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心得体会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得体会是我们接触事物产生的思想,也是我们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如何结合自身的成长情况,写出勉励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美育教育心得体会》,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美育教育心得体会

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心得

摘 要:文章从微型课题、校本课程、作文训练、校园创新品牌活动等方面的经验研究出发,发掘了扎实推进教学、坚持常规活动、创新品牌活动等操作性较强的实施内容,将课内教材研究延伸到课外创新社会活动的开发,从家国情怀的熏陶延伸到对湖湘文化及全球视野的关注。笔者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与活动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

一、借微型课题、校本课程、创新活动助力美育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微型课题研究方向集中在“经典诵读”“书法与美育”“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等方面。这两年,我们的摸索开始走向视野更开阔的生活层面,研究方向集中在打造我校“中国心 世界眼 做有情怀的六中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品牌活动。

(一)三年的微型课题研究经验

(1)扎实教学、以教学为基础:2016—2017年主要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通过分析教材、写教学设计上好课。

(2)紧跟时代步伐、开拓视野:我们一直认同“诗乐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以使人心、人性和谐平衡,同时能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王夫之)这一观点。在2017—2018年推出“经典诵读”“书法活动”。

(3)创新活动品牌:2017—2018年我校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心 世界眼 做有情怀的六中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这一校园品牌的开创主要是我们对美育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创新性的理解”的实践。

(4)创新活动主题:我校第二届“中国心 世界眼 做有情怀的六中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研究方向做了新的调整:“楚韵潇湘 兑泽芳华”主题活动包括湖湘名人写作素材积累微课题、湖湘学校校训的解读微课题。

经过三年微型课题的研究,形成美育模式特点:扎实教学是前提、常规活动要坚持、创新活动有视野、创新主题接地气。

(二)高一年级的选修课

内容为《品红楼》《品唐诗》《品宋词》,课题组期望能够在高中三年的起始阶段为学生做好关注传统、欣赏传统,进而热爱传统的正确导向。

二、在作文阶梯式创新训练中实施美育研究

(一)高一语文写作训练的反思

利用课前10分钟说名人、品名作;诵好文、好诵文。利用阅读课、进行经典阅读、各类杂志、新闻报纸阅读。利用视频课播放主流媒体的评论新闻、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报道、全球发展动态新闻等,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及国家大事。

(二)各类创新竞赛助力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013—2014年我校进行“微作文”竞賽、“写对联”竞赛。各类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竞赛和娱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积累更多有趣的素材。

三、对2018—2020年“美育”实施的思索

(一)依托信息技术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传播与推广

素养微课系列:“楚韵潇湘 兑泽芳华”品校训、说人生。收集长沙市中学校训,绘制长沙市校训图册,录制相关视频,解读校训意义。

(二)发扬文化创意精神

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品牌活动,用创新推动活动发展,用创意开发活动成果:校园品牌活动“中国心 世界眼 做有情怀的六中人”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长沙学校校训图册:“楚韵潇湘 兑泽芳华”品校训、写人生活动;各类文创作品的研究。

(三)经典活动常规化、常规活动创新化

目前,初一年级的经典诵读、高一年级硬笔书法竞赛进入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研究,高三年级阅读课开始进行初步推广,微课堂的相关活动也逐步推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侧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愿意、敢于、准确地、客观地、全面地表达自我,进而辩证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中外美育思想家评传(中国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姜 瑜.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新课程(下旬刊),2018(10):271.

作者:李珏

第2篇:小学音乐教育中 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阜蒙县东梁学校

马玉汗

1

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音乐是一门融入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音乐课的美育教学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歌曲的处理和表现上,训练学生达到美的效果。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最主体的内容,唱一首歌,不能仅满足于按乐谱教会,学生能唱下来,还应讲究唱得好,让歌声更美。因为唱歌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者进行的再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或者给原曲增加光彩;或者可能歪曲、丑化原曲的形象。一首歌能唱出美的效果,当然要靠平时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的听力、音准、节奏、发声方法等都能把握好,教师还应进行必要的处理。掌握好力度、速度的变化,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同是一首七段歌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常听到低年级学生在下午上课前自发的齐唱中,曲未终而声先停,甚至唱的有人入睡。而在电视节目中看郁军剑的演唱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曲终而意未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者在无老师组织和指导的情况下,越唱越慢,成了“牵牛歌”、“摇篮曲”,而后者则进行了表演上的再创造,在速度、力度等方面富有变化,起伏跌宕加之情绪饱满的表演,使演唱时而娓娓细语,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昂,极富表现力,令人振奋。

我在教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时做了这样的处理:

2 不能每小节都高嗓门强力度唱完,那样则显平淡,毫无情趣可言。如强调顿音,突出强(f)、弱(p)的变化,再注意节拍的“强、弱、弱”规律,做到有层次、有对比、有起伏、有铺垫,就能恰当表现歌词的意思和孩子数年轮判树龄时天真烂漫的情境。

〈〈嘀哩嘀哩〉〉可处理为:每段前面的提问句分别由男独、女独提问,第三句开始分别由女声、男声齐唱作答。从“嘀哩哩嘀哩”开始全体大齐唱。这样就造成领唱与齐唱、男声与女声、部分与全体之间互相问答的多层次对歌的热烈场面,也给听众带来色彩上的变化,美感由此产生。

二.在音乐欣赏中,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

欣赏内容占小学音乐教学时间的15—30%。一盘盘小小的磁带,可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音乐王国。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不但得到轻松愉悦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方面的满足,也被音乐作品的美好形象、美好意境所吸引,音乐的美育功能在美的意境中体现出来了。那史诗般的〈〈黄河大合唱〉〉,把学生带到了“金淘澎湃,挽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的黄河岸边,看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团结奋起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二泉映月〉〉展现给听众的则是旖旎的太湖风光,悦耳的江南丝竹,诗意的淡雅色彩,悲怆的人生咏叹。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的作品,使学生超越时空限制,领略到绿色欧洲的明丽,蓝色多瑙河的妖媚,黑色树林的神秘〃〃〃〃〃〃教师只要作好充分准备,提前加以引导提示,就会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观察力,达到预期的美育效果。

3 三.在内容选择上,引导学生认识美的真谛。

当前小学声受所谓“流行歌曲”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外来音乐,特别是港澳文化垃圾充斥音乐市场,在“艺术商品化”、“艺术市场化”的大旗下招摇过市。那些软绵绵、懒洋洋、轻漂漂、娇滴滴的靡靡之音,那些嘈杂粗野的狂吼,那些浅薄直露的歌词,居然有不少的小学生模仿和传唱。而对各方面都很稚嫩的小学生们,音乐教师应唤起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心,引导小学生抵制糟粕。用民族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歌声去占领学校的音乐领地,占领儿童空白的心灵空间。

首先,要教育学生识别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孩子明白,有些外来的时髦东西,在境外也是遭人唾弃和抵制的,它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艺术。正如群众所形容的“流行歌曲”表演者们不是“孤苦伶仃”的,就是“痛不欲生”的;下去个“有气无声的”,上来个“扭胯抽筋的”。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及他们表演的激励向上、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去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启迪学生去发现美的世界。

音乐留给人记忆中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其他事物难以相比的。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支乐曲,无不以其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一副副美丽的画卷。如〈〈我的祖国〉〉、〈〈爱我中华〉〉,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赶圩归来阿里里〉〉、〈〈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家乡的美;〈〈娃哈哈〉〉、〈〈牧童短笛〉〉,反映劳动的美、生活的,美;〈〈小蝌蚪〉〉、〈〈小蜜蜂〉〉、〈〈天鹅〉〉、〈〈月亮姐姐快下来〉〉,再现了大自然的美;〈〈鹿〉〉、〈〈悄悄话〉〉、〈〈大森林的生命〉〉、〈〈小背篓〉〉,讴歌了人性的美;〈〈嘎达梅林〉〉、〈〈马塞曲〉〉,弘扬了英雄行

4 为的美。我国各民族声乐及器乐的介绍,我国各地民歌的介绍以及外国音乐作品和器乐的介绍,展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使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通过音乐作品形象置一画卷,被孩子们不断发现和认识。而且和美好的音乐一样,深刻久远的留在心底。

五.让音乐伴随学生追求美的人生。

歌曲是音乐和诗词的结合,好多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诗以言志,歌以传情”,好多歌曲可以对一个时代、一大批人及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巨大的影响。战争时代,多少志士在〈〈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歌曲的影响下,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建国以来,多少少年儿童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成为共和国的建设者。〈〈江姐〉〉、〈〈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鼓舞着一整代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今天,当〈〈国歌〉〉的旋律在国外奏响时,又使多少人热泪盈眶。

小学音乐教师担负有为祖国花朵奉献精神食粮、培养一大批有作为的新人、推进和谐社会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牢固占领小学音乐领地,保护好幼小的花朵,用大批优秀、健康的音乐内容去塑造少儿的美好灵魂。应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歌曲帮助青少年辨别美丑,区分良莠,用好歌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热情、道德和情操,让好歌伴随少年儿童长大成材,为提高我们全民的素质作出贡献。

第3篇:体育与美育的关系美育就是审美教育

体育与美育的关系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的任务如周扬同志所说:“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我国普通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按照美的规律,引导他们正确地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当前不少学校只满足于“书声”,忽视了“歌声”、“球声”,忽视了美育教育,以至象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的教学中,还没有和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其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 曾繁仁 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 [期刊论文] -齐鲁学刊2003(02)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关系到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安排生活并实现自身的美化。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爱美是人的本性,但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能力要通过美育的培养而形成。体育是力与美的结合,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体育的美育要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具体应该抓好以下方面。

1.提高体育教师的美学修养。要做到体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至关重要。首先,体育教师应该培养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审美常识,具备审美能力。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样教师的活动本身就成了审美的对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应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达到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目的,使他们体验参与的快乐,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也是“课标”所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有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其自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感知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人,具有健美体格的人。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教学是使人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是通过体育实践来提高自身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体育课是有条件表现形体美和运动技术美的,然而高超技术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一个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动者通过运动来体验运动感觉、运动能力和审美感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如武术课应该体现攻防练习的特点,教学中可组织学生2人一组进行攻防练习,同时进行武德教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快掌握运动技术,实现体育的技术美。因此,结合实际精心设计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体美结合,创造体育美的重要因素。

3.充实体育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美的意识。学校体育教学应在传授体育知识和进行运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如,体操课教学,在完成简单技巧练习的同时,教师尽可能地介绍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并做出优美的示范,使学生认识体育的美,并在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了解到:第一,身体的健康美包括健壮的身躯,发育健全的肌肉、端庄的五官、标准健康的姿势。第二,精神的健康美表现为性格健康的美,包括丰富的感情、刚强的意志、发达的智力、良好的道德。第三,行为美是社会公德的美,它包括光明正大、遵守礼仪、强烈的责任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第四,运动技术美是在篮球、足球等多种竞技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美。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和修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体育美育

一、学院注重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身心的培养

我院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规范,对学生体育课出勤率要求严格,一年级开设了体育普修课,二年级开设了体育专项课,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欣赏能力,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学生体质符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我院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的组织练习。近3学年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10年为94.3%,2011年为97.3),高于85%的合格要求。

三、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由学院、专业、各类体育协会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具有良好地开展体育锻炼传统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美学修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新生杯球类比赛、拔河比赛、长跑等活动已经形成规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此外,各专业班级还经常组织一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羽毛球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排球赛、体育趣味娱乐赛等活动,这类活动每学年有数十次之多,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体育锻炼意识。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快乐成才 2006年以来,我院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使我院心理咨询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院每年为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建立心理档案,近3学年,共接待学生心理方面的来访百余次,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推荐治疗20余人次。通过咨询,为学生解决了人际关系、学习问题、就业压力、情感困惑等系列问题。此外,学院还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节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心理电影,展出心理图片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试方法,要求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成员,随时掌握学生情况,有效避免了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美育活动是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艺术品质,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各项美育活动的基本理念。近3年来,我院重视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内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身心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生文艺演出和艺术比赛、大学生艺术节,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今已初步形成学生积极课外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的喜人局面。

一、搭建美育教育平台,开办多门艺术类选修课

琼州学院不断通过各种措施规范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加强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保证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2008年至今,我院学生共选修的艺术类公共课程达20余门类,2000余人次,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依托学生社团多次举办文艺和艺术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载体,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学院独特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虽然未建立艺术类学生社团,但从2008年至今,我院社团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比如通过和艺术类社团联合,组织艺术类社团活动达20余次。“展现风采树立榜样”学生个人风采展、“心灵驿站之天访夜谈”、“心灵驿站之心灵对对碰”、“青春奉献,感动海南”征文比赛等活动,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感受,发扬了学生对青春的感悟和激情。

三、通过校园艺术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院通过参加每年学校举办艺术节的契机,以“树形象,立品牌”为重点,以艺术节、主题月、文化周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每一届艺术节活动都更加强调时代性,加入新元素,力求使艺术节更具生命力。

四、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艺术活动和艺术类讲座,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涌现了一批典型学生和艺术作品,学生艺术修养普遍增强。近3学年,我院学生共组织各类群众性艺术活动40余次,一半以上的学生均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活动中。

第4篇:职业学院2016年美育教育发展报告(美育教育工作总结)

**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美育教育发展报告

“美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年,在广东省教育厅正确的领导指示下,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下,美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有机结合,把美育教育工作渗入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教学成果,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院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

1、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

秉承“潜心教学,大爱育人”的教风,我院教师积极开设了学生感兴趣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各位兼职美育课老师不辞辛苦,认真备课,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我院卿 老师的《日语影视欣赏》、金 老师的《韩语影视欣赏》、龙 老师的《宫崎骏动画作品欣赏》、李 老师的《电影与科技》、李 老师的《影视鉴赏》、向 老师的《英文影视大片欣赏》、万 老师的《音乐欣赏》、邵 老师的《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李 老师的《漫画入门》、周 老师的《看电影学沟通》、古 老师的《茶艺茶道》等,都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的课程,尤其是美术课。

2、加强艺术教师的配备、艺术团队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管理

我院开展美育教育的老师们都是兼职教师,从学院各科任课老师和辅导员队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大部门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艺术天赋很足,可以胜任艺术教师的职责,胜任美育课程的教学。我院艺术团队建设方面也颇有特色,其中团委文艺队同学们艺术娱乐能力很强,在学院大小艺术演出中表现突出。我院文艺队的同学们,不辞辛苦,坚持训练,彰显广铁人特有的精气神。我院各级领导和老师也比较重视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学院团委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美第 1 页 共 3 页

育教育的管理。老师,同学们也积极投入到美育教育的管理之中,每次文艺表演都会积极参加,出谋划策,为我院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优化艺术场馆的建设及艺术设施设备的配备

在我院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进行艺术场馆的建设,进行艺术设施设备的配置,尽最大的努力,为美育教育提供条件。如:我院本部礼堂的重新改善,灯光、音响、舞台等的重新布局,校园内各个宣传栏的合理规划利用等,为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文艺节提供条件,为更多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艺术实践活动提供合理的设备。礼堂等艺术场馆的建设不仅服务于美育教育,也服务于其他的主题活动,如:‘助学,筑梦,铸人’主题系列活动、“青年之声”、“智慧团建”、“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等,把美育工作渗透在各项、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

4、加大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我院领导的重视下,美育教育工作有专项经费投资,本学年,就投资大约二十多万用于修建场地场馆、灯光、音响、舞台设备等。在美育教育教学方面也有经费投入,如:经常提供条件让美育老师进修深造,去专业艺术院校学习充电。

二、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我院依托科技文体艺术节,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在2016学年之际,我院为全面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鼓励我院学生从自我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氛围,学院第十届大学生科技文体艺术节在各院系师生的广泛参与下,坚持“一院(系)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共开展了61项(创新创业类项目21项、科技竞赛类10项、文体艺术类项目30项)大学生科技文体艺术节项目,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我院在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 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选送的7项作品,其中4项作品荣获三等奖;2016年度获立 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5项,2015年度现已全部结题。共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20余项。

我院团委,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开展团学组织校园文化和谐创建工程、第十一届科技文体艺术节活动。联合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举办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类、科技竞赛第 2 页 共 3 页

类活动及竞赛项目,承接好团省委“挑战杯”、“彩虹人生”、“创青春”、“科技文体艺术节”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院是工科院校,没有配备专职艺术教师;艺术教育投入资金需进一步加强;用于艺术建筑的面积不足,艺术场馆需进一步扩大。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今后,我院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是在课余活动中,都会更加积极开展美育教育。

总之,在接下来的美育教育工作中,我院将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配备专职美育教师。

第二,加强美育教育投资经费,优化美育教学设备。

第三,扩大艺术场馆建设,完善场馆内配套设施

我院将反思昨天、奋斗今天,思考明天,与时俱进,把美育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让美育之花在同学们的心田里盛开,在校园里绽放,香满校园,香满社会!

**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1月16日

第 3 页 共 3 页

第5篇:以美育促教育

构建具有时代性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

——以美育促德育,以德育益智育

龙港区完全中学 2004年9月

以美育促教育,以德育益智育

充分领会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切实尊重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将日常培养与开展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途径和规律,构建新时期的具有时代性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力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以美育促德育,以德育益智育”三育并举,共同营造和谐向上的优良育人环境,创建团结守纪,求实进取,明确德育导向的现代化中学。

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直走在我区各兄弟学校前列,2001年10月,辽宁省德育工作即中学班主任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充分肯定了我校德育教育的突出成绩,同时也为我校德育工作今后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我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过程中,有突破、有发展、有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和关心,以确保党的教育事业教育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适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及时从报刊上下载了文件精神,连同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以及《中小学开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所担负的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利用现实环境,大力开展新一轮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的创建工作。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几年来,我校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教育思路,随后又上升到“以德立校,以德治校,以德兴校”的认识高度。形成了“有新意、有力度、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摸索出了“抓教育、抓活动、抓规范”的教育工作方法,理顺了“接触—理解—发现—引导—推动”的德育工作程序,学校德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近几年在各项检查评比中连年被评为德育工作优胜单位。

建立健全一支务实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学校为此成立了一个具有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队伍;以校长、政教主任和团委书记为核心的管理队伍;以班主任和政治老师、其他科任教师为骨干的实施队伍;以学生干部、值周学生为桥梁的督察队伍,形成了我校的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管理工作格局。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正常运行和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首先,学校在五年内先后两次修订了教师政治思想素质考评方案,以适应教师的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同时激发和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考评对象为中层以上领导、班主任、一线教师和非一线教师四类,考评内容分为师德评价、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参与各项活动评价、考勤评价四款20多项目。第

二、学校在2000年签订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保学控辍责任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充实完善,制定了“教师控辍保学奖惩制度”,以巩固学校“普九”成果,具体方法措施是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学籍管理、严格转入学手续管理、严格控制学苗流失等等,把保学控辍工作作为对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第

三、学校尤其注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每学期开学初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系列要求,具体有班级管理、培养班干部、形成良好班风、后进生转化、班级活动开展、人际关系处理、师德形象等。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实行档案化,档案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后进生转化纪录、家长访谈录、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量化考评、主题班会纪录、班级活动记录、班主任手册等。第

四、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和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相结合,形成制度具体实施,继续实施“学、议、立、做”四个一的铸师魂、陶师德、练师能活动工程,紧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需要,各级组织教师学习新文件、新经验、讲座新问题、新方法、树立练师能的新目标,勇于实践全员育人的新规划。第

五、确立学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实有关校规校纪,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约束自己、教育自己,促进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转变。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值周工作的改革,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教育改革,开展“以人为本”主体教育,如主题班会、升国旗、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三是各班制定班规,建立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评价制度。

二、研究探索德育工作新经验,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我校比较重视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力争做到“从爱字出发,用严字要求,用变字看人,用好字落实”,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

第一、学校发挥政史课教育功能,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利用网络、幻灯片、影视作品等加大思想政治课吸引力、说服力。政史老师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收集大量的时事政治、正反事例、图片漫画、课件制作、辩论赛、讲座展示等等。形成了政治课的“五步教学法”即:教师点拨——学生预习——课堂讨论——学生演讲——教师小结。学校还从学科教学入手,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学校首先按要求规定课堂教育常规,再根据教师课堂教学考评方案进行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检查教师的教学反馈纪录、教学设想,检查课堂的健康环境,检查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等。逐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二、学校利用班团会,及时引导、指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理念,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机诱导,规范行为,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每学期评出校级优秀主题班会,如上学期二年二班的“诚实守信伴我行”、一年六班的“伞”、三年三班的“美德—真善美的凝聚”等等。目前已经参加区中小学优秀主题班会评选活动。 第

三、学校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按照实践育人要求,不断探索体验教育新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如我校本学年搞的系列活动有:①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谈听取“尊规守纪、做合格中学生”讲座心得体会。②书评影评观后感。③听取国防教育讲座大讨论。④“保持心理健康、科学认识自我”的讲座教育。⑤“建筑爱心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系列捐资助学活动。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树立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⑦深入开展“远离网吧、远离不良嗜好、远离校外闲散人员”的“三远离”教育活动。⑧“学雷峰、数新风”主题教育活动。⑨“弘扬世族精神、争做合格接班人”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等等。学校在开展许多教育系列活动的时候,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第四、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加强教育学生的全力作用。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校一方面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主动办好家长学校,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宣传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我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流动人口、单亲家庭子女入学率要高于其他兄弟学校。教育实践充分证明,这样的孩子因为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影响孩子们的情感、意识和品格的发展,经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上网吧、借故不上学,与校外闲散人员接触等等,对这样学生的教育,我们很重视“接触—理解—发现—引导—推动”的德育工作程序,经常抓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尽可能多的发现他们身上的聪颖、上进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学校领导老师不怕麻烦,耐心十足的与他们的父母亲人沟通,做好孩子的工作。 几年来,我校积极主动与附近派出所,驻地部队取得联系,在争取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的过程中,我校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军警民共建关系,我校的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助学扶贫等工作都有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官兵付出的辛勤汗水。 第

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我校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学校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每学期,学校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写好“安全防火自检自查报告”、“学校食堂、小卖店安全卫生管理自检自查报告”、“教学楼内外楼梯等有关设施的自检自查报告”、“常见病传染病防治预案”等等。学校舍得花经费,及时补充消防器材、卫生用品等,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工作,学校通过讲座、板报、广播等,经常宣传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的防治;遇到困难或陷入困境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如何抵制诱发学生违法犯罪等不良现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信箱等等,力争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条件。

第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新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远大理想的激励作用,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几年来,不管学校经费多么紧张,学校每年都要拿出款项进行校园环境改造,逐步完善充实教学楼内外校园文化橱窗,校风校纪,名言警句牌匾等。每学期,学校都要结合国家大事或重大纪念日,精心创设德育氛围,比如,讲演活动、征文活动、革命歌曲和校园歌曲演唱活动、师生综合才艺表演、各种知识竞赛等等,使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思想道德系列教育。在各班小环境建设上,学校也有具体要求,采取一系列办法规范班容班貌,如各班的“图书角”、“规范栏”、“学生思想道德量化考核专栏”、“班报”等等,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意识,丰富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内容。

三、坚定信心,迎接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就我校而言,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对初中部学生做一次调查,被调查学生920名,其中非本学区学生283名,占总数40%,父母一方有工作单位的学生686名,占总数74%;单亲家庭学生69人,占总数7.5%;还有14名学生父母离异后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占总数2%,这一结果说明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将遇到许多新问题。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深刻认识到,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社会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封建迷信、邪教黄毒等丑恶现象会冲击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就拿我校某些学生家长来说,他们要么由外地来本地打工,忙于干个体,对孩子疏于管理,甚至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证,每天早晨给孩子点零花钱打发了事,节假日任由孩子进网吧、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要么家长离异,孩子或归父母一方抚养,或寄养在其他亲戚家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品格发展受到严惩的影响,成长为“问题孩子”的可能性极大。

学校是育人场所,我们的德育工作尽管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担负起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下一步的德育工作要进一步求真务实,在讲究实效上下工夫。

首先,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入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要大力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师生”、创建“诚信校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要加强和改进学校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主渠道,学校在合理安排好教育内容的同时,号召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界育人的效果。

第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把我校教师造就成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队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到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将进一步要求广大教师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求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细、做活、做实。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的园地,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坚定信心,努力把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得更好。

龙港区完全中学 2004年9月

第6篇:学校美育教育标语

爱心是一盏小橘灯,照亮你和我;诚信是一朵小花儿,芬芳你和我;美德是一滴小露珠,滋润你和我;文明是一棵小树苗,需要你和我。

读书穷理,识趣为先;为人处事,坦诚为先;待人接物,明礼为先;人之相敬,以德为先;仁慈典范,以爱为先;修身律己,文明当先!

文明表现在言语,每一句话都令人温暖和亲和;文明驻存心里,每一闪念都富含爱心和善意;文明始于足下,每一步都应该扎实和稳重!

爱,让距离变短;爱,让陌生走远;爱,让亲情越浓;爱,让微笑飞扬;爱,让中华坚强;爱,让胸怀更广;爱,让和谐构建;爱,让文明相传!

第7篇:美育与素质教育

摘 要: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历史及现代社会之中,而美术教育就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目的在于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文化及精神需要,从而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时代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趋同点,在美术教育领域大力发展并配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和完善人的全面素质的美术教育在当前情况下,更应抓住这一时代主题,从各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进行发展。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 全面素质

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敷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意多变的概念,作为艺术的种类之一,现代社会人们更趋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而美术教育正是以这种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伴随美术的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蕴涵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在此,我想对美术的教育功能谈谈看法,对教育功能与人们全面素质的培养进行阐述。

一、美术教育的本质――服务社会,弘扬人之真善美

美术教育的本质应当是服务社会,弘扬人之真善美。

综观古今,博览中外,美术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一部辉煌灿烂的美术发展史也就是人类生存、发展、进步的历程。美术史博大精深、美术珍品灿若群星、异彩纷呈的美术流派、标新立异的美术观点更令人目不暇接。面对浩如烟海的美术成就,许多人俯首凝思,美术教育也在这种沉思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风格如何变化,潮流又是如何更迭,美术教育有一点将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美育首先应当是“美”与“术”的统一,其本质应在于服务社会,表现人类之真、善、美。

美术教育首先要紧扣“美”的主题,承古推今颂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用时代的“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看过蔡若虹老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美术作品一定要美》,文中着重指出只有美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才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看过之后,深刻感受到美术作品“美”的重要性。那么若是我们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就已经否认了“美”,远离了“美”,失去了“美”,试问我们的作品又怎么能够激人奋进,发人向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呢?难道我们不害怕那些虚假、丑恶、一味逆反传统文化道德、一味追求惊世骇俗的怪异表现,甚至张扬地在大街上裸体狂奔的行为艺术成为社会文化的理所当然吗?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总是会通过观察或体验做出比较,使感受到的对比、均衡、色彩、真诚、善良等产生自我及他人的好感与美感,使人愉悦,奋发向上,而美术教育则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对人进行“美”的感化、“美”的启迪,从而使人更向往发展、向往进步,向往生活与幸福。

美术“美术”自然既“美”又要“术”。美是目的,术是手段,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美术”本质最凝练、最精辟、最通俗的论断。因此,美术教育必然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否则便不能做到服务社会,表现人的真善美。

当今中国,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年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美术乃至美术教育基础建设的重视逐年加强,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的大举兴建、翻修,国立美术专业院校及师范美术系科的设置,再加上增速惊人的招生数额和硕博授予点,可以说,时下美术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就是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里,美术教育注重“美”的同时,更应当两手抓,大力在“术”上下工夫。拿中国传统绘画来说,几千年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笔墨”二字,不知道吴冠中老先生“笔墨”等于零的话语是不是对“笔墨”二字深刻理解后的再思索,是否又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一种再认识与再提高。但笔和墨确实是中国画特有的工具和材料,用毛笔和水墨表现的中国画,几千年的发展积累沉淀形成了中华民族有别于西方、有别于世界的泱泱画魂,笔和墨也由具体的工具名字转化升华为技法和效果的代名词,无可厚非地成为中国绘画的精髓和灵魂。若是我们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抛弃“笔墨”之术不要,一味地标新立异、盲目张扬个性、甚至全盘西化,岂不是有中国人吃饭,非得扔了筷子,改用刀叉之嫌?所以说,只有“美”中有“术”,“术”中促“美”,二者统一起来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美术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其服务社会,体现人类之真善美的本质才能实现。

二、美术教育的中心――素质的培养

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民族素质。民族素质主要取决于教育的质量。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的主要目标则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也更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

基于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美术教育的中心应当是素质的培养。

(一)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改革的出发点趋于一致,即都充分认识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面对激烈竞争,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则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把这一认识提高到“规律”的高度:“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l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可见,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力提高必须重视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时代主题下,对人们全面素质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历史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的问题,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人们经过广泛探讨和深入实践研究,实施素质教育成了人们的共识,并很快确立为指导我国教育的一种思想。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人们对素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教育上来说,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就是依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

首先,它突出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风貌。其次,它面向全体学生,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择意识,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使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特长和潜能都得到发展。第三,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观,因此,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是否完整有着特殊作用。第四,素质教育将重点从知识重心转向能力重心,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美术教育恰恰又是最重创新和实践的,没有实践的美术是不可想象的。最后,在对待基础和提高的关系上,素质教育有着普遍性,它使每个人的基本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发展,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那么美术教育对于基础性教育和普遍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强化美术教育,突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思想,就此而言,完全符合时代主题。

(二)美术教育不单纯是技能训练

素质教育要求进行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素质教育。这里的美术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课题,不同于单纯的绘画技能培养。

有时候,一说起美术,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绘画,确实,绘画属于美术范畴,而且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于是美术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了绘画技能的训练。殊不知,这种“纯绘画性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一种巨大的片面性,从根本上把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美术教育等同于一种单一性的艺术训练。这无疑限制了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门类应该具有的更重要的意义。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时代,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的交流冲撞,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知识和技术手段,具有开拓精神、竞争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全面发展人才。美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把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能训练一个方面,丢失美术教育蕴含的许多内容,不但没有指出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这一重要方面,就连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多元化等方面也没有明确阐述。

(三)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1.情感性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需要人们有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相适应,而美术教育对美的意识培养有利于人们平衡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2.文化性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当今社会,

信息化进程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更广泛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发展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美术教育功不可没。

3.感知形象性

感知觉是人类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初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学的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基础上的,美术课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营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4.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当今社会不仅是商品经济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社会中,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育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通过一些实践性动手过程向学生提供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5.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性,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至于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象,美术教育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因素、脑力与体力因素,所以,在促进个性形成及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三、美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建立并完善评判标准

美术教育的关键是建立并完善评量标准与展赛机制,并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上进行转变。

在现行的美术教育过程中,进行目标、内容、方法的转变已经是其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目标的转变

美术教育在当前有着特殊性,中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受“中考”、“高考”因素的影响,在各个学校仍是不受重视的,至于高等美术专业院校从招生时的“素描”、“水粉”“设计”“速写”考试再到进校后的一系列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法传授的状态,还没有真正转化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上。其实不管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专业美术教育,都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充分发挥特长,发展个性,把教育目标定为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把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工作的战略重点。

(二)内容的转变

要以素质教育为轴心,安排教学、设置课程,改变以课程、科目及教材是否一致衡量学生成绩。传统加创新更多地结合学生自身素质及兴趣所在。另外,重要的还是要着眼于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不能因为是艺术教学就忽视了许多“东西”。要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强调基本美术规律,使美术教学从内容上最大限度地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画无常法”说的是绘画技法有更大的自主性。那么美术教育在方法上当然不可能像“数”、“理”、“化”一样实行“题海战术”,美术有自己的特点。手法、技法的继承与创新,美术理论的丰富与完善,美术观点的时尚与潮流都是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的。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积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那么,美术教育就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培养与创造等方面进行加强,以促进学生素质结构与其他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完善与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的大发展将成为必然要求。美术教育要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历史的潮流,更有利于人全面素质的培养,评量标准与展赛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关键。

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评量与展赛,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体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量标准,也不能只注重片面混合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诸多方面进行评价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促进美术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作为一个在美术教育领域的初学者,只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凭着对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期盼,凭着一颗大胆的心,将一点自己的看法述以成文,贻笑大方。

总之,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仍是重中之重。美术本身只能是手段、条件和过程,而不是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从美术到美术,还应该由美术拓展到其他诸多领域。因此,树立一种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全面素质培养的现代美术教育观念,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工作的要求。要采取全面措施加以强化落实美术教育工作,从根本上确立美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其对人类社会的真正价值是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林家阳.教育改革不应切断历史传统[J].南艺学报,2003(1).

[2]易中天.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6)论《艺术标准》[J].美术,2002(10).

上一篇:别吝啬你的微笑下一篇:弘扬劳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