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试卷及答案

2022-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文社科试卷及答案

国外人文社科研究趋势及成果评价制度比较

摘要: 一、 国外人文社科研究趋势

20世纪是人文社科获得大发展的世纪, 国外有影响的学者把20世纪称为“社会科学的世纪”(the centu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1]战争灾难、 信息时代、 经济全球化等为人文社科的发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各类现实重大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推动着人文社科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文社科机构多如牛毛, 研究领域广泛, 学科门类日益齐全、 成熟, 学科发展比较健全, 研究实力渐强。例如, 二战后美国除大力发展核技术、 空间技术等高科技外, 还高度重视社会科学, 美国现代人文社科研究历经一百多年, 在学术研究取得了瞩目成就, 形成了大规模、 多部门、 多学科的科学体系。欧盟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 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社会问题, 功利导向。以现时社会问题如移民问题、 反恐问题等为导向, 侧重于应用性研究。二是注重欧盟整体研究。在加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 从协调机构、 科研资源投放等, 提高整体研究水平。三是鼓励跨学科研究, 应对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四是加强欧盟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日本的人文社科研究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注重跨学科发展,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 三是注重研究基础建设, 四是注重国际交流合作。日本的人文社科研究是明治后由大学中的研究教育组织根据社会需求而不断整顿扩充中发展起来。近年来国外人文社科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是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两种趋势并存。一方面经济市场化使产业分工越来越细, 包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研究在内的劳动分工在细化, 专业化水平在提高, 这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效率优先原则派生出来的现象;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 往往需要学者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相对细化的领域进行潜心研究方能出创新成果, 导致学科不断分化; 另一方面是学科间的融合发展, 不但使人文社科学科内部交叉衍生, 而且促进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跨学科门类间的融合发展, 导致新兴交叉学科、 边缘学科的出现。

二是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发达的经济、 对人文社科的重视程度及引领潮流的意识对全世界人文社科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 其实施的同行评议成为世界各国在科研评价中最为成熟、 使用最为广泛的评价制度, 其提出的文献计量方法、 科学计量法等评价方法, 以及包括SCI、 SSCI、 A&HCI等检索指数成为各国用于评价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但是, 随着世界各国人文社科的发展, 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传统被重新挖掘, 派生出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 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捍卫了自己的立场, 同时也嬗变出多元化走向。

三是人文社科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渗透。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时代、 网络时代的到来, 技术进步为人文社科的研究带来了变革, 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模型、 分析工具等推动人文社科研究走向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另一方面, 自然科学的强盛也对人文社科研究产生巨大影响, 促使人文社科研究趋向“数量化”、 “实证化”, 特别在论文录用、 项目申报中实证分析备受青睐, 实证类成果、 项目出现泛化情形。

二、 新趋势对评价制度的影响

人文社科带有主观性、 经验性和价值判断等学科特点使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变得极为复杂, 且随着研究趋势的变化,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与文化冲突又增加了成果评价的复杂性, 使评价难度加大。人文社科各学科之间及其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 跨学科发展也使评价的难度在增加, 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同行评议专家一般为某一研究领域专家, 对其他领域、 边缘学科并不一定熟悉, 视野易受局限, 甚至以本学科传统眼光排斥新兴学科、 跨学科研究。由于政府主导评价, 受“长官意志”左右, 行政权力的影子时不时在评价中显现, [2]使评价呈现较大的随意性。人文社科研究的影响很难辨识和测量, 多呈隐性, 由受众的感受和价值判断, 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且周期长。由于认识上的差异, 学者对成果质量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美欧日等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走在国际前列, 对这些发达国家评价制度及评价方法的演进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国改革评价制度和完善评价方法。西方国家普遍把同行评议制度作为学术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 但是在各国运用模式及操作实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本国学术界的政治体制、 学术发展状况和特点、 历史背景、 学术制度等。现选取美国、 欧洲(主要以英法为主)、 日本为例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这些国家评价制度模式、 实施情况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学术评价的差异等, 通过比较研究为我国评价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三、 美欧日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及比较

(一)美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

美国是最早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美国比较注重人文社科成果的能否为社会带来福利。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分析, 评价的主要标准是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 一般操作上较多采用通讯同行评议和会议同行评议两种方式, 为弥补同行评议不足, 引入文献计量分析作为补充和参照。应用与发展研究成果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政策效果评估、 民间测验(社会评价)、 社会实验, 主要标准包括对政策的科学性、 可行性及实施后的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

美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标准有真理性标准和价值标准, 真理性标准包括科学性标准、 延续性标准、 创新性标准、 完备性标准, 价值标准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标准、 政治价值标准、 理论价值标准、 论理道德标准、 环境价值标准、 审美价值标准。其中经济价值标准成为衡量理论和政策有效性的首要标准。[3]

由于美国人文社科研究主要以问题驱动型, 具有实证性、 实用性、 多样性和重视研究方法等特点, 因而对政府决策及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大部分成果为社会公民所使用, 并由公民评价, 鼓励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和社会影响。美国采取政府主导的科研管理倾向于考核资金投入和产出绩效的比率, 并通过制定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Congres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 Act, GPRA)和科研投资标准(R&D Investment Criteria), 使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的量化考核指标备受关注。

(二)欧洲(以英国、 法国为例)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

现时欧盟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以“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的相关政策为依据。该计划的任务是进行成果评估办法和课题管理的交流, 致力于提出跨国计划或今后的评估体系的战略性活动。欧洲各国大学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方面的评价, 主要通过同行评议, 辅以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 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尽管欧盟各国在评价存在着许多差异, 但各国大学科研成果评价的标准主要是四个方面: 研究成果数量、 质量、 影响以及产业的技术、 经济或社会效益。

1.英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

英国高校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是整个欧洲发展最为成熟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 目的在于衡量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及其学术博士及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质量。由受政府委托的独立中介机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 表达政府要求, 反映大学的愿望, 接受政府、 大学和社会的监督, 避免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更加规范、 透明、 公正和有效。RAE把评估结果与基金会拨款挂钩, 为大学科研评价定级作为拨款的依据, 根据其特点可称为“基于信息辅助的同行评议方法的事后评价”。[4]RAE以同行评议为主要方法, 评价在清晰、 一致、 持续、 可靠、 高效、 公正、 平等、 透明的原则下进行, 所有研究无论应用、 基础或者战略, 都给予相同的权重。

2.法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

法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主要集中在聘用决议, 而对资助决议和同行评议程序上关注较少。法国的聘用资格通过学术评价核定, 而其成果则通过面向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的研究, 不仅由学术界来评价, 更由平民大众进行评价。在法国, 公共评价和公共市场弥补了相对松散的学者组织机构和评价中标准化和合理性的不足, 通过在出版社或各种媒体发表成果, 其成果由学术市场和公众市场所认定, 并不限于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由于法国研究人员为终身制, 免受美国那样“要么发文章要么就走人”的威胁。另一方面, 与美国学术评价专业化不同, 法国评价模式则是多元化。美国作为同行评议的发起者, 而法国则作为引入者, 在国内保守与前卫两派之间冲突与权衡中推进学术评价, 其学术管理和评价模式向美国模式靠拢。法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国家, 在执行同行评议制度时并不如美国坚定, 在执行上呈现多元性与弹性。

(三)日本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

在学术成果评价中, 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 日本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专家评议, 但是由于专家评议的标准尺度不易掌握, 主观性较强, 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而且由于一直以来发展中存在的学科细分化, 导致了评价难以突破学科樊篱, 特别是对于跨学科研究成果, 难以做到客观评价。与美国及欧洲相比, 日本人文社科评价方面的成绩不太理想, 外界评论直到现在日本用于人文社科评价的基础数据仍不充分。[5]

(四)国内外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比较

为便于对比, 笔者将美欧(英国、 法国)日和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的学科建设、 社会环境、 学术环境、 历史背景、 评价目的、 评价政策、 评价机构、 评价主体、 评价主导、 评价标准、 评价理论、 量化方法、 评价监督、 评价模式、 评价制度、 制度优势、 制度劣势等一一列出, 见表1。

四、 对美欧日评价制度的思考和借鉴

(一)对评价制度的思考

同行评议是当前获得公认而且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 但其评价具有主观性、 耗时长、 成本高、 局限于本领域评价而不利于跨学科成果评价, 为弥补这已缺陷, 采取了引文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等改善其主观性。但是目前欧美在人文社科领域普遍使用的引文计量方法存在着局限性, 使用时需要建立本国或本地区的引文数据库, 并在测评指标设置上根据本国学科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相比同行评议, 引文计量方法具有客观具体、 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同时提供了同行评议无法提供的信息。引文评价方法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 期刊文章发表前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以保障质量, 期刊论文的引用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被引文献的研究质量和学术影响。但是仅用期刊作为同行评议的替代品来评价研究质量的做法有失公允。原因在于人文社科成果形式多样, 期刊并非唯一形式, 而在很多学科、 研究领域里专著备受推崇, 此外在艺术领域还有作曲、 设计等成果形式。文献计量方法得出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质量, 但并不能代替质量评价, 同行评议仍是质量评价的核心方法。特别是人文社科学者主要以本土社会为研究对象, 成果多以本国语言写成, 并不一定被SSCI或A&HCI等收录, 也并不能评价其质量。[6]因此, 仅用期刊指标的做法尚不能全面、 正确评价人文社科成果, 而且其影响、 效果具有时滞性。

国别类别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学科建设经历百年发展, 学科建设完善、 成熟。历史悠久, 正向着应用性、 跨学科、 国际化等方向发展。成果丰富, 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把重大现实问题和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人文社科在明治后期才发展起来、 学科专业化、 细分化。中断、 调零到恢复、 发展, 但与国外相比发展仍未成熟, 缺乏科学性。社会环境问题导向型, 注重实证性、 实用性、 多样性、 重视方法创新等。注重成果社会化。注重成果学术性和公众认同。服务政府、 社会需要。公众参与不足, 研究成果与社会脱节, 成果难以转化。学术环境学术规范, 注重实证性、 量化性、 调查性。主要依靠学者自律, 对不端行为的处理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则。采取终身制, 享受公务员待遇, 有宽松的学术环境。职称晋升以年资和教学为主, 科研成果只为参考。受量化考评驱动, 存在着抄袭、 剽窃等学术失范现象。历史背景强调学术成果产出(Publish or perish)。政府推动量化考核。研究人员终身制。评价制度在二战后才逐步完善。由建国初的行政评价向同行评议和计量化方向发展。评价目的聘任、 项目资助、 成果奖励。大学拨款。人事聘用、 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人员聘用、 政策效果等。人事聘用、 奖励及项目鉴定等。评价政策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 科研投资标准等。“欧洲研究区”(ERA)相关政策。“欧洲研究区”(ERA)相关政策。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实施办法大纲等。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等。评价机构联邦政府、 国家科学基金(NSF)。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为主的国家研究机构、 高等院校中的研究机构、 私人研究机构。政府部门、 学术审议会、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人事部门、 科研部门、 学术委员会、 政府部门、 评奖机构等。评价主体联邦政府、 人文社科研究者、 民众。英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项目办公室。政府、 民众。专家。专家、 行政部门。评价主导政府主导。政府-学术共同体博弈。自上而下集中管理。审议会。行政主导。评价标准学术性、 效益性、 真理性。按欧洲研究区(ERA)相关政策(注重产量、 影响、 质量、 实际效用)。按欧洲研究区(ERA)相关政策(注重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创新性。学术性、 效益性、 影响力。评价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同行评议与引文计量; 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采用政策效果评估、 社会评价等。同行评议、 代表作制度等。同行评议、 民众/媒体评价、 引文计量等。专家评议、 论文引用率等。同行评议、 文献计量等。量化方法侧重于SCI, SSCI, A&HCI计量。科学计量、 文献计量。缺乏标准化、 集中化, 侧重于市场(民众/媒体)评价。论文发表数量统计、 引用量统计及数据库。SSCI,CSSCI,A&HCI等指标。评价监督研究诚信办公室。政府、 大学和社会。政府、 学术机构。审议会、 民众。设在教育部门、 科研院所、 高校的学术监督机构、 司法机构。评价模式专业模式。管理模式。后社团主义模式。文献计量模式。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相结合。评价制度同行评议为主, 把SSCI、 A&HCI等作为文献计量首选。RAE。同行评议与公众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性和弹性评价。专家评议、 文献计量。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相结合。制度优势首创现代同行评议制度, 经验丰富、 制度成熟; 学术评价科学、 公平、 合理。整个欧洲发展最为成熟的大学科研评价系统。鼓励成功, 提高质量; 提高短期效率; 有利于提高资金投放成效和回报; 强化了对学术研究的导向性和绩效控制。除学术价值外, 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评价开放性、 自查自评。成果评价只作为晋升参考, 而更看重教学和资历。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结合, 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 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结合, 注重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简易性。制度劣势同行评议并不总是有效的, 特别对于交叉学科难以获得资助。同行评议负担过重、 成本过高, 容易产生“马太效应”。获取可靠信息成本较高; 易导致同质化发展; 易造成“论著膨胀”; 易在科研与教学中失衡, 过度看重科研; 政府科研导向也妨碍到学术自由发展。不注重改进同行评议的透明度等。未形成规范、 成熟的评价制度。重视量化考核而相对忽视成果质量; 注重引文数量而少重视经济效益; 重人情而欠科学公正; 抄袭剽窃风气盛行等。人文社科除了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科学性、 理论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外, 它还具有高度的个性和民族性, 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本土性, 涉及到价值判断和时间判断等问题。SSCI、 A&HCI等国际上公认的人文社科权威检索数据库, 沿袭SCI, 在我国人文社科成果科学计量中却难以与国际对接, 存在着几方面问题: 一是SSCI、 A&HCI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并不如SCI。二是人文社科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 国别间存在着文化传统、 意识观念等影响, 造成学术交流障碍; 三是语言障碍, 在两类来源期刊中造成了英文对中文的挤压, 需要学者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现时在我国学者发表在国际检索来源期刊中, 语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部分论文被刊用并不说明就是最优秀的成果, 恰恰相反往往是因为语言表达良好而被采用。部分成果尽管质量好, 但因语言障碍却最终未能发表。

近年来, CSSCI的开发推动了引文评价、 文献计量的发展, 被给予较高的评价, 成为我国人文社科界比较认可的成果评价系统和评价依据。但是, 与国外先进的索引系统一样, 其基于计量分析法基础上的引文分析系统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难以排除自引、 互引和伪引等因素; 引文分析具有时间的滞后性等等,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对评价制度的展望

近年来,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 都普遍意识到综合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并不断引入新的评价元素。因此, 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以更宽广的视角对人文社科成果的价值、 影响和效益进行评价, 其评价主体不仅包括学术界内部的评价, 还包括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评价, 包括公众的参与评价和专业中介机构的参与评价; 其评价方法不仅采用同行评议对成果的直接指标进行评价, 还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成果的间接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倡导研究成果的“创新”指标和“质量”导向, 重视价值的多元化。建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制度、 公众参与意识与公民科学素养, 为成果评价创新社会保障环境。要克服不同评价机制的缺陷, 取长补短, 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建立全面、 客观、 科学的, 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文社科特点的成果评价体系。

五、 对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的建议

(一) 改进科研人员考核方式

近年来, 在职务职称、 人事聘用的评聘中存在着过分追求数量指标的现象, 在评聘条例中规定不同数量的硬性成果指标, 如要求有一定级别、 数量的核心论文、 专著等; 规定一定级别、 数量的项目或成果奖励。职务职称评聘中的科研导向致使高校中存在着人人搞科研的现象, 在追求公平公正评价制度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对成果质量的执著追求, 更有部分科研人员, 为达到指标而不择手段, 出现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 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改变科研业绩决定职称的现状, 拓展评价多元化。以日本为例, 尽管其成果评价体系未健全, 但日本的大学教师晋升职称以年资和教学业绩为主、 研究成果为参考, 这种评估和考核制度培养了日本大学教师举世公认的踏实敬业, 不盲目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严谨学风。[7]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借鉴的。

(二)完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

1.由重视成果数量向重视质量方向转变

现时评价主要采取量化考核方式, 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 以成果数量、 等级、 排名等计算工作量或者鉴定结题, 在获取计量准确, 效率至上等评价优势的同时, 也鼓励了回避重大问题的短期功利行为。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功利行为已抑制了学术创新, 导致成果创新水平不高, 因此建立以代表作为主的评价制度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把好成果质量关, 不囿于刊物/出版社级别, 不拘于职称职务, 而在于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在于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价值和效用。论文代表作制度虽然在国外已较成熟, 在我国北京大学中文系, 南开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已尝试在在学术成果评定和职务晋升评审中引入代表作制度。对于研究基础好, 学术环境比较优越、 学术氛围相对浓厚, 具备比较成熟的试行条件的科研院所、 高校, 建议尝试推行代表作制度。坚持以质量为导向, 以创新为标准, 克服追求偏面追求成果数量带来的弊端, 鼓励潜心钻研出精品。

2. 由行政性评价向社会性评价转变

我国目前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居多。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经验, 通过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价机构由政府引导, 接受政府、 大学和公众的监督, 增强科研评价的科学性、 公正性、 透明性。如日本政府各个部门设有学术审议会, 其成员由各大学的教授或者知名学者组成, 主要负责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向政府决策部门推荐。英国RAE科研评价则通过委托高等教育基金会进行, 既保证了第三方的中立性, 也接受政府、 公民监督。另外, 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 不但需要学术性评价, 更需要社会性评价, 特别是在法国市场的认同度和公民的接受度成为成果的另一个重要评价, 因为公民是相当部分人文社科成果的最终读者, 所以社会性评价值得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的重视。

3.合理评价学术期刊功能

当前, 在职称评定、 学位评审等方面, 一般都会要求在核心期刊(如CSSCI等)上发表若干数量论文的要求。核心期刊的评价主要采用引文分析评价方式, 涉及到的定量指标包括引用率、 载文率、 影响因子以及检索摘录率等,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或专家打分法等评价, 筛选出核心期刊。若能在稿件录用中坚持质量至上和保证公平原则, 那么核心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高水平论文的载体, 但不能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就一定比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水平高, 因为“核心期刊”只是对期刊本身整体质量的评价, 而不能保证每篇论文都有同等水平, 而且论文的采录受期刊风格、 编审的水平、 偏好等影响。因此, 我们对核心期刊期刊应保持理性的认识, 把其视为一种参考工作而不应过分夸大评价作用。因此, 在学术评价中不可片面的以期刊级别做出评价, 而应结合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 应用价值和影响力做出正确评价。

(三)建立健全小同行评议专家库

目前, 同行评议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就是难以完全保证科学、 客观、 公正、 合理, 造成评价结果公信力不够。在一些成果鉴定或评奖中, 大学科的评议比较普遍, 更存在着外行评内行, 以行政主导评审等现象。因此, 建立和完善评审专家系统, 解决小同行评议专家的选用问题, 是提高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的关键问题。通过依靠专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 而不是单纯依靠期刊级别、 引用率、 转载量等外在量化指标来评价成果。建立一个完善、 科学、 合理并持续更新的专家库, 可以在进行同行评议时, 不仅可选用国内专家, 也可邀请国外著名同行专家参与, 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实现跨学校、 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小同行评审。通过随机指派, 建立专家评价质量、 信誉档案和利益回避等方案确定评价专家, 另外, 通过去行政化、 教授治学等措施, 最大限度地避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长著. 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及政策的若干问题[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4(4): 74-80.

[2]蔡毅. 建立一套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J]. 学术界, 2003(6): 58-72.

[3]邱均平.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之国际比较研究(中)[J]. 山东社会科学, 2007(11): 64-69.

[4]朱少强. 国外学术机构评价的研究进展[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72-75.

[5]刘大椿.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6]党生翠. 美国标准能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最高评价标准吗?——以SSCI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 2005(4): 62-72.

[7]蒋寅. 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J]. 社会科学论坛, 2009(17): 30-63.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broad and Comparison

on Their Evaluation System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Taking USA,

EU and Japan for Samples

HE Yanling, LAN Manyu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Social Scienc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keyword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valuation system; peer review

(责任编辑: 邓泽辉)

作者:何燕玲 蓝满榆

第2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大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 )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3.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4.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5.( )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6.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7.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8.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 )。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着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4分)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4分)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分)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分) 16.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5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5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5分) 四、论述题(本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共30分) 17.以文理综合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潮流之一。请你结合实际,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11分)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 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11分) (3)答题要求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可视其结合实际内容的多少和恰当与否给予分数。(8分)

第3篇:人文社科地理论文:人文社科地理 策划与设计 品牌形象

人文社科地理论文:对近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策划与设计的思考

【中文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国外杂志进入中国广阔的杂志市场,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内的人文社科类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一方面在不断学习外来先进经验,建立自已的品牌体系;另一方面在不断提升自身品质,努力打造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品牌形象。而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该杂志更应该正视未来市场的趋势和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拿出应对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变革策划方向和设计思路,更以突出品牌形象为重点,将杂志真正打造成能代表中国本土的人文社科类地理杂志。本文试从分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当前在策划与设计中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其发展历程中设计形态的诸多演变,探讨其发展策略下的运行方向及实际效果。并以策划与设计前景为重点对重塑杂志的品牌形象展开思考、形成自已的观点、提出合理性建议。本论文通过以社会文化企业的实例为选题范围,对其策划与设计方面做重点的选题研究及思考,以期能站在较高的高度,提高自已的理论水平,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文摘要】Since China joined to the WTO, A large number of influential foreign magazines poured into China’s vast market。In this context,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omestic Geographic magazine

names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On the one hand to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establish their own brand image。On the other hand are also Constantly strive to build and improve a brand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The face of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ne... 【关键词】人文社科地理 策划与设计 品牌形象

【英文关键词】Humanities and Social Geography Planning and Design Brand Image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对近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策划与设计的思考中文摘要3-

4Abstract4

引言6-7

第一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发展现状7-10杂志诞生和历史沿革与特点7-88-1010-1610-1

27第一节、《中国国家地理》

第二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属性

第三节、《中国国家地理》与国外同类杂志的比较第二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当前面临的问题第一节、长期的模仿思路制约了杂志发展的空间

一、过度模仿使之缺乏独立的品牌形象10-1

1三、现有的策第二节、艺术设

二、模仿对方运行模式会造成自身资源浪费11划思路限制了杂志专题的可持续性发展计形式未能体现自身特点12-14整体感12-1

311-1

2一、品牌标识不突出设计缺乏

二、过多的广告导致版面编排设计不尽合理

13-14第三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变革的理由14-16

二、品牌特色创新的需求14-1

5第三章、对《中国国家地理》第一节、策划需反映市场需求与

二、

一、市场转型的需求1

4三、读者群多元化的需求15-16发展策略与设计的思考16-22时代性16-18

一、杂志的策划应以“人”为本16

16-17纪实性和新闻性决定了杂志内容的定位目应走多元化发展之路17-18心18-19

三、杂志专题栏

第二节、设计应以策划目标为核

二、

一、标识形象设计需突出品牌特点18-19杂志封面应该突出品牌形象19统的整体结构1919-2

2三、标识形象应贯穿于品牌系

第三节、杂志整体设计应充分体现策划思想

二、图像应

一、文字形式与策划思想相统一20用须遵循杂志的策划定位20-21划理念21-2224

结语22-2

3三、版式形式要反映杂志的策致谢23-24

参考书目

第4篇:最新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2)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

37.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0

A.

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

事物的本质

C.

社会的需要

D.

科学自身的需要

38.

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著(),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味、野

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A.

《古代社会》

B.

《原始文化》

C.

《金枝》

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9.

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0

A.

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

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

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40.

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o

A.

经济学

B.

管理学

C.

历史学

D.

政治学

41.

支配了

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

思潮

4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

A.

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B.

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C.

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D.

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名词解释

1.

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

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

全球问题

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

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

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

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

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

经济自由主义

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

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

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的科学。

6.

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7.

人文主义

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

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

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8.

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

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域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

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9.

人文科学:

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木质、价值和发

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0.

语言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11.

接受美学:

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

文艺学一一美学思潮。

12.

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

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三、简答题

1.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5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5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5分)

2.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

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

全的自由o

(8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

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

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7分)

3.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4分)

(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分)

(3)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分)

4.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3分)

(2)

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分)

(3)

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2分)

(4)

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5.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

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

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

(3)

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2分)

(4)

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

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6.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4分)

(2)

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4分)

(3)

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分)

(4)

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3分)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4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4分)三是从半封闭研

究到开放性研究}

(4分)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3分)

8.

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4分)

(2)

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4分)

(3)

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

等。(4分)

(4)

全而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3分)

9.

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

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

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10.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4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3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3分)

11.

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木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

的;(4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而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3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

的需要。(3分)

四、论述题

1

.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

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

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

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

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o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

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

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8分)

(2)

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

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

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

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白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

个人的时代”;要求白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

“智”轻“情气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

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

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8分)

(3)

联系实际进行论述。(4分)

2.

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4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4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3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3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3分)

(本题要求具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占3分)

3.

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

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

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

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

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

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

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一一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

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

体发展特点的缩影。(7分)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

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科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

轨迹,充分反映了

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

有的广泛关注。(6分)

4.

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

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

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

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

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

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

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

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

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7分)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7分)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

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

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一一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

试与命运抗争)。(7分)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

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5分)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

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4分)

第5篇:人文社科学院策划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健康生活、快乐学习”讲座 策 划 书

主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承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2013年12月

一、活动背景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的差异。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高校研究生学业、就业、情感需求和经济状况都出现了新的问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身体健康是人的健康之本,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之魂。没有健康的心理,人的发展无从谈起。对于研究生培养来说,亦是如此。拥有丰厚的知识构成、创新的思维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时期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同时是研究生培养的奋斗目标。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难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使研究生有更好的健康心理,健康的生活,快乐的学习。

三、活动主题

健康生活 快乐学习

四、活动对象 旗山校区全体研究生

五、活动内容

讲座时间:2013年12月3号晚上七点 讲座地点:旗山校区素质拓展中心多功能展厅 讲座主讲人:赵凌波教授

赵凌波教授简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副秘书长,先后从事《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一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讲座内容:研究生当前的心理现状;研究生应该怎么样健康生活、快乐学习

六、各部门分工

科技实践部:总体策划,联系主讲人

宣传部:前期宣传、讲座拍照、记录、后期宣传; 体育部:联系申请教室 文艺部:主持讨论会

办公室:布置会场、维持讲座当天秩序

七、活动前期准备 1.咨询辅导员

2.装扮教室、准备宣传画报、横幅 3.讲座宣传:

1、在讲座开始前2天,在宿舍、食堂门口等贴宣传画报,横幅。

2、有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成员发传单并向同学们宣传,也可以托老师帮忙宣传(效果应该会更加),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3、通过qq,飞信(网站),微博,校园论坛等先进工具进行宣传,邀请。

4、可以请广播台帮忙宣传,那样范围更广。

八、活动具体流程

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演讲嘉宾 3.嘉宾演讲 4.观众提问

5. 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 6.合影留念、欢送嘉宾

九、 活动紧急备案:

为了使本次讲座顺利进行,防止出现不良影响的发生,我们特为此做出了如下备案:

1、若在讲座中发生闹事等不良影响怎么办? 马上派人上前制止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少产生的不良影响。

2、若讲座效果,环境气氛不佳怎么办?

在会场的适当地方安排工作人员,调动听众的兴奋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

维持会场秩序。

3、若讲座中突发意外事故怎么办?如停电事故,设备出现问题等。

若一旦发生,确实造成讲座无法进行,则本次讲座可以临时取消,并向同学们解释原

因,表示歉意,让同学们有序离场。

4、讲座开始前,为保持安静,怎么办? 可播放一些歌曲。

十、其他:

1、组织研究生会成员关于召开讲座的相关事宜,并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2、在演讲前,提醒学生将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机。

3、如果演讲中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找到多媒体管理员,马上调 试。

4、在整个过程中,要维持好秩序,做到有序进出场,演讲时纪律良好。

十一、经费预算: 教师酬劳:500元; 宣传海报、横幅:200元 纯净水:40元 杂支:60元

共计:800元

第6篇:《人文社科论坛》杂志简介

人文社科论坛杂志以刊发人文社科学术论文为主,是阐释学术观点的理论平台,为大十六开月刊,全国公开发行,系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学术研究指定交流期刊。栏目设置:高层论坛、法制社会、党政专栏、教育论坛、社会观察、工业科技、科技教育、医药医学、医学临床、医药卫生、管理探索、学术交流、学者专栏、课题成果选登、名家专访、管理财经、文学专题、历史研究、专题研究等。创刊以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重学术性、先锋性、开放性。反映中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倡导学术精神的弘扬光大与科学文明的广泛传播;努力实现学术水平与中国现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相适应,全面实现特色栏目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性突破与重大超越。并注重及时刊载哲学、管理、科技、教育、法律、经济、历史、文学、工学、理学、医学、图书情报学、语言、艺术、农林学等各学科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内外教育部门、科研单位、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特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中文稿件!

投稿须知:

(1)文字精练、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数据及计量单位准确规范。引用资料要有文献依据,参考文献为作者亲自查阅的近5年的主要文献。

(2)综述一般3000~5000字,参考文献限20条左右;论著一般不超过3500字,参考文献限5~10条;短篇报道1000字左右为宜。

(3)投稿方式:来稿一律以电子稿件投递到我刊社电子邮箱。

(4) 作者和单位名称 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作者单位要全称(科室)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

(5)文责自负,文稿一律不退,请读者自留底稿。

(6)本刊有权对采用的稿件作必要的修改。

(7)来稿必复,如在15日内不见回复,可来电来函查询。

(8)本刊诚聘特约编委,欢迎有意为本刊荐稿、组稿者来电来函联系。

(9)其他未尽事宜及本刊相关情况,将在文稿采用通知中详告作者。我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

感谢您对本刊工作的热心和支持,欢迎您以后继续为本刊投稿、荐稿! 投稿信箱:renwensheke@126.com

——————————————————————————————————

《人文社科论坛》杂志国家级学术类权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月刊,每月1日出版)

中文名称:人文社科论坛英文名称: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Forum主管单位:北京人文社科研究院主办单位:人文社科论坛杂志社协办单位:人文社科论坛编辑部主 编: 谷岳峰

国际刊号:ISSN 1290-2598投稿信箱:renwensheke@126.com 国内刊号:CN43-1519/N邮发代号:8-519印 刷:中国计量出版社发 行:中国报刊发行局

第7篇:人文社科学院与专业简介

首页 学院概况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就业指导 网上课程

专业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管理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在文教、经济、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要专业课程:行政管理学、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面。自2004年以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169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9.79%,其中有10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国家、省级和各级公务员考试录取率具有较大优势。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文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古今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备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汉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逻辑学、语言学概论、普通话、文献学。

2、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史 。

3、主要实践项目:文学概论、普通话、基础写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秘等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2009年,我院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研究生上线率达到23%。

文秘(秘书与公共关系)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三年专科

2、掌握的知识:掌握扎实的秘书学理论知识、档案学管理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现代行政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能够熟练写作各种公文;掌握基本的法律与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树立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出谋划策、充当智囊、推销产品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秘书基本理论与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秘书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基础写作、计算机应用、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原理。

2、主要专业课程:企业管理、市场学、公关策划学、秘书学、国际贸易、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与训练、公关谈判艺术。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关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秘书与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近几年来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一、专业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创造新资产的重要源泉,我国正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大量既有理工或农医或经济或管理等类专业的知识背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从现在的法律人才需求情况看,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企业开始招聘知识产权人才,有关知识产权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更是各大企业、单位招聘的重点。

为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需要,学校设置了实施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双专业学习的学生,以第一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学习与第一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质

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就业前景

主要的就业方向有:

1.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部

山东省现有大中型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90余万家。而且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吸收投资的大省,三资企业数量也很多,国外企业普遍对知识产权比较重视,需要大量的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如:海尔、海信、华为等大型高科技企业都开出高薪专门聘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事务人才。

2.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3.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4.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5.在知识产权中介绍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或人民法院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或审判工作。

三、资格考试

从2007年开始,全国性知识产权管理师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由全国高科技知识产权委员会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会合作开考。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由知识产权管理师考试中心独立开考与合作开考的知识产权管理师。此外,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统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成为知识产权工程师,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主要课程

民法总论、合同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管理学原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英语、专利审查概论、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知识产权国际许可与转让等。

咨询热线:王老师(电话:13791812040)郭老师(电话:13589352525)张老师(电话:13791818040)

咨询地点: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文经楼B501室)

关闭本页

上一篇:医院工会工作规划下一篇:教师节文艺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