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后

2022-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国博士后

大陆博士“攻击”美国电网疑云

2010年3月10日,美国军事战略家、中国问题专家拉里·伍尔泽(Larry M.Wortzel]对美国众议院表示,一篇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应当引起美国的重视——这篇论文讨论了如何通过攻击美国电网的子网络,诱发整个国家电网的雪崩式故障。

这名被描述为“潜在的网络战士”的科研人员,名叫王建伟,是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2006级博士生。王建伟向《凤凰周刊》记者证实,自己只是一名学生,他的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项目为背景展开,但他“只想做学术研究”。

美国部分人士的看法却与此相去甚远。他们认为,北京方面近年来正不断加大对民间国防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一作为NSFC资助下的科研项目,王的论文或许只是更大范围内针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的科研项目的一个缩影。但拥有最强大的网络战能力的美方则转移了视线,并把这种纯粹的研究视为威胁,其间用意发人深省。中美间的网络战争并未确凿地发生,但北京方面“网络攻击的情报收集工作已经启动”。

不安全的国家电网

正值著名互联网企业谷歌宣称因遭受大陆黑客攻击而退出中国大陆的敏感时刻,一场“恰逢其时”的听证会,让默默无闻的大陆博士王建伟突然同时跃上了中美两国报刊的版面。

这场名为“谷歌的困境:美国网络空间政策转化以推动民主、安全和贸易”的听证会,于3月10日上午在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举行。举力、方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邀请了包括谷歌副总裁尼科尔、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专员伍尔泽在内的4名证人发言。

在当天的听证会上,尼科尔称,搜索结果在中国大陆被封杀让谷歌感到非常不适应,谷歌将抵制审查并坚挺到底。然而,听证会真正的高潮在伍尔泽发言时才到来。这位曾任美国驻华使馆武官、长期关注亚太事务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专员,语调鲜明:“中国是广泛的恶意网络活动的起源,其目标是美国。”

在题为《中国网络攻击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中,伍尔泽分析了三类来自北京方面的网络威胁:其一,通过网络入侵异议人士的网上账户,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伍认为,谷歌受到大陆黑客攻击即属于此类);其二,通过网络,搜集军事和科技情报;其三,通过网络渗透,攻击美国国防和基础设施。

正是在阐述第三类威胁时,伍尔泽举了王建伟的例子。“中国人正在觊觎我们的基础设施,比如电力网络。类似这样的讨论,绝不单纯只是美国官员的猜测,”伍尔泽说,“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的两名研究员发表了一篇论文,讨论了如何攻击美国电网并导致西部电网瘫痪。而讽刺的是,这两位华人研究者,居然是通过美国公开的数据发现美国电网的脆弱性的。”

伍尔泽所提到的美国国家电网,分为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和得克萨斯州电网三部分。其中每部分均为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由数千英里的输电线路将大小发电厂和变电站联系而成。

虽然目前还未有因黑客攻击电网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但2000年澳大利亚一起黑客入侵事件,给美国人以深刻印象。当时,一名心怀不满的雇员通过网络操纵了一家污水处理厂的系统,20多万加仑的污水喷涌而出,污染了附近的公园和酒店。

由于技术操作上高度依赖互联网,美国人对电网的控制系统将遭到黑客攻击的忧虑与日俱增。而王建伟并非首个引发美国对其国家电网产生担忧的中国人。早在2001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就曾报道一起黑客通过网络入侵美国电网的事件,并称有信息显示,入侵者来自中国广东。

2009年4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曾以《间谍渗透美国国家电网》为题,报道了“中国大陆间谍渗透美国电网”的情况。报道中,一位美国前国土安全部的官员称:针对美国电力系统的入侵已然存在,并正愈演愈烈。当时,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告诉国会议员:“许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破坏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

NSFC资助网络攻击研究?

身陷舆论漩涡中的王建伟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属于大陆在该领域的6所最顶尖的研究所之一。有信息显示,王因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奖学金的资助,此外,他已发表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文章39篇。

但王建伟并不愿意被想象为北京方面潜心培育的“精英网络战士”。“我只是想做自己的理论研究。我就是一个学生……不想被一些媒体老是炒来炒去。”他对本刊记者表示。

那篇引发轩然大波的论文由王建伟和他的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的荣莉莉教授合作撰写,题为“Cascade-Based Attack VuInerability on the U.S.Power Grid”,于2009年3月发表在国际期刊《安全科学》上。

王的论文以一句极其抽象的话语开头:“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脆弱的网络所存在的漏洞,一直是网络安全性研究的重大挑战之一。”阅读过王建伟论文的学者称,王的论文记录了不同的网络系统在面临各种蓄意攻击时存在的缺陷。

谈到自己的论文,王说:“这篇文章在去年的3月份就已经发表,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去年12月份,Marks PauI在New Sctentist期刊就发表专题评述了我的文章,其中也提到了美国电网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王建伟猜测,也许正是这次专题报道,引起了美国一些“相关人士”对这篇论文的密切关注。

王建伟强调,自己之所以选择美国电网作为研究对象,仅仅因为美国电网的研究数据是公开的,最易获得,而中国则从未公布有关自己电网的任何数据。

尽管如此,仍有美方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王的研究项目带有浓厚的官方资助背景,很难认为是纯粹的学术研究。美国《福布斯》专栏作家杰弗里·卡尔转引了一段资料称:“研究如何攻击美国电网漏洞的项目,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资助。”NSFC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于1986年2月14日成立,目的是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交流提供科研经费资助。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从2006年起,中国开始大幅资助一些可随时转为军用的民间国防科研项目,王的项目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部分。

这一猜测源于北京方面于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为中国大陆建立了一个新的机制以协调军事和民用高科技研究的开发力量。美方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国防领域的研究正是该《规划》所囊括的11个重点产业之一,在该《规划》的指引之下,大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金随之开始向这一领域倾斜。

王建伟从未认为自己的研究有超出学术的范畴,但他亦证实,该论文的研究背景为NSFC资助下的“突发事件连锁反应宏观预警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上的相继故障现象”,并以提供有效的保护策略为目标。

“其实,电网的研究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小的方面,我们也探讨交通网、Internet上的相继故障现象。”王说。

“情报收集网已启动”

无论来自大连理工博士生的论文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威胁,美方对于北京方面网络攻击的极度焦虑感,却是真实的存在。

在美方看来,中国自2009年以来频繁发出关于网络攻击的威胁信号。2009年7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许榕生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不经意地谈到:“网络战通常在形式上有两块,一是在战争情况下,对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如电力系统、电信系统、教育系统等的网络进行干扰和破坏;另外一种是在直接对抗时,军队本身的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其战斗力。”

200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继贤中将在一篇名为《联合作战基本问题研究的创新发展》的论文中写道:“人民解放军必须发展以信息空间技术和网络攻击技术为重点的‘软打击’力量。”

几乎与此同时,一位名叫戴旭的大陆空军上校在谈及网络战时表示:网络战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行为,不只是军队参与。网络战中,政府的各个部门、重要的企业和职能部门、涉及重要计算机系统的,都要参加。

美方相关人士由此相信,在官方资助之下,中国大陆确实存在一股依托民间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进行网络攻击的科研力量。由此,长期密切关注中国国防力量动态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发布了包括《中国大陆有能力进行网络战》、《中国国防工业的改革之路》在内的多个报告,内容均重点强调来自北京的网络攻击威胁。

新近发生的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更将中美关于互联网自由以及网络威胁上的重大分歧暴露无遗。3月24日,即谷歌退出大陆当天,谷歌公共政策总监Alan Davldson在对美国国会作证时,再次提及:“去年12月中旬,我们探测到了源于中国的、高度老练的针对我公司底层设施的攻击。”

还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是:众议院听证会当天,在提及王建伟的论文之后,伍尔泽紧接着说:“还有另外两个中国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攻击的缺点,提出了一个包括‘蠕虫类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等在内的新的网络攻击平台。”

《凤凰周刊》记者了解到,伍尔泽所指的另两名研究者名叫毛承品和范冰冰,他们均来自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毛和范曾撰写过一篇名为《基于网络攻击平台的攻击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章,发表于大陆刊物《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年的第4期。论文摘要称,论文“分析了已有的网络攻击分类法的不足,概要介绍了新开发的基于教学培训和公安侦讯目的的网络攻击平台及功能框架”,并介绍了“网络攻击平台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

无疑,类似这般“基于教学培训和公安侦讯目的”的“网络攻击平台”,给了美方无尽的想象空间。

“简单地说,中国军队和安全部门已视美国为潜在的敌人,”伍尔泽说,“冲突并未确凿地发生,但中国网络攻击的情报收集工作已经启动。”

不过,拥有世界上最多优秀网络人才及实验室的美国,恐怕只是在通过无限放大对“假想敌”的联想,来转移舆论注意力,并完善本国信息攻防系统的建设。在进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早已证实其通过网络进攻切断敌方电力、电台、电讯的信息打击能力早已是任何国家不司与之匹敌的。

作者:刘长

第2篇:美国职业博士学位的特征及其启示

摘要:美国职业博士学位的设立和发展源于美国高等教育为市场需求服务的宗旨,是美国高等教育传统中的价值核心,其动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联系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美国职业博士学位力求解决学有所为和事有人为的双重市场压力。美国职业博士学位是对职业性博士培养体系和标准的认可形式,从根本上决定了培养目标、方法和效果的合法性;它的学位设立服从于人力资源市场调节的供求机制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机制;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市场运行的基本平衡协调和高等教育体系与美国职业准入机制的协调。借鉴美国职业博士学位制度,建立中国职业博士的社会运行体系,发展中国职业博士专业教育和专业训练,进而满足国内高层次人才学有所为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美国学位;职业博士;市场

文献标识码:A

截止到2007年美国第一职业学位(下称美国职业博士学位)共有20种。纵观其专业设置种类可以看出美国职业博士学位的设计与人和人的生命相关联。美国对职业博士学位的教育、训练和职业实践实行双准入制,即大学教育资格认证和行业就业认证。美国职业博士职业实践的学位起点与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体现了美国高校追求高层次人才学有所为和特殊行业事有人为,教育服务市场的双重社会效应。如何借鉴美国职业博士学位制度,建立中国职业博士的社会运行体系,发展中国职业博士专业教育和专业训练,进而满足国内高层次人才学有所为和事有人为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美国职业博士学位设置的种类和资格认证

(一)美国职业博士学位的种类

美国博士学位由学术博士学位(Ph.D)、专业博士学位(doctorates)和第一职业学位(first-professional degree)构成。第一职业学位又称为职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殊类型,其培养目标不是学术研究。美国职业博士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体现着高层次的职业水准;美国职业博士的学位特征有三点:(1)学位限制,非经认证的美国大学的职业博士学位,不能进入职业市场和考取执照;(2)职业化就业取向;(3)职业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取向。职业学位博士在其专业领域一般不能在大学从事学术研究。但职业博士可以涉及应用性研究,或者以专业为目的的研究,如神学博士、职业病学博士、医学博士等。截止到2007年美国授予职业博士的专业如下:

(1)Doctor of Medicine(M.D.)医学博士

(2)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D.O.)骨科医学博士

(3)Doctor of Dental surgery(D.D.S)and Doctor of Dental Medicine(D.M.D.)牙科博士和牙科医学博士

(4)Doctor of Pharmacy(Pharm.D.)and(DPh)药学博士

(5)Doctor of Chiropractic(D.C.)脊骨神经(脊椎推拿)科博士

(6)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D.V.M.)And Veterinariae Medicinae Doctofis(V.M.D.)兽医学博士

(7)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or Doctor of Nude An-esthesia Practice(DNP/DrNP or DNAP)应用护理或应用麻醉博士

(8)Doctor of Podiatric Medicine(D.P.M.)足科医学博士

(9)Doctor of Optometry(O.D.)眼科验光学博士

(10)Doctor of Audiology(Au.D.)听力学博士

(11)Juris Doctor and Doctor of Jurisprudence(J.D.)法学博士

(12)Doctor of Science Physician Assistant(DScPA)医学助理博士

(13)Doctor of Health Science(D.H.Sc.)保健博士

(14)Doctor of Public Healtll(Dr.PH.)公共卫生博士

(15)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D.P.T.)理疗学博士

(16)Doctor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O.T.D.)职业病学医学博士

(17)Doctor of Naturopathic Medicine(N.D.)自然疗法医学博士

(18)Doctor of Ministry(D.Min.)or Doctor of Practical Theology(D.P.T.or D.Th.P.)行政博士和应用宗教神学博士

(19)Doctor of Psychology(Psy.D.)心理学博士

(20)Doctor of Law and Policy(L.P.D.)法学政策博士

美国职业博士学位教育时间起点和学位起点与硕士起点相同,都是在完成本科教育之后,但学习时间则超过了硕士学位的学习时间。以药学博士为例,获得临床药学博士(Pharm.D)学位一般需要8年时间,即4年的本科教育,然后进入专业学习和训练。其中有两年学习基础药学(含医学)和两年的临床专业训练。多年来,美国职业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一直高于学术博士的授予数量。近年来,美国研究生学位制度由学术性为主向职业性(专业性)为主转移。以2006年为例,美国授予职业博士学位人数是87,655人,是当年授予学术学位人数的1.56倍。2006年有9,500余人获得了药学博士(Pharm.D.)学位,但仅有440余人获得了Ph.D学位。

美国第一种职业博士学位是医学博士,由美国哥伦布大学1767年授予。学术性博士(Ph.D)几乎是在100年之后的1861年美国耶鲁大学才开始授予。最近以来职业博士专业学位有向其它领域扩展的趋势。2007年开始授予听力学博士(Doctor of audiology),高级注册护理博士(Doctor of Nursing Pi:aetice),有可能于2015年开始授予,理疗学博士有望在2020年开始授予。

(二)美国职业博士学位教育资格认证

美国的专业认证最早要追溯到美国医学协会(A-merie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1904年建立的医学教育

和医院委员会(Council of MeScal Education and Hospi-tal)。该委员会在1905年开发制定了医学院的等级评价系统,该系统被后人称作医学院的理想标准。尽管这一活动与当今意义上的专业认证还有相当的不同,但却开创了一种后来为其他专业所广泛采纳的模式。专业认证在牙科教育(1918年)、法律教育(1923年)、药学教育(1940年)以及护理和验光配镜等专业陆续建立,并继续扩展到其他专业中。以美国药学教育和《美国药学博士培养标准与指南》为例:

《美国药学博士培养标准与指南》(以下简称标准)规范了美国药学博士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和课程设置,规范了课程设置的核心是药学实践和药学服务。由美国药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Pharmacy Educatiori,简称ACPE)制订的标准于2006年1月15日通过,2006年2月17日公布,2007年7月1日生效,称作“标准2007”美国药学博士(Pharm.D.)培养标准和指南。ACPE是美国药学职业学位项目和药学继续教育机构的全国性认证机构。ACPE初始期对药学学士学位进行认证,后来对药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Pharm.D.)进行认证。2000年全美实施Pharm.D.教育后仅对Pharm.D.项目进行认证。由此,Pharm.D.成为唯一的职业准入学位。ACPE的使命是确保和提高药学教育质量。ACPE得到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认可。各州药学最高委员会要求申请参加北美药剂师执照考试(NAPLEX)的人必须毕业于ACPE认证的药学学位项目的药学院。另外,ACPE初始期只对药学专业学位项目进行认证,1975年开始对药学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认证。

学位是对培养体系和标准的重要认可形式,从根本解决培养目标、方法和效果的合法性。美国职业博士学位的设计深刻地体现了美国大学教育为市场需求服务的宗旨,是美国博士教育体系的市场化。

二、美国设立职业博士学位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征: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统一性,科学技术的物化和产业化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为社会服务的互动性。

(一)职业性专业学位与学术性专业学位

美国职业性专业学位与学术性专业学位分别体现了两种倾向性或两种价值观。前者更重视理论,后者更重视实践和实用。美国职业性专业高等教育与学术性专业高等教育的共同要点是:都强调理论基础,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前者偏重基础理论、研究要素和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后者偏重应用性和高技能性。从本质上看,学术性博士企图探索的是专业的客观属性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要解决的是专业的概念、范畴、定律、假说,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它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专门学科的认识深化,丰富人类科学知识。职业性博士探索的是如何运用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如何做”和“如何做好的问题”。应用性职业博士要解决的是经验,理论、技能和手段,应用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二者既有原则区分,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学术和职业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学术离不开应用,应用离不开研究,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应用的实践来源于研究,又推动研究的发展。职业实践是职业博士的基本要求。职业学位与研究性学位之间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前者必须在通过统一职业执照考核之后才可以从业。例如医生、药师、建筑师和律师等。医生、药师的职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建筑师的设计决定房屋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因而有严格市场行业准入制度和执照要求。这些硬性规定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的认可。

(二)职业博士社会应用的社会环境

技术应用与社会环境因素紧密相联,呈现开放的系统特征。职业博士专业应用的效果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的三个变量:人力资源变量、社会运行体系变量和社会文化背景变量。

人力资源变量是影响和制约职业应用的基础性因素。职业博士专业水平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应用实践的创新,影响着专业技术与学术的渗透和发展。社会运行体系规范着职业博士的市场准入制度、法律责任和职业博士社会应用和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在职业博士社会应用方面发挥着保障作用。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作用逊于人力资源和社会运行体系。它以文化运行的潜规则对职业博士的专业应用起作用。如:以文化的方向赞许、提倡、鼓励高层次技术应用或反之。

(三)职业博士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所谓科学价值,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以科学作为客体,以人或社会作为主体所构成的价值关系。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技术回答了“如何做”。科学的社会价值是科学为社会的服务性。科学为社会的服务性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般来讲,科学知识并不直接作用于社会和社会大众,科学通过物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作用于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通过“力量”实现了社会对知识的认可,实现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人们需求的价值。在美国,特别是与生命、人体健康和社会相关的专业,得到美国政府的特别重视。完全可以说,美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美国职业博士的社会应用来实现和认可的。

(四)美国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构成了科学服务社会的统一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与技术可以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理论的目的是认知世界,实践的目的是服务世界。美国职业博士的扩张趋势,表明美国社会深刻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目的性,体现了美国民族的务实精神。

美国博士学位建构既有学术性博士建构,又有职业博士建构,还有专业博士建构。从授予专业博士的人数看,职业性博士学位获得者远远大于学术性博士的获得者,构成了少数人搞理论研究,多数人搞科学应用的格局。这表明美国文化、美国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物化”和人类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意义的理解。科学技术的“物化”体现了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相关性。正是科学技术的“物化”,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处境和发现价值目标实现的路径。而这种“物化”的“中介”,恰恰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为社会服务的统一性和职业博士(专业博士)与学术性博士学位架构的统一性。

三、美国职业博士发展的市场学基础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载体的专门职业就业市场准入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服务自我和为公众负责这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交织的双重角色中。市场准入制度是利用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对人力资源实施社会化管理的基本做法,即:明确限定人

才进入某些行业、职业就业的最低的资格要求,依此排斥无资格的人的一种限制性的行业就业制度。

市场的发育、发展和成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形成的三大因素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市场运行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市场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矛盾运动中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通过供求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实现着价值交换,在这些机制中,市场的供求机制是机制中的首要因素。市场的供求机制和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外在表现为资金、劳动力、土地、原材料、技术、信息等要素在社会经济部门之间不停的流通和转移,市场配置为人力资源交流提供了平台。市场配置和供求关系联结着大学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和市场的消费者,体现着职业博士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细化表明人们可以从事某种专门职业而赖以生存。美国职业博士属于高级专才,高级专才人力市场的供给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的作用更加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当知识从教育内涵中剥离出来成为社会竞争和生存的手段时,如果某种知识(专才)在实践中没有多少市场,这种知识(专才)在教育中就会被淘汰。另外,知识的价格是其价值的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知识在市场上的价格都集中体现了它的价值。故此,一般来说,受教育的年限越长,人力资本的投资就越大,其知识的含金量就越高,则价格(外在为工资)就越高。专业人才还受到市场供求机制的影响,市场需求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数量。人才市场的需要为美国职业学位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四、美国职业博士学位对我国大学职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到2009年,我国已设置了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19种专业硕士学位;设置了教育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兽医博士、口腔医学博士等4种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以前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实施非全日制培养。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应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和美国相比,中国的专业学位还大部分停留在硕士阶段,职业博士学位还不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职业博士学位制度和美国高等教育为市场需求服务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建设有以下启示:

第一,应尽快改变学术性博士研究生是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的局面,增加职业博士学位的人数。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大学都要进入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必要的。从美国职业博士和学术性博士授予人数比例看,同期同专业职业博士授予人数远远大于授予学术性博士的人数。美国大学是从市场出发确立其功能定位的。中国大学的功能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只能是极少数大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学术精英,是高、精、尖,它不以直接应用为目的。与研究型大学相对应的普通大学是多数,普通大学的功能定位是培养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担负普及与应用科学技术的功能。

第二,应尽快建立中国大学博士教育资格认证标准和中国职业博士的社会运行体系。美国大学职业博士学位教育资格认证体系和职业就业资格认证的实践,以及美国追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构成科学服务社会统一性的现实是其职业博士教育的亮点。借鉴美国的做法,中国应建立系列的《中国职业博士培养标准与指南》,规范中国职业博士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和课程设置;实施与人和生命相关联的大学博士教育资格和行业从业资格的双认证。

第三,发展和顺利实施中国职业博士专业教育和专业训练的市场运作,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我国大学功能进行定位,满足国内高层次人才学有所为和事有人为的市场社会需求。中国大学存在着学有所为和事有人为的双重市场压力。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学制设置,培养目标设置要服从于人力资源市场调节的供求机制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机制,从市场运行层面缓解学有所为和事有人为的双重市场压力。

(责任编辑 辛世俊)

作者:王洁华

第3篇:美国教育博士学位的背景与发展

摘要:本文简要记载美国基础教育在改革大环境中对领导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的需要,以皮博迪学院教育博士学位的定位框架和规格标准为例, 在治学宗旨、办学对象、教学方式等方面综述当前美国学术界对教育博士的定位和改良的探讨,为中国高校探索教育领导管理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教育博士;皮博迪学院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D. Program in the U.S.

Xiu Cravens , Ellen Goldring, Catherine Loss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Vanderbilt University, Tennessee 37203-5721, USA)

Key words:USA; Doctor of Education (Ed.D.); Peabody College

一、教育改革对领导人才培养的需求

全球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使美国社会各界对教育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对教育的成效越来越不满,尤其对公立基础教育的质量深表怀疑。改革教育,虽然是历届总统和各界政治人士的响亮口号, 改革措施的实施和效应体现却是一个艰难和迟缓的过程。在宏观和微观政策演变的环境中,意愿和事实步调并不一致,教育管理领导人员面临多项问责,必须承担不同的行政和教学任务,并要处理好校内校外各方面的关系,领导工作的难度随着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呼吁而增大,教育界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日渐迫切。

近二十年来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大环境中有五个要素对教育管理影响深远:[1] (1)对绩效问责制的推进,(2) 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重视,(3) 对应用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4) 对竞争和选择的推动,(5) 对全社会携手共进的倡导。这五个改革环境要素对教育管理成效的定义进行了更新,也对教育领导人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 对绩效问责制的推进

本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是2001年制定2002年国会通过的《No Child Left Behind》(缩写为NCL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这个法案一反美国公共教育政策的分权管理体制,为全美公立学校制定了于2014年100%学生学习成绩“过关”的宏大目标,以年度达标进展(Adequate Yearly Progress)为衡量准则,[2]设置了相应的针对州、学区以及学校的问责机制。虽然美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仍然以州政府为政策中轴、由各学区民选校董事会负责制定教学方针,但是NCLB的实行将学生学业成绩提升为教学的重心,并通过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分配对学区、学校加以从上至下的问责奖惩制度,加强了政府对地方教育的监控。值得注明的是,NCLB法案对学生成绩的要求,重点在于促进整体进步,缩小属于弱势群体(少数民族、贫困、母语非英文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与主流学生的成绩差距,旨在实现有既定标准的教育公平。

从2002年开始,各州所有公立学校的年度达标进展成为向社会公开的“成绩单”,公立基础教育面临着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全民化、全透明的问责。对学区和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来说,外界的问责有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校董事会的各项教学标准,更有来自家长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民意监控,内部的问责主要来自教师和学生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保持教学与其他学校功能的平衡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面对外界和内部的问责,当前教育管理领导首先必须成为对教学成效的内涵、标准设置和评测方式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员,并能够将自己对教育问责体制的理解运用于实际教学规划和措施,将问责制分解为与教职员工的具体工作相关的目标,以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对集体达标的贡献。

2. 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重视

教学研究专家们广泛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育方式是达到对学业成绩的严要求高标准的最佳途径。[3-6] 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成为“教学领导”(Instructional Leader),通过对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各方面的关注、参与、监督和改革,建立一个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这些方面包括教学愿景的分析和理解、各阶段各科目教材内容的协调和严谨程度、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的吻合、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学专业团体对教学方法和质量的反思等等。

成为“教学领导”对忙于操持行政工作教育管理人员来说不仅在时间和职责安排上提出了挑战,更重要的是对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多元化是美国基础教育的难点,历来不以成绩分班,尽最大努力让有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需要的学生实现各自最大的潜力,是美国教育的愿望也是大多数学校的运作方式。然而NCLB法案在肯定教育公平的治学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学业达标要求,无疑加剧了对把握新型教学方法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人类发展科学中对个人心理素质、群体氛围、交流模式等因素的了解和运用可以增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和作用,而当前的教育管理人员普遍反映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训练。

3. 对应用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的要求:NCLB实行之后,绩效问责的需要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有关学区、学校学业成绩和机制运转的信息,而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信息是对当前教育管理人员的另一个挑战。首先,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改变以往对主观意识、工作经验和个人观察的依赖,让客观实证成为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其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系列鉴别信息质量并恰当运用实证方法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体来说,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在教育管理中可以运用于三个不断循环的方面:(1)评估教学成效。利用州、学区和本校各阶段的学业成绩信息,对教学成效与问责制的各项目标进行纵向(不同时期)和横向(不同群体)的比较,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及时的工作反馈。如何将大量数据分解编制成为与问责制目标相吻合、条理清晰、结论明显的形式,需要管理人员有对数据信息的信度和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诠释的能力。(2)运用“他山之石”制定、实施改革措施。在各级政府和高等学府的关注下,美国教育研究界和教育实践界在近几十年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实践案例。然而这些成果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十分有限。教育管理人员往往对实证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和局限性缺乏了解,对如何将实证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没有把握,因而导致科研成果或实践模式被滥用或被忽视的现象。(3)提供教学专业培训。将绩效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用于教师专业培训,培养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质量联系起来的重要步骤。管理人员必须对数据信息有正确和精密的理解,才能与教职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共同开发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 对竞争和选择的推动

为缩小不同群体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NCLB法案的另一重要政策是设立奖惩制度,鼓励择校竞争。其家长择校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给予子女在低绩效学校就读的家长选择其他公立学校的权利。如果一个学校连续两年不能满足州学业标准,家长可以将孩子转学至本学区内具有更好绩效的公立学校就读,其中包括公立的特许学校。有少数州还实行了教育券制,为私立学校也提供了与传统公立学校竞争的机会。

近期研究指出择校改革对领导管理的重心和方式都有显著而形式复杂的影响。[7]学校之间为维护生源而产生的竞争改变了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的关系本质。对学校来说,有择校权利的家长处于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的地位。为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消费者满意指数”,领导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随时需要应对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因而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学习需要和发展状况,必须鼓励家长和教师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虽然择校竞争旨在提高教学成效,但管理实践中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往往会因为各地区择校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学校被赋予的自主权、校长必须承担的财政责任、教师队伍的组成和质量等都是重要因素。因此,领导者必须加强职业理念和能力训练,才能更好把握教学责任与校际竞争两者之间的平衡。

5. 对全社会携手共进的倡导

为实现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美国教育改革的各方势力都在积极推动教育与其他机制的接轨和合作。这些机构包括政府福利机关、非营利公益慈善机构、工商业组织、青少年保障等等,扩大学校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兼顾更多的职责,尤其需要领导人员坚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立场,在校内和校外为学生的多元需求和高水平发展而宣传呼吁,并能结合社会各团体的优势来促进校内和校外的工作。在这样改革大环境里的领导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洞察能力和社交能力,还需要有倡导力和号召力。

二、 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置和改进

教育改革环境的演变更新了对领导人才培养的要求,促使美国各高校重新审度其专业学位项目管理是否符合教育前沿的需要。教育方面的博士学位在美国大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8]而博士学位应该如何满足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两个不同学习群体的需要是自始就有的学术争议。虽然Ed.D.(教育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和Ph.D. (教育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的分科设置在美国各个大学也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各个学校对两个学位有不同程度的区分,对教育博士学位的设置和定义也有很大差别。

1. 当前美国教育博士学位的状况

美国现有的约25万名教育管理人员中,绝大部分来自全美大约600个高校的研究生授予项目,但这些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的质量良莠不齐,近15年来,总体质量有所下降。根据2005年Arthur Levine对美国28个教育博士学位项目的调查,[8]只有63%的教育博士毕业生对他们所参加的项目表示满意。 Levine的调查指出,总体质量的下降原因来自几个方面:当前许多大学的教育博士项目为盈利创收而开设卫星授课场所,降低对入学学生的资格和经历的要求,一些师资薄弱的硕士授予型学府也开设博士学位,冲淡了项目内容的严谨和教学的质量。另外,很多学区为凡有教育博士学位的管理人员晋级加薪,也是“学位流水线”盛行的原因之一。

美国研究性大学博士授予方式由卡内基(Carnegie)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界定为集中型和广博型两种。在过去的40年里各大学授予的教育哲学博士学位(Ph.D.)和教育博士 (Ed.D.)学位都随着大学数量的增多和生源的扩大而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同时授予两种博士学位的高校占博士授予型大学的50%。同时,也有一部分非研究性硕士授予大学也开设了教育专业博士的项目(见表1)。

Levine、Guthrie、Golding等学者们指出,当前许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与科学博士缺乏在教学对象、教学方针、课程设置、评估方式等重要方面的区分。比如很多教育博士专业极大程度地依赖哲学博士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学员写与实际工作相去甚远的研究性毕业论文。但由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关的训练和技能,这些项目又不得不降低对研究论文的标准。

2. 教育改革新环境下的教育博士治学理念

明确教育博士的学术定位是提高其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学者们认为教育博士学位的定位应当参考以下几个方面[9-10]:(1)学位宗旨在于培养有学者能力的实际工作者,要面向第一线的教育管理人员;[11](2)以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为教学目的,将治学的重心置于其应用性;(3)对应用性的重视不能减弱对专业性的要求,必须利用严谨的科学训练,培养理论思维和分析、运用实证信息和方法的能力;(4)跳出教育的框架,引进管理学科的理念和运用模式;(5)明确统一的质量标准,使学位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明确学位定位的基础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必须有配合其宗旨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如专业博士科目可以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环境中对教育管理人员的挑战和要求,设置与当前教育政策大方向息息相关的课题,通过对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培养学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充分利用学员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学习者为中心,[12] 注重发掘成人学习的特长,以实际氛围为基点,以同行互助的集体学习模式,使专业学习起到最大的效应。

三、教育博士规格和标准设置:以皮博迪学院为例

2004年夏天,经过重新规划的教育博士项目在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正式启动。项目的重新设计旨在创造一种既能反映博士项目的学术严谨性和强度,又能满足未来的学校领导者特定的知识和职业需求的研究生体验。皮博迪学院的“新型”教育博士项目与其传统教育博士项目的区别在于:该项目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更宽广的理论视野的同时,又立足于实践中的问题。范德堡大学的教育博士项目通过整合理论与实践,致力于培养小学、中学和中学后阶段的实践型学者。

项目的重新设计带来了知识、实践以及管理方面的挑战。随着教育博士项目从历时九个月的住读形式转变为一种以组群为基础专为在职专业人员设计的周末模式,学位改革人员不得不重新审查其管理和运行结构以支撑这样的变革。为了满足项目中绝大部分走读在职专业人员的需求,该院重新构思了招生程序、新生入学指导以及其他学术和后勤服务体制。本文将详细考查该项目的管理,探讨领导、政策与组织系为建立、支持和扩展教育博士项目学生的知识和职业共同体而提出的服务构想和倡议。

1. 构建实践型学者共同体:招生、新生入学指导和组群模式

皮博迪学院的教育博士项目每年录取约20到25名新生。基于一种学生在精心设置的课程体系中“齐步走”的组群模式,该项目经过筛选录取了一批具有不同组织背景的领导者,他们中有抱负满满的公立和私立中小学的管理者,有中学后教育的管理者,有承担与教育相关责任的政府官员,也有从事教育行业的私营企业经理。学生在三年中每学期修6个学分,修读领导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与行为、教育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研究方法论等课程。在最后一个学年,学生在修习其他课程任务的同时,必须完成毕业实践项目(Capstone Project)。

作为范德堡大学教育博士项目申请程序的一部分,申请者需要提交一份申请、三封推荐信、所有中学后阶段的学习成绩单、一份简历和一份个人陈述。皮博迪学院鼓励所有的申请者预约一次校园参观,以便与负责该项目的教员面谈,旁听一堂课,从而能够对教育博士项目的学术强度和职业要求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成功的申请者通常拥有硕士学位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在GRE考试中获得高分,并且曾在小学、中学或中学后阶段展现出领导才能。据估计,学生们在修读学位期间仍然保留与教育相关的职位,故而大部分教育博士项目的学生需要付全额的学费。尽管如此,学院仍然为一小部分最有前途的申请者提供奖学金。

皮博迪学院对帮助新生顺利完成第一个向研究生过渡的阶段十分重视。2009年5月,皮博迪学院为攻读教育博士学位的学生启动了新的新生入学指导项目,该项目将新生介绍给其他新生、系里的教员、在读的学生以及教育博士项目的校友。入学欢迎礼包中囊括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信息,提供给新生学术与学生服务的概览,对于关键日期以及管理方面的最后期限做出了强调,并且提供一本载有所有已录取学生当前职位及任职机构信息的通讯录。简单地说,教育博士项目的入学指导向新生介绍了本系的学术生活,让他们熟悉项目的使命、关键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除了重新设计新生入学指导工作,皮博迪学院于2009年引入了教育博士“同行与校友辅导网络”。学院意识到,攻读教育学博士的经历远远超出课堂学习的范畴,与同学及校友保持互动是该项目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领导、政策与组织系开发出一种新的辅导项目,以利用这些资源,增进组群内部以及不同组群学员之间联络的机会。同行辅导网络根据新生的职业兴趣和所属机构为他们指派了一名学生导师。导师队伍的成员在系里举办社会活动时进行非正式的会面,为他们分享学术经历,交流职业挑战,建立新的关系提供机会。在实践的层面,“同行与校友辅导网络”为新生提供友好支持的资源,以帮助他们解决有关课程作业、博士资格考试、毕业实践项目以及工作与学习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与忧虑。为继续完善导师项目,学院还邀请毕业生作为校友导师参与教学,为在读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咨询。

2. 支持实践型学者共同体:学术和学生服务

对于学区的在职专业人员来说,只在周末上课给管理和后勤工作带来独特的挑战。为了减轻一点管理的负担,教育博士项目为所有的小组学员提供自动选课服务,为所有走读学生大学活动/娱乐费用的减免提供方便,连续开课时为学员争取特别的住宿费,以及提前一年公布周末课程的日期。学院通过教育博士简报的形式增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教员、校友和学校教工之间的交流。教育博士简报每年出版三次,出版时间为秋季、春季和夏季学期的伊始。简报发布与教育博士项目以及范德堡大学相关的信息,并且通过对在读学生和校友的人物特写为教育博士共同体的成员提供相互了解及保持沟通的另一种途径。

攻读教育博士的学生还积极利用皮博迪图书馆与学校和项目保持联系。作为任何学术机构的生命之源,皮博迪大学的图书馆在支撑教育博士项目的学术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皮博迪图书馆专门为走读生开展了如下服务:免费隔天寄送任何馆藏书籍,通过馆际互借加急寄送书籍以及将任何印刷文章转换成电子版本。

3. 扩展实践型学者共同体:兼职讲师和全国教育博士顾问委员会

皮博迪教育博士项目的教学任务大部分由系内终身教员和预备终身教员承担。但是这个项目所采用的实践型学者模式要求吸纳杰出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理念。作为教育博士项目的关键教员,兼职讲师通过向学生展现当代教育的现实问题给项目注入了实践的活力。例如,该项目的K-12教育法课程由当地有经验的律师担当任课老师,这些律师在特殊教育、宗教议题、性骚扰、终身教职、学生纪律以及教师权利方面拥有专长。同样,学院与大学财政课也由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执行理事担任教员,以第一线的经历讲解州一级的监管、预算和战略规划。兼职讲师通过展示理论与实践如何深度交织强化了项目的基本使命,同时也拓展了课目的范围。

新成立的全国教育学博士顾问委员会也以类似的方式积聚各方英才。五人委员会由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中学后教育阶段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组成,委员会的成员充当项目领导人和教员的非正式顾问。

通过对教育学博士学位的转型,皮博迪学院创立了一个别树一帜的教育博士培养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很明确:训练和培育美国教育领域的下一代领导者,继续探索建立、支持和扩展教育领域实践型学者知识和职业共同体的最佳方式。

4.课程设置

《基础教育领导和政策》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教育型组织的领导者、核心办公室行政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通过学习必修课目,该专业的学生着重研究教育改革、教学领导、教育责任和评估、教育的社会背景、政治与治理、教师与教学以及资源配置。

四、 结语

中美国情有很大差异,美国和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改革的方向。为提高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绩效问责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学区和州教育部门工作成效的工具,广泛实行标准化评估和考核;中国近年的素质教育改革则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对减轻考试对教育各界的压力和束缚进行尝试。然而,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共同的宏观目标,那就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无论中美教育改革大环境的异同,对培养教育管理人才都有着迫切的需求。探索培养新一代教育管理人才的最佳途径需要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改革中自我更新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Goldring E, Schuermann P.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K-12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Consequences for Ed.D. program design and delivery[J].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9, 84: 9-43.

[2] Guthrie J W, Wong K K. Education fi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political cultures and government. In H. F. Ladd & E. B. Fiske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M].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7.

[3] Bryk A S, Driscoll M 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chool as community[R]. Chicag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5.

[4] Hallinger P, Heck R H. Reassessing the principal’s role in school effectiveness[J].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6, 32(1): 5-44.

[5] Knapp M S, Copland M A, Talbert J E. Leading for learning: Reflectivetools for school and district leaders[R]. Seattle, W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eaching and Policy, 2003.

[6] Newmann F M, Wehlage G. Successful school restructuring: A report to the public and educators by the Center on Organ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Schools[R].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95.

[7] Cravens X C, Goldring E, Pe?aloza R V.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School Choice[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 2009.

[8] Levine A. Educating school leaders. New York: The Education Schools Project. Lieberman, M. 2005, March.

[9] Shulman L S, Golde C M, Bueschel A C, Garabedian K J. Reclaiming education’s doctorates: 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6, 35(3): 25-32.

[10] Guthrie J. The case for a modern doctor of education degree (Ed.D.):Multi-purpose education doctorates no longer appropriate[J].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9, 84(1): 3-8.

[11] Ringler M, Rouse W. Evaluation of a doctoral program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EB/OL].(2007-11-16)[2008-09-29]. http://cnx.org/content/m15547/1.1/.

[12] Bransford J D, Brown A L, Cocking R R.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M]. Expanded ed.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3.

作者:Xiu Cravens(陈粤秀) Ellen Goldring Catherine Loss

第4篇:美国申请博士后

美国博士后申请

美国博士后申请初级版(转自复旦bbs)

那天不小心在这里发了篇文,本来是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不想遭到各路豪杰围追堵截,纷纷向我讨教博士后的申请经验,一路“大虾”地叫过来,搞得我差点飞到天花板上去了。

其实,关于申请博士后的经验,更多牛人才是真牛。我所知道的就有去了MIT、UC Berkeley和John Hopkins的。当初本科一个同学,后来在中科院读博士,去年11月拿到了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offer,而且不到一周他女朋友也拿到了同一个地方的offer,羡慕死我了。

仅凭我申请生物专业博士后的经验,我觉得申请博士后比出去读博士容易得多,毕竟人家只是要你去干活,又不必花大力气培养你,不必太多地考查你的发展潜力什么的,大不了请你走人。而且申请博士后是跟教授直接联系,主要是看你们的个人关系,不需要太多的硬指标(有TOEFL、GRE成绩当然更好)。

申请博士后的主要过程应该有以下几步:

1、准备个人材料。Resume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准备。主要内容包括你的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地址,常用email(这个很重要),电话,传真;学历和工作经历(简明但要清楚,建议把所谓的honor和scholarship之类的东西写在相应学历里,这样避免重复又很清晰);学术经历(非常重要,一定要花大量时间写得尽量好,我是按照所参加的project的类别来写的。所谓skill和technique什么的也就写在这里面了);学术兴趣(这个也很重要,但最好简明扼要,而且给人的感觉要有哲学高度,比方说“研究生命现象的结构基础”,当然这个也太俗了点,呵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比方教学经历什么的)。

还有就是已发表的文章列表。把最重要的写在上面,其它凑数的写在下面,待发表和正在写上,用不着客气。

2、找感兴趣的实验室。在Nature,Science上有很多广告,招收博士后,还有些专门的网站提供这类信息。

3、开始跟教授陶瓷。只通过email就足够了,除非他要求你给他邮寄材料。写一封简短的申请信,说明一下你的情况,比方说毕业时间和科研经历,然后说说自己的远大理想,再夸夸对方实验室(马屁一定要拍对,不要乱拍,要对他的实验室确实有一定了解才行)。要是没空了解,就直截了当地说:听说你那里有个位置,我很感兴趣。好多地方的申请信基本内容都可以一样,只是改改格式而已。然后把email和Resume一起发给教授,就可以开始漫长的等待了。

4、欲擒故纵的技巧。不要太急于向对方询问你申请的进展情况,要给你申请的实验室一个感觉,你不是非去不可,只是觉得那里是个还不错的工作地点。一般的实验室收到你的email后都会很快给你答复的。如果教授没有答复,那就有两个可能:

a)他们实验室目前不想要人,或者他对你根本不感兴趣;b)他的email不通,或者email地址错了。如果是前者,你就不必再骚扰他了;为了排除后者,你可以一周后再发一封信询问,就说自己一周前曾发了一封信给他,问他是否收到了,并注明“Please reply to this message if you receive it.”。教授回信一般会告诉你可能或者不可能,你自己应当能判

断出来。如果教授开始管你要推荐信,那就有戏了。如果他没跟你要推荐信,只是要你等,那可能就不太好。

此后的联系中,就慢慢来了。偶尔发一封信套瓷,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5、推荐信。最好是找个比较牛的人做推荐人。再有一个当然就是你老板。一般来说两个推荐人已经够了,而且你可以让那个教授直接跟推荐人联系。除非你不愿意,他们一般都是很乐意的。

老板和中国人的推荐信一般都是自己用心写,他们都很忙。我这次找了一个在美国做

faculty的人做推荐人,他就是自己写的。我现在也不知道都写了些啥。不过好像还挺不错。切记,推荐信不要抄本科生出国的那种,以前的经验证明这往往会坏事。主要写科研经历和科研素质,要给人感觉确实是很熟悉你的人写的。还是这样的原则:人家找博士后看重的主要是你的科研能力,所谓发展前景和智力因素什么的不重要。

6、后续。等到有人给你offer了,基本就算告一段落了。下面将要面对的就是选择和表示万分感谢,希望能再多加些钱和办J或H-visa的讨价还价,以及十二万分遗憾地拒绝某些offer 了。

这我还在进行中,尚无经验。 到目前为止,本人共向5家实验室发出了申请信,其中5家有信息反馈。去年11月有一家已经表示愿意接收,但我没去。目前又获得一家的offer,29000/年。此外还在等第3家的信儿。所有联系都是通过先进的电子信箱系统,虽然中间有过几次丢信的经历。个人简历共修改过7个版本;进行过两次phone interview,一次有准备,是中文,一次没准备,是英文;发贺卡套瓷3次,在圣诞节期间2次,春节1次。希望这些对大家有用。

紫熊 wrote:

美国博士后申请初级版(转自复旦bbs)

请问怎样进行phone interview?NIHAO

其实申请博士后,主要是看你肚子里有没有真家伙。外表的点缀(CV)可能会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但美国教授可不是让你去玩杂耍!文章是一定要有的,最好能有SCI文章。我去年仅在NIH就搞定2个位子,年薪35,000。但由于运气不佳而NIH又不提供工作签证,所以才流落到北京。春节期间,harvard的一教授也愿意提供博后位子,打了几次电话,还要了我的照片(我老婆还纳闷是不是顺便找个情人,呵呵,因此教授是个中年韩国女性)。因我考虑到不可能拿到J-1签证(去年被句了2次),所以,想问她要工作签证,而她不愿意给而告吹。前几天,加州大学的教授又与我勾搭,2周后给结果。我会在电话中与老外开玩笑。老外喜欢这样的人,注意不要总是被动的应答,要趁机反问,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多发挥,把老外搞晕!与老外谈笑风声能说明你的自信与幽默!老外当然喜欢这样的人。再者,要注意事实求实,有些实验,你可能只接触过或听说过而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当老外问到你这些技术时,你一定要老实交代,千万不要弄虚作假,乱说一气。老外也很看中人品,技术不会可以学,但一个人确实本性难易。老外喜欢诚实的人。

电话面视基本套路:

问候---让你介绍工作(为什么做)----你在工作中使用过的技术----有时会详细的追根问底---你的打算(注意回答将来做教授或科学家之类,说明你ambitious)---你的家庭情况

----最后,有什么问题要问他----bye,thanks结束。电话完毕后,可立即会一E-MAIL,一是表示感谢,而是委婉地希望对方尽快给予答复。

1997年,赵富强把自己的个人简历和作品邮到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于 是,7月份他就这么容易地成为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一名博士后( postdoctoral fellow),开始了他的留美生活。

赵富强说,像他这样以读博士后的方式出国的人很少,在我国大概 每年只有五六百人,而这些在美国读博士后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在那里,导师跟博士后之间是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如果你在科研方面不能很快取得成绩,让导师感到你存在的必要性,你随时都可能被fair掉。

赵富强和托尼曾经跟过伊利诺斯大学的一个导师。有一天,导师只对托尼说了一句话———“我的科研经费用完了。”于是,可怜的托尼被fair掉了。同时,导师对赵富强也客气起来。因为托尼做了半年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却在赵富强手里得到了可行性。赵富强申请到了德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后,告诉导师说要走了,导师的第一反应是——“别走,我给你加薪”。在被婉言拒绝后,可怕的导师马上跟赵富强的新导师通电话,对赵富强进行诋毁。但是,赵富强最终进了德克萨斯大学,从事核磁共振方面的研究,比在伊利诺斯大学更出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实验室里的第三号人物。”

位于芝加哥的伊利诺斯大学因为在美国不是很出名,本地学生很少,倒是因为有奖学金提供,国外学生特多,印度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随处可见。有趣的是,伊利诺斯大学的附近有一家医院,里面的工作人员几乎全是印度人。因此,人们把这所大学称作是:印度和中国人的大学(University of Indian and Chinese)。

赵富强只在美国待了一年便回国了。回忆起在美国的日子,他说他经常在想,在美国的中国人都非常优秀,绝不比美国人差,但在国内为什么就挖掘不出来呢?“在国外有设备、有条件,有了想法马上就可以实际操作,但在国内感觉做什么都很难,什么都没有,只是脑子里想得很清楚罢了。”

赵富强说,在美国,空气真好,不用擦皮鞋,也不感冒。超市里,中国的东西很多,做得漂亮、价格便宜的都是中国货。但美国真的不太安全,去上街兜里一定要装些钱,遇到黑人要钱一定要给他,否则他可能一枪毙了你。赵富强说,在这里,每个留学生,包括已经拿到绿卡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头上有一层玻璃罩,自己看不到,但感觉很压抑,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白皮肤的美国人

Fang CY wrote:

其注意不要总是被动的应答,要趁机反问,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多发挥,把老外搞晕!与老外谈笑风声能说明你的自信与幽默!老外当然喜欢这样的人

第5篇:申请美国博士后出国有哪些优势?

申请美国博士后需要跟牛人取经,从知识人网看到不少申请成功美国博士后的经验,可以指点迷津。

作为成功留学美国,现在回想起来,成功申请美国博士后的几个基本要素,足够的资源能够帮助寻找到合适的科研职位,合适的方式能够顺利联系上老板,匹配的个人背景和高质量的文书以及合理的申请方式。当然了,成功联系到老板并获得资助以后,签证也是一大难关。有些朋友本来已经获得了美国院校或者教授提供的理想科研职位和高额资助,由于签证准备不充分或者对签证认识不准备,导致拒签,真的是非常可惜。其实,只要个人条件合适,研究计划合理并且不触犯美国政府的雷区,获得签证的机会还是挺大的。海外的生活虽然有些孤单,但能拓展我们的眼界,增长见识,最重要的还是提升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希望有志交流访问学者申请出国的朋友们尽早出国,能够在美国这等世界级名校里面进修或者从事科研,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的推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国内博士毕业人数与日俱增,这意味着博士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对于一些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国外的科研经历几乎是必需的。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的学长,我想把自己的留学工作经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我开始也考虑过许多美国之外的国家,如欧洲和日本,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去美国。1)首先,美国第一科技强国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2)其次,美国的机会更多,无论你将来继续从事科研,还是去企业,这里的资源和机会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3)另外,你的家属在这里还有工作的机会(J签证),而这在其它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美国博士后申请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从寻找博士后机会,到联系国外老板,到准备签证,最后顺利抵达美国,处处充满艰辛和不易。

整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颇有感触,期间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出国做博后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寻找合适的科研机会。 在刚开始寻找博后机会就像找工作一样,广撒网,多投简历,但投出去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得到宝贵的回复也因为申请经验不足而错失良机。在博士后申请之中慢慢积累了申请经验和人脉,并在专业人士的指点下,调整了申请思路。首先关注自己相关领域里的国外老板,经常浏览他们的网页,关注是否有Opening Positions,然后积极参加各种科研会议或者学术会议广开人脉;其次,我没有把目光局限在本领域里面,而是广泛关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发现这里有更多的机会,甚至相对容易拿到offer。我以前从事的是高分子合成,而现在的老板从事的是生物方面的研究,他正好需要具有高分子合成经验的博后,在得到这个宝贵的信息以后,我通过合适的方式和老板进行联系,表明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优势,水到渠成地获得了对方的邀请和资助。

第6篇:美国博士申请最佳时间

美国博士最佳申请时间的建议-写在成功赴美名校及全奖之后

如果您考虑走学术路线,本科毕业立即赴美读博是最佳时间安排

我已经成功赴美留学全奖博士了,在一所美国排名前10的大学。这里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赴美读博士申请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如果你是生物,化学,药学,生化,医学工程等理科背景的本科生,那么本科毕业以后可以立即去美国念PhD将会是希望走学术路线的最节约青春的选择,尤其针对女生。

6年下来的本科和硕士再加上到美国的5年博士,你可以算一下一个女生到那时候已经是什么年龄了(当然不是说男生就可以老一点哈,所以男生们也都要加油加油早点申请)。所以,理学背景女生们大多会放弃直硕或者保研,选择直接出国。这样一来,你的申请策略和那些已经拿到硕士学位的有2-3年研究背景的人便不太一样了(在此说明一下,中国的硕士学位在很多国家不被认可,因此他们多的是2-3年的实验室经历,但是提醒一点,如果是两年的硕士,那么你在硕士一年级上完后,硕士第二年的9月就开始申请,所以其实只多了1年的研究经历,而想在这一年内获得大篇能写进PS及CV里的研究经历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因此不要觉得跟他们差很远),其实是少了1-2年的准备时间。

因此,GRE和TOEFL便更需要及早的准备,以换来周旋的余地,如果第一次失利,自己还有回旋的时间,不能把时间弄的太紧。因此各位家长及同学要注意,做出国留学的打算是要在很早的时候就要决定下来了,并且目标决定下来以后就要非常坚决的执行。因此不要以为自己只是大一大二就觉得自己有的时间去玩啊去旅游,时间是很宝贵的资源,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学生,看到此文,你想出国,但是你的主意还不是非常确定,还没有计划,那你一定要以你最快的速度找金东方的老师咨询,因为在申请的前期工作中时间决定一切,越早的计划会使后期的申请局面有极大的变化。

如果你已经大三大四,你也不需要着急,你也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咨询,金东方的老师会全面分析你的状态,给你制定最短最有效的申请方案。尤其是现在GRE改为一个月一考,因此不必像以前GRE如果败下来需要再等半年,或者花很贵的机票钱跑到香港,新加坡那些地方去考。所以请放宽心,和老师们一起以最短的时间制定出来计划,并且要以“一意孤行”的决心来踏踏实实的实行,因为你将要做的是和时间竞争,你的本钱不多,所以要保证每次决斗的胜利。

真诚感谢金东方。希望金东方越办越好,金东方每一个学生得以实现名校飞跃梦想。

金东方留学论坛 http://学弟学妹可以去看看里面很多学长的经验分享值得借鉴参考!

第7篇: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展开导航

2015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张跃然|2015-05-16

0421-560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写了这篇申请总结。其中的目的,一是给自己的本科生涯有个交待,二是因为近年来打算申请美国社会学PhD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多,我也希望能将我这几年学术摸索道路中的一些思考和申请经验分享给以后的申请人。客观地说,凭借美国本科的背景,我在所受的学术训练上和申请的具体过程中都占了很多白来的便宜,让我扪心有愧。但也正因为我的背景,我在申请中得以接触到了很多宝贵信息,相信也能稍微缓解后来者在申请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近几年的趋势看,来自中国的社会学PhD申请人在背景构成上越发复杂,从地理位置上说,从大陆申、香港申、美国申的都有,从时间节点上说,本科毕业申、硕士毕业申、工作几年再申的也都常见,此间排列组合,又有无数可能。而我在这篇总结里想做到的,是超越我具体的背景,从我的学术经历和申请过程中挖掘出一些更有普适性的感悟、体会和建议。其中说得对或不对的,欢迎大家吐槽、拍砖。 此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的申请结果和背景条件。第二部分结合我过去的学术经历,分享了一些我对“做学术”这件事的初步认识和体会。第三部分是对美国主要的一些社会学顶尖PhD项目的鸟瞰式介绍,具体包括录取了我的八个学校,外加杜克和UNC(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第四部分谈谈我对申请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一、申请结果和基本概况

录取: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均为社会学博士项目) 拒绝:无

中止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经济社会学博士项目(在拿到哈佛的录取之后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去MIT了,所以决定撤回申请)

教育背景:国内高中毕业;杜克大学本科(社会学+数学专业,物理辅修),大四直接申请;14年暑假在密歇根大学参加ICPSR定量研究培训项目,上了四门课(回归分析、最大似然估计、结构方程模型、因果推断)且有成绩 GPA:3.93 GRE:阅读167+数学170+写作5.5 研究兴趣: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混合方法

研究经历:1)最主要的是一个独立完成的田野研究,论文在两个学术会议的panel上口头报告过,其中一个panel由Viviana Zelizer在14年美国社会学会(ASA)年会上组织并担任评议人(我的论文能进这个panel属于撞大运),这个研究后来也被我用作申请材料中的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2)作为第一作者和我的导师高柏教授合写过一篇中文评论文章,发表在《社会》2014年第一期;3)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定量研究,只在一位教授的推荐信里提到。

推荐信:三封都来自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正教授。

我个人猜测,站在录取委员会的角度,看过我的这份申请材料后大概会有如下感觉:一是比较全面没有短板;二是定量背景较强但以后想做比较历史,这里面内在的矛盾和张力比较吸引眼球;三是研究经历比较突出、写作样本也挑不出大纰漏;四是个人陈述写得较为动人(后面会说到)。

二、本科学术经历回顾

本科的第一个学期,我误打误撞地选了“社会学导论”,而那门课对我三观的颠覆是革命性的。记得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抛出了这么几个问题:为什么今天的社会里养育孩子的责任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而不是完全让每个家庭自己教育孩子,或是像斯巴达人一样把所有孩子都交出去集中抚养?婚姻制度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每天见面为什么要说“How are you”?之后的几堂课上,他带领我们用各种理论视角来分析这些问题。此间的震撼之处在于,这些看起来是如此理所当然的事物,之前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当作问题。

如果说这门课教给了我什么道理,那么就是:所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学校、婚姻),都是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经历了无数变迁、在各种社会力量不断的碰撞和妥协之下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所有那些让我们觉得天然正当的观念(比如“公平正义”、“男女有别”),都是这个社会用一整套复杂的机制在我们脑海中不断强化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建构”。而社会学的意义,就在于挑战一切“理所当然”、在所有的社会现象背后问个“问什么”。这对于一个刚走出高中校门,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又充满好奇的大一学生来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而另外一个促使我选择将社会学当作专业的因素是,在刚刚走出信息高墙之后的第一年里,我经历了巨大的“信息地震”。那时的我力图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所有貌似在墙内得不到的信息,在推特上关注了许多维权律师、民运人士、宪政学者。虽然我那时所秉持的政治价值观在今天来看有些无脑(这并不是说今天的我对社会现实不持批判态度,只是自认为批判的段位大有提高),但这些信息来源大大拓展了我对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和复杂性的认识。而在那时的我看来,社会学就是帮助我深入理解这些阴暗面和复杂性的最好工具。

而在学习社会学、或者说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科学的这几年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正在逐渐向一个真正的“社科学人”、或者说“严肃知识分子”的方向靠拢。这种变化的具体内涵,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维度: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的形成、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

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的形成

所谓“学术品位”或者“问题意识”,其实就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样的研究能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激动不已、血脉贲张?什么样的问题能点燃自己饥渴的研究欲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学者对自身的身份定位的基本组成部分。确定了这一点,也就确定了自己搞学术究竟是为了什么,也就有条件让自己在纯粹的学术热情支撑下渡过许多难关。

我第一次感觉到“学术品位”问题的重要,是大二上学期在上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的时候。那个课上我们读了一堆在我看来十分无聊的研究:一个人的容貌如何影响其社会流动性、什么样的夫妇容易离婚、中学里的性关系网络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不是说这些研究没有意义,但只不过不是我的菜)。当时的我感受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局限:社会学就是做这些小鼻子小眼的东西吗?我还学它干什么?难道就没有些更大、更有意义的问题可做?

带着这些问题,我去求教了我的专业导师高柏教授(高老师在这几年里对我帮助极大、影响深远,后面还会讲到):今天的社会学界到底还做不做那种“大”问题?在高老师建议下,我去看了他写的两本著作:一本讲日本在二战后三十年的经济政策制定,是如何秉承“发展主义”的精神内核、根据不同的外部局势而调整具体的政策工具;另一本讲支撑日本二战后三十年经济腾飞的经济制度框架,是如何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环境剧变后反而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阻力。当时我不知道这就叫“比较历史社会学”,也不知道这样的研究问题在日后会成为我的真爱,但在当时,这两本书对我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看吧,社会学里有人研究那些不小鼻子小眼的问题,而且还能研究得好——概念逻辑清晰、经验分析扎实。 当时的我,在看新闻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像强拆、上访、罢工、邻避运动这样的消息,因此对广义上的“抗争性政治”很感兴趣,也看了大量的应星、于建嵘、李静君(政见团队曾对李老师做过访谈)以至于Charles Tilly(仅限于他社会运动方面的工作)、Doug McAdam、赵鼎新等学者的作品。但渐渐我就发现,其实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集体行动如何动员”、“什么决定了抗争事件的成与败”这样“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抗争性政治背后反映的更加深刻的社会走向是什么。换句话说,我感兴趣的并不是抗争性政治本身,而是抗争性政治背后的国家-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和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干预行为密切相关——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元问题”。从那时候起,一种模糊的感觉开始出现:我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在经济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交界地带,是在“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上。而这种感觉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政见团队给了我许许多多拓展眼界的机会。 而就在我问题意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我遇到了另外一位对我影响甚巨的老师——清华大学的沈原教授。沈爷反复主张,社会学工作者要去抓住那些中国社会的“真问题”。沈爷眼中的“真问题”,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那些和中国社会发展命脉直接相关的大问题、那些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最为重要的问题;二是要以批判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中的阴暗面、为弱势群体发声,努力做到speak truth to power。而“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无疑就是这样的“真问题”。 而对我而言,这一领域的另外一层激动人心之处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永远有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可能。对于有些领域来说,基本的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再往后的研究只有些小修小补的意义,要做出颠覆性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但针对“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研究,因为研究问题本身往往格局宏大,总能直指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学术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重要理论讨论对上话,因此往往能加深我们对于最根本的理论问题的理解。正因为此,这一领域也不易出现那种仅仅验证或证伪常识的无聊研究。

而对于这样的研究问题,必然有一种特定的研究取径与其搭配。“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往往要在历史语境下才能看清楚,需把时间维度加进来,考察经济制度、政治格局、社会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发展、互动;同时,这样宏大的问题,通常也不是讨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能讨论明白的,总是需要显在的或隐含的多案例比较。而比较历史社会学,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条研究取径(政见团队介绍过的两个和政治转型有关的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开始搜集、阅读比较历史社会学家们的著作,既包括老一辈的Barrington Moore、Theda Skocpol、Charles Tilly(他在“现代国家的形成”方面的工作)等人,也包括晚近的Frank Dobbin、Monica Prasad、Greta Krippner、Marion Fourcade、Andreas Wimmer等等。这些研究看得越多,我越是确信:自己想做的,就是这样的研究——我还记得,在阅读Monica Prasad的The Land of Too Much一书(政见曾介绍过这一研究)时,那种全程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的巅峰体验,掩卷之后不仅叹道:要是能做出这样的研究,死也值了!这些研究不仅让我体验到了智识上的极大愉悦,也帮我树立了信心:看吧,当代社会学界有这么多人都在做我感兴趣的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工作确实能受到主流学界的认可。 当然,在比较历史社会学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研究风格。有些学者追求逻辑上的严谨和精确,一定要在历史叙事中挖出一丝不乱的逻辑线来;而有些学者更尊重历史的混沌性和随机性,倾向于保留历史叙事的复杂原貌而不进行过度抽象。我个人似乎更像是追求逻辑清晰的那一款,而这真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在我阅读那些顶级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时,常常把自己想象成研究者本人,体会她们是如何一步步把一个研究做到呈现在我眼前的样子的。而在这过程中,我能深刻感到,做出好的比较历史研究是一件多么富有挑战的事情:首先,得在浩如烟海、极易让人迷失的历史档案中把历史叙事搞清楚;其次,要对历史叙事进行概念层面的抽象,建立清晰的分析框架,捋出深层的历史机制;最后,还得把分析框架上升到理论层面、和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母题”对上话,从而阐明研究工作的理论洞见为何。这一过程,实在太难,而这种难度,也恰恰是比较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 回顾自己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渐渐形成的过程,很让我庆幸的一点在于,整个过程不是由某些具体的研究经历主导的,而是自己相对独立地阅读、观察、思考的结果。大部分社科学生在本科、硕士阶段的研究经历中,研究些什么问题、研究做成什么样子,往往极大地受现实条件限制,甚至常常是由机缘巧合的偶然因素决定的(我本人就是)。如果被这些具体的研究经历限制了未来的研究兴趣,实在是太过遗憾。我真正怀有热情想做的研究,在本科阶段从未做过;而我在本科阶段所做过的研究,让我对“什么叫做学术研究”有了理解,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但并未直接反映在我今后的研究兴趣上。

讽刺的是,在我自身的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渐渐明晰之后,我反而对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取向有了更大的包容心。那些原来让我觉得“无聊”的研究,我依然还是会觉得无聊,但我并不会因为自己觉得无聊就鄙视那些研究,更不会因为自己觉得无聊就不去读那些研究,甚至能暂时抛下自己的偏见去细细琢磨那些研究的价值而在。给政见写稿的过程,本身也“鞭策”我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介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研究。这其中的道理,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主心骨”,所以不怕其他“无聊”的东西扰乱自己的心智,从而能够拿出轻松的心态面对它们。 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大二下学期,我在高老师的指导下读了Monica Prasad的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一书,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一个宏大、复杂的经验研究。虽然这算不上是一个研究经历,但它对我积累研究能力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我做过的独立研究。读懂一个经验研究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比较历史研究:如果不是阅读过程中脑子特别清楚的话,很容易分辨不清哪里是作者提出的问题、哪里是作者用来解答问题的概念框架和抽象机制、哪里是具体的基于经验材料的历史故事、框架和故事之间是怎么对接的。这让我在第一次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感到十分不得要领、云里雾里。 在和高老师一次次的讨论中,在一遍遍反复阅读中,我逐渐学会了理解一个研究的正确方式。看一个研究,首先要抓的是“因变量”——作者要解释的事情是什么?这个被解释的对象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什么区别?作者是怎么测量这些区别的?先搞懂了作者要解释什么,接下来才能弄明白作者是用什么因素——也就是“自变量”——来解释她要解释的东西。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这些“自变量”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测量这些不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几个自变量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导致这些关系得以确立的具体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在时间维度上如何展开?把握住了变量、关系、机制,才能说是把握住了一个研究的解释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去细读作者讲的历史叙事,看概念框架和具体叙事是否贴合。这又是一件让我感到十分庆幸的事:在真正独立地做研究之前,我已经对“打开一个研究的正确方式”有了初步的理解。给政见交租的压力,也“裹挟”着我这两年不断强化这种理解:一方面,对于有些相对艰深的研究,只有抱着“要交稿”的心态,才能逼着自己读下去;另一方面,如果要把一个研究介绍得到位,非做到把研究吃透不可,一点懒都偷不得。 大二暑假,我开始尝试自己的第一个独立研究课题,进入河北的两个历经农村工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集群进行田野调查,重点看这些产业集群内部的民间金融制度安排。做田野自有做田野的极大挑战和极大刺激,此处先不赘述(具体可见《背上包,去田野》)。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用好田野材料,做出一个好的研究来。想做出一个质量很高的定性研究,真的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首先面对的就是:从田野里收上来的材料往往包罗万象,纷乱不堪,毫无头绪,你能不能想清楚自己应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能不能对“现象”进行最基本的分类和归纳总结?这些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有了这些对于田野材料的最基本逻辑处理,才能围绕研究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捋出来田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这应该算是一个田野研究的第一步:从极为混乱的原材料中,拎出一个清晰可辨的“故事”来。 当我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步、带着一个关于“农民企业家如何给自己找钱”的故事激动不已地回到学校之后,和高老师第一次见面就被泼了冷水。高老师其实就说了俩字儿:“so what”?是啊,光讲一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讲故事呢?对于大多数基于田野的案例研究,仅仅做到“描述”这一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要让研究有价值,必须是以“解释”为目的。回到田野原材料中,我慢慢摸索:那个值得被解释的puzzle在何处?既然是两个案例的比较,那能不能在这两个案例之间找到一个有趣而又重要的区别?光是找这个“因变量”,就花了我一个月;而只要找到了它,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戳在那里,整个研究的方向也就有了 。

接下来,就是在回到田野材料中,看看用什么东西(“自变量”)可以解释这个puzzle?这个东西能用什么概念去命名?如何测量?而更重要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具体机制使得“自变量”的不同表现导致了“因变量”上的不同结果?这个时候,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地图”,地图上的节点就是各个“变量”,节点之间有清晰的连线关系,每条连线后面都有具体的机制。我历经了几次大的推倒重来,才从具体的“故事”里抽象出这个简洁、完整而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用变量思维做定性研究”。

再之后,便是广泛地阅读理论文献,思索自己的这套经验分析能和什么理论对上话。对于定性案例研究来说,寻找理论意义的最简便途径往往是通过 “负性案例法”(negative case method)——自己的个案可以挑战什么主流理论(既“XX理论如何解释不了自己的puzzle”)?但光指出这一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考验研究者功力的,是指出如何“改进”主流理论(如概念的拓展、适用范围的明确、新变量的引入、结论的修正)以增加理论的解释力。做到这一步,才能谈得上自己的研究有理论贡献。同时,借用理论文献中已有的概念,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晰简洁地描述解释框架和因果机制,并在理论和自己的研究之间营造出“对话感”:用理论看自己的案例——理论无法解释自己的案例——自己的案例应该如何解释——这说明现有理论应该如何改进。

当我确信自己真正把这个研究做明白了的时候,是在自己能做到“三个一句话”的时候:一句话说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一句话说清楚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一句话说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做到这一步,让我觉得自己还不算太对不起这个研究后来收获的认可和好评。但打通这一个个关节的过程,实在是艰辛得很。唯有如此艰辛,才能让我懂得真正的“学术研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大三下学期和暑假,我又在Angel Harris教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家庭社会学方面的定量研究。我对这个研究领域毫无兴趣,目的只为体验一下定量研究是如何操作的。而整个研究的过程也十分不像话:先拿到数据,然后看数据里的变量之间有什么问题可以分析,跑数据,思考如何解释数据结果,然后把这些解释以理论演绎和“假设”的方式写出来,最后写成一个假冒伪劣的“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定量研究。毫无疑问,这与定量研究的标准流程背道而驰。但从这个研究经历里,我再次体会到了“想法”、或者说是“理论”的重要性:跑数据谁都会,真正见功夫的,是想清楚将数据分析放在什么理论框架中进行。定量研究的洞见,不在那些充满数字的表里,而在数据分析之前的理论讨论和从理论推演出假设的过程之中。 结语

回过头来看,我本科这几年的“学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读书(包括读论文)、学做研究和瞎琢磨组成的过程。而在这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慢慢形成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开始思考一些更加抽象的认识论问题。我逐渐懂得了,社会科学里不存在大一统理论,认识世界要从寻找现实问题出发;我日益相信,“因果推断”是不能脱离因果机制的建立而单独存在的;我慢慢意识到,和形式建模相比,从田野里和史料里挖掘出来的因果机制更能说服我;我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厌恶与日俱增。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初步地思考:宏观层面的结构力量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层机制在社会科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具体的经验研究和抽象的概念母题之间如何对话、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怎么结合、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分别和什么研究方法对应、社科研究应该或能够在何种意义上做到“价值中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里面的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科学界并无共识,甚至永远也无法达成共识,但至少在我看来,是否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社科人”的标志。对于想做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我来说,在以后的学术生涯里更是注定要不断被这些问题折磨。

其实,越是思考这些问题、越是阅读那些优秀的研究,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科学者”差得还有多远。在我接到录取以后、去各个大学参观访问之时,那种心虚感一直笼罩着我。自己现有的对社会学、社科研究的粗浅认识,实在不足以支撑我做出那些让我激动、崇敬的研究。我期待在博士期间获得更大的智识上的成长——当然,这种成长也是建立在本科阶段打下的地基之上的;已经形成的学术品位、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今后自己学术人格的发展将遵从什么样的轨迹。这,也算是一种“路径依赖”吧。

记得以前,当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学社会学”的时候,我还努力想出种种理由来解释。但好像自从大三的某个时刻开始,我就放弃了解释的努力,只用一句话来回应:“因为真爱啊”。本科期间的学术经历,也让我有底气说这句话。几年里,我体验过各式各样的和学术有关的痛苦,无论是读到一堆无聊研究时候的沮丧、看不清真正的学术兴趣之时的迷茫、面对一本经典著作死活读不懂的痛苦、考虑找教职前景时候的灰心,更别提一切和做研究有关的孤独、纠结和绝望。但在见识了这些学术生活最丑陋的面向之后,我还是愿意去拥抱它。我猜,这种热爱来自于一种十分原始的冲动:那种面对社会现实中种种puzzle时的好奇,那种读到大牛前辈的天才研究时的激动。我愿意和这些极为聪明的脑袋对话,我愿意让这些高级而纯粹的智慧充斥我的生活,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做出那种让我激动的研究,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可以。

三、美国主要社会学博士项目简介

需要声明的是,我对下面介绍的这十个学校的了解和印象,大部分来自于刷系里教授的网页和校园访问的短短一两天时间,因此偏颇是难免的。各位如果想了解各个项目的真实详情,请联系就读于这些项目的学长学姐。当然,因为我见识过的学校比较多一些,所以下文有比较浓重的比较色彩,算是用广度弥补深度吧。以下这些信息不是为大家最终选择去哪个学校时做决定服务的,而是帮助大家在决定申请哪些学校以前,对各个项目的风格有个粗略了解,以决定哪些项目比较合自己的口味、如何在个人陈述中投其所好。另外,以下内容基本不对教授指名道姓,也不涉及内幕八卦等。

与经济学学科各学校PhD项目相对整齐划一不同,在社会学领域,不同学校的PhD项目在培养风格和侧重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应该也和社会学这个学科本身比经济学更加多元和分裂有关系。按照培养风格的大致区别,这十个项目约略可以分为三类——A组:普林斯顿、斯坦福、杜克、UNC;B组:芝加哥、伯克利、哥伦比亚;C组:密歇根、哈佛、西北。 A组学校的共同点是,项目设置得非常周密,(相对而言)老师对学生管得较多,比较偏重定量研究。

普林斯顿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号称是全美最好的,它们近年的毕业生找工作情况也是冠绝全美。其背后的原因至少有四:一是普林对学生的方法论训练确实非常出色,尤其是定量方法;二是存在“系统性力量”督促学生尽快产出研究成果、早日发表论文,普林的学生一般也能在较短的时间(5-6年)内毕业;三是据说系里对学生有很好的“职业化”培养(即教学生怎么在学界生存),学生对业内最新的文献、动态、热点话题都能有及时的了解;四是普林每年都能抢到最多的顶尖学生。普林在社会不平等方面的研究实力最为出众,但其他各个方向也都有顶尖老师。对中国学生而言,谢宇老师的到来更是重大利好——谢老师多次表示,到普林后会将极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政见团队曾多次介绍谢老师的研究,比如这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普林在指导学生进行“定量+访谈/民族志”的混合方法研究方面极有心得,近几年有若干出色毕业生都是走这个路子。不过,美国学界对普林斯顿的毕业生一直存在偏见,觉得普林的学生太“规矩”、“主流”、没有野心,只做容易发论文的题目,不碰更有趣、重要、有挑战性的题目,不是严肃、深刻的“思考者”。

斯坦福的培养模式一直被盛传是近似于“学徒制”,即像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一样,学生高度依附于老师,老师对学生做什么题目有较高的支配权。但我去看过之后,目测真实情况远没有那么夸张。在业内的旧有印象中,斯坦福的研究风格高度定量,但近些年来系里也在不断强化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方面的实力。系里目前最具特色的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于紧靠硅谷,它们对“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也颇有野心,由于学校整体氛围的影响,社会学系博士生去选修计算机系的课程简直要成为常态。由于有周雪光老师和Andrew Walder坐镇(这两位著名学者的研究曾多次被政见团队介绍,比如这篇和这篇),系里的中国研究方向是很强的,而社会学系之外也有很多和中国研究相关的资源——系里在给自己做宣传时,着重强调了“打破学科和院系界限”这一点。 UNC和杜克,都是传统的美式定量校,UNC比杜克要更定量一点。如果给这四个学校在研究风格的“定量程度”上排个序的话,那应该是UNC>斯坦福>杜克>普林斯顿。虽然这些学校都是定量校,但也都有若干做定性(访谈/民族志)的老师,所以想做定性(访谈/民族志)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尤其是想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当然,如果想做比较历史的话,这四个学校都较不理想。在A组这些学校念博士,可能会更有安全感、更不会感到迷失,但与此相对的,自由度可能也更小一些。

B组学校的风格和A组学校高度对立:给学生较大的独立空间,老师对学生管得比较少、比较看重学生的自主性,不注重“职业化”培养。相对A组学校而言,B组学校对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和比较历史)的强调更多一些(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从绝对意义上看,这些学校也依然是定量为主)。

芝加哥近些年在毕业生找工作方面无甚突出表现,系里认为和对学生太过“放羊”有关,因此这几年也在锐意改革,力求将项目设置得更加周密、加大“职业化”培养的力度(也就是向A组学校靠拢),具体措施有:改革博士资格考(芝大在博士第二年开始前有一轮General Exam,在第三/四年还有一轮Special Field Exam),增加了第二/三年的写作专项课程,完善了工作坊/讨论班体系(Workshop System)。但另一方面,系里依然希望坚守那种鼓励学生独立做课题、做有野心的大课题的传统。因此在我看来,芝大目前处于一种很有趣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希望给学生更好的“安全网”,另一方面还要继续给学生留出自由施展的空间;一方面跟学生说“我们来帮你”,另一方面还是鼓励学生独立工作。这种项目结构的内在张力,也可能成为学生们的机遇。芝大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民族志、人口学方面都有特色,无需多说。此外,系里在“计算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好的资源。 芝大是比较愿意招中国学生的,也重视中国研究(赵鼎新老师和新来的宋曦老师)。

如果说芝大是将“过度放羊”当做缺点而努力改正的话,伯克利则是以“高度放羊”为自豪——伯克利的很多老师和学生觉得,学生就该独立做学问、想做啥做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我能感到,系里上上下下似乎贯穿着一股“气”,崇尚思考大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崇尚纯粹意义上的思维美感(以及基于这种美感的经验研究)。多个伯克利学生跟我表示过对美国主流社会学界的鄙视情绪,觉得主流的东西无聊、没有价值,愿意潜心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大问题,而不愿和主流多打交道,即便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有学生跟我说,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读经典哲学著作上,而不是读《美国社会学评论》上。这种博大、深邃的气场,自然也和系里的研究风格相关——伯克利应该是目前美国高校中比较历史社会学最强的系,他们的学生经常做出原创性极强、野心极大的博士论文。另外,伯克利作为恐怕是全美最左的高校,社会学系也不例外,该系到目前依然保有相对浓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当然,伯克利的项目在现实层面有很多问题:公立学校财政吃紧、被其他学校认为方法论训练不严格、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可能不是很充裕、学生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容易迷失、平均毕业时间太长、系里老师之间有不和谐的现象。

哥伦比亚的社会学系同样以“放羊”闻名,它们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博士资格考试都没有。我在哥大停留的时间过短,对项目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和芝大、伯克利相比,哥大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是学校资源充裕,二是地理位置处于新英格兰地区学术重心圈内。总而言之,B组的学校适合追求独立、不怕冒险、高度自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学生。

而C组学校的风格,像是介于A、B两组之间:既管得不是很死,又不是过于放羊;既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安全感,又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野心。和B组学校类似,C组学校对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和比较历史)也有较多的强调。 密歇根就是最为极致的“全面型选手”,基本属于360度无死角无短板。从研究风格上来说,它是这些顶尖项目里最为均衡的,定量研究(含人口学)、访谈/民族志研究、比较历史研究全都强得吓人;从学术培养方面看,系里一方面能在方法论训练上做到一丝不苟,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素养、鼓励学生思考抽象宏大的理论和认识论问题(“社会科学哲学”在学生中是热门课,另外还有定期的理论工作坊)。近年的密歇根顶尖毕业生里,各个研究领域和方法论取向的都有,说明这个项目有很强的“可塑性”、能适应各种学生的需求。我在参观访问密歇根时候的另外一个直观感觉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多,社群感很强。系里不仅有完善的工作坊/讨论班体系(Workshop System),也有学生之间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就我个人的旁听体验来看,这种交流状态不仅达到了很好的学术深度,也起到了相互支持的情感纽带作用。我感觉,这是一个很舒服的、很容易让人爱上的地方。 而哈佛,虽然做不到在所有方向和方法论取向上都达到师资雄厚,但每个方向上确实都有老师,而且都是学界顶尖级别、甚至是教父教母级别的老师。和密歇根一样,哈佛能同时做到提供严格的基础方法论训练和鼓励学生做有野心的大题目。而哈佛更优于密歇根的一点,在于对混合多种研究方法的强调——哈佛系里的所有老师几乎都精通多种研究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也是如此(包括做比较历史的学生)。哈佛也是这些顶尖项目里比较罕见的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都列为博士必修课的。同时,系里的教授在政策界和公共舆论界所具备的影响力,似乎也是其他学校老师所不及的(有学校名气加成的因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参观访问时能感觉到系里氛围十分轻松友善,老师没有架子,老师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而在社会学系以外,学校整体的资源雄厚,这不必多说,系里也很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多利用其他资源;另外,系里和波士顿的其他高校之间也有很紧密的联系,比如哈佛和麻省理工合办的经济社会学工作坊。身在哈佛,怕是会有一种“遍地是黄金”的感觉。

西北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这个系的亲和力(整个系坐落于两栋十分可爱的小房子里)——老师十分尽心,同学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扶持(有师姐亲身经历为证,绝对要给大好评)。从研究风格来说,西北应该是所有这些顶尖项目里最偏定性的一个,系里定量为主和定性为主的老师比例大概能达到一半对一半。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系里在比较历史社会学上的师资极为惊艳!和伯克利、密歇根叫板绝对没有问题(人数比不过,但实力绝对可以一拼)!同时,西北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多位老师在两个系同时任教;它们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在全美遥遥领先,也拥有全美最成熟的JD-PhD联合项目。综合来看,C组的学校丰富多彩、兼容并包,适合各路奇葩学生。

四、关于申请要件的一些操作性问题 GPA/课内学习

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在社会学博士申请里都算相对次要的东西,它们在申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是在第一轮筛人的时候:比如,一个学校收到了400份申请,而录取委员会只有时间详细阅读100份,所以就先用成绩筛掉300人。但一般而言,只要是过了第一轮,后面的录取决定就与GPA、标准化考试成绩毫无关系了,成绩高也并不带来额外的优势。因此,GPA当然应该尽量弄高一点,但也不用为了它拼死拼活。

我的个人感受是,与GPA相比,在课内学习中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加强数学、统计方面的训练。如果没有条件修读数学或统计的双学位的话,那么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多上一些数学、统计系的课程(或者社科院系开设的较高级别的定量方法课)。这一点对于定量方向和定性方向的学生都很重要。在美国社会学界,定量是通用语言,做定量的可以不懂定性,但做定性的不能不懂定量;更何况,以后学术发展的大趋势一定是多种方法混合研究。因此,如果申请人能让录取委员会看到,自己具备一定的定量素养、有能力掌握基本的定量方法,那么无疑是很大的加分。 GRE GRE和GPA一样,都只在第一轮筛人的时候起作用。对于国际学生,筛人的分数门槛会适当降低一些。一般而言,阅读155+写作4.0算是比较靠谱了,如果研究兴趣中有定性方向、且又是竞争比较激烈的项目的话,阅读160+写作4.5是绝对保险的分数。

要讨论如何准备GRE,还是要回到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上来:GRE这个标准化考试到底是在考什么?它考的是美国高校学生在经历过本科教育之后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思考能力,换言之,考的是基础学术训练的成果。所以在我看来,准备GRE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可能地为自己提供较高强度的英文学术训练:大量阅读英文的学术文献、尝试进行英文学术写作。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英文相当一般,这几年中读写能力的进步完全是靠大量地读、反复地写而练出来的。就我所见到的情况而言,即使是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如果平时读写训练不多的话,准备GRE依然比较吃力。

因此,我不建议大家花几个月时间,其他一切什么都不干、专门准备GRE。只要在学术训练中不断提高英文读写水平,GRE考试自然不成问题——这种读写训练并不只是为准备GRE服务,更是为积累学术素养、培养学术能力服务的,是为今后漫长的博士岁月和学术生涯打基础。我很难想象,一个平时甚少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人,如何称得上是对学术真正有兴趣。 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

(跟着我念三遍:)个人陈述是申请材料里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录取委员会一定会仔细看的,那么必然只可能是个人陈述。我在被录取后和一些教授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对我的印象,也都主要来自于我的个人陈述。个人陈述是申请人全面展示自己过去的学术积累和表达自己学术野心的平台,录取委员会主要是通过个人陈述来判断一个申请人是否具备“素养”和“见识”的。 一篇合格的个人陈述,肯定需要这么几个组成部分:陈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个人不建议专门辟出篇幅谈“为什么要学社会学”,只要能说清楚自己对什么研究领域感兴趣,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把自己的研究兴趣放在具体的经验现象和理论文献中谈(必要时加入引用文献)、介绍自己过去的学术准备和研究经历、阐明“贵校为什么适合我”,当然,要用靠谱的行文逻辑把这几个板块串起来。

但如果想写一篇出色的个人陈述,做到以上几点是不够的。在我看来,看一篇个人陈述是否“出色”,取决于申请人能否在文中展现一些“社科学者”才有的思维品质。这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申请人能否将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未来的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学者治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走向下一个研究的过程,因此作为申请人,也应该着重谈谈,过去的研究经历带给自己哪些思考、诱使自己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从而塑造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第二,申请人能否将具体的经验现象和读过的理论文献结合起来。如前文所言,社科学者常常从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然后思考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同时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回答什么理论问题。要体现这一点,就需要申请人在个人陈述中,一方面用严谨的语言提出一些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经验现象(而不是泛泛地谈“我对XX领域感兴趣”),另一方面能明确地指出前人的哪些理论视角和研究工作能帮助自己研究这些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经验研究又能对哪些理论讨论作出新的贡献。第三,申请人能否对相关学术文献中某些主干的、基本的东西有所把握。我个人的感觉是,录取委员会还是喜欢有野心的、从大问题出发的学生,如果谈文献时只是囿于局部(如“前人只是研究了X、Y对A有什么影响,忽略了变量Z,我打算研究Z对A的影响”或是“前人用了M方法研究XX问题,我想用N方法研究它”),那么入门便是小鼻子小眼、缺乏格局。在谈论文献时,应试图总结文献中某些整体的、核心的、概念层面的线索或争论,举例说明新近的研究是如何发展这些线索或争论的,再阐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这些概念母题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文章中也可以多多提及自己阅读过的主要学者、主要作品,正所谓“What you read is who you are”,录取委员会能从申请人之前读过的东西里看出该人的学术深度和口味。还要切记,行文时须字斟句酌、保证专业性,不说错话、废话。

最后要补充的是,在阐述“贵校为什么适合我”时,一定要结合所申学校的具体教授的具体研究工作来谈!有些录取委员会,会把申请人提到的“目标教授”全都记下来,甚至制成表格,作为录取决定的参考依据;还有些录取委员会,会把申请人的材料交给这些“目标教授”去审阅。因此,泛泛列举一串教授名字是很吃亏的。申请时要把功课做足,至少要粗略地浏览过目标教授的代表性著作、论文,并能在个人陈述中明确地指出哪位教授的什么研究给了自己什么收获和启发。 研究经历/论文发表 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拥有独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的经历应该是必须的。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就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并通过对于经验材料(定量数据、访谈材料、史料等等)的分析去解答它,并尽量能把这一分析放在某个理论背景之下。如果只是写过课程论文,或是只给教授当过助研的话,那么在申请较好的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时是比较不利的。

不管对于本科还是硕士学生,想通过论文发表来为自己加分是很难的。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中文期刊或者英文N流期刊的发表,录取委员会不认(这些发表平台他们不熟悉或者看不上,也就无法作为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的证明);而想在美国学术界比较权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期刊或集成著作上发表,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论文发表是不必追求的。而另外一条更加可行的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有一定学术含金量的途径,是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虽然conference presentation的含金量和期刊发表完全不可比,但至少像美国社会学会(ASA)年会这样的学术会议,业内人人皆知,也具有最基本的权威性,这些presentation经历也会被美国教授和博士生写在自己的简历中。在这种会上报告过了,也就相当于在论文上盖了个“基本水平过关”的戳。像ASA这样的会议,每年都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开放征稿,而且录用门槛不算太高,所以如果大家有成型的作品的话,一定要积极去投。

另外,如果有同学能在给教授做助研期间获得二作、三作甚至N作的期刊发表机会,也是很加分的事。

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

写作样本在整个申请材料中的地位比较暧昧。一篇二三十页的学术论文,按理说录取委员会是没时间细看的,但又不排除有些教授闲的没事真得会去一字一句读申请人的写作样本——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被读论文的教授挑出明显漏洞,那么这个申请基本也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关于写作样本,还是要做好被录取委员会一字一句审读的准备,精益求精。 我个人强烈建议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当写作样本,而且这个研究应该是你真正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去做的,在申请之前已经有完整成型的初稿。“学术论文”有自己的一套布局谋篇方式和话语体系,因此把一个研究写得像一篇真正的、严肃的“学术论文”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按照英文写作的逻辑),这就要看平时学术训练的积累。如果平时能坚持频繁地阅读英文学术文献、尤其是顶尖期刊上的论文的话,那么对于学术论文如何架构、如何起承转合,应该能建立最基本的理解,照猫画虎即可。真正读过20篇《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论文,肯定能对段落安排、行文线索、甚至于Introduction中每句话应该写什么这些事形成很清晰的认识。

有些申请前辈认为,一个好的写作样本,应该在遣词造句、上下文衔接方面做到连外行人士也能看懂,但我个人观点是,写作样本首先还是要做到专业性。诚然,录取委员会上的教授和申请人的专业领域不搭边的情况常常发生,但大多数顶尖学校的录取流程是:录取委员会先进行初步筛选——把选出来的申请人的材料送给和申请人专业方向一致的教授去看——专业教授给出评价——录取委员会根据评价再做决定。最仔细认真地看申请人的材料的,往往是这些“专业教授”。因此写作样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这些专业教授对申请人在特定专业方向上的学术能力有所认可(个人陈述同理)。当然,写作样本也必须具备让所有无论内行外行的教授都能“看明白”的能力,这就需要论文本身的逻辑框架清晰,而这是评价一篇论文是好是坏的最最基本的标准。 推荐信

推荐信在整个申请材料中扮演一个很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录取委员会一般不会很认真地去读这些信,另一方面这些负责录取的教授又需要看到他们认识的业内同行为这位申请人的学术能力“盖个戳”。如果录取委员会根据其他材料觉得这位申请人不错,那么它们会希望在推荐信中得到“认证”;但如果录取委员会在看其他材料时已经对这位申请人失去了兴趣,那么推荐人再大牛、信里把申请人夸得再天花乱坠,也于事无补。 正如各位申请前辈所说,有一封来自美国教授的推荐信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在香港和新加坡高校任教的老师在美国学界也很有名气,他们写的信也很有分量)。对于没有海外教育背景的申请人来说,如何和美国教授建立联系,可能需要费些功夫,好在目前中美之间学术交流很多,美国教授来华讲学、办暑期培训班、招助研等等都是很好的机会。如果有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经历(哪怕是短期交换),只要上过某个教授的课并且表现得好,一般而言这位教授肯定是乐意写推荐信的。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教授写信之前和教授就推荐信的内容深谈一次,明确推荐信里一些基本的要点、并能想出支撑这些要点的具体事例。尽量让不同教授的推荐信关注不同的要点,相互照应、相互补充。所谓一封好的推荐信,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只谈学术、要点明确、事例具体,而非泛泛而谈。好在社会学申请中不存在让教授给其推荐的所有学生进行排序这种恶心事,也减少了很多尴尬。 套磁

ASA年会正好是在申请季开始之前的八月份,因此去年我在去开会之前,已经决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我把我感兴趣的学校的师资页面一一刷过,寻找和我研究兴趣相合的教授,再查他们是不是要去参加ASA,如果是的话,便去发邮件询问是否在会议期间可以见面。最后,ASA期间我一共和八位教授单独聊过(包括我论文报告的评议人Viviana Zelizer)。提交完申请材料以后,我又和这些教授发了一轮follow-up邮件。事实证明这是有作用的。有一位教授是录取委员会的主席,还有两位教授特意就我的申请跟录取委员会打了招呼。除此以外,我在申请过程中没再和其他教授套磁。

套磁究竟有用没用,是一件高度因人而异的事情,大部分申请人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套了。关于如何邮件套磁,已经有很多申请前辈分享过经验。但我想强调的是,邮件套磁的效果永远比不上当面套磁,如果已在美国念本科或硕士,或者能有来美国交换、访问甚至是短期旅游的机会的话,一定要去自己感兴趣的学校转转,事前问问自己心仪的教授能不能见面。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只要见了面,后面的事情就都好说。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的录取过程中存在很多偶然因素、申请结果有时不能反映一个人真正的学术能力,但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天真地)相信这个系统是公平的,并尽我们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用做学术的态度去做申请,因为申请博士本就是我们学术道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事物。祝愿各位在学术道路上都能收获快乐和满足。

第8篇: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解析

2018-03-15 右军大令1 转自 漫步之心情

关于美国博士留学同学们也是需要对就业情况进行了解的,那么留学美国读博士的话就业情况是怎样的呢,美国博士回国就业情况如何,下面至美前程留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情况,以供各位同学们参考。 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方向-----终身教授(TENURE-TRACK) 能够被美国大学聘用做终身教授,是一些博士的职业目标,也是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做教授的好处是,宽松的学术气氛,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但是,在美国当教授不会一劳永逸,不断地申请科研经费和管理手下的雇员,需要高智商和好耐性。至少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博士都愿做终身教授。不过,值得自豪的是,近年来,在美国的华人教授越来越多,他们与白人还有其它族裔的教授一起构成了美国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留学美国读博士回国待遇怎么样,就业方向-----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

博士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公司任职是一个很好的去向,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在公司任职的博士收入较高,工作相对轻松,压力应该比学校的教授要小些。但在公司工作也有弊端。如果公司效益不好,一些员工可能会被裁掉,这多多少少会给人一种不太稳定的感觉。

美国博士回国就业情况方向-----给大教授打工的小教授

这种博士虽有助理教授职称,但他们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实验室。他们通常附属于某位大教授门下,为他独挡一面,管理一些研究课题。这种工作的好处是,小教授不需要为科研经费太过操心,其它的一切也都会由大老板搞定。当然,这种工作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小教授干得再好,他也只能是个给大教授卖命的打工仔,他的命运完全控制在大老板手里,大老板也可以随时让他走人。 美国博士留学就业方向-----教书育人的博士们

有相当一部分的博士,在美国高校当任课老师而不从事任何科研。这种工作薪水相对较低,但工作轻松也较稳定。老师全凭一张嘴,所以,口语不好的博士不适合这种职业。还有一些博士,在美国中学当文理各科的老师,给孩子们当园丁。想在中学任课的博士,通常要通过本州内的教育证书考试。 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方向-----永远的博士后

因为博士工作相对难找,大部分的博士在毕业后要先经过几年的博士后训练,然后才有可能进公司当教授。但如果课题不顺利或他经管的题目科研水平不够前沿,这样的博士后出去求职会有困难,他们只好继续做博士后。还有少量的一些博士后,他们懒于经历职场上的竞争,而是心甘情愿地赖在博士后的位置上,他们可能会年复一年地一直做下去。

留学美国读博士就业情况如何呢,上文内容便是关于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情况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上讲解大家都能够对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有所了解。

第9篇:美国留学套磁博士学位PHD申请

在整个申请美国留学套磁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国留学套磁的流程,还注意美国套磁时的事项,不要心急,稳中求胜,以便顺利完成美国套磁。在内容上托普仕留学建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的入口点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其实开口很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开口是从专业上开,不容易的是从专业上开怎么开。通常建议学生从两个方面着手:

看教授的论文,然后写一个总结,把你自己的真实感想写出来,这是第一步。然后把你写完的东西给在你们学校内比较牛的老师看,让他提一些修改的意见,通过他的意见,再通过和你学校里老师的沟通,这样的话,进行修改你之前写的那个总结。把这个发给教授。但是要注意一点,邮件的题目不要说是来自于什么什么学生等等,要写上关于什么什么问题。

你现阶段的实验报告。我相信你在做你的实验过程当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你的实验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写在你的邮件里,或者跟他讨论,或者你告诉他你是怎么解决相关的问题的。以上两方面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需要你的功底和能力了。

2、在表述一些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内容上虽然是在表现你的专业能力,但是有点一定要注意,就是通过对你专业能力的表述我们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我们要达到的是表现你在专业方面的兴趣,你真的喜欢做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在那里说怎么表现我们对专业兴趣的时候,确实是很难,光靠嘴说,就是不停的在说我怎么怎么喜欢做研究这样是不够的,相信就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跟你说你也不会相信那个人。同样的道理,那些教授天天都不知道收多少封这样的邮件,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了。

希望你通过在说专业的时候表现出这样的对研究的兴趣,这样来说有事实为依托更为真实。并且建议你的套磁信以“xx问题”为题目,这样更能从专业的层面上吸引教授的目光。

3、在对于一些和你老师或者你熟悉的人有关系的人,如果他们有一些可能对你申请有帮助的人的话,建议你最好可以让他们给你先发一封私人推荐信。

让他们跟那边的老师说,我这边有个学生比较不错,想学你那个方面的东西,你看看他的情况,如果允许的话,可以让老师先把你的简历发给那边的老师。但是这样有一点,就是你老师愿意不愿意给你做推荐,因为他给你做推荐不仅仅是给你做了推荐,也是代表了他自己。

4、发信的频率一定要注意,不要说2,3个月都不搭理人家了,突然发了一封信给他,这样的效果很不好。在频率上基本上最好保证1到2周联系一次。如果时间太密的话,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如果时间跨度太大的话,很有可能人家都忘了你是谁了,这样每一次基本上都是新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折扣。所以要保持一个长久连续的联系。让教授看到你真的对他的研究感兴趣,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他让他招收你并提供奖学金。

5、切记不要用任何的模板,模板这个东西,现在在网上已经很泛滥了。可以说你能找到的,其他人一样能找得到,你能发现的,其他人一样也能发现。

而且你可以找一下模板看一下,大家写的东西都基本上一样,一上来都是那一套。套磁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你自己推销你自己的过程,怎么能说每个人推销自己和其他人都一样呢?所以不要用模板,但凡有能力就一定要自己写。

6、PHD美国留学套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因为现在的美国留学套磁情况就是这样,发100封信,回的可能只有10封,有可能这10封里有6封以上是废话,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要保持很好的心态,要有面对打击的能力。

上一篇:小升初语文期末题下一篇:机动车检测线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