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

2022-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

关于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廉洁素质的思考

摘 要: 廉洁是大学生干部的成事之基,立身之魂,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廉洁素质,功在当代,利于千秋。基于目前大学生干部廉洁素质的基本状况,高校要从紧抓“三加强”、重视“四提高”、做好“五结合”等全方位多角度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廉洁素质。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廉洁教育 廉洁素质

在高校学生干部成长的最关键期,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就如同为他们提前接种“防腐疫苗”,使他们具有抵御风险、抗腐败的免疫力,为日后廉洁从业奠定良好基础。

一、廉洁教育、廉洁素质概念分析

廉洁素质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规范、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廉洁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的廉洁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教育是使人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廉洁教育是提高学生干部廉洁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高校学生干部廉洁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近些年,随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完善,学生干部的廉洁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部分大学生干部的廉洁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衷权力,手法不当。学生干部要求上进,希望在为同学们服务中锻炼自己,使大学生活有所建树,无可厚非,但如果对权力过分热衷就背离了做学生干部的宗旨。有些学生干部功利严重,不是通过勤奋学习、热心帮扶同学赢得认可,而是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或维持自己的学生干部身份。具体表现为拉帮结派、请客送礼、搞关系、走后门等为自己谋得一职或为在选举中取胜费尽心机。

(二)意识淡薄,脱离集体。部分学生干部对国家的改革、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关心不够,不明白将来应担负的责任。在处理学生工作中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在涉及具体人和事时,怕得罪人,说话含糊其辞、遮遮掩掩,加深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学生干部动机不纯,仅顾个人利益,缺乏责任心,学校精神、信息只在几个干部圈子里流转,大家的事由少数学生干部私下敲定,好事自留干部田,坏事大家共同担。他们热衷于向同学们传达来自上级的命令,借以自重,却很少向上级反映同学们的呼声。

三、提升学生干部廉洁素质对策建议

(一)紧抓“三强化”。1.强化服务意识。服务集体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干部要增强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工作中强化服务的态度,做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活动,以学习为中心,为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搭台、牵线,以此凝聚、团结同学,增强工作的说服力和引导性。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只是简单地布置,上传下达,不及时听取基层同学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工作是肤浅的、没有生命力的。2.强化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要求学生干部有大局利益观,个人服从大局,将院、系、班的大局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集体排忧解难。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挑易推难,依个人兴趣工作,心情好时满腔热情,心情不好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甚至还有干部搞小团体,单为小团体利益勾心斗角,不为集体利益添砖加瓦,这样工作是片面的、狭隘的。3.强化责任意识。学生干部在各种学生组织中担负着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学生组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干部,一方面制约了自身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会对其他部门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本部门、本职岗位负责的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到底,勇于克服困难,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二)重视“四提高”。1.统一选拔标准,在选拔中提高。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理论,配置性开发是基础,即择优选择,录用或聘用合适的人力资源,并配置到适合的岗位。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学生干部队伍廉洁素质建设的首要环节,必须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依据德才兼备的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2.加强干部培训,在学习中提高。要对学生干部时刻进行培养和教育,这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教育学生干部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能够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敢于坚持真理,自醒自警。进行定期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的党校、团校,组织学生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学生干部开拓创新、百折不挠的品格。通过开展不同年级不同院系学生干部座谈会,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方法的改进。3.提供锻炼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实践是检验学生干部的重要舞台,也是学生干部服务集体,增长自身才干的舞台。通过拓展工作平台,让学生干部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组织开展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干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干部走访勤政廉政的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优秀领导干部,用他们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奉献社会的先进事迹激励自身,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4.完善干部考核,在竞争中提高。绩效考核是组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是避免“大锅饭”现象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学生干部队伍廉洁素质建设中,要科学地做好学生干部的考核工作。建立一套合理、易于操作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的考评。制订出明晰的考核条例,从学生的德、能、勤、绩等进行立体交叉的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干部档案,并及时向其本人反馈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应及时予以调整。

(三)做好“五个结合”。加强廉洁教育,提高高校学生干部廉洁素质,必须正确处理好廉洁教育与高校各项工作的关系,坚持做好五个结合。1.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高校廉洁教育要与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党员干部廉洁素质。首先,高校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校党委坚持组织廉政教育不走过场,通过理论学习、参观、座谈等活动,让领导干部明廉政之理,知腐败之痛,行廉政之举。其次,学校要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决制止乱收费等违纪现象的发生,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教风。2.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崇高的师德师风是廉政廉洁之风的基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使学生干部真正感受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人格魅力。3.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把廉洁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中,使廉洁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深厚内蕴。要坚持推行校务公开,建设阳光校园。廉洁教育,即阳光教育,一部分学生认为腐败产生的根源就是缺乏必要的监督。4.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应该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转变育人观念,把培养学生干部廉洁素质纳入素质教育全过程,使他们了解党的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增强自身“免疫力”,为步入社会承担重要职责打下良好基础。5.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高校廉洁教育需要全社会给予大力支持,繁荣和规范社会文化市场。文化部门要多为学生提供积极、生动形象的教材和音像制品等。家庭教育要渗透廉洁教育的内容,家长率先垂范,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学校领导要做依法治校的表率,秉持职业道德,争做师德师风楷模,树立民主风气,争做民主管理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吕玉辉.警惕高校学生干部的“官僚化”趋向[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2]尹润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01).

[3]李小元,彭远戚.论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及其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8).

[4]刘和贤,张传航.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03).

作者:鲁晓利 张彦波

第2篇:加强班级心理教育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基层组织。班级心理教育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多种手段在班级内开展的心理教育。通过良好的班级环境的创设,学科教学的渗透,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开展丰富的心理活动,可以有的放矢地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关键词:班级 学生 心理 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基层组织。班级心理教育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同学,通过良好的班级环境的创设,学科教学的渗透,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开展丰富的心理活动,可以有的放矢地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1.开展心理辅导,预防心理障碍

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只有通过心理辅导才能加强班级管理和建设,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消除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缓解压力,预防心理疾病,形成学生成功的体验和自我有效感,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首先,班主任要抓好班級学生的团体辅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对一个人发展成长有重要影响。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其次,班主任要抓好班级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环境,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时刻捕捉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体察出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排解心理困扰,抚慰学生心灵,使学生尽早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班主任要抓好家庭心理辅导。在对学生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作用,有的放矢地预防学生心理障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加强学科渗透,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仅依靠班级心理辅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

首先,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及教材特点,积极深入地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教育资源,,确立任教学科的心理教育目标,对学生自觉地、有意地实施影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渗透心理教育,有意识地创造课堂上的那种健康愉快的心理氛围,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亲身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欢乐,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3.注重环境熏陶,提高心理素质

班级环境是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华生在阐述环境作用时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孩子,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医生、教师,或是乞丐、小偷等。这说明班级环境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可以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开展心理活动,开发学生潜能

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合作的活动对于品德心理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集体中共同活动与交往,在集体目标、心理情绪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心氛围。

一方面要适时地开展学生心理教育活动课,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例如,在开展《缓解紧张》这一活动时,学生通过心理教育活动课逐步学会用深呼吸、自我鼓励等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可以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隋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通过合作训练,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品质,克服脆弱的心理。另一方面班主任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每一次集体活动中,如班队活动、公益劳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充分发挥活动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加心理营养,满足心理发展需要,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比如,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名人故居、风景名胜等地参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到敬老院为老人送礼品,送温暖,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和责任感;

总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心理教育时,不仅要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生观,改变以说教、训导、约束、惩戒等方法来处理学生消极行为的工作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把握学生行为的实质,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发展,也要注意活动的体验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还要注意内容的适切性,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开展,比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的已经进入了青春初期,性生理初步成熟,但性心理尚未成熟,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冲突应成为阶段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只有这样,班级心理教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阮莉雯.积极归因,收获成长——学生发展指导之如何进行考后归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6)

2.若杉.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3.傅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施建农.学生心理咨询.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殷余忠

第3篇:重视学生心理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摘要: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发社会的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中职教育在社会和教育体系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开展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多种教育形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中职教育的成效。然而中职教育在就业市场并不理想,这与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认可程度低有重要关系。中职学生多数经历了中考的失利,对于自我的认知和未来发展的判断有消极倾向,加之中职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的忽视,进一步放大了学生的心理阴影,不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进一步造成社会对于中职教育认可程度下降,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更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心理教育为切入点,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 心理教育 职业素质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提升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济体系的完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素质逐渐成为影响个人就业、升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经济转型的环境下,中职学生参与工作,融入社会,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有强大的心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然而目前中职教育中,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重视不足是普遍现象。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挑战非常关键。学校的心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健康的心理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基础,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反映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心理教育为本,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职场适应能力和工作创新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拓展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范围,为我国教育发展和教学优化提供建议。

一、心理教育与职业素质的关系

首先,对于中职教育而言,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所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相关知识和基础意识的总称。这其中的基础意识主要包括来自道德层面的道德意识、敬业意识、奉献意识、廉洁意识、规范意识,来自态度层面的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职业观念、工作态度和来自习惯层面的工作习惯、服务习惯、反思习惯等。这些意识的培养和塑造难以通过常规的课堂学习获得,也难以通过量化的考核方式来测验成果。对于这些意识的教育在国外学术界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不仅阐述了医学领域、社会领域和生物学领域的各类关系,在教育领域中也提出了新理念,即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中也采取了积极心理学理论,深度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引导、干预和纠正等多种手段,从心理的主观体验、个体体验和群体体验来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消除学生对于自我、学习和未来发展的恐惧、焦虑和迷茫心理。

其次,对于中职生而言,走入中职校园之前多数都经历了中考失利,带有消极心理。这种负面心理下,中职学生对于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和担忧,对于学习的价值产生质疑,进而发生厌学、弃学的现象,形成消极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学习环境的产生则会加重学生的负面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极易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实践,进而影响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学生即使在技术和知识理论方面有所收获,然而心理的消极会导致工作态度消沉,工作习惯不良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社会加深对于中职教育的负面印象。因此,忽视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会影响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评价。

二、心理教育视域下中职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的不足。在中职教育中,对于“工学结合”“理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重视,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关怀缺乏重视,教师没有清晰的理念,学校没有深刻的认识,只单方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就业率,忽视对于学生的心理关怀、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尽管加强素质教育、发展教育的呼聲越来越高,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越来越关注,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只开辟“德育”这一单独的一门学科,没有将职业素质和心理教育融入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实效性并不强。且心理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没有量化的考核标准,难以计入学生的成绩体系,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就难以形成足够的重视。

(2)方法的缺乏。在教育方法中,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然而相关课程数量少、内容少。教师没有一套标准化、系统化和权威化的教材提供理论支持,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心理构建极其有限。学校没有一套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和管理方法进行教育指导,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实践情况出现偏差。多数学校是在思想教育课程中开辟一个单元讲解国家对于中职生的就业政策,讲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的价值观,多数学生对此的接受程度不高,且过于理论化。

(3)途径单一。中职在心理教育方面途径较为单一,多数是采取课堂教育的形式进行理论化、程式化的讲解,并未对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拓展。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没有积极采取多媒体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实现教育体验的深化,也没有积极利用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优势,将学生放置于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感悟工作,体验职业心理,感受企业发展、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教学的途径过于单一。

2.中职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学思想落后。目前中职教育对于心理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是由于自身的职业教育观念不够先进所致。多数职业教育院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就业率放在工作的首位,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管理还存在着保守主义。过于保守的教育教学思想限制了教育改革的深入,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职学生,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生的终生职业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将心理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

(2)教育环境的限制。第一,从教学的环境来讲。教育是终生事业,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应当向学生灌输有关素质、品德、习惯和态度方面的理论,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帮助学生掌握战胜心理障碍的方法。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对于心理教育的涉及更少,没有形成知识的成长链条,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皆对心理教育不够重视,价值观的教育发生断层,步入中职阶段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就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和职业素质的学习障碍。第二,从家庭的环境来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座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庭的氛围对人的价值观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总结中发现,中职学生多数在家庭中也较少能够获得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父母由于工作忙常常忽视学生的心理管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长期累积将会导致负面的心理。第三,从社会的环境来讲。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产生质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技术、知识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处于就业的不利地位,极易受到就业歧视。在这种“歧视”下,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也产生了迷茫、恐惧甚至自我放弃的心理,出现了自我认知的偏差,影响学习和实践的效果。学习与实践的成果不高,自然也受到就业市场的排斥,形成歧视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发展落后于经济,造成了社会上一些落后、腐朽和偏激的价值观横行,例如拜金主义、奢靡主义、享乐主义等,严重侵蚀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的中职学生,若心理承受能力差,则难以适应竞争激烈和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中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对策

1.重视学生心理教育,树立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中职学校必须加深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认知与了解,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应当加强对于心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管理,提升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学校应当积极制定相关的制度,从制度上和方法上,明确心理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要求各个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管理,并结合各专业特色将心理管理融入实践教学。一方面开设职业素质的教育课程,由专业的教师讲解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从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出发,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每一专业、每一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每一次讲课和实践都强调工作的责任、规范、德道和创造精神,突出职业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学校还应当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计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中,以此监督和敦促心理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落实。

2.探索心理教育的方法,拓展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结合前文所提到的心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从心理教育的主观体验、个体体验和群体体验的“三体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态度层面、道德层面和习惯层面“三层面”进行融合,形成良性的教育发展关系。

在主观体验中,利用关怀教育、情绪管理教育、情境教育、互动教育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感受职业的幸福感,从而表现在职业素质中的态度层面,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主动和积极,乐于对工作进行创造和创新,保持良好和向上的工作态度。

在个体体验中,利用愛的教育、感恩教育和法律教育实现对于学生道德感的提升,使学生“知荣辱”“明哲理”,从而表现在职业素质中的道德层面,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自制力、自控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且能做到廉洁自律。

在群体体验中,利用团队教育、鼓励教育、合作教育和励志教育实现对于学生习惯层面的提升,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法则,感受团队精神和社会力量。从而表现在职业素质中的习惯层面,对于学习和工作能够秉持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不断反思自我,积极进取,在促进集体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提升。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加强岗位的胜任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有利于实现职业素质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成效。

3.改善教育环境,形成良性的发展氛围

对于心理教育的断层和社会环境的“歧视”。职业院校方面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实现观念的扭转,只有从自身做起,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发挥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创造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发展氛围。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应当积极改善校园的文化氛围,以“实现中国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调,以“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为口号,营造积极、阳光的学习环境。从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三方面,开展隐性的心理教育,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心理疑惑,为学生指明发展的道路,帮助其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成为“出彩的人”。

作者:李春燕

第4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与拓展论文

摘要:提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进行分析与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升与拓展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电视新闻,网络新闻以及报纸和广播中,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关于大学生存在心里素质问题的报道。而据北京高校的调查报告显示,因精神病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及学业的顺利完成。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社会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压力影响、就业压力影响和人际关系影响几大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社会竞争机制对人们的影响更大。社会竞争的压力侵扰着每一个人,从而引发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人在各种活动中要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这对于意志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当遇到考试失败、评奖落选等情况,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学校环境的变迁,学习、生活条件的变化,对刚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有的学生往往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其次,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分严格,缺乏沟通,经常用高压加棍棒方式强迫孩子做事情,孩子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失去了个性和棱角,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有的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子女独立性差,遇到困难就逃避,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有的父母对子女行为放任自流,缺乏适当的教育,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任性,自以为是,缺少教养,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不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常为生活而发

愁,学费欠着,生活与心理负担过重,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庭贫困是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家穷志不穷,刻苦学习,成绩优秀;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父母感情不合或离异等原因,容易产生心理压抑、自卑等不良心理。

再者,学习压力的影响。有些学生对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一时难以适应,一旦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难免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有些学生在追求发展自我的过程中,由于能力有限,顾此失彼,往往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于是产生悲观失望、消极情绪。有的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片面强调智育、专业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少学生热衷于拿学分、拿奖学金,而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比较冷漠,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激情与动力,变得自我封闭。

然后,就业压力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学生一进校就会思考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为了将来自己的出路,许多学生不得不因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个性的机会,有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用很多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各类证书的考试,以便将来增加就业的砝码。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第一,认知教育。认知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认知的发展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客观而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第二,情感调适教育。情感调适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人的情感、情绪发展变化的特点,掌握有效的调适手段,学会情绪的适度宣泄和放松,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心理失衡。第三,意志力教育。意志力是人所独具的心理现象。通过意

志力的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意志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确定明确的目标,提高意志行为水平,增强心理承受力,具备自觉、果断、坚持与自制的意志品质。第四,人格教育。通过人格教育使大学生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人格品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最后,人际关系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方法,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与人和睦相处,善于团结共事,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六,适应教育。适应教育是使大学生积极适应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受教育者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途径如下:首先,要形成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一是高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中,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评价体系中。二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不应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看成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防范性教育。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情,所有教职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应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优化学生成才环境。其次,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心理教师的培训、考核、检查及资格认定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把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开辟了新途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辅导,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和途径,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服务。第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机制。心理

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但与学生的思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其社会道德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评价等心理因素紧密相关。要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师和政工干部队伍为枢纽,以学生骨干为信息源的工作和信息网络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第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发挥整体系统功能的作用。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生活空间,人的心理与言行无不与家庭影响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偏异心理状态和行为都可以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根由,所以有必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使他们懂得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中,学校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要及时总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性研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对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其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使人人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真正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孔燕 刘建新 黄希庭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第5篇: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方案

*****学院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大学生干部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和灵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学生干部是学生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三自教育的主体力量,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如何,对学院学风建设、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极大。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准,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也是直接影响学院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

一、目的意义:

为了加强和提升*******学院学生干部的公文写作、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干部的办事能力,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增进学生成员为同学服务的能力,增进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形象。通过实施“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整合和建设一批优质学生干部资源,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我院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工作团队;完善“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促进我院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对学院满意程度高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实施对象:

生命学院全体学生干部(包括校级组织学生干部)

三、实施时间:

2013年

四、具体内容 1. 学生干部集中培训 时间:2013年4月

对象:生命学院全体学生干部(包括校级组织学生干部)

目的:学生干部集中培训着重培养学生干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全面、系统的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养成成熟的个性和积极的心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理念。

具体方案: 理论阶段: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

实践阶段:成功素质训练营,集体参观大庆博物馆,龙凤湿地集体行 (具体内容见学生干部培训方案)

2.学生干部考核 时间:每学期一次

对象:生命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生命学院分团委社团联合会、生命学院分团委学生支部、班级干部、社团干部

目的:为加强我院学生干部自身建设,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更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更好的服务同学,活跃校园学术、科技、文化、艺术氛围,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充分发挥我院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我院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使学生组织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特制订生命学院学生干部考核评定制度。

具体方案:

采用自评、互评、考评和班主任评议及辅导员老师审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根据所担任的职务职责,对被考核者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具体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学习态度与成绩、考勤纪律、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内容。考核以A,B,C,D为等级测评,学生干部考评与综合测评结合。(具体内容见学生干部考核方案)

3.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节假日

对象:学生干部小分队

目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干部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利用节假日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学生干部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方案:

生存挑战赛:以个大学生组织为单位考验学生干部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比赛模式,具体方案见生存挑战赛附案。 志愿服务:是爱心学生干部所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增加学生干部的社会责任感。详细方案见志愿者服务附案。

勤工俭学:学院为想锻炼自己、体验生活、缓解家庭压力的学生干部所提供的一次机会。

4.学生干部学习成绩目标化管理 时间:每学期一次

对象:生命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生命学院分团委社团联合会、生命学院分团委学生支部

目的: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培养的意义重大,是确保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之一。目前学生干部群体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组织建设、学生干部培养的素质建设、学生干部培养的环境建设和学生干部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形成新的干部培养机制。

具体方案:

学生干部每学期完成学院制定“三个一”工程,即每天做1篇英语阅读,每星期写1篇英语作文,每月读1本书。学生干部在学期初制定自己本学期的学期计划例如:成绩达到班级前百分之四十,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等等可实行的实际目标,然后由所属组织统一管理并督促学生干部完成自己的学期目标,每学期初对上个学期成绩进行评比,完成优秀者给予奖励,颁发“学习之星”“最大进步”“读书之王”等。(具体内容见学生干部成绩目标化管理方案)

5.学生干部的特长培养

目的:在基础教育阶段谈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注重学生干部的个性培养,鼓励学生干部挖掘自己的特长,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来激发学生干部的兴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调动其对该领域探究的欲望,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

具体方案: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干部,学院会集中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特长,并给予展示机会。 对于没有特长的学生干部,学院会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为大家提供特长培训辅导,培养学生干部的特长。

6.建立学生干部自我成长档案

学生干部可以把自己认为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材料放入自己的成长档案袋,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将个人认为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放入,同时觉得有意义的一些东西,也可以放入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真正反映每个学生干部的成长历程。 材料选择:

1、我的计划

2、我的努力

3、我的亮点

4、我的设想

5、我的成绩

第6篇:学生干部如何提升自身素质

(提纲)

大学生干部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和灵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准,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也是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

一、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养

1、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德”。它是现代人素质的灵魂,也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最重要条件。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对一个人的成才与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德有才,是能才;有才无德,是害才”。因此,作为大学生干部,首先德要合格,即应该比一般同学要有远大的理想,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上要有强烈的上进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作斗争。

新形势对高校大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大学生干部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大学生干部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高校大学生干部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干部提供规范的道德基础。

加强大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原则和方法:选好。选拔学生干部也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原则,在选人上尤其要突出对“德”的要求。用好。引导学生干部热爱自己从事的社会工作,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积极投身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管好。建立健全关于大学生干部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工作监督,将学生干部的“学徳”考察放在首位,促进良好“学徳”的形成。加强管理工作,建立大学生干部档案。做好大学生干部管理的前提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好调研工作,分类建立学生干部档案。

2、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学生干部是各种学生活动的决策者和组织者,组织一次活动,实施一个计划,使学生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作为学生骨干和带头人,经常是各种学生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把广大同学吸引过来,组织、发动起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时还得出面协调,争取哀得上级或相关部门的支持。这都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表达能力。它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两种。作为学生干部,经常要拟定计划、写总结报告及各种汇报材料等,没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很难胜任的。此外,学生干部还要经常主持会议、布置任务、发表讲话、传达指示、汇报工作等等,没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是难以胜任的。要具备以上两个表达能力,关键还是要学好中文。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作为学生干部,应善于通过网络、广播、报纸、黑板、广告栏等各种信息源,及时掌握、收集、分析、反馈各种有效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既能让同学们在第一时间掌握有效信息,又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借助于一些媒体(如BBS)发表或发泄的意见或建议,做好老师与同学的桥梁或信息使者。

社会交往能力。现在学生开展活动已不再局限于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院系、而是经常要跨年级、专业、院系甚至跨学校。学生干部不仅要经常和本班、本年级、本院系、本学校的同学合作,还得与其他班、年段、院系乃至其他学校或社会上的单位等进行共建,如组织班际活动、校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还有些大型的文体、科技等活动的拉赞助工作,都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共生存的时代,更强调与人相容合作共处,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很难有大作为,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中科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说过:爱因斯坦一人拿诺贝尔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大学科和交叉科学的时代,团队精神很重要。在学校,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做人,应当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同样,学生活动、学生工作也不是靠一两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集体的共同智慧,靠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行。而当今大学生普遍个体取向明显,较注重个人奋斗,集体意识弱化,协作精神不够。因此,作为大学生干部应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知人善任能力。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时说:“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民镇国,保证后方安定,我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但我能大胆放心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我胜利了。”可见,能否知人善任,事关工作成效、事业成败。作为学生干部,对部下或同学的个性、特长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知人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人的优势或长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灵魂,是一个集体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青年工作有新的特点,要求大学生干部也应具备创新精神。大学生干部如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没有一点创新精神,工作只能是被动的,开展的活动也是没有新意的,就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也就无法与时俱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因此,作为学生干部应领会、吃透上级组织的精神、意图,从本系、本年级、本班级、本宿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总之,作为学生干部,不仅要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领导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

3、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工作,搞好学习的物质基础。作为学生干部,既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又要抽出时间从事学生工作,还要应付平时自己私人活动,这就意味着学生干部要比一般学生耗费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魄,是很难胜任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作任务的。因此,学生干部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去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

4、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内在的心理因素,它影响着人的意志过程,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发展,事业的成功与非智力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新世纪高校学生干部,如果兴趣狭窄,性格孤僻,情感贫乏,意志薄弱,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主动精神,是根本不可能做好学生工作的。所以,学生干部应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丰富健康的情感,热爱学生工作,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同学,引发他们强烈的感情共鸣。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多方面的求知欲望,掌握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动权。锻炼坚强的意志,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二、学生干部如何提高素质

1、工作意识及培养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在有了正确的工作定位后,学生干部应当不断强化工作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大胆地推进高校青年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个工作意识一般可包括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学习意识,宣传意识,危机意识等,而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等四种意识是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意识的集中体现。

(1)大局意识。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我党四代领导人核心一贯的思想,也是政治意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大局意识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想。高校学生干部是作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实施者,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校学生干部要明确培养大局意识的重要性;顾全大局是维护团结稳定的基础。顾全大局是维护团结稳定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对学生干部而言,从大处着眼,大局就是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学生干部要立志成长报效祖国,要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小处着眼,大局就是搞笑的稳定和发展,学生干部就是要自觉维护搞笑的稳定,用自己努力的工作赢得同学的信任,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架起学校与广大同学间的桥梁,切实为同学成才服务,为学校分忧。强烈的大局意识是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校学生干部应明确自己所处各种环境中角色和应承担的职责。在人的一生中,大学时期是步入社会实现理想最关键时期,每位学生干部都应抱着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学校、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学习。

缺乏大局意识的主要表现;自我意识浓重、责任意识淡化;比如在2003年,蔓延全国的SARS病毒时期,北京的一些大学生干部因为恐惧非典,恐惧隔离,不顾禁令离开学校,从而把SARS病毒的危险也带回了家乡。有的学生干部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遇到困难没有身先士卒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奉献意识低下、角色意识弱化。现实中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挑易推难,只从个人兴趣选择工作,心情好时工作满腔热情,心情不好时推得一干二净,置大局利益于不顾,甚至还高校团体,没有为集体的利益添砖加瓦,而是为小团体的利益勾心斗角,这样的工作室片面的,狭隘的。

大局意识培养途径。学生干部是一些学生组织的管理者,分管一定工作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学生干部要有驾驭全局的意识,有机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处处为同学着想,维护、管理好集体。

1、以爱国情怀激励青年、以崇高理想引导青年;作为学生干部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大局意识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大局意识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2、以先进理论武装青年、以集体观念教育青年;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装头脑,通过真学、会用来提高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每个学生干部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一实践锻炼塑造青年、以探索创新要求青年。实践的工作是锻炼提高学生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完善、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工作中要深入实际,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和培养,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逐步培养优良素质。

(2)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团学组织作为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年学生的先进青年组织,就肩负着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肩上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团学组织必须拥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干部。

作为学生干部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深刻的社会变革使高校团学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校学生干部必须要及时对新事物、新问题做出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和对策。社会变革使高校团学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高校团学工作有许多新的领域要涉足,许多新情况要研究,这使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着新的考验,给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环境变化使高校团学工作面临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生干部来源于普通学生,可以说是“第二职业者”,开展工作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克服更多的困难。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是工作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高校团学工作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文化发展都发生着变化,加之学校与社会的发差和冲击等等,这些都使团学组织的凝聚力和学生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多年来,学生组织的活动形式走向模式化、固定化,有些活动形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活动的内容来讲,虽然学生的需求有不断的增长,但是学生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依旧,工作缺乏延伸和大胆的创新,不能开展一些独具特色的活动满足大家的新需求。从干部个人素质来看,学生干部多有依赖思想,思维上懒散,依赖于管理教师或辅导员的安排。许多学生组织培养的是会办事的能力,而不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工作方法简单;主观能动性不够;探索精神不足。

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坚持开拓创新,强化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高校学生干部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没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思想不求进取,抱残守缺;工作中按部就班,踌躇不前,就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高校学生干部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立志建功立业,强化成才意识;高校学生干部要正确认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利益与付出的关系,克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断强化岗位建功意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应变能力,才能真正有所建树,有所作为。转变思维方式,强化超前意识;有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否则将难以做好一流的工作。”高校团学工作也是如此。高校学生干部要以充分的准备、有效的设计准确地把握未来,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应变能力。总结前人经验,不断探索前进。高校学生干部要随时注意把自己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地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带有规律性、趋向性的东西,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摸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预见必然,预察事变。

(3) 服务意识。

培养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共青团建团宗旨的体现;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青年的内在需求。

缺乏服务意识的表现;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广大学生干部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担任各种社会工作,积极参加学校建设和学生管理,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义务地为集体、为同学服务,成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得力助手,为学习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学生干部在服务意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依赖性强、主动性差;工作适应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

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重视入口把关,在选拔中提高;学生干部的选拔一方面要公开,对各级干部的任职条件、工作任务与职责等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公平,根据学生的学业、工作情况和表现等,将品学兼优、素质高、群众基础扎实的学生选拔到干部岗位上。加强干部培训,在学习中提高;各级团学组织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指导,在工作指导中灌输服务理念。明确认识高校学生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主体,针对一年级学生干部要特别重视,帮助尽快熟悉团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团干部真正做到了解团情、熟悉团情、掌握团情,在此基础上尽快掌握工作方法。提供锻炼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各级团学组织应重视活动这个载体,为更多的学生干部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在活动结束时干部应及时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拓展工作平台,让学生干部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同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全方位的素质。

(4) 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社会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年轻人的合作和亲社会行为是得到社会接受的最重要的性格特征。具有合作性的年轻人更受社会欢迎。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阶梯。合作既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团结。协作,在未来社会更需要。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如果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比尔盖茨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位我工作,只有合作,是我最喜欢和最欣赏的。再比如,中国古代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廉颇负荆请罪,才有了赵国国势的日益强盛。

合作意识培养的途径;确立合作教育思想是培养学生干部合作意识的前提条件:树立崭新的教育功能观;塑造新型的师生合作观;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干部形成合作意识的有力保障。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人类活动的自在性,促使主体间的合作交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在走向自觉,从自发走向自主,因此也对交往中的人际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社会方面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合作环境;从个人方面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以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前提,如宽容、尊重、诚信。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了解、遵循和掌握一下所述的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课堂、活动、家庭是培养学生干部合作意识的主要途径合作式的课堂教学、集体活动及家庭所设置的各种合作情景,是要学生进行操作、体验从而获得认知、情感,并将其所学知识与实践相互对照,相互验证,升华为信念,最终形成意识。而这些使得学生乐而忘返的活动,恰好就是社会希望他们的。

2、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及培养

活动策划能力。策划即筹划、谋划、设计。策划能力指的是学生干部根据活动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进行谋划,设计与确定最佳活动方案的能力。学生干部的策划能力包括一下方面:善于思考的能力;学习调研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捕捉准确信息,积累整合才能练就创意能力;谋划创新的能力;把控预见的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的培养,必须先拥有良好的创意习惯。创意思路决定了策划的水平。 活动执行能力。活动执行能力,指的是相关活动发起人实施开展实际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学生干部的执行能力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成败。活动的执行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准备期、现场执行期和结束收尾期。活动准备期的主要工作是活动的发起、现场剧务(剧本)策划。要求计划严密、思考周全、科学分配。现场执行期的主要工作是统筹组织、责任监督、现场控制、突发事件处理,要求团队合作,冷静应对。结束收尾期的主要工作是清理现场、活动总结以及宣传报道、活动展示等。要求仔细思考善于总结,在肯定成果的同时,能准确找到漏洞,并及时召开会议说明不足,防止下次出现同样的失误。这是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优秀的学生干部除了要具备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外,还应具备写作能力、待人接物能力、语音表达能力等,这些易被忽略的能力,却又是平时工作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干部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干部策划能力、文字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的直观体现。学生干部的写作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公文写作,二是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干部必须掌握的工作能力,公文写作一般包括通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等工作经常遇到的文本写作。团学工作中,及时准确地发布新闻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干部而言,新闻写作较其他能力与素质,相对更薄弱,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新闻不是文学作品,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替代事实的描述。新闻写作主要包括信息和通讯的写作。

待人接物能力。接人待物有三大原则:尊重他人、热情待人、真诚做人。待人接物时的语言与行为,往往可以给人最直观的印象,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有风度的直接依据。而作为学生干部,有较多的社交机会,待人接物时的技巧与礼仪更显重要。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干部必备能力,强有力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干部各方面的发挥,更有助于学生干部建立威信,树立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干部,要善于领会领会领导的意图、同学的意愿、他人的目的,同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一般来说,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提高表达能力。

2、演讲能力的培养。演讲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直观体现,演讲者必须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对演讲领域的深入研究。拥有良好演讲能力的学生干部,对语言非常敏感,十分关注优美语句或是精彩的文本写作。获得演讲能力的优秀演讲者实质是可以随意将个人情绪融入文本所描述的境界,并与听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统筹安排能力。统筹合理地安排工作,寻找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一个学生干部应该思考并实践的问题。工作效率提高了,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和经验。只要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认真思考,任何人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操作:列出个人个人计划,并且用明显的方式提示完成的进度;安排随时可进行的备用任务,尽量不浪费时间;每天定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不要影响主要任务;把所有工作划分事务型和思考型两类,分别对待。

三、工作方法与技巧

1、团队建设。“共同思考者,才能共同决策;共同决策者,才有共同的责任心;有责任心者才能做好工作。”从这句关于团队建设的格言中可以看出,共同思考、共同决策是团队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在学生团队中,要掌握如何实现共同思考和共同决策的方法,关键在于构建团队文化、学会人际沟通、掌握授权规律。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一个团队的文化,决定着它的核心竞争力。团队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凝聚团队成员得到共识与合力,形成和谐的群体关系,高效的完成工作。而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即不断地满足团队成员、服务对象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团队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激发出团队成员的智慧与积极性,促使图案对健康发展的同时,使团队成员和服务对象获得更多的利益,得到全面发展。在团队文化和共同意愿的支配下,团队成员产生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交互行为,并努力自觉地去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以团队的整体利益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文化与愿望成为团队生存和发展以及团队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团队文化构成的第一要素是平等民主;第二要素是信息和知识。在构建团队文化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注重发挥团队负责人的领导作用;要注重团队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团队的学习。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团队成员,团队内的个体必须学会和别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因为团队工作要求集思广益,团队成员间彼此分享信息和智慧,以激发出潜在的团队力量,实现团队1+1>2的优势,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作为学生干部,在人际沟通中应掌握以下几种人际沟通的技巧:懂得尊重别人;做一个出色的交谈者,寻找和对方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看法。从而使对方认同自己,产生一种最初的共鸣。能从对方角度看问题,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学会真诚的赞美他人。学会拒绝,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学会有效地倾听,不要以为为中心,要积极主动的倾听,真诚关注,话要听完全,善于听出弦外之音,对事不对人;

2、个体发展。作为团队管理者,不仅要会使用学生干部,更要为学生干部的提高和发展服务。因此,团队的管理者要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的为团队成员个体发展提供机遇、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何用绩效评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等。对于学生干部而言,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工作方式、成效等,及时总结与反思,在工作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增强个人魅力,树立自己品牌,做好自身发展生涯规划。

3、过程管理。在团学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过程控制对团队活动加以监督和约束,通过细节管理保证团学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通过规范管理来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实现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这就是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这里统称为过程管理中的方法问题。过程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计划的顺利进行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因而控制标准的制定必须以计划和目标为依据。

其次是注重细节管理;学生干部做好细节管理的要求:学生干部要学会灵敏地识别出细节,要学会分析细节背后的内涵,要学会细节、全盘,在细节,要培养细节管理的良好品质。细节管理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讲究以点带面,突破细节本身。讲究对细节本身要传达得细致入微。追求人性化。

最后是规范管理;木桶理论告诉沃恩:木桶盛水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最短的木块,更重要的是各个木块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要是团队这个“木桶”能够多盛水,不但要使各个木块尽量一样长,还要使得各个“木块”非常规则。因此需要对团队及其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下面以学生社团建设为例简述规范管理的方法与过程:建立章程、定期检查,注意学生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注意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化;活动公开、群众参评,注意学生社团的公开化;纵向发展、横向联系,注意学生社团的联通化;求存求精,树立形象,注意学生社团活动的经常化。

第7篇:美容师的心理素质提升

一 对空虚无聊,我该怎么办?

空虚是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一种心态.人生面临许多选择,有时竟找不到人生的航标,自己的小船不知驶向何方.

空虚的内心什么东西也没有而显示出的一种生活毫无意义的心理感觉.

空虚是被老板,同事和顾客忽视的结果.如果顾客,同事或老板对其置之不理,美容师的工作就觉得乏味.

空虚是美容师个人价值不到体现的焦虑.美容师自以为应该为老板或顾客做些什么,自己也有能力去做好,但由于种种原因,丧失了做些什么的机会,就会烦躁焦虑;特别是在竞争急剧的现代生活中,竞争的受挫往往引起自己的低调评价:“既生瑜,何生亮!”

空虚是对现状的不满.对周围的事物看得消极,没有阳光,没有绿洲,只有荒漠,只有灰色,就会感到“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太没意思了”.

空虚是心灵找不到交流的机会.满腹心事,无人倾诉;一腔热血,不被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愤懑,郁郁不乐.

空虚的时候,是心理最脆弱的时候.这时,美容量贩 心灵免疫力最差,很容易被污七糟八的东西趁虚而入.

面对空虚的煎熬中,有的美容师摔掉了心理防线,极易为坏人所利用,上当受骗,遗憾终生;

有的为了使自己少想事,便拼命地日夜加班加点,想借身体的疲惫,消除空虚和孤寂,但并没有根据上解决问题.

美容师要想摆脱空虚的煎熬,最好的办法,是树大志,树理想,端正人生的态度,确立人生的方向.

空虚既然是社会对自己以前走过的路的否定,那么.

首先是确定以后将走什么样的道路?为什么而活着?为谁而奋斗?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寻求到了精神寄托,劲头十足,干什么都有意思.哪怕是做了一只蜜蜂,一条人梯,一枝绿叶,一丛小草,生命里也充满着奉献的喜悦.

其次要注意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调节,填补内心空白.可多读书,多交友,多工作,多活动.生活丰富多彩了,内心就充实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敏感想法也就占不了上风了.

第三,快乐消费.如花钱唱歌,花钱赶时尚,找感觉,花钱旅游休闲放松心情,向大自然释放内心郁结,说说话,谈谈心,逛逛街,消遣苦闷,度过寂寞难熬的一段时光.

第四,换一种生活方式,重新给自己定位.若美容师要想不为人们所忽视,看看街上的女孩,金黄色的染发,纹过的眉,唇,卷翘的睫毛,瘦削的身段,露脐紧身装,风光超短裙,那不就是一位女明星,女偶像吗?

最后,还要特别注意特定环境的特定心态.

一是休息日.

休息日本来是用以调整,休养大脑和身体的,也可借此访亲走友,打扫卫生 ,收拾房间,洗换衣服,改善生活“撮一顿”。但有些人却以病态的生活方式填补休息日的空虚。

一些无控制力的生活恶习,对自己的身体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在休息日不能把自己当成漂泊

的船,应该加以控制,做些有益的事,避免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二是城市过客。

城市里有许多美容师是“过客”。他们在心态上属于客居者,空虚感也特别强,他们对以下略识之无些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城市人对自己的冷漠和鄙视;自己担心丢失朴实、纯结;花花世界的物欲和剌激;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疏远、淡薄,不关心„„这些来自特殊的感受,往往使他们心灵封闭,寻找不到自我.

小莉是一家大型美容院的美容师,由于新上任,还属于见习阶段,因此很多新客,熟客老板都不会要她去接待,只是在大家都没有空的时候才要她上场,小莉感觉每天的日子都好无聊,天天都在烦燥中度过,她总是在想,到底是我能力不行还是老板对我有意见呢?这样过了两个多星期,小莉感觉这样不行,要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要不这样下去自身毫无发展.她端正态度,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星期一观摩脸部按摩,掌握要领,星期二学习观摩背部排毒,掌握要领,星期三„„因此她每天都有目标,老板看她这样勤奋好学,也多安排她接待顾客,顾客也非常满意小莉的手艺,并有顾客点名要她服务,这样小莉也受到了老板的器重.

其实空虚是可以摆脱的,学学小莉,相信你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二 嫉妒,离我远点!

有的美容师知道自己不该嫉妒,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远离嫉妒.

嫉妒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嫉妒最容易发生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美容师身上,因为同事间的一丝一毫的优势都会对自己产生威胁,担心自己一再受重视,从而产生排除他人的优势,释放自己:“屈辱”和不良的心情.二者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一般引不起嫉妒,高者不怕你嫉妒,低者你不屑嫉妒.

什么样的事情,哪些方面最容易引起嫉妒呢?首先是才能,地位,权力,财富和业绩;其次是机遇,关系和条件;再次是美乳的配偶,幸福的家庭;甚至是长相,年龄,穿着,发型都会引起嫉妒.

嫉妒具体表现在:挑毛病,吹毛求疵,过分无礼的要求;吃醋,红眼病,盲目攀比,嫉贤妒能;怨恨,恶言恶语,造谣中伤,丧失理智,当面冲击;暗箭伤人,暗中下毒手.

嫉妒的本质,实际是不自信的心理作怪.有嫉妒心理的美容师觉得自己得不到顾客的赏识和老板的器重,无竞争优势,便干扰,破坏同事的正常工作.

阿燕天生丽质,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觉得别人都没有自己强.当了美容师后,周围的美女多了起来,同事小优就比她漂亮的多,而且老板什么事也护着小优.阿燕开始心理不平衡,外外和小优作对,并在顾客面前说小优的坏话,说她如何不负责任,如何作假!从此,顾客们对美容院印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认为美容院留小优这样的美容师是对顾客的一种负责任,结果美容院生意越来越差,最后关门大吉.阿燕在同行中也受到排挤.看看,一个美容师的影响多大!快点改掉这个坏习惯吧!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理平衡,不再嫉妒?

第一,你行,我更行.面对竞争,美容师应该通过光明正大的方式,在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上一比高低,甚至更行.

第二,见贤思齐,虚心讨教,要正确评价自己,从先进身上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向他们讨教,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从而完善自己,超过竞争对手.

第三,珍惜友谊,与人为善.能够认识算是缘分,所以要善待同事,善待顾客,把他们当成了朋友,而不是竞争对手或是敌人,他们的满意包含了自己的努力,相信别人开心,自己也会开心.

第四,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大的角度思考问题,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不斤斤计较,讲求睚眦必报.

第五,自我满足.不要有“别人的事,好坏与自己无关”,“我比他们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思想,不要自我膨胀,把任何人都看成是对手.人的一生有很多事要学,不学习就会落后,如果你总有一种自我满足的思想,必将会被社会淘汰.

三,让自己不再疑神疑鬼!

对有些事关重要的人或事,在心里时行必要的猜疑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但仅靠观其行,听其言还不足为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怀疑本身并没有罪.怀疑是探究事物真象的一种方法,在这里,怀疑就是渴望探索真象,得一个比较事实的结论,怀疑又是为了事先预防,怀疑是在千万个可能性中作出的选择,它选择的一般是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以此引起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否则,事到临头,手足无措.

但却坏事在“多”和“猜”上.多疑,就是多心,有些美容师不用平常人的眼光去观察问题,不用一般人的心理去思考问题,往往夸大最坏的那种可能性,或无中生有硬性制造出那种可能性.这种怀疑是毫无必要的,纯属多余的.而猜疑,则是毫无根据的,以已度人.

最可怕的是,多疑和猜疑从来不去落实依据,便匆匆忙忙付诸行动,做出许多偏激中,愚蠢的事来,寻到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笼罩在不愉快的阴影之中.

有一美容师在写给某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封信中说:我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与同事很难相处.我平时一般不与他们有什么交往,但我觉得,他们老是背地里说我的坏话,故意跟我过不去.我又气又恨,经常找岔子发无名火,他们就说我是“神经病”.为此,我十分痛苦.

在生活中,像这位美容师所遇到的情况比较常见.周围的某些事情或冲突本来与他们毫无关系,可他们却无缘无故地老是把自己卷入其中,无谓地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猜疑心理的作用造成的.确切地说,是一种“自我荦连倾向”的心理现象.有这种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牵连倾向.正因为有这种特征,人才能够保持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性,并表现得富有激情.但是,这种倾向过分强烈,则会对事物过分敏感,过分关注,导致对事物的歪曲判断,对社会,对个人造成身心危害,这就是成为一种病态了.

过分的猜疑心理主要是受作茧自缚的封闭思想的支配.在这种封闭思维的支配下,总是以怀疑对方为前提,然后从这个想象目标出发,循着封闭的思路进行假想分析,结果越分析疑心越大.由于疑心生暗鬼,他们与人相处时谁都缺乏信任感,对谁都持怀疑态度,以至于到了捕风捉影的地步.

猜疑之心,人皆有之.对有些事关重要的人或事,在心里进行必要的猜疑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但仅靠观其行,听其言还不足为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同时,猜疑心理不宜过重,否则就会对他人造成冤屈,给自己惹来麻烦.这不仅容易伤害同事,朋友,夫妻之间的关系,而且极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严重者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或病态人格,甚至精神疾病.

常犯猜疑,多疑症的美容师,往往是些平时“自我感觉良好”者。从事本职工作多年的 美容师自视社会经验丰富,眼里容不进沙子,似乎将事情的发展和结果看的雪亮,根本不去认真思考,实地考察,仔细论证。还有些美容师因为受到了伤害,遇到类似情况便特别小心谨慎,而疑虑重重。

猜疑,多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不信任感,在家庭生活中无法相容,在工作上无法合作。

第8篇:把阳光注入心理,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论文题目: 把阳光注入心理,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作者姓名: 秦彦玲

学校名称: 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 18978389872

把阳光注入心理,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秦彦玲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负担

教育资源共享

师德

业务素质 内容梗概:在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更应从多方面关爱教师的心理健康:社会的理解的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国家社会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奖优罚劣树师德、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营造教师学习的良好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成功机会,建立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甚至不理解的家长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教师实在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长期以来,人们无比慷慨地赠送教师各种桂冠,一味地把教师神化视为不食人间烟火,对教师的品行要求越来越高,却越来越淡忘教师做为自然人、社会人固有的需求,也忽视了对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明显滞后,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瓶颈。笔者现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有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注入一缕阳光,希对农村学校建设有所裨益。

一、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在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不妨试问: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应有的重视了吗?

(一)社会的理解的支持:

全社会要树立"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良好气氛,为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气氛,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气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负担与心理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慰藉。

经济地位直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政府这几年下了大力气改善教师的待遇,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只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在一些农村,教师仍然只是挣扎在贫困线上,养家糊口的艰难又从另一个方面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作为政府领导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应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二)学校领导的重视。

学校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作为学校领导,要重视心理管理,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教师,帮助教师改善工作环境,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帮助教师提高适应形势的能力。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成功机会,建立自信心与自豪感。

学校要改革教育评估体系,同时深入教师实际,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激励方式,避免产生一面推行素质教育一面保留应试评估体系的矛盾现象,提高教师心理满意度,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校应定期邀请有关人士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建立温馨的谈心室,开展谈心交流活动。

二、国家社会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关注

首先,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执教工作,实行“特岗待遇”吸引人材。要加强农村统筹协调,组织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适量。进一步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第二,组织城市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且统筹安排好其他层次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执教的工作。

第三,积极地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在农村边远地区师资紧缺的学校设置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募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推进,农村将出现前所未有的人才需求,这是人才需求的一面。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挥自己的专长、贡献自己的才智。

第四,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执教活动,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执教活动。包括特色活动讲师团,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执教等等,还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把优秀教师师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

第五,“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或者实现和提升教师专业性的过程。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进程,做好全体农村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培训工作。针对农村教师学历低于城市教师的实际情况,应给予学历补偿教育,给学历未达标的教师补上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三、师德滑坡现象及原因。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国家、社会、学校都必须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来,农村学校由于师德教育的力度不够,师德师风出现滑坡现象。

1、有少数教师从事第二职业,或以营利为目的的收费家教和办各种收费补习班;

2、有的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严重,在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处理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3、有的教师“以教谋私”,使高尚的师生关系蒙上了金钱的阴影,损害了教师和教育工作的社会声誉;4、有的教师用语言讥讽或嘲笑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有的教师缺乏教育耐心,驱赶学生等。

造成农村学校师德师风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频繁改革,学校穷于应付这种改革的外在形式,淡化了对教师的师德管理和教育。

2、学校师德教育缺乏规范性、法制性,学校大多时候都是通过大会、小会对教师提出有关师德要求,或对教师出现违背师德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收效甚微。

3、学校师德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教师自我、教师之间、学校与教师都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好干坏不知道会怎么样的现象。

4、教师物质待遇低下,收入微薄,教师作为寻常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参加高层次文化学习和进修的资金欠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也难怪教师会从事第二职业。

四、奖优罚劣树师德。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既要重视教师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要求,又要规范教师师德行为。笔者建议:

1、挖掘本校的世界人民教育资源,树立师德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召人,鼓舞人,鞭策人。学校要加强对优秀教师的评选工作,表彰先进,宣传其事迹,在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2、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工作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学校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建立师德综合档案,记下教师的历史,把师德档案记载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工资晋级、评先表模等一一挂钩,并实行师德档案一票否决。

4、深化改革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列宁说过,提高教师的地位,“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师的工资全额到位,学校要搞好勤工俭学,尽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五、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落后及原因。

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不强。表现为:

1、教师掌握的新知识、新信息少,知识陈旧,教育观念落后;

2、学科编制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师资严重缺编,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的多;

3、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少,信息技术课开设不足;

4、学校骨干教师少,教学科研能力低,缺少学科带头人。究其原因主要有:

1、农村学校受公用经费和教师编制的限制,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和参与人少数;

2、教师流动性较大,学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流,学校缺乏学科带头人;

3、学校对校本培训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挖掘自身的师资资源。

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学校迫在眉捷的大事。

1、学校要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培训方法,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中老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2、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依靠校本培训,激励教师走向成功。一是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观摩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说课、论文评比、教师文化考试等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二是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建立教学帮扶,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老教师、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重点扶植和培养一些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使他们尽快成才,形成学科梯队,实现新老交替。

3、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营造教师学习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办图书馆,要从工作上适量给教师松绑,让教师有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要开展教师读书、实践竞赛活动,引导教师们充分地将“实践、读书、教研”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素养。

第9篇:干部素质能力提升1

MM镇“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工作,不断提高全镇干部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转方式调结构,在加快推进经济中创先争优”活动,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特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快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MM。

二、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全镇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依法行政、服从大局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达到政治素质强、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精、工作作风实,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学习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四、工作步骤

(一)时间安排。全镇“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从10月中旬起到12月底,两个半月的时间。

(二)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10月中旬至10月31日

1、召开动员会议。对全镇“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阶段学习任务;

2、聘请县委党校教师围绕培养干部创新思维、提升干部创新能力方面进行集中授课;

3、各部门、各单位利用周一例会,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中共广饶县委广饶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润生同志在MM镇党委2010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要点》;

4、组织部分干部赴寿光、汶上等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

5、每名干部根据集中授课和分散学习内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1、利用11月6日干部集中学习日,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代表上讲台交流第一阶段学习心得;

2、聘请县委党校教师围绕十七届五中全会内容进行集中授课;

3、各部门、各单位利用周一例会,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内容;

4、组织部分干部到县内部分乡镇对村级民主管理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

5、每名干部根据集中授课和分散学习内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

第三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1、利用12月6日干部集中学习日,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代表上讲台交流第二阶段学习心得;

2、聘请县委党校教师围绕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和应对媒体能力等内容,进行集中授课;

3、各部门、各单位利用周一例会,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先进地区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

4、组织部分干部到县内部分乡镇对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

5、每名干部根据集中授课和分散学习内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

(三)总结完善

1、干部自我总结。每名干部针对“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等撰写体会文章。

2、各部门、各单位对“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的整体工作进行集体总结,写出总结报告。 3.召开总结会。年底,镇党政办公室适时组织召开“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总结会,交流经验做法,健全有效工作制度,巩固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五、几点要求

1、精心组织安排。各办事处、各村,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学习实效。

2、加强督导检查。镇党政办公室要采取组织巡查、派员旁听、交流研讨、调阅学习心得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党员干部学习情况进行督查。

3、完善考核奖惩。镇党委、政府把学习情况作为各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部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命名或表彰一批学习型党组织和先进个人,并将学习情况列入对各部门、各单位年终综合考核。

上一篇:家校共育携手共育下一篇:中班艺术活动造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