己最擅长并与应聘岗位密切相关的技能,如果有其他特别突出的技能也可表达,但一定要点到为止。

第四、对未来的计划。面试官会感兴趣于你对自己未来的设计,合理的、具体的回答会让面试官对你寄予希望。找到过去和将来的关联点很重要,即便是过去与你的计划的将来毫不相干,你仍要表达出你为转行所作出的执着的努力,以及你过去的某些特性会对将来有所帮助。

掌握一些一些基本要领的同时,还要十分注意一些禁忌,不要因为一句不该说的话而影响到整个介绍的精彩。

第一、不要语言过于随意。职场就要职业化,尤其是初次见面,过于随意甚至世俗、讲话的语言会让面试官觉得你过于轻浮。眼光尽量直视面试官,表情不要过于丰富,切记举止端庄。

第二、不要内容过于简单。五分钟的自我介绍,只用一分钟就全部讲完,接下来就等面试官来问,那么主动权变为被动,如果面试官没有问到你最擅长的东西,你也就浪费了一次展现的机会。

第三、不要头重脚轻。把刚开始讲述的经历说的眉飞色舞,而发现时间不够用了,之后的介绍只能草草了事,面试官会对你刚开始的讲述印象深刻而之后的内容被忽略,也许会对你的能力判断有误。

第四、不要光介绍背景不介绍自己。把自己曾任职的公司介绍的头头是道却没有介绍自己,面试官会不但对你没有任何了解也不清楚你来是要做什么。

第五、不要主动介绍业余爱好。如果面试官不主动问,就没必要提及个人爱好,因为个人爱好不等于个人特长,对工作没有帮助的事情,有的面试官会觉得你不务正业。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