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2023-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我国明朝时期的国防经济思想

——以刘基、张居正、徐光启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以史实为依据,介绍了刘基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思想,介绍了张居正为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他的“富国强兵”思想,最后还介绍了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的“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的重农、富国、强兵思想。

关键词:刘基

张居正

徐光启 国防经济思想

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国力强盛,在历史上也出现了盛世阶段。同时,从明朝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开始上升,并逐渐超越中国。明朝中期以后,国力开始由盛转衰,这一时期,统治者日趋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结果是农民起义不断,边祸也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在东北地区强大起来的满清政权也威胁着明王朝的生存。为了打击入侵者、镇压农民的反抗,明王朝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再加上统治集团的奢侈浪费,明王朝已不堪重负。当时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在国防经济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刘基、张居正、徐光启等人。

一、刘基的国防经济思想

刘基(公元1311年-1375年),字伯温,晚号犁眉公,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也说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朝开国功臣,明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军事家和文学家。刘基自幼聪颖好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14岁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基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元至顺四年(1333年)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受朱元璋之邀,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称帝后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为弘文馆学士、上护军,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被封为诚意伯,次年归乡养老,后遭人诬陷,于洪武七年(1374年)进京请罪,并留在京师,因忧愤成疾,次年卒,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有《郁离子》3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

刘基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元朝末期,这一时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经济衰落、政治腐败,广大人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开始揭竿而起,纷纷起义,人民反抗元朝统治者的烈火燃遍全国各地。最初,刘基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基非常失望,先后三次愤然辞官回故乡隐居,隐居期间,他潜心著述,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当此之时,全国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义军又互相纷争、互不相让。刘基静观天下形势,认为平民出身的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公元1360年刘基开始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协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

1 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深得朱的赏识。刘基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出谋划策,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为朱元璋消灭其他义军并取得反元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刘基知天文、识地理、通人事、精儒学、熟兵略,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成为智慧的化身,他的军事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方面。

刘基认为兴兵作战首先是耗物费财,而长途运输则物损甚多,兵农合一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农忙时生产,农闲时练兵,这样劳武结合、兵农结合,是实现民富和国强的最好办法,他说:

先王制民产,曷分兵与农。三时事耕稼,阅武在严冬。乱略齐愤疾,战伐厥有庸。那令异编籍,自使殊心胸。坐食不知恩,怙势含威凶。将官用世袭,生长值时雍。……悍卒等骄子,有令亦无从。跳踉恣豪横,鼓气陵愚惷。所以丧纪律,安能当贼锋。崩腾浮部曲,蚁合寻归踪。时方务姑息,枉法称宽容。宁知养豺虎,反噬中自钟。国家立制度,恃此为垣墉。积弊有根源,终成肠肺痈。何由复古道,一视均尧封。

《感时述事十首》

刘基认为,在古代圣明先王的时候,兵与农不分,这样既有战斗力,又不影响农业生产,而后来兵与农分离开来,结果招来一些乌合之众,士兵目无法纪,不能当敌,而能害民,为了消除这种弊端,要从根源上着手,即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与农”制度。他认为兵与农如同人的手足,密不可分,他说:

有国者必以农耕而兵战也,农与兵孰非君之民哉?故兵不足,则农无以自卫;农不足,则兵无以为食,兵之与农犹足与手,不可以独无也。今君之兵暴于民而君不禁,农与兵有讼,则农必左,耕者困矣,是见手而不见足也。

《郁离子.祛蔽》

有国者便有农耕和兵战,农与兵是手足关系,互相依存,对于兵欺民行为必须禁止等等,这些思想都不乏合理之处,也体现了刘基的爱民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二、张居正的国防经济思想

张居正(公元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张居正“少颖敏绝伦”,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璘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由编修官至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晋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土。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于任上,卒后赠上柱国,谥号文忠,但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张居正生活于明朝中晚期,他秉政时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临近末年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一方面,官僚和贵族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宦官弄权,赋税、徭役不断增加,广大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揭竿而起,纷纷起义;另一方面,边祸不断,葡萄牙、荷兰、日本等

2 侵略者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肆进行掠夺活动,与此同时,满族也在东北地区强大起来,这些都给明王朝带来严重威胁。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打击入侵者,明王朝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国家财政支出因军费的增加、统治集团的奢侈浪费与日俱增,而剧烈的土地兼并却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每年财政收入不足支出之半,财政经济情况极端恶化,明王朝陷入严重的国贫民穷局面之中,改革呼声随之高涨。张居正主持朝政时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丈量土地和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抑制土地兼并,制止瞒产偷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收到一定成效。他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亦颇有成效。

张居正认为要兵强必先富国,只有富国才可给强兵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强兵才能抵御侵略,他把富国和强兵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抓,并把两者结合起来。针对当时一部分人主张行“帝王之道”,而不应行“富国强兵”之术的想法,他认为国家大事是富国强兵,国家要强盛就只有富国和强兵二事,而不是哪些腐儒所说的“王道政治”或尧、舜、周、孔之论,他说:

辱华翰并所梓纶、简汇编,惓惓以奉行德意,安民生,饬军政为急。仰见公之高明,深达治体,识时务者也。忆昔仆初入政府,欲举行一二事,吴旺湖与人言曰:“吾辈谓张公柄用,当行帝王道之道。今观其议论,不过富国强兵而已,殊使人失望。”仆闻而笑曰:“旺湖过誉我矣。吾安能使富国强兵哉?”孔子论政,开口便说“足食”、“足兵”。舜命十二牧曰:“食哉惟时。”周公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何尝不欲国之富且强哉?后世学术不明,高谈无实,剽窃仁义,谓之“王道”,才涉富强,便云“霸术”。不知王霸之辩,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奚必仁义之为王,富强之为霸也?仆自秉政以来,除密勿敷陈,培养冲德外,其播之命令者,实不外此二事。今已七八年矣,而闾里愁叹之声,尚犹未息,仓卒意外之变,尚或难支,焉在其为富且强哉!

《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辩》

张居正知道,国家已成积贫积弱之势,如不变革,便不可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抗击外虏,他的计划是足食、足兵,他说:

天下之势最患于成,成则未可以骤反。治之势成,欲变而之乱难;乱之势成,欲变而之治难。国势强则动#不吉,国势弱则动#不害。譬人元气充实,年力少壮,间有疾病,旋治旋愈,汤剂针砭,咸得收功;元气虚弱,年力衰惫,一有病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扁卢,无可奈何!

《杂著》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谁能去兵?孔子称必不得已而去。今之时,非有甚不得也,乃不务为足兵而务为去兵,则唐之季世是矣。然足食乃足兵之本,如欲足食,则舍屯种莫由焉。诚使边政之地,万亩皆兴,三时不害,但令野无旷土,毋与小民争利,则远方失业之人,皆将襁负而至,家自为战,人自为守,不求兵而兵自足矣。此言似迂,然在往时诚不暇,今则其时矣,故愿公留意焉。

《答蓟镇总督王鉴川言边屯》

张居正把富国作为强兵的经济基础和前提条件,他认为国富民足,则远民来附,且可家自为战,人自为守,不求兵而兵自足,只有足食、足兵,才能抵御边寇掠夺,他把富国和强兵联系起来,并作为国家大事来整饬,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三、徐光启的国防经济思想

3 徐光启(公元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明松江(今属上海)人,明末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通天文、历算,习火器,懂兵学。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他“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授翰林院检讨,不久丧父,返乡守制,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l3年-1618年)间,在天津从事农事试验,并写成农学巨著《农政全书》的编写提纲,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大败萨尔浒,疏请自效,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藉病归,天启元年(1621年)复职,力请铸西洋大炮御敌,后忤魏忠贤革职。崇祯元年(1628年)召还复原职,崇祯三年(1630年),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修正历法,崇祯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北京,赠少保,谥号文定,有《徐氏庖言》、《农政全书》、《崇祯历书》、《几何原本》、《兵事疏》、《兵机要诀》、《选练条格》等行于世。

明朝后期,统治者日趋腐败,宦官当道,国力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与此同时,边祸不断,在东北地区强大起来的满清政权觊觎中原已久,给明王朝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时期财政危机、贪污腐败、社会动荡交织在一起,使明王朝面临着空前的社会危机。徐光启既是一位科学家、政治家,又是一位军事家,他虽致力于科学研究,但当时内忧外患,为了固国安帮、富国强兵,在重视科学,发展经济的同时,他也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博览兵书,学习兵法,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身为宰辅的时间不长,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建树不大,但他在科学、经济和兵学上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徐光启幼年时代就听到长辈们讲述倭寇侵掠和当地人民抗击倭寇的事迹,由于家庭的熏陶和教育,他在注重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认真研习兵法,面对明朝末期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衰落,他立志为富国强兵献计献策,他认为,富国要以农为本,强兵在于精卒利兵和实选实练,他对天文、历算、农学等科学的研究,都是希望通过它们的研究来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愿望,他说:

„„启少尝感愤倭奴蹂践,梓里丘墟,因而诵读之暇,稍习兵家言。时时窃念国势衰弱,十倍宋季,每为人言富强之术。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二十年来,逢人开说,而闻之者以谓非迂即狂。若迂狂之言早得见用,岂有今日哉!

《复太史焦座师》

徐光启认为明朝统治者既不重视富国,又不重视强兵,他逢人便讲“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却不被采纳。这里他所说的“本业”就是农业,他认为农业是百业之本,农民是财富的创造者,要想国富、国强、兵强,就必须发展农业这个本业,而到了明代,务农的人很少,才使得国家日益贫困,他力主尊农务本,使人离开商贾之末,而从事农业之本,这样就可以做到国富、财丰、兵强,他平生所务都在“富强二策”,并把富国和强兵作为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他说:

盖有根据之至计于此,曰务农贵粟而已。古之强兵者,上如周公、太公,下至管夷吾、商鞅之属,各能见功于世,彼未有不从农事起者,如《周礼》、《三略》、《管子》、《开塞》、《耕战书》,详哉其言之也。顾道术有纯驳,作用有偏正耳。而后世言及富强遂以管、商目之,至不足比数。沿至唐、宋以来,国不设农官,官不庀农政,士不言农学,民不专农业,弊也久矣。农者,生财者也。含生之类,无一人一日不用财者,而独不讲于财所自出。今世农人不过什三,农之勤者不过什一,然则一人生之,数十人用之,财安得不拙?财之拙也, 4 庙堂之上非不焦心嵩目,闾阎之道殣者,转于沟壑者,一旦不知千万之数,非不悲号疾痛。„„今世末业之人至众,而本业至少,宜有法以殴之,使去末而就本。如古之法制贱商贾,尊农人,使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势不得不我从矣,此三者所宜创为之制,以劝人于本业者也。

《拟上安边御虏疏》

臣志图报国,于富强二策,考求咨度,盖亦有年。

《敷陈末议以殄凶酋疏》

仆之生平,志在静退,独言兵一事,去安就危,而且为越俎、为跃冶,不亦傎乎?

《与李君叙柱史》

徐光启为了“富国”,钻研天文、历算、农学等科学知识,为了“强兵”,研究火器、言兵、习兵,他平生所务都在“富强二策”,尽管他的思想和努力无法挽救日益衰弱的明王朝,但在当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不管是刘基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思想、张居正的“富国强兵”思想,还是徐光启的“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的重农、富国、强兵思想,都是为了适应当时国家发展的现状,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些思想的最终目的,要么是“富国”,要么是“强兵”,或者兼而有之,这对促进当时国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其进步意义,在今天也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国柱著:《中国军事思想通史·明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郁离子》。

3、《张太岳集》。

4、《帝鉴图说》。

5、《兵事疏》。

第2篇:转型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大全)

转型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所谓转型国家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由社会主义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性剧变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些转型国家在政治上,从过去的以一党执政和党政融合为特征的传统政治模式向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为特征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在经济上,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转型国家”这一概念并不是纯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由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后所形成的国家,共有28个。 下面通过几个方面介绍一下这些转型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变。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苏东剧变之后,这一地区的国家立即开始实施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型。其经济转型不仅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而且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的转变这一更为重要的内容。除了匈牙利(采用渐进式转型)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转型都采用了激进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方式。休克疗法摧毁旧制度,使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不可逆转,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办法,在具备条件下可以取得成效,作为快速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不足取。东欧中亚通过私有化改造原有的所有制结构,转换基本经济制度。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调整经济政策,通过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稳定宏观经济 。

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方向,决定了它们必然选择私有化的道路。以俄罗斯为例子,私有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证券私有化阶段,从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30日,以无偿私有化为主;第二阶段是现金私有化阶段,从1994年7月1日开始。 私有化摧毁了俄罗斯原有的所有制制度,确立了私有制的主题地位,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外国资本得以介入和控制,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二、政治制度的转轨

政治体制,东欧中亚国家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已经初步确立了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独联体各国大都选择了总统制,东欧国家则建立了议会制。

政党制度,东欧中亚各国的政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原来的一党制演变为多党制。剧变初期各国政党政治发展呈无序混乱状态,骤然涌现成百上千的政党,但规模和素质参差不齐。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政党法,使政党活动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社会政治思潮,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历史的价值观、彻底否定社会主义,这一思潮在剧变初期曾独领风骚,但随着奉行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派激进改革的频频触礁而渐失吸引力。民族主义思潮,面对西方大国趾高气扬的干涉和援助,相当一部分公众产生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许多政党打出了民族主义的口号吸引选民,极端民族主义也有所发展。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以西方社会党的纲领为蓝本,在接受意识形态多元化、多党制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经济的同时,主张保持某些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走“第三条道路”。奉行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多是由原来的共产党或工人党演变而来的。

总之,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苏联及东欧演变出来的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自己国家原有的经济政治,使国家得以转型,虽然其转型给这些国家原有的经济政治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破坏,但是经过转型之后不少国家又逐渐走上了经济政治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第3篇:“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已有之。

自从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以后,就有了一条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世界三种主要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年10月,在出访东盟国家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

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总书记指出,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这样一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覆盖了4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从“一带一路”途经路线和辐射范围看,向北与俄罗斯的交通线及管道连接,东边连接东亚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中亚连接西欧,向西南通过印度洋连接到北非,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另外,由于“一带一路”主要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已有的双边、多边机制,不另起炉灶,不涉及政治、安全等敏感领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旦形成示范效应和聚集规模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

“一带一路”是一个站在全球高度、盘活区域内各种资源、推进我国全面改革开放、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安排,到底应该如何把握“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发展战略,理解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意义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经济方面: “一带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通过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等沿途国家和地区彼此相互开放这样的局面,互利合作,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优化经济结构,造福于沿途各国人民。

目前,国内消费难以推进,我们的传统贸易伙伴因为经济危机还尚未复苏或者没有完全复苏,特别是经过这些年,我们跟这些国家的贸易可以拓展的空间也基本上非常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进出口市场、互通有无是一个新的合作发展思路,利用它可以把中国巨大的产品制造能力和沿途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互利互惠,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部署。

“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沿线国家将从中国投资中受益。“一带一路”沿线绝大部分是转型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要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中担当相应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巨大的优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廉价的劳务和巨大的市场,也积累了巨额的资产。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达5万多亿美元,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只有6600多亿美元,而对外直接投资的世界平均水平是30%,美国持有的东亚资产中71%以上都是对外直接投资。如果我们拿出70%用于对外直接投资,那就是3.5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将从对外储蓄、投资金融产品向对外输出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转变,成为国际投资大国。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走上了以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日本也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后逐渐步入国际投资大国的行列。我国的贸易发展不可能持续顺差,在“十三五”时期可能进入贸易平衡甚至贸易逆差阶段,所以我们也应该尽早准备去应对这样一种局面,把我们的巨额金融资产转变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有利条件。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的世界金融体系总体上是被西方控制的,无论是在亚洲开发银行还是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融资还存在许多困难。仅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亚洲开发银行就预测需要8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城乡规划还是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是条件。这些都是立足长远的战略安排,需要本国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政府间的合作,加快互联互通。

所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构建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提供融资工具和资金保证。通过对对外金融资产进行合理多元化的管理和运用,可能变成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对外投资,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资源所在地投资建厂生产,带动“一带一路”沿途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然后把产品卖到全球,当然其中一部分产品也会用来满足国内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从全球范围内来配置资源、市场,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商品、技术、人员、服务布局,以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如环境、排放、资源压力等,带动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既尽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也在全球性的战略布局中收获自己的利益。

打造“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的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及其流向,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牵引内陆地区及世界经济增长、繁荣的新物流模式、贸易模式和发展平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途会形成发达的城镇和人口中心、经济活动中心,这些地方沉睡的丰富资源将得到全面、合理的开发,增加全球资源供应量,从而深刻改变全球地缘经济依赖沿海地区这样一个空间布局,世界地缘政治景观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一带一路”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弘扬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在原有的协议、框架基础上进行,不提出新的协议、框架,对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对所有寻求发展的国家开放,绝不搞“集团政治”和对抗性的“结盟”。强调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互惠互补。通过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满足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需要,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正如习主席所说,“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

可见,在“一带一路”规划背后是中国日渐清晰的国家新战略,即推动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低调做事,通过投资、技术转让和援助,一步一个脚印,带动国内腹地和沿途国家的发展,改善自身形象,取得各国信任,深化与沿途各国的经贸、人文、生态、科技、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从而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为国内经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承担起一个稳健、成熟的世界大国应尽的地区责任与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政治方面:

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它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一一这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大账。我们要从维护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看问题,不能用账房先生的眼光、只从狭隘的部门利益的多少来看“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作用。

“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

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

对未来的影响:

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以及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江沿边开放、最后全面开放这样几个阶段,受地理区位条件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水平明显较高,沿边地区特别是西部沿边地区在全国进出口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依然较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一带一路”国内段覆盖了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由原先的“内陆腹地”变成现在的“开放前沿”,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的重要教训是,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欧美发达国家、“一条腿走路”的风险很大,而现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一带一路”构想将我国巨大的产品制造能力与沿途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扩大贸易往来、深化经济合作前景

建设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新举措。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文和科技交流的载体。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使周边国家成为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的可靠战略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为不同发展水准国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为此,中国必须抓紧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沿途、沿岸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印-太地区经济走廊建设,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合作机制,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积极推动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主动与沿途、沿岸国家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加大对沿途国家交通运输网路的投入,构建互连互通网路,让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到沿途国家和地区,为实现中国的复兴崛起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外交与经济的双重意义。海上丝绸之路是冷战后中国提出的首个全球战略,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更具体化的一种体现,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使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选择余地更大。“和平、友好、开放、包容”正成为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而“合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成为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第4篇: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感受

经济思想史论文训练

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感受

学号:2015074130

姓名:王涛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著作了《资本论》,而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广大无产阶级的本质。通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得以被创造,“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成为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筋脉:资本家凭借自身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优势,和无产阶级构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劳动者以体力和脑力劳动,在简单或者复杂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价值。但由于抽象的,复杂的人类劳动,其本身就不具备衡量价值的优势,便把具体的,简单的人类劳动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尺。资本家通过不断的榨取剩余价值,来实现自身资本的保值增值,进而巩固和维护自身在整个劳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优势地位。由于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视角创作了《资本论》,这也就使得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蓝图下,强调公有制与集体主义,并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西方经济学依据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从家庭,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来阐述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生产分配活动。一般来说,相比于社会主义所强调的按劳分配,资本主义更加注重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所导致的侧重点也不同:按劳分配更加侧重于社会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更加侧重效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面临的资源稀缺性问题,使得西方经济学的行为选择更像是一场机会成本的博弈。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什么以及多少”,“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何时生产”,以经济体制的方式来说明资源配置和利用。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研究国民收入和波动。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价值与价格 效率与公平

引言: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在资源配置中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以及现在的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其实也是政治经

经济思想史论文训练

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体现。由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资源,在特殊时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但政府本身的决策就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所以这种由政府所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缺陷。反观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稀缺的资源随着价格机制,被配置到需要它的地方,但市场信息传导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会使得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高效率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市场失灵的困境。研究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指导,在正确可行的意识指导下,积极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一.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物以稀为贵,但究竟是因为物本身稀少而贵,还是因为物本身有高价值而贵呢?”

政治经济学所说的价值,是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之后才被创造出来的,以埋藏在地底下的煤炭为例:当煤炭还埋藏在地下时,煤炭并没有价值,在付出人类劳动,把煤炭开采出来之后,煤炭才有了价值。在根据生产资料占有多寡所划分出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为了攫取利益,资本家榨取工人,而当工人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资本家售予的商品时,经济危机暴发了。对于如何解决危机,马克思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消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以利润为目标,组织生产活动。而工薪问题与利润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反比例关系,即工薪越高,利润越低。马克思设想的最终结果是资本家为追寻最大利润,会把工人的工资压到最低点,这财富上的分配不均匀,势必会拉大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差距,进而激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使得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甚至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也转向温和,而非恶劣,其具体体现就是诸如德国的社会保障及相关的福利制度,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这自动稳定器相当于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底层(失业人员及贫困线以下的人员)提供了一层保护网,在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的同时,又增加了社会总需求。这种通过再分配的方式,直接的增加了总需求,间接的又增加了再生产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提升职工薪酬并提供福利保障的方法,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原因就是资产阶级不可能无限度的增加薪酬,以及福利保障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财政压力和社会负担。

西方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作为核心,和政治经济学价格的价值决定论不同,西方经济学把价格纳入到社会总供求的关系中,并辅之于各商品的弹性理论,即依据不同商品的弹性,把商品划分为正常品和低档品(以及特殊的吉芬商品):当某一种正常商品的社会总需求大

经济思想史论文训练

于社会总供给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并推动下一轮生产规模的扩大,若这种现象普遍开来,造成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即产生通货膨胀;而当某种正常商品的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继续生产该商品的预期收益将会减少,使得下一轮该商品的生产规模减少,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开,就形成了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下,供大于求所导致的生产过剩,实际购买力不足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论有一定的相似度。资源随着价格的波动而实现配置,而价格又是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反映,市场本身信息传导的滞后性,以及由于垄断所造成的竞争失灵,使得单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强行把人们划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西方经济学的“公平”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下的公平,即依靠所投入的技术,资金,土地等等所贡献创造出来的经济比例,来取得报酬。这种分配方式固然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但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甚至是阶级分化,实质上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为可怕。

后记:资本主义世界从原始的资本积累时期发展至今,有着丰厚的经济建设经验。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以及全球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并不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好政府计划管控与市场自由调配的关系。我国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想其发挥到最优效果,就必须让我国劳动者具有多方面的就业,从业优势,才能在分配制度下取得劳务报酬,技术投入报酬以及资金投入报酬等等。全球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资本主义国家构建的全球经济体系和经济规则,在掠夺其他国家稀有资源的同时,也稀释了全球的实际工资收入。加之沿着资本主义国家构建的全球资本流通体系而扩散波及的全球经济危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的困扰也影响着全球经济和我国的进出口。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使得全球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复杂,电子化交易以及电子货币的出现,需要我们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争取在新时期的“经济秩序洗牌”中,仍然能不慌不燥,有序有质地推进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5篇:《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重新中学——

游天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或听取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对课中题和课后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3.通过分析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2.体会北京城及其故宫在建筑和布局上的特点。

3.理解《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地位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为什么自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教学方法:

在阅读的基础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启发激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古代中国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你知道我国古代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最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什么吗?)

(一)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1.明长城——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1)回顾长城:

秦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有一万多里,号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千米,大部分至今仍保持完好。

让学生回顾《长城》,说说长城的特点(高大坚固,气魄雄伟),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勤劳和智慧。

(2)研讨:

a为什么说明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气魄雄伟) b古长城有什么作用?(长城曾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起过重要作用。)

c长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凝聚祖先的血汗和智慧,象征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指导学生记忆:明长城,长又宽,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长城,长又长,全长一万三千里。

(你知道我国保存最完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什么吗?) 2.北京城(故宫) ——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内容,归纳北京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组成:北京城由宫城(紫禁城)、皇城和京城组成。

特点:布局严谨、笔直宽广;金碧辉煌、雄伟壮丽;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意义:北京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都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2)教师总结: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朝皇帝朱棣,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三、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长城,特别是北京八达岭长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故宫也是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课文我们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内容。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你知道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哪部书吗?作者又是谁呢?)

(二)《本草纲目》——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

1、作者: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小随父上山采药,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潜心研究医药。经过27年的努力,多方搜集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亲手试种药材,阅读大量医药书籍,终于写成《本草纲目》。

2、地位和作用:《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全书190多万字,收 入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0多种,收入药方11096个,并附有插图1100多幅,记述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和功效。 3.讨论:《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呢?(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信权威,敢于改正;严谨求实,潜心钻研,躬行实践,甚至亲手试种药材;厚积薄发,实事求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献身科学。)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书?由谁编写的呢?) ( 三)《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作者: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

2、地位和作用:《天工开物》详尽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还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分上中下3卷,共18章,约5.3万字,附图123幅,迄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译文为《中华帝国古今工艺》。

3、讨论:宋应星说:“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而当时是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际的四书五经,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因而得不到重视。)

四、课堂小结: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北京故宫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明《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五、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P——114页练习),教师辅导。

(一)“温故知新” 1.清朝。

2.清朝前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推动。)

(二)“畅想天地”(提示:北京的古建筑很多,如天安门、故宫即紫禁城、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题目很开放,随学生选择谈谈都行)。

(三)拓展:“自己动手”(安排学生课外完成)

六、宣布下课。

附:板书设计: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明长城

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北京城(故宫)

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本草纲目》

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6篇:社会政治和经济类热点词汇翻译总结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The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The theory on the initial stage of socialism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One focus, two basic points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Focus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dhere to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Adhere to reforms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坚持改革开放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opening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wider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promoting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stability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Whether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developing socialist productive forces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Whether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enhancing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country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Whether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rais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Taking the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stay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Common development of multi-economic sectors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Deepening economic reform 深化经济改革

Relationships among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

Strengthen the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一系列政策措施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改革开放政策 Reform measures 改革措施 Speed up reform 加快改革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经济体制改革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改革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property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Reform of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property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产权制度改革

Reform of commodity circulation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Reform of foreign trade system 外贸体制改革

Reform of personnel system 人事制度改革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Reform of housing system 住房制度改革 Planning system 计划管理体制

Transferring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转换政府职能

Open door policy 开放政策

Open economy 开放经济

Open-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 对外开放 Opening up 扩大开放

Open domestic market 开放国内市场 Introduce foreign capital,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managerial experiences 管理经验

Econom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zone 经济技术开发区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oastal areas 沿海经济特区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特别行政区 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with remuneration linke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to the househol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缩小贫富差距

Eliminate poverty 消除贫困 Common prosperity 共同富裕

ECONOMY AND MARKET ECONOMY 经济和市场经济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Socialist sector of economy 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State-owned economy 国有经济 Non-state economy 非国有经济 Collective economy 集体经济 Individual economy 个体经济

Coexistence of various economic composition 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Sustained, rapid and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 持续,快速和健康的经济发展

National economic budget 国民经济预算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经济综合发展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战略

Theory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Macroeconomic decision 宏观经济决策 Microeconomic phenomenon 微观经济现象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传统的计划经济

Sti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刺激经济发展

Commodity economy 商品经济 Market economy 市场经济 Free market economy 自由市场经济 Developed market economy 发达的市场经济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发展中的市场经济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新兴市场经济 Mature market economy 成熟市场经济 Market economy country 市场经济国家

Extensive economy 粗放型经济

Intensive economy 集约型经济

Transform the extensive economic 粗放型经济转变为

mode into intensive one 集约型经济 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 Regional economy 地区经济

Internal-oriented economy 内向型经济 Closed economy 闭关自守经济 Economic growth point 经济增长点 Economic growth mode 经济增长方式 Economic growth rate 经济增长率

Economy measure 经济手段

Diversified economy 多种经济,多样化经济 Economic situation 经济形势 Economic cycle 经济周期 Economic fluctuation 经济波动 Economic miracle 经济奇迹 Economic take-off 经济起飞 Economic recovery 经济复苏 Economic potential 经济潜力

Economic sanction 经济制裁 Global economy 全球经济

Economic globalization 经济全球化

Integration of world economy 世界经济一体化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国际经济一体化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国际新经济秩序

Multi-polar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世界经济多极化

Economic community 经济共同体 MACRO-CONTROL 宏观调控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加强宏观调控 Soft landing 软着路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宏观经济形势 Macro control and micro invigoration 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

Control of overall volum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总量控制与经济结构调整 Tight control on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紧缩固定资产投资控制

Tight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y 从紧的

Moderately tight monetary policy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Moderately tight credit policy 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

Loosening tight monetary policy 放松紧缩的货币政策

Adequate amount of the money supply 适度货币供应量

Excessive amount of currency issue 过度货币发行量

Maintain monetary stability 保持货币稳定 Cheap money policy 低息货币政策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利率调整 Cut interest rate 降低利率

Control of interest rate 利率控制 Deflation policy 紧缩政策 Market intervention 市场干预 State intervention 国家干预

Administrative interference 行政干预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行政干预 Administrative measure 行政措施 Economy measure 经济手段

Risk-control mechanism 风险控制机制 Overheated economy 过热的经济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品价格指数

Commodity price index 商品物价指数 Retail price index 零售物价指数 Average price index 平均物价指数 Cost-of-living index 生活费用指数 Control of inflation 通货膨胀控制

Demand-pull inflation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Double digit inflation 两位数字通货膨胀 Excessive inflation 过度的通货膨胀 Galloping inflation 恶性通货膨胀 Hyperinflation 极度通货膨胀 Hidden inflation 隐性通货膨胀

Structural inflation 结构性通货膨胀

Stagflation 经济停滞型的通货膨胀 Inflation factor 通货膨胀因素 Inflation of credit 信用膨胀 Inflation rate 通货膨胀率

Inflationary pressure 通货膨胀压力

Curb inflation 抑制通货膨胀

Curb the real estate craze 抑制房地产热 Development zone craze 开发区热

Overall demand and supply 总需求和总供给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供需平衡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 供求关系 Supply over demand 供过于求 Supply exceeds demand 供过于求 Economic crisis 经济危机 Economic depression 经济萧条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PROPERTY 国有资产管理

Establish a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supervision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

and operation of State assets

Reform of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property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Clearly defining property rights, specifying rights and 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 responsibilities, separating ownership from daily 管理科学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adopting

scientific

and

Regulation on th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条例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

state-owned property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sume sole responsibility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for its profits and self-development 自我约束 and self-reliance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separating the functions of 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

government from those of enterprises and alter the 经济管理职能

government’s role in economic management Safeguard state property 保卫国有资产

losses,

seek

改组和改造

保值增值防止流失

Prevent the drain of State-owned property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产权制度改革

Definition of property rights 产权界定 Clarific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明晰产权 Regist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产权登记 Annual checks of the regist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产权登记年检 Certificate of title 产权证书 Change of registration 变更登记

Change of title 产权变更

Transfer of property rights 产权转让 Transa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产权交易 Property rights transfer agency 产权交易机构

Inspection of assets 资产清查

Re-evaluation of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重估 Asset appraisal 资产评估

Productive assets 经营性资产

Non-productive assets 非经营性资产 Return on assets 资产收益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 合并资产负债表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国有企业改革

Step up efforts to refor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Readjust and reorganiz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调整改组国有企业促进资产重组

promote re-arrangement of assets and raise the 提高国有经济的总体素质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tate sector of the economy Concentrate on rejuvenating State-owned large 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s groups 企业集团 Develop trans-regional and inter-trade enterprise 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 groups

Reform, reorganization and upgrading 改革,

Re-organization, association, merger, joint 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

partnership, leasing, contract operation 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 and sell-off

Manage well large enterprises and adopt a flexible 抓好大的,放活小的 policy towards small ones

Give smal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reater freedom 放活国有小企业

Standardize bankruptcy procedures, encourage 规范破产程序,鼓励企业兼并,

merging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re-employment 促进再就业

Allow money-losing enterprise to merger 允许亏损企业兼并或破产

or go bankrupt

Dispersion of redundant employees 分流富余人员

Re-employment funds 再就业基金

Conscientiously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and 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Tighten control over extrabudgetary funds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Increase capital and reduce debts through various 多渠道增资减债

channels

Strive to help enterprises eliminate losses and 抓好企业扭亏增盈 increase profits

Develop various modes of operation and marketing 发展多种营销方式

Alleviate enterprises’ social burdens 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

By tapping the potential and upgrading the 通过挖潜改造 technology

Mechanism for selecting the superior and eliminating 优胜劣汰机制 the inferior -making power 享有更多的决策权

Allow employees to hold some shares 允许职工持股

Give more productive enterprises the power to engage 给更多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权 in export independent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 保护工人阶级利益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技术改造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改革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现代企业制度 Reorgan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重组

Transform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echanism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行业结构调整

Industrial policy 产业政策

Support and develop large enterprises and release small enterprises 支持发展大企业放开小企业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an be

turned into corporate enterprises 大中型企业可转变为股份公司

Smaller enterprises can become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s 小企业可转变为股份合作制 Readjust the asset-liability ratio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调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比

State-owned independent account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国有独立核算企业 Pioneer enterprise 试点企业

Enlarge the right of self-management 扩大自主权

Optimize capital structure 优化资本结构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优化资源配置 Optimize investment structure 优化投资结构

Recapitalization 调整资本结构

Capital reorganization 资本重组

Promote rational flow of property right 促进产权合理流动

Reduce staff to improve efficiency 减员增效 Investment risk mechanism 投资风险机制 Project capital system 项目资本金制度 Legal pers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法人责任制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own profit and loss 自负盈亏

Enterprise contra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企业承包责任制

Unreasonable economic structure 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Unreasonable product structure 不合理的产品结构

Repeated construction 重复建设

Repeate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外国设备和技术的重复引进 Regional and departmental protectionism 地区和部门保持主义

Government supervision 政府监督 Operating strategy 经营战略

Out-dated management styles 落后的管理方式

Backward in management 管理落后 Relying on government subsidy 依赖政府补贴

Heavy social subsidy 沉重的社会补贴 Heavy social burdens 沉重的社会负担

Exces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过剩的生产能力

Merger and acquisition 兼并与收购 Encourage merger 鼓励兼并

Preferential policy for bankruptcy and merger 对破产和兼并企业的优惠政策

Standardize bankruptcy procedure 规范破产程序

Prevent false bankruptcy 防止假破产 Construction of a multi-laye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Re-employment projects 再就业工程

Re-employment of redundant workers 富余职

Laid-off workers 下岗职工

ENTERPRISE AND COMPANY 企业和公司

Central enterprise 中央企业 Local enterprise 地方企业 Backbone enterprise 骨干企业

Large and medium enterprise 大中型企业 State-owned enterprise 国有企业

Enterprise solely funded by the State 国有独资企业

State-owned firm 国有公司,国有企业

Corporate enterprise 股份制企业 Collective enterprise 集体企业 Collective firm 集体企业,合作企业 Township enterprise 乡镇企业 Partnership enterprise 合伙企业 Individual enterprise 个体企业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 外资企业 Top 500 enterprises 最大500家企业 Small business 小企业 Primary industry 第一产业 Secondary industry 第二产业 Tertiary industry 第三产业 Corporate Law 公司法

Township Enterprise Law 乡镇企业法 Independent legal entities 独立法人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会 Board of supervisors 监事会

Shareholders conference 股东大会 Entrepreneur 企业家 Firm 公司,企业 Company 公司 Incorporation 公司

Corporation 股份公司

Group of enterprises 企业集团

Conglomerate 企业集团,综合性大企业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Controlling company 控股公司 Holding company 控股公司

Bank holding company 银行控股公司

Company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有限责任公司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国家控股公司 Public company 上市公司 Private company 非上市公司 Listed company 上市公司

Overseas-listed company 境外上市公司 Parent company 母公司 Subsidiary company 子公司

Group company 集团公司

Large-scale industrial group 大型工业集团

International conglomerate 跨国企业集团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跨国公司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跨国公司 Multinational market group 跨国市场集团 Banking institution 金融机构 Banking sector 银行部门 Intermediary bank 中介银行 Development bank 开发银行 Commercial bank 商业银行 Investment bank 投资银行 Credit bank 信贷银行

Cooperative bank 合作银行

Mortgage bank 抵押银行 Clearing bank 清算银行 Credit union 信用社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 非银行金融机构

Financing corporation 金融公司 Securities company 证券公司

Underwriting company 担保公司 Loan and trust company 信托公司 Insurance company 保险公司

Life insurance company 人寿保险公司 Utility company 公共事业公司

MERGER AND ACQUISITION 兼并与收购 Reorganization 重组 Association 联合 Merger 兼并

Acquisition 收购

Joint stock partnership 股份合作 Leasing 出租

Contract operation 承包经营 Auction 拍卖

Develop trans-regional and trans-industry enterprise groups 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

Strategic acquisition 战略性收购 Combination of enterprise 企业合并 Concentric acquisition 集中收购 Conglomerate merger 集团企业合并 Consolidation by lease 租赁式合并 Consolidation by merger 兼并式合并 Leveraged buy-out (LBO’s) 杠杆收购 Stock merger 股票兼并 Vertical acquisition 纵向收购 Vertical merger 纵向兼并 Vertical consolidation 纵向合并 Vertical integration 纵向合并 Horizontal merger 横向兼并

Horizontal acquisition 横向收购 Horizontal combination 横向合并,同行业合并

Horizontal integration 横向联合 Acquisition cost 收购成本 Acquiring enterprise 收购方企业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 公司重组

Bankruptcy Law 破产法

Bankruptcy code chapter 7--- liquidation 破产法第七章 清算

Bankruptcy code 11 --- reorganization 破产法第十一章 重组

Act of bankruptcy 破产法案 Antitrust Law 反托拉斯法 Bankruptcy court 破产法庭 Bankruptcy debtor 破产债务人 Bankruptcy notice 破产公告

Bankruptcy petition 要求宣布破产

Declaration of bankruptcy 宣告破产

Arrangement in bankruptcy court 破产法庭内的协调

Arrangement out of bankruptcy court 不经破产法庭的协调

Creditor’s equity 债权人权益 Bankruptcy trustee 破产受托人 Creditor’s meeting 债权人会议

Creditor of bankruptcy 破产债权人

MARKET AND COMPETITION 市场和竟争

Commodity market 商品市场 Securities market 证券市场 Bond market 债券市场 Stock market 股票市场 Futures market 期货市场 Options market 期权市场

Property rights market 产权市场 Capital market 资本市场 Free market 自由市场 Labour market 劳动力市场 Flea market 跳蚤市场 Bear market 股票市场的熊市 Bull market 股票市场的牛市 Market competition 市场竟争 Market development 市场开发 Market forecast 市场预测 Market potential 市场潜力 Market risk 市场风险 Market share 市场份额 Seller’s market 卖方市场 Buyer’s market 买方市场 Market abroad 海外市场 Marketability 市场能力 Marketable 销路好的

Marketing channel 销售渠道 Marketing strategy 销售战略

Competition market 竟争市场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竟争

Imperfect competition 不完全竟争 Low-level competition 低水平竟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垄断竟争 Competitor 竟争对手

Natural monopoly 自然垄断

International monopoly 国际垄断 Market 市场

bear market 股票市场的熊市 bond market 证券市场 bull market 股票市场的牛市 capital market 资本市场

emerging market economic 新兴市场经济 majority market economic 成熟市场经济 market abroad 海外市场 market analysis 市场分析

market approach to fair market value 求得公

market competition 市场竟争

market demand price 市场需求价格 market development 市场开发

market economy country 市场经济国家 market factor 市场因素 market forecast 市场预测 market index 市场指数

market information 市场信息 market investigation 市场调查 market potential 市场潜力 market quotation 市场行情

market replacement cost 市场重置成本 market research 市场调查,市场研究 market risk 市场风险

market share 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 market value method 市价法 market-oriented 面向市场的

market-to-cost method 市价成本法 property right market 产权市场 seller’s market 卖方市场

social market economy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stock market 股票市场

Marketing 营销,市场销售

marketing channel 销售渠道,市场渠道 marketing cost 销售成本

marketing manager 市场销售经理 markrting strategy 市场经营战略 marketing system 市场体系 relationship marketing 关系营销

Asset, Liability And Equity 资产,负债和权益 Asset management 资产管理 Tangible assets 有形资产

Intangible assets 无形资产 Physical assets 实物资产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

Current asset losses in suspense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Deferred assets 递延资产 Other assets 其它资产

Total assets 总资产 Net assets 净资产

Book value of the assets 资产的账面值

Non-ledger assets 帐外资产

Asset account 资产账户

Asset disposal 资产处置

Asset depreciation 资产折旧

Asset inventory shorts 资产盘亏

Asset inventory surplus 资产盘盈 Asset retirement 资产报废 Asset revaluation 资产重估 Capital assets 资本资产 Monetary assets 金融资产 Mortgage assets 抵押资产 Long-term assets 长期资产

Liability 负债

Liability account 负债账户 Direct liability 直接负债

Current liability 流动负债 Liability out of book 账外负债 Long-term liability 长期负债 Book debt 账面负债

Asset liability ratio 资产负债比 Owner’s equity 所有者权益

Equity account 权益账户

Stockholders’ equity 股东权益 Preferred stock equity 优先股权益

Cumulative preferred stock 积累优先股 Non-cumulative preferred stock 非积累优先股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可转换优先股 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 参加优先股 Non-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 非参加优先股

Callable preferred stock 可赎回优先股 Common stock equity 普通股权益 Total equity 权益总额

企业评价指标

Assets Liabilities Ratio 资产负债率 Quick Ratio 速动比率 Current Ratio 流动比率 P/E ratio 市盈率

Current Liabilities to Net Worth 流动负债比净资产

Total Liabilities to Net Worth 总负债比净资产

Fixed Assets to Net Worth 固定资产比净资

Inventory Turnover Ratio 存货

Assets to Sales Sales to Net Working Capital 销售收入比流动资金净值

Accounts Payable to Sales 应付帐款比销售收入

Return on Sales(profit Margin) Return on Assets 资产收益率 Return on Total Assets 总资产收益率 Return on Shareholder’s Equity 股东权益收益率

Return on Investment 投资收益

Return on Net Worth(Return on Equity) 净资产收益率

收益表 INCOME STATEMENT 销售收入 Sales Revenue

减:销售折扣与折让 Deduct: Sales Discount & Allowance

销售收入净值 Net Sales Revenue 减:销售税金 Deduct: Tax on Sales 销售成本 Coat of Sales

销售毛利 Gross Profit from Sales 减:管理费用 Deduct: Administration Expenses 财务费用 Financial Expenses 销售利润 Profit from Sales 加:其它业务利润 Plus: Profit from Other Operations 营业利润 Operating Profits 加:投资收益 Plus: Investment Income 营业外净收入 Non-Operating Revenue 以前年度利润调整 Adjustment of Earning of Prior Years 利润总额 Total Profits(Before Tax) 减:所得税 Deduct: Income Tax 净利润 Net Profits

合并资产负债表 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 资产 Assets 流动资产 Current Assets 长期应收帐款 Long-term Receivable 长期投资 Long-term Investment 固定资产 Fixed Assets

原值 Original Coat

减:累计折旧 Deduct: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净值 Net Worth

在建工程 Construction in-progress 其它资产 Other Assets 资产总额 Total Assets

负债和权益 Liabilities & Equity 负债 Liabilities

流动负债 Current Liabilities 长期负债 Long-term Liabilities 负债合计 Total Liabilities 少数股东权益 Minority Interests 权益 Equity

实收资本 Paid-in Capital 资本公积 Capital surplus

保留盈利 Retained Earnings 权益合计 Total Equity

负债和权益总额 Total Liabilities & Equity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ASSETS 资产

Cash and Equivalents 现金和视同现金 Accounts Receivable 应收帐款 Inventories 存货

Other Current Assets 其它流动资产 Total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总计

Gross Prop.,Plant & Equip. 财产,场房和设备原值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累计折旧 Net property, Plant & Equip. 财产,场房和设备净值

Other Assets 其它资产

Total Assets 总资产

LIABILITIES & EQUITY 负债和权益 Debt in 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负债 Accounts Payable 应付帐款 Income Taxes Payable 应付所得税 Other Current Liabilities 其它流动负债 long-term Debt 长期负债 Deferred Taxes 递延税金 Other Liabilities 其它负债 Minority Interest 少数股东权益 Total Liabilities 总负债

Preferred Stock Equity 优先股权益 普通股权益

Total Stockholders’ Equity 股东权益总计 Total Liabilities and Equity 负债权益总计 Economic经济的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分析

econom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zone 经济技术开发区

economic base 经济基础

economic community 经济共同体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经济协作区 economic crisis 经济危机 economic cycle 经济周期 economic depression 经济萧条 economic efficiency 经济效益 economic entity 经济实体 economic forecast 经济预测 economic foundation 经济基础 economic growth rate 经济增长率 economic integration 经济一体化 economic miracle 经济奇迹 economic order 经济秩序 economic policy 经济政策 economic potential 经济潜力 economic prospect 经济展望 economic recovery 经济复苏 economic sanctions 经济制裁 economic situation 经济形势

economic system 经济体制,经济制度 economic value 经济价值

East Asia Economic Rim 东亚经济圈 Economics 经济学

economics of industry 工业经济学 economics of management 管理经济学 economics of scale 规模经济学 Economy 经济

closed economy 闭关自守经济 commodity economy 商品经济 economy measure 经济手段 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 market economy 市场经济 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 planned economy 计划经济 Enterprise企业

Entrepreneur 企业家

Enterpreneurial 企业家的

enterpreneurial courage 企业家的胆略 enterpreneurial spirit 企业家精神 Enterprise 企业

backbone enterprise 骨干企业 central enterprises 中央企业

collectively-owned enterprises 集体企业 combined enterprise 联合企业 enterprise accounting 企业会计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und 企业发展基金 enterprise law 企业法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echanisms 企业管理机制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外资企业

large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大中型企业

local enterprises 地方企业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现代企业制度 money-lossing enterprises 亏损企业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

township enterprises 乡镇企业 Accountant会计师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 注册会计师

chief accountant 总会计师 cost accountant 成本会计

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 (CMA) 注册管理会计师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 注册会计师

Accounting会计,会计学

accounting classification 会计科目分类 accounting cycle 会计周期 accounting equation 会计方程式 accounting firm 会计事务所 accounting information 会计信息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企业会计原则

accounting statement 会计报表 accounting system 会计系统

accounting year 会计年度

accrual basis accounting 权责发生制会计方法记帐 现金会计方法记帐

All-purpose financial statement 通用财务报表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certified copy 正式核准的副本

certified financial statement 经会计师证明的财务报表

certified invoice 证实发票

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 (CMA) 注册管理会计师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 注册会计师

annual accounting 年度决算 annual audit 年度审计

annual balance sheet 年终决算表 annual budget 年度预算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年度财务报告 annual summary 年度汇总表

summary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汇总表 Audit审计

annual audit 年度审计 audit certificate 审计证书 Audit Law 审计法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 财务报表审计 external audit 外部审计

legally required audit 法定审计 Auditing firm 审计公司 Auditor 审计师

Account帐户,会计科目

accounting classification 会计科目分类 account balance 帐户余额 account payable 应付帐款 account receivable 应收帐款 accumulation account 累积帐户 assets account 资产帐户 bank account 银行帐户 capital account 资本帐户 cash account 现金帐户

checking account 支票帐户

clearing account 清算帐户,结算帐户 commission account 佣金帐户 cost account 成本帐户 deposit account 存款帐户

doubtful account 可疑帐户 equity account 股本帐户 expenses account 开支帐户

foreign currency account 外汇帐户 frozen account 冻结帐户 group account 集团帐户 inventory account 存货帐户 investment account 投资帐户 journal account 日记帐 ledger account 分类帐帐户 liability account 负债帐户 overdrawn account 透支帐户 property account 财产帐户 savings account 储蓄帐户

accrued expenses payable 应计未付费用 accrued income 应计收入

accrued interest on bonds 应计债券利息

accrued interest on investment 应计投资利息 accured interest patable 应计未付利息 accrued liability 应计负债 accrued profit 应计利润 accrued taxes 应计税款 accumulated amount 累计额 accumulated earnings 累计收益 accumulated funds 公积金

accumulated net income 累计净收益

accumulated profit 累计利润 accumulating capital 累计资本 accumulating losses 累计损失 Acid ratio 流动比率

actual assets 实际资产

actual cash value 实际现金价值 actual capital 实际资本 actual cost 实际成本 actual depreciation 实际折旧 actual value 实际价值 Adjusted 调整后的

adjusted acquisition cost 调整后购置成本 adjusted base 调整后基数

adjusted book balance 调整后的帐面余额 adjusted gross income 调整后的净收入 adjusted net profit 调整后的净利润 Adjustment 调整

adjustment account 调整帐户 预付

advance account 预付帐户 advance charge 预付费用 advance payment 预先付款 advance received 暂收款

Allocated cost 已分摊成本

Allocated cost of fixed assts 固定资产折旧 Allocation 分配,分摊

allocation of market 市场分配

allocation of purchase price 购置价格分摊(指成套设备)

allocation of quota 配额分配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资源分配 allocation of shares 股金分配

allocation optimum 最优配置

allocations to accounting periods 会计期间内的分摊

Allotment 拨款

Amendment 修改

amendment of register 变更登记

American Society of Appraisers (ASA) 美国评估师协会

Amortization 摊销,摊还 amortization fund 偿债基金

amortization of bond issued expense 债券发行费摊销

amortization of fixed asset 固定资产摊销 amortization of loan 分期偿还贷款 amortization schedule 摊销表 Amount 数量,总额,合计 amount guaranteed 担保额 amount of investment 投资额

amount of sales 销售额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财务报表分析 analysis of assets changes 资产变动分析 analysis of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分析 balance sheet evaluation 资产负债表评价 analysis of business profit 企业利润分析 analysis of capital changes 资本变动分析

analysis of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 财务状况变动分析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audit 资产负债表审计

balance sheet classification 资产负债表分类

certified financial statement 经会计师证明的财务报表

classified balance sheet 分类资产负债表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sheet 流动资产负债表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sheet 流动资产负债表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gross profit analysis 毛利分析 investment analysis 投资分析 market analysis 市场分析 macro analysis 微观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定性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 ratio analysis 比率分析 return analysis 回报分析 sales analysis 销售分析 Analytical model 分析模型 bad account 坏帐,呆帐 bad debt loss 坏帐损失

bad debt recovey 呆坏帐收回

bad title 失效产权

Balance 余额,结余,差额,平衡 adverse balance 收支逆差 balance budget 平衡预算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差额 balance of payment 国际收支 closing balance 期末差额 credit balance 贷方余额

foreign currency balance 外汇余额 keep balance 保持平衡 loss balance 失去平衡

negative balance 逆差

retained balance from foreign exchange revenue 外汇收入留成余额 book depreciation 帐面折旧 book-entry securities 记帐证券 book inventory 帐面库存 book of account 帐簿

book profit 帐面利润

book value per share 每股帐面价值 Cash 现金

cash account 现金帐户 cash assets 现金资本 现金审计

cash balance 现金余额

cash equivalent 视同库存现金 cash flow analysis 现金流量分析 cash in bank 银行现金 cash in hold 库存现金 cash payment 现金支付 cash purchase 现金购买 cash transaction 现金交易 free cash flows 活动现金流 Certified 注册的,合格的 certified appraiser 注册评估师

certified copy 正式核准的副本

certified financial statement 经会计师证明的财务报表

certified invoice 证实发票 certified mortgage 证实抵押 finance charges 财务费用 Classification 分类,科目 classification item 分类项目

classification of accounts 帐户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assets 资产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property 财产分类 classification schemes 分类表 Classified 分成类的

classified balance sheet 分类资产负债表 classified depreciation 分类折旧 coding of account 帐户代码 coding of assets 资产代码 Closing 结算,结帐,收盘 closing account 结帐,结算 closing cost 成交价

closing inventory 期末存货 Consolidated 合并的,综合的

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 合并资产负债表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 合并决算表 consolidated income statement 合并损益表,综合损益表

consolidated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汇总损益表

consolidated retained earning 合并留存收益 consolidated statement 汇总报表 Cost 成本,费用

acquisition cost 购置成本

actual cost 实际成本

anticipated cost method 预期成本法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borrowing- cost 借债成本 carrying cost 维持成本 cost account 成本帐户 cost accounting 成本会计 cost allocation 成本分摊 cost analysis 成本分析

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 成本收益分析 cost approach to fair market value 求得公平市场价值的成本法 cost control 成本控制 cost distribution 成本分摊 cost free 免费

cost method 成本法 cost objective 成本目标 cost of capital 资金成本 cost of investment 投资成本 cost of management 管理费 cost of marketing 营销成本

cost of replacement 重置成本法

cost of reproduction less depreciation 重置成本减折旧

cost of sales 销售成本

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收益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成本效益 cost-of-living index 生活费指数 cost plus 成本加价

indirect cost 间接成本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 material cost 材料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 ordering cost 订货成本 sunk costs 沉没成本 variable costs 变动成本

上一篇:人事专员述职报告a下一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