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人物分析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金陵十二钗人物分析

论《红楼梦》中十二钗人物形象再设计

摘要: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在当今文学史上的价值不可估量,它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境界。《红楼梦》中共涉及400多人,其中最具特色,同时也是作者最着重描写刻画的就是金陵十二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部分人对于西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传统的中国文化却逐渐遭到冷落,红学亟待保护与创新。通过调研得知,人们对于这12个人物的形象的了解相当局限,旧时的十二钗形象似乎也很难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红学逐渐衰落。而通过传统的拼贴设计方式结合现代技术,根据金陵十二钗的形象进行再创作,用独特的造型样式、丰富的视觉感受以及造型之下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打动人们,可以使红学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使《红楼梦》逐渐被大众感知并接受,使其具有更永恒的商业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十二钗;人物形象;再设计;拼贴

1 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特征

对于一个人形象的把握要根据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来考量,在对于十二钗人物的描写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她们的动作、语气、心理等要素,使她们独特的性格纤毫毕现,使其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作者巧妙地赋予了她们属于自己的象征物,这些象征物不仅与她们各自的形象特征有关,而且预示着她们的结局。

1.1 十二钗人物性格探究

首先是林黛玉,她与贾宝玉是一类人。她长相出众,性格却比较孤傲,并且多愁善感,思虑很多,同时她聪明伶俐,才华出众,善于作诗,思想比较单纯,但有时说话过于刻薄。薛宝钗,是一位大家闺秀,她待人处事十分圆滑,性格极好,深受家人的疼爱,就连下人也十分敬重她。贾元春,进宫后被封为贤德妃,她贤良淑德,思想观念中体现出封建社会的正统意识。贾探春的性格十分机灵,她从不服输,争强好胜,因此她的性格极度敏感,因此又被人称为“玫瑰花”,闻起来香气十足,看起来艳丽非常,但是浑身带刺,以此来比喻她外表内心的不一致。妙玉被比喻为红梅,由于红梅不惧寒冬,依然傲立,用以说明妙玉的清高。贾迎春和贾惜春的性格十分相似,都比较胆小怕事,她们更希望可以与世隔绝,不与他人发生纷争。而人们对王熙凤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对她刚出场时的刻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虽然表面看上去比较直爽,但实际内心却阴险手辣,但是她人情练达。巧姐,爱玩耍,性格外向,但小说涉及她的内容比较少。李纨,一直都恪守妇道,比较本分,这主要和她接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育有关。秦可卿极其温柔,并且性格很好因此很受贾母的喜欢。

1.2 十二钗人物象征物的研究

花卉向来是美女的象征,很多文人都乐意用花来比喻人[1]。在《红楼梦》中作者也巧妙地赋予了十二钗属于自己的象征物,这些象征物不仅与她们各自的形象特征有关,而且预示着她们的结局。其中林黛玉的象征物为木芙蓉,此花清姿雅致、独殿众芳,与黛玉的高冷孤傲的气质十分相符。牡丹花是薛宝钗的象征物,此花在开放时十分华贵,而薛宝钗体态丰盈,与牡丹花有几分相似。只开于夜间的昙花是贾元春的象征物,昙花一瞬,往往被用来形容突然出现随即又消失的美丽事物,预示着元春身份一时尊贵却终将没落的结局。贾迎春的象征物为迎春花,迎春花在早春结冰的时候开放,且耐寒抗冻,故而被视为迎春之花,迎春花一般象征着有名无实,与迎春无能的性格相似。梅花是李纨的象征物,它象征着坚贞、高洁的品质。王熙凤的象征物为罂粟花,这种花看似美艳,少量使用可入药,但食多却会中毒身亡,是她人美心狠的真实写照。仙客来是秦可卿的象征物,这是一种可以生长多年的球茎草本植物。明净如雪的梨花是妙玉的象征物,梨花虽不起眼却洁白如雪、暗吐幽香,这与妙玉高洁的品性相吻合。海棠花是史湘云的象征物,海棠花被看作万物美好的开始,又有“睡美人”一说。牵牛花是巧姐的象征物,这个名字主要是起源于中国传统牛郎织女的故事。

2 金陵十二钗人物在当代的研究现状

视觉的感受通常是画面所呈现的整体效果的映射,而整体效果则依赖于画面元素的相互配合,因此进行视觉设计时在元素的选择上不仅要精炼而且要极具代表性。运用拼贴手法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平面艺术创作产生碰撞,同时增强作品本身的趣味性,不仅创新了平面设计,而且也使中国传统文明获得了承继和发扬[2]。

2.1 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设计对拼贴手法的运用

拼贴设计对于平面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它打破了平面设计旧时的创作手段和提供的设计内容,把不同风格的材料、不同表达内涵全部融合于一体,创造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运用拼贴手法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平面艺术创作产生碰撞,同时增强作品本身的趣味性。

第一,探究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代表元素。视觉的感受通常是画面所呈现的整体效果的映射,而整体效果则依赖于画面元素的相互配合,因此平面设计中在元素的选择上不仅要精炼而且要极具代表性。在设计中,对于元素的考究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十二钗的性格,并结合她们的象征物,将性格与花相融为一体,因此花卉的形象就需要具有创新性,例如林黛玉的花相为芙蓉花,在芙蓉花的形象设计中就要融入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另一方面,要结合十二钗的妆容、服装、头饰等因素,从中提取设计元素,画面的主体要以人物肖像为中心,与此同时加入山水元素,丰富设计元素,使得设计手法与传统元素彼此交融,以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使之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3]。

第二,结合拼贴手法融入传统韵味。传统的拼贴手法利用不同元素的无规律打破错位,然后重新组合构建,以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的视觉效果,通过将元素拼贴到一个新的情境中去,重构出新的意义[4]。它打破了平面空间的限制,丰富了视觉效果,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创作途径[5]。拼贴设计对于平面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它为平面设计打破旧时创作手段,提供了新的设计内容,把不同风格的材料、不同表达内涵全部融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平面设计,主要就是通过视觉这个载体将设计的既定符号传递给受众。以传统的红学文化作为设计主题,提取十二钗的人物形象进行再设计,运用拼贴设计的手法展现,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平面艺术创作产生碰撞,打破傳统又与传统实现统一,可以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从精神层面来说,运用拼贴手法对传统人物进行再设计,在设计中进行创新,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利用拼贴的方式表现十二钗形象,首先要考虑对收集素材的筛选,其次要考虑意境的表达,古人无论是绘画还是作诗都讲求意境,这是中华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在于“形”,更在于“象外之象”,即审美主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6]。因此为了表达意境,将金陵十二钗的局部与山水景色、花鸟虫鱼进行拼贴结合,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情趣[7]。

在平面设计中,视觉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色彩的影响,色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购买欲望,因此在创作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画面的整体色彩搭配要按照十二钗各自的衣服穿着或人物性格选择,要与书中所描述场景相呼应,与人物的形象相符合,以丰富整体的视觉效果[8]。例如薛宝钗的服饰多为粉白色,因此在场景的塑造也应以粉白色为主基调。对于十二钗人物形象的再创作,不仅仅是对书中场景的再现模仿,更要在设计中进行创新并融入中华文化特征和时代精神[9]。

2.2 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设计对现代技术的运用

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10]。红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十二钗的文化内涵进行衍生设计。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基于十二钗人物的文化衍生设计创新,要考虑两个方面[11]。首先,文创产品的外在要具有美的特征;其次,产品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要关注产品实用性,从而提升文创产品的总体价值,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和体会到红学所蕴含的含义和内容,同时得到消费者的喜爱[12]。传统的人物拼贴从视觉到包装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度都有待提高,如果设计中无法突出金陵十二钗文化的亮点就难以发挥出较好的传播作用,所以现代化的拼贴产品设计更应该注重包装结构的设计感和时尚感[13]。为了展现金陵十二钗人物视觉形象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就需要在合适的载体上进行文创设计,载体主要要依据实用性原则进行考量,所以主要選用一些生活上的用品,例如钥匙扣、手机壳、卡片、丝巾、杯子、帆布包等,然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觉内容赋予在特殊的材质载体上,以更好地凸显视觉效果,将当代应用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使之广泛地进入大众的视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部分人对于西方外来文化全盘吸收,传统的中国文化却逐渐遭到冷落,因此发扬传统文化迫在眉睫[14]。传统文化的意义重大,它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可以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15]。

3 结语

在进行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设计时,我们需要扩展思维,对于传统,我们既要继承,又要不断创新,推动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从而使得文化进入崭新的层面。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选择了《红楼梦》这一著作,选取了其中金陵十二钗这些典型人物进行再设计,运用拼贴的艺术手法,展现金陵十二钗的个性,在设计中进行创新红学这一主题,增加作品本身的趣味性,展现出具有与众不同的中国风格。同时在创新文创产品时,我们要依据大众的喜好,以大众的审美为考量,运用创新思维对待传统文化,赋予日常用品美的特征,这是设计师创作的目的,同时也是利用设计的手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玮,吴智慧.黔东南苗族动植物刺绣纹样的设计语义解读[J].艺术评论,2016(11):157-160.

[2] 何文慧,吕静.古代女子生活美学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苏香”文创产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81-83.

[3] 李媛,徐雷.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时代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22-23.

[4] 荆彦.现代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运用和拓展[J].西部皮革,2017(02):31-32.

[5] 黄于瑶.现代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运用和拓展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2(04):97-98.

[6] 杨旭清,刘雅迪.浅析中国山水画朦胧美与苏州园林景观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20(04):98-99.

[7] 李海冰,廖春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03):66-67.

[8] 李梦宇,周杨静,李祉芩.南博藏品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9):86-87.

[9] 孟德华,周杨静.“国潮”品牌设计中传统纹样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61-62+65.

[10] 吴歆悦,李雪艳.艺术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11] 邵钰滢,何佳.基于银杏元素的南林校礼设计创新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04):73-75.

[12] 夏爱爱,汪瑞霞.“象思维”:一种“取象比类”的设计思维范式[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8-59.

[13] 张彦锋,汪瑞霞.文化记忆视域下江南水乡古镇再生设计研究——以金泽古镇为例[J].大众文艺,2019(24):82-83.

[14] 徐恬甜,周杨静,施爱芹.“金陵印迹”图形创意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64-65+68.

[15] 卢一奇,汪瑞霞.大运河文化标志性景观品牌形象提升研究——以镇江金山寺为例[J].大众文艺,2020(03):69-70.

作者简介:王思奇(1996—),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指导老师:汪瑞霞(1971—),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学(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思维)、品牌策划与设计、景观设计。

作者:王思奇

第2篇:金陵十二钗 读书心得

“金陵十二钗”——悲剧人生

作为一个女孩子,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中最能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红楼梦》带着一种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不仅仅是诗词,《红楼梦》中还有许多药方,这也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红楼梦》与其它三部著作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它着重描写了一群封建时代女子们的人生,她们的人生或喜或悲,也许我应该把那个“喜”字去掉,因为在那样的封建环境下,她们的人生多以悲惨结局。《红楼梦》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悲剧)!

悲剧一:林黛玉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与薛宝钗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一出场,便以她清新脱俗、楚楚动人的气质,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她在多次论诗中展现出高人一筹的才华,让一些读书的男子都望尘莫及。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又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唯一的外孙女,受到贾母极大的宠爱。然而,她太聪明了,锋芒毕露,她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勇于向封建世俗挑战的叛逆精神,注定了她的爱情悲剧,并且最后凄凄惨惨地不幸天折。当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与封建家庭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连疼她宠她的贾母都抛弃了她,她成了无人可依的孤女。黛玉因情伤心吐血,悲痛焚诗稿,尽声尽情唱奏出悲伤哀愁的主旋律,字里行间浸透着悲剧的气氛,读来令人哀婉,令人伤叹,令人悲泣。她的人生自从遇到宝玉之后,就是

一场悲剧了。 悲剧二:薛宝钗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首,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容貌秀丽,才智很高。但她处事很圆滑,深懂为人处事明哲保身的道理。当元春从宫里送出灯谜让人猜时,她明明猜出却故意说很难猜;贾母让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贾母喜爱的热闹戏和甜软食品;丫鬟金钏被逼自杀,她为了安慰王夫人反说金钏糊涂。她深知作为一个女人,无论自己才有多大,在这男权世界里,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所以,当贾母把她许配给宝玉时,她明明知道宝玉爱的是黛玉,但她遵从了封建礼教的安排,答应了这门婚事。洞房之夜,宝玉误把她当成林妹妹,并不断呼唤林黛玉的名字,宝钗为此流了不少眼泪。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宝钗的婚姻是短暂的,命运自然是悲惨的。这位封建淑女成了行将灭亡的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的

牺牲品,她的遭遇令人悲叹。

悲剧三:贾元春

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贾元春是贾府中最显贵的女子,同时亦是一位悲剧意味很深的女子。一方面,她是贾府所依靠的势力,也是四大家族所依靠的势力,她给贾府带来了莫大的荣耀。小说中的前半部通过元春“才选风藻宫”,“加封贤德妃”及“省亲”等情节,全力渲染了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另一方面,元春由女史而贵妃,应当说还是“那个见不得人的去处”的幸运者。可这些似乎并没有给她带来满足感、幸福感、自豪感。相反,给她带来的是骨肉分离的痛苦和满腔的愁怨!小说在“省亲”中写了元春在私室同家人团聚的场面,她边说边哭,着实令人心酸。可以肯定的说,她的内心是痛苦的.精神的痛苦是物质的丰盈所无法祢补的。特别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精神痛苦中的女人;即便她不卷入纷乱的政治争斗而死, 谁又能说她是幸福的呢?她的人生还不能算是悲剧吗?

悲剧四:贾探春

金陵十二钗之四,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同大观园里的那些聪明、美丽、纯洁,用“水做的骨肉”的女儿一样,探春也是《红楼梦》的作者倾注他的天才和热情而刻画的人物 。

探春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外在的秀气美丽,婀娜多姿仍掩盖不了她诗人

的气质和文艺才华。

一个聪明有才的女子,竟然落得一个远嫁他乡的场面,实在叫人感到悲哀。远嫁去边疆做贵妃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讲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是在红楼梦中却找不出太多的喜剧色彩,整个场面看了就让人感到心寒,哪里更谈得来有喜庆色彩呢?为什么这样的一名弱女子,世间竟会如此的对待她。探春真的是才智精明高,只可惜她生于末世运偏消,正值清明时节,别人都与爹娘一起去踏青放风筝,而探春呢,只能挥泪告别爹娘和家乡,去一个自己陌生的地方,这个是谁都不能接受的一个结局,探春出生在自己的家乡,到头来却要客死异乡。风筝落了,探春去了,再也没有海棠诗社了,再也看不到探春的雨打芭蕉了,秋爽斋从此被重重关上了大门,只剩下被残雨打的零落的芭蕉,只是在这个秋过后,芭蕉也会告别人间,落叶归根的回到大地,而探春呢?只能在清明时节,遥看天上的风筝

罢了。。。。。。 悲剧五: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之五,是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娇憨纯真,心直口快,满腔热情,没有那些贵族小街的矜持扭捏之态。她喝醉酒后,竟然不顾大家闺秀的身份,仰卧在石凳上沉睡。香菱要学诗,不敢打扰宝钗,就向她请教,她便“没日没夜,高谈阔论起来”,这种热情在十二钗中是首屈一指的。湘云喜爱宝玉,如若是现在,她必定是钗黛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她的婚姻开局就不好,家里人把她嫁给他人,但她的丈夫命短,让读者为湘云以后的守寡结局感到悲悯。

悲剧六:妙玉

金陵十二钗之六,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重要人物。妙玉自幼多病,狠心的父母竞把她送进空门。妙玉与黛玉一样,充满雅洁之气。妙玉鄙视腐俗卑劣,几乎对谁不屑于接触。但她对黛玉和宝玉并没有厌恶和轻视。在现实生活中,古佛、青灯、蒲团、经卷伴随着她,对这个正值芳龄的妙玉来说,其严酷性比一般的凡人也要多十倍百倍。因此,当风度翩翩的宝玉来看她与惜春下棋时,使她心动脸红,回到屋内坐禅,对自己丧失了抑制的力量,乃“走火入邪魔”。妙玉即不能逃出深山,更不还俗嫁人,她的前途会怎样呢?作者把妙玉的结局写成她突然被强盗劫走,受侮辱后尸体弃之道旁。难

道不是悲剧吗? 悲剧七:贾迎春

金陵十二钗之七,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的悲剧是其父贾赦一手造成的。按照孙绍祖的说法,贾赦用了孙家五千两银子,因此只得以迎春来抵债。因而导致迎春在孙家屡遭虐待。查检大观园的时候,跟随她多年的丫鬟司棋被逐出园去,但司棋求她去讲情时,她胆小怕事,连一句话也没有说。如此怯懦之人,当然不敢与命运抗争,最终难免被命运所吞没,其结局只能是悲凉

和凄惨的。 悲剧八: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八,贾珍的妹妹,贾惜春是《红楼梦》中的悲情人物之一,她生长在繁华丛里,却亲眼目睹繁华散尽,她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陪衬人,眼看着姐妹们一个一个走向悲惨的下场。这一切造就了她孤僻冷漠的内心世界,同样也造就了她超然事外、理智淡然的内心态度。她过早地把红尘看破,最后“独卧青灯古佛旁”,与世俗隔绝。孤冷凄凉的内心感受始终伴随着她一生,在《红楼梦》中贾惜春只是一个用青春韶华默默和命运抗争的可悲可叹的陪衬人。

悲剧九: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九,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高居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在荣、宁二府具有十足的影响力。王熙凤能说会道,见风使舵,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赏识。但她心狠手辣,残忍阴毒,极度贪婪。贾瑞垂涎她的美貌,她竞“毒设相思局”将他害死。王熙凤虽然年轻貌美,但却拴不住丈夫贾琏的花心。贾琏不但骂她是“夜叉婆”、“醋罐子”,还要动手打她。贾家衰败后,王熙凤被关在“狱神庙”,过着“回首惨痛”的生活。她患病期间,贾琏对她很冷淡,贾府的大部分人也与她疏远,最终凄凉悲惨的死去。

悲剧十:贾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十,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过王熙凤接济的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 ,贾府出事时,王熙凤获罪,自身难保。后来,巧姐被其舅兄拐卖,流落到烟花之地。之后幸遇刘姥姥相助,巧姐方才得救。王熙凤无意之中接济过她,这便是曲子里所唱的“积得阴功”。曾三次进出荣国府的刘姥姥,不仅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也是在贾府衰败后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少数人之一。最后,巧姐从一个生于公侯之家的千金小姐,变成了一个在“荒村野店”纺纱织布的乡村妇女,同金陵十二钗所见过的吟风咏月,题诗作画的生活截

然不同。 悲剧十一:李纨

金陵十二钗之十一,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李纨出身名宦之家,其父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不曾让她认真读书,以女红为主,因此给她取名李纨。《红楼梦》的故事刚开始,她便青春丧偶成了寡妇。她守着贾兰度日,每日只知侍亲养子,心如“槁木死灰”一般。后来,贾兰考取了功名,而她也在死前获得了“凤冠霞帔”的荣耀。虽然她最后得到了“贞节”、“贤淑”的美名,然而美好的年华已经逝去,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些虚名又有何用呢?

悲剧十二: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贾蓉之妻。秦可卿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她“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她毁在“淫”字上,她与公公贾珍之间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使她陷入罪恶的深渊。其实,她并非潘金莲式的荡妇。贾珍早就对她垂涎三尺,她面对贾珍的威胁利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要么以死相争,要么委身顺从。秦氏毕竟不是尤三姐,她留恋于“容大奶奶”的位置,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当贾珍“扒灰”被秦氏的贴身婢女撞见,她即羞愤自缢。秦可卿死于无法摆脱厄运的重重忧虑和深度苦闷,死于贾珍对她精神

上无止无休的蹂躏。

《红楼梦》里写到了十二个女子的各种生活遭遇、各种性格、各种结局。史湘云是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但家业已经衰败;薛宝钗家资巨富,但已挥霍殆尽;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林黛玉叛逆封建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秦可卿饮辱自缢;贾探春避祸远嫁;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李纨因子得贵也实侥幸;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送了性命。凡此种种,形形色色,哪一条路也不通,哪一条命运也不佳。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3篇:金陵十二钗的故事

《红楼梦》

1、作家及作品: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

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庭衰败之后,曹雪芹基本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于幼子夭亡,曹雪芹感伤成疾,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泪尽而逝”。

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为《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八十回后的一些稿子不及整理便已“迷失”。

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高鹗根据原书线索,把宝、黛爱情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的就是红楼一梦。“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不言而喻,“红楼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楼是深闺大宅;

红楼是指住在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

有一段脂批曰:“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它与封建主义冲突所造成的悲剧,生动地表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使读者预感到这个社会已日暮途穷,走向灭亡。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金陵十二钗判词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 薛宝钗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2)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3)富贵又如何 ,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4)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官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贾元春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争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 (5)子孙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梁。——贾迎春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6)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 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7)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8)情天情海幻情深,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作品注释: 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暧昧的关系。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 (9)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 纨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

(10)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 玉

此为妙玉的判词.妙玉虽入空门,然却恋着宝玉,最终被劫,也许就是佛家对她的惩罚吧.。 (11)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贾巧姐

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第三句"偶因济村妇"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侯,攀宗论亲;势败没落的时侯,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比较而言,要比她姑母们幸运得多.。

3、重要情节

抄检大观园: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私情。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第74回) 贾宝玉

▲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第2回) ▲宝玉瞒赃:贾府丢失了玫瑰露、茯苓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怀疑是管厨房柳家的女儿五儿所偷,凤姐吩咐严惩。凤姐的丫头平儿了解到这些东西是王夫人的丫头彩云偷给贾环的,因怕探春生气,又怕连累许多无辜的下人,让宝玉都承担起来,从而平息了事端。(第61回) ▲紫鹃试玉:一日宝玉去找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黛玉的丫头紫鹃便骗他说黛玉即将回苏州。宝玉一听,如头上打一个焦雷,马上给吓傻了。黛玉听说宝玉如此,吓得大咳大吐,忙打发紫鹃来怡红院。宝玉见到紫鹃后才哭出声来,又请太医疗治才慢慢好转。 ▲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宝玉挨打: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根本原因是因为(第33回、第34回) ▲贾宝玉婚礼上调包计: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凤姐决定用调包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第9

6、97回) 宝玉出家的故事。

▲宝玉出家:贾政从任上写信回家,要宝玉和贾兰(李纨之子)在今年秋闺赴考。赴考前,宝玉向王夫人磕头,与宝钗话别,并夜访潇湘,告别含恨而死的黛玉。宝玉就趁赴考的机会,独自出走了。多少天后,大雪封江,贾政官船停于毗陵驿渡口岸边,忽遇见宝玉,宝玉已做了和尚。

林黛玉

▲林黛玉进贾:黛玉的母亲死后,外祖母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后,又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跟他一样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第27回、第28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知道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痛之下,一病不起。一天,贾府的人都没来问候,便挣扎着唤紫鹊扶她坐起,要过有宝玉题诗的旧帕。她见物生情,百感交集,狠命地撕扯起来。哪知病弱之身无法如愿。黛玉闭目喘息片刻,命笼上火盆,欠身将手帕投进火中。随后拿过前日整理的诗稿,撂在火上。紫鹊、雪雁赶忙抢救,却来不及了。此后病越发沉重,终于含恨离开人世。(第97回) 贾宝玉、林黛玉

▲木石前盟: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第一回) ▲共读西厢花纷纷: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23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第32回) 薛宝钗

▲宝钗扑蝶:芒种时节,按风俗是送花神的日子。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就停住了脚。她想:“我现在跟进去,一来宝玉不方便,二来黛玉生疑,还是不进去的好。”转身就往回走。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钗黛互吐剖心语: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第45回) ▲探微恙互看金玉(比通灵)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第八回) 王熙凤

▲王熙凤的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

▲毒设相思局: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但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回来就病了。因正照风月鉴,不治而亡。

▲弄权铁槛寺: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第十三回) ▲凤姐托孤:贾府被抄后,贾母去世,刘姥姥三进贾府,没想到贾府已败落不堪,内忧外患,凤姐见姥姥,往事难回首。凤姐病重,临终含泪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并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交给她,村妇刘姥姥却拒收了,但她爽快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

▲元春省亲: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第18回) ▲探春勇斗赵姨娘:凤姐小产,家中事情由李纨和探春管理。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惯例给二十两赏银,赵姨娘不满,探春坚持原则,并痛斥赵姨娘说她„„没有脸面,‟和“忘了根本,,。平儿说“如今请姑娘裁夺,添加些也是可以的",遭探春拒绝,并把爷儿们每月上学多领的八两银子也一概免了。(第56回) ▲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①第一次,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②第二次,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第37回、第38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贾宝玉、薛宝琴、邢蛐烟、平儿四人正好同一天生日。众姐妹在芍药栏里预备下酒席,喝酒玩闹。宝玉提议:“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众人赞成。香菱把酒令一一写下。活泼、顽皮的湘云姑娘只划拳,不行酒令,被宝钗灌了一杯。酒令行到香菱,她一时想不起来。湘云暗中教她。黛玉眼尖,又罚湘云一杯。湘云相继被罚了好几杯。散席时突然不见了湘云。这时丫头来报,湘云醉卧在园中僻处一个石凳上,四面芍药争艳,蜜蜂飞舞。大家跑去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

从这儿可以看出湘云乐观豁达,不拘小节的性格,她无小女儿扭捏之态,而有须眉开朗豪爽的气质, 丫环的故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邢夫人先探鸳鸯心意,赞鸳鸯针线好,又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则一直不说话。鸳鸯对平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吩咐,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第46回) ▲晴雯的故事: ○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受到怒斥,进而被限制行动。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怒斥王保善家的。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

○晴雯病补雀金裘: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麝月忙悄悄拿出来叫人织补,谁知道东西太名贵,没有裁缝敢揽活。睛雯心灵手巧,重病中连夜补好。

○晴雯撕扇: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第31回) ○晴雯之死: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第77回) ▲金钏之死: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香菱学诗:薛蟠遭柳湘莲痛打后外出躲羞,侍妾香菱被宝钗带进大官园。香菱羡慕黛玉、宝钗等人会作诗,便拜黛玉为师,苦学作诗,并为此茶饭不思。先是作了两首都不好,后来在梦中得了一首,众人齐赞新巧有意趣。

▲花袭人良宵花解语: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指走读书士进的路),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大意是,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花,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一一答应。 尤三姐

▲怒斥贾琏: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后,想趁贾珍来探望尤氏姐妹时,在酒席上撮合尤三姐和贾珍。刚烈的尤三姐见贾琏出言无状,严辞怒斥,揭露他骗娶二姐的阴谋,还灌了贾琏半杯酒。此后贾氏兄弟再不敢对他无礼。然而由于尤氏姐妹生活上依附贾家,三姐最后落得个耻情自尽的结局。

▲尤三姐殉情:尤三姐虽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人空门。 (第65回、第66回) 附:复 习 试 题

1、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答案】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

2、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简述这一传说。

【答案】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贾宝玉),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林黛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山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的眼泪还他。“木石前盟”表示两人的前世姻缘。

3、请简要叙说《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答案】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4、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根据你对刘姥姥的了解,说说她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全书中的作用。

【答案】刘姥姥藏精于拙,装傻扮愚,见风使舵,插科打诨,博得贾府上下的欢心,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过她还有中国普通老百姓所与生俱来的处世美德。最令人感动的王熙凤托孤,刘姥姥救助巧姐儿,就是她善良诚信的表现。大风大浪,难掩其忠厚本色。刘姥姥在全书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结构上的贯穿作用。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一以贯之。她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一是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济之恩,二是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二是在意义上的象征作用。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

刘姥姥的性格特征:善良的老人家;勤劳的劳动者;热心的好心肠;智慧的公关师;幽默的老太太;率直的好脾气;乐观的生存者。

5、《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6、简述《红楼梦》中某一个人物出场的情景。

【答案】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方式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谈论之时,先传来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在人们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中,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她从后房门进来;出场时,她更是打扮极度华贵,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之后,又是恭维贾母,又是安慰林黛玉,又是安排事务。这些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

7、《红楼梦》中对晴雯形象最具概括性的一句判词是什么?试结合作品内容简叙这一判词的含义在晴雯身上的体现。

【答案】判词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说明她人品高尚,然而遭遇艰难。具体体现:出身低微但不卑不亢,积极要求人人平等且蔑视权贵、敢怒敢言、坚贞不屈,认为“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经常不动声色地嘲讽心甘情愿充当“忠实奴仆”的袭人;即使富贵小姐宝钗、黛玉也同样对他们生气、使性子,甚至还敢于冒犯宝玉,在不慎将扇子骨跌断,被宝玉骂为蠢才后,不但没有慌乱畏惧,还直接顶撞宝玉,因而生气发脾气不理宝玉。王熙凤“抄检大观园”时,晴雯闯进来豁朗一声将箱子掀开倒尽所有之物的大胆举措,似当头一棒击在王熙凤、王夫人等贾府政权统治者的身上。

8、具体说说作者在《红楼梦》中安排“香菱学诗”的匠心所在。

【答案】首先:香菱是作品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卖,被薛蟠强买为妾,最后被折磨死。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折磨致死时,悲剧性就更为强烈了。 其次:从香菱拜师学诗来看,薛宝钗虽然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是却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林黛玉虽然生性孤僻,但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指导香菱学诗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这样写从侧面表现了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

再次:从香菱学诗获得成功来看,曹雪芹借香菱学诗,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强调写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意,不能以词害意。

9、简述一个关于贾探春的故事。

【答案】在抄检大观园时,抄检大军每到一处,大家都俯首贴耳。唯独探春反应激烈,保护丫鬟,坚决对抗,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

10、简述一个能反映薛宝钗世故特点的故事。

【答案】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听到消息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

11、例析贾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答案】(1)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对于封建礼教,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于封建士子考取功名利禄从而封妻荫子的最高理想,他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的生活,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过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2)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3)宝玉追求的爱情婚姻也是建立在这种叛逆思想的基础上的。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早已将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昭然明世,他在梦中叫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情都倾诉了出来。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

12、贾宝玉思想性格的局限性。 【答案】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是初步民主平等思想。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隘的。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13、试分析林黛玉敏感的性格成因及具体表现。

【答案】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最突出的表现在《黛玉葬花》)

14、举例说明林黛玉性格中坦率真诚一面。

【答案】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15、举例说明林黛玉的叛逆性格。

【答案】(1)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竞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

(2)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

(3)林黛玉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她对贾宝玉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这样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

总之,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

16、结合《红楼梦》具体内容说说鸳鸯的抗争个性。 【答案】誓绝鸳鸯偶:贾珍之父贾赦,看上了老太太的贴身丫鬟鸳鸯,要将她纳为小老婆,但鸳鸯不附荣贵,自尊自强,宁做丫鬟不做主子,在被逼无奈时以剪头发来向权威霸道反抗,夺取自由与人格尊严。

17、简述《红楼梦》前五回对于整部作品的作用。

【答案】第一回是开篇。用“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为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时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面描写。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糊涂案”介绍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作品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18、贾宝玉的水葬“落花”和林黛玉的土葬“落花”,表现了二人性格的何种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案】贾宝玉叛逆的性格带有较多的浪漫色彩,而林黛玉则带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的味道;贾宝玉对生活存在较多的幻想,林黛玉对生活始终紧皱着眉头;贾宝玉用同归于尽的方法来攻击封建世家,林黛玉用只求速死的手段敲响控诉的钟声。所以贾宝玉是韧性的脆弱(看起来叛逆,但他对封建家庭有着极大的依赖性,不时流露出来的天真、幻想、虚无和摇摆。),而林黛玉是脆弱的韧性(看起来脆弱,却有着一种内在的韧性,她在反叛的路上能挺起自己的身腰)。

原因:贾宝玉作为一个“混世魔王”,在贾府几乎无所顾忌,而林黛玉从小寄人篱下,较早地接触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19、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分别来探访,依据作品内容比较二人的特点。

【答案】从行为动作上看,宝钗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一个“托”字,反映了宝钗光明正大之态以及意欲让大家注意到她对宝玉的关切的心思。她的药据说颇有奇效,也反映出其家庭富裕的实情。黛玉则不同,她极不愿意别人看到她对宝玉的关心,黛玉探望宝玉是在黄昏,而且是悄悄进来的。她想避开大批探望者,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而且已哭了大半天。“眼睛肿得象桃儿一样”,怕被人家看到取笑。 从语言上看,薛宝钗:“早听人一句话,也不只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心里也——”说明对贾政的毒打不完全赞同,也绝不反对,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对宝玉的责备。希望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但在言语中不由自主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情,但却用“我们”这个代称,把自己隐没到众多的同情者之中。

林黛玉:见了宝玉,哭了半天之后,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这是一句只有深爱着宝玉的黛玉才能说出来的话,话虽短,但意味深长,是汹涌的感情,跳过悲伤的阻塞而喷溅出来的一句话,这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而更多是对宝玉的发自心底的纯洁的爱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由此我们看以看出薛宝钗的的性格特点:温柔、贤良、端庄的“大家闺秀”,但又谙于世故,城府极深。而林黛玉则显得怯弱、真诚,对宝玉爱得深切,处事小心谨慎。

20、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其中主要矛盾是什么?各种各样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如何得到深入、细致的揭示的。

在抄检大观园这个事件中,掌权的王夫人、王熙风和不掌权的邢夫人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答案】(1)王夫人的武断和狠毒。荣国府中掌权的王夫人和不掌权的邢夫人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此时邢夫人抓住了“赃证”绣春囊,占了上风、王夫人必须找出对策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她重用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用实际上牺牲王熙凤的权威与荣府的正常运行秩序的方法向邢夫人让步,采纳了突然袭击、强行抄检这一非常措施方案。

(2)王熙凤的精明和善于玩弄权术。当王夫人主观地断定“绣春囊”是王熙凤和贾琏丢下的东西时,王熙凤虽十分委屈,但作为晚辈不好大力抗辩,也不能简单否认了之。她以委婉曲折的方式,采用层层剖析的方法,从六个方面来说明“绣春囊”绝对不可能是她和贾琏的。入情入理的解释使王夫人感到判断错了。这表现了王熙凤的精明。王熙凤非常懂得邢夫人派人送“绣春囊”以及王善保家的自告奋勇参加抄检大观园的用心。她从自身利害出发,要查清“绣春囊”来由,好推卸责任,她又不希望兴师动众,主张派人暗访。但由于王善保家的力主公开抄检,她怕得罪婆婆邢夫人,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抄检,王熙凤始终是消极的。她是领头人,但有意让王善保家的冲杀在前,碰钉子,做恶人。当晴雯、探春及侍书冲撞以至打骂王善保家的时,她心里是高兴的,这等于给她出了口恶气。当查明“绣春囊”原是王善保家的亲外孙女司棋所丢时,王熙凤非常兴奋、活跃。她盼望的反击邢夫人一派的机会来了,她抓住这一机会,伙同周瑞家的一唱一和,对王善保家的竭尽嘲讽挖苦。王熙凤在抄检中不仅精明,而且善于玩弄权术。

(3)晴雯的心高气傲和蔑视邪恶。当王善保家的要搜检晴雯的箱子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住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晴雯以一个动作表现出性格的光辉。

(4)探春的有胆有识、敢作敢为。探春对家庭中的黑暗腐朽和明争暗斗有清醒的认识,对抄检大观园十分反感,而且立即表现在主动迎击上。她命众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声言丫环们是贼,她是窝主,“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理我的丫头,这却不能。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探春还给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并严词训斥。 探春是一个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不同凡响的女子。

(5)惜春的胆小怕事、洁身自保。在抄检中,惜春对自己的丫头表现得无情无义。入画从小就服侍她,当入画因收藏她哥哥交存的钱财、物件而被疑为贼时,她非但不出来保护,还主动要求给入画以惩罚。她的胆小怕事已发展到冷酷无情的地步。

21、“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选自《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22、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23、《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24、《红楼梦》曾在第23回和第27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答案】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展现她的高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

25、“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叙述。 【答案】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无意间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薛蟠辩护。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26、简述宴席上凤姐作弄刘姥姥时众人的不同笑态。

【答案】刘姥姥在宴会上曾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湘云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饭都喷出来”;林黛玉连气都笑岔了,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年幼的惜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

27、简述香菱学诗的过程。

【答案】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第三首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香菱学诗终于成功。

28、简叙“探春理家”的情景。

【答案】凤姐生病,探春协助理家,亲娘舅死了,探春按制度行事,依例“赏银”。母女大闹一场。探春着手改革的第二步,是废除不必要的开支,精简节约,取消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费用和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并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各项事物。“探春理家”得到许多人的肯定与支持。

29、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30、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一】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答案二】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答案三】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31、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答案】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32、《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答案】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33、简述黛玉之死的情景。

【答案】黛玉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她自料万无生理,就将作为自己和宝玉爱情见证的旧帕与诗稿付之一炬。贾府上下忙于娶亲,无暇顾及黛玉,还把她的丫环叫走使唤。黛玉在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后便去世了。而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娶亲的音乐之声,潇湘馆外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34、简述查抄贾府的经过。 【答案】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赦、贾珍被割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

35、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用“爱博而心劳”来概括贾宝玉这个典型的独特性,你同意鲁迅的观点吗?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答案】同意。宝玉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包括亲近,爱惜、尊重、同情等。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委曲,不仅“劳形‟,为之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这样的对不幸者的关切相知之情是难能可贵的。(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6、请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十二钗统统归入薄命司中,说明作者对女子的同情和对时代的深思, 并用太虚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荣国府加以对照。《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37、薛姨妈母子寄居荣国府后,宝钗好奇赏鉴宝玉的通灵玉,口中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她的丫头莺儿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请问宝钗金锁上是哪两句话?你觉得作者安排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答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2分)可以从世俗的金玉良姻之说入手,为下文黛玉猜疑多心和最终宝玉宝钗联姻作铺垫。也可以从薛家处心积虑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姻缘入手,因为通灵玉是天成,金锁却多人为痕迹,令人生疑。

38、问题:《红楼梦》中描写的宝黛钗爱情,阅后确实令人回肠荡气。请简要分析贾宝玉对她们二人不同的情感态度。

【答案】宝钗“鲜艳妩媚”的容貌体态曾使宝玉为之而迷恋、心动,但宝玉并不喜欢她的说教和处事过于冷静理智的态度;黛玉也是极美的,故以“风流袅娜”形容她,但那是另一种柔弱美的类型,带点仙气、灵气。她为人率真,情怀炽烈,更偏重于感性,能与宝玉相投合,彼此有精神上的默契,因而双双坠入了情网。

39、问题: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答案】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40、试简述《红楼梦》与《家》两部小说情节内容的相似性。

【答案】两部作品都展示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表现了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禁锢,以及封建家长对青年一代非正统思想的忧虑、恐惧与压抑,同时表现了对下层青年女性的同情,甚至都是以男主人公的最后出走为结局。 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 海棠诗社 螃蟹宴

玻璃世界白雪红梅 芦雪庵联句 晴雯补裘 湘云醉卧 怡红夜宴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凹晶馆联诗

探春理家,探春结社,元春省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香菱斗草,湘云醉眠,晴雯补裘,晴雯撕扇,妙玉论茶,夜寿怡红,凤姐理丧 1木石前盟

2.王熙凤协理宁回府 3.宝黛初会 4 抄捡大观园 5.宝玉挨打 6.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7.共读西厢

第4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含有会什文化[精选]

2、《题: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3出自《红楼梦》第一回,是《金陵十二钗》这本书上的题云。人情、事情、世情、交情、友情、爱情和私情,情情更迭交替,环环叠加相扣,有的人在这“情”字上是有一把幸福泪,也有人是有一把辛酸泪,更有人还有一把痛苦泪。辛酸的泪是酸的,幸福的泪是甜的,决断的泪是辣的,痛苦的泪是涩的,做事的泪是咸的,可谓是酸甜辣苦咸,五味俱全,个中滋味因人而异,与时与人与境不同而存在。作者曹雪芹把自己“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概括和提炼,表明了曹雪芹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寄托了他难以言表的感慨,既是一首赞歌,又是一首悲歌,更是一首挽歌。至此,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做出被人民歌颂的赞歌,也有可能是在坚持会计原则面前做出了悲壮之歌而流芳百世。

第5篇:

上一篇: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下一篇:煤矿安全工作总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