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主体是人, 想要做到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也应当以人为本, 充分对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行调动, 所以, 高校教育者必须立足于激励教育原理, 应用各项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激励手段, 满足学生的现有需求, 即成就感与自尊心, 这是教育人性化发展的必然渠道, 也是搞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1 激励教育的目的与原则

1.1 激励教育的目的

在高校学生工作当中, 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也是教育产期发展以来所形成的时代需求。对高校学生的激励, 便是通过外部因素的诱发, 将学生个体需求及动机进行调动, 进而对其行为产生推动作用, 让其能够产生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的积极性。高校学生工作中实行激励教育手段, 是根据学校及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而提出的, 通过为学生提出一个奋斗目标, 并采取激励手段为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满足, 将其对某种需求的动机充分激发出来, 产生与教育目标相同的目的, 并进而努力奋斗。

1.2 激励教育的原则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想要实现教育目标, 则应当为学生的行为进一步提出规范, 尽量让学生的自觉期望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因此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则是成为了必然, 同时也应当遵循以下规律与原则近一步实施:首先, 教育者目标在设置伊始便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设置能够满足学生现有需求的目标。并进一步确立管理政策及相关制度规范, 为学生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为学生铺设发展道路, 成为促使学生发展的激励因素, 推动学生自我成长。其次, 教育者也应当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 并尊重学生, 实行民主管理、授权管理。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学生形成相互信赖、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及生活环境。

2 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手段的有效应用

2.1 理想激励

理想激励又可称之为目标激励, 即是为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需求的目标, 为其理想提出规划措施。只有有了理想, 才能有奋斗的目标, 才能对接下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高校学生因所处环境让其知识水平与素质上均有着较高的基础, 但因为大多都为独生子女, 常年受到教师、家长、亲朋的照顾与呵护, 其自制力与依赖性普遍较强, 一些学生一旦进入高校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便及其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抱着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的消极思想, 更有甚者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与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本不该发生在这一高素质人群中的思想真实的出现了, 在串老乡、逛大街、谈恋爱当中浪费了一生当中最为宝贵的学习时间与青春年华。所以, 想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激发其成就动机, 引导他们主动抓住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是目前高效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最为主要的环节。想要使用理想激励手段, 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施。首先要做的便是为学生设置目标体系, 目标如何制定, 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分阶段来完成。如果不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制定, 不但不会为学生起到帮助、引导的作用, 反而会打消学生的进取积极性。我们都有过在登山时, 看到巍峨的高山耸立云端便觉遥不可及从而想要放弃的念头, 为学生制定目标与此同理, 当然, 大多数学生的品质还是不畏艰险的, 但是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 都要考虑在内。所以, 笔者认为, 目标的制定不宜过高, 应让学生按照合理的规划步步完成, 这样不但能够得到不断超越的成就感, 还能够进一步为使学生培养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只有分阶段完成的目标制定, 加之管理者的规范、督促与引导, 才能达到理想激励的有效目的。

2.2 情感激励

情感作为人所共有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 是一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主管需要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教师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 不论是表扬抑或批评, 都是与学生感情的交流与沟通, 只有怀揣着满腔的热情, 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充分理解学生, 才能帮助他们成长, 并发挥情感的激励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 并也能够得到学生们的理解, 同时转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现在的高校学生基本已经属于90后一代, 大多都为独生子女, 其生长环境与时代都造成了他们的心理上较为独立、早熟、自尊心强等特点,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现出来期待独立、渴望平等的心理。作为教师, 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时则应当为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以满足, 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明确前进方向, 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我发展的社会化进程当中。所以,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随时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促使其对人生做出合理的规划, 并最终为之努力奋斗。与此同时, 还有竞赛激励、榜样激励等方法, 同样能够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提高的最终目标, 但是, 最为根本的还是本文所述, 通过合理的构建理想, 并通过交流使其达到发展的渴望, 如此一来, 才能真正的达到高校学生管理当中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当中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进行阐述分析, 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管理经验, 进一步进行深入论述, 希望以此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为我过教育教学事业锦上添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高校学生教育也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管理, 提倡在学生管理中使用激励手段为学生树立信心与理想, 进一步为学生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但是, 就目前来看, 许多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还未能深刻领悟到激励手段运用的方式方法, 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激励手段不起作用或因操作麻烦而不愿进行激励教育等, 这都造成了激励手段的功能丧失。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方式进行阐述分析, 结合笔者自身经验, 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激励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 朱拥军.论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 2004 (2) .

[2] 衡靖, 张红峻.浅论学生管理中的四种激励因素及其运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3] 王勇.论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1) .

[4] 李健.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5] 邹信珠.激励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下一篇: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