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小学语文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课堂”的构建研究

摘要:美育,是指施教者根据现代审美意识,运用各种审美媒介,对受教者实施审美影响,愉悦其性情,陶冶其灵魂,以致完善人性、造就人的目的。近年来,美育日益受到国家的关注。二零二一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再次强调美育,要把美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而语文学科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兼具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的任务,必然要在审美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让阅读教学充分发挥其美育价值,本论文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依据接受美学、建构主义和情境教学等相关理论,紧扣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使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课堂”的建构。绪论简要说明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国外审美教育的研究情况、国内语文审美教育、小学课堂的相关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概述构建“美育课堂”的相关内容:核心概念的界定、主要理论基础以及基本要素。第二章通过访谈和课堂观摩,指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美育困境,如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化、忽视教材的审美元素和学生阅读过程审美钝拙。进而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如考试评价制度的不完善、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足和人们对学校美育理解的偏狭。第三章主要论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课堂”的构建路径,如通过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抓住教学中迸发的美、激活师生间灵动的美等多种美育资源来构建。第四章以六年级课文《竹节人》和二年级课文《小马过河》为例,展开“美育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践,并作出相应的教学反思。在不同年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后,发现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指导,阅读教学能结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且从本论文的实践教学来看,不同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达成基本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都能取得一定的美育效果,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强。总之,本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课堂”的构建展开探讨,旨在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美育渗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课堂;建构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审美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小学课堂的研究

(四)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育课堂”构建研究的相关内容概述

一、核心概念

(一)语文阅读教学

(二)美育课堂

二、理论基础

(一)接受美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情境教学理论

三、“美育课堂”的基本要素

(一)“美育课堂”主体要素分析

(二)“美育课堂”环境要素分析

四、“美育课堂”的基本特征

(一)情感性

(二)愉悦性

(三)互动性

第二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困境分析

一、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美育困境

(一)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化

(二)忽视教学文本的审美因素

(三)学生阅读过程审美钝拙

二、造成上述美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考试评价制度的不完善

(二)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足

(三)人们对学校美育理解的偏狭

第三章 挖掘美育资源以构建“美育课堂”

一、开发教材中蕴藏的美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美

(二)利用留白的意境美

(三)利用细节突出形象美

二、抓住教学中迸发的美

(一)从教学过程中铺设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手段中强化审美意识

三、激活师生间灵动的美

(一)从教师语言中提高审美素养

(二)从交流互动中搭建审美体验平台

第四章 “美育课堂”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一、六年级《竹节人》“美育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背景

(二)美育目标

(三)教学过程(节选)

(四)教学反思

二、二年级《小马过河》“美育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背景

(二)美育目标

(三)教学过程(节选)

(四)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语文写作兴趣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高等院校师德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