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岗位职责制度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需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制度?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村镇银行岗位职责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村镇银行岗位职责制度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困境与制度突围

摘要:设立村镇银行是国家为调解农村地区金融供需失衡、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一大举措。同时巨量民间资本的借机介入以寻求投资途径使得村镇银行备受关注。商业性和政策性之争、支农与营利的博弈使得村镇银行的发展一度失去方向。如何在这些博弈中取得平衡、找到一条符合村镇银行实际的发展道路刻不容缓。而域外社区银行的成功为村镇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对其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实现村镇银行向社区银行的转型是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村镇银行;社区银行;Umpqua

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大型商业银行在三四线城市的纷纷撤离以及农村信用社的不规范运作,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现象愈加明显,资金缺口也逐年扩大。据统计,2010年农村金融供需存量缺口达5.4万亿元,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扩大到7.6万亿元左右,突出的供需失衡问题反映出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难以满足,加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以及竞争的不充分,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村镇银行的顺势推出正是填补农村地区金融缺口的应然之作。

一、村镇银行的现状考察

2006年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文件中正式确定了“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正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虽然起步较晚,村镇银行近几年发展却相当迅速,已然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在规模方面,自2007年3月我国境内首家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起,经过几年发展村镇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图表一)。

截至2014年年末时,全国已批准设立村镇银行1153家,累计向152.1万家农户、27.7万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金额1.62万亿元,占村镇银行全部贷款的80.6%①。村镇银行在解决农村金融需求问题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与“三农”问题的联系程度上,设立初期村镇银行虽然有着良好的为“三农”服务的初衷,但银行为生存及利益,往往更加偏爱规模较大的贷款和更为优质的大中型客户,与普通商业银行并无太多区别。以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为例,在该行成立早期其存款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并无不同,二者利率也保持一致。而在贷款方面,虽然村镇银行主营“三农”贷款并对这类贷款进行了手续上的简化,但贷款利率要高于国家基准利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该行对农户贷款比例不高,截至2008年末,该行对农户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40%左右,这一数字还难以与其村镇银行的定位相匹配。与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相类似,浦发银行作为主发起行旗下的浦发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也未能完全改变原有商业银行的特点,2010年该行贷款主要对象为中小企业,对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的贷款仅占25.1%。

虽然在前期村镇银行一度有偏离其本旨的危险,但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和村镇银行自身的探索,村镇银行的业务重点开始逐渐向“三农”转移,为农户以及涉农企业提供贷款服务逐渐成为村镇银行的业务重点。以前述浦发村镇银行为例,2015年全年该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95%①,相比于4年前有着本质的提升,村镇银行的名字终于落到了实处。

二、困境解读:重重困境下的彳亍慢行

虽然村镇银行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不能忽略的是,我国村镇银行在理论上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受主发起行制度掣肘较多的困境,在实践中主体定位不清晰、产品服务趋于平庸以及公众信任薄弱等问题也严重影响村镇银行的发展。

(一)商业性和政策性之争

村镇银行的设立,无论是从起因还是从后期的规章政策规定来看,始终不离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题。为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在形式上若干意见和暂行规定对村镇银行的名称进行了规定,要求其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在实质上对地域范围和经营领域也进行了相应的限定。例如:根据暂行规定和若干意见,村镇银行只允许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不得跨区域吸收存款。同时对村镇银行关系人的担保贷款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以上不难看出村镇银行带有强烈的政策性意味,正因如此也引发了村镇银行性质上的尴尬,村镇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一直存在争议。虽然后来村镇银行属于商业银行而非政策性银行已成主流观点②,但若将村镇银行与一般的商业银行同等对待仍难以照顾到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

村镇银行商业性和政策性之争也凸显出一个问题:村镇银行从其设立伊始,便肩负着支持“三农”的政策性任务,而其商业银行的性质又决定了其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目标。政策上的要求与经营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导致村镇银行很难一以贯之,往往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偏离既定目标,朝着普通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而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的特点导致其对于小额、分散的融资需求往往难以满足,从而加剧了农村的融资困境。

(二)主发起银行制度掣肘

村镇银行相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允许民间资本的介入。而提及民间资本,对其进行疏导和有效利用一直是政府在金融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我国民间资本存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民间资本存量已达30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4%,而到2013年年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02.7万亿元,这其中个人存款就占到了45.2万亿③。庞大的民间资本因缺少有效疏导渠道而导致了地下钱庄等民间借贷组织大肆横行。典型的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浙江温州市,两地2011年民间借贷规模便已达到3100亿元,而多数家庭和企业早已卷入这场民间资本的狂潮。加之2007年吴英案爆发,民间资本的隐忧暴露在公众视野下,这一切使得政府当局不得不对如此巨量的民间资本进行严格的规制和疏导。

然而目前疏导情况尚不乐观,201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PPP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①,到该年度中旬与社会资本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尚不足10%,民间资本出于对政府和政策的担忧,对于这种PPP项目缺乏足够的热情。况且这些项目的投资数额在巨量的民间资本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仅依靠政府与民间资本简单的合作尚不能满足民间资本的胃口。

与PPP项目的门前冷落相比,银行业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民间资本炒作的热点。民间资本对于民营银行需求的呼声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然而目前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仍然采取“批准一家,设立一家”的模式进行。2014年年末我国批准设立的首批民营银行资金总额794亿元,负债总额651亿元②,这与仅净利润就超过9200亿元的“五大行”相比更是不值一提。政府对民营银行的谨慎态度也直接导致了民间资本难以在民营银行领域大施拳脚,至此民间资本只能依靠村镇银行这一领地以求有所作为。

主发起行制度本身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持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本色”而设立。因为20%持股比例的存在,主发起行享有对村镇银行的绝对话语权,能够有效保证村镇银行不会演变为民间资本操纵下的工具。然而主发起行制度的存在却使得很多地区民间资本跃跃欲试但终因商业银行缺乏兴趣不愿作为主发起行而告失败。已经设立的村镇银行中许多主发起行也并不满足既有的持股比例而想要对村镇银行绝对控股,从而使得这其中民间资本进一步受到挤压和排斥,难以激发其热情。

(三)公众信任不足导致的筹资困境

村镇银行在运营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吸收存款能力不足,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信任缺失。当我们拿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较时,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在公众信任层面是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尤其在我国,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对于银行业的垄断导致民众对其无比信任,以至于民众在投资时甚至不考虑目标银行的运营状况。国有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支撑一旦运营出现困境也会有国家财政为其保驾护航,因此几乎不存在破产的风险。国有银行的优势进一步压缩了村镇银行的生存空间。虽然2015年5月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村镇银行储户的资金安全,但面对注册资本仅有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村镇银行③,储户仍然对其抱有怀疑态度,而且村镇银行对于多数人来说尚属于“新鲜事物”,对其欠缺深入了解也是村镇银行难以吸收公众存款的一个原因。同时目前多数村镇银行理财产品匮乏,缺少吸引储户的产品。为吸收存款,部分村镇银行甚至与P2P平台展开合作,最后因政府的紧急叫停而告终。

(四)支农路线的偏离

如前所述,村镇银行政策性和商业性之争导致其很难在支持“三农”发展的道路上一以贯之。而就目前实际来看,这种趋势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经营网点分布不均,东部多于西部;部分银行服务重心偏离,农户个人贷款上限偏低。

在村镇银行经营网点的分布上,根据银监会最新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图表二)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村镇银行数量快速增长且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东部地区村镇银行经营网点数量较多,中西部地区与之仍有一定差距。各省份之间差距明显,单省份而言,拥有网点最多的山东省经营网点达342家,而青海最低,仅有5家。另外,在同一地区经营网点的选择上城乡之间也存在差距,县城驻地相比于乡镇一级更受欢迎。

根据2015年3月20日在京召开的中银协村镇银行工作委员会成立暨一届一次常委会会议披露的数据:2014年全年全国村镇银行贷款余额4862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11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05亿元,两项分别占比43.42%和49.47%,合计占比超过92.88%可以看出,在服务对象方面,总体上村镇银行将农户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放在首位。不过就具体个别村镇银行而言,仍偏向于向非农户、中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这主要表现在为农户个人以及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额度上限较低,部分村镇银行个人贷款额度上限仅为3万元,一旦农户有超过3万元的融资需求就需要走复杂而繁琐的手续,与3万元以下直接授信发放完全不同。

(五)产品和服务缺乏特色

村镇银行本身具有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的先天优势,加之其本身驻扎在乡镇一级,能够与客户直接接触,使其在经营上本应可以因地制宜、极具特色。然而目前其却在治理上向普通商业银行靠拢,经营上依然依靠“存、贷、汇”这三样传统业务,难以推出吸引客户的产品和服务。

三、它山之石:美国社区银行的经验借鉴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在美国发展最为典型,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社区银行的数量占据了整个美国银行数量的95%并覆盖了全美绝大多数的农村和小城镇。虽然在资产上社区银行仅占银行业的14%(在198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8%),但却提供了46%的农业和工业小额贷款。近年来,因为银行间的兼并频发,美国社区银行的总数在不断下降,但规模却逐年增大,资产规模100亿美元以上的社区银行占比从1984年的27%上升到了2011年的80%①,足以引起大型商业银行和政府监管层的重视,也使得社区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一)社区银行的定义。对于“社区银行”这一概念迄今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在美国,社区银行一般是指资产规模在10亿美金以下的银行。但随着银行规模的迅速膨胀以及银行本身的日益复杂,笼统地采用资产规模这一标准已经明显不符合实际的需要,很多非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较小也容易被划分为社区银行。因此2012年FDIC发布了《FDIC CommunityBankingStudy》对社区银行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界定。根据该文件,社区银行应当符合如下标准:(1)资产规模少于100亿美元①;(2)私有(或称民营),或虽公开发行股票但未大规模流通;(3)主要提供传统的金融产品服务,涉外业务较少;(4)贷款占比33%以上,核心资产占比50%以上;(5)拥有至少1处办事机构,但办事机构数量存在上限(1985年上限为40家,2010年上限提升到了75家);(6)跨州分支机构不超过3家,在大都市拥有的办事机构(MSA)不超过2家。

虽然对于社区银行的定义至今未有定论,但社区银行在美国却成为区域内为小微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小额贷款的主力金融机构并通过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而赚取了可观的利润。(图表三)同时由于社区银行将经营业务的地域限制在较小的区域内,对于跨区域的业务和资金流动实行严格的控制,因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的外流,避免了我国村镇银行常见的资金“农转非”、“西转东”的问题。对于区域的严格控制以及灵活的经营策略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虽然业务总体上专注于传统金融服务,但在方式上这些社区银行求新求变,贴近本区域的特色,因而涌现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社区银行。著名的Umpqua社区银行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Umpqua社区银行概况

Umpqua银行于1953年由7名共济会成员在美国俄勒冈州发起成立,该行成立的目的在于为伐木工提供薪水汇兑服务。在成立初期Umpqua银行规模极小,仅有7名工作人员和75000美元的资产,而接下来20年的时间里,该行偏安于俄勒冈州的一隅发展一度极为缓慢,资产最高时仅到1.5亿美元。直至1994年,RayDavis担任了该行的CEO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Umpqua银行才有了巨大的改观。Davis将Umpqua银行定位为“致力于差异化服务和专注于社区”银行,将提供温馨和人性化的服务作为银行的主打牌,并于次年(1995年)设立了第一家零售导向的旗舰店(retail-orientedflagshipstore)。旗舰店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总行-支行”的观念,在Umpqua银行所有的旗舰店均以“支店”自称,并通过精美的装修、节庆日的特殊活动以及其他与顾客的亲密活动来获得顾客的认可。1996年,仅在莱恩县这种旗舰店已经达到4家,收到了强烈反响。为此当年Umpqua银行获得了“全美100家最受雇员欢迎公司”的称号。

2016年4月20日Umpqua银行公布了其2015年年报,根据该年报,2015年Umpqua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230亿美元并拥有4491名正式员工。在其大本营俄勒冈州开设了总共118家支店,覆盖了该州的全部县区。市场份额方面Umpqua在多数县区取得了前三的位置并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近半的市场份额②(Curry地区49.6%,Douglas地区70.5%),同时在华盛顿州、加州、爱荷华州等地均设有支店。作为NASDAQ的上市公司Umpqua在2015年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净收益2.22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51%。Umpqua依靠区域内的小额贷款服务却能获得如此大的利润和影响力,使之成为社区银行的翘楚。

(三)Umpqua银行发展经验研究。

(1)专注为社区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Umpqua虽然也在试图增进与大客户、大型商业银行的联系,但其根基仍然是社区银行业务。银行虽然在俄勒冈以外的部分州开设业务,但这些业务也仅限在开设地本地小范围内提供金融服务,本质上仍然属于社区内业务。根据该银行年报披露,2015年社区银行业务规模达到201.95亿,收益是2013年的两倍,发展势头强劲。

为了保持社区银行业务的支柱地位,Umpqua着力于配套设施的完善。在互联网业务突飞猛进的今天,Umpqua仍然对实体店进行不断修缮。因为实体店相对于网上银行可以直接与客户接触,对于银行来说,直接接触便为其提供了为客户介绍更多相关业务的机会,从而使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更为紧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Umpqua之所以更偏向于实体店,是因为社区银行本身开设在与客户距离很近的县城和乡镇,直接前往实体店办理业务相当便利而省去了互联网银行的繁琐与安全顾虑。

(2)差异化的服务。差异化服务是Umpqua区别于其他社区银行的核心特征。长期以来Umpqua银行一直试图打破银行在客户面前冰冷的传统形象,将舒适愉悦的新银行文化带到客户面前。从1995年开设第一家旗舰店以来,Umpqua始终将支店作为其业务开展的核心场所。2003年第二代旗舰店在波特兰开业,相对于第一代旗舰店波特兰店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店内装修上都更进一步。除了在选址上参考了星巴克的选址标准在繁华街区的核心地段营业,店内装修上更是完全看不出银行的味道。旗舰店里工作人员均受过丽思卡尔顿酒店(The Ritz-Carlton)的专业培训,加上舒适的环境与巧妙的布局,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客户也更愿意接受银行更多的服务。

(3)简洁的资产结构。在银行业私有的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构成上更不存在多余限制,简洁的资产结构使其在实际运营中没有任何负担。由于业务上仍然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Umpqua银行的贷款业务十分突出,总额为168.47亿美元,占银行总资产的72%,贷款主要投放在地产和工商业、农业。作为银行业的一分子,Umpqua是FDIC的成员,受FDIC以及其他政府金融机构的监管,但对于业务的开展银行本身有极大的经营自主权,各项业务更能灵活展开。

四、我国村镇银行试水社区银行的建议

目前将我国村镇银行定义为社区银行是一种可行的发展路径。社区银行严格的地域限制能够最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倒流的问题,同时由于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实际上与社区银行本质相似,将其进行明确定位更方便其先进经验的借鉴。而社区银行这一定位本身,已经为村镇银行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领域,最大程度上避免与大型商业银行展开直接竞争,为自身争取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为引导村镇银行向社区银行的转变,参照以Umpqua为代表的社区银行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目前村镇银行以下几个方面亟需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一)“社区”的限定

社区银行的一大本质特征是对经营区域进行严格的限定。在试水社区银行之前,必须对“社区”的范围进行明确规定。根据暂行规定,目前村镇银行可在县(市)以及乡(镇)设立并不允许跨区经营,意即目前村镇银行的范围最大覆盖到县(市)一级。而不允许跨区经营也导致村镇银行最多在一个市的范围内展开业务。这对于将社区范围可以限定为一州的美国来说,相对保守。不过在初期这种谨慎能最大化防止资产的外流,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规定。当然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适当放宽区域的限制也并无不可。

(二)主发起行的剥离

若要实现向社区银行的转变,就不得不对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也就是主发起行制度进行剖析和取舍。因为主发起行制度的存在,民间资本若要介入,必须等待本地商业银行的发起;在日常运营中村镇银行更是几乎要完全听命于主发起行的安排。因此对于该制度的存废,学界颇多讨论。笔者认为,村镇银行若要发展为社区银行,主发起行制度实无存在必要,进言之,只要主发起行制度存在,村镇银行便不能成为社区银行。参照国外社区银行,其在资本构成上并无硬性要求,而这些社区银行的发展也并未因无发起银行而偏离原有之轨迹。对于村镇银行偏离原意、缺乏经营和治理经验的顾虑,更应当通过严格而完善的监管以及体系而成熟的辅助工作来解决。一味依赖于主发起行,依赖于国有资本控制下“戴着脚链跳舞”并非良策。

(三)业务和服务的改进

以Umpqua银行为代表的社区银行,通过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反观我国村镇银行,尚缺乏自身特色,在实际经营中也并未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开展业务。因此有必要着力于特色产品和服务的构建,结合区域内的实际为客户量身打造产品而不必与传统商业银行亦步亦趋。在这一点上,无论是Umpqua银行的旗舰店策略还是诸如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交叉销售策略”(cross-sell strategy)①对于村镇银行均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五、余论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具有政策性意味的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也是民间资本参与的热点。如何引导其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同时解决支农性难题不但关乎村镇银行自身生存更关乎巨量民间资本的疏导及利用问题。有域外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在前,村镇银行应当借机全力追赶。为此需要政策上减少主发起行制度等对其的限制,银行运营中也需要自身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并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取胜,从而为我国金融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亦文.中国普惠金融研究丛书:中国农村金融三维均衡发展研究[M],2015,湖南大学出版社,P6

[2]李鸿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基于对全国3家村镇银行的调查[J],武汉金融,2010(03)

[3]柴瑞娟.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9

[4] 杨松,张永亮.我国村镇银行设立制度之省察及重构——以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为视角[J],法商研究,2014(03)

[5] 王修华,贺小金,何婧. 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0(08)

[6]Steven A. Bank.Devaluing Reform: The Derivatives Market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J], Depaul Business Law Journal, March 1995

[7] 柴瑞娟. 民间资本控股村镇银行:逻辑证成与法律规制[J],法学评论,2012(06)

[8]周顺兴,林乐芬. 银行业竞争提升了金融服务普惠性吗?——来自江苏省村镇银行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5(06)

[9]刘凡冰,许燕.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法律对策——以西北地区的调查为依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洪峰

作者:殷彤

第2篇: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

摘要: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新政,其中村镇银行这一全新机构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在剖析《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分析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进而讨论村镇银行的积极意义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村镇银行;制度设计;农村金融

一、引言: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催生村镇银行

为解决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中国的政策、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努力。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农村金融基本框架的存量改革却变得举步维艰,于是,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增加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增量改革推进存量改革就变得异常迫切。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首先叩响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大门。而从连续四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发展有了政策依据。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该《意见》中,进一步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农村金融市场的大门进一步开放。

在银监会的《意见》中,围绕鼓励各种渠道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意见》明确给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其中,除包括了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与重组,对人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发展,以及对长期存在的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的肯定之外,一个新的提法尤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即《意见》“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那么,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要如何建立?其究竟采取一种怎样的制度安排?村镇银行的建立意义何在?其又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述。

二、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

继《意见》出台,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村镇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具体可参照的依据。2007年3月1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正式挂牌开业,三家村镇银行的试点性建立为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提供了研究的对象。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暂行规定》,所谓“村镇银行”其本质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它与其他银行类机构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而“村镇”一词主要刻画了其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由于这一界定,村镇银行同时在制度设计上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设立条件

与一般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样,村镇银行的设立需要在章程、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开展业务的设施等方面符合规定,同时,1.村镇银行可以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l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由此可见,村镇银行的设立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开拓了新渠道,其设立门槛也明显低于一般银行业金融机构。另外,村镇银行组织形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可以多样化。村镇银行可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拨付营运资金额度及比例的限制。这改变了原来农信社组织形式上单一性,及其不能跨县域经营的限制,为区域性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拓展业务提供了机遇。

(二)股权设置和股东资格

诚如村镇银行设立条件要求,其出资人可以是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在《暂行规定》中对于村镇银行的各类型股东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机构类股东包括境内外金融机构及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对其共同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稳健的财务、良好的公司治理及健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自然人股东则更强调的是良好的声誉及人股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这样的要求将有利于村镇银行的稳健经营,减少其经营风险。

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执行。其中,1.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2.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3.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4.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5.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事前应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这样的股权设置要求保证了村镇银行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控股,将有利于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

(三)治理结构

村镇银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在其章程中明确。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在《暂行规定》中对于董事会、行长、独立董事、各专业委员会等的设立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创新与多样化提供了空间,可以采用传统的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也可以采取更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完全由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等来决定。同时,村镇银行要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规模的薪酬分配制度、正向激励约束机制,培育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这一方面涉及村镇银行内部的团队建设,同时对于来自外部的村镇银行与农村地区的相融合提出了要求。

(四)经营管理

村镇银行业务内容与一般银行业机构类似,包括了存、贷、汇等,业务范围不受限制,堪称“全能银行”。但是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其贷款业务所面向的对象,《暂行规定》中强调,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信贷方式也可灵活多样,坚持小额、分散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

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同时,可根据业务发展建立授信工作机制,合理确定不同借款人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以内,村镇银行可以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方式发放贷款。对村镇银行贷款业务的如上界定为其划定了市场空间与对象,同时也对其在业务上的创新提出了要求。显然传统的银行业务形式难以适应小额、分散的农村金融需求,其需要在研究市场的基础上采取更灵活多样的业务方式。如已成立的融丰村镇银行将农民申请贷款的审批时间压缩在一周甚至更短,而且手续简便,根据农民提交的资料(土地情况、生产用途等)直接审批,一般额度在2-3万元,不设上限,视农户土地实际经营状况而定。而为控制风险,融丰村镇银行要求5户联保;此外融丰还打算与农户下游的粮食收购企业、上游种子化肥提供单位合作,由后者提供担保,这两种担保均无需实物抵押。

(五)风险控制及监管

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村镇银行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三、关于村镇银行的几点思考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其成立与发展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有益尝试。银监会《暂行规定》对其制度安排给予了较完整的设定,虽然从纸质到现实的实验刚刚开始,但这无疑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村镇银行的试验才刚刚开始,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这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之举。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由于多种原因,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服务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具有低门槛、多元化资金来源、灵活多样的股权与治理结构的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对农村金融体系存量改革的思路,引入增量因素,必将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深化。

第二,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内长期的存量改革绩效甚微,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距离农村越行越远,农发行“先天不足”难以为继,而农信社在股权设置、治理结构、组织制度等方面更是沉疴难愈。而村镇银行从成立之始,对其设立条件、股权设置、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内控机制及监管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尤其对多样化资金的开放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建立,对股东在财务状况、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形成了机构经营者的优胜劣汰,而严格的监管更促进了机构的成长,这样一个全新的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必将推动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

第三,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关于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机构多元化的理论讨论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却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长期以来,改革的重点始终围绕着农村信用社这一存量机构展开,可是从多年改革的结果来看,无论是规范合作制、抑或提供多种模式的改革尝试,其效果都不甚理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其经营绩效并未得到根本的好转。深究其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这造成了一方面农信社本身缺乏改进的动力,而另一方面政府也难以下大决心彻底清除绩效差的信用社。而村镇银行的建立,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引入了新的机构,无疑将会与农信社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给农信社一定的发展压力,在促进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促成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第四,村镇银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实际上能够提供资金供给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是由于农信社受到体制、产权、管理等一些问题的束缚,其整体的经营绩效不良,加之大量的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机构的外流,能够为农村提供的资金十分有限,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新机构的成立,尤其村镇银行从成立之初就将其界定为“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必将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缓解农民资金需求的困境。

第五,为民间资金提供了良性的发展渠道。在我国长期的金融抑制条件下,为了从金融领域内获取高额利润,大量的民间资金以“灰色”身份参与着各种形式的地下金融活动,难以寻找到正规的发展渠道,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也为资金的所有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村镇银行“可以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作为发起人或出资人”,明确指出了民间资金可以进入银行业,这是继人民银行“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试点以来再一次对民间资金打开了大门,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条正规化发展的合理渠道。

(二)村镇银行能否解决农村金融的全部问题

农村金融的全部问题都是围绕着向农村人口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而展开,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难题。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而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包含了多个层次,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后的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有兼业经营的农工商户、有较大规模的种养殖户、也有传统的农业经营者、还有部分需要政府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资金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单一的机构无论是农信社或者新引入的村镇银行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问题。因此,在推进新机构的增量改革的过程中,存量的改革也需要同步进行,围绕逐步完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推动机构多元化才是解决农村金融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一是注意发挥现有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利用一定的政策措施引导包括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的资金回流农村;二是强化政策金融机构,不仅仅是政策性信贷,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问题,还包括构建政策性保险、政策性担保机制等;三是进一步推动农信社改革,在许多传统农区、贫困地区,尽管农信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其事实上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期,其作用还无法为其他机构所取代,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积极推动其改革与发展;四是关注农村金融领域内已经出现的资金供给创新形式,包括以前存在的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2005年人民银行开始进行的“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试点,此

次银监会《意见》中提出的类似前者的贷款子公司,以及长期存在于民间此次被肯定的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些创新形式必将丰富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有利于竞争性市场的形成。同时,构建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完善与建立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必不可少。

(三)村镇银行是否能够真正留在农村地区

从上述对于村镇银行现行制度安排的剖析可以看到,村镇银行从其资金来源来看包含了国内外的银行资本、国内的产业资本以及民间资金,这些资金所追求的无一不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事实上村镇银行也属于商业性银行机构的范畴,如何保证其长期留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传统农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政策的引导与配套。同时,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来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由于《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事实上这一新机构仍然不能脱离现有金融机构独立存在。那么,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作为惟一股东,能否在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上有所作为就十分值得商榷了,因为在长期农村金融的实践中已经发现,国内商业银行距离农村越来越远,其不仅很难为农村地区提供资金的供给,并且其在县域以下的机构反而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另外,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做大”的信贷方式,是否能主动去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小额、分散特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再者,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如果真要留在农村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成本应该比建立或控股村镇银行更低一些,其是否会“舍近求远”也是值得关注的,因为作为一个以盈利性为目的的机构而言,其“舍近”而“求远”相信必是有隐蔽的利益所在,诸如民间资金可能会通过与其的幕后交易获得村镇银行的控股权,届时可能在监管上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新成本。因此,对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而言,显然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

(四)是否能够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诚然,村镇银行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建立了起来,并且其也愿意留在农村地区,那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即其是否能够在覆盖面与机构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平衡点。从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在中国的实践来看,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很难解决,覆盖面要求尽可能地通过提供小额、灵活的信贷服务来满足更多人的金融需求,而小额、分散的服务其成本相对较高,这就需要贷款利率的科学确定,需要相对较高的利率。但是,面对给农民的贷款,如果利率太高,农民难以接受,而要是贷给那些已经脱离了基本农业的有高赢利机会的人,可能短期会赚一些钱,但这样的风险就会很大。如果利率过低,而村镇银行规模太小,就可能出现难以维持的局面。因为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来看,其硬件、运营、技术支持与培训成本都很高,有规模才有效益,而作为村镇银行的控股者或者惟一投资者,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其在经营理念、人才、资金等对村镇银行的输入,就难以确保村镇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然,村镇银行到底要有多大规模,才能既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又能维持自身的发展?现在还很难找到答案,这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李莉莉

第3篇:浅析村镇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摘 要:在农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瞄准县域金融市场的巨大资金需求和资金缺口,纷纷加快机构建设步伐,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红利。使得起步晚、家底薄、规模小、盈利弱的村镇银行不得不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竞争从来就是把“双刃剑”,能够促使村镇银行重新审视发展思路,以此为契机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帮助企业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 发展战略 全面预算管理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的发展平台,是民生金融服务的关键和重点。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我国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成功模式,在农村地区设立了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希望借此缓解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村镇银行成立以来,秉承“助力小微、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为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地区的资金需求不断增长,各金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县域市场,县域金融市场竞争者增加,市场争夺激烈。外部竞争压力使运营成本高、盈利能力弱的村镇银行在日益商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倍感压力。在去杠杆和强监管的宏观政策影响下,村镇银行唯有转变经营思路,尽快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迫切性

1.1 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理顺治理结构

村镇银行独有的“发起人制度”使村镇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发起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银监会《关于加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主发起行应根据村镇银行需要提供信息科技、支付结算、人员培训等服务,指导村镇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主发起行应维护村镇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自主权。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处理好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明晰双方的责权。通过建立与公司治理结构匹配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规范股东、董事会、经营层的管理责任,约束各方行为,避免相互拉扯、相互干扰。

1.2 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实现发展战略

预算是企业在战略规划和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形式反映的特定期间的具体行动计划。全面预算是联结战略与执行的管理工具。通过全员参与逐步培养部门与员工的主动参与意识,将战略思想传达到每一位员工。通过业务预算、投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明确资源配置重點,使企业的战略、长短期目标和年度行动计划协同配合。通过考核评价,建立责任传导机制,提高部门与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将预算管理工作延伸到业务活动层面,减少无效、低效作业,持续改善盈利能力,促进发展战略的实施。

2 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1 探寻适合当地经济特色的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由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千差万别,使企业战略具有特殊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村镇银行因业务范围被严格限制的当地范围,在制定战略时不能完全照搬发起行,必须充分收集并分析区域经济规划、产业布局等外部环境信息,结合企业的组织资源和能力,把握好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时机,找准市场定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战略目标并加以分解,形成与之对应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

2.2 实施全面管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村镇银行明确战略目标以后,将战略目标融入全面预算管理,促使村镇银行在明确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发展计划的关系,调动企业资源重点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品牌,建立竞争优势。通过实施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流程控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实现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管理质量,增强发展动力,提升经济效益,落实发展战略。

2.3 建立、健全与符合治理结构匹配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与公司治理相匹配的预算组织体系,主要是指建立与公司治理相匹配的预算决策机构。预算决策机构在预算组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股东(大)会是法定权力机构,负责审议批准预算方案;董事会是法定决策机构,负责制订预算方案;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专业机构,负责编制和平衡预算草案;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经股东会批准的预算方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安排,明确了各机构的工作职责,能较好地规范和约束发起行参与经营管理的行为。发起行以股东身份参与村镇银行公司治理,按照市场化原则处理业务往来关系,有利于保护其他股东利益,推动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2.4 建立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评价体系,并非单纯的追求靓丽的预算执行结果,而是引导预算管理向业务管理、经营管理活动渗透,使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工作管理紧密结合,利用预算管理来落实并完成绩效考核目标,使预算责任主体从“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促进责任主体把工作重点转向增加企业价值的工作。因此必须打破传统只重视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平衡记分法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审视自身,成为评价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的理想工具。

3 结语

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村镇银行在市场竞争下的必然选择,从单一的财务预算向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相结合的全面预算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唯一持续推进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建设,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引领作用,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内涵式增长。

参考文献

[1] 全面预算管理在卷烟工业企业的应用课题组.卷烟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2] 刘俊勇.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的观点[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3] 梁星.基于作业的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 毛红亚.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5] 李鸣.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6(12).

[6] 刘雪贞.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5).

[7] 刘美英.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 2017(26).

作者:潘佳音

第4篇:村镇银行岗位职责

****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职能部门设置、职责

及主要负责人名单

**8*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设置综合部、业务部、营业室三个职能部门。

综合部的部门职责

1、 具备办公室的基本职能,具体为文书处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材料起草工作、会议管理工作、调查研究工作、协调联系工作、督查、催办工作、法律事务工作、公共关系工作、保密工作、日常工作信息管理工作、公务接待工作、印信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

2、 负责全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3、 负责本行计算机设备的标识、保管、调配、防护工作,做好设备维修保养,使其保持正常运行;

4、 负责本行采购物资的出入库制度,做到帐、物、卡相符,按规定时间进行库房的核查工作;

5、 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全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牵头完成审计工作。

6、 负责全行的安全保卫工作,并进行监督管理。

7、 负责本行会计报表的整理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做好经营成果的数据分析;

8、 遵循财务实施细则及时做好资金的拨付,保证本行采购等资金支付通畅有序进行;

9、 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业务部的部门职责

1、 负责全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管理工作,制定全行存、贷款政策;

2、 负责本行贷款的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工作,有效控制信贷工作过程;

3、 负责本行信贷相关报表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

4、 负责本行新产品的营销工作,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 负责组织本行公司、票据等业务的营销、经营、市场拓展及产品开发等。

6、 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营业室的部门职责

1、 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结算业务的各项规定及法律法规。

2、 负责办理储蓄业务。储蓄业务包括个人活期储蓄的存取款、定期储蓄的存取款、个人银行结算帐户结算业务、零存整取业务、外币业务、其他业务。

3、 负责办理会计业务。会计业务包括一般结算业务、清算业务以及贷款的核算工作等其他业务,并形成会计报表。

综合部经理:业务部经理:营业室主任: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名单

XXX XXX XXX

第5篇:村镇银行保安岗位职责

保安人员岗位职责

主要职责:安全、秩序、整洁、文明,处理突发事件。 ( 一 )保护营业大堂、自助银行等区域银行和客户的财产、设备及人身安全;

(二)做好银行人员为ATM机加钞时的安全警戒;

(三)协助押运人员作好款箱进出及现金调运的安全防范工作;

(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关注可疑情况和可疑人员,每十五分钟对大堂、自助银行、贵宾室和大门外进行一次巡视;

(五)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要求,做好大额存取现客户的护卫工作。( 六)维护营业现场良好工作秩序;

(七)帮助和引导客户到相应柜台、自助机具办理业务;

(八)提醒客户遵守叫号排队和银行的其他规定;

(九)礼貌、策略地制止客户在营业大厅的不文明行为;

(十)维持门前交通秩序,引导客户车辆停放;

(十一)对可疑人员和停靠车辆进行盘查。

(十二)保持营业大门口地面、墙面整洁,及时清除污物垃圾;

(十三)保持桌面、柜面整洁,随时将业务凭证、宣传单、烟灰缸等物品摆放整齐;

(十四)每日营业终了将门口打扫干净;

(十五)发现机具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设施物品损坏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和处理。(十六)按规定着装上岗,包括制服、帽子、领带、武装带、皮鞋,保持仪容整洁; (十七)站立巡视,适当就坐调节体力,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保持良好警姿; (十八)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有事须请假;

(十九)不擅离岗位,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二十)严禁酒后上岗,不在工作区域用餐、吸烟;

(二十一)中午有半小时就餐时间,时间上应与大堂经理错开;

(二十二)岗位上不大声喧哗,不与人聊闲天;

(二十三)对待客户文明礼貌,不做不负责的回答和结论,自觉维护农行良好形象和声誉。

(二十四)做好

二、三楼外来人员的询问、登记、引导工作。

(二十五)做好村镇银行办公大楼的布防撤防工作。

(二十五)如遇突发(案情)事件,应迅速作出准确的反应和判断,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向支行保卫部门和网点负责人汇报,防止事态扩大。

(二十六)及时完成本行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6篇:村镇银行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镇银行的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维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企业会计准则》等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村镇银行及所属机构。村镇银行是依法登记注册的,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具有法人地位的股份制金融企业。

第三条 村镇银行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并接受财政、税务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 村镇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盈利增长,提高资本回报率,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第五条 实行财务报告制度。村镇银行在购买各类资产单件价值超过五万元时,应报主发起行审批或备案。

第二章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管理 第六条 所有者权益是股东对村镇银行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第七条 村镇银行设立时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法定资本金是股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时实际缴纳的出资额。

第八条 村镇银行吸收的存款应按照有关监管机构的要求足额缴纳存款准备金。

第三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九条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等。

第十条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各种用具或物品。下列物品不论单位价值大小,均为低值易耗品:密押机、点钞机、铁皮柜、保险柜、打捆机、计息器、记账机、印鉴鉴别仪、压数机、打孔机。低值易耗品可一次或分次摊入成本。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第十二条 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应采用分类、按月计提的方法,计入管理费用。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折旧。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折旧年限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及有关规定确定。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

第十四条 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或台帐,并定期进行清查,做到帐、卡、物相符。

第十五条 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的固定资产要足额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等到资产处置时才可转出。

第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和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第四章 现金管理

第十七条 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结算备付金、一般转存款、存放同业款项以及其他形式的现金资产。

第十八条 发生出纳长短款、结算业务差错款等,应及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按照“长款归公、短款自补”的原则处理。

第十九条 对现金资产业务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第五章 贷款管理 第二十条 贷款的发放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建立规范的贷款审批制度和监督控制制度。应在执行国家利率政策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制定利率水平,正确计算贷款利息。并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有关规定对贷款形态进行分类认定。

第二十一条 贷款本金按照实际发生额计价,按照合同利率和期限计算应收利息。

第二十二条 票据贴现贷款按照贴现票据的面值计价入账,贴现票据价值与支付给贴现申请人款项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三条 抵债资产处置应采取公开拍卖方式,拍卖所得扣除相关费用后与抵债资产接收价格差额部分计入营业外收支。

第二十四条 期末按照正常类贷款余额的1%、关注类贷款余额2%、次级类贷款余额的25%、可疑类贷款余额的50%、损失类贷款余额的100%的比例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贷款,经授权审批后及时予以核销。

第六章 其他类资产管理

第二十五条 其他类资产包括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

第二十六条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第二十七条 无形资产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其使用寿命内,采用合理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如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第二十八条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开始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期的损益。

第二十九条 长期待摊费用按月或季在摊销期限内均衡摊销。待摊费用摊销时,应根据具体内容,分别计入具体的费用项目。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本行受益,应当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不得再留待以后期间摊销。

第三十条 其他应收款是指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暂时挂账的各类款项,包括职工差旅费借款、待处理出纳短款、待结案诉讼费和待处理案件资金挂账等具体项目。对其他应收款入账应建立入账和核销审批制度。登记台账,定期核对,及时清理销账。期末根据其他应收款可回收可能性计提坏账准备,对确实无法收回的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后及时核销。

第七章 收入管理

第三十一条 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第三十二条 营业收入指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要包括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补贴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等。实现的各项收入应合理计入相应的会计期间。

第三十三条 营业外收入指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净收入、无形资产清理净收入、待处理抵债资产持有收入和处置净收入、罚款收入以及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所有收入的款项应及时、足额收妥入账。不得挤占挪用,不得冲减费用和滞留账外并形成小金库,不得私设会计账簿。

第八章 支出管理

第三十四条 支出包括成本费用支出和营业外支出。 第三十五条 成本费用支出指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营业支出。

第三十六条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对营业外支出应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第三十七条

应当严格区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成本支出与营业外支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建立健全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对大额支出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度。

第三十八条 管理费用指在办理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按支出性质分为人员费用(包括工资、临时工工资、内退职工基本生活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辞退福利等)和业务费用(包括公杂费、差旅费、会议费、外事费、邮电费、印刷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车船使用费、宣教费、取暖降温费、租赁费、钞币运送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安全防卫费、修理费、财产保险费、法律事务费、审计费、研究开发费、咨询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物业管理费、税金、监管费、摊销费、折旧费用、其他费用等)。

第九章 利润及其分配管理

第三十九条 利润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第四十条 本年实现净利润,应当按照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顺序进行分配。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第十章 财务信息披露

第四十一条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十二条 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第四十三条 财务报告应按月、季、年编制,并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报送有关部门。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四十五条 本制度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六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执行财政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外部监管有关规定。

第7篇:XXXX村镇银行 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XX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行网上银行风险的识别、监测和控制,促进网上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银监会《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体系及相应规章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营业机构及全体员工。

第二章 内容概述

第三条 要达到落实风险管理的目的,须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及规章制度来进行。

此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网上银行安全体系组织架构设计(以下简称组织架构); 2. 网上银行安全职能/角色设计(以下简称职能/角色); 3. 网上银行安全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

1 第三章 网上银行安全组织架构图

第四条 我行网上银行角色设计:

在执行董事下设置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其中一部分为网上银行安全管理,兴业银行(委托方)为我行信息系统外包服务商,负责我行外包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运行维护。

网上银行安全管理角色分布在下述部门,分别是营业部、财务会计部、信息科技部。网上银行安全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第四章 职能简介

第五条 执行董事职能: 1. 批准网上银行的安全策略;

2. 批准网上银行安全体系内各部门信息安全职责; 3. 负责组织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

4. 审核信息系统安全报告,并做出相关的决定; 5. 确保建立安全体系所必需的资源。 第六条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职能:

1. 负责组织信息资产的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负责监视运营过程中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和脆弱点的重大变化,适时组织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信息资产的风险接受等级,对网上银行业务运营中出现的信息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控制措施;

2 3. 负责评审重大信息安全违规、违纪及泄密事件,并建议处理意见;

4. 负责网上银行安全体系的策划;

5. 向执行董事报告网上银行安全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6. 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体系所需的过程建立、实施和保持; 7. 确保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8. 批准我行的信息安全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可接受的风险等级及残余风险; 9. 批准业务连续性计划;

10. 批准对已证实的重大的安全违规、违纪事件及泄密事件的处理意见;

11. 批准并组织实施内部审计计划;

12. 与网上银行安全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 第七条 网上银行信息安全管理职能: 1. 负责宣传和贯彻银行的信息安全策略; 2. 负责组织网上银行安全体系文件的编制;

3. 协助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进行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保证网上银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 及时向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报告重大的信息安全事故; 5. 负责计算机网络规划,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并实施; 6. 负责通信系统运行安全;

7. 负责监视运营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和脆弱点的重大变化,及时完善安全策略,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 8. 负责离职员工计算机数据清理及杀毒;

9. 负责信息安全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10. 负责制定、实施员工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第八条 信息安全审计监察职能: 1. 负责网上银行整体安全审计工作; 2. 审核各部门网上银行安全策略文件; 3. 审核各部门网上银行安全策略执行情况; 4. 审核各部门网上银行安全记录; 5. 审核各部门网上银行安全整改情况;

6. 负责我行系统内各类案件、事故的立案、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管理、统计与分析工作。 第九条 行政管理职能:

1. 负责职能范围内有关信息安全管理文件的编制; 2. 负责根据我行有关保密规定,审查对外发布的信息,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3. 负责我行归档文件和资料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4. 负责我行传真机对外收、发信息的安全; 5. 负责组织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培训; 6. 负责进行人员安全管理;

7. 负责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工作,并负责网上银行业务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第十条 安全保卫职能:

1. 负责我行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制度; 2. 负责我行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盗安全管理制度;

4 3. 负责向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报告重大的防火、防盗安全事件,并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 4. 负责门禁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并监督物理环境的安全;

5. 负责电视监控及电视监控系统的维护。发现安全隐患应进行及时报告、处理;

6. 负责安防报警系统的24小时监控和维护,一旦发生安防报警应立即处理。

第十一条 网上银行业务安全管理职能: 1. 协助宣传和贯彻银行的信息安全策略; 2. 协助网上银行安全体系文件的编制;

3. 协助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进行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保证网上银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 负责网上银行业务安全的建设、管理;

5. 及时向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报告重大的信息安全事故; 6. 贯彻落实网上银行监管的各项规定与政策,编制各类报表并及时上报;

7. 拟定网上银行管理、运营的各项规章制度;

8. 配合市场营销部门提供客户服务,配合市场营销部门组织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产品完善工作;

9. 落实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政策及内控要求,确保网上银行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职能:

5 1. 负责制定信息系统运维相关资产管理、介质管理、设备管理、监控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密码管理、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安全事件处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密码安全、交付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 2. 负责信息系统运维环境网络安全管理;

3. 负责信息系统运维环境物理机房安全监控管理; 4. 负责信息系统运维环境主机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对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安全进行管理; 5. 负责信息系统运维环境应用安全管理;

6. 负责信息系统运维环境数据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对外包服务所涉及的重要业务数据、鉴别信息等的安全管理。

第五章 网上银行安全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 第十三条 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网上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土壤,是推动网上银行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引擎,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所在。我行网上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网上银行安全体系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能、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网上银行安全体系组织架构的设置是把实现风险控制目标所需要的工作进行分解,并根据专业化分工、有效协调和精简节约的原则进行机构与部门的设计,以规范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6 第十四条 安全体系和技术: 1. 网络及安全设备拓扑图

2. 网络及安全设备的布署策略 见兴业银行 3. 整体安全策略

因特外网和DMZ区接入互联网,直接面对各种攻击,对系统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设计系统方案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了系统对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在网络、硬件、系统、应用、数据等五个层面考虑了详细的安全措施:

3.1 网络安全

(1)网银WEB服务器和外部因特网间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网银WEB访问只能访问位于DMZ停火区的服务,并在该防火墙上只接受443端口的HTTPS的访问。

(2)所有的HTTPS访问由SSL安全网关认证客户身份,并

7 建立SSL安全通道,实现通讯安全。SSL安全网关双臂链接,确保外部密文,内部才有明文。

(3)SSL安全网关将解密的请求提交给IPS入侵防御服务器,检测各类攻击,阻断恶意的通信。IPS入侵防御双臂链接。

3.2 硬件安全

(1)本系统中配置的所有计算机系统均采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安全方案,满足C2级安全标准。

(2)平台设备的配置应考虑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系统达到最大容量时,平台所有设备能安全稳定运行。

(3)核心硬件均考虑了双电源设计方案。 3.3 系统安全

(1)本此配置的系统中均采用unix或linux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在实施中将严格按照当前最新的补丁进行加载,并在后续维护中及时更新系统安全补丁,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在系统实施中,通过启用日志功能和安全审计功能,及时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4 应用安全

(1)系统在数据传输、处理等过程中提供数据检验,核对功能和纠错功能,以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2)主机操作系统定期进行自动备份。

(3)通过系统软件功能,系统管理用户可以方便地对系统数据进行维护,清理过期的和挤压的数据或文件。

(4)系统具有提供分权分级管理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超级用户登录。

8 3.5 数据安全

数据传输采用SSL安全通道包括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侦听、不被篡改、插入等。

4. 业务安全策略

网上银行系统通过安全代理服务器、防火墙等系统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通过负载均衡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这只是从网络环境和系统结构的角度保证系统安全,整个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网上银行系统本身还需要从业务功能的角度来保证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灵活的用户角色划分和管理;

(2)多维的交易权限管理机制,企业关键交易提供多重组合授权功能;

(3)涉及账务的关键交易要求做数字签名; (4)完备的交易日志和操作日志;

(5)个人网银、企业网银都使用双重身份认证,个人网银使用静态密码+动态口令卡或静态密码+带按键的U-key;企业网银全部使用静态密码+带按键的U-key;

(6)高风险账户操作定义:账户转移资金单笔超过1000元,日累计超过3000元,高风险账户操作必须使用带按键的U-key。

4.1 登录控制

个人网银客户使用安全证书、登录ID和登录密码进入个人网银系统。

企业网银客户使用安全证书、登录ID和登录密码进入企业

9 网银系统。

首次登录强制修改密码,提示密码强度,对于密码设置过于简单的强制要求修改密码。

登录日志中记录客户访问系统的远程IP地址和时间等详细信息,可以统计客户访问系统的次数。

对于不使用证书登录的应用系统登录页面,会产生图形格式的随机附加码(该功能可由银行选择使用),用户在输入认证信息后,还需要输入此附加码方可登录系统,防止用程序恶意破解密码。

系统还对客户登录密码输入次数进行记录,如果客户密码输入次数累计达到一定的值(具体值由银行设置),系统会自动将此客户冻结,防止恶意攻击。

4.2 会话管理(Session)

网上银行系统与应用服务器的会话管理结合,实现多种会话的建立和管理,让不同的会话采用统一的管理机制。以及动态负载均衡状态下的会话数据同步。同时实现会话的超时管理,有效防范避免黑客使用已经失效的会话攻击系统,同时防止垃圾会话数据占用内存,影响系统性能甚至使系统无法工作。

网银系统中登录的每一个客户都会有唯一Session用于保存客户在运行期内的主要信息,以供客户交易时使用,在客户退出系统时失效;同时,为避免过多的占用系统资源,以及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系统中未使用的Session(因客户操作不当造成)在存在一定时间后会失效。Session管理包括:Session建立,Session超时处理,Session清理。

4.3 Session管理机制

10 系统会在客户登录成功之后为其在应用服务器内存中建立Session,在客户后续的交易请求中,系统不断检查内存中Session的有效性,如果Session失效(没有、超时或被人窜改),则交易请求是非法的,系统不予接受。

4.4 Session超时处理

Session超时处理包括两部分:Session时间戳重置,Session超时检查。

Session时间戳重置是指在有新的交易请求提交到交易平台时,系统首先检查Session是否超时,如果未超时,则重置Session的时间戳,继续后续操作;否则,执行Session超时处理,向客户返回超时信息。

Session超时检查是指为防止垃圾Session的在内存中堆积而占用系统资源,系统通过后台线程定时检查超时Session,并将其从内存中清除,从而释放系统资源。

4.5 Session实时检查

网上银行系统里各种复杂交易流程都是通过交易步骤的形式参数化配置到XML文件中去的。网上银行交易请求发送到交易平台时,在每个交易的配置定义中,第一个交易步骤必须是Session检查交易步骤,来检验Session有效性。

当交易请求不是直接发送到交易平台,而是通过发送到JSP页面来完成交易时,在响应请求的JSP页面头部也有加入Session检查代码,来检验Session有效性。

4.6 用户角色管理

网上银行系统对使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的不同类用户进行统一的角色划分。每一种角色都分配给对应该角色权限的功能组

11 合。登录网上银行的用户都有确定的角色,根据自己所属角色得到权限范围内的网上银行功能菜单。这样就能把属于不同角色的客户权限严格分开。

角色的划分以及角色对应功能的分配都可以由系统管理员灵活定制。另外各级管理柜员(内部管理子系统的管理柜员)或企业管理员(对公网银子系统的企业管理员)还可以对自己有权管理的网银用户进行基于角色的功能过滤,即在每个用户所属角色对应的功能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个性化的功能过滤。

系统用户把交易请求发送到交易平台后,首先进行session校验,在校验通过后即进入权限校验的交易步骤。在该环节主要是根据用户所属角色和功能过滤情况判断该用户是否有操作该交易的权限。

4.7 用户权限设置

个人网银子系统用户需要设定单笔转账限额和每日转账限额,通过设定限额的方式来减小个人转账带来的风险。

对公网银子系统的操作员的用户分为提交人和授权人。提交人有指令提交的权限,授权人没有指令提交的权限,授权人可以对指令进行授权操作。客户可以设置每笔转账的最大限额和客户账户一天的最大转账限额。

(1)指令提交人只有基本限额。授权人的操作限额分为基本限额和组合限额。只有指令在第一次被授权时,系统优先判断授权人的基本限额,其它情况下的授权,系统都只使用授权人的组合限额做处理。

(2)特殊业务客户可自行制定授权的先后顺序,如可优先进行组合授权。

12 (3)对指令提交人还有日累计转账限额,提交人在当日内提交的所有指令的金额的总和小于等于日累计转账限额,否则指令不能提交。

(4)指令分为单笔指令和批量指令两种。企业的用户只有开通批量的权限,提交人才能提交批量指令,授权人才能对批量指令进行授权。批量指令的处理,采取客户端离线录入,上传网银服务器后在线复核模式。

4.8 交易信息的防篡改

为防止交易信息被篡改,网银客户端采用了两个机制。 (1)提交的交易信息以图片的形式显示给客户确认。客户提交的交易信息包括转出帐号、转入帐号、金额、币种、同时提取相关信息生成确认码,以上信息生成图片,客户检查图片内容,输入确认码,完成交易信息确认。

(2)对提交交易信息的整个网页进行数字签名。 4.9 交易的提交签名和多级批复机制

当有提交转账交易的操作员提交转账交易时,系统通过安全代理,要求用户数字签名,用户输入证书密码后,安全代理对需要签名的数据(服务器端指定)签名后传回服务器。只有通过签名验证的交易才能被确定。

企业网上银行支持多人多级授权方式,可以适合不同企业不同的的财务授权制度。

提交人提交指令时,如果提交指令的金额不超过(小于或等于)提交人的基本限额,指令不需授权就由系统进行发送处理;如果提交指令的金额超过(大于)提交人的基本限额,指令等待授权人授权。

13 4.10 批量指令的签名提交和多级批复机制

与一般转账交易的处理流程类似,如果采用安全代理服务器,则需要用户自己对批量文件通过所提供的批量签名程序进行签名。签名后,由具有批量提交权限的用户传递到网上银行系统,等待具有批量批复权限的用户进行批复。

4.11 我行内部管理交易的授权

对于我行内部管理交易中的关键交易,网上银行系统提供两种授权模式,一种是柜员提交时需要授权柜员输入授权柜员号和授权密码;另一种模式是柜员提交后,需要授权柜员登录网上银行内部管理系统,对柜员提交的指令进行批复。

4.12 可疑日志查询

我行内部管理的柜员可以登录网上银行内部管理系统,查询可疑的日志,可疑日志的记录类型包括密码连续输入错误导致用户被冻结等。我行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系统或统一消息发送平台等渠道通知用户。

4.13 关键信息加密存储

系统对所有关键信息(如密码),都加密成密文进行存储,防止内部柜员读取关键信息明文。

4.14 支付指令核押

对于每一笔支付指令,系统都根据指令关键信息生成一个支付密码串,供后台系统核押,有效防止内部人员伪造支付指令。

4.15 应用访问控制

系统只开放提供用户访问的接口,而且通过接口只能完成系统提供的功能,有效防范黑客攻击。

4.16 日志审计

14 网上银行系统具有完备的日志审计功能。用户每次登录、退出及用户的每次交易都会产生一个完整的审计信息,并进行记录。这样就方便日后的查询、核对等各项工作。

第十五条 风险监测与识别

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业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网上银行相关系统及其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内部审计部门配备足够的资源和具有专业能力的信息科技审计人员,具有适当的授权访问本银行的记录。同时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对网上银行进行外部审计,在委托审计过程中,要确保外部审计机构能够对网上银行的硬件、软件、文档和数据进行检查,以发现存在的风险。

由财务会计部专门负责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制定有关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尤其是在涉及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合规性风险等方面,为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电子银行部提供建议及相关合规性信息,实施持续风险监测,跟踪整改意见的落实,监控信息安全威胁和不合规事件的发生。

科技部将扫描查找假冒网站及其他针对网上银行的犯罪活动纳入日常工作程序,定期搜索假冒网站、假冒客服电话,检查网站链接的可靠性,并通过网站、客服电话等渠道接受公众举报。建立健全Web服务器异常访问监控机制及渗透性攻击检测机制,通过对Web服务器访问日志提取和分析,及时监控端口扫描、暴力破解等可疑行为。

第十六条 风险信息处理与报告

我行网上银行安全组织架构中的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执行风险管理工作,并直接向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安全负责人报告

15 重大信息安全事故、安全体系建设情况、安全策略文件等工作。由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来自高级管理层、电子银行部、信息科技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执行的整体状况。按有关规定,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向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银监分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有关单位报告。

第十七条 信息披露和客户风险教育

我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发现风险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通过网站或其他渠道规范和及时披露网上银行风险状况,有效维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网上银行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我行将通过柜台提醒、网站提醒、上门培训、发放客户风险提示手册等多渠道向客户进行风险教育。

第十八条 应急处理

我行网上银行安全系统建立事故管理及处置机制,及时响应信息系统运行事故,逐级向相关的网上银行管理人员报告事故的发生,并进行记录、分析和跟踪,直到完成彻底的处置和根本原因分析。建立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相关技术问题的在线支持,并将问题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解决。

第十九条 持续改进

风险是不断变化的,要实现对风险的动态防范,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具有动态性和自我改进机制。内部控制体系不是一个静态系统,而是一个可以进行持续改进的动态系统,能随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相应

16 的修改和完善。我行网上银行通过内部审核、内部控制政策、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评结果、风险识别与评估结果和风险控制方案执行情况的监控、管理评审、各种内部或外部检查或审计稽核以及内控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等,不断地对内控体系的目标、政策、程序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风险内控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合规性和充分性。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我行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8篇: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书档案制度.

*****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文书档案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文书档案服务于各项业务工作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档案工作的制度和规定,并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文书档案管理的任务

第二条 本行办公室设立文书档案室,统一管理本行的文书档案资料。文书档案由档案室专职人员立卷,各部门综合人员负责向档案室提供有关文件、材料。

第三条 文书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搞好文书、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二、负责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统计工作;

三、负责档案资料的调阅和利用工作;

四、组织安排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资料的鉴定、销毁工作;

五、严格执行本行保密制度,保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六、办公室对各部室立卷工作有业务指导和督促的任务。

第三章 文件材料的分类方案

第四条 文书档案的分类方案有类别:综合类、审计稽核类、计划财务类、人教类、纪检监察类、党群类、安全保卫类、中间业务类、基本建设类、设备类等。

第四章 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第五条 文书档案立卷归档范围

一、本行自身形成以及与有关部门联合颁发的,反映本行主要工作活动的文件材料:

(一)各种工作规划、计划、总结; (二)反映本行业务活动的文件材料;

(三)正式发文,包括转发或与其他单位联合颁发的文件; (四)本行制定的章程、制度、办法等规定性文件材料; (五)党支部、团组织、工会和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六)涉及机构、人员编制、干部任免、人事劳资、专业职务评聘、培训、保卫、财务、审计、计划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七)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文件材料; (八)本行重要的调研资料;

2 (九)本行财产、物资、档案等交接凭证、清册;

(十)本行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报告、总结及安防设施检查、自查及验收的相关文件材料;

(十一)外事工作及有关领导视察中形成的批示、题词、照片、录相、录音、光盘等文件材料;

(十二)本行编印的工作动态,例如:周报、月报、年报等、工作简报、专报信息及员工会和办公会纪要等;

(十三)历年的大事记。

二、本行与有关单位之间的来往文件材料,包括: (一)相关部门的所有来往文件;

(二)有关单位颁发的非本行主要业务但需要执行的法规性文件;

(三)有关单位对本行工作检查形成的重要文件; (四)参加相关部门会议的会议材料;

(五)有关单位与本行联系、协商工作的重要往来文件。 第六条 各部门需收集、提供的文件材料范围

一、营业部需收集、提供的文件材料范围: (一)本行关于财务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分析; (二)本行关于营业部决算的意见; (三)本行行关于财务决算工作的有关材料;

(四)本行关于销毁作废的银行汇票、票证专用章和密押的通知、通告;

3 (五)本行关于财会工作的专题、典型的调查报告; (六)本行关于收贷、收息的报告; (七)本行关于财务检查的自查报告;

(八)本行关于业务、系统、人员交接及人员出入等相关的各类登记簿;

(九)本行关于计算机安全检查、运行情况通报、专题报告文件材料;

(十)本行关于反洗钱工作的通知、通报及报告等文件材料; (十一)本行关于中间业务、保险代理业务收费、统计等文件材料;

(十二)其他相关材料。

二、办公室需收集、整理文件材料范围:

(一)本行自身形成以及与有关部门联合颁发的,反映本行主要工作活动的文件材料。

1.各类会议的文件材料,例如:股东会及党、政、团、工、妇的会议、工作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等文件;

2.正式发文,包括转发或与其他单位联合颁发的文件; 3.反映本行业务活动的各种工作规划、计划、总结、报告、要点、统计等文件材料;

4.本行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等文件材料;

5.本行各部门及部门人员向行领导呈送的请示、报告等有行领导批示的文件材料(包括签报、购物申请单等);

4 6.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7.本行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的会议通知、讲话、报告、总结、典型材料等文件材料;

8.本行重要的调研资料;

9.各级领导视察、检查本行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 10.涉及机构、人员编制、干部任免、人事劳资、专业职务评聘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11.本行制定的章程、制度、办法等规定性文件材料; 12.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贷款合同、房屋租赁、设备购臵等)文件材料;

13.本行财产、物资、档案等交接凭证、清册;

14.本行编印的工作动态。例如:工作简报、专报信息和办公会纪要等;

15.涉及系统、人员及本行安防设施及组织结构的各类安全防范材料及表格;

16.外事工作及有关领导视察中形成的批示、题词、照片、录相、录音、光盘等文件材料;

17.本行组织机构沿革、领导班子沿革、历年的大事记、年鉴等。

(二)本行与有关单位之间的来往文件材料,包括: 1.人民银行、银监等各级监管部门的所有来往文件; 2.政府、党委、团组织、工会及协会组织等各级部门的所有

5 来往文件;

3.各股东及国家开发银行分行的所有来往文件;

4.有关单位颁发的非本行主要业务但需要执行的法规性文件;

5.有关单位对本行工作检查形成的重要文件(包括安防验收报告);

6.有关单位与本行联系、协商工作的重要往来文件。 (三)本行关于人事的文件材料,包括:

1.本行关于机构设臵、名称更改、人员编制、职工名册等文件材料;

2.本行关于人事任免的材料;

3.本行关于人事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4.本行职工招聘、录用、调动、离退职、死亡等材料; 5.本行对人员考核的有关材料; 6.本行对职工处分的有关材料;

7.本行关于工资劳保管理、转正、定级、调资、抚恤、职工休假、养老统筹、福利待遇等文件材料;

8.本行关于人员培训的请示、报告、批复;

9.本行关于因公出国政审及审批因私出国出境的有关规定、材料;

10.本行年终人员统计报表、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机构编制统计报表;

6 11.本行召开人事工作会议的文件材料; 12.本行有关人事管理方面的规定、办法。

三、信贷业务部门需收集、整理的有关文件材料范围: (一)本行关于信贷管理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分析; (二)本行关于房地产、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业务检查、专题报告、通报等文件材料;

(三)本行对不良资产清收、盘活、抵债资产处臵的计划、实施方案、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四)本行关于信贷业务检查、专题报告、整改意见书等文件材料;

(五)本行召开及以下信贷工作会计形成的文件材料;

(六)本行关于贷款审查委员会会议纪要; (七)其它相关资料。

四、风险管理部需收集、提供的文件材料范围:

(一)本行关于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分析及考评结果等;

(二)资产质量分类资料及不良贷款认定、呆账核销等; (三)各类相关的会议纪要等; (四)其他相关材料。

第七条 不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

一、重复性文件;

二、无保存价值的文件、便条及一般事务性电话记录;

三、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签收、未生效的文件、电报草稿。

第八条 立卷归档的原则和要求

一、立卷就是把一些有共同特征和密切联系的文件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案卷,把一些具有不同特征和联系不密切的文件分别进行立卷。立卷的原则,是从金融工作的特点出发,根据文件材料的形成过程和规律,最大限度地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二、归档案卷的要求

(一)整理要求:归档文件应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托裱,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传真件)应予复制,宽大的张页要折叠整齐,修整后的纸张要等同“16开”纸的大小,复制件与原件一并归档;归档文件禁止使用铅笔、圆珠笔和红墨水(纯蓝墨水);归档文件应按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

(二)整理规则:要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1.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本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多种文字形成的同一文件,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文电应合一立卷。

2.不同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但跨的请示

8 与批复,放在复文年立卷,没有复文的,放在请示年立卷;跨的计划放在针对的第一年立卷;跨的总结放在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立卷;非诉讼案件放在结案年立卷;其他文件材料的立卷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3.卷内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顺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非诉讼案件卷,结论、决定、判决性文件材料在前,证明、依据等材料在后;其他文件材料依形成规律或特点,按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序排列。

4.卷内文件材料应按排列顺序依次编写页号或件号。页号统一编在有文字的每页材料正面的右下角、背面的左下角;不装订的案卷在每份文件的右上角编写件号;图表、声像材料应在装具上或声像材料的背面逐件编号。卷内文件材料的厚度不超过100页,如文件过多,可分册立卷。

5.案卷要按规定格式逐件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对文件的题名不要随意更改和简化;没有题名的要拟写题名,没有责任者或年、月、日的文件材料要考证清楚,填入有关项内;会议记录应填写每次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卷内目录装订在卷首。

6.案卷封皮,应逐项按规定填写清楚,案卷题名要简明、确切,使用简称应通用易懂。用中性笔或钢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

7.有关卷内文件材料的情况说明,填写在卷内备考表内,若

9 无情况说明,也应将立卷人、检查人的姓名和立档时间填上。 8.归档的照片要在背面加注说明和时间,单独编制目录,底版应同照片放在一起归档;U盘、光盘、录音带、录像带等要标明内容和形成的时间,单独编制目录。

9.每个立卷部门按案卷之间的联系进行排列,分别编制永久、长期或短期的案卷目录,编文书处理号。

10.归档的每一案卷应打印成一式三份卷内目录,其中一份臵卷首,一份由立卷人留底,另一份交档案部门作检索工具。

第九条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为十一年至三十年,短期为十年以下。对于不制定保管期限的档案材料,应按宜长不宜短的原则进行保管。

一、永久保管的档案。凡是反映本行主要业务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行各项工作和经济建设、历史研究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主要包括:

(一)本行制定的重要法规性文件;处理重要文件形成的文件材料;召开重要会议的主要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总结和综合统计报表;机构任免,行领导人任免的文件材料。

(二)上级机关颁发的针对本行主要业务工作需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

(三)本行与贷款企业签定的贷款合同及有关的文件材料。

二、长期保管的档案。凡是反映本行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本行工作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保管。

10 主要包括:

(一)本行处理一般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一般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一般的规章制度。

(二)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行主要业务并需要贯彻执行的一般文件材料。

三、短期保管的档案。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行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短期保管。主要包括:

(一)本行一般事务性的文件材料。

(二)上级机关颁发的非本行主管业务,但本行需要执行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或非隶属机关颁发的需要本行执行的法规性文件及与本行联系、协商工作的重要来往文件。

第十条 文书档案归档分类方法

文书立卷实行运用文件主要特征立卷和运用文件类型立卷相结合的方法。

第十一条 卷内文件目录臵于案卷卷首,其填写项目和要求是:

一、顺序号。按卷内文件材料先后顺序逐件填写;

二、文号。填写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

三、责任者。填写文件的署名者;未署名的,应判定其作者,填写时可使用通用简称;

四、题名。即文件标题,一般应照实抄录。没有标题或不能

11 说明文件内容的,自拟标题,外加“[]”号;

五、日期。填写文件的形成日期;没有日期的应调查清楚后再写。填写时在表示年、月、日的数字右下角加“。”号;

六、页号。填写卷内每份文件的登记号。最后一份文件填写其起止页号;

七、备注。留待对卷内文件变化时作说明。可填写此份文件同时形成的声像材料种类和被转发文件的文号。

第十二条 卷内备查表臵于案卷的末尾。其填写的内容和要求是:

一、本卷情况说明。填写卷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情况。归档后发生或发现的问题由有关档案保管人员填写并签名,标注时间;

二、立卷人。由立卷者签名;

三、检查人。由案卷质量审核者(各部门负责人)签名。 第十三条 案卷封面填写的内容及要求是:

一、全宗名称。填写立档单位名称;

二、类目名称。即本部门机构名称;

三、案卷题名。填写案卷标题,要求作者、问题、名称齐全完整,一般在五十字以下,由立卷人按规定要求草拟,待档案部门检查同意后,才能统一抄写;

四、时间。填写卷内文件所属的起止日期;

五、保管期限。即“永久”、“长期”、“短期”;

六、件、页数。填写本卷文件材料的总件数和总页数;

七、归档号。写档案的案卷号,由档案部门统一编制;

八、档案号的编制。封面档案号由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组成。全宗号是档案馆指定的立档单位的编号,立卷人不必填写;目录号是本行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编号;案卷号是目录内案卷的顺序编号;

九、填写案卷封面,要求整洁清楚,字迹工整,使用中性笔或钢笔填写。

第十四条 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应从档案所属年代的下一年一月一日起计算。长远规划、计划等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按其有效期满后的下一年一月一日起计算。

第十五条 归档

每年形成的归档,应于次年四月底以前整理后归入档案室。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

第十六条 承办部室在文件材料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将全部文件材料交档案室立卷人员。由立卷人员负责整理归档。

第十七条 案卷的排列应以档案分类方法为基础,按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别排列入库。案卷排列方法应统一,前后一致。

第十八条 按照案卷的排列顺序编制卷号,以固定案卷位臵。

13 第十九条 案卷目录应区分不同的保管期限,分或混编制目录号。在一个卷宗内,案卷目录不得重复。

第六章 文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第二十条 档案的利用是归档管理的根本目的,档案部门要树立以利用为中心的思想,做好各种基础工作,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一条 档案部门对接收各类档案,应进行审核,分类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并分别编目、排列,做到保管安全,存放有序,查找方便。

第二十二条 档案部门要建立档案借阅制度,借阅档案必须履行登记手续,调阅人对调出的案卷要妥善保管,不得任意转借、遗失、污损和乱改乱画,更不得拆散原卷或抽取文件。

严格借阅手续,根据档案的机密程度确定不同的借阅范围,防止档案失密。

第二十三条 调阅档案,用后及时归还,一般不得超过三天,特殊原因最长不得超过十天。

第二十四条 本行保管的档案,主要供本行利用,对外单位提供档案需经行领导批准。

第二十五条 档案要建立定期检查登记制度。

第二十六条 加强档案室管理,设臵必要的专用库房和框

14 架,库房要备有防盗、防光、防尘、防潮、防高温、防虫等设施。

第七章 档案的鉴定、销毁、统计

第二十七条 档案部门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鉴定档案在办公室主任组织下,由档案部门和有关部门组成鉴定小组共同分析研究,提出存毁意见。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要进行登记造册,经本行行领导审批后销毁。

第二十八条 销毁档案,应送指定的地点销毁,并指定两人监销,以防止档案遗失或泄密。销毁完毕,审批人、制表人和监交人均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第二十九条 建立档案统计制度,对档案的收进、移交、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和登记。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制度由本行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9篇:武冈包商村镇银行临时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武冈包商村镇银行对聘用临时工的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经费,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

适用武冈包商村镇银行聘用的临时工的聘用考核管理。

三、职责

负责提出用人需求;与通过审批的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负责临时工备案手续归档;负责临时工日常管理及考核;负责提出解聘临时工意向并出具相关材料。

四、程序

1、综合管理部(人事处):

①负责根据临时工审批情况加盖《武冈包商村镇银行》公章;

②负责对临时工的工作能力和日常表现进行考核; ③负责与业绩突出者签订劳动合同。

2、分管行领导:

负责对上报的临时工聘用手续进行审批,判断是否进行聘用;

3、综合管理部(人事处)负责人:

①负责审核聘用临时工备案手续,判断是否进行聘用; ②负责审批解聘临时工离岗手续,判断是否进行解聘。 ③负责审查用人单位上报的用人申请材料;

④负责告知用人单位申请聘用临时工或解聘临时工的审核情况;

⑤负责办理聘用临时工手续;

⑥负责将新聘临时工备案及解聘临时工的离岗手续归档;

⑦负责完善《武冈包商村镇银行临时工花名册》; ⑧负责临时工工资的审核及发放工作; ⑨负责审核解聘临时工离岗手续。

4、综合管理部(人事处):

负责签订《武冈包商村镇银行聘用临时工合同协议书》(一式三份);

负责保管已签订的一份《武冈包商村镇银行聘用临时工合同协议书》;

负责承担因本人工作失职、违章操作等情况造成财产损失的责任并负责赔偿。

上一篇:校园网及其教学应用下一篇:深化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