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安全教育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活泼好动、自制力弱、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是每个幼儿的显著特点。然而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如划伤、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等等常见的意外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

第一篇:安全教育论文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文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现状;高校安全

引言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安全自卫、自救的特殊使命。大学生安全问题心系这千家万户,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频繁发生各种触动人心的安全事故,直接反映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为当前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大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较弱问题,因此,大学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1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战争等方面,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如学术研讨、交流等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断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1]。第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如何获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随着办学条件的政策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这也使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996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安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长久性工作,必须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各高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无教学大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计等。国内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尤其是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数量更少[2]。目前国内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课程的教研团队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型教研能力。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受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缺少多维度的思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欠缺,进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充分掌握安全技能。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3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提升对策

3.1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

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主要教育路线,让很多学生感觉厌烦。我们可以采取分年级、分层次,与时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内容的组建。每年的9月为我国新生入学月,开展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安全、防诈骗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求职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杀的人数比例不断攀高,可在他们毕业之前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求职陷阱、合同诈骗方面的知识。

3.2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大力支持教师开发具备声、色、光、画多种表现手段的微课、慕课,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输送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网络社区讨论、校园论坛等交流方式开展知识解答和思想交流,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安全的认知水平[3]。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學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3.4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全覆盖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作用,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培养阶段。通过加强安全课程建设,坚持拓展课程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网络课程覆盖面,同时改善传统安全类课程的传播途径,为推进总体安全观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系统有机的安全课堂教育培养机制,实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全员覆盖,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安全问题,认清当前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做好大学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维护整个教育环境,同时对建设良好育人环境与校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意义。因此大学需要紧抓安全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安全保障,务实校园环境安全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61-62.

[2] 宋娅文.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论坛,2016,(08):40.

[3] 董雯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

作者: 崔尧

第二篇:日本防灾安全教育的经验和我国学校的安全教育

摘 要:自然灾害频发,防灾教育缺乏,防灾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必须加强安全教育的重要原因。日本加强灾害管理,大力推行全民安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灾害安全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灾害安全教育;日本的经验;借鉴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市)60 560人遇难,352 290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438.564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 550.9 241万人。而2005年3月20日,日本福冈县以西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却仅有1人死亡,735人受伤。两相比较,极为悬殊。其原因之一是日本平时的防灾教育和避险救护技能的训练使国民遇到地震并不慌张,显示出冷静、顽强、有序和善于协作的素养。日本的很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的全民防灾意识和学校的学会生存的安全教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我国学校加强灾害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在学校安全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我们的教育机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危机的体制。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教育缺乏,防灾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必须加强防灾安全教育的重要原因。

1.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2003年的“非典”,2008年初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2.防灾教育缺乏

我国防灾教育与日本相比,差距很大,显得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灾意识不够。日本人认为灾难随时可能发生,中国人认为灾难发生是有回数的,即便是发生也不一定落到自己头上。不但一般人对预防灾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学校和单位对防灾教育工作也不够重视。二是防灾减灾知识贫乏。复旦大学2003年对1 500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1/3的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都缺乏了解,求生和救生知识几乎为零。汶川地震后,人们突然间才发现,我国大多数人都是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的“灾盲”。三是防灾减灾技能缺乏。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的技能。2008年汶川地震时,有人在房屋摇晃时就跳楼,以至受伤甚至死亡。

3.社会防灾应急体系不够健全

没有建立完整的防灾应急体系,社会各部门和学校普遍没有防灾应急预案,缺乏实际防灾、减灾的经验,即使有预案,平时演练也不够。还有,在建筑标准上,有的教学楼、厂房、宿舍等达不到规定的防灾标准,使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遇地震、风雪、火灾时,损失就重。在汶川大地震中,因学校的建筑标准达不到应有的防震级别,有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垮塌,造成了惨重的伤亡。

二、日本灾害安全教育的经验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1923年关东7.9级大地震导致了14.3万人的死亡,1995年阪神7.3级大地震导致约6 500人丧生,还有2004年的新潟地震和2005年的福冈西部洋面地震也比较严重。然而,日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毁灭与重建中学会了再生的哲学。他们加强灾害管理,他们大力推行全民安全教育,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了完善的防灾应急指挥体系和先进的应急通讯体系

日本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强化了应急职能的纵向集权,很快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灾应急指挥体系,即建立了各级防灾应急对策本部。各级对策本部有宽敞的大厅,里面设施齐全,有储备供100人左右半个月的食品和饮用水。内阁府应急对策本部与都、道、府、县、市的应急对策本部网络连接,音像相通。他们有先进的防灾救灾综合软件系统,畅通的指挥调度系统,还建立了先进的应急通讯体系。日本在阪神和新澙县中越地震中,曾遇到了通讯瘫痪的问题。目前,他们已建立起了完善的防灾应急通讯网络,包括中央防灾无线网、防灾互连通信网等。当灾害发生时,用这一网络接收和传输来自紧急救灾对策总部、总理官邸、指定行政机关、公共服务单位的灾害数据,实施指挥调度。此外,通过“消防防灾无线网”和“防灾行政无线网”,政府把灾害信息及时传给居民家庭(手机)、学校、医院、企业等。再加上水防通讯网、紧急联络通讯网、警用通讯网、防卫用通讯网、海上保安用通讯网、气象用通讯网等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这就形成了全日本防灾应急通讯网络的庞大体系。

2.日本的安全教育从学校做起

20多年前开始,日本的中小学就开设防灾课,出版针对中小学校园安全的教材,并按照年级高低不断变化其中的内容。日本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都编写有《危机管理和应对手册》或者《防灾教育指导资料》等教材,指导各类学校开展危机预防和应对教育。日本的学校除开设防灾课程外,还配有防灾心理辅导员,定期接受防灾咨询。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灾救灾知识。日本的学校在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发一张地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标出放学回家的路线、警察署、公用电话、饮水处和可避难的公园的位置。学校常常模拟各种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的预演,让孩子们听惯各种不同的警报声,培养他们冷静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同时教给学生在家里、学校如何选择躲避地点,被困时如何呼救等知识。有的学校还让孩子们在模拟地震晃动的“体验车”里,感受地震。消防等部门定期到学校讲课,“三天两头”开展防灾演习。

由于日本多年来的灾害预防和应对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立,安全教育的不断加强,因此,日本人一旦遇到突发性危机,基本上都能比较冷静地应对。在突发灾害里,日本人的逃生率非常之高。

三、借鉴日本灾害安全教育的经验,加强我国学校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要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把学生的安全责任观培养工作做在前面,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1.强化防灾意识,防患于未然

日本全民防灾意识相当强烈,日本人在出差、旅游、入住宾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避难路线示意图”或确认安全通道的位置。而在我国,许多人缺乏灾难危机防范意识。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火灾、台风、干旱、雷击、冰雪灾害、食物中毒、重大疫情、化学品泄漏和恐怖危机等这些自然灾害和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灾害面前,突显了人们的防灾意识淡薄。强化学生的防灾意识,应从小开始。学校可以通过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通过防灾知识进课堂等途径来强化学生的防灾意识。

2.开展知识培训,掌握防灾技能

了解防灾知识、掌握防灾技能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应对教师加强防灾知识培训,对师范类大学生加强防灾知识的教学,这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其次,编写乡土防灾教材,开设防灾教育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这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防灾知识的最好途径。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掌握最适用的防灾知识。比如,南方人冰雪凝冻环境下如何走路防滑,输电线因灾害发生故障而停电该如何取暖,等等。2008年那场冰雪凝冻灾害刚降临时,不少机关工作人员就在上班途中摔伤,甚至骨折。这就是南方人没有相关知识造成的后果。我国应将“防灾教育”的内容纳入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再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防灾逃生技能。比如,开办讲座是安全教育中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学校可以请遭遇灾害而成功逃生的人和救灾人员来校做讲座,让学生通过这些重要的案例对某方面灾害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加上专家或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获得比较全面的有关防灾的知识,并掌握防灾技能。再比如,可以通过放录音、影像等教学资料,营造灾害气氛,让受教育者去体会当时的感受,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可能采取的自救措施等,还可以让受教育者观看灾害和自救的影像,让他们通过观察学习来丰富自己的逃生知识和技能。学校还可以建一些模拟训练场地,让学生模拟体验灾害发生时的情境,以此掌握防灾知识。

3.健全制度,加强与社会合作

学校加强防灾教育,应健全制度。应在教师培训、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技能训练等方面形成制度,做到教师培训制度化、灾害预警快速化、应急预案科学化、技能培训日常化。2008年汶川地震时,刹那间那么多生命猝然离去,但安县桑枣中学2 2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就成功疏散,无一伤亡。这是因为,整整3年,这所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一次灾害紧急情况演习,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疏散路线和安全疏散点,这是技能培训日常化的结果。学校的防灾教育还需与政府、专家、社会紧密配合。比如,学校的建筑物是不是达标、防灾教育基地的建设、消防部门的防火演练等,这些都不是学校一家能够完成的、做好的。学校、社会、政府部门应相互配合,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刘立东.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防范对策[J].林区教学,2011(3).

[2]冯东梅.日本中小学校的安全教育及其启示[J].吉林教育,2005(6).

〔责任编辑:姚 丹〕

作者:喻问琼

第三篇:加强幼儿安全教育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活泼好动、自制力弱、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是每个幼儿的显著特点。然而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如划伤、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等等常见的意外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幼儿安全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一、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机率高,而父母总是习惯于担负起幼儿安全的责任,孩子本身很少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如果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那么父母、教师再严密的保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地跟在幼儿身边,也不能因为怕出事故而束缚孩子的手脚,限制他们的行为。因此要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将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在生活中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五彩斑斓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果而误食;杯中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意外的发生。其次让幼儿掌握一些关于安全的基础信息,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父母、老师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所在幼儿园的名称;利用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让幼儿熟悉身边的各种标志,熟练各种求救电话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危险时候多一些求助手段。再次要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技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我们再细心也无法预见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而且即使预见到危险,也并不意味着能帮助孩子避开危险,所以安全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如生活中的火和电,对幼儿来说永远是诱惑。如果我们费很大力气让幼儿远离它们,不如在适当的时候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操作来控制和利用它们。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

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应是关注幼儿健康和安全的。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如:在幼儿园的所有电器插座旁,贴上了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设立了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让孩子参照和学习,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增加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每天的晨间谈话中,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同时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活动区,开设安全角,墙上贴有安全图、110、120、119标记。在进行区角活动时,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让幼儿形成轻开门窗、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跟陌生人走等自护习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

三、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平平安安回家是教师的责任。我们从一些相关的幼儿事故案例中可以发现,有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一日生活的细小环节中,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如早晨接待时幼儿用小刀割伤同伴;盥洗时互相推挤摔破额头;吃点心时被牛奶烫伤;午睡时吞食硬币、珠子;游戏时意外坠落;离园时走失等等。为了杜绝此类事故,我们把安全教育融入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在晨检中,严格检查幼儿是否带危险品入园;盥洗前交代幼儿应该注意的事项,发现危险情景及时制止;进餐时不要急着把过烫食物送入口中;午睡前提醒他们自我检查,不带玩具杂物入寝室,加强午睡时的巡查;游戏时杜绝进入危险地带,排除不安全因素;离园时鼓励孩子耐心等待,牵着家长的手有序离园等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

四、通过家园携手的安全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安全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还有家庭安全教育、社区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还远远不够,需要家长、社区携手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为此,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借助家园联系及时向家长宣传安全常识;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家长常把盯牢孩子不出危险看作主要任务,却忽视了“孩子遇到危险怎么办”的预防性教育。虽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却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只有充分利用家长与社区资源,加强沟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达到安全教育的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互补,共同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千叮咛,万嘱咐,不如幼儿的自护”,通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爱萍

第四篇:大班安全教育活动:交通安全行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遵守的交通规则。

2.了解各种做宣传的形式,能和同伴合作通过某种宣传形式完成遵守交通规则、讲文明的公益宣传活动。

3.遵守交规做文明公民的良好品质。活动准备:

1.《交通事故》《交通公益广告》VCD。

2.常见交通标志(红绿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等)

3.旧挂历、纸箱、皱纹纸等废旧物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流泪的花季》VCD,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共同观看短片。

2、讨论关于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

引导提问:

(1)看完片中的故事,你的心情是怎么的?为什么会很伤感?

(2)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原本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3)交通事故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在他们的家庭?

3、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了要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使我们的道路交通更有秩序,使我们社会更文明。

二、讨论活动:我们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1、引出讨论话题。

教师:最近我们全社会都在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应该懂得守交规、讲文明,做文明公民,那么,我们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

2、幼儿讨论:我们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分别讨论行人、非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应遵守的交规。

3、认识交通标志: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停车场、禁止停车、红绿灯。

三、实践活动:小小交通宣传员。

1.讨论: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也来守交规做文明公民呢?

2.观看交通广告宣传片:《讲文明、树新风》

提问:短片在向人们宣传什么?其中演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形式向大家宣传遵守交规迎呢?

4.小组活动:创作宣传方案。

四、分享活动:请各组幼儿将自己组创作的宣传方案展示给大家。

作者:杨 蕊

第五篇:加强企业安全教育 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文明生产是可靠的保障,而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成熟、高明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安全教育摆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因为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一种效益。

1、安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安全教育是指企业向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宣传、教育和训练。当今工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抓好安全生产就是要确保人——机器——环境的可靠运作,三者只有正常的相互作用才能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在企业生产中,人是主题,具有能动性,而机器、环境则为人所驾驭或改造,一般来说,人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虽然在主观上人不会也不愿意去伤害自己和他人。但是由于环境、生理、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发生行为失误实际上是难免的。人们对于机器的操作和对环境的适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大量的、长期的培训和学习才掌握的。所以加强安全教育是企业长期的、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的内容

(1)安全思想教育

企业全体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努力加强安全意识以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积极性。这需要学好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程和制度等。只有不断的强化安全意识和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及安全奖惩制度,才能把安全管理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安全技能教育和训练

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在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实安全技术寓于安全生产之中。安全技术必须通过与生产工具设施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安全技能教育的目的是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安全技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安全技能教育和训练,在学习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更主要是靠实际动手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利用安全技术保证安全生产。

(3)安全教育必须长抓不懈

安全教育要保持经常性。这种经常性主要是针对生产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不利于生产的各种思想、观点看法等所进行的经常性的说服和疏导工作。安全教育的效果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广大职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取决于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广泛的唤起全体职工的强烈的安全意识。做到群防群治,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3、安全文化是人们在安全问题上的一次飞跃

安全文化是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规律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倡导的、被员工认可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更新人们的安全观念,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为。

4、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中,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必须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水平,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注重柔情管理方法的使用。让职工群众生活在充满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则的良好习惯。

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姐妹。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一部分而,安全文化只有通过安全教育才能积累和传播,继续和发展,才能成其为文化,二者唇齿相依,相辅相成。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创建安全文化氛围,充分的运用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作者:董彩霞 孙功才 徐 舟

上一篇:博士统计论文下一篇:博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