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发展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纪录片发展

试论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摘 要】本文立足于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瓶颈进行考察,分析国外成熟经验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纪录片 产业化 发展策略

一、目前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格局和面临的问题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角度对纪录片产业化的方向、路线和目标作出指导,并给予政策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频道积极响应。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成为唯一一家覆盖全国的纪录片频道。其次,各地纪录片频道也相应增加纪实频道,并且有的地方频道互相联合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比如在2010年年初,辽宁北方频道开播,在同一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将《档案》全栏目输入辽宁北方频道。总体来说,各电视频道都意识到了纪录片可能带来的市场,争相发展。然而,纪录片与同期生产的电视剧、电影、动画比较起来,所占比重较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1、纪录片产业战略导向和重点不明确

“世界各国发展实践表明,在梳理一国产业现状和研判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并为此制定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能极大地推动产业发展。”①虽然我国在2010年10月出台了纪录片发展的相关意见,但是过于笼统和粗略,没有针对性。在实践中,纪录片发展还处于无序状态。长期以来,中国媒介机构由政府主导,深深地打上了政府垄断的烙印。这导致了“媒介业在其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的政企不分、效率低下、权力意志盛行等种种问题。”②因而使得纪录片产业化运作难以实行,在人才引进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阻力也不少。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纪录片行业可持续发展。

2、市场机制难以形成

当前,国产纪录片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地方台和国有电影制片厂;门户网站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中虽然现在也在进行尝试,但是担心没有市场,在纪录片方面的投资仍然不够。这些生产活动的分散难以融合成统一的规模。市场化要求统一标准,然而我国国产的纪录片一直是“自产自销”,在视听、时长等细节方面仍然不能形成统一的格式与国际接轨,使得中国许多比较优秀的纪录片在参加国际影视展览时候被拒。

纪录片既然要产业化,就离不开市场,要想打开市场,就要有丰富的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支撑。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纪录片产业缺乏精确的调查数据,中国的文化产业没有像政治经济那样有独立的部门进行相关调查和数据统计。目前各频道决定节目生存与否主要依靠收视率的调查,评价模式单一,缺乏全面的产业数据。产业发展的数据缺失,政府部门就难以对纪录片行业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制定的政策的针对性就薄弱。由于精确数据的缺乏和评价模式的单一,传播媒介的播出计划就无法真正按照市场的供需情况安排,依靠“摸着石头过河”,无法确定投资重点。如此一来,传播媒介按照粗略数据制定播出计划,收视率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盈利就无从谈起,再次投资就有风险。如此多次重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纪录片发展障碍重重,产业化实现也举步维艰。

二、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策略

智利知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具有传播文化、文明的作用。优秀纪录片可以提升一国形象。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改革的时代,纪录片产业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加快纪录片产业化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1、制定产业化战略目标和导向,引导纪录片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美国、日本等国家纪录片发展的经验和实践来看,政府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处于主导地位,引导纪录片向特定的目标发展。而我国纪录片还未形成系统的发展战略,是分散的状态,不能与已经成型的影视剧和动画行业相比。对此,政府应该加快步伐,明确纪录片产业战略导向,落实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条,制定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规范纪录片制作行为,改进管理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引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打造品牌,细化纪录片分类,寻找相通性,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从品牌产品跨越到品牌企业,再从品牌企业跨越到品牌经济,这是目前国内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完整流程。如果用这个流程来衡量现有的纪录片频道,频道尚处于品牌建设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品牌。”③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纪录片发展得相当成熟,比如美国的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以及日本的NHK、英国的BBC生产的纪录片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些频道的成功是因为在发展初期就注重“品牌效应”,在内容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打造自身个性化的特点,各具特色,形成“国际名牌”。而中国的纪录片产业并没有“品牌”,纪录片的生产“基地”: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地方电视台,却并没有固定的纪录片节目形态。虽然近几年也不断推出一些优秀纪录片,比如《故宫100》、《舌尖上的中国》、《新丝绸之路》等,在国内和国际上也赢得了一些赞誉,但是大部分纪录片都是一枝独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而且品牌意识不强,大部分人都只知道纪录片,但是不清楚纪录片背后的制作团队、谁生产的。因为没有打上品牌标签,所以尽管出现了优秀作品,也难以带来品牌效应。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将纪录片看成“冷门”产业,认为纪录片的观众过于狭窄而难以吸引人群、带来广告收入。近几年的一些纪录片节目打破了这种陈旧的观点,使人们重新考虑纪录片商业盈利模式。上海纪实频道短短几年推出了《档案》、《风言烽语》等20个栏目,尤其是《档案》被50多家电视台购买,受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受众的关注,一年的销售额也接近300万元。《档案》改变了纪录片一贯给人不赚钱、不盈利的印象。《档案》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当下的纪录片作品以历史、地理和科技为主,题材单一,说教性强。而现在的行业竞争激烈,人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大,观众在紧张工作一天后希望能欣赏一些轻松、愉快的节目。这并不是观众整体素质下降,而是人的本能的需求。Discovery探索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副总裁罗柏鸿这样阐述:“大家看电视,大部分时间是为了娱乐。所以节目里娱乐成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尽管你是教育科技节目,你也必须做到教育娱乐并重,你才会有观众。”

“供应创造需求”。既然纪录片可以传播文化,又可以融入娱乐元素,那么纪录片的市场就会拓宽很多。一部纪录片作品能否吸引观众,主要看纪录片反映的内容和受众是否有“相通性”。现在的纪录片受众主要是高知分子,很多纪实频道推出的作品也大多基于这种类型的观众。上海纪实频道定位是中年男性观众群,他们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知识结构较高。除了按照观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划分以外,还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划分。比如纪实频道可以推出针对家庭主妇、退休老人等的纪录片作品,还可以按照每一种受众的特点融入轻松、严肃等多元化元素。辽宁北方频道的节目设计强调“娱乐”特性,寓教于乐,以叙述故事的手段征服观众。

同时,受众还有地域之分。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而且地方风俗也不尽相同,多姿多彩。各地方纪实频道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录片。

除了在国内打开市场,中国纪录片还要走向国际。这同样需要寻找与世界观众的“相通性”。“尽管不同国家与地区制作的电视纪录片风格各异,但在题材的选择和节目的表现手法方面,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④人类总是有共同关心的题材,比如人文、社会改革和环境保护等等。中国有很多反映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变迁的片子,比如《中华文明》、《秦始皇》等等,这些题材的片子对于国际受众来讲,展现了一个与他们不同的文化,而带给那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一种深刻的反思和启迪。但如果仅仅面向高文化水平的受众,国际市场同样过于狭窄。“相通性”就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办法。每个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在不同中找出相同之处,通过对比手法来制作纪录片,也未尝不可。国产纪录片可以先集中力量在亚洲谋求市场。亚洲,尤其是东亚各国,在古代深受中国的文化影响,在人与家人、人与他人和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有共同点,在宗教、语言、服装等方面也有高度相似性。所以目前在中国,韩剧、日剧吸引着一大批老少观众,甚至观众在职业、文化水平上也无太大差别。国产纪录片可以针对各国不同的文化创作专题化、类型化的作品。比如针对泰国,可以从宗教入手。佛教在两国都有着悠长的历史,有着众多的信徒,那么中国就可以拍摄中国的佛教发展史、佛教在中国当前的状况、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高僧等,还可以将这些方面与泰国的佛教状况对比。通过宗教上的相似性,增进两国人民心理上的认同感,同时又打开了泰国市场,一举多得。

3、制定行业标准,提高行业统计水平

欧美国家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较为成熟,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手册,包括题材类型、节目样式、时长标准等,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但是,国产纪录片由于缺乏和国际交流的经验,对行业规范并不熟知,导致国产纪录片难以“走出去”。基于此,我国纪录片行业必须加快调查研究,制定国产纪录片行业标准,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

在受众调查上,要细致、全面,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统计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使政府部门对纪录片行业有全局的把握,这样传播媒体也就可以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制定创作计划和播出计划,吸引投资,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①方德运,《我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难点及对策》[J].《电视研究》,2011(9)

②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现代传播》,2010(1)

③张同道、赵蓉,《2010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J].《电视研究》,2011(6)

④周利民,《我国电视纪录片产业化国际化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7(5)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

责编:叶水茂

作者:封采 赵迪

第2篇: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摘要】纪录片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在社会发展变迁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的。本文综合1958年纪录片出现以来中国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人类生活需求及习惯的变更以及媒介自身发展规律的发展,本文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政治化纪录片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宏大地理文化题材纪录片时期、平民化时期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众化民俗题材纪录片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又能反作用于社会,为满足国家政治宣传需要、市场经济繁荣及人民生活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媒介社会学;纪录片分期;纪录片社会作用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的山东高校影视教育改革”(课题编号:YJ201811107);2019年度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融媒体时代传媒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9SDJ046)的阶段性成果。

媒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顺应人类社会需求及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变革的,媒介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传播内容,其形式与内容的变迁都与人类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交织影响下,纪录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纪录片也以其独特的意识文化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纪录片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影响纪录片主题及内容的把握,并通过纪录片形成话语影响舆论秩序。依据福柯提出的媒介与规训的关系,媒介往往通过传播特定立场的话语,建构虚拟的真实而运作,媒介再现特殊观念和意向,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因此,媒介被认為是能够施展话语或意识形态的力量,受众依据媒介所传递的“真相”对世界发生的时间进行判断,媒介也协助人们建立关于世界的常识,同时也协助建构人们的认同和趣味。①而纪录片作为一种特定的媒介,正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话语的表现形态。政治话语以记录事实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以真实的话语形态增强媒介的说服性,从而起到维护政治秩序、巩固国家政治稳定的目的。

在我国,政治运动及文化政策也对纪录片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纪录片出现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纪录片政治宣传目的极强;改革开放以后,纪录片创作题材开始有所开拓,但纪录片的创作依然是在我国文化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化政策开始在纪录片创作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018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加大对重点选题作品的扶持力度,这对纪录片的创作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使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类纪录片的数量大幅增多,而创作者们也开始更为深入地创作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并更为积极投身于探索讲好中国故事方法中。

(二)文化因素

一个地域的文化因素可以影响到纪录片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文化因素对纪录片最为直接的影响体现在纪录片题材内容的表现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范围,同时也深化了纪录片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根植入每一位中国纪录片创作者的灵魂中,深入到其创作的每一部纪录片中,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注重对“人”的关注,反映到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就表现为对人文类纪录片创作的偏好以及对我国各类纪录片中“人”的真善美的真实记录。

而在形式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纪录片往往节奏缓慢、叙事故事线直观明确。像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一集,按照肉类、谷物、山珍、水产类食材四条主线讲述在中国土地上传统的中国人制作食物的方法,并采用了对比蒙太奇手法同西方同类食材的制作方法进行比照,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对人类生活的不同影响。

(三)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作为纪录片创作的物质保证,促使纪录片创作产业化,改变了纪录片的目的结构,刺激了纪录片生产规模,但同时也促使纪录片创作机构优胜劣汰。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创作与发行必然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相比其他文化产品,一部纪录片的投入较大,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拍摄,随着中国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创作也市场化,政府的财政支持逐步缩减,纪录片创作资金的筹集逐渐多元化、自筹化,因此,资金因素也成为影响甚至决定纪录片能否完成制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创作者在追求一部纪录片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更多地考虑其可获得的经济效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近7%。同时,从纪录片研究报告课题组十年统计中可以看到,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均逐年增长,产业规模十年间增长了12倍。其中,民营公司2018年投入累计超8亿元,同比增长10.59%。央视播出量和首播节目量均相对稳定,地方台减少相对明显。这些数据体现了经济因素不仅影响到我国纪录片生产的整体规模,也影响到纪录片创作机构的结构,使更多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主流媒体与市场主体成为纪录片生产的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记录此质量的进步。

(四)技术因素

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拓展了纪录片记录的范围,从最开始的固定机位、固定长镜头的记录,到超广角镜头及航拍技术的运用,使纪录片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我们所在的星球波澜壮阔的地理环境;而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纪录片也向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纪录片一方面在展现着我们大好河山的波澜壮阔,一方面又深入到物质内部,去探索物质更为细致的变化。特别是在2018年热播的《风味人间》中,纪录片多次通过显微摄影记录食物内部结构的变化来阐释食物味道变化的科学道理。

除此之外,媒介形式的变更。也改变了纪录片原来的面貌,变换了纪录片的承载平台,丰富了人们的观看渠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年度电视台纪录片年度总投入22.02亿元,同比增长4.2%,但在行业总投入的占比不到一半(48%),这是10年来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新媒体总投与约11亿元,同比增长83%,占比24%,产值占比19%,痘疮历史新高。②由此我们发现,技术的进步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及镜头形式,还改变了纪录片的创作规模,在此背景下,纪录片的形式也日益新媒体化,微型纪录片、IP系列纪录片应运而生。

二、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纪录片分期

(一)1958-1977年,政治化纪录片时期

这一阶段从1958年6月我国首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开始。而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纪录片为1966年播出的《收租院》,它在6分钟的时间内充分展现了新社会劳动人民同旧社会封建地主之间的矛盾,具有浓厚政治色彩。

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国民经济初步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更多地是关注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因此,在纪录片领域,人们更多关注的也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各类政治事件及活动,其选题与内容主要是选择那个时代具有群体代表性的普通人民的革命生活,宣传色彩和政治色彩浓厚。这一阶段的纪录片采用胶片拍摄,画面内容单一,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初期探索阶段。

纪录片的作用也是更倾向于政治宣传的目的,起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宣扬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1978-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下宏大地理文化题材纪录片时期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开始带来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春天,使其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纪录片的题材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许多宏大地理题材的系列纪录片,这类纪录片重视对我国壮美的河山进行展现,大远景镜头运用较多,解说词文学性较强,且在整个纪录片创作中占有较高的地位,而且中外合拍的制作方式开始出现。

这一阶段的纪录片最具代表性的有《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望长城》,三部典型纪录片都是以我国的大好河山为表现对象,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富强及美好生活的一种期望。

(三)1993-2011年:信息化语境下平民化纪录片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开始普及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反映到纪录片领域,就是纪录片的创作重心从之前的宏大地理题材转为平民化的视角,纪录片开始在创作中关注典型“人”的展现,特别是选择典型环境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个人为重点记录对象,侧重对个人生活面貌及内心诉求及思想的展现。而在形式方面,纪录片同期声运用增多,纪实性得到重视,叙事结构也更为多元化。

这一阶段比较典型的纪录片有《幼儿园》《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这几部纪录片都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环境,三部纪录片分别以幼儿园幼儿、沙化土地区域生活的典型农民、大兴安岭深林中游牧民族鄂伦春人中的典型牧民为表现对象,着重纪录了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这样的话语结构。

(四)2012-2018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众化民俗题材纪录片时期

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越发丰富,新媒体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人们对影视节目的需求空前提高,纪录片创作的题材选择也逐渐脱离了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范畴,而是开始选择更为广泛的涉及到更大群体的大众化的民俗题材为记录对象,以更为轻松娱乐的口吻向大众展示中国的文化,文化成为这一阶段纪录片主题的重心。在形式方面,这一阶段的纪录片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伴随新媒体的盛行,微型系列纪录片开始得到人们的青睐,并呈现出成系列的季播规模;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及技术手段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平行蒙太奇、碎片式剪辑手法及显微摄影的运用都使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呈现出新的面貌。

(五)2018年至今:新时代政治语境下的全息化纪录片时期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如此的境遇之下,国家高度重视主流媒体在新时代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作用,结合2018年年初第十二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提出的“四全媒体”,我国纪录片的创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纪录片创作新阶段,我国纪录片创作将在秉持“内容为王”理念的同时,将讲好中国故事与新媒体境遇下的“5G+4K+AI”新技术相结合,强化受众意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开拓UGC内容,丰富纪实片形式与播放渠道,使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的4D维度中发挥全效功能。

三、小结

纪录片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其发展历程必然受到社会各个因素的影响。同时,纪录片又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的种种因素。反映到政治上,纪录片可以发挥政治宣传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其视听语言与话语结构塑造国家形象;而反映到经济领域,纪录片的创作与发行,带动了IP纪录片相关产业的发展,纪录片制作方及各种媒体播放平台的互动促进了媒体生态的循环流动,促进了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文化领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讲中国本土真实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纪录片创作手法及叙事结构等创作方法的提升不仅促进了我国广电领域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为相关学术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题材,促进了我国纪录片学术研究热潮的出现。

注释:

①https://chuansongme.com/n/2627158552016

②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M】

③任远.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4):16-20.

参考文献:

[1]史安斌,张耀钟.“四全+4D”: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实践的创新进路[J].电视研究,2019(7):12-16.

[2]邵培仁,展宁.探索文明的进路——西方媒介社会学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57-71.

作者简介:张驰(1988-),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纪录片。

作者:张驰

第3篇:《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发布:央视纪录频道显旗舰威力

2月27日至28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广西电视台共同承办的“2013年度中国纪录片年会暨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央视纪录频道的管理运营团队及创作团队,与包括胡智锋、张同道等在内众多知名纪录片人和专家齐聚一堂,全面梳理2013年纪录片发展脉络,共同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前景。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发布了《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这是目前中国权威的关于纪录片行业的年度报告,被广电总局誉为“中国纪录片蓝皮书”。该报告称2013年为纪录片的“平台年”,深度剖析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总体概况如国家政策,制作、传播与市场情况、主要阶段和特征、代表人物与作品等,结合世界发展趋势,进行总体分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出战略方向。其中,对央视纪录频道的旗舰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纪录频道改变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形象。

中国纪录片高速发展

2013年为“平台年”

报告称,2013年,中国纪录片以市场化的方式,继续集群式发力,并且,集群整合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2012年出品的《舌尖上的中国》,让2013年的纪录片作品显得有些平静,但以精品大片为代表的纪录片作品依然成为年度关注的焦点。《乡村里的中国》《京剧》《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下南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对照记:犹在镜中》等纪录片作品类型出现细分化趋势。

报告中,张同道分析,2013年国际纪录片的总体格局为产业突飞猛进,娱乐极具升温;国内纪录片格局则为深刻变化,平台拓展的一年。

首先,政府层面,2013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通知,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的纪录片。其次,电视媒体层面,2013年7月17日由央视纪录频道发起的中国纪录片联盟在郑州宣告成立,11月11日“中国纪录片联播网”《纪录中国》栏目在70家(现在已达90家)省市级电视台地面频道播出。此外,民营机构也参与平台建设,大陆桥传媒的《传奇》等栏目已经在70多家地方频道播出。同时,张同道也指出了平台拓展的价值:改善媒介文化生态,打造媒介文化带;拉动纪录片市场,创造产业价值。

2013年中国生产纪录片约11,000多小时,其中素材包装6,000小时,自制纪录片约5,000小时。自制节目中,纪录片作品大约1,200小时。张同道认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已由萌芽期进入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产能不足,精品不足,在2014年这将更加突出,其矛盾核心在于人才的匮乏。

央视纪录频道发挥旗舰作用

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也高度肯定了央视纪录频道的旗舰推动作用,“纪录频道对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超过60%的观众通过CCTV-9收看纪录片,并认为ccTV-9改变了中国纪录片形象。”

2013年,中国纪录片频道重新调整战略定位,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分化日益明确。央视纪录频道更加突出专业化、国际化。这一年,通过“参与节展、机构合作、联合摄制、开拓市场”等多种方式,央视纪录频道成功探索出“节目品质国际化,传播路径市场化”的有效对外传播模式,实现了“走出去、进主流、打亮点、扩影响、树品牌”的国际合作与国际传播局面。

另据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的两次海外调查报告显示,ccTV-9 Documentary央视纪录国际频道已在全球超过6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拥有近5,000万国际用户,与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国际主流纪录片频道较为接近,45%的海外观众选择“经常收看”或“基本每天都看”,这说明央视纪录国际频道对海外主流电视观众的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在国际联合摄制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在2013年新启动了13部,总时长达33小时的国际联合摄制项目,让中国价值观日益影响国际纪录片界,让中国题材日益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第4篇:探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

摘 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 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

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

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

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

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故事化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叙事表述手法,使原本过去了的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生动有趣,使消逝了的文明重新再现耀眼的光芒;在自然类纪录片中,通过它使所反映的各种动植物生灵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使各种深奥而枯燥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

(三)纪录片拍摄艺术化与再现真实

作为纪录片创作中虚构策略的一部分,所谓“真实再现”,就是运用新闻性、纪实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影视语言,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等多种表现手法,营造过去时空,再现历史真实,用一种意向性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同现场纪录同样真实可信的历史气息,达到表达生活本质真实的目的。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机会。因此中国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当今数码科技越来越发达,高科技产物DV(也就是数字摄像机,英文Digital Video的简称。)领导的影像革命时代即将到来。DV所提供的自由表达权利,才使得纪录片的创作拥有了更广泛的视角。DV的便携性和操作的简便性都为更多的人使用这种工具提供了可能。

三、生产营销----国产纪录片要走向国际市场竞争

如何使纪录片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是实现这一沟通的基本条件和前提。除以上涉及的诸多方面需要借鉴启示之外,从国际获奖纪录片的竞争力上看,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纪录片创作的经费上,我国与西方差距太大。其次,适应国际电视节目市场销售的需求,是实现纪录片品牌生存的基本策略。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国家仍然是纪录片的投资主体,这种依靠政府投资、领导支持,投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病。只有真正地为市场而制作才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出路。

我国数字电视中的全纪实频道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全纪实频道是首个全国性计时付费电视频道,目标用户是中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及电视电影节专业人士,它依托上海文广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国际地位,汇中国纪录片创作之精英,集全球真实电影之精华,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节目拉近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探寻国内外人文地理、见证文化变迁。对于节目提供商提出了“自愿选择、服务有偿、利益共享”的原则,为纪录片节目提供商搭建了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

四、我国纪录片在国外获奖对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中国纪录片人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坚守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品格,探索时代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拍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历史、自然、人文等诸多领域。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中国荧幕,呈现给广大观众以真正的视觉盛宴,为浮躁的社会和浮躁的大众文化带来了理性思索的清风。结束语

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 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一个充满艺术芬芳和无限商机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

第5篇: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在拍摄制作上则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泛。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之前国家对于纪录片并没有特别重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也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而且设备成本非常高,这一切使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迟缓。但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以后,在国际传播的大语境下,资源和投入大为拓展,高清拍摄设备价格也日趋平民化,也打破了设备的高门槛。《舌尖》的制作团队就使用了全画幅小型手持式摄像机索尼F3,这种相机比大机器用起来更为灵便,能更好地满足现场跟拍,而且超微距拍摄、宽容度、感光度等均为上乘。除了索尼F3高清摄像机的运用,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无敌兔”的佳能5D2单反相机也见证了《舌尖》的成功。令贵州卫视《纪录贵州》纪录片导演胡柏炜印象深刻的是《舌尖》拍摄食物时70%以上的镜头是特写镜头,光圈很大,主体突出,背景很浅。他认为利用佳能5D2这样的高清单反相机来拍摄纪录片体现出该片拍摄团队的前卫创造力。

此外,《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坦言这部纪录片以BBC为榜样,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大力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五)整合营销

《舌尖》的火爆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对其进行的精心的包装与整合营销。首先他们选择了新颖的名字,能够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拥有央视这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且播出它的栏目《魅力纪录》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观众群,而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保证了它的收视率。再者,在播出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舌尖》首轮播出后同名书籍与DVD迅速出版,持续了这份美食文化热。

二、中外纪录片的比较

(一)市场化程度比较

美国代表典型的纪录片商业化运营模式,Discovery频道自开播以来便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它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受众群,即使那种受过良好教育,有求知欲望,有社会影响力和一定消费能力的观众。这个定位使它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守节目内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Discovery同时也进行多渠道的品牌营销,2012年探索传播集团开创了市场神话,扩展到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亿累积订户和140多个电视频道。与美国成熟的市场导向的纪录片产业相比,中国的纪录片在国内市场尚且偏向小众,更不要说向全世界普及了。

(二)纪录片质量比较

英国、日本代表的是公共体制支持的纪录片产业,尤其英国对公共服务原则的信奉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一直以来都凌驾在“自由市场”之上。他们的广播传统更倾向于展示文化遗产、构建民族身份以及社会责任与底层关怀,更允许社会批判性的纪录片出现在电视上,纪录片本身的社会文化价值非常高,而中国的纪录片,除了《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出彩的展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优秀纪录片,对于中国传统价值的挖掘利用程度较浅。

除此之外,英美纪录片大都是高投入,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团队,据统计,Discovery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且欧美纪录片目前已全部实现了高清播出,而中国除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有良好平台支持之外,地方电视台对于纪录片的制作还无法进行大手笔的投资,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产业链的比较

国外的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经过许多年的运作,已经走上相当成熟的发展道路。他们有清晰的纪录片产业政策,产业已形成规模,投入与产量已非常高,且投资渠道多样,有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的销售网络,纪录片受众成型。比如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重注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BBC的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上也非常成熟。由于BBC是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不能引入广告和节目赞助费,所以电视执照费和政府补贴就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对外出售电视纪录片播放版权,也是BBC的重要收入渠道。

而在大环境上看来,中国纪录片既缺少政府专项公益基金的支持,社会融资空间也非常有限。我国的纪录片缺乏品牌意识,往往是为播出而制作,具有品牌战略眼光的制作机构数量较少。纪录片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链链条较短、资源整合程度较低,产业链开发不够,甚至部分产业链呈现缺失状态。

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家族频道

三、国内外经验对于中国今后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一)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完善产业链

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都比较走小众路线,受众较少。所以应该首先向Discovery学习,进行专业深入的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同时积极宣传纪录片,使其更加平民化,发掘中国的市场优势,让纪录片迈入公共时代。政府应该支持建立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积极组织社会招标,扩大纪录片制作平台,积极与国外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进行联合摄制,面向世界,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动将自己的优秀纪录片向国外推广,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并建立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成熟规则。

(二)使传播平台正规化、多样化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意味着中国国家媒体第一次有了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这对于国产纪录片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一个到两个这样的品牌纪录频道,向国内和世界推广。

在传统媒体发力的同时,也应该开发新媒体。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关于“纪录片观看渠道”的网上调查结果:网络70%、电视56%、音像出版物24%„„可见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视频网络凭借高效性、互动性、时效性、自主性等优势可以一心大批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应该有相关政策支持视频网站购买甚至自主制作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注入活力。

(三)提高纪录片质量

技术层面来说,随着产业资金来源已从单一的电视台、政府投资走向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政策、产业、环境的利好信息吸引着资本进入,制作方有了更多的资本去购买高端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但产业还是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多的与国外先进技术人才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尝试,打破其高门槛的限制。

同时,中国纪录片更应该重视作品内涵的提升。纪录片制作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和人文情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中国的元素相结合,承载民族文化,体现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味道,用世界的方式看中国,用中国的内心说故事。

(四)建立良好的监督环境,保护知识产权

国家扶持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监督,保证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规范节目版权,既维护他人权益,又保护自身权益。作品中素材、资料、道具、音乐的使用、受访人的权益都应该清晰准确。只有在前期完善了作品版权,在后期市场化运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样也才能在将作品推向世界时获得稳定的版权收益。

第6篇:纪录片《中国》

一 个 外 国 人 眼 中 的 中 国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在中意于1971年5月重新建交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并委托安东尼奥尼担任导演。于是,1972年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就这样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纪录下许多当时中国的真实影像。

我们要先知道这部纪录片的大致内容。纪录片《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曾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安东尼奥尼在拍摄这部记录片时的视角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的最平实的记录,这是一部全无敌意的,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正如安东尼奥尼所说:“其实这不是关于中国这个国家的电影,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影片所记录的内容。他们在拍摄时可以经过

1和不可以经过的路线,是他们一行人在房间里和中国官员讨论了整整三天,最终惟一可以选择的“妥协”的拍摄路线。而在镜头的选择上,导演没有聚焦宏大事物,即使有若干明显摆拍的可能,宣传的意味并未清晰直接体现。中国的恢宏雄伟建筑,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国人文革期间的激昂斗志在片中没有浓墨重彩地突显,这是与传统的科教片和宣传片表现手法上相差最大的地方。摄像机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观众可以看出的是安排给外国人看的内容: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纺织厂的女工们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在这个西方人眼中谜一样的国度里,蜿蜒的长城、方正的城楼、太极拳、街头武术、河水流经城市的苏州、交叉花园的窗棂,这些都得到了热情的、赞美般的表现。

然而这样一部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中国》,却使得安东尼奥尼在当时的中国遭到了未曾预料的批判。对于安东尼奥尼的批判如暴风骤雨般而来:仅1974年2月和3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200页的书,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而这些文章都是在批判这样一些内容:

对于中国人民在“文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屑一顾,而是偏重于捕捉日常生活场景,这可以说是当时国人批判安东尼奥尼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系列批判文章中就提到“安东尼奥尼要拍什么‘偏远的农村’、‘荒凉的沙漠’、‘孩子的出生’、‘人的死亡’等等的计划”,“在镜头的取舍和处理方面,凡是好的、新的、进步的场面,他一律不拍或少拍,或者当时做样子拍了一些,最后又把它剪掉;而差的、落后的场面,他就抓住不放,大拍特拍。”等等诸如此类。

片中导演大量地运用特写、近景和全景镜头表现个体的姿态、表情与动作。特写镜头下,人物好像被放在放大镜下,一张张脸赤裸裸地暴露、充满你的眼球,人物的内心意识世界给你最直接最大的冲击,空洞茫然、虚无恐惧或者是简单地没有意义。而对人物的全景描写则表现在对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潮,人满为患的公交车内拥挤着探出头来的乘客,整齐列队高喊口号向农场行进的学生等等的形象的对焦。这里,个体的人物不再代表个体,而仅仅是群体中的一些符号,每个个体都只是同一单调的渺小形象,像被世界吞没的感觉。

我们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就必须联系当时的中国历史,并加以个人的深刻的思考。只要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不管是对单个个人表情的特写,还是对集体行为的刻画,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之感丝毫不能提起,更多的是揪心的悲凉,以及悲哀后的思考。在文革期间政治高压控制下,人们的思想也受到强势地钳制,几乎全国上下一个思想取代了近十亿人们的思想,任何不同的思想和思考都被无情打击,甚至从肉体上予以消灭,面对这样的威胁和恐惧,人们表现出来的面无

表情和思维空洞似乎并不难以理解。人们没有了本该丰富的表情,没有了自我发展空间,失去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权力,中国人在思想上被阉割了。

这部纪录片虽然没有达到当时政府官员所期许的对国家歌功颂德的初衷;在后人看来,也不免让人心生悲哀、备感沉重。但它却毫无疑问地向世界展示了文革中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社会,是在文化和文明被无情摧残的文革时期,少有的国人生活真实深刻的影像记录。同时,也填补了“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留给我们的记忆有很多空白。

第7篇: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中的一段描述。这部以讲述中国不同地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2012年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如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创下纪录片收视率新高。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饮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主要是其将美食与文化相结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成功案例,我们有必要对该片进行总结,从而加快中国纪录片品牌的构建。

纪录片品牌的价值构成

品牌是在消费者对其内涵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知名度和美誉度来体现价值的。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时不仅仅获得了“效用”,更多的是对该品牌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品牌建设应当从品牌的内涵价值入手。纪录片的品牌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都需要从价值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因为制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它的价值定位,成功地传达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题、以故事为线索,进行立体化的价值表达。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的主题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围绕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整个纪录片不仅仅是单一的讲授美食的制作方法,而是通过故事、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价值表达方式,再运用真实的场景和平实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以主题为基础,强调纪录片的文化内涵。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尽可能减少了浮华的场景和绚丽的画面,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来制作美食。当孙媳妇一手搀着90岁的奶奶,一手领着3岁的儿子来到饭桌前坐定,拿起热腾腾的黄馒头,这个四世同堂一起吃饭的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家的味道和对团聚的向往。

再次,以情感为契机,从灵魂深处打动观众。从以往的纪录片中不难发现,故事的情感线往往贯穿始终,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平凡人家的故事为感情线,根据每个故事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建立自己的感情线。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老人制作面条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家乡的老母亲;当我们看到一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准备晚饭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过年时阖家欢聚时的场景;当我们看到山西的抻面师傅抻出长长的面条时,我们也会为其娴熟的技艺拍案叫绝。这一个个温情的场景,无不从灵魂深处打动着观众。

纪录片品牌的创作模式

打造中国纪录片品牌的途径有两个:模仿借鉴和自主探索。一方面,认真分析国外经典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制作流程,学习和借鉴知名媒体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国内外的经验汇集在一起,走出一条兼具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精准的市场定位。定位是通过对产品形象的设计,确保其在预期客户心目中占据的真正有价值的地位。《舌尖上的中国》定位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前期的探索与研究,采用了朴实无华的描述,深刻理解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突破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与此同时,创作团队放弃了传统“讲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路线,讲普通人的故事,力求简单、浅显,易于大众接受。

第二,灵活的创新思维。任何品牌在创建和维持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这一定律对于纪录片品牌也同样适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并没有让创作团队停滞不前,第二季开播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该片更加贴近人物,更加贴近于文化的传承。片中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来制造不同的效果,雄壮短促的鼓点体现出生活的忙碌;令人紧张的旋律,则衬托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甚至是危险。

第三,跳跃的视听感受。《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观众传统的视听经验,运用空间跳跃式的表现方式,打破了饮食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传统的美食节目通常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在主持人的热情介绍下,用镜头来展示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再通过主持人的主观评价将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传递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在一集之中会介绍不同地域的多种美食,使观众能够真正足不出户就“吃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在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平实的独白配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味道”直接传递给观众,形成了传统电视纪录片难以企及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奇妙。

纪录片品牌的合理延伸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2012年5月一经播出就迅速引爆全社会的美食欲望和亲情回忆。首播就以0.59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单日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0.75。精致的画面将感人的故事与美食文化完美链接,使“舌尖”迅速成为极具潜力的纪录片品牌。

成功打造“舌尖”品牌后,品牌的延伸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名利双收。节目播出后,网络媒体爱奇艺率先与央视签约,购买《舌尖上的中国》正版网络播出版权。在2013年的广告招标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单片获得9000万元的广告收入。《舌尖上的中国》DVD上市一周之内就销售了1.6万套,创造了纪录片DVD销售的记录。冠以“舌尖”二字的相关出版物更是无法计数。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纪录片衍生品领域收获颇丰,更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舌尖效应”。在2012年该记录片播出的5天之内,有将近800万人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搜索相关食材。淘宝网开辟了“边看边吃”的官方体验平台,片中出现的相关美食销量猛增,就连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股价也随之飙升。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而与“舌尖”主题相关的实体餐馆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中国纪录片一次成功的尝试。对于中国纪录片而言,只有合理、有效的品牌构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及物质动力,形成良好的纪录片创作环境,使纪录片品牌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到体现。

第8篇: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精选模板【一】

创新“前景”可期,“未来”已来,我们一定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下面是由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精选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看了这一部《创新中国》,感觉现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而作为泱泱大国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曾几何时,仿佛中国的产品被称作山寨的代名词,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高端技术、自主品牌、以及专利技术,都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从民用的超薄玻璃制造、无人机物流开发、到高铁高速发展并走出国门,再到尖端的航空航天、核动力等,一项项技术和发明创新让人看的心血澎湃,激动不已。

就像在第三集《制造》里的,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大飞机C919,对于电传飞行控制律,我们自行设计,对于买不到的“疯狂”材料,我们自主研发,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大飞机梦,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在骄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三个百分比数,即10%,60%和100%,这是大飞机的国产化率。C919项目启动之初,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内部保守估计,C919的国产化率大于10%即可;交付下线后,这架一出生就能与波音、空客两大名牌客机相媲美的中国大飞机,实现了近60%的国产化率,并拿到570架的订单,这是令人惊喜的成果,但C919最终是要实现100%国产化的。那么在这60%到100%之间,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据我所知C919的发动机为LEAP-X1C发动机,而LEAP-X1C型发动机是由国际公司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SNECMA各以50%资金比例合资建立的大型客机发动机生产商CFM国际公司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发动机,也就是说作为大飞机心脏的发动机它是进口的。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和中国航空整体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这是影响我国整个航空工业实力的一个短板,也是需要我们要继续攻克的一个难题。

《创新中国》作为最新的一部记录片,他和《厉害了我的国》类似,节目基调明确,是一个正统的主旋律节目。整部记录片共六集,分别是: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不但画面感强,故事性也强,科技混合着人情味,缓缓讲述了中国人的创新道路。如果没有中兴事件的梗,我想我会抱着一种无比骄傲的心境看完,然后热血沸腾地感叹一下:啊,我们的祖国,拥有了很多的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航者。很可惜,中兴在前,观影在后,所以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感慨还会很自然地带了更多的问题和思考。

作为国人,我觉得对于自己的祖国认识也要全面客观的去看待,即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到制度自信,发展自信,但同时也要承认我们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并奋起直追,经济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厉害了我的国。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精选模板【二】

根据课程安排,我们观看了《创新中国》这部主旋律节目记录片,整部记录片共分为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六个部分,不但画面感强,故事性也强,科技混合着人情味,缓缓讲述了中国人的创新道路。

有句话叫敌人是永远不会希望对手强大的,所有的国家都不可能将最核心的技术与你分享。创新中国这部记录篇展示了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强大的科技实力,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经过漫长摸索,艰苦努力得来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脚步在慢慢前进,中国科技技术正在前行。

就像记录片的介绍的,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大飞机C919,对于电传飞行控制律,我们自行设计,但是一些特殊材料,国外对我们保密,我们只能经过长期的努力自主研发,在我们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后,我感觉到了所有研发人员的激动,通过电视屏幕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骄傲。祖国,我们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飞机梦,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是个飞速变迁的时代,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发展,才能找准方向,走在前列,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在前进,别人也在进步,未来是撑握在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手里的,而核心技术仍是我们很大的短板,所以我们始终要坚持一句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不是科学家,不是科研人员。但是我觉得我们要立足自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想所有的工作都不应该马马虎虎,所有的成就不是随随便便的。 我们要像创新中国纪录片的所有专家和科研人员一样,有一份爱国情怀,一份为国争光的信念,要学习他们孜孜不倦的专研精神,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脚踏实地的老黄牛精神。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精选模板【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引擎。纵观世界强国的发展史,强国的兴衰往往由历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二战后,美国为何能在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独领风骚,与其科技能力、创新能力戚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科技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然不可否认,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虽奋起直追,却还须更多的时间来检验。比如,如果战争爆发,则无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局只是胜利或者失败。因此军事装备实力是最能平等体现科技水平的领域,我们无法直接检验与美国的差距,但我们仍不停地向技术停留在上世纪水平的俄罗斯进口武器,其实从侧面反映出科技能力的差距。

通过此次观看《创新中国》这一记录片,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尖端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看到了中国人、中华名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那些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不落人后的企业家们。一批批科学家,一批批工匠,一批批企业家,在各自领域里焕发着光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集生命中关于奚志勇教授和登革热的介绍。对于登革热,在我的印象中是以蚊子为媒介的一种传染病,街道在部署这项工作时,强调再强调的是把前门屋后的瓦罐翻过来,积水容易产生蚊子。蚊子太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都很大,更何况对传染病的防治,我们也都期望生活在没有蚊子的世界里。我小时候还幻想过,等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否有可能采用某种频率的脉冲波,能一劳永逸地消灭蚊子。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技术,而且即使技术上能达到,也因为生态的问题不可能实施。让我惊讶的是,奚志勇通过异想天开的方式,竟能和常人做梦时的想法能如此接近。尽管国际也有人在研究设想通过改变蚊子来达到减少蚊子的目的。但是蚊子数量庞大,如何能通过一个蚊子来改变一种蚊子,而又能使之绝育,这个命题让很多科学家退步。奚志勇和他的团队没有气馁,通过显微镜用极细的针头把沃尔巴克氏体注入到蚊子中,通过以十万次计算的失败换来一次成功。尽管拥有技术专长,完成这一工作也并非是容易之事。奚志勇研究小组将沃尔巴克氏体通过显微注射到了近500个蚊子胚胎中,最终只有6个孵化了。4只蚊子存活到成年,只有1只感染雌蚊将细菌传递给了后代,生成了一种数代遗传的稳定的感染蚊品系。这项技术的成功并没有让奚志勇停下脚步,团队的用研部门开始研究将沃尔巴克氏体植入桔小实蝇和稻飞虱体内。这两者都是中国最臭名昭著的农业害虫,实验要是取得成功将造福无数农民。

《创新中国》这部片子看得我非常感动,让我明白什么叫做默默坚守,什么叫做创新精神,什么叫做工匠精神。都说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然而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不足一直为人所诟病。我想,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天生缺乏创新,而我们以前太习惯于模仿,习惯拿来主义,缺乏的是创新的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只要胆子大就行成为“万元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在国际竞争中需要更多的是核心竞争力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精选模板【四】

习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看了纪录片《创新中国》后,我对创新的认识更加深刻。

《创新中国》讲述了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它将我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一一展示,聚焦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前沿领域,用鲜活的故事记录当下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国家在大众未知领域的成就与骄傲。

从顺丰快递员学习无人驾驶技术到中石化开发新型能源——生物航空燃料,从华大自主研发基因测序仪打破国外垄断到几百位志愿者体验“天宫一号”六个月,从航天航海到生命科学,从中科院院士到企业从业人员……在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领域,创新者用实际行动和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向未来。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强大。

看着这些充满激情活力、才思不竭的创意,感受那种闻鸡起舞的干劲和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忽然感到恐慌,因为现在身边到处是模仿、抄袭和剽窃。一首歌曲,用别人的曲子和自己的歌词,美其名曰借鉴;一个电视节目,二话不说拿来即用,竟然火爆异常;一篇论文,七拼八凑甚至大面积抄袭,从学生到教授,何其触目惊心;一款电子产品,推出不久即被山寨,可谓防不胜防……我们可以模仿、借鉴,但要想真正变得强大,就必须创新。安于现在,习惯跟随,必将永远落后于人,甚至失去创新的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一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勇于冲破枷锁,在探索中不断突破;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二要掌握创新方法。要保持思想活力,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破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要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和决策性,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三要明确创新方向。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及载体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工作的创新必须基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精选模板【五】

观看了《创新中国》这部记录片,让我感触很深。纪录片共分六集纪录片分别是: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这部纪录片里都是拍摄了当今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涉及了大量最新的科研成就,比如高铁、大飞机项目、500吨级火箭发动机、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等。此外,还有一些人们知之不详的重大科技进步,比如世界最清洁的火力发电厂、神奇的基因编辑技术、能看清微观世界的上海光源、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

我不仅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最新创新成果,我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的骄傲和自豪。这部记录表片中,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中华名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那些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不落人后的企业家们。

纪录片中的一项项核心技术的发明,一件件创新产品的出现,正在方便我们的生活、丰厚我们的财富、加速我们的发展。“创新”两字,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改变,也诠释着国家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创新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抢占高点,才能拥有未来。无论我们个人、企业或是整个国家。

作为个人,要学会创新。如果喜欢创新,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聪慧的,肯定是朝气蓬勃的,肯定是积极向上的。这个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必定远远高于其他人。当今世界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飞速变迁的时代,要和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一起,在为了伟大崇高,或简单执着的理想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作为国家,要勇于创新。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曾经强大的国家都是勇于创新的国家,近代工业国家的发展,都是伴随工业革命,生产科技的创新。英国是依靠蒸汽机的发明,推动工业革命,让国家工业化。成就了日不落帝国。一个勇于创新的国家迟早会屹立在世界强国的序列内。即使现在还不是,依靠创新的动力,必定会发展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一个国家,如果守旧不前,那么距离落后甚至亡国就为期不远了。大清帝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故步自封,无视社会科技进步,拒绝创新,措施发展机遇,导致国际贫弱,人民生活困苦,直至被推翻政权。

创新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顽强的创新精神。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强烈进取的思维。其次,创新还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产生新思想、认识事物的能力,即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第三,要创新就必须认同两个基本观点,即创新的普遍性和创新的可开发性。创新的普遍性是指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创新,是一种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多样的选择,也是一种开拓的精神。遇山开路、逢河搭桥,是一种创新。创新成功与否要靠常理去判断,要让时间来检验,要靠结果论英雄。就像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不同的道路远近不一,往来成本就成为检验选择正确与否的标准。选择最短、最安全的道路,这就是最佳的创新举措。

要创新、想创新、能创新。永远学习定是不变的真理。我们必须要终身学习,学习应该是一个习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变化的社会中一直抓住社会中最精华的东西。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提出新挑战,紧跟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第9篇:中国纪录片之我见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是以真实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加工与展现,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艺术形式。固然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但我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好坏,光有真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实际上仅仅镜头和拍摄的人的在场这个事实,就已经足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所以一部好的纪录片要表现真理,而不只是事实。而中国纪录片,却长期以来被世界纪录片界和海外观众看作是“政绩宣传片”。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上,纪录片是一种世界通行的国际语言。然而,多年来对纪录片定位的曲解和纪录片表现方式的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步伐。

纪录片不是“记录片”,光记录肯定是毫无生趣的。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才应该是纪录片的核心。在表现手法上,中国纪录片长期以来形成的解说词为主、画面语言为辅的方式,则成为制约其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在中国,有人总是把‘纪录片’写成‘记录片’,其实我们的很多‘纪录片’确实就是‘记录片’,画面中的东西不会主动站出来说话,而用了很多的话外音。但国外优秀的纪录片里,一个动物或者一个人都可以在画面中表达出导演想要传达的意思,仅仅通过影像就足以打动观众,解说词只是辅助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画面语言与纪录片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中国的纪录片已有很大进步,而央视的纪录片也一直都颇受好评。从风靡一时的《故宫》、《大国崛起》等,都享誉海内外。说明了国际市场上认可的中国纪录片一般都是历史人文类的,但和美国和日本等纪录片产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优秀纪录片种类还是比较单一的,题材也相对狭窄。与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兴盛相反,自然生态片一直是个中国纪录片拍摄的软肋,观众看到的绝大多数这类纪录片都来自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BBC等境外电视机构。并且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对外国观众来讲,许多中国人觉得很简单的事,到外国人那里就成了问题。中国现在已有很多有影响的国际纪录片节。但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中国纪录片很少,播出时长也远远低于Discovery、BBC、national geographic和History等国外纪实频道。

我认为中国选题应同国际接轨,当法国把《迁徙的鸟》当作国家名片,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成为纪录片品质代名词的时候,中国纪录片在规模、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都不容乐观,明显缺乏和世界对话的能力。

虽然外国有很多优秀纪录片,但是我觉得中国有能力用自己的角度去讲述世界,而不是靠模仿别人。如果把中国的选题进行国际化的表述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价值和主流价值,这将使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国际市场。走国际市场就必须了解国际社会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打入有关国家,用什么方式拍摄纪录片更受欢迎。尝试与国际合作,应该是个与国际接轨的好办法。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我认为首先要做的还是找准定位、完善自身。这样中国纪录片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上一篇:美术教师个人简历下一篇:幼儿园书香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