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农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池州市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及参与率分析

本研究对池州市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和参与率进行调查, 其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池州市农村居民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大多集中在慢跑和走步两个项目上;由于性别的不同, 所选择的主要体育活动项目也有所差别, 男女都选择的项目有慢跑、走步、羽毛球、太极拳和登山上;在乒乓球、排球、篮球上男性农村居民则多于女性农村居民;在秧歌舞、交谊舞和跳绳上女性农村居民则多于男性农村居民;造成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男女性格、家庭角色、兴趣以及农村居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等。

2 池州市农民每周参与体育活动次数的分析

通过收集调查的数据并整理分析出, 在被调查的池州市农村居民中, 一周一次体育活动都没有的占了总数的57.8%, 一周参与体育活动1次的农村居民数占总数的18.1%, 两次的占12.7%, 能够达到一周3次和4次的分别占8.2%和3.2%。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知, 池州市农村居民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很少, 绝大部分农村居民一次没有。大部分农村居民每周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在于他们忙于农活, 由于池州市农村山地较多, 平原土地较少, 造成农田庄家不适宜用机器大面积收割和播种, 必须靠农民手工进行, 进而农民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

池州市农村体育人口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 60岁以上的体育人口远少于20-30岁的体育人口, 出现这种现象与池州市农村人口流动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池州市农村人口中, 大部分中年和青年人都到发达城市打工, 留下他们的父母在家里务农和照顾孩子, 这样6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就成了农田劳动和家务劳动的主心骨, 造成他们没有多余时间去锻炼, 同时在池州市农村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观念还比较落后, 他们认为体育活动是玩闹, 不适合老年人的身份和行为举止, 因而他们就基本上不参与一些体育活动。

3 池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组织管理等保障体系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池州市农村居民基本上都不了解体育活动前的相关身体检查和运动损伤的预防等, 进而对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控制以及运动损伤的康复等就更不了解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急需给予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 池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基本上是在房前广场和田头居多, 两者合计占了总数的75.75%, 而到体育场和球场参与体育活动合计只占总数的9.20%,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池州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极度匮乏, 在场地设施保障体系上急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池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保障体系主要有政府保障体系、体育服务组织体系、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和场地设施保障体系。当前池州市各级政府部门还没有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对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服务政策、法规等非常少, 对于推进池州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也是多见于口头形式等, 而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文件, 进而很难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责任,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相关政策。各级部门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农村居民了解体育, 加强体育锻炼意识。同时通过多种方法筹集资金, 进而为池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根据池政办[2017]3号文件精神要求, 在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17年) 的通知中了解到, 在这5年中, 要做到开展“体质测试五进” (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 , 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池州市农村乡镇及村庄压根就没有体质测试站, 这样在健康服务上就提供不了保证。同时在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17年) 的通知中了解到, 到2020年底, 社区各晨晚点、各行政村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目前池州市农村在社会体育指导也提供不了保障。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池州市乡镇体育管理人员在系统培训的次数上也是零, 这样使得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同时相关体育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 相关体育组织之间联系交流较少。对此需要对体育服务组织进行整合, 使其能将综合利用、协调配合, 各部门之间能够发挥其职能, 形成优势互补的体育服务组织, 进而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服务组织保障体系。对于良好体育服务组织保障体系的构建, 主要从以下3各方面入手, 首先要利用好体育职能部门的专业条件, 健全公共体育服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场所, 建立农村居民体育活动中心, 构建市、县-乡镇 (街道) -村上下一体的农村居民体育服务纵向供给体系;其次, 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优势, 当前农村中小学都招聘了体育特岗教师, 这些特岗教师都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指导能力, 让其充分发挥潜能, 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指导。最后则是要利用好社会体育社团和公益性体育组织力量, 可以利用城市体育社团到农村进行公益性活动, 通过以城带乡的形式来促进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对池州市农民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 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以便为池州市农民体育锻炼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池州市,农民,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刘青.江苏省城市空巢老人体育健身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6) :43-45.

[2] 刘明生.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 :15-18.

[3] 赵吉峰.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3) :16-18.

上一篇:结合当前医改如何创新开展医院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下一篇:新时期法治社会建设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