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职业医师考试题库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口腔职业医师考试题库

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建设研究

[摘 要]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所占比例最高。以执考为教学导向,优化课程设计,依托信息化工具,整合丰富教学资源,建设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提升教学效果,助力执考。

[关 键 词]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建设

[

口腔内科学研究的是在人群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主要考试科目,其出题量在笔试考核中占24.3%,是所有考试科目中比例最高的。其教学理论体系庞大,同时由于实践操作技术较为复杂,且操作范围局限,严重制约授课效果;依托信息化工具,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口腔内科学学习环境,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可重复性,接轨临床实习及工作,助力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1]。

一、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建设思路

“互联网+教育”带来更加智能化、公平化、泛在化的教与学,但根据我校的教育环境及广大师生的接受程度,再加上该课程的特点,完全采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替代传统教学,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能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建设以执考为导向,首先要建立“融通化”的课程标准。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中,根据基层口腔医生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执考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整合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执考考试内容标准相融通[2]。

二、口腔内科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尽管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但适合我校学生的并不多,因而,以执考大纲为导向,建设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资源库是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基础。在资源库建设中理论部分收集质量高,与考试大纲相关,经资深教师及行业专家审核通过可以用于信息化资源库建设的长期有效资源,并按照模块进行分类;实训授课参照执考标准,总结考核要点、难点,拍摄标准化操作视频,并根据知识点和难点在相应的操作演示内容处设置知识点习题,在视频后设置思考题和问卷调查,完成重难点内容的微课制作;以执考为导向进行试题库建设。

三、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实施

(一)应用对象

结合目前课程建设情况选择第二篇牙体牙髓病进行对照研究,选择2017级口腔医学7班作为对照班,8班为实验组,每班均有50人。

(二)教学实施

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实验组利用学习通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1.课前学习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单,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给学生。任务单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微课学习、案例准备等。学生根据任务单要求进行课前资源学习及完成相关作业。任务单问题设计需要教师将教学重难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的微课学习、讨论和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这是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助力,还是教师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保障。

2.课堂学习

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设计,教师重点讲解相关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解答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提出的疑问,解决学生提交课前学习任务单中反映的集中问题及进行学生作品点评。例如,针对龋病定义及病因,点评学生作品“你了解龋病吗”,在点评中带领学生回顾龋病的定义及病因,并通过学习通平台的抢答环节对资格考试考点进行现场检测巩固,针对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个别问题进行面对面指导,分解重点,攻克难点,实现知识内化。

3.课后拓展

对难点部分,比如龋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深龋的治疗等重要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配备讲解,并于每周以易企秀小程序进行投票,选出学生觉得最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由教师收集后在微信群进行专项答疑。实训课的学习,除传统示教外,可针对关键环节进行视频录制并配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分享于微信平台中,便于学生反复观摩学习。除此之外,定期在课程公告号中更新知识链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课内、课外知识结合。最后,做好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辅导,建立长久联系群,定期推送与医师考试相关的視频和练习题,使毕业后的学生在医师考试前的复习中有的放矢,增强复习、考试的信心。课程建设不但要体现课堂扎实学习和辅导,而且也要长效持续跟踪辅导,做到短效体现期末考试成绩,长效体现医师考试成绩。

(三)实验评价

选取第二篇:牙体牙髓病部分,接轨执考进行考核。为保证结果公平性,实施教考分离,实训考核选择执考实践技能考核项目:26牙Ⅱ类洞制备,计算出两组学生的优良率,向学生发放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调查。

(四)统计学数据的处理

使用SPSS23.0,进行组间t检验。

(五)结果

1.理论考试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實训考核结果

以26牙Ⅱ类洞制备进行实训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四、讨论

(一)信息化课程建设对教师“双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要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教育”理念的转换。作为教师要继续学习新的网络软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主动探索未知,全面武装自己,重视PBL、CBL等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3]。其次,教师还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如使用牙科显微镜拍摄高清标准化实践操作视频。最后,教师需仔细研究考纲,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课证融通。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线上+线下授课模式教学效果更多与学生课前、课后的主动学习内化程度相关,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意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升课程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优化和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迹可循?另外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进行高效学习?这些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初步形成创新性教育评价

信息化课程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效进行全过程进行性及定量评价。考核评价由期末考试、实训操作及过程性评价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线上自主学习情况、线上作业完成提交情况、网上交流讨论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线阶段性测试情况等按照不同比例纳入过程性评价中。实训成绩也应从学生的实训操作技能、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素材的收集及筛选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病例图片及视频,这就需要院校合作,教学主动密切联系临床。筛选出执考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典型疾病,知识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还要有一定的延伸性和探究空间。

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开展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结合学生特点,以执考为教学导向,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应用能力训练,以期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助力执考,培养出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冠,金海峰,沈雷,等.系统解剖学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41-43.

[2]张丽媛,乌兰其其格,郭喜聪.口腔正畸学的校本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6):582-587.

[3]李益玲,曾素娟,徐冬雪,等.简析云课堂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6):51-52.

编辑 原琳娜

作者:郭艳玲 王琳

第2篇:浅析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

摘 要: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口腔内科学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求,提高该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针对该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条件,以《口腔内科学》为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口腔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关键词:口腔内科学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教学模式

自1999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已经进行了20年。在这20年间,医学教学工作于执业医师考试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医学生培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衔接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之一,是国家口腔执业医师理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内科学》实践教学内容也是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核的必考内容。通过对近年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试卷进行分析,发现我校现有《口腔内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國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发展趋势和临床岗位要求。为提高口腔内科学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铺垫,我们开展了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趋势,分析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对已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口腔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考试通过率的因素。

1.1 教学内容陈旧欠缺

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相比,口腔内科学部分教学内容陈旧,需要删减;部分教学内容欠缺更新,没有将最新的、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修复材料纳入教学中。

1.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学生临床思维不能有效建立,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

1.3 考试形式单一,试卷结构与执业医师考试不匹配

执业医师考试包括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两大部分,若实践技能考核未通过就没有资格参加综合笔试,因此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口腔内科学教学质量非常关键。以往课程考试偏重于理论考核,而理论考试题型也与执业医师考试大有不同,忽略了对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检测和对执业医师考试的适应能力培养。

因此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口腔内科学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建设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实习、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具体改革措施

2.1 整合出与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吻合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内容,调整现有《口腔内科学》教学内容,删减陈旧、不常用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技能,增加病例教学内容和技能考试涉及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部分进行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使其既满足考试的要求又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让学生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必备知识,了解口腔内科学的新技能新方法。

2.2 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口腔内科学涉及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和口腔粘膜病3个部分知识体系,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各异。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水平,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内科常见病,占门诊就诊率80%,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教学重点,而诊断和治疗是教学难点。我们采用了以问题为导向和项目教学化教学的方法,将任务和问题提前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黏膜病病种繁杂,具有同病异症,异病同症的特点,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是教学难点。我们采用了临床病例和临床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还原临床场景,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在诊疗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新的教学方法带动了教学模式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重视技能考核,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技能考核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安排了实训课,但学时相当较少也缺少实践考核,未能对学生实践技能进行有效测评,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增加了实践实训课,实训项目贴合执业医师技能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增加了实践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训课和临床技能的重视,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做好铺垫。

2.4 改革试卷结构

传统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称解释、判断题、简答和论述题,偏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执业医师考试均为选择题,除了考核基础知识外,还有病例分析题,试题量大面广,这对临床经验不足的毕业生难度较大。为使学生尽早适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教研室积极建设口腔内科学试题库,尽量覆盖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点,同时对期末试卷结构进行调整,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为学生日后参加国家考试起到正确引导和增强信心的作用。

3 成果

在开展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一年后,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口腔内科学发展趋势,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吻合,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宽,通过对观察组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强,综合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强。

3.2 课程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良好,学生课堂参与率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在学习《口腔内科学》同时,能与其他专业学科融合,带动了专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3.3 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内涵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投入,通过自身学习和接收学生反馈,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既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又促使了教师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也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探索过程。在现有条件下,我们以《口腔内科学》为突破口,做出了初步的尝试。根据研究经验,在今后教学中我们继续以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程教学满足既满足考试的需要,又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春,吴勇,李润琴.以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改革医学职业教育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0):21-23.

[2] 廖苏芳,杜金刊,赵永明,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医学生技能培训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66,99.

[3] 杨眉峰,肖惠.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57-160.

[4] 郑福祥.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开展外科学实训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5):95-96.

[5] 齐建强,李鹏董,任新生.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118-119.

作者:吴晓艳

第3篇:基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离体牙开髓实训教学过程初探

摘 要:本文基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析了离体牙开髓实训教学的内容及过程设计。

关键词: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 开髓术 实训课教学

医师资格考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可形式。其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个部分。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教学内容在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地位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技能包括8项。其中,开髓术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2.本教学内容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地位

口腔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领域、专业理论学习领域、专业技术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四大部分构成。口腔内科学隶属于专业技术学习领域。开髓术为口腔内科学中根管治疗这一常用临床技术实施中的根管预备的第一步。因此学生掌握好开髓技术,有利于后续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完善。

3.授课对象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的学生。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过口腔解剖生理学等专业理论课,对第二学年开设的口腔内科所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普遍存在遗忘的现象。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以他们对该课程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认识为基础,学习新技能的同时自主复习回顾理论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任务导入

案例引导:王某,男,45岁,左下牙后牙疼痛3天,昨晚起阵发性加剧,来就诊。检查:左下6邻面深龋近髓,洞底有大量软化牙本质,探痛明显,叩(—),冷热诊疼痛剧烈,且持续较长时间。请学生对以上病例内容做出诊断,并思考如何处理,从而引出本次任务——根管治疗之开髓术。

2.任务资讯

通过各类牙髓腔3D形态的展示,帮助学生从立体空间角度认识髓腔特点,从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打好基础。通过CAI课件梳理知识点,便于知识的记忆。

3.任务实施

(1)模拟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情境。教师A扮演考生角色,选取的离体牙为正常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其余学生扮演考官角色。考生(教师A)边操作边叙述操作要点,同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考官(观摩学生)通过观察和聆听考生(教师A)的操作和要点叙述,可以随时向考生(教师A)提出问题。考试(示教)结束后,由考生(教师A)总结考官(观摩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2)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开髓术的操作原则和操作过程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明确开髓的原则:揭去髓顶;取得直线入口;避免损坏髓底;保存牙体组织;制备抗力形。

细化操作过程:参照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评分细化标准进行。

①器械选择:高速涡轮机、低速手机、裂钻、球钻、探针、15﹟细根管锉等。

②握持方式:左手将离体牙固定握持,操作中牙,面始终朝向上方,不能随意翻转。持笔式。支点:无名指。

③操作动作及程序: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平行;于 面中央窝进入,逐渐小范围扩大,加深开髓窝洞制成一近髓深洞。于髓角处穿髓,揭髓室顶。修整髓室侧壁和根管口(如去除牙本质领)。探查根管,确定根管数目。

(3)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训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将学生分组,2人为1组,分别担任考生(学生A)、考官(学生B)。学生A同时负责学生B操作过程的视频录制。教师全程巡视,个别指导答疑。

4.任务评价

任务的评价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过程评价的得分依据两人一组录制的视频,结果评价为每位学生上交的已完成开髓的离体牙。过程评价共计35分:器械选择5分;握持方式及支点10分;操作动作及程序20分。

结果评价共计65分:开口位置、洞形及牙体组织量15分;髓室顶去净20分;髓腔便宜形和髓室底完整20分;定位根管口10分。如有髓室侧壁/髓室底穿通,开髓结果记0分。

基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开髓术实训教学,让学生了解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董岩等.合作式教学在口腔内科实验课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10).

[2]谢广平,孟祥勇.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湖州師范学院学报.2012(34).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枣庄职业学院)

作者:郝丽玮 孙静静

第4篇:口腔医师考试洗手

洗手

一、 洗手六步法:

① 双手并拢相互搓檫,再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④ 一手握拳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 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⑥ 双手手指并拢,手指面垂直相互搓擦。

二、 洗手七步法:

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⑦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第5篇:口腔医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执考总分是600分,考试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150分,考试时间是2天。分数比例分配:基础科目17%,专业科目75%,公共科目8%。

第一单元考试内容(第一天上午考): 基础科目17%+公共科目8%。

第二单元考试内容(第一天下午考):口腔内科学(主,约占130分)+口腔预防医学(辅,约占20分)。

第三单元考试内容(第二天上午考):口腔外科学(主,约占125分)+临床内科学,外科学(辅,约占25分)。

第四单元考试内容(第二天下午考):口腔修复学(主,约占125分)+口腔预防医学(辅,约占25分)。

从上面可以看出口腔的内容占了主要方面,口内,口外,口修和口预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口预,不能轻视,考得很细,分数也占得很多。在后面我会具体分析。

执考题不偏不怪,考的都是我们通常很熟悉的重点,复习的时候没有必要抠一些偏怪的题和知识点,要看准大方向。我先分析一下口腔专业方面的内容,今年执考所涉及的知识点:

口内:中龋的定义,深龋的诊断和治疗,牙内陷,脱敏药,玻璃离子和牙本质能产生化学结合,牙髓病病因,慢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扩大器械,根管内封药选择,根管冲洗国际常用药,前牙冠折处理,直接盖髓间接盖髓。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牙周病的全身因素中DOWN综合征,合创伤,牙周袋分类,青春期牙龈炎及其用药,妊娠期牙龈炎,急性坏死溃疡性牙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种植体周围炎用什么器械刮治钛刮治器,早接触点的选磨,翻瓣术的切口,牙周脓肿的处理,缓释抗菌药,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重点),口腔溃疡,天疱疮,类天疱疮,扁平苔癣(黏膜的这些知识都是每次必考的重点没有偏的难的),儿童窝沟龋的比例,乳牙萌出顺序,牙根发育完成时间萌出后3~5年,第一恒磨牙拔除时间等,上面是口腔内科方面07年的部分真题考点,我们只需全面的把握重点,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口外:可能是大部分人相对比较生疏的内容,因为工作中接触得较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对口外应有所侧重。对于感染、外伤、肿瘤和唾液腺疾病这四个章节应重点掌握,有大量病例分析题是出自于此的。感染章节中:总论要重点掌握感染的病因来源(常考的重点),切开引流的指征,间隙感染中各个间隙的解剖位置,间隙之间的相互波及,咬肌间隙、颞下间隙感染易发生边缘性骨髓炎,颌下间隙感染来自腺源性的相对要多,这些都是重要的知识点。再要强调的是颌骨骨髓炎包括中央性、边缘性、儿童的、放射性的,那是必考的知识点要好好看才行。外伤中关于窒息的内容、合并颅脑损伤的处理原则、Lefort

一、

二、三型骨折、下颌骨骨折常见部位、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要好好掌握。肿瘤章节中的内容比较多,相对要难一点复杂一些,将之分为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几大块对照比较来看(最好做做笔记放在一起来复习,例如牙源性颌骨囊肿有那几个,来源、部位、临床表现、相互关系等)。像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瘤、舌癌等这些重点内容是十有八九会考的。肿瘤总论中的内容也要掌握一些,像恶黑不能取活检,细针吸活检针头(6号),化疗药的分类,对放疗敏感的肿瘤(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及放疗注意事项等是一些比较细的知识点。唾液腺疾病中的颌下腺结石,SS,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四大唾液腺肿瘤(混合瘤、Warthin瘤、粘表、ACC)这些是唾液腺疾病的重点内容,我在这里不展开说了,大家应该知道其中那些方面是考试的重点。之前的局麻和拔牙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但不能掉以轻心。局麻药要彻底的弄清楚不能只了解利多卡因,酯类和酰胺类的四种局麻药要全面掌握,再就是局麻的并发症,这是不可能不考的(晕厥、过敏、中毒、暂时性张口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都要了然于心)。外科感染控制每年都有2,3分的题,这与口预和微生物是相互交叉的内容,但它们讲的侧重点不同,放在一起来看要轻松一些(黏膜、皮肤消毒液的浓度,高压蒸汽灭菌,热力灭菌,煮沸法,化学消毒灭菌这些都要清楚)。之后的唇腭裂,正颌外科,牙颌面畸形等内容不必面面俱到,抓点就可以。唇腭裂中关于时间的知识点要记清楚,术后护理,腭裂术后裂开的原因要了解。皮片、皮瓣的定义,分类,应用要掌握好。

以上粗略谈了一下口外复习的内容,我觉得掌握这些知识,80%的题是可以拿下的。口腔影像学的内容也放在口外主要涉及下颌横断合片、瓦氏位、下颌骨侧位、下颌升支切线位、下颌开口后前位、许勒位、TMJ侧位、颧弓位等,要知道什么情况下拍什么片,对造影剂也要知道。

回头来看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过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

1、普遍觉得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要难一些。

2、好多都是关于数字的题,好细,需要记住。

3、口预和临床预防出了好多的题,不能忽视。

4、临床的内、外科没怎么考,不是复习的重点。

5、几乎所有的题都是常挂在嘴边的重点,但面很广。

笔者认为:第一,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事关重大,直接影响你的经济收入,要重视起来。

第二,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不难,大家要有必胜的信心。

第三,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积极实施。

要始终相信:有坚定的信心,有时间的保证,有明确的方向,一切将迎刃而解!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腔考试速记法帮助大家速记,医学教育网助大家顺利通过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1.灌注无牙合石膏模型时,其厚度不应少于10mm

2.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最深处的深度为1.0~1.5mm

3.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最宽处的宽度为5.0mm

4.下颌基托一般应盖过磨牙后垫13~12

5.垂直距离等于息止颌位距离减去2~4mm

6.合平面堤与上唇下缘的关系是唇下2mm

7.微笑时,唇高线(上唇下缘)在上颌中切牙的23

8.微笑时。唇低线(下唇上缘)在下颌中切牙的12

9.大笑时,唇高线与唇低线分别为,上下颌中切牙的全部

10.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30~33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1.半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20度

12.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0度

13.上颌侧切牙的切缘距离合平面1mm

14.下颌中切牙切缘高出合平面1mm

15.上颌前磨牙颊尖接触合平面,舌尖离开合平面约1mm

16.上颌第一磨牙远中舌尖,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离开合平面1mm

17.上颌第二磨牙舌尖离开合平面1mm近中颊尖高出合平面2mm远中颊尖高出合平面

2.5mm

修复中所用的材料部分

1.高熔合金熔点高于1100设施度以上

2.中熔合金熔点是500~1100摄氏度

3.低熔合金熔点低于500摄氏度

4.侵泡并软化因模膏的水温70摄氏度

5.藻酸盐印模材从调半到凝固的时间约为3~5分

6.琼脂呈熔胶状的温度60~70摄氏度

7.琼脂变为有弹性凝胶的温度40摄氏度 8.琼脂溶胶注入的温度52~55摄氏度 9.硅橡胶在口腔温度的凝固时间3~6分 10.硅橡胶取模托盘在口腔中保持不动的时间2~4分 11.硅橡胶在取模灌注模型的时间2小时之内 12.熟石膏初凝的时间8~16分 13.熟石膏终凝的时间45~60分 14.加速石膏凝固2%~4%硫酸钾溶液4%氯化钠溶液 15.减缓石膏凝固0.2%~0.4%硼砂溶液 16.熟石膏调半的水粉比例(40~50)ml:100g 17.临床上灌注石膏模型后多久可利用模型制作修复体24小时 18.石膏凝固后至数小时内体积的膨胀率为0.1%~0.2% 19.熟石膏反应热内部可达到20~30摄氏度 20.人造石的膨胀率0.1%以下医 学教育搜集整理 21.人造石的水粉比例20ml100g 22.国产常用蜡软化点38~40摄氏度 23.国产夏用蜡软化点46~49摄氏度 24.嵌体蜡软化点25~30摄氏度 25.磷酸锌粘固粉调半时间1分钟内完成 26.磷酸锌粘固粉凝固时间4~10分 27.玻璃离子粘固时水粉比例1.4:1 28.玻璃离子充填时水粉比例2:1 29.玻璃离子调半时间2分钟之内 30.玻璃离子凝固时间4~10分钟 31.正常人开口度3.7~4.5mm 关于固定义齿 1.嵌体各轴壁微向合面外展2~4度 2.后牙临合嵌体的合面洞深2~3MM 3.订洞固位形的深度1.5~2.0mm 4.后牙盯洞数目2~4个 5.前牙钉洞数目1~3个 6.固位钉的直径约1mm 7.桩核切端应为金瓷冠留出的间隙合面2mm 8.桩核唇端应为金瓷冠留出的间隙1.5MM 9.桩核舌端应为金瓷冠留出的间隙0.5mm 下颌切牙约10%为唇舌向双根上颌第一前磨牙87%的分颊舌双根 上颌第二前磨牙约54%为单根46%为颊舌2根管 下颌前磨牙约83%为单根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约63%分为颊舌根管 关于口外 1.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颌外动脉 颌内动脉颞浅动脉 2.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上颌神经的分支颧神经神经 节支上牙槽后神经 眶下神经

4.下颌神经的分支颞深神咬肌神经 翼外肌神经 颊神经耳颞神经 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5.面神经含有三种纤维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味觉纤维

6.唇部的结构由外向内皮肤浅筋膜 肌层粘膜 下层粘膜

7.舌前23分布有四种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8.舌的淋巴管 引流舌尖淋巴管 舌体边缘 或者外侧淋巴管 舌中央淋巴管 舌根淋巴管

9.口腔底部 舌下区 颏下区 颌下区

10.舌下区的重要结构舌下腺及其颌下深部颌下腺导管及其舌神经舌下神经及其伴行静脉舌下动脉

11.颌下区的重要结构颌下腺 颌下淋巴结 面前神经面 动脉舌神经 颌下腺导管 舌下神经

12.面部筋膜间隙包括眶下间隙 颊间隙 咬肌间 隙翼颌间 隙颞下间 隙翼腭间隙

13.牙髓的构成细胞 细胞间质 血管淋巴管神经

14.牙骨质的构成细胞矿化物间质

15.牙周组织的构成牙龈牙周 膜牙槽骨

16.牙周膜的组成纤维基质细胞 血管牙骨质 小体淋巴管神经

17.膜的细胞组成成纤维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成牙骨质上皮剩余

18.牙周膜的功能支持稳定感觉营养

19.牙槽骨按解剖部位分固有牙槽 骨密质骨 松质骨

20.松质骨的构成骨小梁骨髓

21.口腔粘膜的构成上皮固有层

22.口腔粘膜按功能分咀嚼粘膜 被覆粘膜 特殊粘膜

23.延腺导管由小倒大分润管 分泌管 排泄管

第6篇:口腔医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口腔医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执考总分是600分,考试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150分,考试时间是2天。分数比例分配:基础科目17%,专业科目75%,公共科目8%。

第一单元考试内容(第一天上午考): 基础科目17%+公共科目8%。

第二单元考试内容(第一天下午考):口腔内科学(主,约占130分)+口腔预防医学(辅,约占20分)。

第三单元考试内容(第二天上午考):口腔外科学(主,约占125分)+临床内科学,外科学(辅,约占25分)。

第四单元考试内容(第二天下午考):口腔修复学(主,约占125分)+口腔预防医学(辅,约占25分)。

从上面可以看出口腔的内容占了主要方面,口内,口外,口修和口预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口预,不能轻视,考得很细,分数也占得很多。在后面我会具体分析。

执考题不偏不怪,考的都是我们通常很熟悉的重点,复习的时候没有必要抠一些偏怪的题和知识点,要看准大方向。我先分析一下口腔专业方面的内容,今年执考所涉及的知识点:

口内:中龋的定义,深龋的诊断和治疗,牙内陷,脱敏药,玻璃离子和牙本质能产生化学结合,牙髓病病因,慢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扩大器械,根管内封药选择,根管冲洗国际常用药,前牙冠折处理,直接盖髓间接盖髓。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牙周病的全身因素中DOWN综合征,合创伤,牙周袋分类,青春期牙龈炎及其用药,妊娠期牙龈炎,急性坏死溃疡性牙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种植体周围炎用什么器械刮治钛刮治器,早接触点的选磨,翻瓣术的切口,牙周脓肿的处理,缓释抗菌药,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重点),口腔溃疡,天疱疮,类天疱疮,扁平苔癣(黏膜的这些知识都是每次必考的重点没有偏的难的),儿童窝沟龋的比例,乳牙萌出顺序,牙根发育完成时间萌出后3~5年,第一恒磨牙拔除时间等,上面是口腔内科方面07年的部分真题考点,我们只需全面的把握重点,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口外:可能是大部分人相对比较生疏的内容,因为工作中接触得较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对口外应有所侧重。对于感染、外伤、肿瘤和唾液腺疾病这四个章节应重点掌握,有大量病例分析题是出自于此的。感染章节中:总论要重点掌握感染的病因来源(常考的重点),切开引流的指征,间隙感染中各个间隙的解剖位置,间隙之间的相互波及,咬肌间隙、颞下间隙感染易发生边缘性骨髓炎,颌下间隙感染来自腺源性的相对要多,这些都是重要的知识点。再要强调的是颌骨骨髓炎包括中央性、边缘性、儿童的、放射性的,那是必考的知识点要好好看才行。外伤中关于窒息的内容、合并颅脑损伤的处理原则、Lefort

一、

二、三型骨折、下颌骨骨折常见部位、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要好好掌握。肿瘤章节中的内容比较多,相对要难一点复杂一些,将之分为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几大块对照比较来看(最好做做笔记放在一起来复习,例如牙源性颌骨囊肿有那几个,来源、部位、临床表现、相互关系等)。像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瘤、舌癌等这些重点内容是十有八九会考的。肿瘤总论中的内容也要掌握一些,

像恶黑不能取活检,细针吸活检针头(6号),化疗药的分类,对放疗敏感的肿瘤(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及放疗注意事项等是一些比较细的知识点。唾液腺疾病中的颌下腺结石,SS,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四大唾液腺肿瘤(混合瘤、Warthin瘤、粘表、ACC)这些是唾液腺疾病的重点内容,我在这里不展开说了,大家应该知道其中那些方面是考试的重点。之前的局麻和拔牙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但不能掉以轻心。局麻药要彻底的弄清楚不能只了解利多卡因,酯类和酰胺类的四种局麻药要全面掌握,再就是局麻的并发症,这是不可能不考的(晕厥、过敏、中毒、暂时性张口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都要了然于心)。外科感染控制每年都有2,3分的题,这与口预和微生物是相互交叉的内容,但它们讲的侧重点不同,放在一起来看要轻松一些(黏膜、皮肤消毒液的浓度,高压蒸汽灭菌,热力灭菌,煮沸法,化学消毒灭菌这些都要清楚)。之后的唇腭裂,正颌外科,牙颌面畸形等内容不必面面俱到,抓点就可以。唇腭裂中关于时间的知识点要记清楚,术后护理,腭裂术后裂开的原因要了解。皮片、皮瓣的定义,分类,应用要掌握好。

以上粗略谈了一下口外复习的内容,我觉得掌握这些知识,80%的题是可以拿下的。口腔影像学的内容也放在口外主要涉及下颌横断合片、瓦氏位、下颌骨侧位、下颌升支切线位、下颌开口后前位、许勒位、TMJ侧位、颧弓位等,要知道什么情况下拍什么片,对造影剂也要知道。

回头来看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过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

1、普遍觉得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要难一些。

2、好多都是关于数字的题,好细,需要记住。

3、口预和临床预防出了好多的题,不能忽视。

4、临床的内、外科没怎么考,不是复习的重点。

5、几乎所有的题都是常挂在嘴边的重点,但面很广。

笔者认为:第一,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事关重大,直接影响你的经济收入,要重视起来。

第二,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不难,大家要有必胜的信心。

第三,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积极实施。

要始终相信:有坚定的信心,有时间的保证,有明确的方向,一切将迎刃而解!

第7篇: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注意要点

一、考试机构或组织

(一)考试机构或组织的基本要求承担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机构或组织,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外,还应符合:

1.实践技能考试机构或组织,应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具备实践技能考试条件,便于管理;

2.考试机构或组织应设候考室,并必须明示考生须知、考试流程图和考站分布图等;

3.考试机构或组织须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和传递考生评分册,保证考试秩序和纪律。

(二)考试机构或组织器材配置口腔类:

(1)一般器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口镜、探针、镊子、器械盘)、手套、消毒器具及消毒液、洗手设施(含流动水、肥皂、擦手纸巾/消毒毛巾)、消毒敷料(包括大棉球、纱卷)、1%碘酊、3%双氧水、酒精灯、灯架、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吸氧设备;

(2)口腔设备及专用器械和物品:

1)口腔综合治疗台、颅骨/仿生头模型及下颌骨模型;

2)钻针(含裂钻、球钻)、15#扩大器/根管锉、金属口镜/银汞充填器、牙胶棒/冰棒、手用洁治器(含直角形、大镰刀形、弯镰刀形、牛角形)、牙周探针、印模材、托盘、调刀、调碗;

3)正常离体磨牙;

4)牙髓活力测试结果报告单、X线片(牙片及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及读片灯箱、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单。

(3)医学教学模拟人,需符合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需要。

(4)计算机多媒体演示:计算机、打印机。

二、考试实施

(一)考试实施的基本要求

1.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考点根据考试机构或组织的设置规模,合理安排考生的考试时间;

2.考点在准考证上注明考生应携带的物品(如身份证明(军官证、护照)、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并提前10天通告考生;

3.考生持“准考证”应考,考试机构或组织要严格把关,考前认真核对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明,并对应试者所提交的试用期一年的实践材料进行审核;

4.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进行测试;

5.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值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6.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过程中,不得对人体进行创伤性操作;

7.在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采用2名考生相互操作时,要男女考生分开,并至少为女考生安排1名女考官。

(二)考官担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第四章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的各考站的考官原则上不能来自同一单位(医院)。

第8篇: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学习十大技巧

1、在职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生用充分利用双休日和长假,复习昨天的知识远比学习新的知识重要得多,所以原则上不学习新东西,专门用于测验和回顾、反思,查漏补缺,复习基础知识;

2、每周:抽15分钟反思一周学习情况,制定下周学习计划;

3、每月:抽30分钟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回顾当月学习情况,制定下月学习计划;

4、用分科真题做每周配套练习,用分届真题做每月评测;通过反复演练真题达到查漏补缺、掌握法条、强化记忆、完善考点体系的目的;

5、病症、病因的记忆不能单凭强记,需要理解。有考友说:“当下的学生有一个误区,就是简单的认为医考无非就是背书,只要有好的记忆力就行”,病症、病因,并不是凭记忆力好就能记住的。哪怕你过目不忘,考试的时候把书翻一遍也需要一段时间,就算你是天才,怕也来不及考试了。

6、不动笔墨不读书,推荐“金字塔式做笔记方法”。笔记可直接记在纸上,或者某一本比较全面的辅导书上。有时候几个字就能代表几百字的知识。这也是学到一定层次才能做到的,要争取任何考试都达到这种状态。这也是做到书越读越薄的一个过程;

7、有记录复习日记的习惯:日记不要多,几句话就成,具体是记录今天看了多少书,有哪些考点不理解。主要作用是,记录看书的进度,以便总结每天的不足。每天所定的进度,应当尽力完成,以免拖累后面的安排,当你过了医考,回过头来看看,一定会感慨万千;

8、教材以及各种资料相结合,各个击破。有考生习惯于先将教材全部看一遍,然后再看练习题等等,但回头看看什么都没记住。建议一个个科目复习甚至一个个章节复习;

9、每日学习过程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理论,以及对医考以往统计数据,每天记忆的最佳时段为:

9、

10、11;

14、

15、16;

19、20、

21、22,共10小时/天;其中,二小时用于复习之前所学;一小时预习当天应当所学;不少于三个小时进行当天学习;一小时复习当天所学;当日复习,用丰富、奇特、夸张的影像来创造让你无法轻易忘怀的记忆联结;次日上午复习,为最大限度补偿最初记忆痕迹衰退,进一步尝试刺激记忆联结点;第三日上午复习,强化记忆,第三次稳固刺激;

一周后上午复习,稳定记忆,形成潜意识应激反应;

一月后复习,不断灌输下意识快速反应;

总而言之:一定要在忘记之前复习!早晚记忆,是最佳记忆时间。

10、每科学习过程(四阶段)

预习:先阅读真题(避免漫无边际),记住大小标题,形成树状结构;识记:务必“通读”全科内容,两遍;

听课:听课件,这是必不可少的;

习题:提高考试水平的最佳方法,就是做题。

第9篇: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六)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

(六)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炎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口服阿片类镇痛药

B、泼尼松龙混悬液0.5ml加入2%利多卡因0.5~1ml进行局部封闭

C、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0.25~0.5ml作关节腔内注射

D、使用2%普鲁卡因2ml关节腔内注射

E、2%普鲁卡因5ml扳机点封闭

2、下列哪项不是颞下颌关节可逆性保守治疗的原则

A、药物治疗

B、理疗

C、局部封闭

D、正畸矫治

E、咬合板

3、下列哪些表现不是颞下颌关节双侧脱位的表现

A、颏部中线及下前牙中线偏向健侧

B、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C、触诊耳屏前方有凹陷

D、下颌前伸,两颊变平

E、下颌运动异常,患者前牙开(牙合)、反(牙合)

4、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后限制下颌运动的固定方法可采用

A、十字绷带包扎

B、颅颌绷带包扎

C、三角绷带包扎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单眼绷带包扎

E、四头绷带包扎

5、下列关于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临床表现与急性前脱位相同

B、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C、复发性脱位可为单侧或双侧

D、在大开口时,患者突然感到下颌骨不能自如运动,前牙不能闭合

E、以上均是正确

6、习惯性脱位是指

A、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

B、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

C、颞下颌关节急性后脱位

D、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

E、颞下颌关节侧方脱位

7、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病因中,不包括

A、急性前脱位后未予以适当治疗

B、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

C、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

D、长期翼外肌痉挛

E、老年人

8、引起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病因是

A、急性前脱位后未予以适当治疗,造成关节韧带、关节囊松弛

B、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髁突运动过度,使关节囊、韧带松弛

C、老年人、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肌张力失常

D、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反复发作

E、以上均包括

9、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在手法复位以后,复位固定下颌的时间段是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A、1~2周

B、2~3周

C、3~4周

D、4~5周

E、6天

10、临床上最常见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是

A、陈旧性脱位

B、复发性脱位

C、急性前脱位

D、颞下颌关节强直

E、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11、关于双侧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叙述,哪项错误的

A、前牙开(牙合),不能闭口

B、下颌前伸,颏部前突

C、耳屏前肿胀,后牙接触

D、必要时作X线检查除外髁状突骨折

E、复位后应限制下颌运动,2~3周

12、下列关于复发性脱位临床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生

B、大开口时,下颌骨突然不能自如运动

C、前牙不能闭合

D、其临床表现与翼外肌功能亢进相同

E、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13、关于复发性脱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又称习惯性脱位

B、急性前脱位后未予以适当治疗,造成关节韧带、关节囊松弛

C、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使关节囊、韧带松弛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发生复发性脱位

E、肌张力失常时复发性脱位少见

1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以下列哪一年龄组患病率、就诊率最高

A、15岁以内

B、20岁以内

C、20~30岁

D、40~50岁

E、50岁以上的

15、以下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叙述,哪项是错误

A、本病有自限性

B、治疗不及时会发生关节强直

C、并非指单一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D、三个主要临床症状是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及关节弹响和杂音

E、是多因素所致疾病,关节内微小创伤与精神心理因素是本病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16、关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特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

B、典型的关节弹响病史

C、X线片显示关节前间隙增宽

D、被动开口检查,开口度不能增大

E、间断性关节绞锁史

17、通常所说的颞下颌“关节内强直”指的不是

A、真性关节强直

B、关节内强直

C、关节内纤维性粘连

D、关节内骨性粘连

E、颌间挛缩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18、由器质性病变导致开口度逐渐变小,以致完全不能开口,称为是

A、关节盘移位

B、咀嚼肌群痉挛

C、颞下颌关节强直

D、癔病性牙关紧闭

E、破伤风后牙关紧闭

二、A2

1、68岁男性,全口义齿戴用15年,未曾换用新义齿,因进食受限而前来就诊。自述在3月前一次打喷嚏后感觉说话时下颌运动受限。检查:耳屏前方有凹陷,侧面观下颌前伸。X线片: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且使用手法复位不成功。则可判断此患者的疾病为

A、急性前脱位

B、陈旧性脱位

C、复发性脱位

D、翼内肌痉挛

E、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2、一患者张口中度受限,被动开口度大于自然开口度,左侧关节区深部疼痛。相当于下关穴处有压痛。开口型偏左,应考虑为

A、左侧翼外肌痉挛

B、左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C、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D、左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E、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3、有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检查见中度张口受限,下颌前伸及偏向右侧时,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下颌偏向左侧时无疼痛,左侧外耳道触诊髁状突后方无压痛,开口时颏点偏向左侧,考虑诊断为

A、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B、右侧翼外肌痉挛

C、左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左侧翼外肌痉挛

E、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4、某患者曾有坏死性口炎病史,现开口受限,在上颌结节与下颌升支之间可触及条索状区域,X线片显示颞下颌关节结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癔病性牙关紧闭

B、咀嚼肌痉挛

C、颌间瘢痕挛缩

D、关节内强直

E、破伤风牙关紧闭

5、某患者曾有颏部受力外伤史,后出现进行性开口困难,逐渐发展到完全不能张口,下颌发育不足,左侧髁状突无动度,可能出现的其他表现应该是

A、左侧下颌体、下颌支长,外观丰满

B、左侧下颌体、下颌支短小,外观丰满

C、颏部偏向右侧,下颌支短小、狭长

D、颏部偏向左侧,左侧面部扁平、狭长

E、颏部偏向右侧,右侧面部外观丰满

上一篇:尾牙宴邀请函下一篇:部编版一年级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