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当下意义

2023-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和而不同的当下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

摘要: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而言,可谓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它依然熠熠生辉。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还对当下个人修养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往中国人的血脉里注入了“兼恭、宽厚、诚信、勤敏、施惠”的仁人品德;向华夏子孙的个人修养中添加了“自强不强、正道直行”的优秀品德;让炎黄子孙更加注重内心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

关键字:传统儒家文化、个人修养、仁人品质、自强不息、内心修养、意义深远。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换言之,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儒家文化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儒家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创新,而其对当下个人的意义也分为几个不同的方面。

首先,儒家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待人接物上影响重大。当下人们所追求的谦逊恭敬、宽容厚道、诚实守信、勤劳机敏,都是源于儒家文化中的“仁”,“仁”是孔孟时期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而“恭、宽、信、敏、惠”也是儒家文化对仁士的五个要求。

“恭”是谦恭。孔子言“恭则不悔”,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自己的人生过的有尊严,不招致无端的冲突乃至灾祸。你就应该毕恭毕敬地对待别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正所谓:不真不诚,难以动人!这想必就是当下我们对人谦恭的依据吧!“宽”是宽厚。孔子言“宽则得众”,在传统儒家文化中讲求折中的思想,凡事都留有余地,所以处理他人对自身造成伤害的情况时,不会把事情极端化处理,而是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这样便能得道众人的拥护。 “信”是诚信。孔子言“信则人任焉”,即为守信用的人,人们也愿意相信他。传统儒学思想认为信是立人之本,这对当下个人修养也同样适合。一个人失去诚信,也就失去了信任,而信任本就是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桥梁之一。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做到儒家文化中的”信”,又哪里来的作弊,哪里来的假药、黑心肉呢?如果个人修养达到了诚信,又哪里会引来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呢?“敏”是勤敏。孔子言“敏则有功”,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有勤劳才能获得成功。这告诉迫切渴望成功的当下人,成功并非是凭空而来,只有勤劳才能获得成功,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当下人渴望成功那颗浮躁的心正是不懂“敏”的意义的体现。再有就是“惠”了,孔子言“惠则足以使人”,字面意思就是说,对别人施以恩惠才能让人更好的为你所用。我想这是当下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个人修养,就像一位成功商人所说“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只有给员工以足够恩惠,企业才能具有持久竞争力。

其次,儒家文化还影响了当下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正气直道的民族气节。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那便是理学。而理学也就主导了中华民族精神。

当下我们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就是理学大家所提倡的重要精神。在儒家文化中“自强不息”意味着一个人应该:立功、立德、立言。这也就是所谓的“三不朽”!细细想来,这三不朽对当下个人修养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一个人应该有立功的信念,这倒不是鼓励我们每个人都要汲汲于功名,而是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与追求。这恰恰也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立德了,中国古代讲求立德,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的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立德呀!如今社会,“德”字尤为重要,我暂且把“德”简单的理解为道德和品德。良好的品行、优良的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是我们立足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的“立德”远比他“致慧”来得重要得多。最后便是“立言”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了。所谓“立言”,便是指提出真知灼见。这是在告诉我们,个人修养里应当注重“言”的质量,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说话时,应当说那些重要有含量的话。至于废话,多说无益,反倒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了。“功、德、言”是古代君子自强的内容,也应是当下你我个人修养的必修课。

除了自强不息,中国的民族精神中还包括正气直道的民族气节。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气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正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才塑造了不屈的气魄和桀骜的性格。所以苏武甘愿于北海牧羊十九年也不愿投降匈奴,所以文天祥宁愿在壮年送命也不耻沦为叛贼,所以朱自清宁愿贫病饿死也不愿接受美国侮辱性的施舍。其实,这种精神不仅这些伟大的人应该拥有,我们平凡人也应该具备。一个人只有学会正气凛然,只有拥有了正直的气节,才能够坦荡的行走于人事。一个人只要始终去维护心中坚信的真理,很多看似两难的抉择会变的轻而易举。也只有当一个人心里拥有了不可动摇的,愿意以包括生命在内的任何东西去守护的气节,才不会面对困难显得畏畏缩缩。这,便是我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气节对个人修养的浅薄理解。

最后再来说说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探索内心与追求实践的意义吧!以王阳明为代表思想家的心学体系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体系极大的助长了中国崇尚、注重内心的文化方式,也极大影响了中国人注重内心探索的思维方式。心学认为个人修养应该按照“知行合一,求理于心”八字来进行。虽然心学在哲学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但这对当下个人修养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来,心学注重探索内心这一观点有利于个人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来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只有真正用心认识自己,才能正视自己,既不自傲也不自卑。也只有直指本心,才能明白自己的过错与成就,才能更好的总结过去从而展望未来。在现代社会,我们中有太多人遇到抉择,会注重家长的想法、注重朋友的想法,注重上级的想法,却忘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出了差错,会埋怨伙伴,会责备客观条件,甚至会责怪旁人未提醒,却忘了摸着良心反省反省自己。二来,心学注重实践这一观点有利于培养个人实践能力。心学讲求“知行合一”正是强调了要把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对当下的个人来说,当中的“行”更是十分重要。试想,如果一个人若只有关于理想的设想,没有去付诸实践。哪怕是宏大无比的抱负,最终也只得化为泡影。孙膑“纸上谈兵”正是因少了实践,最终才会一败涂地。从哲学上来说,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所以,虽然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 更好的改变自己,但不付诸实践的自我认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完善自己才是你最终的目的。可见,在个人修养中,实践的不可或缺性。

结语: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虽然,如今,大至国家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思维习惯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对几千年后人们个人修养的影响依然巨大而深远。如今,中国人在个人修养中注重仁人的品质、追求自强不息的品格,注重内心修养和实践精神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甚至密不可分的联系。一种优秀的文化不会因时间而褪色,而会在岁月的洗礼下更具生命力。

第2篇:“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和”与“同”,很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当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

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与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理事务、人际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和”的最终旨归,是人的内心的心性平和, 也就是说,它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人自身的生存状态。

早在西周末年,约当公元前 800年上下,郑国的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见《国语·周语》)。史伯为了阐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指出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则无法比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到了公元前500年前后,即春秋末期,齐国思想家晏婴以“和羹”、“琴瑟”为例,进一步阐明了和与同的差异,认为只有承认不同,才能“相成”“相济”,否则,“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他认为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都是靠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相成”“相济”,形成和的局面,方能生存发展;如果拒斥不同,追求一律,只能一事无成。

晏婴以佳肴和音乐为例说明,高明的厨师,调和五味烹制鱼肉,因五味的味道各异,经过彼此调剂综合,才制成美味。音乐亦然,在主旋律之下,由急缓、疏密、刚柔、高低、强弱等不同音符,谱成一支曲子,使闻者感到悦耳。君臣之间也应当如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晏婴认为如此切磋才是和谐。应当说,古人对“和谐”的认识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精神。

与晏婴同时代的孔子,更把和同思想提炼为道德箴言,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把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作为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通达事理的人,只要求在不同见解中能互相尊重、吸收、融合,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随波逐流;而那些没有学问、缺乏道德的人,总是与世浮沉,盲目趋同,甚至同流合污,虽共同谋事却各怀异心。这种认识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矛盾、冲突乃至对抗。这是“和”的基本前提。正因为有对立面的存在,有多样的差异,才有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利益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对这种多元并存的承认与宽容,协调与平衡。

假如“和而同”,则千篇一律,没有差异,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谈何发展?

假如“不和且不同”,则矛盾激化,无法调和,社会同样不成其为社会,更何谈发展? 惟有“和而不同”,既多元和谐相处,又各具特色,互补互济,共同发展,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之路。

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补互济,于是第三,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

求同存异正是体现了“和而不同”,是“和而不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和发展。

用“和而不同”思想处理人际关系,就要“与人为善”,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携手进步;用“和而不同”思想来指导政府工作,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防止决策的重大失误。

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能如晏婴所说的那样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对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能否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重要条件。

当今有些领导干部,搞不清“和”与“同”的区别,对“和谐”还存在着一些误解,甚至片面认为,“和谐”即是“同一”,如果稍有不同、稍有分歧,就认为是“不和谐”。因而,在贯彻上级精神时,他们习惯于“照本宣科”,照抄照搬,不敢发挥;习惯于“一言堂”,粉饰矛盾,掩盖问题,自以为是,闻过则怒,容不得相左意见。于是,在他们周围,就必然会有一帮“同而不和”的小人,肉麻的奉承之语此起彼伏,无原则的附和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看似表面同声一气、高度统一,实则勾心斗角,各怀异志,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缓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经济和谐共存的社会。我们要建设好和谐社会,就要坚持“和而不同”思想,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表达不同意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进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和”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既为公平、正义、合理的原则,又为真、善、美的境界。因此,中国历代的哲学家对其从多层次、多角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阐释。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范围广泛。它告诉人们:事物千差万别,又是相融共存的;认识和实生物,追求创新发展;认识矛盾运动,面对日新变化;运用中和方法,解决各种矛盾;达到中和境界,才是美好世界。这便是“和”的真正价值。 有一种现象,一当中央的某一重要文件或重要提法问世,报刊上的解读文章就会连篇累牍。比如,中央刚刚提出“和谐社会”的命题,报刊上的解读文章又已如潮涌。好像大家对于和谐的认识都特别深刻。

还有在我们生活中,集体讨论决定的事情,大家分头来做,依然有人我行我素,完全不按照事先约定行事。只是不和。

再如,领导一句话,下属不分青红皂白完全照搬,出问题后把责任往领导身上推。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是关于公司改装车的液压油箱涂装的。当时领导只是过问了一下说,液压油箱可否电泳油漆。当时管生产外协的人员马上就照办了。结果造成一批废品。因为工艺文件中明确规定,油箱内部不允许任何油漆。这是典型的“同”。后来我问该人员,他说,我知道不能油漆,我就按领导要求的做就是了。这是典型的“不和”。

再回到晏子 “二桃杀三士” 的故事。其实晏子与三勇士无冤无仇,况且对方勇猛,而晏子羸弱,搞不好会招致杀身之祸。其实,晏子并不是在给自己考虑,他考虑的是国家社稷的安危。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曾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栾氏和高氏。田氏家族势力的提高,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子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执迷不悟,没有理睬。晏婴为此忧心如焚,最后终于找个机会让他们自我了断,维护了国君的统治。

对晏子“二桃杀三士”谋略赞赏有加的诸葛亮也有类似的故事。比如,杀死可能与阿斗刘禅争夺王位的刘封,以及后来遗计斩魏延等,其出发点都是要维护蜀汉刘禅的政权稳固。

再回到我们的工作中,我经常遇到技术图纸发放手续和交货进度矛盾的问题。比如,因为生产部门催的比较急,图纸还没有审定,图纸要不要马上下发?又如,图纸已审定,但还没有批准发放(发放批准人不在),能不能先下发?再如,已经批准,但没法复印盖章,可否先发放?

我们来分析一下。

若没有审定,设计人员没有把握是否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进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进度延误,那就不能发放;但如果图纸很简单,即使没有审定,设计人员就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多沟通,先发图保证生产,后补手续。

若仅仅是没有批准手续或没有复印盖章,不会造成耽误进度,可以先沟通发放,后面补手续。

怎样判断呢?归纳起来,如果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设计人员就不会按部就班流程办事,从而可以较好地保证生产进度。上面讲到的油箱油漆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出发点是想把这件事做好,从公司利益出发,那肯定不会完全照搬领导意思了,也就不会出现批量事故。晏子和诸葛亮的故事也是这样。所以,从个人利益出发,必然导致“同”的结果,从全局、集体出发,必然导致“和”的结果。

这就是君子为什么和,小人为什么同。

所以在做人、做事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是坚持“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

周启君 10.6/07

第3篇:“雷锋精神”系列解读之五:超越“道德焦虑”,雷锋的当下意义

“雷锋精神”系列解读之五:超越“道德焦虑”,雷锋的当下意义

“雷锋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超越“道德焦虑”:雷锋的当下意义张颐武

【系列二】孔庆东:在中国圣贤谱系中考量雷锋精神

【系列三】龚云:人类道德英雄: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

【系列四】田辰山:新形势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社论:书写我们时代的精神史诗——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党建》杂志:雷锋 与时代同行——雷锋精神访谈

中宣部:通过学雷锋贬斥失德现象 增强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

24任“雷锋班”班长:学雷锋不是简单“复制” 需又“红”又“专”

经过了近50年的岁月,雷锋的形象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无论在日常生活之中,还是在社会对于道德伦理的探讨和关切之中,雷锋都始终是社会的焦点。这说明雷锋已经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对于善良和美好的理解的一部分。雷锋的形象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构成的基本元素。

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带了的新的社会格局和利益格局让社会经历着复杂的伦理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以法律和契约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模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道德来调节的人与人的关系有了新的因素,导致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发展,市场经济中个人的权利意识和利益的关切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所面对的利益关系和生活形态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使得原有的许多观念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的过程还在持续和发展之中。

因此,社会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在计划经济或者市场经济初期的社会中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想象的问题,而现实存在的一些唯利是图、诚信丧失、道德沦丧的案例也往往触目惊心。同时,通过法律契约调节的一些问题和人们通过道德的理解也会发生一些矛盾,引发困扰。如这几年中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家庭财产分割的亲人之间的争议,媒体常常报道的“救人”被牵入赔偿官司的案例等等。情与法,道德与法律,市场经济下的利益追求和人们的精神追求等等方面的困扰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人们的“道德焦虑”。媒体和公众对于当下道德状况也有强烈的不满。这些有关道德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群”。而现在个人的“幸福感”和“认同感”所所出现的问题和困扰也来自对于他人的信任和情感与精神需求的缺失。今天的“道德焦虑’在于,好像社会越发展,我们的道德状况却越让人忧虑。

这种“道德焦虑”当然需要新的应对的策略和新的观念的思考。但雷锋精神所具有的基本的内涵则是这个社会所必须倡导和坚守的。社会承认人们的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但仍然需要有更高的精神支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支持个人的发展和成功,但也永远需要奉献、善意和良知的承载。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所造成的变化和冲击,只能让人们更加意识到雷锋的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伴随着时代的巨大变化,雷锋的形象的那些和当时的历史情境和条件密切相关的某些部分已经回归历史,而留在我们心中的是一个“中国好人”的形象,是中国人所具有的善良和美好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情感的象征。对人充满善意,乐于助人,承担责任,对别人的痛苦有高度关切的好人形象,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现在倡导学雷锋其实是把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那些延续了千年的善良和美好,与现代人对美德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的集中表现,雷锋作为一个善良人的形象仍然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既是几十年来的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我们要建构的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是一个把善意和美好作为基础的社会。人们在这些年的高速的经济成长中其实都已经充分的意识到,仅仅有物质的丰富和欲望的满足,社会是不可能有正常的发展的。而雷锋的“好人”的形象,他的充满了善意和对于他人的关切的品德,其实正是今天的社会所迫切需要的。雷锋所体现的美德,其实正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所必须倡导和坚持的。因此,今天我们对于雷锋这个中国好人的需要,正是对于市场经济社会的美德和善意的需要。

今天我们在继承和发展雷锋的精神的时候,需要更好地内化为新的实践。让雷锋的精神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得到发展,这有两方面的值得关注,一是通过具体的礼节和规则的确立,让一种利己利人、达己达人的理念通过个体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通过教育和倡导使之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这需要的是通过细节的倡导和要求使得正面积极的生活方式内化为人们的自觉的追求,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对于契约和法律的尊重。二是通过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的具体实践,使得人们之间的“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让人们通过社区或具体的生活关系感受到生活中的善意。这些都既需要社会、媒体和政府的倡导与推动,也需要公众的自觉意识的确立。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今天存在的“道德焦虑”。

总之,我们需要将雷锋的精神内化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社会实践,这将是善意和美德生生不息,永远延续的基础,也是中国迈向辉煌未来的基础。

第4篇:《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

阅读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发现之旅。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指引下,我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才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真的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来至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并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温暖的被窝里,可是你气的睡不着。引发你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那件事情其实也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你一再地用它久有的看事情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是多么的对不起你,那件事会让你多尴尬、多丢脸、多麻烦、多不爽多。。。。。。想不完的!”这就是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了大脑的思考,是让我们受苦的主要根源。

如果说你想要一个快乐的结果C,那么你就得调整你的信念B,或者就像《持续的幸福》一书作者说的那样,你必须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思考一切,解释一切,一旦你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你将会获得非常好的结果,以及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里所谓的一切就是A,包括过去发生的、未来即将发生的,以及最重要的是当下

发生的。因为,你只拥有控制此时此刻的能力。还有就是,过去发生的和未来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你当下的映射。(就想月亮本来本身不会发光一样,它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过去和未来仅是永恒的当下的光线、力量和现实性的反映。)这就是著名的ABC理论。 ABC理论: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者是对事情的诠释,C就是结果。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他们都会去找A的茬儿,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可是我们不知道,B才是我们唯一可以完全掌控的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不是A,而是B。当我们发现转变内心的状态之后,环境也会随之转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境由心转”!

那么是不是因为当下是最重要的,我们就不应该去设立目标,我们就不应该去期待未来呢?我心里一直没有答案,直到读到“设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我们将它看成是我们对生命和对存在的感受的替代品。”这个逻辑似乎和“我们挣钱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仅是为了挣钱。”是相似的道理。因为,我们设立目标,制定了行动计划之后,我才知道当下应该干嘛,才能运用我们的当下。

那是不是因为当下是最重要的,我们就不应该去回忆过去,我们就不应该去记住以往的经验教训呢?不是的,这并不冲突,因为假如我们不去回忆,不去记忆,我们将不知道,我们当下应该干嘛,就不能够感到快乐与幸福。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重心放在回忆过去以及期待将来上面,因为它们都只是现在的映射而已,如果我们想要映射出漂亮的图案,那么我们就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当下,努力做好当下应该做好的。

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就像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当下的力量”

一样,我明白了作者的心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我们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我们人生中的此时此刻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人生。如果我们想要快乐、健康、幸福的话,我们就得感谢上天给我安排的此时此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自己的此时此刻更加精彩。

第5篇:《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全本) 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灵启迪之书 简介: 那些没有找到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即便已经拥有很多财富,但他们依然在四处找寻。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还拥有了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当下的力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关键字: 当下的力量 活在当下 心灵之旅 人生哲学

1、忘记过去才可以活在当下

2、敞开心扉,接受当下的一切

3、放下包袱,轻松地活在当下

4、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这一时刻

5、学会珍惜,善待当下人和当下事

6、及时行动,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

7、笑对人生,热爱你当下的生活

8、乐在当下——现在不快乐,过期就作废

9、享受在当下,生活本来就是用来享受的

第6篇: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

摘录1:你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直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以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笔记1:通过这句话让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确被自己的大脑或思维控制,对于时间也十分焦虑,沉湎于过去,向往着未来,或心酸,或悲痛,或快乐,或担忧,或焦虑。曾经的我也总是怀念于过去,常常从过去中的一些事情中,思考一些问题,为了更能想清楚一些问题,使得自己对自己的过去更加了解,这样才会避免当下发生过去的不堪与悲剧,更加珍惜于现在,也时常瞻望未来,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从那些比自己大许多的人,从他们的现在去看自己的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候就比较焦虑,不过对于未来的思考也使得我更加把握现在,把握现在的每次机会。通过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更加把握所谓的当下,看到这句话也使得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思维或许是比较正确的,不过还是不够完善,还是需要更深的从当下从寻找一种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带动自己去不断前进。

摘录2:我们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痛苦、没有焦虑、没有神经质的状态中。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是如

何成为一个痛苦创造者的;是我们的大脑,而不是其他人或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引发的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我们的过去,担忧我们的未来。我们犯了最大的错误:认同我们的大脑,并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伟大。

笔记2: 这段话指出了我们的一些的痛苦与焦虑都是由于我们的大脑产生的,我们的大脑所制造出的,我们的大脑就是痛苦的制造者。外在的一些问题,只是引发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去思考,产生的一些忧虑,痛苦,往往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把我大脑这个阶段,控制好自己,也就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段话最后一句,指出我们很多人的一个误解,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其实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伟大。这句话很深奥,目前我也只是能理解一点点,有时候想想这句话,真的那么一点点感觉有两个我了的味道,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句话留着以后细细参悟吧。

摘录3: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然而,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而且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只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

感觉到存在,但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定的真正的含义。对于本体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的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笔记3:这段话讲了开悟的这种状态是如何形成的,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与诠释了这个状态,但是由于读者觉得还是觉得晦涩难懂,可能是经历太少了,以及思维处于静止的状态,才会领会存在真正的含义,觉得比较深奥,摘录这段话是觉得这段话也是作者思想精华的一部分,可留下来作为以后的参悟。

摘录4:读的时候不要只用你的头脑。留心你阅读时的任何“情绪反应”和内在深处的认知感。我所说的灵性真理,其实没有一个不是你内心深处早已知道了的。我所做的知识唤醒你已经遗忘了的。如此以来,那些亘古常新的活知识,便从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启动并且释放出来了。

笔记4:第三遍读了这段话的时候,自己还是不知觉的有了一种情绪反应,真的很神奇,仿佛我的内心深处真的已经知道了,达到与文字所引起的共鸣,所处了一种的状态真的很奇特。那种内心深处的认知感让我觉得是如此美妙,或许真的我的内心深处的某些遗忘真的被作者所唤醒,以前就知道人的潜力很大,内心深处仿佛有个智者,在某处情感的触动下,往往能够做出自己平常做不出的事情,比如写些文章,当有一种情感的时候,处于一种状态,有了一种灵感所表现

写出的文章就是不同,而这种状态在平常是很难出现的。还有在梦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位智者,所讲述一段十分有哲理的话,启发着自己,而醒来就回忆不起。反正通过这段文字让我觉得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真的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存在,需要我们去唤醒。

摘录5:凡是还没有找到他们内在真正的财富,也就是存在灿烂的喜悦,和伴随而来不可动摇的平安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拥有庞大的物质财富。他们无视于内在已经拥有的,不仅包含,而且还远超世间财富的无限量宝藏。他们向外攀援,追寻片面的享乐或满足、肯定、安全感或爱。 笔记5:这段话强调了内在财富的强大,很多人所忽视了内在的财富。所谓的内在财富,根据我的理解或许也就是所谓的精神财富吧,每个人都有内在都有很大财富有待于挖掘,要看你去不去寻找,一旦你真正找到了自己内在的财富,那种真正的快乐与物质所带来的快乐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那种受益感可能会使得你终生难忘,所以我们必须去寻找自己内在的财富,把它发挥展现出来,它将释放出我们很强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笔记6:你能随心所欲地摆脱你的头脑吗?你找到了控制头脑的开关吗?如果不能,那么头脑就在使用你。你无意识地与它认同了,因此你甚至不知道你是它的奴役。这几乎就像你不知不觉地被附了身一样。你错把附身的实体当作自己。

当你明白你不是那个附身的实体——思考者的时候,就是自由的开始。知道这一点使你能够观察这个实体。你开始观察思考者的那一刻,便启动了一个更高的意识层面。然后你就开始明白,还有一个超越思想,而且更广阔的智能境界。相较之下,心智头脑只不过是这个智力的沧海一粟罢了。你还会明白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爱、美、喜乐、内在的平安——都来自于头脑之外,你便开始觉醒了。

笔记6:这句话解释了我们要先明白所谓的我们并不是自己的大脑,我们可以观察我们的大脑,这时我们便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我们便会真正的觉醒。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但至少从这段话中,我仿佛有了一个被唤醒的意识,将会引导我向这方面去前进。

总结:这本书的确很神奇,对于人的心灵会有很大的提升,短短的两天,我就读了3篇,每一遍有每一遍的感受与收获,这还是节选就是如此神奇,不知道读正文又会有怎样的收获,让我十分期待

其中作者为了追求那种存在,坐在公园的板凳上过了两年,让我想起了明朝的阳明子,为了追求所谓的道,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一个棺材里睡了几年,还有在追求这个道的过程中,还刻物,整日观察竹子,过程十分艰辛,最终创建了心学,成为一代圣贤。和作者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所追求的也就是一种被称为的一种虚无缥缈的道吧

以前对这方面有些疑惑,很是不明白,如今浅读了这本书,貌似对于一些具体追求的明白了一些,也有着很大的收获,在自己的心灵之路上,我相信我会走的更远,私下的还会把这本书的全本仔细研读,作我终生之读的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