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选择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诗歌选择

简析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型的选择及应用

【摘要】 诗歌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灵魂乐章。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要帮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人文智慧,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接触诗歌、品读诗歌、感悟诗歌。本文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出发,以诗歌教学为论述对象,探讨不同教学课型在诗歌教学环节所表现出的价值。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诗歌 教学课型 选择 应用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情感,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人文智慧,拨动其思想之弦,教师应积极选择不同的教学课型,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人文意识,在历史、文化、道德的长河中遨游。合理选择教学课型,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能够将诗歌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一、朗诵课型,诗歌教育的出发点

诗歌是人文智慧的直接表现,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文化精华,教师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课型相互配合,使诗歌中的教育价值完全的展现出来。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诗歌的关注在于释义、内涵、情感等较为肤浅的层次,在脱离情感支撑的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及时理解诗歌中的教育内涵。作为学生的指路人,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诗歌朗读活动,通过朗读课程感悟作者的文化情结,陶冶自身的文化情操。

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通过反复朗读、有感情的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诗词与个人情感之间建立共鸣,并将朗读转化为朗诵,展现学生的智慧之光。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导下,教师可导入对应的情景,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以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对诗词进行分解,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达千寻的高塔,听说站在山顶,就能在鸡叫头遍的时候看见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观。教师对诗歌进行合理解读之后,学生能够对飞来峰上的奇景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向往飞来峰的奇异景致,向往千寻塔的高耸入云,并将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感带入到朗读活动当中,营造蓬勃昂扬的阅读环境。而在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作者将针对“天”的表述转化为针对“人”的表述,展现了一种不畏险阻、不惧黑暗的乐观精神,这与现代作品中的“海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朗读,学生的情感能够与作者的创作情感紧密结合,在声与形的同步协调下,学生能够将个人情感带入到诗词情景当中,更积极的理解诗词中的表达精髓。

二、鉴赏课型,培养情感的必修课

诗词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从结构上看,它是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但其中又包含创作环境、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积极导入鉴赏课型,能够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在降低学生对于诗词的抵触心理的同时,使其有所感、有所知,在固定的教学环境中放飞自己的思维,深入理解诗歌作品的魅力。

以八年级上册教材《钱塘湖春行》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从作者生平、经历、情感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诗词作品进行鉴赏,进而提升个人的语文表达水平。从作品内容上看,白居易所表达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字里行间中是对春天与生命的赞美。在完成诗词内容的赏析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在诗词创作期间,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春风得意,前途无量,正是“人也逍遥,事也逍遥”的好时光,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其会发出“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感叹也不足为奇。当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创作主旨之后,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作者作品,感悟同一文人在不同时间的文化表达形式,以杜甫晚年所创作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其中的苍凉、落魄一览无余,怜悯之心不言而喻,在不同的表达结构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同一作者的不同情感,进而了解那个年代。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鉴赏环境,将作者从神坛上拉下来,尊重其骨肉情感,尊重其人生起落,首先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人,其后才能将其视为一代名家,唯有如此,才能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好了解诗歌精华。

三、活动课型,勇攀高峰的垫脚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能够通过多種渠道接触到诗歌知识,其迫切需要一个展现诗歌魅力、领悟诗歌文化的机会,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要求其根据活动主题自行准备,围绕诗歌发起多元化活动。

教师可针对不同的主题发起诗歌交流活动,要求学生从近体诗、现代诗、古代诗词与外国诗歌等文化形式中选择相应的载体,进而积极参与诗歌教学活动。以八年级下册教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忧国忧民”这一主题开展诗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有关于爱国报国的古诗词,如鲁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深入领悟文人墨客的热血之心,解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感。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环节,可选用的教学课型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学生的导师,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从古典诗词、现代诗歌中寻找对应的教学载体,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使文化诗歌成为养料,渗入到学生的骨血之中,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曹兰,孙璐.十分语文,三分诗意,七分读——朗读课课型设计分析[J].课外语文,2017(33).

[2]丁雄鹰.“跟着古诗游中国”课程实施中课型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17(6):38-40.

[3]孙春成.学会创建语文“课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6(12):73-73.

作者:吴云云

第2篇: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探究

摘 要:翻译生态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胡庚申教授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的适应与选择理论为依托,以许渊冲先生两首英译唐诗为例证,研究译者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遵循“适应与选择”理论,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佳的译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古典诗歌英译

一、生态翻译学构建背景及理论内涵

1.生态翻译学构建背景

生态翻译学,循名责实,它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两门学科。“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现代生态学也已经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和逻辑关系。“翻译学”这门学科的实质是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的原理程、方法和翻译的标准等翻译知识进行的认知和研究。在生态学和翻译学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借用生态学中的“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等要义和概念,结合翻译理论与实践,诸如“译者适应”、“译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生态系统”等术语应势而生。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12月登上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题为“翻译适应选择初探”的论文,首次提出我国翻译界学者自主创导的生态翻译学的观点。2004年6月,胡庚申教授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点燃中国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之火。2006年8月在“翻译文化国际会议”上胡庚申教授宣读了题为“生态翻译学诠释”(UnderstandingEco-Translatology)的研究论文。“生态翻译学”正式登上国际译坛,并引起国内外翻译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2.生态翻译学理论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翻译理论。它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翻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用生态翻译学的方法来研究翻译领域中的问题。

目前,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包括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

二、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理论

作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石,“适应与选择”理论是借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原理,经过转意和隐喻,由探讨具体翻译问题所形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基于“适应与选择”理论,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适应与选择”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可以用图1来概括。

图1第一个虚线框中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即“天择”译者)。虚线框下面指向译者的箭头使用细线,意在表明它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上面指向原文的粗线箭头表明翻译者对原文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就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对原语的熟练掌握,即翻译者具有翻译热情和愿望也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下一个阶段是翻译者在经历了“天择”的基础之上,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行对译文的选择(即“人择”译文)。因此,翻译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

三、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绚丽多彩,不仅具有优雅的文辞之美,更兼有悠远的意境之美。中国古典诗歌可谓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工作者肩负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光荣使命。

胡庚申教授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一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翻译的第一个阶段是“天择”译者,它要求译者具备与作品相适应的能力去翻译,这个能力包含翻译者处理原语和目标语的能力,对原语和目标语所在的两种文化的了解以及在翻译中恰当转达原文中的文学风貌的能力。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毕生的精力投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他的中英译《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出版,得到“绝妙好译”的评价,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法国出版,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是许渊冲先生对其翻译能力的选择。此后是翻译者对以原文的翻译生態环境的适应,也就是翻译者对原文、原语、译语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译者在接受了“天择”的前提下,完成对原文的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之后,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即“人择”译文)。这一阶段可理解为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加以选择,使得译文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上都与译文读者相符合。下面以许渊冲翻译的两首唐诗为例解读“适应与选择”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指导意义。

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在字形、字音和字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它已经超越了数的概念,渗透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古代传说中人们相信有九重天,后来用以形容天空之高远。但在英语文化中数字“nine”并没有这样的文化涵义。

诗中最后一句话中“九天”若译为“nineskies”,必然会使得英语读者产生疑惑。许渊冲先生将此处意译为:“AsiftheSilverRiverfellfromazuresky”。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性,对译文的词汇加以斟酌,变换说法,恰到好处,减少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歧义和不解。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有这样两句被广为传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因不善言辞,得罪朝廷而屡遭貶谪。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故友辛渐时写下这首诗:寒气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秋雨绵绵一夜之间洒遍吴地;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即将启程,我孤对楚山离愁无限!家乡的亲友如询问我的近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诗人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许渊冲先生博览古今,深谙中西方文化,因此在翻译时能够熟练驾驭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语言文体自然流畅。诗中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采用了增译的方法,译为“Tellthem,Iamfreefromblameasiceincrystalvase,”增加了原文中诗人并没有写到的“blame”一词。“冰心”和“玉壶”都用来赞誉人品德的美好和高洁。诗人借此意象来表明,尽管有莫须有的罪名和诋毁,但我依然坚持纯洁的操守,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此处翻译为“Iamfreefromblame”,准确地表达出原作者面对污蔑诽谤时的坦荡胸怀,是翻译者对译文进行适应性的选择。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不只是词语的简单转换,更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是翻译领域中的难点。生态翻译学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所创导的“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这一理念,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首先适应原文和原语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基础只是对译文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进而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提供可借鉴和研究的范本。

参考文献:

[1]Hermans,T.TranslationinSystems:DescriptiveandSystem-orientedApproaches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Pulishing.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张根云.唐诗三百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万秋滨

第3篇: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与诗歌鉴赏技巧

摘 要:在高中时代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分数占比量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诗歌中蕴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睹物思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诗歌的感性体现出来。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诗歌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感性的人。但是在目前的诗歌教学中,会发现学生们对于诗歌的鉴赏力不能激发学生们的感性,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诗歌中的感情,那么学生也会难以理解人情世故。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散文小说,还要求学生要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詩歌鉴赏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文化意识,不断创新学生的思想方式。教师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诗歌中所传授的感情的意境。本文就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策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诗歌的整个发展史和高中语文课本文章选择来看,空间和时间的跨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这就给学生学习诗歌鉴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要秉承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为目的,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也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打破空间和实际爱你的阻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事件情节、故事情景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中,使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想象自己沉浸于当时的环境中,将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去感受诗歌,进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正确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比如在学习《将进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技术选择激昂旋律的音乐,在歌曲中将学生带入借豪迈气势诉饮酒之乐的状态中,让学生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感受诗歌的旋律,同时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进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深入分析,探索深层情感

每一项学习活动想要实现高质量的“教”与“学”都离不开深入的分析。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过程中,师生要共同探索诗人背后的想要表达的深层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学习体验和深刻的阅读,同时对文章的每一句诗词都要进行逐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相关能力的提高。其次,深入分析结束后,学生也会掌握了一定的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布置“写作”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模仿诗人的创作模式进行自我创编,尝试诗人的类似情感。在这种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在此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深入鉴赏诗歌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素养。比如在人教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鬓如霜”、“十年生死两茫茫”、“唯有泪千行”等词句中所蕴含诗人的思念、悲伤的情感。接着让学生根据本首诗词的特点创作同类型的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这种创编和鉴赏相结合的模式下,能较快的实现学生诗歌鉴和创编能力得到实质性的前进。

三、解读诗歌的环境与时代

中国的诗歌不是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能表达出来的,诗歌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虽然短小但是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思想情感,每个诗人写作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同样每个时代培养出的诗人也不同。不同的环境培育不同的诗人,环境不仅决定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诗人也受其熏陶,决定了诗歌的不同种风格。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就要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师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要将诗歌融入到作者所生活的环境中去,真正实现鉴赏诗歌的意义。其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既能将诗歌作品放在当时时代的背景中,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历史时空中感受到沧桑。更加深刻的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具有沧桑的时代气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提升自身诗歌鉴赏能力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研究式的主题活动来展开诗歌教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力,提升自身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五、引导学生夯实诗歌基础

学生只有在对诗歌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以后,才有可能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比如如果学生在遇到一篇诗歌的时候,甚至无法自己去理解诗歌写的是什么,那么诗歌对于学生来说就只是一堆文字,自然无法达到鉴赏的深度,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一些诗歌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特定意象的表达要牢牢掌握好,这样学生在遇到没有学过的诗歌以后,也能够结合自身的诗歌基础来对诗歌内容进行一个最基础而准确的了解,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随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对基础知识运用越来越熟练,其诗歌鉴赏能力自然能够得以提升。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夯实诗歌基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背诵,虽然当前基本上所有的高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诗歌背诵,但是总体来看,学生的诗歌掌握量还是不够,且不够熟练,为此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背诵课内诗歌,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诗歌阅读与背诵。再者,教师需要帮助并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意象表达的词汇进行总结,比如杨柳多是代表惜别、月亮多是代表思念等等。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诗歌鉴赏类的题型,将一些答题套路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让学生在掌握套路以后再超越套路。

诗歌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学艺术,作为高中生一定要努力学好。对于诗歌鉴赏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诗歌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这才是高中诗歌鉴赏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维维.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女报:时尚版,2020,(4):1-1.

[2]肖丹梅.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9,(9):5+7.

[3]吳丽萍.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3):62-62.

作者:李正强

第4篇:别无选择的选择爱情诗歌

如果,青春不在,

爱情变坏,

一切都不能从来,

留下的除了无奈,再没等待,

不知道当初赋予爱情的含义何在。

一个人,

一个温暖的家,

构建出理想的美好,

就在你选择背叛时,

一切轰然倒塌!

习惯了依靠,因为值得依靠。

没有了依靠,因为不再依靠。

你的累,你的无所谓,

却不知都是我的真心相对。

如若没有当初的信任,

如若没有当初的满足,

就不会有现在掏空的我!

现在,

或许能怪的就只剩自己了,

活的太过以某人为中心。

或许,

那句话是对的,

当你都忘却自己时,

没有人会记得你!

以后的自己,

要更加努力,

更加坚强,

活出真正的女子,

真正的好!

成为生活中别无选择的选择!

第5篇:选择爱情诗歌

雪花总有融化的那一天迎春花在笑问不答

麦子在抽穗时的样子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那弯刀的镰

会让人触目惊心

不能自拔

割下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是要命

但有时也必须得割

不割就会不能旱涝保收

不割就会后患无穷

雪花飘在天上时很美

而落在泥土中样子真是可谓

迎春花笑的时候象春天开了花

可凋谢时就什么也没有留下

只有那一片片绿叶

迎风摇摆

所有意向的东西都是那么的无奈

人也要面对那爱的兴衰

成功与失败都是自然

要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接受与不接受

那是选择

爱与不爱

那是心里的效应

我们都想要一个美丽的风景

可风景是选人还是选情

这值得回味

更值得深思

第6篇:如果可以选择诗歌

如果可以选择甘愿你平庸一点

这样就不会去悲天悯人

别人的世界别人的蹉跎

你的长吁短叹

也换不来一点起色

如果可以选择

我情愿你麻木一点

这样才能松缓生活的枷锁

有时候

逃不过

自己对自己的折磨

如果可以选择

甘愿你平凡

这样就可以自私一点

把你移到角落

慢慢的欣赏

而不因为霸占你而自责

如果只是如果

无奈的是

我们别无选择

于是

我仍在一旁

冷眼旁观,一脸的冷漠

看着

无措

不知怎样

才能给予你丝毫的快乐

多想

你的眉头不再深锁

栽颗花吧

牡丹

冬天将种子深埋

历经寒霜那一丝的绿色

轻轻爬上你的指尖

将你的心绕缠

是不是那样

会盛开心花儿一朵

第7篇:我若选择远方诗歌

我若选择远方,定不能只是逃离。

那里,必有最能牵动我心魂的呼唤;

那里,必有某些东西可以极致挑逗我的每一颗神经;

那里,必有某些独特的磨练可以把自己变得强大,变得圆满。

我若选择远方,

定不是因为厌恶了脚下的土地,

而是勇敢听从内心最狂野的呐喊,

给自己一次惊险刺激的挑战,

去发现自己的极限在哪儿,去体验一切未知的新奇。

我若选择远方,

定不是为了抛下过去。

那时,我定早已理清了思绪,不再迷离;

那时,我定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清醒;

那时,我的脚步一定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刻都要笃定,

知道路之所向,心之所往。

我若选择远方,

定不是为了冠予自己一个闪耀的光环。

那时,我定有属于自己存在的骄傲和自豪;

那时,只为最大限度地活在当下,

不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叹息和遗憾。

我若选择远方,

也必将重回故里,

回到最安暖的情,

回到最热爱的三尺讲台,

回到最温和亲切的土地。

第8篇:诗歌赏析选择题

诗歌学习专题诗词赏析选择题集锦

1、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5、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6、对《相见欢》(李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对“离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语言朴实,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可想见其人处境之孤寂,心境之萧条,为整首词渲染了凄凉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名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别是一番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7、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8、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 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 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

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9、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即景抒情,情悲且壮。“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不得很精当,且有气势。

D、“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沉痛而从容。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10、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11、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12、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13、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14、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15、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16、阅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五),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A、一二句写诸葛亮“万世不朽”的英名和作者面对遗像的感受。 B、三四句概括诸葛亮的功业,赞扬他如鸾风高翔,独步云霄。

C、五六句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相比,也不相上下。 D、七八句慨叹诸葛亮难以改变汉朝灭亡的命运,赞扬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17、对陆游《书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首联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C、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 D、全诗表现了诗人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激情。

18、关于下面袁枚的《马嵬》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的“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

19、对宋代词人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A、上阙

一、二句用拟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时点明了送别的地点。 B、“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阙

三、四句说行人将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很美。 C、下阙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含蓄而别致。

D、全词充满奇丽的想象,情景交融。笔下之景,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全然是心中之景。 20、下面是两首元曲,对它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A、元曲分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此二首《天净沙》均属小令。 B、《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和《即事》都是曲题名。

C、《天净沙?秋思》全篇28个字,没用一个动词,全由名词和它的修饰语组合而成,但却构成了一幅有机的图画,有一字千金之感。

D、《天净沙?即事》全篇28个字是由14个重叠字构成的,其中没用一个动词,但却处处显示出动态。 答案:

1、c

2、c

3、B

4、B

5、A

6、C

7、B

8、C

9、D

10、A

11、B

12、A

13、D

14、C

15、D

16、C

17、C

18、C

19、A 20、C

第9篇: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要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误点。

一、西塞山①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

1

二、野 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 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

2 游幕终 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 “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 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 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 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 “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4分)

四、(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1、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3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五、登颧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六、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答案】

一、1.B、C 【解析】5 分,答对一项2 分,两项5 分,多选不给分。B 项“渐映”写舟行的

4 渐见过程,不是写月光的逐渐明亮;C 项“化实为虚”说法错误,这里是由实景转入虚景,属“由实入虚”的手法。

2.①“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②“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 ③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云比喻成飞絮,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对比,写出了西塞山的奇特地势,加以缈茫起伏的云絮飘飘,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一种艺术境界。

【解析】6 分,一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

二、1. BD(选B给3分,选D给2分。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功业未就”;D项,颔联是叙事和抒情。) 2.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共6分,答出一点给2分)

三、 1.(6分)【答案】AB 【解析】A项,通常以58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本词54个字,属于小令,可见《浪淘沙》多是小令。B项,“中秋节”表述错误,改为“中元节”。 2.(4分)【答案】①比喻。如“山远翠眉长”, 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 ②拟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 “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 ③以乐

5 景衬哀情(借景抒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 ④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 【鉴赏】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翠眉”,青翠的山气。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菊花”一句,以菊拟人。“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词人说: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

四、答案:BE 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五: BE 六:BE

6

上一篇:党支部谈心谈话记录表下一篇:食堂员工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