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救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缓贫效应及制约因素研究 ——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莲都区为例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健康中国”战略,贫病交织的复杂状况考验着各级政府扶贫攻坚工作的成效。收入型贫困的农村贫困人群因为沉重的疾病治疗费用支出,贫困程度不断加深,急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缓解其医疗支出导致的贫困。本文旨在研究医疗救助制度这最后一道医疗保障安全网对农村贫困人群的缓贫效应,以丽水市莲都区为样本,通过测算农村贫困人群在医疗救助介入后医疗支出的缓解情况,分析制约医疗救助进一步缓解医疗支出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而为减轻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支出负担,实现“弱有所扶”的战略目标提供一些决策参考。首先,本文界定贫困、灾难性医疗支出、医疗自付总费用、缓贫效应四个核心概念,在分析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厘清本文的研究逻辑。其次,在回顾莲都区医疗救助制度的沿革与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缓贫效应指标,对样本地区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前后医疗支出分布及特征、灾难性医疗支出情况、缓贫效应结果进行测算。再次,根据缓贫效应测算情况及相关研究,理论分析了医疗支出与医疗补偿对医疗救助缓贫效应的制约作用,并从作用机理上分析了个体特征与就医行为对医疗救助缓贫效应的制约作用。最后,以医疗救助介入后医疗自付总费用缓贫率、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体特征、就医行为两类自变量对医疗救助缓解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支出负担的制约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样本地区农村贫困人群在医疗救助介入后,医疗自付总费用的波动不剧烈,负担减轻的幅度较低,在较低的医疗救助补偿比例下,超过七成人群的医疗总自付率在60%~80%,其中,政策外医疗自付费用占据了主体,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农村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第二,样本地区农村贫困人群灾难性医疗支出的状况在医疗救助介入后依然严重。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还存在43.37%,通过集中指数进行公平性调整,发生率上升到48.85%。灾难性医疗支出平均差距经集中指数公平性调整后降至22.33%,而灾难性医疗支出相对差距还显示着医疗负担对农村贫困人群依然保持高达48.39%的经济打击力。第三,医疗救助的缓贫能力依然处于低水平。医疗救助兜底医疗自付总费用的缓贫程度与缓贫率几乎都集中在0~40%。从灾难性医疗支出差距来看,医疗救助的缓贫程度大部分低于40%。而医疗救助仅缓解了8.64%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平均差距受到医疗救助补偿后下降程度只有5.85%,介入前所剩余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平均差距也只有21.80%获得了消除。第四,医疗支出与医疗补偿从医疗负担缓解内部制约着医疗救助缓贫效应。政策外医疗自付费用无法获得补偿,到达医疗救助兜底层已经成为医疗自付总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策内医疗自付费用共同作用威胁着农村贫困人群医疗负担的缓解。而同时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补偿处于较低的实际补偿水平,也会制约着医疗救助介入后医疗自付总费用的缓解以及灾难性医疗支出状况的改善。第五,个体特征中,医疗救助介入后农村贫困老年人相比非老年人更难以逃离灾难性医疗支出陷阱。低保户的医疗自付总费用缓贫率更高,低保边缘户则更易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居住在城市的农村户籍贫困人群医疗自付总费用的缓贫率较高,居住在农村的贫困人群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概率相对更大。第六,就医行为特征中,癌症病种显著提高了医疗救助介入后依然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概率。选择住院与门诊交叉就医的患者比选择住院就医的患者在医疗自付总费用的缓贫率上显著降低。就医次数则对医疗自付总费用的缓贫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本文从医疗救助技术标准改良、建立医疗救助药品目录、对贫困人群政策外自付费用实施补充性救助,以及医疗救助制度与其他制度高效协同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缓贫效应;制约因素;回归模型

学科专业:社会保障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章 莲都区医疗救助制度的沿革与实施

第一节 莲都区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莲都区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情况

第四章 莲都区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缓贫效应分析

第一节 缓贫效应指标的选择与构建

第二节 医疗救助前后医疗支出的分布及特征

第三节 医疗救助前后灾难性医疗支出分析

第四节 医疗救助缓贫效应的结果测算

第五章 莲都区医疗救助缓贫效应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医疗救助缓贫效应的制约因素理论分析

第二节 变量定义与基本假设

第三节 回归模型构建与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医疗救助缓贫功能开发的政策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农村体育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绿色化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