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说写作

倾斜地吟诗作对—女性写作.小说.诗歌

[摘 要] 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女性写作越来越被女性主义者所重视,女性作家重小说轻诗歌的现象也成为女性主义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但对写作文体的选择,不能说明女性有一种先在的对其选择的本质,而是女性各方面的地位使得她们不自觉地作出了相同的选择。

[关键词] 女性写作,写作文体,诗歌创作

女性写作——倾斜的方式讲真理

对于女性写作这一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即女性的写作和关于女性的写作。显然,“女性的写作”更符合女性主义思想的内质。明确提出“女性写作”概念的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爱丽娜·西苏。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写作被视为知识界的活动,一直与女性无缘。女性写作便是对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反抗和颠覆。张岩冰在《女权主义文论》中写道:“妇女必须参加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的身体那样,妇女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文本—就像通过奋斗嵌入世界和历史一样。”“讲真理,但以倾斜的方式来讲。”[1]艾米莉·狄金森的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进一步说出了女性写作的困境和特点:一、有一种阻碍女性“讲真理”的势力的存在;二、女性必须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2]。当一名女性发表作品时,她是如此受舆论支配,整个社会都剑拔弩张,竭力阻止她和男子并驾齐驱:“一般说来,妇女如果安于家室,潜修好德,那么她会好很多,然而怪就怪在男子对她们的看法:他们可以原谅她们有失妇道,却不能原谅她们由于有杰出的才能而引人注目。只要她们无才,他们就可以容忍她们心灵的败坏。”[3]尽管女性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地位使她们无法像男人一样地进行创作,男性文本中的性别歧视的话语形式也无法为她们所用,但她们却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笔,并以一种有别于男性写作的方式进行着属于自己的创作—女性写作,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自己的文学史上。事实上,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女性写作这种“倾斜的方式讲真理”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

女性写作文体——重小说轻诗歌

女性写作的文学体裁是女性写作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写作文体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古典女作家几乎没有一个是小说家,全是诗人。魏晋笔记体小说、唐传奇等基本没有妇女涉足,就是在小说高度发展的明代,也绝少有妇女染指。我们一般所谓的清代女性通俗小说,大都指女性用韵文创作的弹词,如邱心如的《笔生花》、周颖芳的《精忠传》等[4]。西方女性文学正好相反,诗歌一直是男人的传统形式,甚至是严紧保护的禁区。20世纪前,像狄金森那样的女诗人寥若晨星,很少有妇女像她一样成为诗人。女性小说家倒是层出不穷。几乎从女性开始写作以来,小说就是女性作家最喜欢的写作文体。女性与男性创作的一个显著区别就表现在他们对文学体裁的不同选择上。罗莎莲德·迈尔斯甚至在《女性的形式》中断言,小说在文学领域对于女性来说比任何形式都重要,好像小说是一种唯一的文学形式。

的确,大量女性放弃诗歌和戏剧从事小说创作,并在写作方法上倾向于自传、日记、书信等自白性创作方式;同时,她们关注的经常看似是日常生活琐事而非大事件和大题材。然而,这种现象是和女性在现实和艺术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而绝非如G·H·刘易斯等人所论断的把女性的这种书写趋势视为女性“自然的”品行—以一种生物学的观点代替了文学社会学研究和阶级关系的考察。即写作文体的选择,不能说明女性有一种先在的对其选择的本质,而是她们各方面的地位使得她们不自觉地作出相同的选择。

女性之所以倾向于选择小说,一是与小说在文学中的“低下”地位有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小说一直被视为通俗文学,为男性文人雅士所不屑。而正是由于其通俗性,小说成了出版商有利可图的文学样式。出于经济的原因,许多无经济地位的女性加入了小说创作的行列。“小说写作是一个有用的职业(因为赚钱);而诗歌,也许除了拜伦和司各特的叙事诗外,从传统看,货币价值微乎其微。”[5]女性选择小说,还与她们的教育程度有关,归根到底,也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小说写作依赖于记者式的观察,而诗歌创作在传统上要求贵族式的教育。”另外,还有一个创作环境的问题。和诗歌相比,小说创作虽然也需要激情和灵感,但较之诗歌,它更适合在嘈杂的客厅、在家务劳动短暂的间隙中零散地写成。女性长期被家务缠身,没法得到“一间自己的屋子”。在这样的困境中,小说这种对时间、空间和灵感不甚依赖的文学形式,就成了女性们尽力摆脱环境的束缚,表达自己激情的、最佳的又是最无可奈何的方式。吉尔伯特和格巴还提出,女性选择小说而非诗歌的最关键原因也许是“小说允许甚至鼓励社会传统在妇女身上所形成的那种避免抛头露面撤退,而抒情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一种强大的、肯定‘我’的话语。女性长期以来被异化为文化创造物,诗歌的作者却常常将自己变为抒情的主体,社会是绝对不允许这些‘对象’变成‘主体’的”[2]。

但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入,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和诗人开始注意女性作家重小说轻诗歌的现象,为此撰写了不少关于女性与诗歌关系的论著,如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的《莎士比亚的姐妹们》,简·莫特菲尼的《女性主义和诗歌》和简·克劳逊的《一个诗歌运动:关于诗歌与女性主义的思考》,都试图为女性诗歌的探索提供理论指导。吉尔伯特和格巴在其论著中谈到,来自男性的压抑是女诗人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男性批评家们对狄金森的“老处女”身份极为关注,认为“女诗人”不管用什么话来说都是一个矛盾:她的“文雅的”老处女身份和狂热的艺术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她足不出户,生活单调平凡,不可能写出广为流传的伟大诗篇。20世纪初的美国女诗人爱弥·洛威尔的《姐妹》在详细地考察了女性文学的前辈,如萨福,巴莱特·布朗宁和狄金森的诗歌之后,不无惋惜地说:“别了,我的姐妹们,你们都无愧为伟大的女性,而且也都是令人十分惊异的怪才、奇才,可是你们谁也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金玉良言。我自然不能像你们那样写作。”洛威尔还总结出女诗人的窘境:“整个来说,我们是一群古怪的人—这些挥笔写诗的女性。而当你想一想我们的人数是多么稀少时,你就会觉得我们这群人更加不可思议。”[6]

即使到了20世纪50年代,女性创作诗歌仍不受欢迎,1955年,西尔维亚·普拉斯从史密斯毕业时,阿德莱·史蒂文森就鼓励她的同学们写写“衣物单”而不是诗。当代女诗人兼女性主义评论家简·莫特菲尼和简·克劳逊也在其论著中表示:诗歌本身不能让妇女进入,除非这位妇女“变成了”一个男人。克劳逊明确地宣称,对于女诗人,用她们自然的关切说出她们自然的声音,在男性文化传统中显然是不可能的。在父权领地的门楣上总是写着这样的诫令:女人,这是男人的领域,如果你硬要侵越,失去你的性征吧。对于一名女性,成为一名诗人比成为一名小说家更难。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列出了女诗人的三重捆绑:“一方面,那种学习对《荷马史诗》的‘应得尊重’的女诗人,例如像18世纪的女才子们,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嘲笑;另一方面,不研习荷马的女诗人(因她们未被允许)又受到歧视;第三方面,女诗人力图用代替‘古老的法则’的任何其他可选择的传统也被微妙地贬低……‘妇女’和‘诗人’又一次被定义成为相互矛盾的词。”也就是说,女性要么无法受到古典文学的教育和熏陶或是她本能地抗拒这种不属于她的文化的熏陶,要不在她拿起笔来同男性一样创作诗歌时,她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嘲笑。对于那些不愿遵从已有的父权主义文学传统的女诗人,她们的创作将很难为这个父权主义的社会所接受。但是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文坛大环境下,还是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诗人。她们凭借着对诗歌的热忱和坚持,为广大的女性在世界诗歌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诗歌中深邃的寓意亦对女性写作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延伸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感谢她们!

参考文献:

[1]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88.

[2]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7-98.

[3]斯达尔夫人著.徐继曾译.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75.

[4]林树明.多维视界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3.

[5]爱伦·莫尔斯.“文学妇女”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莎士比亚的姐妹们.玛丽·伊格尔顿编.胡敏等译.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195.

[6]艾默里·埃利奥特主编.朱伯通等译.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44:190,690.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丁珊珊

第2篇:非小说类写作在动态阅读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论述非小说类写作在动态阅读中的应用,介绍非小说类写作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于动态阅读的意义,认为非小说类写作能丰富动态阅读活动的内涵,扩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非小说类写作 动态阅读 深度阅读

非小说类写作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表达方式。美国著名作家威廉·津瑟(William Zinsser)在《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中指出:“对多数学习写作的人来说,非小说类文体写作使得人们能够写自己知道的事,或者自己能够观察并且发现的事,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年轻人和学生。”当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对非小說写作的研究相对较少。2014年,西大君武小学在特级教师艾斌艳的引领下开展了非小说类写作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将其应用于动态阅读中。实践证明,非小说类写作不仅丰富了动态阅读活动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还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非小说类写作的概念与分类

非小说类写作(Nonfiction Writing),也称为非虚构类写作。在西方文学界,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小说类写作,它类似于中国的纪实类写作。随着时代的变迁,非小说类写作的范畴越来越广,由以前的偏文学性写作(如传记、报告文学、散文、游记、新闻报道、历史小说、非虚构小说等),扩展为更加生活化的写作(如论文、报告、旅游指南、邮件、博客等)。

在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非小说类写作素材,我校借鉴了国外非小说类写作文体分类的方法,目前着重对六种非小说类写作文体进行研究,即:描绘文、比较文、劝说文、解释文、报告文和指导文。

二、非小说类写作在动态阅读中的意义

随着动态阅读的发展与深入,多主题、多学科、多文本、多形式、多感官参与的动态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受,也催生了异彩纷呈的阅读成果表达和展示形式,多种文体形式的非小说类写作便是其中的一种。当非小说类写作遇上动态阅读,不仅锦上添花,而且可以通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读写思维训练,极大地丰富了动态阅读的内涵。

(一)拓展阅读的广度

阅读广度指阅读的绝对数量和阅读领域多,且在特定领域内了解的知识广且深,能够进一步构建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而六种非小说类写作文体,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不同,所涉及的内容不同,需要的信息点也不同,需要重构、融合各学科知识。

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促进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大量的多文本、多形式、多感官参与的动态阅读,从而拓展阅读的广度。

(二)追求阅读的深度

深度阅读是在不断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础之上的思考和感悟,也是一个“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而非小说类写作,不同文体的写作目的以及内容不同,需要学生在阅读时深入体会深层次问题。

描绘文,让理解更形象;比较文,让思考更理性;劝说文,让思辨更深刻;解释文,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报告文,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指导文,则由文本阅读到操作体验,然后到生活表达。可见,非小说类写作能让学生立体化、多感官地体验阅读内容,加大阅读的深度。

(三)提升阅读的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当非小说类写作遇上动态阅读,能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动态阅读中,学生阅读后所运用的非小说类写作文体不同,文章的结构也不同,所培养的思维能力也有所不同。

每一种非小说类写作文体都延伸出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能力交融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多方向、多维度、多层次的思维空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非小说类写作在动态阅读中的应用

动态阅读是一种主题性、学科整合、开放式、体验式的阅读。各学科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需要,从同一主题文本中选取训练点进行教学实践;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开发与提升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活动复现作品的内容、人物、场景等,使之具有生命活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课程及形式,一切感官所能接触或体验到的内容均在动态阅读范围内。在动态阅读活动中,非小说类写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应用在语文教材学习中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是运用语言的典范,是作家智力活动的结晶,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也是主题动态阅读的结合点,蕴含着丰富的非小说类写作素材。下面以“走进神奇的动植物世界”动态阅读主题为例,阐述非小说类写作是如何应用于语文教材(部编版)中的:

不难发现,在课文、课后习题、阅读提示、选做题、口语交际、单元习作中包含众多非小说类写作的训练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老舍的《猫》《母鸡》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文”的方式比较它们的异同:

比较这两篇课文的异同之处,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的比较中提高分析的思辨能力,同时,学生也在学习名家著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可见,在动态阅读活动中,将非小说类写作应用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写思维品质,深化对语文教材的学习。

(二)应用在主题答辩中

答辩是指应答别人的提问,针对提问进行辩解。动态阅读内涵丰富、主题众多,针对某一主题,学生答辩的形式灵活多变,非小说类写作便是其中的一种。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非小说类写作文体进行答辩。下面以“三国任我行”动态阅读主题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所选择的非小说类写作的展示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煮酒论英雄》这一章节,有学生以比较文的方式对刘备与曹操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得出“谁才是真英雄”;有学生则围绕辩题“曹操到底是英雄还是奸雄”,以解释文的形式列举多个原因并逐一分析,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非小说类写作应用于动态阅读的主题答辩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其概括、论证、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展了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阅读之乐、交流之乐。

(三)应用在汇报演讲中

以汇报演讲这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在动态阅读活动中尤为常见。其核心是针对某个主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在动态阅读活动中,非小说类写作在汇报演讲中同样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如:

在“追寻诗人的足迹”动态阅读主题活动中,学生在汇报演讲中巧用非小说类写作各显神通:以描绘文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曾经走过的名山大川;以比较文的形式从个人性格、诗歌艺术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李白与杜甫的异同之处;用解释文的形式解析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婚姻时期及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南渡时期这三段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及由此引起的作品风格变化的原因……非小说类写作助力动态阅读汇报演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丰富了动态阅读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四)应用在“走班约课”中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动态阅读活动中,学生根据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走班,他们不仅是走班上课的学习者,还是走班授课的小专家。

例如,在“走进音乐的大千世界”动态阅读主题活动中,由学生代表组成的“明星巡讲团”,采用约课的形式,用非小说类写作文体向其他班级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主题内容:

小专家们在“走班约课”中通过采用多种非小说类文体进行讲解,不仅让其他班级的学生收获了专业的音乐知识,提升了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力,而且课堂之间、班级之間、学生之间,无形之中被音乐联动了起来,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让学生获得多视角、全方位的知识信息,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让阅读变得更加丰满灵动起来。

(五)应用在小课题论文撰写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随着动态阅读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走进音乐的大千世界”动态阅读活动中,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各班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涉及歌曲、舞蹈、乐器、戏剧、音乐家、音乐厅、音乐史等板块。在学生撰写的小课题论文中,同样可以使用非小说类写作。

将非小说类写作应用于课题小论文中,有助于学生摒弃浅层阅读的形式,以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问题为载体,不断地发现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由主动输入到积极输出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论证等综合能力,在充实阅读积累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非小说类写作在动态阅读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动态阅读活动的内涵,而且联结生活表达,开阔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应用与构建、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参考文献】

[1]艾斌艳.非小说类写作神力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8(16)

[2]吴兴凤.借助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广西教育, 2019(17)

[3]艾斌艳.非小说类写作[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注:本文系2018年度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全球教育理念下的动态阅读研究”(课题编号:TJ2018B0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兴凤(1966—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南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读写结合教学;谢俏艺(1986— ),女,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曾赴印尼慈育大学从事汉语教学5年,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读写结合教学。

(责编 雷 靖)

作者:吴兴凤 谢俏艺

第3篇:论邓友梅京味小说的互文性写作

摘 要:邓友梅是继老舍之后当代著名的京味小说作家,他的突出贡献是为当代文坛贡献了《那五》《烟壶》这样的京味小说精品,不仅塑造了那五、乌世保、寿明等落魄旗人的形象,更描绘出了一篇篇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的风俗画小说[1]。文章从互文性写作下不同的人生轨迹、民族性格的陈列以及互文性写作下的精神围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能在某种程度上挖掘出文本的内涵。

关键词:京味小说;互文性写作;生存之难

一、引言

“京味”是在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2]。这“味”在相当程度上,正是一种语言趣味、文字趣味。而京味小说则是构筑在“京味”意蕴之上的小说,它并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风格现象。作为一种风格现象,“京味”的实际界限比许多生硬归类的“流派”更易于分辨,更便于直觉把握[3]。邓友梅创作的京味小说以《那五》《烟壶》为代表,他开辟出八旗子弟、落魄旗人这一小说领域,并取得很大成就。

二、互文性写作的补充与书写

《那五》中的主人公那五与《烟壶》中的主人公乌世保表现的是落魄贵族的两种人生轨迹。两人身份背景一致,都是落魄的八旗贵族后裔,那五的祖父作过内务府堂官,父亲福大爷刚七岁就受封为“乾清宫五品挎刀侍卫”。在从小养尊處优的生活环境下,那五学会了斗鸡走狗、听戏看花、溜冰、跳舞,在王府井大街卖呆看女人,上“来今雨轩”坐茶座泡招待。但当父亲福大爷把房产像卖豆腐似的一块块切着卖完,那五把古董像猫儿叼食似的叼净。债主请京师地方法院把他们从剩下的号房里掏出来,那五才知道他这一身本事上当铺当不出一个大子儿,连换个硬面饽饽也换不来[4]。乌世保是火器营正白旗人,祖上因军功受封过“骁骑校”,到乌世保这一代,那职叫他伯父门里袭了。他闲散在家,靠祖上留下来的一点地产,几箱珍玩过日子。每日里无非逗逗蛐蛐,遛遛画眉,闻几撮鼻烟,饮几口老酒,家境虽不富有,也还够过[5]。可后来却被徐焕章所害落得家破人亡。

清初定鼎北京后的满族统治集团,对八旗子弟采取了特殊政策:所有八旗人丁只能吃皇粮享俸银,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带兵打仗,守土卫国。凡是旗人,不能远离驻地,不能从事他业。但后来八旗人丁越来越多,兵额、土地、钱粮有限,僧多粥少,从而衍生了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造就了大批的八旗闲人。久而久之,这些八旗闲人就具备了一些八旗习性:懒散、混日子、倒驴不倒架。那五先是拒绝了过大夫劝其学医的正道,反而想学给大宅门小姐打胎的偏方,后又婉拒了武存忠劝其打草绳的好意,认为他不把武大郎当神仙了,自己再落魄也不能去卖苦大力。他唯一算得上干过的工作就是担任《紫罗兰画报》的记者。这《紫罗兰画报》专登坤伶动态、后台新闻、武侠言情、奇谈怪论,他在一次催稿中认识了一个无赖作家,并贪图虚名买了一本武侠小说,却因小说涉嫌门户之争被舆论谴责,还差点遭到毒打,最终结束了短暂的记者生涯。后又与贾凤楼合谋骗取阔少爷的钱财而被劫匪盯梢,最终被打晕并扒去衣服,却还不知悔改,一心想着混日子,最终一事无成。那五的悲剧不如说是时代的悲剧,他们自身便象征着腐朽的清王朝,而当清王朝被推翻后,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也瞬间化为泡影。可失去了物质生活,那种贵族精神却还没有丢掉。他们爱玩,会玩,有文化,知礼节,可偏偏一身的本领无用武之地。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使他们不愿依靠劳动获取财富,只想用最简单、最不费力的方式混吃混喝,哪怕突破了道德底线也在所不惜。

与那五相比,乌世保可以说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的人物形象,虽然他也有着那五式的懒散与不思进取,可一旦被生活推上一股道,他还就顺势往前滚,有一种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性格。他在狱中临危受命,跟着手工艺人聂小轩学习古月轩的内画技术,但出狱后并不以此谋生,后聂小轩收他为徒也是再三推辞,称自己不能乘人之危。当他终于能以画内画谋生时,他虽也因可以自食其力而开心,却也为可惜了“它撒勒哈番”的名号懊恼不已。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根深蒂固的,虽在危难时刻也能激发出一些活力,但更多是消极、颓靡的。这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虽知道它的不合理性,但当习以为常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了。这就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即文化的美与丑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总是丑中包着美,美里藏着丑,文化自身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与内化力,使你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并慢慢成为卫道者。而当这种传统文化赖以维持的政权分崩离析之后,这种文化心理却不会立刻消失,那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当这种文化心理与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便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当乌世保得知九爷命令他在烟壶上画八国联军行乐图时,他也表现得大义凛然:“洋人来了我没有枪对枪刀对刀的勇气,可我也不能上赶着当亡国奴不是?这点耻辱之心我还有。”[6]聂小轩同样表现得极具民族气节,甘断臂以明志。后两人在聂小轩女儿柳娘的策划下逃出长安。乌世保与柳娘结为夫妇,从此乌世保改名乌长安,以画内画壶为生。两口子为了保存古月轩的这门工艺,每年还烧它三窑两窑。但既不署名,也不谋利,底印全打上“乾隆年造”,再也不烧过去没有过的新花样[7]。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民族工艺,使之不致失传,也省去了好多麻烦事,避免惹祸上身。

那五与乌世保虽身份相同、性格相似,命运却大相径庭。那五沦落于市井社会,无一技之长又不肯脚踏实地谋生,在几十年坎坷生涯中经历了各种荒唐、可笑又可悲的故事。而乌世保虽然沦落为一个手艺人,却被置于死地而后生,终于看清了大清朝没有不亡的道理,认清了方向,看准了道路。可见,二人虽身份、地位、心态十分相似,却有着全然不同的人生轨迹。那五在家族败落后一直靠混和骗过日子,闹出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而毫无悔改之意。但乌世保在经历过家破人亡的变故后,虽也有过轻生的念头,可在好友寿明与师父聂小轩的帮助下,终于能够自力更生,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他们也代表了落魄贵族在清王朝灭亡后的两种人生选择,这两种选择相互补充,共同描绘出清末民国初年落魄八旗子弟的群像。

三、互文性写作下民族性格的陈列

邓友梅的两部京味小说表现的是清末民国初年的社会缩影,集中描绘出以八旗子弟为主的社会众生相。这些八旗子弟既是清王朝腐朽衰亡的象征,同时作为民族构成的一部分——满族,也表现出鲁迅笔下阿Q似的国民性,展现出一系列民族性格。

(一)外强中干

以那五为例,他身上表现出一种外强中干、欺软怕硬的性格特征。他在家业衰败后住到祖父的一个妾的院子里,却不肯放下架子。虽然嘴上称呼“云奶奶”,但口气态度完全是在支使老妈子,不仅饭食讲究,而且恢复了一天三换装的排场,丝毫没有寄人篱下之感,仿佛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在他和贾凤楼设计在茶社骗钱时,他明知是假的,却感到自己又回到了家族声势赫赫的时代,得意之态喜形于色,为自己尝到了捉弄人的滋味而窃喜。但当自己因发表小说得罪了习武之人武存忠时,却是没吃过一顿整桩饭,没睡过一宿踏实觉。在见到武存忠时,全然没有了八旗贵族的气派,心一横就跪下了,而且自轻自贱,说自己是个混蛋,什么也不懂。外强中干、欺软怕硬的性格特征显露无疑。紫云不是主要人物,但她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她虽是一个妾,但在丈夫死后另立门户,勤俭持家,悉心照料生病的租客,俨然成为一个女主人,并被人尊称为“云奶奶”。她本着一颗善良的心,把落魄的那五接来同住,可当惯了奴才的她天生有一种奴性,认为那五肯来同住挺给自己争脸,拿他当凤凰蛋捧着,被当成老妈子也毫不在意。这种奴性也是中国人普遍有的,不管混得怎样好,骨子里还是脱不掉这种文化劣根性,这也是外强中干、欺软怕硬这种性格特质的根源所在。而乌世保在教训自己家奴徐焕章时威风凛凛,可当从牢里出来,得知自己已然家破人亡并找不到栖居之地时,竟动了轻生的念头,可见他在骨子里也是一个软弱的人。

(二)好面子

要面子是中国人内在的人格特征,也是中国人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好面子更是满清贵族的一个典型特征。他们富贵时要面子,穷了也要面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面子不能丢。那五最初不肯与云奶奶同住,虽说是因为不知该如何称呼云奶奶为难,实则是觉得住在祖父的姨太太家有屈尊之感。他喜欢追逐一些类似小说家的虚名,认为这是光耀门楣的表现,哪怕这样的虚名是花钱买来的。他不肯跟武存忠结草绳,除了好逸恶劳,更多的是好面子的表现。他认为自己金枝玉叶,卖苦力是有失体面的,觉得武存忠太不把武大郎当神仙了。后被人扒去衣物,幸得武存忠搭救,却嫌弃武存忠的衣服不够体面,让人回家去拿他平时穿的衣服。可见,他不管处在何种境遇,始终丢不掉面子。这一点在乌世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被八国联军抓去埋死尸时,他想招呼自己正得势的家奴放了他,可因为好面子,使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并且故意躲避别人的视线。在大牢里,他看着库兵抽烟,自己又厌恶又眼馋,但就是放不下面子向库兵要一撮烟。他在以内画谋生前后忍受着强烈的内心煎熬,他既为自己能够自力更生感到开心,又为自己污了“它撒勒哈番”的名号苦恼不已。不管是那五还是乌世保,他们都通过维护面子以维系自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好面子也是自尊的体现,但过犹不及,如果过分地好面子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负担,使自己思想和行为严重脱节,即所谓言不由衷。

四、结语

邓友梅的京味小说《那五》《烟壶》反映了满清落魄八旗子弟的生活,在时代背景下揭示出他们的思想性格与行为习惯。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身份性格都极其相似,但人物命运却截然不同,这就构成了互文性写作。文章通过对互文性写作的阐释,发掘出那五和乌世保所代表的民族性格。

参考文献:

[1]李永東.论林希小说的革命戏仿叙事与互文性写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8):13.

[2][3]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

[5][6][7]邓友梅.烟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133.

[4]邓友梅.那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53.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作者:王雪晴

第4篇:论跨文化写作中的林语堂小说

摘要:1936年赴美后,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跨文化小说表达了作家对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意愿以及以双语写作主动寻求与他者的对话与交流。其政论及文化小说表现了作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子情怀与担负精神和关注时代大我而压制自身小我。林语堂以人性、博爱为立足点关注时代与民族的宏大叙事的跨文化写作,对今日海外华文小说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林语堂;海外华文文学;跨文化写作

林语堂的文学创作距今已逾半个世纪,他的独抒性灵的小品文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并与周作人等一批作家共同影响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走向,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赴美后,林语堂以英文创作的小说与散文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向西方民众介绍中国文化,赢得了西方社会的广泛赞誉,并且使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成为可能。本文以林语堂去美后的英语小说创作为例,分析在跨文化语境中作家的创作特点,以期对今日的海外华文文坛的创作有所借鉴与参考。

一、文化沟通的渴望

林语堂的小说,基本可以分为传奇小说与政论小说两大类,相较而言前者数量更多,并且这些小说全部是以英文书写,后陆续翻译而进入到中国人的阅读视野。在以充分的中国文化风味的传奇书写中,林语堂试图以“对西方人讲中国文化”之目的使西方人能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京华烟云》(1939年)、《风声鹤唳》(1940年)、《朱门》(1953年)是足以代表林语堂传奇小说的三部代表作。这三部作品既是林语堂展示自己“亦孔亦耶”的理性主义、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织的“一团矛盾”的样本,又是他直接以英语书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经典。

《京华烟云》英文原名《瞬间京华》,比较强烈地渲染和突出了人类命运的变幻莫测,典型地体现出道家文化齐生死、同万物的文化观。它仿照《红楼梦》的成书模式,写中国旧式大家族的变迁,以婚恋连结人物,辅之以历史事件的底色,使小说更有逼真性幻觉产生的虚拟性真实感。小说在每个卷首都直接引用了《庄子》的内容作为题解,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而只有道永存于天地之间且先于天地万物而生的观点,发人生于世在于参透世问万物之变,不能执著,要随物赋形,顺任自然来体悟世间的大道。

姚木兰作为其父姚思安人生价值与理想的秉承者,经历坎坷浮沉,最后冲出个人悲欢,走向了抵抗日本侵略的道路,其人生结局的这种升华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其实姚木兰本来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化身,是林语堂最喜欢的笔下人物之一。她顺任自然,生活简朴,无欲无求,对事物超然物外。在与立夫的交往中,她没有更多欲求,只是顺其自然的交往,不去积极地争取,但又在其心灵深处享受着与立夫心灵沟通的喜悦。战乱使她得以接近下层民众,生活给了她超越自我的契机,而不是一味盲目无所作为,而是以行动直通大道。通过姚木兰坎坷的一生,林语堂揭示了人生如梦的作品主题。作者在姚木兰身上所凝结的文化思索,体现出作家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形式。正如学者刘勇的评价:“这种形态在姚木兰身上的主要体现有两点,一是对命运的承受,二是对命运的领悟。而这又归结到林语堂对道的体悟之中:顺其自然,在顺应中求得把握;宽怀处世,在宽怀中获得坚韧;承受命运的不幸,在承受中赢得感奋和超脱”。

翌年出版的《风声鹤唳》是《京华烟云》的续篇。在此作品中,丹妮成为主角。阿莲——梅玲——丹妮,这三次名字的转换很有文化意味。小时候奶奶起的名字“阿莲”,暗示了此作品佛家的主题,梅玲则是青春盛开的女性,在暗霜高洁中艰难求生;而丹妮之由来则是“最后老彭说:‘我想到了,丹是一个好字,是你胎记的颜色,你名字就叫丹妮’。”这更是一个文化的双关,中文之意是一个“有红色胎记的女子”,而它正好也是英语世界中女子的名字,体现出作家有意为之的中美之间文化交流的期望。而命名者老彭,就具有了丹妮人生路向的精神导师的意味。老彭信仰佛教,他引领丹妮明白每个人都有慧心,而丹妮在跟随老彭收治难民的工作中也获得了新的生命,被人尊称为观音姐姐。丹妮开始发自内心地寻求真理与欲望的解脱,并受老彭的影响而有所觉悟:我们活在现象界里,一切全是感官和有限智慧所生出的错觉,殊相与共相的差别只存在于这个世界中。于是一切人类的激情、贪念、愤怒、迷惑、憎恨与挣扎,空虚的欢乐与失望都是由这种愚蠢的幻象产生的。最终,丹妮凭借老彭的引导,获得信仰的力量,让她选择付出无私的仁慈和同情以普渡众生的苦难。

1953年出版的《朱门》,视野更加宏阔,它以女主角杜柔安的婚恋为线索,展开了从西安到新疆的叙述,其中既有除暴安良的侠义故事,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又有“朱门”内贪官的横行。既有侠客式的知识分子(李飞),又有为知己者死的薄命红颜(崔遏云)。杜柔安体现了林语堂笔下“儒家的女儿”的形象,她追求的是人世间踏实而又温暖的家庭生活,可以相夫教子,努力追求儒家伦理的“善”,即在他人危难之际,扶危济困。林语堂既写出了自己理想的婚姻道德,也歌颂了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道德。纵观林语堂的这三部作品,每一部都有所侧重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但是它们并不是静态绝对的某一种文化观念的鼓吹,而是综合的、以儒释道不能截然分开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的。正是这样的文化融合方式,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出林语堂身上具有的文化多元性,也更进一步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复杂混成的特点。

正如林语堂的以人性为基本起点的社会理想一样,世界各国的文化总有其赖以沟通、对话的基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文化的可通约性。发掘文化的普遍意义,不等于取消文化的特性。文化的普遍性价值是沟通的基础,但正是不同文化的特性才显示出文化的斑斓与丰富,才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恰是在不同声音的众声喧哗中,才有寻找不同文化的价值。

所以林语堂以纯然中国式的叙述方式与思维、文化思考写成的小说,在面对异域文化时,就更有言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自上世纪以来的中国移民作家中,双语写作者很少。这一方面表现出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同时也显示出其文化的保守性。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与衍生物。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才能更好地维系思维、认知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性,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凝聚力。

写作本身就是思维的整合,双语写作更大程度上是隐藏在两种思维与文化背后的整合过程,而林语堂的英语创作,是直接以西方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努力去做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和解与沟通,它勇敢地跨越了物质实体与文化的国门,主动寻求两种文化的可通约处。与单纯的汉语文学创作不同,它只能是在汉语文化圈内部的繁衍生息,充其量是关起文化之门的内心独白与自省,无论有多大的与异文化沟通的意愿,仍然是文化盆地中的哀叹婉转而已。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中,林语堂以其英语作品直接与异域文化进行对话。大部分美国民众只知道两个中国人:孔子和林语堂。前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人对神秘地东方的向往甚至对中华文化的莫名恐惧,后者则是因为其文化使者的身份深入到普通美国民众之中,部分消解了流传西方上百年有关华人“黄祸论”的负面影响,还中国形象以应有的面貌。故而双语写作的意义不容低估,它直接打开了我们文化交流的大门。但现今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具有高水准的双语写作的作家仍是凤毛麟角,甚至有好些海外华人作家以坚守中华文化的“纯粹性”自居,一直以华文书写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其实是海外华人文学创作的尴尬之处,作为在西方社会中的少数族裔,真正地希望有良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话,海外华裔作家必须主动向所在国的文化寻求对话,以所在国的基本语言载体进行东西方的文化对话,否则就极易失去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特质,建立“第三种文化空间”就更成为奢谈。所以大部分以汉语为载体的海外华文创作,只能是“出口转内销”,它的目标读者依然限定在华人社区或以汉语为主体的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

好在许多作家已逐渐意识到双语写作的重要性,他们正在逐步改变单一汉语语种的创作局面。哈金以英语文学博士的身份进行英语文学的写作,严歌苓也已经初步领略了双语写作的成果。只有以异质文化的语言书写,主动寻求不同文化的可通约之处,才有可能为处在跨文化领域的作家找到更高于东西方文化的话语高地。所以,林语堂成功的双语写作,对今天的海外华人创作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在有些人看来,林氏的小说除去语言形式之外,即译为汉语之后几乎与同时代的通俗小说作家的作品没有什么不同。“革命+恋爱”式的叙事模式、才子佳人的构思套路以及曲折离奇、最终大团圆的故事情节,与三言两拍之类的传奇、艳情小说并无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作品文本与同时代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并无二致。但是,这些作品的写作动机与目的是大不相同的,作家的潜在读者是处在不同文化地域、且具有截然不同的语言与思维等文化观念的群体。故而,张恨水们的通俗小说创作,只是较为简单地沿袭了传统的小说创作套路,辅之以新时代中新鲜时髦的人物、事件。虽然有部分地对西方民主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的汲取,但骨子里软绵绵的传统思想对于彼时代的国人而言是一种麻醉,是无路可去后的沉沦,较之虽人物与情节编排上漏洞频出的启蒙小说依然是没落的、甚而是反动的。而林语堂的小说,由于其跨文化的视角,就比当时国内的通俗小说作家们站在了一个更高远的位置。几乎是同样的情节与人物,在林氏的笔下,表达、呈现的是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林语堂策略性地“对西方人讲中国文化”的具体实现,因而在林氏的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无不戴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具,与其说他们在演绎惊心动魄、曲折衷婉的中国故事,不如说是在西方文化他者“剧场”中的表演,举手投足间蕴含的全是中国文化,是古老的中国向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主动出击。

二、文化担负的情怀

对林语堂而言,其一生所受的文化影响是复杂而多元的。出生于福建漳州的牧师家庭,林语堂吸收了基督教文化中人性与博爱的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儒家的积极人世而有所肩负的精神传统,一直影响并塑造着林语堂的文化人格。

在儒家的载道文学观的影响下,林语堂直接以文学创作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化情怀。出版于1947年的《唐人街》和1955年的《奇岛》典型地体现出林语堂的这种创作特征。

在《唐人街》中,作家首先是向美国人表达中华文化的善意,向其介绍中国的习俗与文化,表达希望两种文化沟通与交流,希望塑造以中华文化为体、融合西方文化的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在小说中,汤姆和伊娃是未来的一代,他们在美接受教育从而迅速地改变了旧有的中国式的生活习惯,向着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靠拢。但他们不是盲目崇洋媚外,而是在“理性”的眼光过滤后的主动转向。这种理性的标准,则是作家历经文化洗礼后的混合式价值观,即以基督教的博爱与人性为本,以传统儒家的家庭伦理为表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林语堂书写这类小说的苦心孤诣,他不惜以说教式的创作来表达他对于中西间文化交流、互补的期望,故而在小说中作者牢牢地掌控住了情节的发展走向,人物性格也几乎固定不变,以便于林语堂把自己的文化观念、人生理想充分地贯注其间。

佛罗拉作为意大利裔的美国人,嫁给大儿子洛伊的情节是作家别有用心之处。意大利人的特点是以家庭为中心,热爱生活,热情而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这与中国人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林语堂便以其文化之笔“撮合”这段中意婚姻,从双方文化的可通约处入手,开始其中西文化互通之旅。由此佛罗拉就很容易成为冯家的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中间人角色,在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把冯家逐渐引向西方世界,并在她的影响下冯家全家都开始信仰基督教,从而开始了冯氏一家人的西方文化之旅。同时,她也逐渐接受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变得更合乎中国的伦理人情。文化的互通在家庭生活中潜滋暗长,所以佛罗拉是作为他者文化的媒介、领路人而存在,同时也成为了冯氏家中中国化的美国儿媳。

冯老二的意外车祸死亡直接解决了其家人奋斗已久的开饭馆的资金问题,虽然在创作技巧上林语堂做得有些迫不及待,人物成为作者的玩偶。同时作者又看似不经意地说出了西方“发达”而又合理的社会保险体系,以及肇事者的母亲忍着丧子之痛依然有强烈的同情心去帮助冯家。加之文首以小汤姆的视角写电灯和火车的西洋科技之下的进步,作家时刻都在进行科技与思想、社会制度、伦理与文化的比较。他以一个文化他者的身份面对广大美国读者,写出自己对于美国文化的好感,这在美国读者的潜意识里,就更容易接受林语堂的中美文化的互通与互补理论。而二儿子阿东最终回归家庭,正是林语堂所宣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胜利。并且,林氏让冯家人把饭馆开在了本不住在那里的唐人街,使它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磁场,在西洋文化的汪洋之中而熠熠生辉,吸引着前来朝觐的千千万万的华人游子。这样,林语堂利用“唐人街”形象,既部分地满足了西方视角的话语期待,又修改了西方人一贯认为的中国形象的负面成分,为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道路。

小说《奇岛》进一步阐明了林语堂近乎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和文化情怀。劳思作为这种乌托邦的策划者与实施者,与希腊和意大利人乘“世外桃源”号抵达一个太平洋的小岛。劳思生物意义上的混血(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更隐喻了作家林语堂对世界文化“混血”发展的企望,并且要有中国文化的参与才更完美。岛上的居民生活简朴,却健康快乐。在这里,林语堂以劳思之口对西方工具理性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以健康的人性为基本的社会生活指导原则。岛上的居民信仰基督教,但是在程序上已经大大简化,去除了的繁琐形式,以快乐主宰人的心灵。人们保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自由赤裸上半身,它呈现的人体之美竟然让初入小岛的外来者尤瑞黛仰慕不已。快乐且乐天知命也成为人性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小说的主人公劳思作为奇岛的精神领袖,他既接受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又包含着东方的人文精神。此一人物身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儒家家天下的特点以及道家好生与乐生的精神气质。林语堂的乌托邦式书写,更典型地表现出他积极参与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在民族对话、沟通的基础之上,更渴望建立融合不同民族优长的全人类的美好文化愿景。虽然它只是作者的乌托邦梦幻,甚至在小说中表现出很多传统中国儒家文化的阶层的对立、尊卑有序等缺憾,但它仍不会妨碍站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接处以复合文化的方式设计人类的未来,它体现出文以载道的思想观念下林语堂的士子情怀。在以人性为本位的基础上,以儒家文化的视角与立场,期待与异质文化的沟通。

在积极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时,处于中国文化新旧转型的接合点的林语堂,在其文学世界的创作中,更多地着眼于民族与时代,即关注时代大我与压制个体小我是其创作中一体两面的真实存在。

关注时代与民族的大我,压制小我的一己之喜怒哀乐,是彼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尤其是作家个体的物质窘困,只是在深受西方个性主义影响的作家笔下有所展现,大部分作家关注的是东西方文化的龃龉与冲突,他们往往更多的是学习西洋的富强之路,继而学成归来,报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在这里明显表现出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的作家内心的悖论式矛盾:对以人性、人道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传统中国道德伦理的理性抗拒与在家庭生活中的遵循认同,于己和于人,是分裂式呈现的。老舍的《二马》,胡适与胡先骕们的“文白之争”,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闻一多的《死水》等作品都是关乎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而个人遭际在作品中几乎不为所闻。这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共性,自然林语堂也不例外,并且因为他的跨文化写作的巨大成功而更被世人所瞩目。

故而,现代时期中国跨文化语境的作家创作与后继的台湾留学生文学和大陆的新移民文学在创作题材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以及张系国等的作品,通过生命个体的双重失根的焦虑来展现在他者文化状态下华人生命的艰难移植,以窥斑见豹的手法,揭示他们带血的伤痛。以个人的遭际展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在这种文化冲突中华人移民的更加清醒而又痛苦的寻根意识,显示出台湾留学生文群的创作高度。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到留学队伍中,新移民文学应运而生。《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爱在无爱的硅谷》等大批新移民作家的作品,把主要目光投向作者初入他国所遭遇到的物质、经济的窘困,以“自叙传”的手法表现主人公进餐馆洗碗、打黑工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由于创作群体的庞大使得作品良莠不齐,且又没有经历更久的时间汰洗,如果没有严歌苓、张翎等优秀作家的支撑,新移民文学会陷于更为尴尬的境地。所以新移民文学的表现题材之中,“生的哀嚎”就成为绝大多数作品的基本内容。造成这种创作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也有海外华文创作的低门槛造成的一拥而入的情景。与第一代华文作家相比,新移民身上的儒家文化影子越来越淡,在多元文化的底色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自我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个体意义上的“人”的重新确立,使得民族与家国情怀渐行渐远。虽然我们都清楚地知晓,人性价值的确立诚然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个体的彻底解放依然与民族整体的解放息息相关,二者的辩证关系值得我们深思。于是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既有表达个体欲求的个性主义的文本,又有表现民族与时代风貌的作品,二者并行发展,才是华文文学关注“人”的立场而健康向上的两翼。

林语堂与华人新移民这两代作家整体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林氏们着眼于民族与国家的呈现,体现为重视集体的安危与生存、个人与集体的休戚与共。其创作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重历史宏大叙事,突出时代大我,有热切激昂甚至是慷慨悲歌的特点。今天的新移民作家更多的着眼于作家生命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为重视作为社会个体的生活与生存状况,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微观叙事,充满自叙传色彩,哀怨徘徊或者琐碎而面面俱到。

从林语堂到华人新移民作家由儒家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弃个人私利于不顾,到过多注重身边琐事的“锱铢必较”式的写作,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一方面证明了文学是逐步深入到人的内心的、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路向。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多元文化和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的目光越来越短,作家身后几乎没有了支撑其创作的价值判断与终极情怀。所以林语堂的创作,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就更有论说的必要,即在以人性为基本的价值立场中,纳入传统儒家的人文关怀,积极参与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林语堂的跨文化写作对于今天的海外华文作家就尤其有借鉴意义,他的以传统中国儒家思想为准绳而兼及其他世界文化的综合模式,关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安危与兴亡,而不是注重一己的得失。其政论式的小说,也体现出那一代人的坚守精神、身居现世而心怀终极理想,这是我们今天所有华人作家在后现代创作语境中应予以重新思考、重视的方面。

以双语写作的巨大勇气直接到异域文化中寻求对话与沟通,持有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世界文化胸怀,这才是真正站在了人类文化的高地,也不枉林语堂自诩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写字宙文章”的自况了。

(责任编辑 乔学杰)

作者:默崎

第5篇:程序性知识在小小说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尝试通过教师介入学生小小说写作过程的方式,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设计活动,搭建学习支架,强化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习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文章从教师如何选定程序性知识,到学生如何掌握、运用程序性知识,以及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学生解决小小说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难点。

关键词:小小说;写作指导;程序性知识

“故事艺术已经成为人类灵感的首要来源,因为它不断寻求整治人生混乱的方法,洞察人生的真谛。”[1]基于此,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设置的教学任务是“了解创作背景和思想意蕴,领会小说这一体裁的认识和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对应“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开展对小说的进一步学习,在其单元导语中明确了“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这一核心任务。布置的相关写作任务是学写小小说。

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会感受到教学理想与学生写作实际间的差距,常会看到学生作品题材流俗,主题浅俗,情节缺少吸引力,人物形象单薄等问题。这其中原因固然与学生的阅历、思维品质、审美水平甚至灵感天赋等因素相关,但是,也与学生缺少小小说写作知识相关。有研究表明:写作专家与新手的差异在于写作知识的生成与提取。“专家是善于从特定知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的专家”。[2]由此可见,如果想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的写作指导可以从如何生成写作知识,如何提取写作知识入手。

一、教师分析学情,选定程序性知识

皮连生认为,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非有意识提取,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活动使贮存于知识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生产式系统表征存在的“程序性知识”。然后,“程序性知识”依据活动中的线索被提取出来,从而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它还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3]

小小说的写作知识有“文体知识”,如:小小说的概念、小小说特点、小小说的要素等,这些属于“陈述性知识”;有“内容的知识”——写什么主题内容;还有“内容生成的知识”即怎么写。“内容知识”和“内容生成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写作是一种活动,写作专家善于提取的是“程序性知识”。学生缺乏的是生成和提取“程序性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情,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关注学生需求及完成特定任务的要求,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生成并提取小小说写作的“程序知识”,协助他们在关键阶段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写作成效。

二、学生研习经典,掌握程序性知识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深化。鲁迅先生曾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4]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向经典作品学习小小说写作的“程序性知识”。例如研习《复活》时,教师可以将原型事件和小说进行对照。原型事件是贵族青年忏悔自己曾犯下的罪孽,不顾世情,欲通过结婚来拯救堕落的姑娘。造化弄人,姑娘在结婚前死了。托翁让聂赫留朵夫身上“兽性我”与“精神我”斗争,用“心灵辩证法”呈现了人性的复苏。聂赫留朵夫从希望获得宽恕者变为救助不幸者,从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变为制度的反对者。对堕落姑娘马斯洛娃,托翁使其变得更富有反抗意识,精心展现了她对聂赫留朵夫爱恨交织的情感,巧妙设计了马斯洛娃为了保护爱人嫁给了革命者的结局。托翁对原型人物的加工使人物形象典型、丰满。在主题的探讨中,学生认识到托翁将他对现实的认识、对复杂人性的思考和对理想道德社会的期盼交织在一起,赋予了故事新的意义:没有谁宽恕谁,只有自我拯救与彼此拯救,才能实现道德和精神的复活,深化了故事主题。通过学习,学生生成如何构建作品主题的“程序性知识”:写小说要加工人物原型,改造初始事件,融入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以《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为例,通过比较无成人大卫视角的文本与原文本的差异,学生会发现成人大卫视角的加入使作品不仅聚焦在个人“成长”上,还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人生理性的思考和对爱的救赎的歌颂。学生感受到视角能使“意”蕴含其中,从而生成写作要选择叙述视角和叙述者的“程序性知识”。在学习《老人与海》节选时可以让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在单一的空间且重复的事件中形成故事张力,塑造“硬汉”形象的。通过梳理冲突,探究结尾的意义,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内心独白”,让学生生成如何使情节引人入胜的“程序性知识”:制造冲突,控制叙事节奏,展示人物前后变化,结尾出人意料。

在研习经典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研习,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等方式生成的小小说写作知识是静态的以贮存为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教师要通过活动使之被提取并运用在解决问题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杜威曾说:“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中,且任务类似专家所从事的工作,学生就会对学习材料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只有当学习者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外界交互并积极建构意义時,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5]

三、学生执行任务,运用程序性知识

写作是学生对社会生活思考后的个性表达,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不能过多干预,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有的放矢。有研究者发现“决定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想法的产生、故事的构思与组织”[6]。所以,教师在这几个阶段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取“程序性知识”运用于小小说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工原型要素,赋予故事新意

写好小小说的关键之一在于深化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人生认识。因此,加工素材,确定主题是写出好故事不可缺少的程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张问题清单,让学生围绕一个核心发散思维,进行空间或逻辑上丰富的材料罗列,发现并加工有用的素材,从广度深度上对事件展开思考。学生在思考回答中提取加工人物原型、改造初始事件、融入作者意识从而生成作品主题的“程序性知识”。知识作用于文本,“意在笔先”就由静态的知识陈述变为动态的写作知识运用。

(二)构建冲突模型,形成故事张力

回顾阅读过的经典作品,我们会发现冲突(渴望+障碍=冲突)是所有故事的共性基因,是冲突推动了情节,是冲突塑造了人物,是冲突使故事产生出各类效果。冲突中的高潮是主人公为赢得自己的渴望对象所做出的最后努力,主人公如何行动使我们对他的深层性格,对其人性的终极表达,对小说的主题价值产生最深刻的认识。构建冲突是写好故事的关键。

教师可以让学生构建冲突模型,模型的建立是思维过程的外显是构思的系统化、整体化、深入化。在构建中学生提取制造冲突、控制叙事节奏、展示人物前后变化、结尾出人意料从而产生故事张力的“程序性知识”。

教师可以介绍经典作品中的冲突模型:外部世界、内在情感、种族、道德、信仰、价值观……学生选择并设计自己的“渴望”“障碍”“行动”的故事模型。教师给出任务要求和建议:1.渴望中要包含一种强烈感情,不实现则人物无法继续目前生活。2.层层障碍要与渴望旗鼓相当。衡量的标准:障碍不清除,情节就不能展开。不对障碍行動,将会使人在心理、情感、道德、身体、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遭受严重危害甚至灭顶之灾3.人物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冲突时应符合场景特点及你对人物形象的预设,在一次次行动中人物要有发展,形象要和当初有些不同。4.一些常见结尾方式如:美好、死亡、揭谜、梦魇、错位遗憾、诗意浪漫、得而复失、循环往复、悬而未决等。

(三)选择叙述视角,展现故事魅力

故事独创性是内容和形式的融合。好故事不仅是讲了什么,还包括怎么讲。现代叙事学理论认为叙述视角及叙述者的选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因为,不同组合的选择会让同样的内容产生出不一样的主题与审美效果。小小说让人拍案称奇之处在于悬念、留白和精彩的结尾。这些效果正是由叙述者和叙述视角制造的。叙述视角或叙述人称的限制能产生人与故事情节的间离,使得情节的留白合情合理,使得悬念的存在自有逻辑。全知视角第三人称的叙述能在情节中巧设伏笔让结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果没有选择最佳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意识,会导致作品索然无味并且立意深度也被消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如图1)提取选择最佳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程序性知识”,分析比较不同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所带来的效果差异,帮助选出小小说中最适合的视角和叙述者。

四、教师设计量表,检验程序性知识

修改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修改是写作必须的程序,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大的修改主要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文章在动笔写正文之前,选择题材、确定立意、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分析综合。这阶段的修改不仅能保证写作过程顺畅,还确立了作品基本面貌。第二阶段,写作时的修改。正文写作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情节的展开,内容的衔接,语言的表达等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斟酌推敲,边写边改,边改边写,避免词不达意。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仔细审读后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调整内容、润色语言等等使作品达到最佳状态。写作过程是构思、写作、修改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写作中如果没有老师或同伴给出修改意见,学生对于修改往往难以切中要害。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评价量表(如图2),在评价量表的提示下学生可以在构思、写作、修改的循环过程中通过“程序性知识”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作品。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也可以改善修改环节任务模糊、过程不可控的情况。同时,“如何修改作品的程序知识”也会在学生脑中生成,会在以后的写作中被学生提取应用,成为他们写作过程中重要的程序。

综上所述,教师指导学生生成并运用“程序性知识”形成写作策略,完善小小说关键要素的写作,从而优化作品质量,能使学生享有学习的获得感。在教学过程中任务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实施能促使师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研讨,同时遵循了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效,提升了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核心素养。[7]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

[2](美)约翰·D·布兰斯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程可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3页。

[3]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至第2页。

[4]鲁迅:《不应该那么写》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46页。

[5](美)R.Keith Sawyer:《剑桥学习科学手册》,徐晓东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77至378页。

[6]王可、林崇德:《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的发展特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第1期,第11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页。

(作者:史菊辉,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教师)

[责编张应中]

作者:史菊辉

第6篇:华裔小说《无声告白》在“英语文学与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语言凝练、情感细腻、充满悬念、主题丰富,因而广受好评。将《无声告白》应用于“英语文学与写作”课程,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授课目标,进而优化授课质量。

【关键词】华裔文学;《无声告白》;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杜胜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英语文学与写作”属于高校英语专业文学专业课程的一种,主要授课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一些基础英语文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鉴赏英语文学作品并最终形成书面报告的能力,深层授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趣,形成自身的个性化阅读路线,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批判思维能力。但“英语文学与写作”在教学中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用于理论分析的实践部分教学内容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弱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虽然选读内容多为英语短篇故事中的名篇,如《献给艾米丽的玫瑰》、《阿拉比》等,但因其生词较多、句子结构复杂、语言晦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形成良好的感性认识,进而影响他们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作品的能力,最终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学生对阅读英语长篇小说仍心存畏惧。由于选读内容多为英语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的节选,学生在心理上已经习惯阅读短篇幅的作品,对于长篇小说“洋洋洒洒”的强烈攻势常表现出阅读焦虑、阅读不自信甚至抗拒阅读心理。

其三,多数学生的书面读书报告呈现的分析结果大同小异,对所读作品尚不能形成较有深度和新意的想法。“英语文学与写作”为高年级课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写的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深度。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原因:第一,选取的理论分析阅读材料都是相对应理论的典型体现,学生能在网上快速找到完备的参考答案;第二,学生缺乏相关学术论文的学习和研读;最后,所用选读材料未能较好地引发学生个体共鸣,从而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人成长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无声告白》以上世纪70年代一个美国华裔混血家庭的悲剧为开端,在现实与过往的时空交错中层层揭露每个家庭成员不为人知的秘密,用敏锐、细腻的语言呈现出家庭悲剧后的社会根源。该小说一经出版便赢得美国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现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包括中国、荷兰、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国家发行。文学评论界已从中国书写、族裔文化、性别冲突、叙述技巧、心理学等角度分析并鉴赏该作品。不同于汤亭亭、谭恩美等早期华裔美国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不再局限于利用故土文化元素吸引西方读者的注意,作品主题也不囿于的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因而有研究者认为她的《无声告白》助力华裔文学摆脱小众标签进而走向美国主流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李蕊,2017(293):52 )。

二、具体应用

将华裔文学界新秀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应用于“英语文学与写作”教学,不仅能借助这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有效解决以上罗列的“英语文学与写作”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还能鼓励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和研究,有利于教师践行“十三五”时期“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1.循章而进,树立阅读自信。以章节作为学生理论分析的阅读单位,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渐进引导学生树立阅读英语长篇小说的自信心。伍绮诗的《无声告白》采用非线性叙述,由十二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设置了悬念,高级词汇和疑难句子结构较少,情感表达真挚、细腻,因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个章节的阅读量。在各种悬念的刺激下,学生很容易产生阅读愉悦感,最后能在阅读焦虑感较小的状态下完成整部小说的阅读。由于阅读过程心理负担小,学生就能积累较多的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他们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文学理论对阅读材料再次进行理性剖析。按照每周一个章节的閱读速度,在学期结束前学生就能阅读完整部小说,这无疑能帮助他们建立阅读长篇英文小说的自信心。

2.牢抓主题,联系学生实际。以《无声告白》中丰富的作品主题为抓手,在课堂中开展个人成长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励学生对分析讨论的作品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并形成独到见解。要想学生对所读文学作品产生较深入的见解,提前必须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与作品中描述的人物、事件或现象产生共鸣。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主题丰富,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身份危机、家庭矛盾、爱与失去、青春期叛逆等主题。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小说中呈现的父母对儿女“令人窒息”的爱和期盼或许最能引发他们共鸣,但对于其他主题,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也都或多或少有所经历和体会。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感受,撰写读书心得,并在课堂上对每篇心得进行反馈,肯定学生作业的得到之处。当学生的思想成果得到认同,他们就会更积极地学习。对于作品中体现的更深刻的概念或主题,如男权社会、女权主义、归属感等,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研究,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演绎与归纳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在朋辈思想碰撞的火花中遇见自己的aha-moment(顿悟时刻),进一步提升自己对所读作品的理解。

3.东方形象,深化民族认同 。以《无声告白》中的“中国书写“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尊严感。伍绮诗利用自己美国人和华裔移民二代的双重身份在书中客观描述了上世纪70年代华裔在美国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以及美国这一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中诸多的不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人物塑造理论对故事中的东方形象詹姆斯.李和他的父母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coolies, chink, squinty eyes, kowtow等英文表述是美国白人对华人面孔的轻蔑用语。通过文本分析,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民族荣誉感被激起,逐渐“能通过西方文化反省本土文化,也能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思考并批判西方文化” (郭英剑,2017(5):45)。

4.防止怠读,巧设阅读任务。《无声告白》为长篇小说,因此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未被充分激发之前不排除他们会出现怠读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量的激励他们才能在课外自主完成规定的阅读量。依托日益发达的教学设施,可以设计线上和线下阅读作业或测试,督促学生完成规定阅读量,检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设计和采用了两种作业或测试形式,即小组口头读书报告和网络测评系统。

所谓小组口头读书报告就是将学生分成3-4人的小组,规定学生在课下完成自主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为情节概括、小说中令人费解之处以及小说中的精彩之处。每组成员需将讨论内容形成口头报告,在课堂中呈现。小组报告的最终分数由其他小组和教师共同决定,去掉1个最高分,去掉1个最低分,然后取剩余分数的平均分。朋辈影响在这一测评形式中得以积极体现。

依托網络教学平台,创建一个自主测评系统,测评成绩由机器阅卷得出。测评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内容大部分来自小说中,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就可找到答案;小部分则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小说文本,通过维基百科、百度学术等权威在线学习网站才能找到答案,这锻炼了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智慧学习的能力。测评的主观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文本的能力,其内容来源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结语

通过充分利用华裔小说《无声告白》的创作特点,教师可以优化“英语文学与写作”教学。首先,小说文风平实,语言简洁、凝练,使其能在语言层面大大降低学生对外语长篇文学的畏惧感。其次,作者伍绮诗美国华裔二代的特殊身份也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文化同源的亲近感(王大业,2017:67)。再者,小说精彩的悬念设置、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多样化的主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共鸣,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更深入地运用理论分析小说文本做好情感铺垫。最后,小说中的“中国书写”能促使学生更客观地评价西方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民族归属感。

参考文献:

[1]NG,Celeste.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M].New York:Penguin Press,2014.

[2]郭英剑.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中,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立场?-以“美国文学”教学为例[J].外文研究,2017(5):42-45+107.

[3]李蕊.华裔小说《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和出版意义解读[J].出版广角,2017(293):50-52.

[4]王大业.《无声告白》片段赏析及其课堂应用初探[J].教育理论研究,2017:67.

[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R].

[6]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01/t20170119_295319[OL].

作者:杜胜男

第7篇:小说设计规范,小说写作技巧

文档标题:小说设计规范

文档作者:张狼才靖

文档版本:v1.0

修改日期:2014.08.01

历史版本记录:

1. 前言

随着网络小说发展越来越成熟,章节字数越来越接近,题材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为了小说的质量与可读性,有必要对小说写作进行一个规范设计,作者筹划新小说、更新章节之前和之后有必要仔细阅读此规范,尽量让作品符合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吸引更多的读者。

2. 大纲

2.1. 背景环境

确定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大环境背景,保证在一个延续的时代、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如《伐清》的背景环境是明末各将领抗清,抗清完成后步入和平与发展,这就是大环境。

2.2. 情节脉络

对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情节进行概述。一般的小说内容简介既是该小说如果环境变化跃迁,请拆分为两部小说,中间有串起来的联系即可。 的情节脉络。

2.3. 中心思想

确定小说中伴随主角而且贯穿全文的一个卖点,该卖点可以牢牢抓住读者,让读者对小说产生连续的依赖性。这种卖点可以是穿越到古代的主角拥有现代知识与技能这一让读者产生反差愉悦感的“金手指”,可以是新颖独特的世界背景构造,可以是始终伴随主角的能让读者感到兴奋与代入感的机遇与幸运,也可是贯穿全文的搞笑诙谐。当然中心思想有时可以有两三个同时存在。

2.4. 参考资料

有关环境背景(大至国家小至村庄的建筑、文化、科技、军事、教育和地理)的史料(或设定),各主角和配角的人物生平、性格、特点与成就。

3. 故事段 各个大故事与小故事发展发展经过的历史(或设定)。

小说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故事段,一个故事段一般为几章或十几章,不能太长。

3.1. 发展四要素

每个故事段应该有故事发展的基本元素,前期的平淡,中期的发展,中后期的困难,后期的高*潮,最后同样归于平淡。可以描述为渴望-阻碍-过程-结束。 前期的平淡要在蛋蛋的描述中夹带浓浓的感情,环境描写满而不细,让人充满幻想。

中期的发展情节要非常生动,有代入感。

3.2. 事件与人物关联

故事的发展中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之间之间应有强烈的关联,但又不能像白开水一样的描述,这时可以靠写一件物品或一件道具,这件物品与多个人都有关联。

3.3. 人物

每个故事中都应该塑造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性格要有奇特的地方。

3.4. 事件的偶然性

故事中的时间不能描写生活中平凡的事情,应该有偶然性,但应该是“偶然仔细想想是必然,必然中有各种偶然”。

类似的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细节写人物大品格。

3.5. 故事的转折

转折要有衔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4. 章节

如果说小说也是一种艺术,那么它更贴近音乐和电影,它十分注重节奏感,非常排斥平白直叙(想一想一只发春的猫一直无休止的叫唤),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小说有的章节缓和、温顺,有的章节必须激情、高昂,这就是小说故事的结构。

4.1. 节奏设计

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

在章节之间要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如果章节是平稳剧情则搭配慢节奏,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4.2. 巧设伏笔

巧设伏笔,既是为了创作惊喜,也是为了人物与事件发展转折的平稳过渡,可以在平稳的情节中突出重点。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 但设置伏笔要注意的有:

1、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这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

3、配合故事节奏,如果我们善用伏笔在高潮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伏笔最后都要有相应,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

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

4.3. 吊读者胃口

记住你是导演,不是主角的附身,叙事不要直肠子一路通到底,要让重要的情节能够激发爆发出来,要采用插叙、倒叙。

你是作者,要和读者斗智斗勇,你安排的剧情一定不能一开始就被读者知道结局。故事的很多信息要让读者着急想知道又不能知道,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4.4. 描写角度

不要以第一人称角度或第三人称角度协议,而应该以导演的角度。什么事导演的角度呢?你可以假象一下你就是你所创造世界的上帝,你在空中看着主角和配角发展剧情,以这个角度来写作,有时候为了真实性你也会附身到各个角色上以他们内心的角度写作,或者以他们眼睛的角度来描写他们所看见的人。

记住,千万不要站在主角的角度写,主角只是你表达的工具,而你就是上帝。 第一角度:深入人物内心,心理活动描写。 第二角度:深入人物眼睛,描写人物对眼前事物的主管印象。 第三角度:站在无所不知的造物主角度,描写环境、人物外貌。有关的人物描写还有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动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有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也就是说至少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描写环境。

4.5. 人物刻画

刻画人物的要素有:a、独有的表情,b、习惯的动作,c、常用的对白,d、思想,y、意念和欲望,f、弱点和缺陷,g、角色的好恶习性。而且人物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配角的使用也很重要,因为衬托才能突出主角。 配角的类型:a、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b、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c、负面——陷害型。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 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

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 故事的每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力量应该不一样,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4.6. 特殊章节

4.6.1. 开始章节

埋下伏笔,引人入胜。

4.6.2. 结束章节

小说收尾要要让人看完回味无穷,不要直接写满,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且结束章节要经得起读者的思考。

4.6.3. 过渡章节

衔接自然,使用衔接收发

5. 后记

写作时先确定大纲,然后确定故事段,再安排好章节简介。在创造某一章节时因将此规范放在旁边反复对比参考,然后再下笔。

第8篇:小说写作技巧

曾经我很愿意帮助一些新人。

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我和起点的主编说过一句话:市场越大越强,这个平台越稳固,我们的饭碗才能保住。如果起点有一天只剩下几个大神在支撑场面了,那么这个市场也就完蛋了。

对于作者来说,其实没什么竞争的。

比如我,或者唐三,或者月关,静官„„

读者不可能只看一个人的书,大部分读者书架上都是十几本甚至几十本的书!

我从前很乐于帮助一些新人,因为我认为,好书越多,好作者越多,这个市场越大,越繁荣,我们这些池里的鱼,才能混得更好。

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真实。

曾经我也会推荐一些新书„„但是我发现后来这些新书无一例外的都太监了。之后找我做广告的,我基本都会回答一句:你先写到二十万,我再帮你。

曾经我也会愿意在Q Q上和一些新作者聊天,我会愿意看他的书,愿意告诉他一些我的经验,怎么抖包袱,怎么控制读者的胃口„„呵呵。

但是,我发现,网上加我Q Q的绝大多数新作者,说了没五分钟,就立刻蹦出一句“老大,给个广告吧„„”

可是,对我提出的那些建议,他们基本无视。

他们不是来找我讨论新书,也不在乎我的意见„„他们要的是广告。

之后,我就很少加什么新作者的Q Q了。

今年有一件事情,后来让我很无语。

那是今天夏天吧,我在我的书评区里,发现了有一本书的广告„„原本没什么,但是那本书的广告几乎每小时固定刷八条,一个白天的反复刷,我好奇之下就去看了一下那本书,我是很认真的阅读了大约四万多字。

我对那个作者提出两条意见:

第一么,开头有问题,切入主题不够快,建议最好修改,或者忍痛删掉前面几万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具体当时怎么说的,我忘记了。

第二么,我认为,他发广告无所谓,但是那样去刷别的作者的书评区,未免有些不太好。就这两条了。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我成了他炒做的噱头。就在那天,几乎所有的起点排行榜前列的书的书评里,都出现了一条“跳舞大神打压新人”的帖子,当然,“跳舞打压新人”不是关键,关键是打压的那本书的书名,列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吸引了不少眼球。

当时我就很无语„„

然后我笑笑,没回应,也没说什么。我想,如果我回击的话,凭我的读者量,足以湮没他的书评区了。

我忍了。

我没想到自己好心提出两条建议,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开头走了弯路„„结果引来这种恶心的事情。

那个帖子后来被反复了发了几天,炒做了几天„„我没理会。

后来,那个作者一直没**„„结果他公开说:他的书被人盯上了,所以有人打压他,不让他**„„装可怜,求票,然后对那些读者说:我发誓,一定会把这本书写完!绝对不向恶势

力低头!

结果,那本书,依然没人看(书的开头真的很有问题),没多久,太监了。 这是让我遇到的,最恶心的一个新人作者。一个为了出名而不择手段的可怜虫。 网络上这种“新人”很多,我的几个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之后,我基本不看别的新人的书了,除非是有朋友让我帮忙看一下,看了之后,我也不会说什么建议,基本都是“哈哈,不错”。

论坛里的求评的书太多太多了„„但是可笑的是,绝大多数求评的帖子,都不是真心求评的,都是来广告的。偶尔一些,则只愿意听好话,你敢说他的书不好,就等着吵架吧!你敢说他的书不好,立刻就是一句“打压新人”的帽子压给你。

我忍不住想:现在的新作者到底怎么了?

我不是那种一本成名的作者,我今天的人气是几本书一步一个台阶累计上来的。

我没有经历过那种一夜之间大红的过程,我的书从点击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上千万。订阅从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再到两万。

所以,我可以说,我是起点的老作者里,为数不多的,熬出来的。而不是所谓的“一本成神”。

所以,我想,我有资格对一些新人说:忍耐!

忍耐这两个字,其实很难做到。

当初我也几乎放弃过。

04年的时候,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放弃了,我也写不下去了,面对点击和读者稀少,我心冷了,想离开起点。

当时有一个人找我,苦口婆心劝我继续写下去,劝我回来。

这个人,是司马。

是的,就是那个被很多恶毒的人攻击,说他势力,是他虚伪的司马。

事实上,多少人知道,司马是一个很好的人。只不过,他的很多话,刺痛了一些人的软肋,所以才会被攻击而已!

哦,对了,还有一条:司马是我介绍到起点的。他的第一本书,我介绍他认识了一个起点的编辑。然后我们同期冲榜,他很快就闯出了点明堂,而我的初期,失败了。

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挽留了我。

否则,今天起点上不会有一个“跳舞”。

这是我们那一代的“新人”。

当时起点高高在上的是血猪头,是烟雨等超级大神。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跑到论坛上大骂什么“黑幕”,指责什么“黑箱操作”,或者大闹什么“不公平”。

说这种话的人,我告诉你,你注定一辈子红不了!

当时我最怀念的一段时间,是我和司马两人每天晚上都会聊上一两个小时,研究怎么写书,怎么编桥段,怎么设定情节,怎么设计人物的性格„„

因为长途电话费很贵,我们是用**语音聊天的。

常常因为网络不通畅,延迟,或者声音不清晰,喊得声嘶力竭。

那是一段让我怀念的日子。

就这样,新人的寂寞,我们挺过来了。

我想对现在的这些新作者来说,努力写,埋头做你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一味的怨天尤人,那么,注定的,你没有成功的资格!!

你不配成功!

我清楚的记得,我还没成名的时候,血猪头的一本新书出来,一个空书名,两三千字挂在

那里,立刻就是十几万点击,上万的推荐票„„

当时很多人眼红。

而那个时候,我,只对我的朋友说了一句“那是他应得的奖励,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努力过,才得到今天。我们没资格眼红别人。”

我想告诉各位新人的是:任何成功都没有侥幸。真的没有!

所以,别想刚来就出头!门儿都没有。

你不是上帝,所以不可能你一来,别人都要把路让出来给你走。

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但是,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我清楚的记得05年的时候,看到血猪新书人气疯狂的风光,我说的那句话。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了。(当年的我,从来没有在论坛里抱怨过什么起点黑幕,或者抱怨起点对大神太过优待)。

所以,今年这个月,我的新书出来第一个星期,立刻跳到第一名,人气是新书榜第二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

我想对你们说的是:

忍耐,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如果你明白了,去做就好了。我不保证你会成功,但是,你至少有了成功的可能。

如果你选择继续在这里发牢骚„„那么明年的今天,你不是新人了,你会变成网络上诸多扑街写手大军的一员。

这不是对你的诅咒,而是真实的预言。

如果你想出头,真的很想出头,那么,把你的精力远离这些无聊的是非,远离这些无聊的炒做,远离这些无聊的抱怨!

失败了,先从自己找原因,而不是怪罪别人,怪罪起点,怪罪编辑,怪罪读者没眼光,怪罪老作者挡了你的路„„

找出自己的原因,然后做好它。

否则,我的那个预言,就会变成真的。

我见过太多太多“满腹牢骚”的新作者了,我告诉你们的是:无一例外的,这些人后来全部仆街!没有一个成功的!

信不信,由你。

上一篇:土地测绘技术下一篇: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