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设计为例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导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特点、思维方式与认知需求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差异。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需要为学生破解相对更多的思想“疙瘩”、理论“扣子”和认知“拦路虎”。为高职院校学生讲授思政课,将刻板说教、照本宣科式的主导性话语转化为喜闻乐见、耐人寻味的引导性话语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式教学”从学生视角出发,改变传统的注入式、说教式等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运用新媒体、案例分享、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输送路径”,深入浅出、由表及里,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出勤率和抬头率,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一定意义上,“引导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为学生解“思想之难”、排“理论之忧”、破“认知之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教学设计案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入学的大学生,有的对人生观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有的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是很明确,有的甚至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他们的人生观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十分必要。针对人生观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应用“引导式教学”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指导他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要将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中去。

(一)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中的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都涉及“人生观”的内容。本次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将授课题目确定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学时为2学时。这一设计,旨在为后续课程“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及“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做好铺垫、奠定基础。

2. 学情分析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萦绕在新入学大学生心头的青春之问。“思修课”是专门为大一新生设置的思政课程,担负着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照亮学生前行之路的重要职能。怎样开启,如何照亮?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人生观问题。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设计了本次课程。

3.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针对学生成长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烦恼,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生观的主要内容,认识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辨别人生观的正确与否,提高他们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能力。

(3)素质目标: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奋斗中去。

4.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深入分析“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教学策略

1. 教学设计

在课前准备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与青年奋斗相关的文章和书籍,推送有关视频。在课堂上,首先,由学生代表分别展示和分享本小组的手绘作品,抛出一个人生观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学生作品的分享心得及其对人生观的理解,初步考察学生对人生观问题的认知情况;其次,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觉运用人生观的知识去对应自身发展、对应社会现象,引导他们思考、辨别怎样的人生观才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就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

人生观的内容比较抽象,结合实际会更容易理解。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教学设施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提升”三个环节,运用小组合作式、互动式、案例分享等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内容为载体组织课堂教学。课上选取充满青春正能量的视频、案例、图片等,力求让学生整堂课都沉侵其中,引发他们的思考与共鸣,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立体化、形象化,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实施

1. 交流反馈,导入新课

(1)课前预习: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前,将课件上传至“云班课”供学生预习学习内容,为大家推送手绘作品。

(2)回顾与梳理:对上一讲学习重点进行回顾,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3)导入:请2个小组的学生代表现场分享手绘作品,并让全体学生思考问题后导入本课。

2. 课堂讲授,充分表达

(1)知识点一:根据学生的手绘分享,教师给予点评总结。指出每位同学自由选择的人生观不应该轻易否定,但是要能够判断什么样的人生观是正确的、正能量的,明确拜金、享乐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是必须杜绝。这个环节可以了解学生对人生观的理解情况,消除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说教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便于开展“引导式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2)知识点二:课程主要讲清楚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3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根据“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逻辑展开教学,阐释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3)知识点三:“人生态度”的问题相对容易理解,但学生对“人生态度作用于人生价值”理解的还不够深刻。在这个环节,播放了他人的事迹视频,在“云班课”现场发起头脑风暴——“从他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发表观点与看法,考查大家对人生态度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要满怀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珍视生命,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

(4)知识点四: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涉及到对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绝大多数新生哲学思辨能力不足,难以准确把握二者关系。

为帮助大家理解,通过播放有关视频、请学生分享等方法,让学生明白所有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人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明确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5)知识点五:归纳总结人生观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在对人生的思考中,人生选择决定人生追求,人生追求决定人生价值。青年学生应该自觉追求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人生的真善美。从而引出第二个大问题——什么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6)知识点六:在“什么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讲授中,通过介绍先贤“修齐治平”的理想、讲述“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分享当代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些案例对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分析何为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教师总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学生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自觉自愿将一生奉献于利国利民的事业。

3. 安排作业,强化提升

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科学理论,以及本节课关于人生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3个思考题,即“青年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目的?”“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面对人生困惑,我们该怎么办?”要求学生在“云班课”提交作业,充分了解学生对于人生观问题的掌握情况和意见反馈。以结果为导向,在后续讲授中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更好实现教学目的。

三、教学反思与小结

本次课程设计充分运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授课计划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微调,突出了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和考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创设一系列参与活动,运用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增加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运用案例、视频等来解释说明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课堂内容也更加丰富、更加多彩。

摘要:思政课是启迪思想、触及心灵、塑造价值的课程。本文围绕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主要功能, 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设计为例, 阐述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中如何运用“引导式教学”方法, 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兴趣, 增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引导式教学,人生观

上一篇: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究下一篇:消费心理诉求下的“农夫山泉”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