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摘 要: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考试评价机制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十分关注中小学的信息教育,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新的终生适用的基本能力。在我国,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艰巨任务落在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肩上。

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信息时代步伐

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及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呈日新月异的态势。根据情报学家的分析,知识的陈旧周期在不断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不能仅按教材编写的内容一成不变地教学,而应将教材内容与新知识有机地结合,在学生掌握教材所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知识(硬件及软件)介绍给学生。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一些前沿的软硬件知识及新的操作方法,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对“准人才”的要求。

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工具,强调的是使学生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据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也就是说,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一个目标和基于几项任务完成的,适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举例来说,教学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时,计算机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应是,在教学开始时,先询问学生,如你们会用电脑做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打字、画画、上网、聊天……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围绕着一个个目标逐个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逐步增强自信。

2.“学科整合”模式。

学科整合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既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1.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对于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有限的学习内容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此,可通过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两种方法:一是“走出去”,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一些规模较大的信息技术推广会,了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发展新动态,拓宽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视野;二是“请进来”,邀请若干名信息技术专家来校作最新科技信息专题报告,把国内外最新计算机发展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学生。

2.创造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学校可定期举办“信息节”,如网页制作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还可组建计算机兴趣小组,如程序设计小组和应用技术小组。程序设计小组主要吸收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学生,以青少年学奥林匹克竞赛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心理素质均能得到提高。应用技术小组主要吸收对动画设计感兴趣的学生,主要以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使学生通过动画设计软件的学习,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电子作品。

四、改革考试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上交自制电子作品,考核学生计算机理解应用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不应过多地注重所学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而应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上。例如在完成Word模块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我国春节或国际上流行的圣诞节为内容,并加以简单的文字表达,制作一幅宣传广告画。对此,学生纷纷开动脑筋,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是西方文化的文明节日”等为标题,加上文字说明、相关图片。有的图片是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并利用修饰字体。这一做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巩固了Word基础知识。

2.开放考评方式,把学生自我评价与老师评价互相结合。

学生成绩评价要在注重教师评价的同时,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形成立体反馈,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其中自我评价包括学生本人的自我表现评价和集体的自我表现评价。活动的评价一般由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检查表,学生根据这些表来评价。由于自我评价,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参与项目的体验、经验和教训,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自我认识。同时,集体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选择一种单独使用或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使考评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

[2]吕品.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改革初探.北京西城区现代教育,2003.

作者:程世强

第2篇: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

【摘要】就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的过程,经历了CAI,CAL,IITC的进展,尤其是手持设备技术的广泛采用更是点了一把火。教育界的理论研究也与时俱进,但在实践中,从教育条件、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诸方面都表现一定的复杂性。适应这种复杂性,笔者转向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提出五行文化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种“集合”“类化”的思维模式,相生相克的制化则对应数学的运算推理。运用阴阳五行的系统结构,笔者建构了实践教育教学的思维范式,并围绕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的任务,梳理了化解实践中的误区的思路,并从实践上分享了运用思维范式建构教学环境、开展教学活动的案例。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五行五德;思维范式;图形计算器

一、缘起

文化自信与理论创新成为当下教育界的主题。理论创新的来源一是教育实践,二是文化自信。习主席讲“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自信的生命力何在?我想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数学是研究模式的科学(scienceofpatterns)”,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最有价值的传承就是文化的系统整体思维方式。尤其是以阴阳文化、五行文化、易学文化和干支文化这四大文化系统为主导的文化系统。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坚持从思维方式上实践传统文化。从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近些年尝试画板软件、录屏软件、图形计算器等,尤其是参与HP图形计算器项目,许多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一并解决,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建构上也有了更坚定的实践支持。本着“共享”的社会精神,尝试梳理下面的文字与诸位教育同行交流,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二、五行五德的模型理论

1.阴阳五行是中国的思维范式

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基本构架主要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干支学说,易经学说等四个部分。其中尤以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进程,影响最为深远,正如日本学者山田庆儿所说“阴阳五行的思考在秦汉以后一直是中国人在自然哲学上的思考的基础形态……如果去掉阴阳五行说的思考,是不会有中国传统科学的”。李约瑟博士也指出“五行说影响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使它遍见中国古代及中古一切科学和原始科学领域”[2]。

五行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大概商周时期先出现五行的概念,是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在天有金、水、木、火、土五星,在地有固态、液态、生命态,气态、综合态的物质。“行”,也就是五种物质的运行规律。正如《韵会》卷八所言“五行,运于天地之间,未尝停息,故名”。发展至春秋战国,在以五行类比春、夏、长夏、秋、冬五时历法与气象特征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内容[4]。在类比人事伦理则有了“仁义礼智信”五德,仁德属木,义德属金,礼德属火,智德属水,信德属土[6];类比人体器官有了心肝脾肺肾五藏,其中心属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3]……

中国比类取象的这种思维,如同数学上的分类策略。英国学者葛氏用关联思维做了解释,他指出关联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形式,具有分析思维所不可取代的作用[1],阴阳五行便是基于关联思维的一种模型建构,基于这个模型,古人用于解释自然和社会,探索自然和社会。

2.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

五行模型诸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1)五行分阴阳

阴阳学说是基于比较方法,呈现的一种对应、对称的系统思维。万物分阴阳,阴阳中又有阴阳。比如木有阴木阳木,阴木低矮,细嫩,如灌木等,阳木则高大挺拔;火分阴阳,有明火,暗火;有少烟燃烧之火,有湿木催生的烟火;土有阴阳,有荒漠的硬土也有肥沃的土;水有阴水阳水,清净的水为阳,则污浊的废水为阴等;金有阴金阳金,比如金属之金为阳,矿石之金为阴金等等。

(2)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五行之间具备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还具备相克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两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五行的运算法则。从图示来看如果分布中只有相生的规律存在的话,五行的结构组成总是在向一个方向滚动,正是有了相克的关系,使得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克制,使其整个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动[7]。

(3)相制相化的关系

我们知道,几何学中,三角形最稳定。五种元素取三种,这样便有C35=10种状态。如图所示结构中有10个三角形格局:一组两个相生一个相克共5个:木火土、火土金、土金水,金水木,水木火;一组两个相克一个相生的:木土水、木土金,火水金,火水土,木火金。这两类结构一定程度上都是比较稳定的格局。

比如木火土格局,木生火,火生土,这是正向旋转,然后木克土,又使得方向转过来,使得进程得以克制,便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換个理解角度,如果木土相克的格局下,我们便可以借助引入“辅助变量”火性的对象,实现木生火,火生土的化生关系,从而使得格局更稳定,更长久。当然,如果需要强化木克土的话,便可通过引入水属性的对象,对木属性予以补充,形成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的局面,此时土属性事物一则土克水,二则木克土,所以消耗就比较大,加速其消亡过程。

再比如金克木的格局,一方面,金属性的事物可以克制木属性事物阴性方面的内容,确保阳性的积极发展,从而使得木性事物获得成长。另一方面,换个角度处理问题,金属性的事物可以生水,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使得木属性事物得到滋养。同样实现了木的成长。

(4)五行以土为贵

五行学说还很重视“土”。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提到:“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这一点在医学领域,《黄帝内经》强调五脏之中以脾胃为人身之本等。修身学领域,五德之中强调信德是,“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人无信不立”。其直接原因则是由于中国是农耕国家,土地孕育生命、长养万物,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4]。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所言“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从贵土的角度,便有如下结构:

三、适用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模型建构

(一)数学教学的要素与五行属性定位

以比类取象的思维,对于数学教育教学系统的所有元素,按照五行五德的属性归类如下。

仁德木属性,生命态。“仁者,人也。”教育的主体,一阴一阳,包括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其中教师属阴,学生属阳。这这两个要素,许多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学习理论总是偏颇处理,一般都肯定教师作用,有的则单方面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实践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相长”。成长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人生课题,二者的成长是互为因果的,无非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成长任务。对此,熊春锦先生依据易经六爻的理论提出“六阶段的人生成长”,初中生“少年养正”打基础立习惯,高中生“青年养志”,对教师“成人养德”,熟练技能,获得生计,修养德行,积累功德都是重要的成长任务。当下许多学校单纯从学生成长角度来规划、评價教育过程,使得教师缺失幸福感。这些割裂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是分析思维下的理论产物。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更需要圆通的教育思路,减少顾此失彼的教育伤害。

义德金属性,包括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数学学科体系内容与规范。前者属阳,是依据教育方针,为国家教育所规定的,具有强制性;也是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由众多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拟定的,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后者属阴,具有非强制性,灵活性。当下学校基础教育中,也常常把教材作为规范和标准。实质上这个定位是有偏差的,造成教育的怨言。教材是国家标准与学科内容下的产物,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是依据全国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因此也是允许地域性版本,甚至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自编教材,比如实验班的实验教材、补弱班的基础教材。

礼德火属性,包括外在的教学、学习活动,内在的教学规范,组织模式,学习策略等。礼德秉持规范,条理分明,正是教学规范需要具备的特征,也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相应的教学组织,教学模式的预定目标;而教学和学习活动,也是需要消耗生命能量,需要师生在共同的交流交际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思想,语言,从而获得思维的提升,或者技能、能力的熟练。这些恰恰是“火则炎上”的属性智德属水,包括宽泛的教学环境,具体的教学设备,教材,辅导资料也在其中。前者属阴,后者属阳。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既要有硬件,还要有学科软件;既要有信息技术的配备,还要有服务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制度,这些一阴一阳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正是建设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当下还存在的问题便是教材、学习资源与教育设备的整合配套问题,需要编写使用信息技术的教材、学习素材。

信德属土,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这是国家基础教育的硬性的规定,是学校教育中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另外,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维系国家持之以恒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大胆投入建设环境,教师“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的一个生命源动力,体现万物本于土,万物归土的思维。当下国家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出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中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成为重要方面。尤其是文化自信,中国梦的号召,更是成为各行各业人士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家园。

将以上描述用数学表格形式大致梳理,呈现如下:

(二)教育教学系统的思维模型

本着五行以土为贵,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最终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原则,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运算法则,教育系统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面图示勾勒。

这个模型中,五种要素之间贯通了教育教学的系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以实线代表相生关系,虚线代表相克关系。

比如金克木。国家教育具有普及性,也具有强制性与规范性,公平公正性,它对人发展的影响也是阴阳两个方面的,(1)一方面是规范人的成长,成就有用的社会公民;(2)一方面也对某些特殊的情况有所限定。曾经在90年代,20世纪初,到处都是批评学校单调的教育、死读书,读死书,扼杀人性;高考残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再比如木生火。人是教学、学习活动的源动力,是活动的主体。教学组织本质上也依据人的,是人的组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师把握学生的能力,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而学生的学科基础能力,对教师的态度,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前提。所以,信息技术设备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和环境,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内化为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是不会对教学产生积极效用。

(三)针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分析

下面围绕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实践主题,梳理一下相关要素的关系。信息技术一方面作为国家标准已经成为学生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之一,属性为金,另一方面他也成为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所依赖的的教育环境的一部分,成为现代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设备,属性属水。数学教学,包括教学活动,教学组织,教学模式等,属性为火。“水克火”,教育环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是两方面的。

1.约束性。在既定的环境下,比如单纯的纸笔环境,简单的技术设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不管是哪一种,即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也能安定心思,提升自我能力,因地制宜地把教学活动做好,完成既定教育的目的。

2.解放性。积极角度来看是解放教师,改善教育条件,改进工作效率。当然,不当使用,造成盲目性,或者简单性,收到不良的教学效果。何克抗教授提到美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例子,利用软件,小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闲置起来。学习的效果反馈也是机器完成了。这样的教师真的是解放了。即使知识上能力上教育很有效,这样的教学恐怕也是失去了教育成长的意义。

促进水克火,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的进程,笔者认为有下面的路径:

(1)金生水。《课程标准》提倡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新一次的课程改革提出进一步强调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都促生了有成效的设备和成果。首先是教材编写。教材编写也放开思路,呈现多元发展。比如人教版有A、B版教材都不同程度引入了计算机,B版教材还广泛涉及scilab编程语言,张景中院士主编的湘教版教材,还安排了一系列的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能力。

各地学校信息技术建设也如火如荼,许多研究机构也投身到支持基础数学教育研究中。近20年的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的研究项目,比如2000年10月教育部长陈至立提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2001年北京市教委启动的“资源库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作用”项目。张景中院士领导的教育数学团队,开发出“Z+Z智能教育平台”;惠普2004年与教育部合作的“HPE-数学实验室项目”,2016年又与NOC(Network Originality Competition)合作都是乘着东风,积极发展。

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笔者学校近期对高中三年的信息素养规划相应提出三个台阶,“高一熟悉画板软件,高二熟练图形计算器,高三参与数学建模编程”,围绕这个规划,数学学科教学环境提供一体机教学、开设无线网络、高二人手一份HP图形计算器,高三学习程序编程语言。

(2)水生木

教育环境的建设,教学设备的使用,都是本着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的。因此造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师的持续积极参与,学生的熟练使用是关键。

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存在着盲目性、简单性,“教师做累了,学生看傻了”。这里面,选择合适信息技术设备很关键,尤其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张景中院士提出学科软件的四大标准,认为不能达到即学即用的软件,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教师使用才会使用的软件,其流通范围也会大打折扣。只有这样的设备,教师学了就会用,学生一用就会了。教师便乐于提升技能,不断尝试,甚至开发课题,忙在其中,又乐在其中。学生来说,通过一个个的数学课题项目,学习了数学学科知识,发展了信息技术技能,展现了研究的优秀潜质,使得学校生活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乐趣。

笔者在任教的学生中,遵循差异性原则,培优补弱,对于部分优秀的同学,组织成立了“图灵社”,创作数学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

(3)木生火。学生状态,教师水平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教学规范的落实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学生发展一方面具有阶段性,初中学生偏向具象思维,喜欢动手,高中学生思维注意力较长,擅长动手能力,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具备基础的课题研究能力,和自我自组织管理能力。一方面具有层次性。尤其是高一初一的学生,来源不同,层次差异较大,需要教育的多元化培养。技术设备常常就化解了学困生的问题。这样,学生多元化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便使得教学活动产生效用。

笔者任教的一个班级高一基础比较弱,对传统的学习有放弃的动向,课堂教学管理难度很大。笔者深刻认识,突破的关键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本着促进数学基础,开发学习兴趣,笔者用一个月的时间,带领孩子学习“网络画板”,熟悉数学的函数、几何等要素,以数学思维制作动漫作品,从而开拓了数学思维空间,激发了数学兴趣,逐步跟进了数学课程的学习。进入高二AP微积分学习之前,又果断要求每个同学购置HP图形计算器,花费1个月的时间围绕着微积分基础,一方面熟练了图形计算器的操作,一方面复习了微积分的基础在知识。这样,在微积分的课程学习中,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而且可以利用计算器设置一些项目,激发大家兴趣。

(4)这个连环同时也有效化解了金克木的教育痼疾。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有效促进教师成长,多元化发展学生能力。优秀的学生能力得到展现,学困学生也能参与其中,展现自己优秀的动手潜质。

四、结语

阴阳五行的思维范式,是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总结,距离理论模型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概念上的界定,逻辑上的梳理,都有待深入思考。借此机会,笔者将运用该范式思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运作学校“HP数学实验项目”的实践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得到专家指导,于各位同仁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探源[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刘邦凡李包庚.试论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科技哲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孙天胜高思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结晶——从《黄帝内经·素问》的角度考察[J].管子学刊2009年01期.

[4]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宋玉波朱丹琼;阴阳五行说的发展演变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基本形成[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6]刘峻杉.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早期源流和当代诠释取向[J].大学教育科學;2017年03期.

作者:郭宗胜

第3篇: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对传统课堂模式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革探索。在这些探索中,翻转课堂的研究是近2年国内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教学模式。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尝试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活动中,总结翻转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翻转课堂环境中比传统课堂环境中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非常肯定。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提供视频及负责在线辅导;“吸收内化”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并提前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困难。

关键词 翻转课堂;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改革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信息技术已渗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培养信息素养根本的方法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近些年,国家对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要求大力推行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必修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但是作为一门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学科,且由于各地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传统信息技术授课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适合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近年来在网络上传播速度极快,引起世界范围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尝试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活动中,对翻转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翻转课堂环境中比传统课堂环境中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非常肯定。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提供视频及负责在线辅导;“吸收内化”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并提前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困难。

1 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为美国人萨尔曼·罕。他在给侄女侄儿辅导数学功课时,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006年,他把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引起了很大关注,随后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他的课程学习。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期的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在高校进行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就通过研究发现同侪互助教学能促进学习的吸收内化,使学习更具活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解决知识传递;莫林拉赫等在迈哈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模式,并在2000年发表了论文《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他主要是使用翻转教学激活差异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韦斯利·贝克在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型,但是并未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变;杰里米·斯特雷耶在2007年對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翻转课堂在学习环境中的效果: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上的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约束,最终都未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利用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翻转课堂终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在K12学校落地生根,快速发展。科罗拉多林肯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2007年开始了最早的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即“翻转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讲解,而把课堂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辅导。随后,他们的实践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且这种教学模式被世界很多学校的教师运用到小学、初中、高中等的教学中。2011年,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受到全球关注,原因就是他的教学视频受到无数人喜爱,但最初萨尔曼·罕主要的目的还是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辅导,并未将此模式应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但他在TED的演讲“用视频变革教育”中,提出可罕学院也将参与到K12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去。此次演讲也推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流行。

随着翻转课堂实践者越来越多,提出的有特色的典型的示范模型也日渐增多。归纳国外研究,主要有5种模型:1)林地公园高中模型;2)可罕学院模型;3)河畔联合学区模型;4)哈佛大学模型;5)斯坦福大学模型。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具有翻转课堂意义的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造了一种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此模式具有“翻转课堂”的意义。木渎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与今天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在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理念等都有着相同之处。

随着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国内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也开始了大胆尝试。结合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胆实验每天上午是展示课、下午全是自习的教学模型,最后,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取得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和好评。金陵把这一模式称作“中国式的翻转课堂”。重庆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该模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以上国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大多具有各自特征,不同学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探索了适合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且取得明显的成绩,大大推动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学模式的变革。

2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门理论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因其趣味性、项目性和实用性,而深受学习者的喜爱,对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国外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最早在2000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遜分校在计算机课程中使用eTeach软件的流媒体视频进行演示,以取代教师的现场讲座。这是最早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此后没有人再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做系统研究。国内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探索,已经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者也做了一些尝试。马秀麟等2010年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公共课中实施的潜在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3 结语

国内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受到国家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改革,运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将其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常生龙.由“翻转课堂”看课程改革:“翻转课堂”为何备受关注?[J].信息教研周刊,2012(15):4.

[2]李敬川,王中林,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掠影[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3):16-18.

[3]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4]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5]徐福荫,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6]杨刚,杨文正,陈立.大大“翻转课堂”精彩案列[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1-13.

[8]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9]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10]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11]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79-83.

[13]“翻转课堂”的几大特点[J].信息教研周刊,2012(15).

作者:林才英 赵杨

第4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A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黄潭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

[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实际上和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涵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双追求一种深化和提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已经分别就“信息文化——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深入挖掘,探讨和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这一课题,人们需要首先在更深的层次上探明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哪些基本原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不仅关涉课程结构与课程过程的平衡和统一.而且是当代课程本质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哲学视野里,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在课程结构与过程的统一的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文化价值学习以及学习的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以及课程研制的整合等四条基本原理.

(一)知识的整合 A07 在分科课程的历史传统里.对人的学习而言.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知识的"外在"与"内化"的关系、不同知识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准备"与"获取"的关系.所以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是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的;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文化背景里,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冲主动的过程,就需要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比,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时空统一的整合.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颗畅地融会到已有经验的意义系统之中.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A07 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⑦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社、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现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⑧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整合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整合。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是"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整合.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独特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价值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于虚拟生活世界,对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动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四)课程研制的整合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文化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切的新课题文化。前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价值的整合.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信息课程文化的创生,而这一创生只有在自觉的课程研制过程中通过规划或设计,实施和评价才能确立和实现.因此,所谓课程研制的整合原理,指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比课程文化.课程研制是进行课程规划,并把课程设计投入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进行评估,反A07 馈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或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在课程规划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确定信息化的理论取向、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等,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阶段,采取适宜的多种教育活动样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在课程评价阶段,建构起信息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研制过程的状态,待别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认和推进信息化课程文比。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所以需要在此着重提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强凋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在已有课程研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者仅仪被动地参与了课程实施,甚至仅仅被动地参与下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很少参与课程评价.并几乎被排斥在课程规划或设计之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谓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就是学习者要全程参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研制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规划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从过去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研制者。这样,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程研制的主体,就可以尝试解决当前我国课程研制中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与教师、学生分离甚至对立的问题,让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制课程、在全国性和地区性层面的课程研制中,以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为主,教师和学生为辅;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研制中,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专家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基本原理,紧接而来的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撩人心弦的基本策略问题,它召唤人们挥洒才情去梳理和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的完满思路和可行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 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2、 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3、 重构模式。重构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要使它代替已有的课程模式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师。任何课程,一旦投入实施,就必然由教师来操作。新的整合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性的环节是它与教师之间是否互相恰切。要使他们与新的整合课程相恰切,就必须对已有教师进行及时培训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模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A07 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联系电话 13277670179 黄潭中学 余

第5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摘要:主要讲述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目标、基本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1.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 对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 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 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 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基本要求

1. 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 2. 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3. 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4. 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2011年9月发表于《经济生活文摘》

刊号 CN-11-4505/F

第6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种种误区

宿城区项里中心小学 徐生民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它的应用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变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以“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带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中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教学课件制作偏离使用价值。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类:

首先使制作使用课件超量、超限、超时。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理解和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觉、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良后果尤其突出。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课件使用和课堂教学两者关系处置失当。有些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累,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为了整合而整合在很多学校,各学科教师都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教师在“整合”的形式上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即存在着让沉重的课堂学习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直观学习水平上的倾向。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接、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应因此而迷失方向。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感官材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个误区。

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并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学生通过形象材料来学习,追求的应是“思维学习”、“高级学习”和抽象学习,而不仅仅是感官学习、直观学习。例如,在进行一些理科试验课时,教师让学生用电脑中的动画模拟天平称砝码,在电脑上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等,学生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还有一些协作形式的课,明明可以大声在课堂上发言的,却要在论坛中用敲击键盘取而代之。 也许有的教师是追求新颖,认为有了信息技术这样现代化的工具,传统的东西就过时该淘汰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下,他们将信息技术神话了,完全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过于注重形式,而对教学效果思考不够,甚至连教师也迷失了自我。一次遇上临时停电,一位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他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我没有利用任何信息技术,我感觉讲得很顺畅,学生听得也挺投入。可见,并不是有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形式就该丢弃,它们是各具优势、又各存弊端的,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堂堂课、样样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即使明知没必要,也要牵强着放进来。整合的热度正在减退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现在很多学校都具备了“整合”的条件,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甚至是非常先进的。但具备了这些条件,并做了一些实践后,方知“整合”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个拦路虎。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得力的措施,很多学校处于观望状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踯躅不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关注似乎在降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认为目前出现的困难,归根结底在于认识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教育自身改革的滞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现实中“整合”的异化。“整合”是分层次的,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观念的切实转变,以及技术和资源的改善,“整合”还是大有作为的。

第7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实践论文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教学任务是有效地整合其它课程跟信息技术,激励信息技术在其它课程教育的普遍应用。而在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下,有效地整合语文课程的教育与信息技术,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语文课程的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仿真模拟特性非常强,能够以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演示乏味的语言文字,从而保证教学知识的直观化与形象化。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有助于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最终大大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2.有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作为人文课程的小学语文来讲,其具备的人文信息的丰富性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材与辅导资料是学生累积信息的来源,而这种信息质量与累积量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信息获取平台的扩大化,由基础的纸质文本向大数据库转移,信息培养可以将高质量、最新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实时地获取要求的知识素材,还能够探究到教材上未曾牵涉到的内容。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对策

1.网络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结合网络技术的特性,能够由下面几点整合信息技术跟语文课程:即共享资源、自主学习、远程教育。2.自主学习。语文课程跟网络技术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技术不仅仅属于一种教学的方式,而且属于一种教学平台,在网络世界中,能够学习的知识无不涵盖其中。开放性的网络冲破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学生能够实时地学习。尤为关键的是,网络将大量教学课堂上难以涉及到的内容提供给学生。3.共享资源。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是长期性的,并非短时间可以实现。在长期累积知识的过程中,常常要求学习很多的课外内容,这就要求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库,而网络具备丰富的信息量。为此,互联网能够将很多的资源信息提供给语文课程的教育。4.远程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一个关键方面的远程教育包括非常多的事项,其涵盖网络在线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等。基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会受到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从而能够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整个城市或者是相同区域的学校,甚至是国内的所有小学学校等都能够建设一致性的“基站”,从而统一优秀语文教师的教育课程,要么是定期地安排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某个范围学校的学生开展远程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5.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鉴于多媒体技术的显著优势,语文课程跟多媒体技术的整合需要立足于下面几点:一是将必要和便捷的资源提供给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等环节上。二是应用有效和简捷的方式营造教学情境。三是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教育的趣味性,从而活跃教学的气氛。电子阅读设备的应用:电子阅读设备的特点是重复应用、携带方便、容量大、节约用纸等,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倡导节约型的低碳社会形势下,电子读物的应用有助于无纸化教学与办公的开展。尽管电子读物难以真正地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文本,可是其能够实现“文本”再应用率的大大提升,并且便于制作,从而吸引了社会各个行业的重视。手写板的应用:当前,作为一种耳熟能详的“手写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其属于计算机手写绘图输入设备,一般不想用中文输入法或者是键盘的人群都可以应用手写板。除此之外,手写板还能够应用于输入数据、文本、绘画等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能够通过书写板规范地进行书写。电子白板的应用:又被叫做“交互白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属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一种新教学方式。其是立足于计算机技术,融合资源系统、硬件系统为一个整体的平台,结合投影在交互白板大屏幕上投影计算机显示器的教学知识,且借助定位感应笔取代鼠标,十分方便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环境当中。并且,交互式电子白板具备的一系列优点从技术上保障了互动式、全面性教学环境的建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为了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师应当体现课程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功能,从而奠定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基础。卢云江,山东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第8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

1 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17课 《酸的和甜的》时利用Flash动画课件,把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然后跳着摘不到葡萄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然后用儿童充满童稚的语言读出来,充满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上课特别认真,回答问题积极,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语文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例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时,课后练习,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远程查找的。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增强了我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

3 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

当前,信息化技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作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到这一变革中去,改革自己旧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教学模式,了解新的思想观念、掌握新的技术,使自己迅速具备和确立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能把它们熟练合理的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技术手段,随着小学计算机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是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的探索与发展,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 直观教学,易于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道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通过读课文,画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了用动画制作的开凿的过程示例,学生会更能詹天佑这种方法的妙处。还依然借助“人”

4 字形线路图,看看火车的走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人”字走法的好处,更能体会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触的才能,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二、 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语文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大榕树那的景色很美,却不能体会那里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我在电视上播放了大榕树清晨的实景录象,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大榕树的静态美,然后又播放了众鸟纷飞的景象,学生又体会到了动态的美。又对一只鸟的形态和声音的观看,可以想象到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兴趣。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对于火星、水星、木星等很多地理知识都不理解,这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就向学生展示了这些星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他们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来了解其他星球是什么样的,使他们更快的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迁移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他们在明白这些道理的同时,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校学习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积极探索和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结合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把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特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

5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身成才。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前景,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必将能为跨世纪人才的成长铺路架桥,为迎接竞争激烈的、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的来临积极备战,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波助澜。

问题建议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开始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很多学校配备了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也出现在了课堂上,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多媒体喧宾夺主,教师对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认识不够。 教师精心准备,过分追求课件的效果,制作了一个认为漂亮的课件,但整个课件从头到尾的华丽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的华丽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不是对学习的内容,而是对课件的惊叹。

二、 “整合”等同于了“混合”,在学科整合中混淆了学生和教师的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是借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来改变传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在传统的教学结构只有教师、学生、文本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一要素,为了更能有效的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但是四个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四者互为辩证的关系。但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仅仅是为了代替小黑板,展示了几个词语,代替语文书,这样是不可以的。

三、媒体独霸课堂,忽视了其他教学资源。

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便利条件,但他不可能也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情境中的学习。就如很多的公开课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将文

6 本逐字、逐句、逐段的打入课件中,让学生一味地盯着大屏幕展开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本都不必带,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的建议: 1.深挖教材,精心设计

通过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把语文知多鸟的姿态,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即使学生没有亲自去看那棵大榕树,也知道了那里有很多天然的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之一。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先播放桂林的美景,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欣赏桂林的山光水色。创设游漓江的情境,让学生对这样的美景产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才能更有兴趣的学习这篇课文。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的奇、秀、险。

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现代科学兴趣

人们常称当今的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流通量大,信息波及面广,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与日巨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擦

7 一会越来越多。在教学中用云信息技术会识所涉及的有着极大时间和空间跨度的内容,通过实物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展示到学生的眼前,这些内容必须服务与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与教学重难点。

2.把握专业性,增强时效性。

多媒体的专业教学特性,是指不同的教学媒体,传递、处理某一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同,有的是和语言教学,如:录音,有的则适合包括大量生动图像的教学

3.自我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只有教师学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重视自我修行,做一个能操作、懂设计的教师刻不容缓。

4.增进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由于缺乏简易的课件制作平台,在一线的我们始终觉得一堂课制作课件是相当费神费力的事情,如果能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可见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是高科技应用与教学的产物,一线教师尽可能优化语文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避免一些问题,让现代教育能力,烘托出更绚美的篇章。

第9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

2014年教法

一二三四五章考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第三章考设计题

填空:0.5*30=15;选择:1*10=10;判断:1*10=10;简答:25;设计题:40;

考点:分层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设计、学案、课程发展历史、信息素养、任务驱动、课标纲要、学习倾向理论(ppt)、过程与方法

第四章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2、教学评价本质:是价值判断

3、教学评价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学作用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教育评价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把教学评价(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5、要将诊断性评价(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地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定期的正式评价如单元考试、表现性评价和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6、注意评价的基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的表达: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7、前置评价:如入学时的摸底测验、分班测验;前置评价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前置评价作用:根据诊断结果对学生进行安置并不能完全解决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问题,它只是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的一个基本前提,只能把学生安置在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群体中。

8、绝对评价根据的额是某种外部标准;相对评价根据某种内部标准。

9、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原则(6个):评价功能立体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结果的多维归因。

10、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表现性评价、学程记录袋。

11、评价的三种方式:自评、互评、师评

12、常用的评价技术:课堂观察、调查、测验(定量)、档案袋评价(过程性评价) 评价资料的收集:一是系统客观地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自然情境中的真是表现;二是可以通过 设置一定的作品如设计作业和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特定行为;方法有:系统的观察和轶事记录、典型的作品设计、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

2014年教法

13、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关注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结果

14、决定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内容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新课程的选择性、信息技术教材(最基本资源)

15、总结性评价的方法:传统的纸笔考试的形式、上机测试

16、学生程度总体好|总体一致——总结性评价;学生程度差异大|起点低——过程性评价

17、反馈方式:期望式反馈、启发式反馈、个别反馈、档案袋反馈

18、命题——总结性评价;试题类型的划分:客观题、半客观题、主观题

19、命题的基本原则:过程性原则、人性化原则、面向三维目标 20、考试四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2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0):教学评价必须与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22、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

七、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评价时机的角度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类。要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就要准确理解两类评价的含义、功能和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所强调的“结果”而言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而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手段更加丰富和更易实施,比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学习网站中的评价模块或使用专门的测评系统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依据评价量表快速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也可以方便的建立电子档案袋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如果采用成本较低、省时、省力的评价方式就能达到相同的评价目的,则不要选用高成本的评价方式。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补充。

2014年教法

(二)总结性评价

结性评价一般指向对学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学习(如一个学期或所有模块的学习)的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会考、高考等,倾向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做分数或等级上的评定。总结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应极为慎重,要努力做到全面评估每个学生真实的信息素养水平,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技能操练,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试倾向;避免使用题目固定、形式呆板的考试系统或考试软件扼杀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性。

在评价手段上,要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操作、社会实践、过程性评价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社会实践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片面做法。

在考试方法上,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排序题等客观题进行,采用纸笔测试或机考系统均可,题目及试卷设计既要针对知识技能面的覆盖,又要通过题目的过程性特征的设计,唤醒学生学习或操作过程的经验,以提升对学生技能评测的效度。对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则需要采用实验操作或作品设计制作等题型,通常应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进行,可以在真实的软硬件环境中进行测试,也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测试,如采用虚拟组网系统可以回避在真实网络环境中考核的诸多不便,又能较好考察学生的组网能力。

第五章

23、教师发展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在职前、入职、在职以及离职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理论;

24、站稳讲台阶段教师应该做到: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不断自我提高。

25、教学目标描述有两种类型: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法,即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运用“知识与技能”;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运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6、目标陈述需要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27、过程和方法的三个层次:经历、体验、探索

28、过程与方法(二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2014年教法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29、说课:指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所进行的教学研究系统。通常以其作为教研交流或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组织形式。 30、说课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31、微格教学步骤:理论学习——示范观摩——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教案

32、第224页:课堂管理进行理解

课堂管理建议:一是任务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二是做好教学评价

33、分层教学含义: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理论。分层意味着:

一、学生层次的分层;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三、教学任务、方法的分层;

四、评价的分层。

34、信息技术片段教学的定义: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教师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35、片段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不同体现在:

片段教学与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

片段教学与教学片段不同,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纪录罢了。

片段教学与“说课”不同,前者是模拟课堂教学,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

36、优秀的片段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挖掘教材资源,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总体设计合理、有新意、有独立的见解,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2014年教法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设计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37、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228页)

38、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美国学者特拉费斯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寻找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从模仿开始,通过认真钻研,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是自身所拥有的认识得到修正与发展,在实践中体会、反省已有的经验,借鉴别人的思想和经验,整合成自己的智慧,进而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39、熟练教师应具备以下特点:能够自主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能够主动设计实验,让“教学”和“学习”融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语言艺术创造最佳教学时机。

40、教室走向熟练的基本要素:全方位的备课、分层次的设计任务、学习教学的艺术。

41、反思包括: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教案)

42、教学反思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记成功之举、二是记败笔之处、三是记教学机智、四是记学生见解、四是记再教设计

43、杰出教师的素质特点:第一具有创新性素质;第二能够进行探索性活动;第三在成果上,注重理论总结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44、情境设计(任务驱动法):“情境”是建构主义强调的四个要素之一,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要用各种情境,真实问题支撑起技术学习的生活意义和实用价值。

45、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对学习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并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趣),同时。继续驱动主题自主学习,完成意义建构。情境创设意义:用各种情境,真是问题支撑起技术学习的生活意义和实用价值。

46、情景教学:是在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47、导课方式:开门见山、旧知导入、经验导入、范例导入

48、结课方式:概括总结、迁移应用、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2014年教法

第一章

49、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50、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

51、信息技术作用: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52、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3、信息素养的构成: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54、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55、信息能力的核心: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56、信息素养新界说:

一、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

二、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上;

三、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

二、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上;

57、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机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而评价调控为其他各个部分(包括知识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

5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解:身心健康、信息意识、作品欣赏、行为规范、价值内化

59、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1)、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3)、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60、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6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观念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文化论”——1981~1986;“计算机工具论”——1986~2000;“计算机文化论”的再次升温(“文化论”的再升温)——网络文化的影响;“信息素养”(“信息文化观”)等

给一段描述判断是哪个阶段:(1)、1982~1990 第一阶段,起步,全民学习basic语言;(2)、1981~1998 逐步发展;(3)、2000~今

全面发展

2014年教法

62、2000年被看做信息技术课程的“元年” 6

3、信息技术教育

美国

最早

64、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课时安排:

1、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2、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3、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65、各学段主要教学模块

比如小学阶段: 模块

一、信息技术初步;

模块

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

模块

三、用计算机画画;

模块

四、用计算机作文;

模块

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模块

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66、小学、初中、高中课时(ppt第一单元讲义一)

67、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每个学分相当于18个学时。

第二章

68、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其中每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接近的若干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又由若干个必修与选修模块组成。

(1)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其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2014年教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 (2)课程设计思路及模块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在课程结构上,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每学分18学时)。修满4学分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

69.奥苏贝尔的循序渐近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

课程和教材中知识的组织方式,应该与人们认知结构中组织知识的方式相似。因此,他提出课程的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这两条原则。 70.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

(1)、要强调适应性

(2)、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3)、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突出特色、强调创新

(5)、要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材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要始终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A、信息技术越向前发展,人类越需要信息技术的人道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

B、信息技术中主要通过自评、互评、欣赏和鉴别、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促进道德观、自我意识、社会关系等全面发展。

71.现行的很多教材改变了以往工具书的编写形式,呈现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编写线索更加合理2教材的目标更加全面3教材的内容更加人性化4教材的评价更加多元化

2014年教法

72.信息技术教材主线

(1)、以知识点为主线;(2)、以工具为主线;(3)、以主题活动为主线;(4)、以“工作”为主线

73.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74.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特点

(1)、基础性;(2)、实践性;——上机操作(3)、应用性;(4)、综合性;(5)、趣味性 75.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特点(1)、人文性;(2)、实践性;(3)、综合性;(4)、创造性 76.各个阶段内容三个原则:(1)、针对学生认知特征和发展需求实施教育;(2)、要有一定预期发展空间;(3)、注意个学段由体验到内化的循环提升。

第三章

77.讲授法主要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78.教练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操练中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帮助,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教练法的要点是以教促练,以练为主,发扬特色,形成风格。在群体学习倾向基本一致时可以采取群体教练法,由教师提出任务与注意事项后学生操练,教师根据倾向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然后归纳与交流。 与演练法相比,

教练法第一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和主动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做而不是被教师灌输。

第二强调通过实践与操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全面培养,而不是只注意知识技能的培养。

第三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教练法的基本过程可以归纳为:提出任务和注意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

79.根据马梯尼兹的学习倾向理论:有四种个性差异的学生:变通型、实干型、顺应型、逆反型。

80.任务之间要有思维梯度和逻辑联系. 81.支架的方式一般有:素材、范例、帮助文件、专题学习网站(引言、任务、教程、评价)、静态教程和动态教程

2014年教法

82.任务特点和设计要求:目标化、真实性、趣味性、完整性、连续性、整合性、开放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83.“问题”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性。指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2) 弱构性。弱构领域的知识具有两个特点:1.概念的复杂性2实例的不规则性 84.分层教学:

(1)分层教学含义: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

(2) 分层教学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 (3)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理论 (4)分层意味着:

一、学生层次的分层;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三、教学任务、方法的分层;

四、评价的分层。

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技能水平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实现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对五个操作任务区分了层次,其中四个为必做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为选做任务,面向能力较高的学生。

85.作品制作课

作品制作课是以作品制作作为授课的主要任务来完成的一种课型。 基本模式:学生从某一现实问题或主题出发,经历完整的作品规划设计、制作和评价的过程,最终呈现出一定容量的作品。和技能课相比,更侧重完整的信息技术过程的经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一类是局部和微观的(技能课);另一类是相对完整的,使用信息技术去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阶段(作品制作课)。 作品制作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合作。还需要注重作品的评价。相对理论课来说,对于作品制作课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在最终实现的时候往往问题较多。 86.何谓“过程”?

分析需求—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选择信息呈现方式—制作作品—交流评价。

上一篇:大学社团工作总结格式下一篇:教育科研课题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