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护理常规

2022-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口腔科护理常规

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摘 要 目的: 探讨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位缝合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内皮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及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92.34±2.16)分 vs(78.64±4.53)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 vs 20.00%)、治疗1周及1个月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基本一致,但内皮缝合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内皮缝合 常规对位缝合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endothelial suture and conventional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oft tissue injuries*

ZHOU Rong, TONG Yong, NIU Yanhong, FANG Xiqu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Huizhou 5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ndothelial suture and conventional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oft tissue injury. Methods: One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oft tissue injur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utur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ith endothelial suture. The clinical effects, complications,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anxiety/depression (HAD)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92.34±2.16) vs (78.64±4.53),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6% vs 20%) and anxiety/depression ratio at one week and one month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methods are basically same, however, endothelial suture possesses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less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patients with a higher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oft tissue injury; endothelial suture; conventional alignment suture

口腔頜面部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损伤,因为该位置较为特殊,在治疗中,患者对手术后的美观度要求较高,所以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大多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存在血肿等情况,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组织移位、软组织水肿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探寻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对我院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使用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1.4±4.9)岁;致伤原因为咬伤8例、高处坠落伤10例、锐器损伤12例、爆炸伤3例、交通事故伤17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2.6±5.5)岁;致伤原因为咬伤7例、高处坠落伤11例、锐器损伤11例、爆炸伤3例、交通事故伤18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如果有异物应使用刷洗、吸引等方式将异物彻底清除后,将坏死组织彻底取出,并对伤口进行修正给予止血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局部麻醉后予以内皮缝合治疗,使用吸收合成缝线进行缝合,保持每针间距0.5 cm左右,在缝合过程中不再过紧拉扯,缝合完毕后打结剪线,并将结埋于皮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位缝合。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止痛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情况、软骨成活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2]进行测定,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越满意;两组患者心理状况采用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3]进行测定,分值范围0~21分,分值>9分判定为有焦虑/抑郁状态。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伤口Ⅰ期愈合及皮瓣、软骨成活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表1,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2,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2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3,P<0.05)。

2.4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1个月时研究组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4,P<0.05)。

3 结论

相关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交通建筑行业及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因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损伤位置过于暴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心理会因该疾病而出现一定的压力,故患者对手术后的美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4]。有部分患者因为术后对美容效果感到不满意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緒,在后续治疗中通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不但要求恢复患者正常的口腔功能,还要求注意提高美容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常规对位缝合治疗,仅保证患者正常的口腔功能,但美学效果较低。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在治疗中越来越要求得到内心的满足。研究表明,内皮缝合治疗,不仅可以保证患者正常的口腔功能,还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5]。本次研究中,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其治疗效果的不同。

HAD主要用来量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在受伤后均会出现焦虑抑郁情况。治疗1周时研究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内皮缝合治疗方式后1周拆线,面部瘫痕不明显,因此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较少。而常规对位缝合治疗1周后,面部瘫痕明显,患者对美容效果不满意,心理产生压力,导致不良情绪存在[6]。在治疗1个月时,采用内皮缝合治疗的患者,其口腔功能基本恢复,而采用常规对位缝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口腔功能尚未恢复[7]。因此,研究组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34±2.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4±4.53)分。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伤口Ⅰ期愈合及皮瓣、软骨成活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疗效相似,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结果提示内皮缝合在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更安全。

综上所述,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中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疗效基本一致,但选择内皮缝合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亚琴, 赵隽隽, 江龙, 等.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急诊处理[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 9(7): 393-397.

[2] 黄先菊.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 32(3): 371-372.

[3] 陈沪, 陈卫英. 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初步体会[J]. 上海医药, 2015, 36(16): 32-33.

[4] 李远征. 婴幼儿口腔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9): 19-20.

[5] 刘杰彪.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6): 113.

[6] 王松华. 216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体会[J]. 浙江创伤外科, 2003, 8(4): 268.

[7] 薛明.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J]. 中国基层医药, 2004, 11(11): 1372-1373.

作者:周容 童勇 牛艳红 方喜泉

第2篇:口腔科一般护理常规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 做好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性质、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2) 手术前日洗澡、更衣、做好全身卫生处置。

(3) 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三次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告诉医生。

(4) 按医嘱准备手术野皮肤,合血、抗生素皮试并记录。

(5) 全麻手术前8h禁食,小儿术前4h禁饮。并保证病人休息及睡眠,必要时可服安眠药。

(6) 手术日病人有贵重物品,可交家属或护士代为保管,嘱病人排便,手术时间较长者按医嘱留置导尿管。

(7) 注意口腔卫生,用复方替硝唑或1%双氧水含漱,口腔卫生不良者,应行牙周洁刮术,有活动性假牙者,术晨应取下活动性假牙或牙托,代为保存,并置清洁水中。

(8) 根据不同麻醉,准备好床单位,必要时备吸痰器、氧气。

(9) 需做皮瓣转移或游离组织瓣整复者,术前教病人在床上用便器大小便。

(10) 如要做气管切开或带气管插管的病人,告知病人准备写字板或笔与纸,用于术后沟通。

2、术后护理

(1) 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 了解术中的一般情况,填写各种记录单。

(3) 按医嘱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按需要采取卧位。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

(4)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各种引流物量、色、性质等并记录。

(5) 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如发现伤口活动性出血,立即压迫止血并通知医生。

(6)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7)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吐出痰液,痰液多时及时吸出,必要时按医嘱做超声雾化等。

(8) 颌外科术后病人头部抬高30°。

(9) 按医嘱饮食及指导。

第3篇:口腔科住院患者手术的常规护理

一、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介绍手术的意义、步骤、治疗方案、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前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用1:5000氯已定漱口,牙结石过多者应行牙周洁治。

2、协助完成常规术前检查、各项准备及填写手术志愿书。

3、协助患者戒烟。根据手术需要练习床上使用便器;训练小儿使用汤匙或者滴管喂食。

(二)、术前日护理

1、协助患者术前理发、洗澡、更衣。

2、根据手术需要遵医嘱陪血型。

3、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结果,阳性者应及时通知医生。

4、根据手术区域及手术方式准备皮肤,常规备皮。

5、全麻患者术前晚应保证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以安定药。

6、全麻患者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1岁内患儿术前4小时禁奶、水;1岁以上患儿术前6小时禁食水。

(三)、术晨护理

1、检查病历资料,手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2、手术前遵医嘱给以术前用药。

3、手术前遵医嘱排空膀胱或留置导尿。

三、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应与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了解手术过程,连接好各种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2、全麻未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及时清除口、鼻、咽腔级气管的分泌物、呕吐物及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发生误吸。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态、瞳孔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全麻患者清醒6小时后未发生呕吐者,可给少量温开水或流质饮食,以后遵循饮食原则、不同手术情况和医嘱决定饮食和进食方法,如鼻饲、管喂法等。

4、密切观察手术伤口是否发生渗血、组织肿胀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量、性质变化,做好记录。

6、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7、认真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指导饮食、伤口护理,完成自我护理。

第4篇: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舌系带短缩的护理

【疾病概述】

舌系带短缩:舌系带先天性畸形发育不良,过于短小,或其附着点前移,舌前伸或上抬时受限,舌前伸时,舌尖部呈“W”形或不能触及上前牙腭部,影响舌运动,常伴有发音功能障碍。常见于婴幼儿。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

(二)患儿准备:常规术前准备,抽血检验,拍胸部X光片、做好心电图检查。

(三)做好患儿家属沟通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患儿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输液护理

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免小儿躁动时留置针脱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穿刺麻烦,检查固定好静脉通道后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

(二)病情观察

1、 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四肢末梢情况等并详细记录。

2、 因麻醉原因,舌感觉、灵敏度暂时丧失,注意勿使患儿咬伤舌部。

3、 由于患儿术后轻度疼痛,间有哭闹,应密切注意伤口出血情况。

(三)安全护理

1、 清醒、烦躁或采取侧卧位的患者,在床档旁应用软垫隔离,专人守护,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婴幼儿颈部过短、软,全麻未醒时,可给予肩颈部垫小枕,头略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按需及时抽吸分泌物,防止误吸。

3、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口唇、面色情况,血氧探头位置安放是否正确。

(四)饮食指导

术后患儿伤口可能有轻度肿胀,嘱进食温凉的流食。

【健康教育】

1、 口内有伤口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不吃过热的食物。

2、 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语音训练(术后1个月开始)。

3、 若有肿胀、出血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第二节 腮腺混合瘤的护理

【疾病概述】

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

【术前护理】

(一) 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

(二) 做好皮肤护理:保持肿瘤周围皮肤清洁并注意肿瘤生长情况。

(三) 做好术前护理:按口腔颌面外科术前护理,术前一天做好皮肤准备,一般为发际线上三横指,如为男性术晨须剃胡须。术前须告知禁食禁饮要求。 (四) 做好解释工作:腮腺区肿瘤病人对手术有可能损伤面神经问题,往往有很大的思想负担,术前应耐心讲解。

(五) 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 饮食护理

1、 术后全麻清醒后,即可进食流食或半流质饮食,应禁食刺激性特别是酸性食物,如白糖、甜点、鸡肉、猪肉、面包、花生、巧克力、火腿、培根等,以防涎液潴留,影响创口愈合。

2、 禁饮酒及坚硬食物,减少咀嚼,防止涎液潴留。

(二)病情观察

1、 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局部敷料加压包扎是很重要的环节。有时候由于敷料松动脱落及加压不当,手术区可出现积液,发生涎瘘或感染,故而病人取仰卧位或者健侧卧位。

2、 注意观察创口渗血及呼吸情况:如渗血较多或出现呼吸困难情况,应即报告医生及时剪开绑带。并观察伤口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情况。术后48h根据引流情况除去引流条或负压引流。手术部位加压包扎约5-7天,以后如仍发现积液者,可在穿刺吸出后继续加压包扎至愈合。

3、

注意术后有无出现面瘫:手术时面神经虽未损伤,但由于机械性的刺激,术后也可能出现暂时性面瘫,不必过于忧虑,经药物或物理疗法后均可逐渐恢复。

(三)口腔护理

术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每餐后应该使用清水或盐水漱口,减少口内臭味,防止创口感染,减少创口渗出,促进创口愈合。

(四)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 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 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尤其注意禁食酸性食物。

(二)日常护理

1、每次用餐后要注意口腔清洁。

2、避免压迫创口,注意引流管情况。

(三)用药指导

1、遵医嘱服用餐前口服药,以防止涎液分泌过多。

2、暂时性面瘫病人应积极配合用药治疗和理疗。

(四)出院宣教

1、 定期复诊,有变化及时就诊。

2、 遵医嘱用药,洗漱时注意避免脏水污染创口。

3、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适当户外活动。

第三节 唇裂的护理

【疾病概述】

唇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除常与腭裂伴发外,其中少数病人还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可造成唇部外形缺陷以及吸吮、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功能障碍。

【术前护理】

(一)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其介绍唇裂治愈情况,

增强治疗的信心。

(二)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术前1日用清水洗净面部和唇部,

鼻孔用盐水棉球擦拭,成人应剪去鼻毛,做好个人卫生,剃胡须等。

(三)做好饮食指导:婴幼儿入院起停止母乳和奶瓶喂养,改用汤匙喂养。术前

4-6h禁食禁水,成人术前8h禁食禁水。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以免延误手术。

【术后护理】

(一) 安全护理

1、 对患儿持续长时间监护时,应每2-3小时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位置,并且在皮肤发生变化时进行适当的移动。

2、 清醒、烦躁或采取侧卧位的患者,在床档旁应用软垫隔离,专人守护,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3、 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免小儿躁动时留置针脱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穿刺麻烦,检查固定好静脉通道后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

(二)病情观察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婴幼儿颈部过短、软,全麻未醒时,可给予肩颈部垫小枕,头略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按需及时抽吸分泌物,防止误吸。

2、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口唇、面色情况,血氧探头位置安放是否正确。

3、 插有气管导管、口(鼻)咽通气道的患者,应不定时抽吸导管内分泌物,防止痰痂堵塞气道。

(三)伤口护理

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肿胀。

2、 防止患儿抓扯面部敷料,注意唇弓的固位,对婴幼儿应用小夹板固定双臂,以免手部碰触唇弓及伤口。

3、 保持安静、减少患儿哭闹,以免增加创口张力。

(四)饮食护理

1、 全麻醒后4-6h,可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术后应用汤匙、滴管、小水壶等禁食方法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喂食时尽量不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术后10天方可吸吮母乳或奶瓶。

2、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粘附于创口,引起创口感染。

(五)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和蔼、亲切地与患儿交谈,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 时常改变患儿的姿势,给予局部按摩,增加舒适度。

3、 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 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入院后开始训练用汤匙喂养,以适应术后进食需要。术后进食流食,不可过热,禁食过硬食物。

(二)日常护理

1、每次用餐后要注意口腔清洁。

2、避免压迫创口,防止碰撞伤口,注意创口渗血、患儿呼吸情况。

(三)出院宣教

1、 定期复诊,有变化及时就诊。婴幼儿唇裂手术后3个月内复诊。唇部仍有缺陷者,可考虑12岁后施行二期整复。

2、 拆线后可继续用唇弓10-14天,避免唇部碰伤。

3、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适当户外活动。

第四节 腭裂的护理

【疾病概述】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裂同时伴发。腭裂不仅有软组织畸形,更主要是骨组织畸形。腭裂病人的吸吮、进食、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及面容畸形比唇裂更为严重,对病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均带来一定的影响。

【术前护理】

(一)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其介绍腭裂治愈情况, 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消除自卑感和心理创伤,积极鼓励病人参与社 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二)做好皮肤护理:术前三天反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

燥,术前1日用清水洗净面部和唇部,清洁鼻部,成人应剪去鼻毛,做

好个人卫生,剃胡须等。

(三)做好饮食指导:婴幼儿入院起停止母乳和奶瓶喂养,改用汤匙喂养。术前

4-6h禁食禁水,成人术前8h禁食禁水。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以免延误手术。

【术后护理】

(二) 安全护理

1、 对患儿持续长时间监护时,应每2-3小时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位置,并且在皮肤发生变化时进行适当的移动。

2、 清醒、烦躁或采取侧卧位的患者,在床档旁应用软垫隔离,专人守护,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3、 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免小儿躁动时留置针脱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穿刺麻烦,检查固定好静脉通道后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

(二)病情观察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腭裂术后咽腔较术前缩小,患儿术后呼吸的换气方式改变,不能及时适应,常表现为烦躁,在确保患儿安全的状态下,可经口腔给氧,允许患儿采取自己舒适、气流通畅的卧位方式,如侧卧位,头略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及时有效抽吸分泌物,防止误吸。

2、 严密观察创口渗血:由于咽腔缩小,咽后壁创口可能渗血,易发生呼吸道阻塞。防止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抽吸物颜色、性状。

3、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口唇、面色情况,血氧探头位置安放是否正确。

4、 观察有无喉头水肿:当患儿出现哭声嘶哑时,说明有喉头水肿,应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并密切观察呼吸状况的变化。

(三)伤口护理

1、 观察腭部敷料固定是否稳妥,创口周围有无出血、肿胀。

2、 防止患儿抓扯口腔内敷料,对婴幼儿应用小夹板固定双臂。

3、 保持安静、减少患儿哭闹及进食硬食物,以免增加创口张力。

(四)饮食护理

1、 全麻醒后4-6h,可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术后应用汤匙、滴管、小水壶等禁食方法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喂食时尽量不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术后2周内给予流食,第3-4周给予半流质饮食,第5周改为软食或普食。

2、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粘附于创口,引起创口感染。

(五)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和蔼、亲切地与患儿交谈,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 时常改变患儿的姿势,给予局部按摩,增加舒适度。

3、 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 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 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

2、 严禁大声哭闹和将手指、玩具等物纳入口中,以免创口裂开。

3、 腭裂手术病人出院后继续用软食,术后1月后可给予普通饮食。

4、 腭裂修复后还要为恢复功能创造条件,因此需向及家属说明尚需进行语音训练,以便病人的发音得到逐步改善。术后3个月可建议病人用拇指按摩腭部,并做后推的动作及开始语音矫治,建议病人吹气球等加强腭咽闭合功能并从头汉语口音。

5、 定期随访语音恢复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行手术,或者进行语音训练。

6、 术后3-6个月复诊。

第五节 颌骨骨折的护理

【疾病概述】

颌骨骨折:有一般骨折的共性,如肿、痛、出血、移位、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与身体其他部位骨折又有所不同,最多的不同是上下颌骨形成的咬合关系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咀嚼功能。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

(二)做好皮肤护理:术前一天应根据颌骨骨折的部位及手术进路,按医嘱做好

皮肤准备并注意皮肤清洁。

(三)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其介绍手术过程,

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伤口护理

1、 观察局部创口情况:观察创口敷料渗血情况及口内渗血情况,如有渗出或呕吐物污染,应及时更换敷料,以免创口感染。

2、 局部冷敷:术后24h内创口周围给予冷敷,有助于控制出血,减轻水肿与疼痛。使用冰袋时应注意敷30-60min后停止使用,间歇1h后再按规定反复使用。

(二)口腔护理

1、 由于颌骨骨折术后口腔的自身防卫能力及自洁作用降低,容易导致口腔异味并可能引起创口感染而直接影响创口愈合,应注意口腔清洁。

2、 每小时监测血糖、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四肢末梢情况,皮肤弹性,呼吸气味等并详细记录。

3、 动态注意抽血检查结果:血酮、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浆渗透压等,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三)积极预防诱因和并发症,如伴有休克、心力衰竭、肾衰竭、脑水肿、严重

感染等必须积极治疗。

(四)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术后一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2周后可进软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保证创口愈合。

(二)日常护理

1、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漱口,用软毛刷刷掉污垢。

2、注意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如发现牙齿错位、钢丝或橡皮圈脱落断裂要及时复诊处理。

(三)出院指导

1、张口受限的病人术后1-2周开始张口训练,术后2周内不宜张大口,使其逐渐恢复开口度,术后1-2月内使用开口器,以后改为日间训练时,开口器放于两侧磨牙区,逐渐加大开口度,左右交替练习,以防关系紊乱,一般练习时间应持续1年左右。

2、病人出院后每周复诊,由医生进行调牙合,一般术后2周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护理

【疾病概述】

常见的软组织囊肿有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舌下腺囊肿等;颌骨囊肿有牙源性囊肿(如根尖囊肿、含牙囊肿)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面裂囊肿、血外渗性囊肿)。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皮脂腺囊肿如继发感染,遵医嘱协助患者做局部湿

敷。

(二)协助完成各项化验检查。

(三)做好皮肤准备:保持皮肤清洁,按医嘱予术前备皮,男性患者须剃胡须。

(四)饮食指导:少量多餐,观察患者进食量及质量,及时给予相应饮食调整。

(五)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病情观察

1、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神志意识情况,及时有效抽吸呼吸道分泌物。全麻未醒

前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予半坐卧位。

2、 观察患者口底、舌体肿胀程度以及舌体动度。

(二)伤口护理

1、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肿胀程度等,尤其对于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患者应观察伤口肿胀度。

2、 对进行口底皮样囊肿摘除术患者,注意观察口底肿胀情况。

3、 舌下腺囊肿术后伤口常规放置橡皮引流条2-3天,注意观察伤口引流、肿胀情况。

(三)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进食有利于保护伤口,减少刺激,又能满足营养要求及饱腹感的饮食。每餐进食后注意口腔清洁。

(四)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术后可能有轻度肿胀,嘱进食温凉的流食。每餐后注意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干燥。

(二)日常护理

1、术后避免压迫、撞击术区,缝线区不要用手撕、抠,防止伤口出血。

2、防止皮肤引起感染。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舌下腺手术后3-5天内尽量少说话,以减少舌部活动。

(三)出院指导

1、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2、术后复查,视病情决定复诊时间。

第七节 颌骨骨髓炎

【疾病概述】

颌骨骨髓炎: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或化学因素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根据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与特异性骨髓炎。另外,还有物理性及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颌骨骨坏死而继发感染的骨髓炎。

【术前护理】

(一)术前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

(二)行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周应作牙周洁治,每日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三)行下颌骨摘除术者,为防止舌后坠而发生窒息可能,术前或术毕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准备。

(四)对死骨摘除术造成骨质缺损者,需行血管化骨瓣修复缺损,按骨移植修复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常规备皮,自体供骨区应清洁干净。

(五)根据手术需要遵医嘱备血待用。

(六)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输液护理

1、 合理按时应用抗生素,观察用药后患者情况,注意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2、 输液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留置针,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

(二)病情观察

1、 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术区皮肤、皮瓣血运情况。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抽吸分泌物,以免堵塞气道。气管切开者,应按气管切开护理进行。观察口腔情况,是否肿胀、出血等。

3、 注意观察伤口及引流管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及时记录。

(三)口腔护理

因病理性骨折手术或摘除死骨术后用钢丝夹板固定颌骨的病人,要注意口腔清洁,可采用加压冲洗法。

(四)饮食指导

进食营养丰富的流食或软食;颌间结扎者,可将吸管放入磨牙后区吸吮进食或用注射器将流食经胃管缓慢注入,每次注入量为250-300ml为宜。高热及失水者,给予静脉输液,以维持体液和水电解质平衡。

(五)取骨区护理

1、取腓骨处保持患肢抬高15度,取髂骨者给予腹带包扎伤口沙袋加压。

2、观察供骨创口处敷料有无渗出、松脱或引流液的变化,记录量、色、性状。

(五)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应适当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勿吃坚硬食物,要保证营养摄入以利康复。

(二)日常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指导病人正确地漱口。

2、指导患者进行开口度训练。供骨区适度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

3、告知患者练习时要有耐心和毅力,结扎丝及牙弓夹板除去后,可逐渐进行张闭口练习,直至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4、供骨处适度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

第八节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护理

【疾病概述】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为最常见,肉瘤较少,其中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为常见,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

【术前护理】

(一)口腔清洁

1、术前常规用漱口液漱口和刷牙。

2、术前2-3天给予洁牙。

(二)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1、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2、补充营养。

3、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4、做好个人卫生及肠道准备。

5、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三)术前指导

1、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有效呼吸和咳痰方法。

2、教会患者术后沟通方法。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1、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

2、 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 床档防坠床。

(二)卧位与病情观察

1、 病人经ICU转入病房后,保持低卧位,以利于防止水肿,减轻缝线处张力。有游离皮瓣者,应采取平卧制动3-5天,防止皮瓣痉挛

2、 注意做好压疮预防,定时给予翻身,注意保护受压皮肤。

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引流液的色、质、量,皮瓣色泽、血运,进出水量等,及时做好记录。

(三)呼吸道护理

1、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动度,有无鼾声、喘、面色发绀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抽吸呼吸道分泌物。

3、保持人工气道,应维持其良好的通气状态。

4、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帮助叩击背部,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肿胀情况。

2、观察伤口周围组织有无肿胀等出血情况。

3、严格无菌操作规范,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五)管道观察及护理

1、输液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

2、观察创口皮肤引流条或引流管是否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3、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并观察尿液的量、性状和颜色等。

4、负压引流护理:保持负压引流通畅,维持一定压力(100-120mmHg),防止血块堵塞引流管或引流管漏气,及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性状。如果伤口肿胀明显,又无引流液,应考虑血肿形成,马上通知医生予以处理。一般术后12h引流量不超过250ml,如果超过250ml,或者短时间内有大量出血,须及时通知医生。 如引流液出现乳白色,可能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时误伤胸导管所致。

(六)营养支持

主要方法有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主要通过鼻饲完成。术后胃肠减压后,按医嘱给予少量多餐的流质饮食。

(七)游离组织及皮瓣移植观察及护理

1、术后患平卧,按医嘱头偏向一侧或保持正中位,两侧沙袋固定头部,制动3-7天。

2、皮瓣监测:a)颜色:皮瓣颜色与供皮区颜色相一致。有些病例术后1-2天颜色稍显苍白,多属正常现象。如皮瓣颜色变暗、发绀,则提示有静脉淤血;如灰白色,则提示动脉淤血,应及时探查。b)温度:皮瓣移植后其表面温度有下降现象,尤其寒冷季节。一般温度不应低于正常组织的3-6度。若温度过低及颜色变化时,则应及时探查。c)皮纹:皮瓣表面应有正常的皮纹皱褶。如果发生血管危象,皮纹消失,可见皮纹肿胀。d)质地:皮瓣移植后仅有轻度肿胀,往往比周围组织程度轻。但如果发生皮瓣区域的明显肿胀,质地变硬时,则可能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处理。e)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在皮瓣危象发生早期或程度较轻时,可表现为轻度充血或淤血现象,以棉枝按压,然后放开可见变白的区域再度泛红。如果泛红过程延长,超过5s,多提示微循环功能差。f)针刺出血试验:对一些皮瓣颜色苍白,无法马上判断是否为动脉阻塞所致时,可采用此法。无菌状态下,以7号针头刺入皮瓣5mm,拔针后轻挤周围皮肤,如有鲜红色血液流出,提示小动脉血供良好。

3、术后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及抗凝药物,并注意出、凝血时间的变化。

4、供皮区观察。根据不同供区应有不同观察点。应用前臂皮瓣时,供区也有游离植皮,且应用夹板固定腕部,手臂应抬高20-30度,利于手指末端静脉回流及减少肿胀。 取胸大肌皮瓣移植,应注意有无气胸等。去髂骨肌皮瓣移植的病人,术后正确应用沙袋及腹带加压包扎,起压迫止血作用。

(七)基础护理

1、室内环境应安静、温湿度适宜,室温维持在25度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防止受低温刺激引起血管痉挛。

2、口腔清洁,每日进行1-2次口腔护理。

3、做好定时翻身、患者清洁工作。

3、疼痛护理。准确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强度等。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感受,并给予解释安慰,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术后以鼻饲流质饮食为主,应指导患者补充充足的热量、必需的电解质和各种维生素。

(二)康复指导

1、肢体锻炼。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2-3天护士即可为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去除引流管和敷料后,可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和肌肉的逐步锻炼。

2、吞咽功能锻炼。喉部手术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可暂时放置胃管,3-4周后拔除胃管。先让患者进食流质,评估其耐受能力,再给予软食。

(三)心理护理

颜面破坏和功能障碍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因此,术前指导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这些情况。患者多数都拒绝看到术后的自己,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提供相应心理疏导方案,并取得家属的支持。对于情绪持续低落者,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出院指导

1、定期复诊和进行相应的化疗和放疗。

2、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运动、服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

第5篇: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目的】

1、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 观察口腔内的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3、 去除口臭、牙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使患者舒适。

【准备】

1、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

2、 用物:清洁治疗盘内放:口护包一个(内有生理盐水棉球至少17个、1把镊子、1把血 管钳、治疗巾一个)、手消毒剂一瓶,手电筒一个,污物桶,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压舌板;(漱口液及小毛巾患者自备)。

3、 评估: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操作流程】

1、 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 移枕,协助患者头偏向护士侧。

3、 观察(手电筒)口腔有无充血、溃疡,并戴口罩。

4、 打开口护包,铺治疗巾于病人颌下,弯盘置患者口角旁,询问患者是否已漱口,如需 要,协助漱口(昏迷患者严禁漱口)。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

5、 备好口护棉球(注意棉球干湿度),用血管钳夹棉球擦拭口唇,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 部,用血管钳夹棉球擦拭上下齿左外侧面,由内向外纵向擦拭至门齿,同法擦洗右外侧面,协助患者张口,纵向擦拭左上内侧面,横向擦拭左上咬合面,纵向擦拭左下内侧面,横向擦拭左下咬合面,“之”字擦拭左侧面颊部,同法擦拭右侧。“之”字擦拭硬腭部及舌面(每个棉球只擦洗一面,棉球以不滴水为宜)。

6、 擦洗完毕,如需要协助患者漱口,擦净口周,撤去弯盘、治疗巾。

7、 移枕,用手电筒检查口腔粘膜完整情况。

8、 整理用物,爱伤观念。

9、 洗手,必要时做护理记录。

【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应轻柔,避免金属钳前端触及牙齿,损伤黏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第6篇:口腔护理

一 口腔护理的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3)预防或减轻口腔异味、清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

二 整理衣帽,仪表端庄。

三 病例:

患者2床:王丽,女,37岁,患者持续高烧三天,测T38.9℃ P90次/分 BP120/80mmug,遵医嘱予消炎、退热治疗,口腔护理日二次。

四 评估:1查阅病例,核对医嘱。

2 评估用物,治疗盘内备弯盘一个,压舌板,手电筒。

3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护士:您好,您是2床王丽吗?

患者:是。

护士: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请先让我核对一下您的床头卡、腕带。

患者:好的。

护士:您好,由于您这几天高烧进食很少,遵医嘱现在给您做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就象平时刷牙一样,请您不要紧张,这样可以保持您的口腔清洁增加食欲,在做护理前先让我查看一下您的口腔情况。

患者:好的。

护士:请您张口(用压舌板和手电筒)查看。您的口腔情况:无义齿和牙齿缺损,口唇无干裂出血,口腔黏膜无出血、溃疡,口腔无异物,您的漱口杯在哪里,我帮您先准备好漱口水。 患者:在床旁桌上,谢谢。

护士:好的,您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

五 操作前:

个人准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车一台。

上层放置:无菌包一个(内备①治疗盘1个②弯盘1个③治疗巾1块④棉球20个⑤弯盘管钳1把⑥镊子1把⑦一次性压舌板1个)无菌包名称口腔护理包无漏气、无破损在有效期内,纱布2块,手电筒,液体:生理盐水,液体澄清透无絮状物,并且无松动,瓶子无裂痕在有效期内;

下层放:医疗垃圾桶一个

六 操作中: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护士:您好,您是2床王丽吗?

患者:是。

护士:先让我再核对一下您的床位卡和腕带。

患者:好。

护士:来现在我为您做口腔护理,请配合一下我,我协助您取侧卧位,头偏向我。 患者:好的。

操作:在治疗车上打开无菌包,取出治疗巾,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颈下,置弯盘于口角旁,再次查对。

护士:请张口,一手用压舌板撑开颊部,一手用手电筒观察口腔黏膜及患齿变化。现在我协助你漱口,不要将漱口水咽下,避免引起误吸。将生理盐水倒入治疗碗适量,将棉球浸润干湿度适宜,清点棉球,用镊子与弯盘管钳配合拧干湿棉球。请您张口上下牙齿咬合: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以弯血管钳夹住湿棉球擦洗牙齿左外上侧面,左外下侧面,按顺序由内向门齿纵向擦洗。用同法擦洗右外。

护士:请您张开上下牙齿【昏迷患者用压舌板轻轻撑开或用开口器及牙垫】,擦洗牙齿左上内侧,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左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左侧颊部。同法擦洗另一侧。 擦洗舌面,硬腭部和舌下。

用手电筒检查是否擦洗干净及有无遗漏棉球。

护士:来漱口,不要咽下。

用毛巾(或治疗巾)擦干口角。有口唇干裂时涂石蜡油;口腔黏膜如有溃疡涂冰硼散。 再次清点棉球。

撤去弯盘,治疗巾.

护士:王女士,您这样躺在舒适吗?

患者:舒适。

护士: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患者:没有。

护士:那好,今天感谢您的配合,您配合的很好,祝您早日康复。

患者:谢谢。

护士:再见。

患者:再见。

七 操作后

1 对物品正确分类处理

2 清洗双手并记录

八 注意事项:

1 操作应当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及牙龈,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2 擦洗中棉球不可过湿,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误吸。

3 昏迷患者禁止漱口,以免引起误吸。患者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4 擦洗时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5 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操作。

6 操做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防止遗留在口腔内。

7 对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口腔内有无真菌感染。

第7篇:口腔护理评分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分值情况

一、操作准备10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5分)

2、用物准备(5分)

二、评估患者10分: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重点评估口腔黏

膜情况(5分)

三、操作要点65分:

四、指导患者10分:

五、提问5分

六、总分100分

2、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5分)

1、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漱口液(20分)

2、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避免清洁、污染交叉混淆(35分)

3、询问患者感受,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10分)

1、告知患者在操作中的配合事项(5分)

2、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者误吸(5分)(

上一篇:成长路上坎坷多下一篇:属马2019年运势及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