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局人事工作计划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卫健局人事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卫健局人事工作计划

卫健局主要工作职责

(一)办公室

负责拟订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总结;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督查督办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重要文稿起草、政务公开等工作;组织实施局、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负责机关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局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信访稳定、安全生产、保密、消防、反恐等工作;负责局机关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和所属单位的群团、妇女工作。

(二)人事股

拟订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人才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卫生计生人事分配制度工作;承担机关和所属单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工作;负责卫计系统人员招录、调配、安置和考核工作;组织全县卫计系统专业技术职称(业)考试和评聘认定、工人等级等上报工作及干部职工的工资等福利申报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助和搞好下属单位股组级领导干部的考察、测评、任免和考核工作,并对其业务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实施宏观管理;负责搞好卫生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协调工作;负责本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三)规划资金管理股

健全卫生计生财务管理制度;编制全县卫生计生事业财务预、决算;对卫生计生事业费及专款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全县卫生计生的基本建设规划、协调、监督检查及资料管理;负责大型医用装备配置管理办法和标准的组织实施;对直属单位的财务活动、国有资产、物价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协调监督世行卫生贷款的使用;负责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负责局机关的财务及资产管理;协助办公室作好会务接待工作;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四)医政医管股(县卫生应急指挥办公室)

统筹规划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工作,承担区域卫生和计划生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应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有关地方规范和标准;监督实施医务人员执业标准和服务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医院药事、医院感染控制、临床实验室管理等工作;监督指导全县医疗机构评审评价工作;拟订实施全县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贯彻落实国家、省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使用政策措施。负责制定实施医疗事故和计划生育手术技术鉴定的管理制度,协调、指导、监督医疗事故的处理;监督管理全县血液工作和临床用血质量,组织协调全县无偿献血工作。拟订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中医药政策调查研究、中医药资源普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相关工作;组织实施中医药标准;监督执行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和保健机构及其技术应用的管理规范、标准;指导组织实施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等服务中的中医药工作;承担中医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指导中医医疗机构的有关药事工作。参与拟订全县医学教育发展规划,组织指导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组织指导卫生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拟订卫生应急和紧急医学救援政策、制度、规划、预案和规范措施,指导和推进全县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指导、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总结评估等工作;协调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组织实施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措施;对重大灾害、恐怖、中毒事件及核事故、辐射事故等组织实施紧急医学救援。负责管理政府和民间渠道开展医疗卫生技术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

(五)疾病预防控制股(基层卫生管理股)

负责拟定全县农村卫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监督指导各项基层卫生政策的落实;指导管理乡村两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拟定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指导实施并组织评估;负责乡村医生职业资格准入、业务培训、教育、考评等管理工作;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及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制度并指导实施;负责新合疗定点单位的督促检查。制定全县计划免疫工作规划;负责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及其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综合防治、监测、控制措施和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防止和控制疾病发生和疫情蔓延;指导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县防治艾滋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六)妇幼社区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股

贯彻《母婴保健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负责拟定全县妇幼卫生、社区卫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监督指导各项基层卫生政策的落实;指导妇幼机构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组织实施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全县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承担妇幼卫生、出生缺陷防治、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依法规范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依法管理婚前医学检查、卫生指导与咨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负责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划、编报、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

(七)信息网络统计股

负责全县卫生计生系统网络综合平台建设工作;做好卫生计生机构信息、卫生统计信息、计划生育统计信息、新农合信息、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卫生监督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医院内部电子病历信息、疾控妇幼公共卫生等信息管理工作;承担卫生计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全县人口基础信息库、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

(八)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股(统筹解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和服务工作,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数据统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划、政策,指导基层建立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工作机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负责出生实名登记工作;承担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负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评审工作;承办统筹解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九)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股

负责落实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及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制度;负责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惠政策的审核落实。

(十)法规与科教宣传股(行政审批股)

组织拟定卫生和计划生育规范性文件并监督执行;负责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重大处罚事项的听证,承担依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负责普法宣传和相关法律法规咨询等工作;负责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负责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计生鉴定工作;监督检查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承办计生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做好干部职工生育状况的清查清理工作;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承担卫生和计划生育科学普及、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工作;拟订卫生和计划生育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依法监督管理全县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环境、职业卫生监察(含矿山卫生监察)、公共场所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产品等的监督管理;负责卫生监督人员资格认证、证件发放和队伍管理;负责医疗市场的监管;负责全县健康教育工作;

负责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并公开公示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目录及其审批规程。根据法律法规和中、省、市规定及时承接、取消或者下放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审批事项清单动态管理;负责对下放的审批事项的业务指导及后续监督管理;负责部门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行政许可及其它办事项目的统一受理、办理和反馈工作。

(十一)体制改革办公室(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贯彻落实中、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研究提出深化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议;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承担组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卫生综合改革工作;承办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具体工作;承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安排的相关工作任务。

第二篇:卫健委:市卫健局党建网格工作情况汇报

市卫生健康局党建网格化工作情况汇报

市卫健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工作主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高质量推进卫健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市卫健局机关党委于XX年3月28日成立,下属中心医院、中医院2个党委,共有27个党支部,全系统党员人数646人。其中在职党员442人,退休204人。按照党建网格化管理推进工作会议精神,由我担任二级网格长,机关党委书记担任副网格长,局直属各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组员,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建网格化工作顺利推进。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管理

制定《XX市卫生健康局2020年党建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工作措施,既注重完成“规定动作”,又创新开展具有卫健部门特色的“自选动作”,以“主题党日+”为抓手,丰富和拓展活动形式与内涵,促进党组织建设规范化。至目前止,已组织开展了10次主题党日+活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党员大会、上党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定期组织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并抓好中宣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推广学习。至目前止,已开

展了20次集中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期间,市中心医院党员、重症医学科医生温嘉强同志作为党员代表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要到湖北最前线参加抗疫,并带动队员梁玉明、劳源源2位同志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谭秀清成为入党积极分子。4位代表在疫区奋战38天,展现了最美逆行者的高尚情操和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二、强化责任落实

我局党组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为根本,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把意识形态贯穿于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组政治把握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责任担当能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严肃查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行为,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主线,持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累计排查自重点地区返来XX人员XX人;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抓手,局班子成员定期到下属党组织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协调下属组织解决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事关民生的重要实事靠前办理,对事关稳定的重大矛盾靠前协调,促进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全方位融合。例如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热点难点问题,2020年我局党组全面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力度,开展245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新增35名XX本级订单定向卫生专业人才,落实9

名“三支一扶”支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安排,引进硕士研究生1名、新晋级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7名,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群众基础扎实、政治素质过硬、敢于担当和医德、医风、医术过硬的22位年轻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提拔任用,配齐、补强基层干部队伍。

三、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深化党建品牌创建。

以“红心向党、守护健康”为主线,积极探索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党建新模式,推动党建与卫生健康业务两不误、互促进、深融合。开展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大力弘扬抗疫英雄不惧艰险、英勇奋战的崇高精神,让党员先进性在创新实践中闪光。二是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以当好“三个表率”为主题,认真落实教育动员、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等工作,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党员干部争当优秀党员,争创模范机关。三是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以“党医融合促发展”为目标,将XX市中心医院、中医院打造成为医院党建示范点,通过强化医院党建带动示范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医院党支部与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整体医疗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篇:卫健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卫健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履行卫生职责,发挥医疗保障作用,提升政治站位,以“三化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抓手,明确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有序有效的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X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其中因病致贫X户,X人,占贫困户的X%。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一)认真开展精准核查,实施大病、慢病精准救治。依托X省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以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采取数据对比,入户确认等方式,共核实患有慢性病人员X人,大病患者X人。所有患病人员均根据病因、病情分类建卡、建档,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卡,分类救治,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对于救治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定点救治。

对于能够一次性治愈,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救治,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县级人民医院实施救治;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施策,并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工作,建立上门随访制度,将因病致贫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随访、指导、康复等个性化帮扶服务,使贫困患病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健康扶贫的深度。X、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X”人才工程。通过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设岗位、X人才工程、基层骨干医师培训计划、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学历提升计划等X项行动计划。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大大提升了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贫困乡医疗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利用“三项活动”契机,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力争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达到国家标准,截止目前特招医学院毕业生X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X名,住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X名。

X、夯实基层卫生网底,实施“基础建设工程”。加速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X区原有X个贫困村,已建设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X所。疾控中心已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并进行内部装修;X区中医院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X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改建结束,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的要求。

X、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帮扶力度。区卫健局一直在实施二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帮扶、人才帮扶计划,通过业务以上带下,人才培训、进修等措施,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把多方面力量集中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解决看病就医问题,多方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让群众看病就医放心,安心。

(三)落实便民措施,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X、严格执行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对贫困人员开展优质服务,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保障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也为贫困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报销程序,使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无压力、无负担。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共设立贫困患者专用窗口X个、“爱心病房”专用床位X余张。截止目前“一站式”即时结算X人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X人次,免收押金金额X万元。

X、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X,全区家庭医生签约X人,占总人口X.X%。贫困人口签约X人,签约覆盖率X%。自今年国家卫健委指导、组织、开发,运营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平台,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截止目前通过“家庭医生平台”签约X人。

X、全面开展送医下乡,进行义诊活动。 全区各医疗机构积极组织下乡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热情地为当地村民量血压、测血糖、把脉问诊、开具处方,耐心解答就诊村民咨询的健康问题,并根据病情及时制定出诊疗方案,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提高他们的预防保健意识。让广大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熟悉了解贫困户应该享受的医疗保障救助各项政策。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进行入户诊查。

X、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应救尽救。区财政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每人每年交X元购买住院医疗再补充保险,筹措X万启动资金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兜底医疗救助。

X、积极开展全区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卫健局组织全区乡卫生院院长进行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要求X个乡镇卫生院院长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清贫困人员看病报销等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面对面与贫困人员进行沟通,做到了因户而异、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通过健康扶贫大走访,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精准制定“一人一策“健康帮扶计划,切实解决每一个家庭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实际难题,增进了群众感情,为促进全民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X、配置爱心保健箱,情暖贫困群众。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统一免费配备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总计X个,每个箱内配备价值X元左右的常用药品。免费发放健康扶贫服务卡、就诊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

X、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将健康扶贫政策归纳整理,在全市率先开展“健康扶贫政策系统解读”专题培训,并印制了“一本通”小册子X本、印制宣传海报X张,宣传单X份,在每个村委会和贫困户家中进行张贴,动员全区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已开展义务巡诊X余次,免费发送药物价值约X万元,免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政策解答手册X万册。有效的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X、加大督导力度,确保“问题清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制定了一年四次督导方案,卫健局分成四个督导组,分片包干负责健康扶贫工作督导,认真开展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取得实效。针对在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切实增强健康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盯问题整改,针对督导发现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全面做好“问题清零”工作。

(四)多措并举开展“两筛”“两癌”工作,保障妇幼健康。为做好妇幼民生实事,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多种举措,保障了“两筛”“两癌”工作扎实开展。截止X月底,我区彩超检查X人,完成比率X.X%;血清学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X.X%,新生儿两病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为X.X%,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为X.X%,乳腺癌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X.X%。宫颈癌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X.X%。

(五)强力推进“三化建设”,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为统筹推进我区健康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建立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健康扶贫长效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精准健康扶贫新模式,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服务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的提升。规范制作家庭签约医生联系牌约X个,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栏X多个。

二、存在的问题。(一)对患X种大病和X种慢病人员的随访不能全部做到及时记录和更新,没有系统的管理随访记录台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X种慢性病不能完全做到管理和随访,只有公共卫生管理的四种慢性病纳入随访管理。(二)健康扶贫档案管理不到位。个别健康档案不能全面反映患病人员疾病状况,实际有多种慢性病,而档案仅记录一种或两种。体检手段单一,不能根据疾病有针对性的检查。(

三)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给贫困人员的政策宣传过程中只重视知晓率而忽略了特殊群众的需要,比如:老年群体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人员不能完全知晓政策的普惠性。(四)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措施落实困难,尤其是医保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沟通不畅、落实困难,虽然与区人社部门反映,但效果不好。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一)规范医疗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在床位设置,诊疗服务建设,人员配备,医疗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强化履约,确保高质量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签约医生和团队的技能培训工作,完善签约服务团队人员组成,协议书规范化,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提质增效上来,力争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坐实一家,满意一家。强化履约责任和履约质量,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中国家医平台”,向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层级化团队服务,同时将服务人数,履约质量纳入专项考核,对家庭医生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三)强化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依据X区脱贫攻坚小组实施方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兜底保险和特殊救助资金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将农村贫困门诊大病,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全省标准之内。

(四)着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专项活动,提升健康素养。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户及“三减三健”活动(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名医名家走基层”、“健康普及爱心行”等系列健康教育促进活动。通过义诊、健康咨询、专家健康讲座等形式,促进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整体提升,组建健康科普专家队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定期健康巡讲活动。围绕贫困人口总体健康水平、健康影响因素、健康服务与保障总体能力,明确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实施有效健康干预行动,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五)积极推进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管理,爱心保健箱管理工作。为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根据《转发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民政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由原来

X种大病增加至X种大病患者逐户、逐人、逐病进行调查核实,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建立台账和管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救治,就诊疗路径,流程和救治方案进一步优化,对爱心保健箱加强常用药品及时更换管理。

第四篇:卫健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六篇

【篇一】

**年上半年,卫生健康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级卫生健康目标责任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医政工作

稳步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专项工作,及时制定工作挂图,工作任务严格按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积极推进。

强化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和患者安全,开展质控检查活动,对毒麻药品及精二类使用机构进行督导检查。以“南方医科大学**医院新生儿感染暴发事件”为鉴,开展全区学习培训会议。目前我区二级医院已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且二级医院开展活动病区达到100%,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开展“5·12护士节”纪念活动,提高全区护理人员水平。接待、办理各类医疗投诉65件,及时回复率达100%。完成全区医疗机构医学继续教育的报名审核及医师定期考核通过通知单发放工作。参与省、市两会,高考等医疗保障37人次,车辆6台次。

(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

药品管理方面,进一步落实《**市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区属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家区属医院全部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临床配备使用工作。做好公立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工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定期监测和督导各机构基本用药采购情况,截至**年5月底,区属12家医疗机构共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677.7万元,其中基药475.2万元,基药占比70.1%,达到省市要求。

医养结合工作,制定了**年工作任务细化节点及完成标准,截止5月底,强化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签约服务工作及为老年人服务的绿色通道进行督导,到部分社区进行老年人医疗需求调查,并完成了对基层医疗机构本底调查工作。

(三)爱国卫生工作

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每日对全区居民小区及重点点位进行防鼠设施及防鼠药品投放的监督检查,以功能区为单位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督办,督办回复率100%。

积极开展第31个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春季统一...(剩余全文97.26%)

加载中,请稍后

第五篇:卫健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责任落实,稳步推进各项卫生健康重点目标和民生工程任务,开展今年各项卫生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工作。

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和“三一课”,每月7日,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党日活动,系统各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0余次。召开巡查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发展党员19人,其中党员转正4人,吸收预备党员3人,积极分子备案共12人,今年共缴纳党费4万余元。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发动一切力量、动用一切资源、落实一切措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一是全县先后设置卫生防疫卡点及监测点11处,1月24日以来,累计检查进出我县车辆35425台、78155人;共计流行病学调查共计327人次;全县集中医学隔离198人,累计居家隔离7193人,已全面解除隔离观察;共计采集核酸检测样本476人次,结果全部阴性;采集我县主城区

冷鲜食品相关样本260份,结果均为阴性。完成三类人员核酸检测3381人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对医护人员实行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295人。二是县疾控中心不定期对九黄机场,黄龙景区等重点单位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县执法中队每季度对我县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等重点单位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完成县医院发热门诊和临时隔离观察病房的改造;核酸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1100万已争取到位,现已完成施工蓝图编制、图纸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已送财政评审,计划11月底挂网招标。四是卫健系统现有医疗物资储备医用防护口罩共计11753个,一次性工作帽16000个,医用防护衣1950套,防护眼罩30个,医用橡胶手套898双,酒精475升,84消毒液(500ML/瓶)168瓶,体温枪114把,克立芝31盒,过氧乙酸(500ml/瓶)86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库存58418件;县经信局现有物资13439件。目前刚采购一批29万元物资(还未到货),又通过经信部门申请采购防护眼罩、防护面屏、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衣等物资(共计90万元)。

(三)健康扶贫。

共救助1060人次,救助金额78.91万元,其中门诊共救助44人次,救助基金7.4万元,住院共救助1016人次,救助基金71.51万元。

(四)基本公卫工作。

为我县72454城乡居民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管理519人,高血压管理3648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1358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87人。每季度对企业开展职业病监督检查;开展职业性尘肺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工作。依法申报涉及粉尘危害建筑企业

19家,申报率100%。

(五)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结核病。报告户籍和常驻人口结核病人62人,排除21人,现系统管理31人,10人未参加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5例。2020年新增报告6例(死亡1例);常住人口艾滋病筛查15398人,检测覆盖率为20.48%。包虫病。包虫病B超筛查成人1281人次、儿童464人次;收集犬粪共计400份,结果为16份阳性,384份阴性。

(六)医政监管。

一是无偿献血工作。全年两次共计献血362人次,采集全血87200毫升。二是医疗废弃物处置。共转运140余次、收集处置28262.5公斤医疗废物。三是依法行政。当场行政处罚27件,罚款3200元。

(七)项目建设。

共争取债券资金5815万,到位522万元;争取中央资金2000万元,已全部到位;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项目完成前期手续,正在争取项目资金;完成灾后重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并投入使用。

(八)计划生育工作。

一是落实“三项制度”。奖励扶助。2020年奖励扶助496人,特别扶助。共40人;少生快富。共1461户。“三项制度”对象确认为零误差。二是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共305对,共计发奖励金36459元。此项经费由计财股统一打到社保卡上,发放率均达

100%。四是加强孕前、婚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前医学健康检查192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123对,已完成州级任务。

(九)开展“医联体”协作。

继续开展“医联体”协作,充分发挥省二中医医院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优势,加强专科建设,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切实提升县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截止11月17日县医院门急诊人次63067人,住院4955人,手术804台、业务收入达3871万元(2019年全年为3829万元);完成县医院与青云镇卫生院医共体试点建设。

(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组织全系统股级以上领导干部80余人进行集中廉政谈话4次,开展分类分层次一对一廉政谈话1次累计130余人;开展政治纪律大宣讲18次;局机关党委领导开展廉政党课2次;开展“会前学纪”17场次。严格落实医疗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接受主动说清问题1件;共开展专项排查5次,排查医疗行业各类突出问题共计47条。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引进、留住人才困难。

由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实施自主择业后,编制、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引进,即使进来了也留不住,造成部分人才流失。二是医疗卫生学科带头人少,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缺乏人才支撑,没有形成人才发展梯队。三是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滞后,村医普遍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村医的待遇及养老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致使村医服务能力不高,“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行困难。四是中医药服务功能发展不平衡,医疗、康复等功能发挥的较好,预防、保健等功能相对薄弱,

“治末病”等中医预防保健理念,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未能得到大众认同。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和“三会一课”,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党日活动;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医疗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二)做好疫情常态化工作。

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三)巩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防控水平;

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标准,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检测实验室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检测能力提升。二是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极端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医疗救援能力,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完善重点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卫生人才梯队和卫生科技水平。

通过引进高层次学科团队、推进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完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加大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实施力度等综合措施加强卫生人才梯队建设。

(五)强化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增强急救能力。

加强由县级急救中心和医院院前急救队伍组成的“120”急救体系,推进全县“120”一体化,推动建立“九环”突发事件医疗急救联动机制,增强紧急救援能力。

(六)组建医疗共同体,推进一体化管理。

在与青云镇卫生院试点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推进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中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协作建立起县域内医共体,并与医联体实现有效衔接。开展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辐射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第六篇:卫健局2020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2020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在重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着力注重全区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向好发展。

一、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一是从严抓管党治党。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纳入工作总体部署,列为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常设议题。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对下属单位的监督管理,通过定期督导检查、年底述职评议、综合考核评价等方式,不断提升各级的“高压线”意识。

二是从严抓思想教育。坚持把思想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促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大力学习宣传疫情防控中的先进典型,激励系统干部职工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三是从严抓组织建设。全面完成了所属医院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配齐配强班子,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五星级”党组织达到40%以上。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医心向党、守护健康”党建服务品牌,以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健康义诊、家庭医生签约等活动,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四是从严抓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强化行业作风建设,深化拓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围绕卫生健康领域漠视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专项治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全面开展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干部执行力,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着力解决系统内干部纪律作风和行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领域内廉政风险的防控,针对风险点制定完善防控措施。建立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专项审计制度,每年对区属医疗单位开展一次全面审计。强化正风肃纪,主动查找和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全力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执纪问责。

二、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

坚持预防关口前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强化内防输入,外防反弹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一)快速开展中高风险地区入济返济人员排查管控。先后完成上海、天津、新疆等地人员核酸检测清零。对中高风险地区入济返济人员实行“2+1+7”管理。

(二)加固医院疫情防控。建成发热门诊4个、发热哨点诊室18个,实现二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5个,日检测能力达到1.6万份,居全市第1位。做好应检尽检工作。20类重点人群实现“应检尽检”,截至目前,累计检测人员核酸62.7万份,食品和环境样品2.2万份,抗体1.9万份。完成12轮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检尽检工作,累计检测人员12.6万人次。加强发热病人管理,累计接诊发热病人31112人,全部采集新冠病毒核酸,落实闭环管理措施。开展院感防控培训,全区756家医疗机构6878人参加培训。完成辖区内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全面完成覆盖医疗机构全院全员的院感防控大培训、大考核、大演练工作。从严抓好常态化院感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一看一测一查一问”、“三个一律”、“一患一陪护”等制度;对发热病人接触过的CT等检查设备,严格做到“一人一检一消毒”。建立逐级包保制度,卫健部门班子成员每周进行督导,医疗机构班子成员每天进行督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三)健全卫生应急预案。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逐步健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程序,做到了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6月,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了“2020年市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应急演练”。11月,在阜桥街道举办了市暨区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锻炼了专业队伍实战经验、有效提升了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四)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投资2100万元,建设四家标准化发热门诊;投资390万元,完成18家发热哨点建设;投资1800万元购置20套核酸检测设备,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5个,日检测能力1.6万份,排全市第一名。投资1220万元,在市二院规划建设感染疾控楼,现已完成初步论证设计工作。

(五)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现设置14个急救站点,急救车26辆,2020年新增3辆负压急救车,满足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

(六)加强应急准备。医疗应急物资按照疫情防控3个月需求储备,储备隔离房间400个。牵头建成医疗、采样、核酸检测、消杀、流调共计100人的疫情处置机动队伍,24小时战备待命。抽调3630名医务人员组成605个采样队,用于应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三、持续推进医改进程

(一)积极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区全民健康信息工程项目包括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平台及应用系统的建设。目前,基础平台已完成基础资源数据库、全员人口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的搭建。目前正在进行基层LIS系统、基层PACS系统建设,进行基本公共卫生系统的升级、基层HIS系统升级及村卫生室的应用,实现基层信息一体化管理;建设区域LIS系统、区域PACS系统、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及远程病理送检系统,使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二级医院的优质服务;建设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断水平;建设基本公共卫生考核系统,对家庭医生的签约履约服务项目进行细化,绩效评价“无纸化”。进行系统优化及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数据的采集,并对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为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二)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高标准建设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印发《市区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7大项17小项58项具体指标任务。依托市二院组建“六大中心”,现已完成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癌症规化范诊疗病房的创建,提高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创伤等重点疾病救治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创建。优化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供医疗同质化服务。依托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全区统一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和健康智慧医疗APP,形成医疗精准服务“同质化”服务网络体系。

(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各机构完成自评、相关电子资料上报、省市级相关培训工作,目前,达到推荐标准5家,达到基本标准9家。长沟镇卫生院、喻屯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一甲标准,长沟镇卫生院、金城街道(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9年度活动表现突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大力度招才引智。2020年招聘基层技术人员37人,招聘备案制人员152人,优才人员到位14人。

(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强化基层医防融合。对全区贫困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签约、履约服务情况进行质量控制。2020年度签约目标任务358087人,全区累计签约394578人,其中,新签82651人,续约311927人,提前完成年初既定目标。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工作有序开展。全年累计查体101085人。60-64岁人群累计查体27837人。因地制宜启动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点和健康驿站等固定场所建设,将服务流程进行再造,将服务触角向社区延伸,丰富签约服务载体。全区已有7家机构设立了健康驿站,方便居民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推行团队诊间签约履约服务;全区373家村卫生室、2家日间照料中心、13家养老机构、58个居委会,以及部分功能社区设立了家庭医生服务点,定期开展巡诊服务。引入第三方开展基本公卫绩效考核,被市卫健委建议在各县市区推广。

四、积极参与全区重大工程

(一)加快推进市新区医养结合(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北院区)一期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9834平方米(314.75亩,含项目区林地亩,河道占地48.75亩),总建筑面积约275199平方米,估算总投资为197919万元。项目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建成后可容纳医疗床位1300张。前期该项目已完成招标,目前合同正在洽谈中。医疗卫生用地协议出让已审批通过,概念性设计已经完成,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报规划许可手续。

(二)积极协调市医康养职业培训中心建设。该项目新选址位于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西,西外环路东,柳行路南,车站西路北,总面积约516.4亩。目前已开工建设。

五、抓实抓细健康扶贫工作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健康扶贫政策。4家区属公立医院、7家涉农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落实了贫困群众住院治疗“先看病后付费”政策和住院治疗费用中目录外不予统筹部分10%的减免政策。各定点医疗机构将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信息数据嵌入到门诊信息系统,贫困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全部通过“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单式结算”,实现贫困群众门诊就诊费用“两免两减半”自动减免。贫困群众累计5277人次受益。为贫困群众累计减免7.9万元。

二是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7家涉农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增设精神科,并从市精防院选派7名专家。辖区389名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根据病情全部落实免费住院治疗或按医嘱居家治疗免费服药。

三是家庭医生精准扶贫。截至12月25日,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114710人,累计签约贫困群众4094人。为1117户贫困家庭安装家庭医生联系牌。家庭医生团队面对面访视,核查贫困群众健康状况累计30950人次。开展贫困群众健康体检全覆盖,接受健康体检的贫困群众2595人。

六、深化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创建

(一)加快推进“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南部投资9.5亿元的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老年护养院已完工并投入运营。东部投资20多亿元的济北新区(市二院)医养中心,已准备开工建设。西部积极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医养结合项目和中管院老龄产业发展研究院运河康养小镇项目建设。北部投资3亿元的国康医院少康湖康养中心项目方和投资方完成签约。同时积极运作鲁抗医养健康小镇项目、南苑康养小镇、永康医院医养结合项目、交运老年颐养院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示范带动,构成我区医养结合快速发展的基本框架。

(二)将医疗机构康复养老延伸服务。支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开通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组织专家团队定期到养老机构巡诊。目前,我区一级以上医疗已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56个,开通率100%,现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机构4家,开放床位520张;设置老年病科医疗机构7个,开放床位156张,开展安宁疗护机构4家。辖区内养老机构16家,提供医疗服务率100%。

七、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

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提供方剂。为医务人员及自愿接受中医药预防方案的目标人群提供方剂共计22496剂。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市中医医结合医院为培训点,分2批对镇街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48人开展培训。打造中医药特色浓郁、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技术先进的精品国医堂。目前,全区2家镇街卫生院和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了中医人员素质高、设施设备全、服务能力强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济北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十里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为2020年市级精品国医堂项目。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落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纳入社会综合保障和救助体系。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做好省、市、区属企业职工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审核、发放工作。2020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12787人,共计发放金额18627500元。其中,①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3933人,发放4706400元;②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490人,发放4392000元;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323人,发放2322000元;③三级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特别扶助2人,发放4800元。④为40个失独家庭给予夫妻10000元的一次性扶助金,发放400000元;39个独生子女伤残(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家庭给予夫妻8000元的一次性扶助金,发放312000元,共计712000元。⑤父母双亡的独生子女,每月发放救助金100元,直至独生子女18周岁为止,符合7人,发放救助金7300元。⑥城镇其他居民奖励扶助2937人,发放3534600元。⑦农村独女和双女落实绝育措施4944人,发放2948400元。

九、强化妇幼健康服务

实施城乡妇女“两癌”筛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和免费新生儿四病筛查等。截至11月底,全区城乡适龄妇女筛查35496人,检查覆盖率101.4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358人,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数4000人的108.95%。产前筛查4627人,筛查率85.43%。免费新生儿遗传病质谱筛查4655人,筛查率100%;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四病)筛查4687人,筛查率101%。新生儿听力筛查4607人,筛查率99.5%。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孕产妇累计检测6274人。0-6岁眼保健及视力累计筛查100851人次,筛查率100%,其中筛查阳性人数2265,阳性率2.63%。继续加强托幼卫生保健工作,做好辖区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依法完成5例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

十、抓好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

承担的市考区指标为基本医疗群众满意度。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先后出台《区卫生健康局关于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方案》《区卫生健康局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实施方案》,建立工作配档表,明确科室责任、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实行月调度、季考核。通过建立台账,销号管理,推进群众反映问题精准解决。从10月起到年底,围绕省市调查反馈问题,开展一次自查自纠活动,围绕就医环境开展一轮就诊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联合区医保局开展一轮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医疗机构开展一轮门诊住院患者集中回访,组织医疗志愿者开展一轮大型“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一次重点人群上门查体服务等“六个一”活动。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共组织大型义诊活动17次,参与义诊志愿者达到57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累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万余元,免费测血压、血糖、心电图、B超检查累计减免3万余元,发放宣传手提袋、围裙1万余套,医疗知识、惠民政策等宣传折页3万多份。发放卫生计生惠民明白纸25万份。从10月份开始,与区医保局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分别印制宣传挂历、健康知识手册各7万份,全部发放到村到户。2020年上半年市对区群众满意度调查,90.77分;全市下半年第一阶段89.676分,第二阶段92.30分,成绩有了较大提升。

下一步,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大措施促进群众满意度提升。

上一篇:未来气象科普工作计划下一篇:网点营销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