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美国文化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内容摘要: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席卷了全世界,北美英属殖民地深受其影响,爆发了18世纪末的美国启蒙运动,一批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启蒙思想家积极反抗清教伦理,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产生了新的道德伦理与社会秩序。本文主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美国建国初期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篇: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战略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长期以来,美国文化战略就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美国文化这一极具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国成为文化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其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美国文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如法律制度设计、商业化运作及其开放战略和文化外交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美国;文化战略;文化外交;制度设计;开放战略

[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和军事领域,更重要的是其在文化领域一枝独秀的态势,其他国家民众对美国文化的趋之若鹜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一大景观。在当前大国间军事作用受限、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美国文化这一极具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

美国成为文化超级大国有赖于其超强、高效的信息传播技术和畅通、高速的跨国人流、物流,也得益于其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而且正是这种运行机制使美国的文化战略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咄咄逼人的态势,为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并成为确保美国文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一、“无为而治”而又卓有成效的法律制度设计

美国在文化管理方面长期遵循“无为而治”(non-activity?熏non-regulation)的文化政策,美国至今没有设立专门负责文化管理的文化部,没有管理文化事务的专门机构。但不设置文化管理部门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对文化发展采取放任自流、无所作为的态度。相反,美国为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力的文化扶持政策和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即税收减免政策,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首先,通过立法,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和较早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家之一。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版权法》,此后不断对该法进行调整和完善,这部法律保障了作者在14年的时间里拥有出版“地图、图表和书籍”的专权,此后又制定了1976年版权法。为了加大对涉及电影和录音制造业的版权侵权的处罚力度,美国国会于1982年通过了《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国会又先后通过了《反电子盗版法》(1997年)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年),以及2005年家庭娱乐和版权法,以加强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总是根据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及时修改和制定相关的法律,这些法律使美国的知识产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除了加强国内立法,美国还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1988年美国通过了《伯尔尼公约实施法》,开始对《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提供高水平的版权保护。但随着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伯尔尼公约》所确立的原则和标准已不能满足美国的需要。为此,美国一方面在国内动用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的特别301条款,迫使别国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从1986年开始,利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会合谈判的机会,全力推动建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版权保护体制和机制。[1]国内和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为美国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和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美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这又为文化产业的升级和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铺平了道路。

其次,设立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对文化艺术事业进行资助和管理。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支持文化艺术事业的法规,并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即《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据此,美国成立了其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的机构: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该机构独立运作,从事艺术与人文事业的资助,以促进美国艺术与人文事业的发展。此外,设立了联邦艺术人文委员会,由联邦政府中工作性质与文化发展有关的部门的首脑组成。

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每年向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一次,占年基金总额的20%。其余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的个人及团体项目提供直接资助,也用于优秀艺术成就的奖励。联邦政府对艺术人文事业的资助采取“杠杆方式”,以“资金匹配”来要求和鼓励各州、各地方及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补助和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对于各艺术团体或艺术家来说,要想获得政府的补贴,必须先从企业或其他途径筹集到政府资助3倍以上数额的资金。同时,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规定对任何具体项目的资助总额都不能超过所需经费的50%。这种资助方式调动了各州、各地方以及全社会资助艺术事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的积极性。[2]

第三,通过税收减免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明文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机构、公共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对非营利的、以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宗教、慈善事业为目的的团体免征赋税,个人和企业对上述非营利团体的捐赠可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联邦税法》中关于文化产业税收减免政策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调动了各州、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关注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上述法律法规的颁布奠定了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国内,为其文化产业搭建了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平台;在国外,为其文化产业发展和扩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持续繁荣。

二、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运作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崇尚自由市场经济,其文化产业正是在这种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走向产业化之路的。

首先,美国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如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等已在全球建立了庞大而稳定的销售网络,控制着许多国家的销售和众多的电影院、出版机构及连锁店。依靠这种全球销售网络,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市场份额。2009年美国电影海外票房达193亿美元,占到了全球票房的64%,美国电影版权产业的综合收益(包括票房收入、相关广告、音像、软件、游戏、旅游娱乐、玩具、主题公园等)达到了1000亿美元的规模;在电视方面,美国控制了全球74%左右的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美国的音乐市场也占到了全球的35%以上。[3]

其次,美国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其对外传播主要基于跨国公司的运作。在资金来源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鼓励多元投资机制和多种经营方式,吸引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资于美国文化产业。以好莱坞为例,根据瑞银集团(UBS)的研究,从2000年始,已经有150亿美元的外来资金注入好莱坞。[4]除此之外,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美国最具实力的电影制片厂中,哥伦比亚三星(Columbia Tristar)的幕后投资人是日本的Sony公司,Fox的老板是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在流行音乐产业部门,除了美国的WEA公司之外,更多在美国市场上赚取钞票的是日本的Sony、荷兰的Polygram、德国的BMG、英国的Thorn–EMI公司等等。[5]

美国文化产业的商业神话,背靠的不仅是国内资金的投入,而且更有赖于外来投资的激活和推动,资金的充盈使美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有利资源,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可以说,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运作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助推美国成为超级文化大国。

三、盘踞全球文化制高点的开放战略

美国文化战略的实施,是建立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强大的基础上的。战后,美国的国家实力迅速提高并逐步确立起自己在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的霸权地位,同时积累了经济、资本、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凭借这些优势并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贸易等手段的综合运用,确立起了美国在全球文化产业领域的龙头地位,占据了全球文化的制高点。

首先,美国是世界文化产品出口大国。从全球新闻广播来看,美国和西方的通讯社垄断了世界大部分地区80%-90%的新闻,其中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媒体所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信息总量的100倍,是不结盟国家发布信息量的1000倍。[6]其在影视方面的优势地位一如前述。

此外,美国的报纸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全球媒体上有较高的引用率,在世界舆论中有较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杂志如《读者文摘》、《人物》周刊和《时代》杂志对全球政界、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美国的音乐产品对全球的青少年受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逐步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成为好莱坞电影、美国电视剧、流行音乐,以及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产品的新一代消费者,[7]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席卷世界,甚至抵达非洲最贫困的地区,美国文化已经走进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另据统计,在美国与拉丁美洲的电视节目双向传送中,每100分钟的节目量,美国的节目占了99分钟,这种双向传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单向输出。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中文——全世界使用者人数最多的语言——的信息量只占4%,而美国提供的一般性网上消息占80%,服务信息占到94%。[8]

其次,美国倡导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开放战略。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美国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全球文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操纵者。这种情况下,任凭文化产业随市场规则独自运转美国也会在全球市场中独占鳌头,因此它倡导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开放战略。

自二战以来,美国就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自由主义,推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谈判。尽管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下滑,但美国一方面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非关税壁垒等保护国内弱势产业,另一方面仍然倡导贸易自由主义来推动国内优势产业获取全球市场份额。直到现在,美国在国际上仍然采用这种策略推动美式主导的全球化,以此不断推动美国物质文化的全球化。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把利用文化产品输出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作为对外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如在中国“入世”谈判中,美国政府不断施加知识产权压力,强硬地要求中国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接纳美国各类影音制品。其深层目的,是为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中国开路。

在推行文化产业开放战略的过程中,美国历届政府均竭力向他国施加压力,要求其他国家开放文化消费市场,包括出版物市场、视听产品市场、版权市场和相关服务市场。例如,在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美国政府强烈反对法国的“文化例外”说,要求将广播、电影、电视、演出、娱乐、图书等行业纳入市场开放的范围。尽管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开放战略受到许多国家的强烈抵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国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1970-2000年,美国对外贸易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和服务在内的版权贸易获得了持续增长,超过了作为硬件的文化娱乐器具的出口。[9]

美国在文化产业领域所倡导的开放战略是居于主导地位和强势文化位置的国家所奉行的一种战略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美国的文化影响力,为美国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的传播开辟道路。这种伴随着政治和经济施压的开放战略使其他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在文化领域更加难以抵挡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凸显了美国文化战略的进攻性特质。

四、融合了价值观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

美国的文化外交战略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早在殖民地时期,移居北美大陆的欧洲定居者就认为,“美国是上帝的选国”,是“山巅之城”,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承担有“拯救世界”的神圣使命。这种“天赋使命论”或“美国例外论”使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其核心价值观念的扩张和传播来影响和改变其他国家或民族。

美国文化外交战略的核心是对外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自建国伊始,美国就在《独立宣言》的旗号下开始了对外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历程。“从历史上看,美国人就认为,美国所信仰的信念过去是、现在还是不仅对美国是正确的,而且对其他国家也是正确的。因此,为了使美国的使命得到传播,要么劝导、要么强迫弱小国家接受这些信条,文明由此带给了非文明国家”[10]。二战后,美国的文化外交战略逐渐成型,美国的政治领袖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输出,并把它们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视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意识到,“冷战是争夺头脑的斗争”,“若要在这场冷战中赢得胜利,除了武器和金钱外,还需要思想输出”,需要“美国的文化外交”[11]。冷战的胜利使美国政府深切地认识到文化外交战略的效用,进而更自觉地把文化视为影响和引导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手段。此后,无论是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克林顿政府的“参与与扩展战略”还是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文化外交和价值观输出的理念都更加强化了。

美国文化外交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确保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从历史上看,美国往往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文化权利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加以利用,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克林顿政府就宣称“在世界上保卫自由和促进民主并不仅仅是我们最深刻的价值观的反映,这些都对我们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根本目标,而“文化统治是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个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方面,”“当对美国方式的模仿逐渐遍及全世界时,它为美国发挥行使间接的和似乎是经双方同意的霸权创造了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显然,文化外交战略是更好地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一种手段。

意在维护世界霸权并对全世界进行价值观输出的美国文化外交战略已成为美国国家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其对外政治战略相互结合,彼此不分,其最终目的是向全球推广、普及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以及相应的(国际)社会制度安排,在他国自觉接受和追随这些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中,实现美国自身的全球霸权利益。

五、结束语

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够盘踞全球文化制高点,并在文化产品和价值观输出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与上述美国文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密不可分。其国内卓有成效的法律制度设计和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运作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确保了美国文化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为美国文化产业占据全球文化制高点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而其开放战略则是身处强势地位的美国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融合了价值观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则使美国文化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国文化战略运行机制的不同侧面是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运行体系,它们相互协调,互为支撑,共同成就了美国全球文化超级大国的地位。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凸显的今天,美国的文化战略及其运行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但同时也要积极深入地总结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制定恰当的文化发展战略,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为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兵.美国文化产业的四大特征[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1).

[2]中国信息报[N].2010-11-24.

[3]张毅.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1,(24).

[4][美]奈森·嘉戴尔斯,迈克·麦德沃著全球媒体时代的软实力之争: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形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刘悦笛.美国文化产业何以雄霸全球?[J].粤海风,2006,(2).

[6]李怀亮,刘悦笛.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杨明辉.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5).

[8]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9]花建等.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0]Sterling Johnson?熏Global Search and Seizure?押The U.S.National Interest v.International Law?熏 Brookfield?熏1994?熏p.4.

[11]Robert H.Thayer?熏″America's Cultural Relations Abroad″?熏in The Annuals of America?熏Vol.17?熏Chicago?押Encyclopedia Britannica?熏Inc.?熏1976?熏P.546.

责任编辑 宋桂祝

作者:岳文典

第二篇:参访美国文化演艺建筑随记

白瑞纳克(L.L.Beranek)博士是美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声学专家,更是国际公认的厅堂音质领域的权威,现已96 岁高龄。

他和他以前的BBN 声学顾问公司主持设计过数十个音乐厅和歌剧院,他在上世纪60 年代潜心所著的《音乐厅和歌剧院的

音质》一书中介绍了世界22 个国家的76 个音乐厅和歌剧院,90 年代末他又修改补充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并将音乐厅和

歌剧院声学设计实例增加到30 个国家共100 个,其中将我们负责建声设计的上海大剧院也入选编为第38 例,这是迄今我

国大陆唯一被白瑞纳克编入该书的新建大剧院。

今年春节前夕,笔者有幸受邀利用长假期间专程赴美参观访问美国的文化演艺建筑,短短14 天先后到访了旧金山、

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纽约、费城、华盛顿和芝加哥共7 个城市,其间共参观了7 个音乐厅、6 个歌剧院,还有一些博物

馆和部分城市景点,收获颇多,现将在部分音乐厅和歌剧院的参访情况随记如下。

2月11日戴维斯音乐厅

中午从香港搭乘美联航空启程,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市还是

11 日上午,当即驱车前往旧金山音乐中心的戴维斯音乐厅。据介绍,

该厅建成于1980 年,90 年代初因声学问题作了较大改造,可容纳观

众2 740 人,有池座、两层楼座及沿侧墙的跌落式包厢,观众厅平面

呈马蹄形,前部设200m2 的尽端式演奏台,台后设观众席兼合唱台及

管风琴,18m 高的吊顶为整体水平状,并在吊顶上均匀安装了大量似

倒六角形的锥体,以起到声扩散的作用,在演奏台上空又吊挂了59 块

1.8m×1.8m 的方形透明声反射板,以增加反射声;挑台栏板及包厢栏

板均设计成凸圆弧形以利声音扩散反射,圆弧形后墙也作了声扩散处

理,侧墙面设计了很多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柱形扩散体,上部还挂

有窗帘式可调吸声帘幕,在池座两边各设计10 个升起式的包厢坐席,

起到缩小大厅有效宽度和增加侧向栏板反射的作用,但现场感觉该厅

的装修设计与声学设计协调欠佳,整体性差,琐碎杂乱,美观欠佳。

戴维斯音乐厅的每座容积为8.78m3/ 人,实测满场混响时间为1.85s,

声学设计为美国BBN 公司,主观音质评价达到良好的B 级。

251

2月13日迪斯尼音乐中心

到达洛杉矶的第二天,天气晴好。上午我们即前往由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上世纪90 年

代新建成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可惜不接待参观,只能购第二天下午音乐会票再次前往。迪斯尼音乐厅

的建筑外形现代而独特,犹如风帆状雕塑的大弧形不锈钢面材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该音乐厅容座2 500

人,观众厅外形平面呈矩形,演奏台设在前中区,观众席有较大的台阶起坡,并用大片木装修弧形栏

板将观众席分割成多个不同层面的区域,既丰富了反射声,也拉近了观众与演奏台的距离,增加了亲

切感。音乐厅内的木饰面吊顶也特别设计成分段下凸的圆弧形,犹如飘带横空悬挂在观众厅上空,起

到很好的声反射和声扩散作用,设在演奏台后部的管风琴造型也很独特,就像一捆尚未点燃的篝火木柴,

迪斯尼音乐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观众厅前后墙上部都设有开口与厅外大堂空间相连通,声学上形成了

耦合空间的作用。现场试听效果较好,该厅声学设计为日本著名声学专家永田穗先生。

252

2月18日卡内基音乐厅

中午我们按约定时间到达闻名已久的卡内基音乐厅并购买了参观票。据讲解员介绍,卡内基音乐厅建

成于1891 年,1986~1988 年先后作局部改建。卡内基音乐厅位于纽约市中心的第五大道,是一座以历史

悠久、音质优良而闻名于世的音乐厅。该厅可容纳观众2 804 人,其中池座一千余座,另有4 层楼座,其中二、

三层为包厢式的浅楼座,各有200 多座,而四层、五层为大挑台楼座,分别有444 座和837 座。四个楼座

挑台栏板逐层向后退进,使观众席层次丰富,视听效果和声场扩散均好。观众厅平面呈矩形,四角为圆弧形,

前部演奏台设圆拱形台框,台顶为半圆拱形穹顶,前部天花也呈斜向上展开的反射面,非常有利于乐队声音

向观众席扩散反射。观众厅内大部分天花及墙面采用钢板网粉刷或实墙抹灰,因而有优良的声反射效果和较

少的低频吸声。卡内基音乐厅每座容积并不大,仅有8.65m3/ 人,其满场混响时间也仅为1.8s,但其低音

混响较为丰满,获得了众多音乐家和乐团的赞誉。本厅的主观音质评价

达到优异的A 级,参观时有乐团正在排练,我们也有幸在厅内就座试

听了排练片段,虽然时间很短,但感觉确实不错。

2月19日林肯艺术中心

上午我们又驱车前往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参观。林肯艺术中心好似一个大院,中间为广场,三

面分别为交响音乐厅、歌剧厅和戏剧厅。林肯艺术中心的交响音乐厅早年曾被称为费哈茅尼大厅,

该厅在声学设计史上曾发生过一次有名的“声学的灾难”,当时该

音乐厅由著名的美国声学专家白瑞纳克负责声学设计,他将音乐厅

设计为鞋盒形平面并要求在前部天花做局部浮云式反射板,而建筑

师却将平面修改为近似椭圆形,又将天花全部悬吊浮云式反射板。

1962 年9 月音乐厅开幕演出后,因出现严重音质缺陷而遭到社会

舆论的激烈批评,业主也责怪白瑞纳克的设计不好,在之后6 年中

业主另请多位专家改造均未见效,最后决定拆除全部墙面和吊顶装

修,另请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声学专家哈里斯负责重新改建,并答应

由他指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花费一千多万美金终将林肯中心音

乐厅改造成功,并改名为“费希尔音乐厅”,白瑞纳克博士也因此

改行从业电视台。

如今的费希尔音乐厅可容纳观众2 742 个,其中池座1 640

座,三层浅楼座及两侧各3 层各6 个跌落式包厢,分别可容纳

350~400 座。观众厅的平面也是鞋盒形,前部演奏台为尽端式并

设台框和反射板,给人印象较深的有几点:一是天花设计了横向条

状折线形的木饰扩散反射板和折线形竖向条状侧墙面;二是两侧墙

共设上下3 层共36 个斗状包厢和演奏台两侧上部墙面的斗状声扩

散反射体;三是演奏台上空装设了圆筒状垂直悬挂反射板,这应该

是该音乐厅声学设计的显著特点。该厅的每座容积也不大,仅为

7.44 m3/ 人,中频满场混响时间也仅为1.76s,因此其主观音质效

果评价仅属良好。

253

2月20日肯尼迪演艺中心

上午我们驱车离开纽约,中午抵达工业城市费城,顺道参

观了费城国际会议中心和自由宫,下午再经2 个多小时车程到

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并先去参观了贝聿铭设计的我国驻美大使

馆新馆址。第二天一早我们先踏雪参观了林肯纪念堂、华盛顿

纪念碑、白宫、国会山及越战和朝鲜战争纪念碑后,即去参访

了1972 年建成开幕的肯尼迪演艺中心。该中心在一幢大型建

筑内,包含了音乐厅、歌剧厅、戏剧场和艾森豪威尔剧场等多

个演艺厅。声学设计人就是著名的美国声学专家哈里斯先生。

演艺中心的音乐厅容座2 760 人,矩形平面,1.1m 高的

尽端式演奏台面积为186m2,前段设管风琴,厅内有3 层楼座

及侧墙沿边包厢,池座两侧也有局部升起的包厢式座席,两侧

墙及演奏台侧墙都设计了木质折线形及梯级形的展斜式墙面,

有利于声音的反射和扩散。台口前上方设置了木装饰反射板,

观众厅整个天花基本布满六角形(约3m 直径)凹凸状的装饰

和反射作用的单元体,并悬挂了11 个大型水晶吊灯,台口前

上方还挂装了集中式扬声器系统。该音乐厅每座容积仅7m3/ 人,

满场混响时间为1.8s,主观音质评价为良好。

肯尼迪演艺中心歌剧院容座为2 142 人,设3 层较浅的楼

座,观众厅平面呈马蹄形,设镜框式舞台和乐池,侧墙和后墙

均为连续凸弧形扩散反射面,前侧墙上部设两道耳光,台口上方及台口两侧均设有扩声系统,在平面天花中部设计有大圆形

凹入平顶,其后部设面光灯桥,中间则装有水晶照明灯饰。歌剧院也可演出芭蕾及音乐甚至举办会议,大部分天花及墙面用

料均为抹灰粉刷,有利于声音反射,地面满铺薄地毯。该剧院单座容积仅6.1m3/ 人,满场混响为1.5s,音质效果较好,声学

设计也是由哈里斯承担。肯尼迪演艺中心内1 100 座的艾森豪威尔剧场,其天花均为三角长条形声扩散体,而墙面均为半圆

形和三角长条形扩散体交替布置,主要用于戏剧。

作者简介

章奎生,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创始人、所长,现代建筑

设计集团技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上海市建设系统声学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建筑声学、厅堂音质及噪声控

制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1962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建筑物理专业。

杨志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主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兼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噪声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环境

声学分科学会委员等。承担并参加了如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杭州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艺术中心、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江苏广电城

等大量音质设计与噪声振动控制设计工程。1996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

2月21日旺茨音乐厅

晚上我们飞抵这次访美之旅的最后一站——芝加哥,第二天我们前往旺茨音乐厅参观,这是一座建

在学校中的小型音乐厅,容座仅600 人。设计有些特色,平面也呈马蹄形,后区坐席特别升起,并

有一个小的楼座,墙面用木质装修呈挂幕状,前墙局部做QRD 状扩散处理,天花则为横向波浪形,

音质效果很好。

这次我们参访的美国音乐厅和歌剧院大多建设年代较早,迪斯尼音乐厅和旺茨音乐厅则较新,

这些演艺建筑在设计时都十分重视声学,专门请声学专家担当设计顾问,所以音质效果都相对较

好或非常好。这些案例在室内设计上也并不十分豪华,而是实用简洁,但在视线设计和舞台工艺、

灯光音响方面相对较弱,这与建设年代偏早有关,但声学设计方面也已出现一些新的手法和技术,

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作者:章奎生 杨志刚

第三篇:美国文化中启蒙思想的影子

内容摘要: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席卷了全世界,北美英属殖民地深受其影响,爆发了18世纪末的美国启蒙运动,一批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启蒙思想家积极反抗清教伦理,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产生了新的道德伦理与社会秩序。本文主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美国建国初期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启蒙运动 思想理论 教育文化

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种新思想、新意识不断涌现。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自觉地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评价一切。他们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确立真理的独创性理智力量,它能使人穿透一切迷雾,认识一切未知领域,并使人类过去的一切秘密都将不再隐没于黑暗之中。[1]18世纪启蒙运动从文学开始,用理性、自由、人权掀起了文化领域的狂潮,并很快在整个欧洲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席卷了全世界。众所周知,美国作为曾经英属殖民地其文化是深深根植于欧洲文化的,但是除了清教思想外,启蒙思想给美国的影响也是美国形成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启蒙运动从摆脱英属殖民地为起点,以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为高潮,18世纪末是美国启蒙运动的黄金时期。美国历史学家亨利·F.迈(Henry F.May)在《美国的启蒙运动》一书中将世界范围内启蒙运动划分为四类:(1)温和的启蒙运动或理性的启蒙运动。主要是盛行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它在思想观念上倡导平衡、秩序和宗教妥协。(2)怀疑的启蒙运动。这种启蒙运动于1750年前后在英国、法国兴起,主要代表任务是伏尔泰、休谟等,试图通过怀疑、否定的方法论来纠正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革命的启蒙运动。这种启蒙运动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这种启蒙运动开始于法国的卢梭,在佩恩和哥德文那里达到制高点。(4)教诲的启蒙运动。这种启蒙运动既反对怀疑主义也反对诉诸革命手段,强调世界的可认识性、道德的价值和社会进步。其中心在苏格兰,开始于18世纪中期,后来与19世纪初在美国达到顶峰。在亨利·迈看来,这四种启蒙运动大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美国相继施加了影响。[2]从亨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启蒙运动主要受到来自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美国的启蒙思想最初来自英国。牛顿和洛克的思想在新世界深入人心,造就了像富兰克林这样出身贫寒的伟人。在殖民地后期,特别是在独立战争以后,法国启蒙运动开始影响美国。从1776年《独立宣言》到《1787年宪法》这十一年中,法国启蒙思想已贯穿到美国社会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者的头脑之中。[3]欧洲启蒙运动为美国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1.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理论以及新型的伦理道德思想;2.欧洲启蒙运动的教育思想对美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美国受到欧洲的文学启发,造就了美国文学新的起航。这三方面造就了美国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并为美国这个初生的国家带来新的社会道德秩序与基本思想文化。

首先,关于美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理论主要由一批知识分子政治家们提出的一系列符合美国人兴趣的价值理想,他们把民主建立在常识和受理性制约的愿望基础之上,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支持,又为美国奠定了未来的社会模式。启蒙运动在道德上积极肯定人类自由进步,这把人们从以宗教虔诚性来判断善恶的清教伦理中解救出来,强调人性的同时,又让理性成为人的活动准则。其中“自然权利”是美国启蒙运动道德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这是支撑资产阶级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反应了美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和教育观。“自然权利”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任何人都具有生活、生存的道德权利;任何人都天生具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侵害他人的平等权利。[4]而诸多的自然权利中,启蒙思想家最多提到的是人的自主权。人的自主权决定北美人民要选择平等、民主的政体,这就不可避免的直指干预殖民地经济政治的英国殖民者,但是这不仅仅是政治的选择,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美国社会内部的道德思想体系确定一种模式。

其次,美国启蒙思想家们深知变革背后的必须加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和科学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摆脱无知、享受文明的根本手段,教育能够改变人观念,培养优秀思想品德。《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在出使法国的五年中,他的思想和感情深深地打上了法国烙印。他谙熟法国启蒙学者的自由思想,他教育观点存在明显的法国色彩。他主张建立公共教育,并且根据智力和才能选拔青年人才。1817年为弗吉尼亚制订的教育计划体现了他希望通过建立州立大学、开展公共教育来实现下一代能够掌握学习工具,运用理性的力量去打破宗教和旧有的社会思想。在美国建国后的多所大学的建立均能从中看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理念的影子。例如:纽约州立大学的创立人杰伊1784年从巴黎回到纽约后,受法国教育的影响,对教育和大学产生兴趣,最终推动纽约州立大学的创立。除了杰伊,以斯拉对该大学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以斯拉是法国胡格诺家庭的后裔,曾到法国研究和旅行,从纽约州立大学开办到1811年,他一直是校董事会有影响力的成员。[5]

最后,在欧洲启蒙运动期间迸发出的文学思潮也深深影响了美国的文学发展。在美国启蒙运动的早期,富兰克林的文学作品内容非常成熟的表现出民主精神,強调理智具有绝对作用的信念,理智不仅是评价社会活动的主要标准,而且是社会变革的传统。富兰克林早期的作品1722年《好奇的人》、1732年《穷理查年鉴》(自1732年以来二十五年间每年都出版),以小品文、小说类来描述生活中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讽刺一些愚笨、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市井小民,用趣闻的手段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进入美国独立战争时代,富兰克林的作品主要表现全民族政治的问题,《宾夕法尼亚的宪法和政府的历史概况》《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在英国下议院的质询》《普鲁士国王的敕令》等一系列作品去讽刺美国自由主义的敌人,运用启蒙寓言的方式揭露英国王权的野心。在美国启蒙运动的第二阶段,以杰斐逊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启蒙运动思想领袖出版了更多的文学作品。独立战争结束后杰斐逊于1787年出版的《弗吉尼亚笔记》开创美国文学一种新的体裁,他一反常态没有描述弗吉尼亚的自然风光、风俗习惯等,而是直接分析弗尼吉亚的现实生活,强调启蒙思想的同时突出人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美国其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欧洲启蒙运动,也继承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理论,并由美国启蒙运动思想领袖发展出更加适应美国国情的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伦理秩序,巩固美国的社会秩序,为美国长久而稳定的民主制度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理论在美国得到优良发展,促进美国成立一批为美国培养更多人才的大学。与此同时更是推动了美国新的更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出现。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领袖们快速的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奠定了美国日后的繁荣强盛。

参考文献

[1]肖雪慧.现性人格—伏尔泰[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204页

[2]Henry F. May. The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p.6

[3]贺国庆.略论法国启蒙运动教育思想对美国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三期,11-18页

[4]向玉乔.美国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37页

[5](俄)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史(第5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

(作者介绍:刘美彤,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刘美彤

第四篇:从孝文化到照护文化、敬老文化

摘 要: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的人身密切相关,是一种人身服务。这种服务由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等不同的服务者提供,相应形成了孝文化、照护文化。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以西方经验为参照建立起来的,具有追赶型的特征。探寻人口和老年人口大国的养老之路,需着力综合应对,着眼现代化发展,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形塑社会、行业发展环境,以照护文化的职业精神改进孝文化,用孝文化的核心“敬”形塑照护文化,创新发展新型敬老文化,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之路提供文化支撑。

关键词:养老服务;非正式照料;孝文化;照护文化;敬老文化

文化植根于民族心灵深处,是最深沉的力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形成家庭、社会、政府协同参与的老龄社会治理机制和社会氛围,文化是隐藏其后的关键因素。“未富先老”及快速老龄化国情使我国老龄化的应对之路具有追赶型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均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着力从文化层面对人口老龄化进行综合应对。与养老服务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有孝文化、照护文化和敬老文化等,三个概念各有侧重,又传承互通。着眼现代化、老龄化新时代,通过返本开新,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之路的文化支撑体系在当前急迫且有意义。

一、我国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忽略了

其内在的文化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独特性决定我国养老服务模式

当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服务模式源于西方老龄化先发国家,具有追赶型特征。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独特性决定的。

一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独特性。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迟。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用了不到18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口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发达国家的这种转变则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瑞士用时40年,英国用时80年。①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西方社会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包括基本生活、基本服务在内的老年保障制度。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性。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是同步的。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进程。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对原来较为稳定的家庭照料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的统计,当年这一群体的人数接近5000万人之多。②2019年,南方都市报、北京耿耿丹心教育公益基金会等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称,农村有留守老人1600万人。③同时,改革也直接冲击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以村集体为主支付费用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方式;在城市,“单位制”解体,“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和“社会人”;传统照护保障体系受到冲击,社会照料服务需求凸显。为此,民政部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明确要求原有兜底型、救济型的福利院实行改革,开展自费寄养,优先接收国有企业的退休老职工④,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设和投资养老服务设施。

在这两个独特性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形成了特有的“事件—反应”机制和追赶型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其参照物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特别是看得见、可统计的养老机构床位成为主要的追赶目标。当时最为人所熟知的说法就是发达国家每百名老人有养老床位6—7张,而我国则不到1张。民政部的有关表述是“发达国家每千位老人占有至少50张养老床位的国际经验”⑤。因此,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和集中收养人员的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尤其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数量有较大增长。这些要求已被列入各级民政部门的考核指标。养老服务的另一种方式——居家养老也以西方社区照顾模式为借鉴,和养老机构一起组合成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最切实可行且有效率、最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⑥。2006年,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将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放在一起,提出了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2013年后,基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养结合也被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19年年底,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万人,养老服务床位761.4万张⑦,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为4.33张;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了基本覆盖。可以说,这些看得见的硬件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

2.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缺乏相应的文化支持

我国目前推行的追赶型养老服务模式始终存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为此,政府和社会各方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包括2017年开始的养老机构质量建設专项行动等。经过养老机构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我国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改造、标准化建设和消防安全等有了较大改观。但是,服务品质及与其紧密联系的服务队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养老服务品质的差距暴露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问题。目前,养老服务队伍的主力是“4050”人员,她们学历低、年龄大,从事的养老服务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这给养老服务人员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带来了困扰。这种表面可见的问题背后是观念及职业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社会上对这一职业存在歧视,一些人认为为老人端屎端尿,低人一等,即使工资最高,也不愿干。最先意识到文化重要性的是养老机构,一些机构的负责人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中想到了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希望用孝文化教育护理人员,传递养老机构的使命和价值。在这些养老机构的墙上,常见的企业(机构)文化口号是“替天下儿女尽孝”。而从现实情况看,处于繁重的照护压力中的护理员很难视入住老人为父母。显然,传统孝文化并不能为现代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精神支持。那么,西方现代养老服务模式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我国应构建怎样的新文化体系以支持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探讨,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老年人口大国国情的养老服务发展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二、养老是一种文化现象:孝文化和

照护文化的适用性

文化在养老服务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和养老服务的特质密切相关。养老服务的核心是照护,是指老年人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后必须通过他人提供协助和帮助,才能有基本的生活尊严。所以,这种服务与年龄是否达到60岁或65岁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呈正相关。老年人照护是一种近身的人身服务,是对老人私密生活空间的介入,比如协助起床、晨晚个人洗漱、洗浴、清理大小便等。古今中外,提供服务的一方不外乎子女、伴侣等亲属和非亲属两类人员;按规范化程度,这种照料分为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后者在一般语境下被视为养老服务。由于涉及身体接触和私密生活空间,照料服务双方对这一行业的认知大多伴有感情因素,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及负面心理,久而久之形成的社会文化观念对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服务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养老服务方式的选择和形成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养老服务均起始于家庭,但走势和在相当长时间里呈现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⑧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需要从家庭养老及支持家庭养老的孝文化社会基础中去探究。简单地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把家庭保障功能外化为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了从家庭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型,形成了与现代养老服务业相适应的照护文化。我国由于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发展相对迟缓,家庭功能保留相对完整,因而孝文化的嬗变时间比较长。改革开放后,这一进程虽已大大加快,但社会保障体系建成的时间并不长,家庭的保障功能仍在发挥作用。同时,政府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强调福利多元供给协同保障,引导发挥家庭保障的基础性作用,孝文化得以继续倡导。

1.孝文化的适用性及局限

孝文化是传统中国“家国天下”的重要支撑,含义丰富且复杂。从照料老人的角度解读,它缘起于代际关系维系,支持非正式的照料方式。

孝文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一是农业社会结构。在这一社会形态下,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居住在一起,就近组织生产,社会流动性弱,子女照料年迈父母可及可得。二是血亲关系及相应的人力资源。⑨《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讲的就是子女有抚养、照料年迈父母的义务,既包括物质给予、照料提供,也包括精神慰藉,对子女有“昏定晨省”的要求。这一传统自古有之。《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大雅·既醉》)。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家庭模式是“反馈模式”,不同于西方的“接力模式”,当父母老去时,子女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⑩其精神内核是“敬”。对此,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有所阐述。《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文化支持家庭开展综合性的养老保障,涉及物质、精神和照料等各个方面。孝文化具有血亲性、宜农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支持的是家庭子女非正式照料行为。所以,以孝文化要求护理服务人员与一个没有血亲关系的老人建立“孝”的纽带非常困难。反过来,老人也很难将护理人员当作自己的子女去要求或包容。

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传统文化遭遇当代现代化的历史情境和疑难问题,致使其在面对文化变局和解决疑难问题时表现得无能为力。孝文化同样如此。在面对现代化冲击的背景下,孝文化也显示出对家庭养老保障的无能为力,具体表现在:一是血亲关系的子女无法提供可及的照料服务。现代化条件下,社会流动性加剧,我国每年数以亿计的青壮年劳动力处于流动之中。加之职业化的工作和“八小时”工作制,年迈父母很难时时从子女那里得到所需的照料服务。二是即使子女提供照料服务,这种状态也难以持续。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独生子女一代以及居住方式从过去的大家庭合居变成父母子女的各自分居,直接影响了照料服务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的可及性。所以,孝文化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彰,与现代化条件下孝文化基本前提发生变化密切相关。三是非血亲关系的“保姆”照料,职业精神缺失。目前,因分身乏術,富裕家庭雇人照料的情况越来越多,还有一些老人进入养老机构接受护理人员的照顾。这些被雇佣照料老人的人被称呼为“保姆”“阿姨”或“护工”。对于这一行业,国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试图通过孝文化进行行业规范和引导,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保姆虐待老人的恶性事件时有报道,使这一行业充满负面评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业规范缺失。一直以来,人们对“保姆”“阿姨”或“护工”往往不以职业视之,即使1995年家政服务员被正式确定为职业,这种状况也没有大的改善。另一方面是文化观念制约。社会上把这个行业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表现出对从业人员的社会歧视。而“保姆”“阿姨”“护工”一方存在职业矮化心理,认为自己在人格上矮人一等。这种自卑的心理反应在护理态度和行为上,很容易造成一些护理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不尊重,甚至出现虐待行为。这与现代化内在的价值观平等是完全相悖的,加剧了社会对这一行业的不信任感。

2.照护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社会照护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它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伴随着现代养老服务业的形成而出现的。与之相对应,照护文化应运而生。

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现代意义的养老机构大量出现,基于社区的照顾模式开始形成。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化大生产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集聚在工厂企业,致使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核心家庭模式的历史起源是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和市民家庭形式的广泛普及、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首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将本由个人及家庭承担的基本生活保障责任交给国家,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代际关系,这也就是接力模式。其中,照料老人的任务外移到社会,由专门人员提供,社会化的照护服务由此产生。“现代社会强行促成了一种狭隘的角色专门化。一度曾以家庭为中心的广阔的生活范围(也就是工作、娱乐、教育、福利、健康),日益被一些专门机构(企业、学校、工会、社交、俱乐部、国家)分别占领了。角度的限定变得更加明确,在关键的工作领域,任务与角色业已高度专门化。”这些专门机构既包括集中居住的养老院,也包括到社区提供居家服务的专业机构。当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形成一定规模时,一个行业就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照料服务的职业护理人员。

这种专门化、职業化的服务被称为长期照护。其背后是支持其发展的特有职业文化——照护文化。从照护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塑造了护理服务的价值观:一是基督教精神。西方国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职业精神等深受爱己及人、博爱、奉献的基督教精神影响。基督教提倡社会承担关注弱者的责任,并带头付诸行动,建立了大量的孤儿院、养老院、医院,最初在这些机构中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大多是其信徒。二是现代商业文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经济。亚当·斯密认为,这种社会即使没有爱与恩,仍可通过权衡利益,依靠功利主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而延续。物物交换的背后是双方平等的人格。服务业作为一种职业,人格平等权深入其中。德国思想家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立足于理性的经济伦理,诸如诚实、信任、责任心、勤奋、忠诚、敬业等。三是医疗护理现代经验。医疗护理和医疗工作相伴而生,历史悠久,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南丁格尔将其提高到“专门职业”的地位后,护理工作才作为一种“技术”广为人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护理文化支撑并促进了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由于对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医疗护理技术,医疗性护理文化对社会性照护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瑞典、英国等许多国家都明确表示,要按一定的床位配比护士,由护士和护理员共同组成护理服务队伍,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隐藏其间的文化形态得以构建,具有现代职业特点的照护文化得以形成。

可见,照护文化适应现代养老服务业,支持正式照料人员的照护行为,有其明显的专业化特点:一是社会性。它从医疗护理中分离出来,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服务。二是职业性。它是建立在职业分工基础上的,属于职业行为,有着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三是平等性。服务双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开展服务活动。由于过于强调专业、规范,服务者有时难免缺乏人性的温度。

三、着眼全人全程服务:创新发展孝文化和照护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并不存在单一的养老服务方式,许多国家大多数时候都采取混合型的服务模式。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需求多样化,更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要着眼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把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服务纳入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实现孝文化和照护文化的有机融合。

分析老年群体的照料服务需求,有几个基本的判断:一是享有非正式照料的老人人数远多于需要正式照料的人数。根据2017年统计,我国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只有219.8万人,只占当年老年人总数的0.95%。国外根据不同照料人员人数的判断亦是如此。“非正式照料者是正式护理人员的2倍,在某些国家甚至在10倍以上,如加拿大、新西兰、美国与荷兰。”二是需要正式照料的老年人数将不断增多。这主要包括失能失智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预计今后这两类老人每年将以百万人数增长。三是大多数老人处于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的混合和转接状态中。不论是否有子女照料,当不能自我照料时,多数老年人会同时使用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两种方式。老年人居住在家庭,当子女等家属无力承担照料任务时,他们便会寻求社会支持。一种可能是老人白天在社区照料中心接受照料,晚上由子女接回家进行照料;另一种可能是在家庭提供照料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正式照料服务支持。此外,老年人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动不断在居家、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流动转换。这些情况决定了其文化支持将因照料服务地点的转换、养老服务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兼顾孝亲和专业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

1.要创设政策培植适应新时代的孝文化

传统孝文化要求子女在父母年老时给予基本的生活照顾。当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首选的策略时,重塑孝文化显得十分必要。这种重塑要针对孝文化的局限性进行文化和政策的创新。首先,要摒弃其内含的不平等观念。这是“五四”时期先贤们一直主张的。吴虞在《说孝》中强调:“以为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从前讲孝的说法,应该改正。”子女和父母作为照料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有着平等的尊严和地位,做到父慈子孝,才有可能解决“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其次,要敦促子女履行照料年迈父母的法律责任。这是我国《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的。在现代社会,尽管政府为应对风险全面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家庭仍担负着基础性的保障职责。中国传统孝文化之所以能持久发挥作用,与历朝历代以法律惩处不孝行为有很大关系。再次,要创设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家庭和子女在照料服务方面并不负无限责任,政府应创设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引导和规制子女履行责任。要为子女尽孝创造条件,通过子女带薪护理假、父母子女购买同一小区住房减税、喘息服务等支持引导性政策,解决好子女的时间和精力问题,实现照料服务的可及性。要实施免费照护技能培训政策,帮助子女提高照料的技术含量。总之,要恢复孝道弘扬人性之美、伦理道德的本质,注重保护个人自决的权利,用现代人格平等观念诠释孝文化,用现代照护技术提高非正式照料的技术含量,依法落实赡养照料责任,实现孝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要用照护文化改进非亲属非正式照料服务

对有着庞大老年群体的中国来说,非亲属非正式照料方式将长期存在,这是解决中国养老服务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要用照护文化改造照料者和接受者双方的认知,强化人格平等,规范服务行为。一方面,强化职业伦理,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倡导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专业组织培训家庭服务人员,引导家庭尽可能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专业组织雇用照料人员。要由所在社区对保姆等从业人员进行管理,逐步纳入社区照顾模式。要实行轮训制度,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定期组织培训,对从业者进行轮训。如果直接从输出地聘用的,也应由输出地社区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职业伦理精神。另一方面,加强老人及其家庭的现代职业意识教育,确立人格平等理念,尊重照料者的人格尊严,增强包容性。

3.要用孝文化优秀内核铸造照护文化

孝文化的核心是“敬”,其形塑了不同于西方的代际互惠模式。正式照护由于过多强调职业化、专业化,并形成标准化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少了些人性、人情的成分,亦即缺乏中国文化语境中“敬”的成分。养老服务是老龄社会的一个重要职业,毫无疑问需要有职业文化的支持。但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如果仅用职业精神要求自己,工作就事论事,没有从内心树立敬重老人的理念,照护工作很难有温度和弹性。因此,在强调现代人格平等观念的同时,还要使“敬”成为职业性照护文化的“魂”。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教育从业人员发自内心地理解老人、敬重老人,从而实现照护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杜绝各类虐待行为的发生。

四、返本开新: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敬老文化

敬老文化是指全社会尊敬长辈、尊重长者的意识和观念,是基础性的文化形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敬老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后的落脚点是社会。如果说孝文化针对的是血亲家庭,照护文化针对照护行业和从业人员,那么敬老文化则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相较于西方,我国有着较为完整的传承清晰的敬老文化传统,包括尊老养老理念、孝老礼制、国家制度等。在新时代,这一文化形态也面临诸多问题。只有返本开新,才能发挥其对孝文化和照护文化的促进作用。

1.返本开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和传统孝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敬老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新时代,这一文化形态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老年人和子女的基本生活主要靠社会保障及个人储蓄积累来解决,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主要通过现代教育和书本、网络等渠道来实现。这就意味着形成敬老意识和行为的“前喻文化”整体上不复存在,过去老年人象征着经验与智慧的形象被颠覆。而基本生活交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来解决,又终结了老年人因掌握财产分配权而获得尊重的可能,中断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纽带。这些是当下社会上发生的种种对老年人不敬事件的主因。二是长寿时代的到来。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看,新时代也是长寿时代。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在可预计的将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人生七十古来稀”将彻底成为历史。现代社会进入长寿时代,意味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变化,也对老年保障、老年服务、老年优待等提出诸多挑战。返本是接续传统,承继文脉;开新是与时俱进,输入内容,创新载体。唯有如此,才能有适应时代需要的敬老文化。

2.在加强载体建设中开新

载体是文化的承载物。传统敬老文化有宴请、免徭役、赐杖等载体。《礼记·王制》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汉代规定对高年龄的人赐杖,凡年七十以上者持鸠杖,可自由出入官府,行走驰道,经商不征市税等。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生产力发展制约和封建王朝更替、战争等影响,这些载体覆盖面和受益者总体有限。在新时代,需要运用、创新各种有效载体,不断形塑覆盖全体老年人的新型敬老文化。

一是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长寿时代必然是老年友好型社会。这种友好是理念型的,是基于“并喻文化”取得的,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在信息社会,借助各种现代技术,老年人和其他人群一样,也能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友好是制度性的,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优待等制度,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这种友好是实体性的,种类丰富、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设施、各类适老化设施、养老服务机构、老年食堂等为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是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老年宜居社区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小环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获得感,也是最能培育敬老文化的场所。这里面有最温馨的邻里资源,能以便捷的方式解决老年人的不时之需。因此,要通过各种活动、搭建各类平台创建老年宜居社区。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出行,通过设计涉老设施、建立垂直交通,让老人在社区生活得更加便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是最好的选择,前提是能够在家持续生活下去,这就需要完善的适老化设施予以支持。因此,要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在科学评估基础上,选择适配性产品,组成不同场景居家环境的产品服务包,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政府对低保、低收入老人要给予改造资金的补贴支持。

四是全面落实老年优待项目。衣食住行,看病休闲,这些对老年人来说的“关键小事”在国家老年优待政策中均有规定,但具体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督查。要通过创建各类载体如创建“敬老文明号”“敬老文明岗”,在公交车上设置“敬老卡”“专座”,在医院、车站、码头等社会服务部门设置“敬老窗口”等,落实对老年人的优待项目。

3.从观念和制度着手推进

新时代敬老文化的培植需要观念来引導,并通过政策来规制。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要着眼于积极老龄化,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宣传以及影视作品制作等手段,使全体社会成员充分认识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机遇和挑战、发展趋势及国家应对,引导全社会科学认识老年阶段、老龄社会、长寿时代,推动老龄化理念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融入。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尊重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扭转对老年人、老龄社会的负面看法,创造条件使老年人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家庭价值自信。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老年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住房、养老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要通过制度化建设,让社会成员有一个安全的预期。

三是加快构建应对老龄化的体制机制。要抓住未来10年人口高龄化发展的窗口期,抓紧研究综合应对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老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由“未备先老”到“边备边老”的转化。

总之,文化问题事关养老服务的根本。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程度的不同,老年人会从家庭、社区到医院、养老院、护理院进行不同地点的转换,这意味着需要正式、非正式的照料人员轮番上场,提供相应照料,形成持续性的照料方式。我们要以老年人为中心,把传统的孝文化和职业性的医疗护理文化、照护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整合支持、持续照料的文化体系;整合好孝文化、照护文化,创新发展新型敬老文化,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和价值支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之路,让养老服务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得到滋润营养,为解决世界性照料难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注释

①穆光宗:《银发中国:从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龄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第35页。②吴玉韶主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页。③《〈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发布 留守老人是公益领域的边缘性议题》,公益中国网,http://gongyi.china.com.cn/2018-12/11/content_40609915.htm,2018年12月11日。④陈良瑾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423頁。⑤王振耀主编:《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38页。⑥张文范:《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 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年第3期。⑦《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20年2月29日。⑧[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30页。⑨董红亚:《中国养老进入服务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327页。⑩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董红亚:《构建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照护文化》,《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丁立群:《文化自信的哲学省思》,《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德]亚历山德拉·茹科夫斯基:《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关于过去和将来的老人》,董璐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9页。[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41页。[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周文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第7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第317页。王杰秀、安超:《全球老龄化:事实、影响与政策因应》,《社会保障评论》2018年第4期。吴虞:《吴虞集》,中华书局,2013年,第17页。黄振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州学刊》2014年第5期。王建云:《敬老文化的东西方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景天魁:《传统孝文化的古今贯通》,《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3期。《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1905/9b8d52727cf346049de8acce25ffcbd0.shtml,2019年5月22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刘奉光:《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习近平:《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28/c_1118948763.html,2016年5月28日。

责任编辑:海 玉

Key words:pension service; Informal care; filial piety culture; care cultur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culture

作者:董红亚

第五篇:美国文化运行机制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运行机制 改革 美国

美国文化仅有200余年历史,但却风靡全球,其影响力、创造力令所有国家望其项背。这固然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外交战略密切相关,但其独特、高效的文化运行机制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和借鉴美国文化运行机制,对于我们立足国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承创新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无疑具有重要启发。

美国自立国以来始终奉行文化艺术创作自由原则,谨慎地防范对文化艺术的行政干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列明“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定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美国至今没有专门管理文化的行政部门,联邦及地方各级政府不直接干预文化发展。二战之前,美国的文化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方面。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机构、公共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对非营利的、以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宗教、慈善事业为目的的团体免予征税,个人和企业对上述非营利团体的捐赠可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1929年经济危机导致大批艺术家失业,为了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罗斯福新政推出了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艺术家,采购艺术品。严格地说,这是就业政策,而非文化政策。随着经济好转,这些艺术计划陆续终结。直至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艺术与文化发展法案》,1965年据此法案成立国家艺术基金会,美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介入才有了突破性发展,并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管理模式。但国家艺术基金会并非一个微型的美国文化部,它通过资金资助方式来支持文化艺术发展。在资助方式上,通过“配合公共捐款按比例认捐”的做法,鼓励各州、各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向文化艺术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美国中央及各级政府正是通过税收优惠和资金补助介入文化领域,实现间接管理。

在上述文化政策框架下,美国文化的商业气息非常浓厚,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等生产了全球大部分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即使是非营利文化机构,其收入也有一半来自商业。美国文化艺术领域的资金来源是相当多元的,除公共资金资助、商业收入之外,各种基金会捐赠、个人捐赠、企业赞助占了相当大比重。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是美国文化艺术保持持久创作活力的重要保障。

当然,美国文化运作机制的弱点也显而易见。文化创新偏重于商业需要,草根艺术往往因为市场原因而无法生存,底层民众难以充分享受文化盛宴。文化机构可能会为了取悦于资金捐赠者而量身定做艺术产品,致使文化艺术掌握在金融精英手中。还有不得不指出的一点是,美国对内的文化民主主义与对外的文化帝国主义并存,从马歇尔主义至今其文化外交和价值输出一直在强化。

美国文化运行机制及其优缺点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蕴含于人民群众之中,必须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创作自由,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激发人民群众创作热情,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必须减少对文化艺术的直接管制,政府管理要更多地采取法治化、市场化等间接方式,把文化艺术创作的舞台充分交给人民群众。必须推动文化艺术走向市场,让文化产业在市场大潮中成长壮大,让文化事业在与市场结合中增强活力。必须实行有利于文化艺术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鼓励对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投资,形成充满活力、长久持续的文化投融资模式。

根据上述原则,近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宜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索对文化艺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文化艺术领域,列明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打开文化艺术创作的无限空间。二是大力培育文化艺术市场主体。在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积极支持文化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所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竞相发展的市场环境。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市场。积极发展影视剧、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图书、电子音像制品等产品市场,加快培育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形成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四是改进政府资金扶持方式。改变财政资金直接补助文化企业的传统模式,将支持文化发展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与社会资金合作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有市场前景的文化项目。改进文化事业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五是支持文化对外传播交流。鼓励社会组织、文化企业、学术团体通过扩大文化贸易、开展学术交流、组织文体活动等形式,扩大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孙琳琳

上一篇:火灾建筑论文下一篇:互联网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