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游戏化音乐教学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国内,校园的审美教育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不少地方已在积极行动,如何把音乐游戏化教学深入到每个课堂当中去。游戏是课堂教学载体,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生接触音乐多元要素,通过聆听、体验、感受、欣赏、创造等活动形式提升各种各样的能力,引导学生融入音乐游戏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游戏化;美育;

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比重,是我国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国内,校园的审美教育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不少学校已在积极行动。据福建省福鼎市音乐名师工作室的各层调研可知,虽然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仍处于传统的歌曲教唱、乐理知识传授的模式,但有更多的学校已开始通过各类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汇报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游戏性、元素性”音乐这一理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用最自然、最原始的方式学习音乐,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体验、美的熏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音乐要与内心交流,强调要在音乐教育中教会学生从内心出发,发散心灵力量,把技术的困难降到最低,去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1]。本文将从音符、节奏、歌曲、欣赏等游戏化音乐教学入手,展开论述如何进行奥尔夫游戏化音乐教学。

一、音符游戏教学

在新版湘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1、2、3、4、5、6、7这几个音符从一年级就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学习。看似简单的音符对小学生来说却是非常困难的,单纯地讲授音乐简谱知识,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模唱、画旋律线、小乐器演奏、小组合作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用敲槌敲击对应不同音节的各色铃铛,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手眼配合能力。另外还可以把音阶歌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配上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边唱边比划,加强学生音高、音准的训练和形象记忆。如do变拳头,re变滑梯,mi变小桥,fa变蝌蚪,so变小门,la变雨伞,xi指向天空,do举过头顶。经过柯尔文手势和儿歌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旋律的起伏和手势高低的规律。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手段,学生很快能辨认出不同的手势的意义和每个音符的具体音高,破解“音符密码”。所编儿歌形象流畅,学生容易上口、简单好记,对于低年级的识谱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二、节奏游戏教学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支撑音乐的骨骼就是节奏。”音乐教学研究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身势练习加入到节奏练习中,让语言与动作的节奏成为练习的一种手段,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学得快,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湘艺版一年级上册《爷爷、爸爸和我》的节奏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聆听节奏,利用生活经验,想象着节奏所代表的生活角色,思考如何表演。教师适时引导:“瞧!拄着拐杖谁来啦?”学生回答:“是爷爷。”教师指明一位学生说:“爷爷迈着慢慢的步子回来啦!”其他学生就一边拍“×—”节奏,一边读“唉——唉——”教师引导:“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军人,看,他走路多精神啊!”学生用手拍击着“××”的节奏,口里念着“踏踏”。教师又说:“瞧!调皮的小明踢着足球去公园啦!”学生就边拍“XX XX”节奏,边读“踢踢踢踢”。在这三组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又创设爷爷、爸爸和小明走到一起的场景,将这三种节奏组合在一起,三组学生同时拍击表演,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让学生在节奏学习中体验到不同节奏的美,为今后领悟多声部合唱的和声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 效率。

三、歌曲游戏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聆听、感受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听音乐编故事的游戏进行教学。如在湘艺版一年级上册《玩具兵进行曲》歌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听音乐表演出各种不同玩具的动作,之后再要求学生讲述这首歌曲里面的小故事。在《玩具兵进行曲》教唱主题旋律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聆听这段主题音乐,感受其特点。借助儿歌辅助记忆,能让学生快速记忆重要知识点。

不同情绪的音乐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学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时,不知不觉就会深入歌曲的情节中,沉浸在音乐世界里。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设置不同情景,引导学生利用游戏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教学《彝家娃娃真快乐》时,教师设计在歌曲中先加入声势游戏动作,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做拍肩、拍手等动作,紧接着师生互动,借助歌词接龙的游戏掌握“阿里里”节奏。经过几番聆听和声势游戏活动,学生就可以完整地演唱歌曲了。这种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的音乐表象更加丰富具体,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多种性质音乐的初步感受[2]。

四、欣赏游戏教学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一味地用纪律去约束他们,很容易适得其反,使学生对这个课堂产生厌恶感,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巧妙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在教学《动物狂欢节》一课时,学生一听到音乐就很容易嬉笑打闹,失去纪律性。笔者在备课时就提前准备了应对策略。笔者在导入环节,预设了本节课的游戏活动:“今天,动物狂欢节将在我们的音乐教室里举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扮演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我今天便是森林魔王。我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只要小动物发出声音,哪怕是很小的声音,都会被我带走。大家注意聆听音乐,跟着音乐的旋律节奏,大胆发挥你们的想象,做出你想扮演的小动物的动作,当音乐停止后,小动物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家。同学们,你们想开狂欢节吗?”大家都表示很想参加。音乐开始了,学生果然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仔细聆听着音乐,投入地表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有的在模仿大象洗澡,有的在模仿小鸡跳舞,有的在模仿小猫洗脸……当音乐声一停,学生马上停止所有的动作并回到座位上。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欣赏音乐,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当然音乐游戏在教学过程渗透美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奥尔夫曾说:“将课堂回归音乐本体,我们设置的游戏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服务。”[3]教师抓住音乐性和趣味性,围绕教材设计游戏,通过游戏促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课堂上对美育的重塑,美育是身心浸入的教育,孩子们在教育中感受美,教育本身浸润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这都是一个愉悦的体验过程。如今,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课改基础上继承和弘扬美育精神,使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参考文献

[1] 谢嘉欣,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伍娜.与你同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

[3] 姚丽雅.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上一篇: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下一篇: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