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赛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路自行车赛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赛事介绍

综述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创办于2006年,是国家体育总局、海南省委、省政府倾力打造的大型国际品牌体育赛事,得到了来自国家和海南省政府等多层面的政策支持。

经过连续多届的成功举办,环岛赛赛事级别已经从首届的洲际2.2级提升到洲际2.HC级,是继马来西亚环兰卡威赛(1996年创办)和我国环青海湖赛(2002年创办)后第三个亚洲顶级公路自行车赛,仅次于环法国、环意大利、环西班牙等世界职业巡回赛。

环岛赛参赛队伍涵盖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URI)职业队、UCI洲际职业队、UCI洲际队和国家队四个层次,每年参赛队伍控制在二十支左右,将经过除三沙市外的18个市县,路线设计涵盖平路、丘陵、山地、计时等公路赛的所有类型,全程约1400公里。竞技水平高、比赛过程精彩激烈、围观群众热情高涨是环岛赛的显著特征。

环岛赛是海南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中央电视台、ESPN、旅游卫视、单车志、BIKETO、海南日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对赛事进行广泛关注和报道,并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实现了直播,让更多的电视观众可以实时感受环岛赛的盛况。

每年十月,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队伍齐聚海南岛,与八百万海南人民一起,在椰风海韵中挥洒激情和汗水,共同创造一年一度的骑行盛事。

赛事要素

赛事等级:亚洲顶级(2.HC)

参赛车队:20支(UCI职业队、UCI洲际职业队、UCI洲际队、国家队) 比赛时间:每年10月

比赛时长:9个赛段,共计9天

途径地点:覆盖海南省除三沙市外的18个市县 现场观众:超过100万 受众人群:超过4500万 赛事价值:超过1.2亿

媒体数量:超过300家(国内外媒体) 直播媒体:中央电视台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海南省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管理机构:海南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

2006年:惊艳 第一届“环岛赛”,天然赛场登场亮相

1、综述

首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06年11月10日-18日举行,由中国移动总冠名,是继马来西亚环兰卡威赛(1996年创办)和我国环青海湖赛(2002年创办)后第三个亚洲顶级公路自行车赛。环岛赛因属首次举办,按国际惯例只能注册为洲际2.2级,是洲际第四季赛事。比赛分6个赛段,起点、终点均设在海口,中途经过文昌、琼海、三亚、五指山等12个市县,总里程860公里。此外比赛设立分赛段、个人总成绩、团体总成绩、冲刺得分、爬山得分5个奖项,总奖金为10万美元。全球16支参赛车队、96名自行车经济高手同场一决高下。最终,俄罗斯选手谢尔盖〃克列斯尼科夫获得本届赛事个人总成绩冠军。

2、路线图

2007年:升级 第二届“环岛赛”,组织协调更趋成熟

1、综述

第二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07年11月4日-10日举行,由海马汽车总冠名。本届赛事将起终点改设至三亚,为逆时针方向行进,途径海南十五个市县,总里程1100公里,增加了城区骑行和山路里程。赛事等级由洲际2.2级升级为2.1级,赛制由2006年的6日6赛段增加到8日制7赛段,增设了个人计时赛,路线设计涵盖平路、丘陵、山地、计时等公路赛的所有类型,赛队资格升格至UCI职业队、UCI洲际职业队、UCI洲际队和国家队四个层次,总奖金15万元。共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支队伍、108为选手参与角逐。最终,来自波兰的罗伯特〃瑞多茨获得黄衫和绿衫,俄罗斯的米海勒〃安德诺夫获得爬坡王的圆点衫,日本的冈崎和成为“亚洲最佳”获得蓝衫。波兰队、澳大利亚队、俄罗斯队分获得团体总成绩前三名,中国队获亚洲最佳团体亚军。

2、路线图

2008年:接棒 第三届“环岛赛”,线路实现真正环岛

1、综述

第三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08年11月11日-19日举行,由红塔山总冠名。三亚接棒本届赛事的主办权,线路经过海南岛全部18个市县,总里程1300公里,赛制由2007年的8天7个赛段增加到9天8个赛段,奖金提高至20万美元。经筛选,最终参赛队伍确定为20支:其中UCI洲际队10支,国家队8支,地区队2支。首次有奥运冠军车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俄罗斯选手鲍里斯〃斯皮尔斯基以明显的优势夺得个人总成绩冠军和“冲刺王”称号,在8个赛段中独揽5个赛段的冠军。

2、路线图

2009年:登顶 第四届“环岛赛”,盎然跃至亚洲顶级

1、综述

第三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09年11月11日-19日举行,竞赛级别升级至亚洲顶级的洲际2.HC级。本届赛事总里程1429公里,9天9个赛段,起终点设在三亚,比赛线路为逆时针方向,首次经过了全省18个市县政府所在的城镇。因赛事升级,赛事此后将仅允许国际自盟职业队、洲际职业队、洲际队和国家队参赛,赛事奖金也提升到25万美元,汇聚了20支世界高水平车队参赛。最终,意大利选手弗朗西斯科〃文托索以个人总成绩第一摘得总冠军,俄罗斯选手鲍里斯〃斯皮尔斯基获得8个赛段中的6个赛段冠军和8个赛段的“冲刺王”绿衫,哈萨克斯坦车手德米特里〃格鲁扎德夫获得“亚洲最佳”蓝衫,中国国家队在第二赛段连获赛段团体成绩第一和亚洲最佳团队第一的“双冠军”。

2、路线图

2010年:洗礼 第五届“环岛赛”,风雨见证运动精神

1、综述

第五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10年10月11日-19日举行,由海南高速〃瑞海水城总冠名,总奖金28万美元。本届赛事由1个城市绕圈赛和8个赛段组成,赛程全长约1466公里,覆盖全省18个市县和海南农垦,途径各市县的政府所在地、主要风景点,三亚市作为本届赛事的主办城市,将举行比赛开、闭幕式及绕城赛。包括3支参加“环法赛”车队在内的20支参赛队伍涵盖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URI)职业队、UCI洲际职业队、UCI洲际队和国家队四个层次。最终,阿斯塔纳职业队3号选手维林缇〃伊格林斯琪成为本届环岛赛的最大赢家,包揽个人总成绩冠军、亚洲最佳个人总积分第

一、冲刺积分榜第一名。

2、路线图

2011年:谋变 第六届“环岛赛”,锐意进取谋求突破

1、综述

第六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11年10月20日-28日举行,总冠名为三亚市。赛事总里程1400公里,共设8个赛段和1个绕城赛,起终点均设在三亚市,途径全岛18个市县。本届赛事奖金总额为38万美元,成为到当为止亚洲举办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奖金最高的大赛。共有21支队伍获准参赛,参赛车队的整体水平是当年全国各项公路自行车赛事中最高的。最终,阿斯塔纳职业队3号选手维林缇〃伊格林斯琪摘得本届赛事的个人总成绩和亚洲最佳两个第一,哈穆尔则获得了“冲刺王”称号,西班牙健乐士洲际职业队16号选手高乔〃托收获了“爬山王”的圆点衫。

2、路线图

2012年:涅槃 第七届“环岛赛”,刷新纪录浴火重生

1、综述

第七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2012年10月20日-28日举行,总冠名为中国体育彩票。本届赛事共设9个赛段,总里程1446公里,比赛起、终点设在三亚,途径全省除三沙市外的18个市县,赛段设计涵盖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公路赛所有类型,比赛路线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赛事奖金为35万美元。参赛车队20支,共140名运动员参赛。最终,阿斯塔纳职业队获得亚洲团体最佳,车手格鲁兹杰夫〃德米特里夺得个人总成绩第一名和亚洲个人总成绩第一名,中国恒祥洲际队车手王美银夺得爬山成绩第一名,美国赛诺菲洲际职业队车手亚历山大〃谢列布里亚科夫夺得积分总成绩第一名。

2、路线图

赞助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思林

联系电话:13518065197 QQ:719029136 邮箱:lusilin@hnoceanrace.com 传真:0898-6525190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36号海南省图书馆后侧海南体育办公大楼4楼

第2篇:环崇明岛公路自行车赛有关情况

一、赛事概况

(一)基本情况

崇明与自行车运动结缘于2003年。从2003年举办“瀛通杯”全国公路自行车精英赛起,崇明的自行车赛已经从国内赛,到国际赛,再到洲际、世界顶级赛事,实现了“三级跳”。八年赛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03—2005年)。

为寻找宣传崇明的平台,打造体育“一区一品”,本县与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形成了在崇明了举办举办公路自行车赛的共识。2003年至2005年,崇明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公路自行车精英赛、冠军赛。其中,2003年“瀛通杯”全国公路自行车精英赛,有10支队伍100名男子运动员参赛;2004年“种种园林杯”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有17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部分行业体协俱乐部共25个参赛单位57支队伍的289名男女运动员参加;2005年“崇明岛杯”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有17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解放军、行业体协、俱乐部等23个单位共25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三年赛事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办赛氛围,有力地宣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果,得到了中国自行车协会和上海市体育局的肯定。

2、发展阶段(2006年—2009年)。

通过三年国内赛事的举办,本县已基本具备了承办国际性赛

事的能力。2006年举办环崇明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男子赛),这是崇明首次举办大型国际性赛事,也是将这一赛事从国内赛转型到国际赛的首次尝试。赛事等级为个人计时洲际1.2、多日洲际2.2级,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支自行车队9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与崇明电视台对开幕式文艺演出和城市绕圈赛进行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赛事的成功举办获得了国际自盟和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的肯定,他们根据根据崇明的地形特点建议举办女子赛事。

据此从2007年起,崇明启动举办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0

7、2008年环崇明岛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等级都是个人计时洲际1.2级、多日洲际2.2级。2007年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4支队伍的77名运动员参加角逐;2008年有9个国家和地区14支女子自行车队7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2009年环崇明岛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首次由国际自行车联盟、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赛事等级为个人计时洲际1.1级、多日洲际2.1级,是洲际顶级赛事,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4支车队83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线路从西沙湿地、明珠湖到森林公园以及东滩湿地,并把崇西个人赛段由公路改动至沿江堤岸,整个比赛线路覆盖了崇明最优美的生态风光。连续四年国际性赛事的成功举办,获得了国际自行车联盟、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

3、提升阶段(2010年)。

通过四年国际性赛事的不断打造,赛事影响力从国内开始走向国际,赛事的承办能力由此也不断提升,为申报更高级别的赛

事奠定了基础。2009年9月,经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崇明获得承办2010-2012年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的承办权。崇明拿下了自行车运动领域世界顶级赛事之一,特别是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世界杯赛,在中国、在亚洲都是首次举办。同时,上海市人民政府将2010年环岛赛和世界杯赛列为上海世博会系列活动之一。并成立了由国际自行车联盟、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市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运动协会、自剑中心和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县政府有关领导任副主任的赛事组委会,以及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市政府、市体育局、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以及市县有关部门领导任委员的赛事执委会。两大赛事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17支排名前列的国家队和职业队共9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线路从本岛16个乡镇延伸至长兴镇,首次将上海长江大桥作为赛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采用航拍技术宣传赛事,为赛事增添了崭新的亮点。

(二)赛事主要特点

1、技术等级提升。

八年赛事的技术等级从国家比赛12级到洲际1.2级、2.2级,再到洲际1.1级、2.1级,最后达到世界顶级赛事。

2、组织工作规范。

八年来,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本县严格按照国际自行车联盟有关章程以及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要求,仔细编制《工作流程》、《服务指南》和《技术指南》等手册,认真实施有关竞赛规则,精心落实赛事组织、安全保卫、服务接待和后勤保障等工

作,形成了一整套完备规范的赛事组织工作流程。

3、参赛运动员水平高。

无论是国内赛还是国际赛,参赛运动员均是一流的选手,尤其是2010年的世界杯赛有三分之一的选手是奥运选手,赛事竞争非常激烈。不仅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也较大地提升了崇明赛事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的知名度。

4、赛道覆盖面广。

除横沙岛外,崇明县所有的乡镇已全部纳入比赛范围,赛道有城市景观大道、乡间道路、长江防汛大堤、长江大桥等,充分展示了崇明独特的海岛风貌和市政建设。

5、宣传效果显著。

通过各类媒体、宣传片、宣传海报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等形式对赛事、自行车运动和崇明经济、社会、文化进行有力地宣传,展示了崇明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以及人民群众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了生态崇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自行车赛成为了让世界了解崇明、让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6、涉及工作部门面广。

举办赛事牵涉到宣传、道路、安保、饮食、住宿、环保、直播等诸多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本县主要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所有的乡镇,尤其是道路交通管制路段广,动用警力和志愿者数量在万人左右。

二、取得的成效

(一)精品赛事的打造,提升了崇明承办重大赛事的能力

赛事执委会各部门和有关乡镇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圆满完成竞赛组织、安全保卫、服务接待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成功地发挥了赛事组织工作的最佳效能。办赛能力获得了国际自盟、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上级各有关部门的肯定,赢得了国际级裁判和运动员的称赞。

(二)精品赛事的打造,倡导了低碳、绿色、环保理念 自行车运动是一项绿色运动,也是一种低碳生活,和崇明生态岛功能定位完全吻合。崇明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和生态示范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林木茂盛,人文环境优越,自然环境秀美,为举办公路自行车比赛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条件。通过八年的精心打造,自行车运动这一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生态崇明所接受,为崇明人民所认同。

(三)精品赛事的打造,扩大了崇明对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自行车赛的举办,不仅逐步实现了“借赛事平台宣传、推介崇明,让世界了解崇明,让崇明走向世界”的办赛宗旨,进一步扩大崇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并推动崇明的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等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同时展现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丰硕成果,自行车运动已经成为展示崇明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一张绿色名片,成为上海新景观体育的一道风景线。

媒体的积极参与,大大加深了崇明对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每年的赛事都得到国家级、市级主要媒体以及兄弟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以2010年赛事为例,上海、北京新闻发布会上有90家媒体106名记者参加。赛事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SMG、五星体育、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

网等市级媒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在线等外省市媒体,香港文汇报等境外媒体共计101位记者及媒体工作人员来崇参与赛事的报道工作。此外航拍、五星体育频道、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对开幕式、开赛式以及世界杯赛的部分时段直播,境外的录播,对宣传崇明起到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四)精品赛事的打造,找到了与生态旅游的一个最佳契合点,促进了体育旅游事业的共同发展

崇明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激情飞扬的公路自行车赛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已成为户外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同时也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目前,许多上海市民以及其他省市的自行车爱好者已经常骑车环游崇明。

比如今年的8月8日,我们在明珠湖公园举办的“上海市民骑游崇明明珠湖”活动,吸引了岛外百余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慕名而来,也得到了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青睐,派出了20多名展馆工作人员前来参见骑游,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黄金宝慕名前来为市民骑游领骑,当日500名市民的骑游蔚为壮观,形成了全民健身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赛事的成功举办,同时还带动了与之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一个遍布全县主要旅游景区的自行车驿站——一米单车俱乐部,受到广大游客,尤其是白领、学生和外籍人士的欢迎。

在赛事带动下,上海“一城九镇”之一的生态之城——陈家镇,正在抓紧建设占地2000亩的自行车主题公园,同时,陈家镇还结合实际,将在全市(甚至是在全国)范围,率先在公路上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道。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赛事未来发展目标和路径不够明晰

八年办赛,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将品牌赛事提高到新的高度,我们还没有想清楚。因此,对崇明赛事未来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

(二)现有的比赛线路不适应举办更高级别的赛事 虽然崇明平坦而宽敞的道路得到了国际自行车联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但是与高级别公路自行车赛对道路的要求相比有一定差距。一是在赛道的选择上只是根据现有的道路进行选择,道路建设、修缮也没有将自行车赛这一运动项目特殊要求元素相结合,造成平坦有余、难度不足。二是现有的赛道条件举办更高级别的赛事,困难非常大。因此,在赛道选择时,应参照环法赛的办法,将部分赛道逐步向延伸长三角江浙地区进行。

(三)赛事的宣传与国际顶级赛事的宣传要求不匹配 成功的赛事必须有全面广泛的宣传,但由于崇明赛事多年来一直主要是县级层面在操作,市级、中央级媒体的加入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报道,基本没有深层次、多方位、全景式的宣传,国外媒体的加入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赛事的影响力特别是赛事外延对生态岛建设产生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此外,尽管曾进行了开幕式、开赛式、城市绕圈赛以及世界杯长江大桥上部分地段的电视直播,但按照世界杯以及更高赛事(世界锦标赛)的要求,特别是世界锦标赛必须进行全程直播的要求,本县在设施设备、技术、人才上是一个瓶颈。

(四)市场化运作能力成为赛事运作发展的软肋

赛事举办成功与否,与市场化操作程度高低密切相关(环法自行车赛每年产生的经济收益有1.1亿欧元左右)。崇明的办赛部门在招商引资上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一张白纸,加上由于赛事是在崇明举办,赛事的影响力不够,岛外企业对环岛赛不是十分了解,招商引资工作步履艰难。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1、编制自行车赛发展规划。

赛事要发展、要提升,必须要有长远的谋划。因此,下阶段要加快制订自行车运动八年发展规划,从而使赛事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提升,成为上海城市景观体育的一大精品赛事。

2、举办自行车运动高峰论坛。

为推动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探讨打造顶级赛事的有效途径、运作规律、体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将环岛赛这一“绿色运动”打造成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品牌,每年在赛事前夕一个月左右举办自行车运动高峰论坛,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3、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造势。

做大做强赛事,必须做到赛前预热宣传铺天盖地、赛中实况立体展开、赛后保温多点长效。为此,下阶段将设立赛事的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进行平面、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全方位、多点化、高质量的宣传。目前,正积极与上海五星体育(当然也包括中央台)进行直播商讨,共同研究直播工作。

4、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子。

在前几年赛事总结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地区体育赛事商业运

作的经验,认真探索和研究走市场化运作的规律,特别是商业运作的模式、招商的政策、招商的渠道等运作路子,从而使赛事逐步迈向市场化操作。

(二)建议

崇明八年赛事的成功举办,已显示出自行车赛在生态岛建设、在城市景观体育上的无穷魅力。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赛事还是处在不完全成熟的阶段,许多困扰或者说难点需要亟待破解。要想将这一赛事真正打造成上海市的精品赛事,除了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外,更需要市局的大力支持、悉心指导和共同参与,为此建议:

1、市级层面为主来做规划,开设论坛,本县积极配合。

2、在赛事的申办、承办上市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支持。

3、市有关部门加强与中央与市级媒体的协调,特别是赛事电视直播。

4、在市场运作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3篇:2011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路线图

2011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路线图(图文) 2011-10-14 13:37:57 来源:Biketo.com|自行车网 作者:BIKETO(RyanShan) 点击: 1640 次 我要评

论( 0)

欢迎转载我们的原创作品,请注明出自:[Biketo.com|自行车网] 进入论坛 我要投

Biketo自行车讯 伴随十一国庆的环京赛刚刚落下帷幕,10月下旬的海南岛又迎来了第六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岛赛”)。从以往几届环岛赛分析,各国参赛车手普遍对海南的环境、气候都颇有好感。这次环岛赛的奖金也大幅提高,各国的车队和车手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

环岛赛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体育品牌赛事,也是亚洲顶级(2.HC级)的自行车公路赛之一。据悉,今年环岛赛路线设定为逆时针方向进行,赛道囊括平路、丘陵、山地、绕城赛等公路赛所有类型,相信会让更多自行车迷和当地群众欣赏到精彩比赛。和往届赛事相比,本次的赛程依旧在9天展开,其中包含9个赛段和1个绕城赛,总里程为1399.3公里,相比去年总里程减少了约50公里。起、终点均设在三亚,赛事覆盖全省十八个市县,途径各市县的政府所在地、主要风景点。

本届环岛赛今年参赛的队伍有20支,参赛车队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UCI洲际队、UCI职业队和UCI洲际职业队。本届比赛还有不少新车队加入,如香港洲际队、马来西亚洲际队、南非洲际队、瑞士阿特拉斯洲际队等。值得一提的阿斯塔纳队和中国国家队刚刚结束环京赛,两支车队在环京赛的表现不俗,相信会将环京赛所积累的战术经验运用在环岛赛中。而西班牙赛维托职业队和荷兰禧玛诺洲际职业队也会再次亮相环岛赛。其比赛阵容实力强劲,赛事将会更加精彩、激烈。

10月20日 第一赛段

赛程达167.5公里,起点由三亚出发,途径陵水、本号、保亭最后抵达五指山,其中有2个爬坡点和三个冲刺点。 10月21日 第二赛段

赛程共计95公里,是开赛第一场绕圈赛,起点从五指山出发,绕行毛阳回到五指山,途中设定3个爬坡点和1个冲刺点。 10月22日 第三赛段

赛程共计162.9公里,由兴隆出发,赛事三个冲刺点也分别设定途径的万宁、龙滚、琼海,最后抵达文昌。 10月23日 第四赛段

赛程共计153.8公里,从文昌出发,3个冲刺点分别设在黄竹、雷鸣、定安,最后抵达海口。 10月24日 第五赛段

赛程共计154公里,2个冲刺点设定在临高、福山,最后抵达澄迈。 10月25日 第六赛段

由澄迈出发到儋州,赛程共计197.8公里,赛事设有4个冲刺点和一个爬坡点。 10月26日 第七赛段

从儋州出发过白沙、查苗、昌江最后抵达东方,是本届环岛赛中最长赛程(202公里),设有3个爬坡点和3个冲刺点。 10月27日 第八赛段

参赛车队由东方发车,途径江边、乐东以及保国,最后回到三亚。设有3个冲刺点和3个爬坡点。

10月28日 第九赛段 三亚环城赛,设有冲刺点。

以下是本次环岛赛公布的路线图,依次途经三亚、陵水、五指山、保亭、万宁、琼海、文昌、定安、海口、澄迈、临高、屯昌、琼中、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18个市县。不过由于近日来到暴雨天气,组委会可能届时会对部分赛段进行调整。

(新窗口打开图片可浏览大图)

第4篇:第二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蓬南镇工作方案

第二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遂宁站蓬溪蓬南段工作方案

(蓬南镇人民政府)

为切实做好第二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遂宁站蓬溪蓬南段工作,确保赛道安全、畅通、整洁,保证比赛万无一失,按照市、县工作安排,制定我镇工作方案。

一、领导小组

顾问:范宇翔党委书记

组长:申成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苏红兵人大主席

张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小青党委副书记

蒋全:副镇长、武装部长

何翎:副镇长

肖敏:副镇长

夏中华:大调解中心副主任

成员:王荣洪:党政办主任

敬洪南:派出所所长

刘文格:交警中队中队长

陈烈:运管所所长

唐:卫办主任

段光远:宣传文化中心主任

袁财柏: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唐永国:教办主任

二、工作机构及职能职责

(一)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加强与县、相邻乡镇的衔接、沟通和联系,保证信息畅通,动态掌握整个活动的状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责任人:肖敏王荣洪

(二)风貌整治组

负责赛道通过区域的环境卫生,特别是场镇赛道的环境卫生,包括建筑垃圾的整治、清运,杂草的清除、路面垃圾的清扫等。责任人:蒋全、夏中华

(三)宣传组

负责对整个活动进行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标语等形式进行,引导全民正确、 文明参与体育运动。责任人:张迟、王小青

(四)信访维稳组

负责对区域内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对矛盾点进行掌握,实现“人盯人、人看人”的办法。制定维稳工作预案。责任人:苏红兵

(五)秩序维护组

负责安排足够的人员把守赛道和交通岔路,人员计划在90人左右,包括全体镇干部、村官、社区干部、沿途村干部、部分民兵、预备役等。考虑从蓬南镇入口处开始到出口处,逐一安排具体人员到赛道具体位置,负责把守,看死守牢。责任人:苏红兵、张迟、王小青、蒋全、何翎、肖敏、夏中华

第5篇:“红塔杯”2008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亚保障执行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环岛赛打造成“亚洲顶级、国际一流、每年一届”的办赛目标,确保“红塔杯”2008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圆满成功,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特制定本保障执行方案。

一、赛事活动要素

(一)比赛时间:2008年11月11日至19日

(二)比赛(活动)项目:

1、开、闭幕式。

2、三亚市区内三公里序幕赛。

3、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亚起、终点赛)。

(三)比赛等级:洲际2.1级

(四)参赛人员:国际参赛队伍20支,参赛选手140人

二、赛事执行方案

(一)领导小组名单

名誉主任: 王 勇(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

主 任: 张 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执行主任: 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 主 任: 王少山(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天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成 员:林 勇(市委副秘书长、市接待办主任)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总编)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陈治邦(市交通局局长)

陈志勇(市卫生局局长)

曹 瑜(市教育局局长)

杜丽银(市旅游产业发展局局长)

邢打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玉壮(市公路局局长)

钱忠明(市园林环卫管理局局长)

任熙德(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

张上真(市公安局调研员)

周 雄(市外宣办主任、三亚电视台负责人)

石保平(三亚气象局局长)

徐 冰(市交警支队支队长)

左正和(市口岸办副主任)

韩建平(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副局长)

符继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调研员)

林 海(河西区管委会主任)

黄海雄(河东区管委会主任)

李 骥(海棠湾管理委员会主任、镇政府主要负责人)

季端荣(田独镇政府镇长)

许利永(南田农场海南神泉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观林(南新农场场长)

谢良雄(三亚市市政工程建设总公司总经理)

王万茂(凤凰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二)任务分工

1、办公室

主任:廖民生(市文体局局长)

负责处理组委会日常事务及各部门来文,承办组委会专题会议,协调、沟通、督办赛事重大事项。负责组委会文稿起草、证件制作、证照登记分发。负责大赛资料收集、整理,制作执委会便携电话通讯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责任单位:市文体局)

2、秘书组

组长:韩建平(市文体局副局长)

协助省组委会制定比赛开、闭幕式方案,落实编创及演职具体人员,制定三亚赛段及总颁奖的流程和场地布置方案。落实颁奖所需各类器材、音响、物品、人员等,做好开、闭幕式主席台、文艺表演舞台布置,牵头组织举办开幕式及组织闭幕式酒会。(责任单位:市文体局、市旅游局)

3、竞赛组

组长:符继雄(市文体局调研员)

制定赛事总体工作方案及工作流程,负责竞赛组织工作,检查竞赛所需器材、车辆、人员、牌照及标识落实情况。负责赛道广告牌、比赛路牌的安放和回收。培训志愿者,与省组委会保持联络,落实20支参赛队简介及抵离信息,协助组委会做好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市文体局)

4、交通保障组

组长:陈治邦(市交通局局长)

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市公路局:制定交通应急保障预案,完成比赛路线勘测工作,解决存在问题,保障比赛线路路面质量符合赛事等级要求。

市园林局:清扫路面,确保赛段路面清洁平整、无异物。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市公路局、市园林局、市政公司)

5、安全保卫组

组长:张上真(市公安局调研员)

市公安局:负责赛事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准确掌握赛事各赛段具体路线、比赛起止时间,制定比赛线路的安全保卫和交通管制实施方案,发布交通管制通告,保障比赛线路的畅通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公众交通的影响。落实各个赛段的护拦、路牌的标识摆放,安排人员与作业车辆、工具,做好迅速处理赛时交通突发事故的准备。赛前做好宣传,张贴告示,要求比赛路线沿途的村民禁放家畜。制定开、闭幕式及第一赛段庆功宴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预案。做好赛事期间领导、来宾、运动员活动场所及食宿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做好赛事的器材、场地等安全检查工作,消除各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6、接待服务组

组长:林勇(市委副秘书长、接待办主任)

市旅游局:与省组委会做好前期沟通与协调工作,保障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接待办:做好各参赛队、官员、嘉宾、裁判员、工作人员等有关人员的食宿及接送工作,协调做好有关嘉宾票务、用车、观光等服务,组织安排宴会、招待会,负责市领导交办的其它有关接待事项。

市外事办:协调做好有关国外领导、嘉宾、运动员、教练员、记者、观众等人员来三亚的活动安排,协助相关部门制作各类人员中英文证件、车辆标识、比赛标识、各个部门中英文名称,落实翻译等相关工作。

市口岸办:协调口岸部门做好有关人员、器材的出入境通关工作。(责任单位:市接待办、市外事办、市旅游局、市口岸办)

7、媒体服务组

组长:周雄(市外宣办主任、三亚电视台负责人)

市委宣传部: 制定赛事宣传工作方案,做好赛事前期宣传及筹备报道工作,提供宣传推介三亚的相关资料,负责新闻通稿、专稿的审查,协助落实航拍所需直升机,通知各媒体参加相关新闻发布会,协调各媒体做好赛事宣传与报道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媒体接待工作。

三亚电视台: 制定赛事宣传工作方案,做好赛事前期宣传及筹备报道工作。提供宣传推介三亚的相关资料,协助央视制作环岛赛宣传片。落实赛事相关报道媒体及工作人员,制定和改进航拍具体方案,做好赛事摄像、报道并制作赛事集锦光盘,协助岛内外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三亚晨报: 制定赛事宣传工作方案,做好赛事前期宣传及筹备报道工作,提供宣传推介三亚的相关资料,落实赛事相关报道媒体及工作人员,协助岛内外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三亚电视台、三亚晨报)

8、医疗救护保障组

组长:陈志勇(市卫生局局长)

落实赛事所需的2辆救护车、急救药品、医疗器械和随车医生、护士人选,对各食宿酒店进行食品卫生大检查,提供整改意见并监督执行,为参赛选手、官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做好赛事医疗救护工作。(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9、其他相关部门

市财政局:提供必要财政支持,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市气象局:提前向组委会提供赛事期间详细天气情况,及时发布最新信息,以便各方面组织工作顺利进行。

凤凰岛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开幕式场地和相关设施,全力以赴协助做好比赛开幕式工作。

市教育局、河西区、河东区、海棠湾镇、田独镇、南田农场、南新农场:制定赛事阶段工作预案,协助各个部门参与赛事实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制作横幅、彩旗及赛事所需宣传口号,组织学生、群众观看比赛,保障比赛路线的畅通和道路的干净整洁,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组织必要的安全保卫人员,确保赛事安全顺利完成。

附件:“红塔杯”2008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亚赛段气氛营造计划

附件:

“红塔杯”2008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亚赛段气氛营造计划

“红塔杯”2008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起、终点设在三亚市,并将在凤凰岛奥运中心广场举行开幕式。国际国内多家媒体将云集三亚,这是一次向全国及世界宣传三亚的极好契机。为体现三亚市各界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支持,激发三亚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展现三亚人民的精神风貌,推动《全民健身纲要》的进一步落实,积极营造本次赛事活动的良好气氛,特制定本计划:

一、开幕式

(一)时间:2008年11月11日上午9:00时

(二)地点:凤凰岛奥运中心广场

(三)活动任务安排:

1、政府办组织政府口150人;

2、市委办负责市委口150人;

3、河西区组织200人;

4、河东区组织200人;

5、教育局负责教育口500人。参加开幕式活动的人员必须在11月11日8:30前到达凤凰岛奥运中心广场集结,并按大会指定座位就坐。

二、序幕赛

(一)比赛时间:2008年11月11日上午10:00时。

(二)比赛路段:从金鸡岭街与三亚湾交汇处出发,经三亚湾路至海月广场左转迎宾路与旧铁路交叉口折返,原路回到起点(3公里)。

(三)活动任务安排:

1、参加开幕式各界群众在开幕式完毕后,到序幕赛比赛场地按照组委会划定的位置列队观看。

2、三亚学院300人、琼州大学三亚分校300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校300人、三亚城市职业学院300人、三亚中等职业中专学校300人,按执委会指定比赛路段两旁列队站立。

三、环城赛(第一赛段)

(一)比赛时间:2008年11月12日上午10:00时

(二)比赛路段:三亚富华大酒店—河西路与河东路绕10圈—美丽之冠—迎宾大道—田独—G224国道—保亭方向

(三)活动任务安排:

1、河东区1000人、三亚学院500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500人、琼州大学三亚分校300人在河东路营造气氛。

2、河西区1000人、三亚中等职业学院500人、三亚城市职业学院500人在河西路营造气氛。

3、市委老干局负责组织业余文艺队在河东、河西路两旁进行文艺表演。

4、市旅游局负责组织沿途酒店员工在各酒店前营造气氛。

5、田独镇组织2000名群众在运动员经过路段两旁列队迎送运动员。

6、海棠湾镇组织2000名群众在林旺路段两旁列队迎送运动员。

四、运动员返城与冲刺

(一)时间:2008年11月19日约12:00时

(二)冲刺地点:海月广场

(三)任务安排:

1、田独镇组织2000名群众在运动员经过路段列队迎送。

2、观众(原参加开幕式迎送人员)在冲刺路段两旁列队站立。

3、河西区组织1000名群众在冲刺路段两旁列队站立。

4、河东区组织1000名群众在冲刺路段两旁列队站立。

第6篇:2021东京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程时间

2020年东京残奥会将于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举行,r最让人全期待的公路自行车赛程到底如何安排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东京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程时间,欢迎阅读!

2021东京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程

比赛时间:8月31日 8:00 – 17:15

男子计时赛(C5~C1、H5~H1、B、T1-2)

女子计时赛(C5~C4、C1-3、H4-5、H1-3、B、T1-2)

比赛时间:9月1日 9:30 - 17:05

男子公路赛(H5、H4、H3、H1-2)

女子公路赛(H5、H1-4)

比赛时间:9月2日 9:30 - 16:45

女子公路赛(C4-5、T1-2)

男子公路赛(C1-3、T1-2)

混合H1-5团体接力

比赛时间:9月3日 9:30 - 16:45

男子公路赛(C4-5、B)

女子公路赛(C1-3、B)

东京残奥会铁人三项赛程安排

比赛时间: 8月28日 6:30 - 11:00

男子PTS4

女子PTS2

男子/女子PTVI

比赛时间: 8月29日 6:30 - 11:10

男子/女子PTWC

男子/女子PTS5

东京残奥会基本情况

东京残奥会共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和智力残疾三个残疾类别,射箭、田径、羽毛球、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马术、五人制盲人足球、盲人门球、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跆拳道、铁人三项、坐式排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橄榄球、轮椅网球等22个大项,539个小项,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约4400人参赛。其中羽毛球和跆拳道为本届比赛新增项目。全部比赛项目场地均在日本。

吉祥物

吉祥物名为SOMEITY,这个名字来自日语“染井吉野”和英语词组“so mighty”。“染井吉野”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樱花品种,“somighty”译为无所不能。Someity拥有强大的心理和身体力量,代表着那些排除万难,重新定义可能性的残奥会运动员。

口号

United By Emotion(激情聚会)。

比赛项目

东京残奥会共设置22个大项、23个分项的比赛项目。我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个残疾类别,射箭、田径、羽毛球、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五人制足球、盲人门球、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跆拳道、铁人三项、坐式排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等20个大项的比赛。

哪些比赛项目值得期待?

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连续四届残奥会,中国军团都夺得了奖牌榜和金牌榜的第一名。本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除了在田径、游泳、乒乓球及射箭等项目上,可能继续保持优势以外,在轮椅竞速、轮椅击剑、赛艇、皮划艇等项目上,也有望取得突破。此外,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轮椅篮球等集体项目,也都力争获得好成绩。

2021东京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程时间

上一篇:中标发言稿下一篇:年度总结财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