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2023-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启发,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使我们更好的成长。怎么样写出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听新教师讲课心得体会》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听新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新教师业务培训会有感

2013年9月28日早上,由安海镇教委办主办的“2013-2014年新教师业务培训会,在西隅小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朱副主任主持,邀请到了华泰实验小学林珍梅副校长、可慕小学柯东红老师、养正中心小学周梅芳老师、养正校区西边小学高燕瑜老师、苗苗中心幼儿园曾婉玲老师、第三实验小学吴霞老师六位老师为我们进行精彩的演讲。通过聆听这么多优秀教师的演讲,我心里颇有些感触。

华泰实验小学林珍梅副校长为我们做《汲取正能量,遇见新自己》的演讲。她从三个方面展开:(1)追问:背上教育行囊出发,朝着梦想前进;(2)展望:掌握前进成长航线,汲取正能量;(3)收获:且行且思自我坚持,遇见新的自己。此外她所说的故事《空碗》也蕴含很深的哲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 柯东红老师的二十九年如一日,平凡中成就大事业,无怨无悔,我心生敬畏,以此为榜样;周梅芳老师的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各项省市镇级比赛的头筹,让我仰慕,惊叹不已;始终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的高燕瑜老师,经过努力收获阳光。还有苗苗幼儿园曾婉玲老师提到的“身教重于言传”也让我感受颇深。教师平时的行为举止是最能影响学生的,只有在学生面前约束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在心中的。最后安海镇教委办朱晓达副主任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强调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鼓励新教师应不怕苦,不畏缩,勇于承担任务,勇于尝试,全方位的去学习。

在听完这些前辈的演讲后,我心情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静。除了敬佩与欣赏,也让我明白很多,作为一名新教师,要相信自己,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虚心向前辈请教,少说话多做事,不怕不会,就怕不学,每一项工作都欣然接受,你会学到更多。

第2篇:听新教师汇报课语文课堂的几点感悟

渔洋小学语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小结

从11月3日到11月7日,学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新调入教师第一轮汇报课活动。教导处、教研组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各位授课教师高度重视,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本着教有所感、教有所悟、及时总结提高的原则,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本次汇报课的目的是:

1、给新进入我校的教师以展示自我搭建一个平台。

2、使学校领导和教师们能初步了解新进入我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基本素质。

3、新教师上汇报课这一活动,使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备课、组织、讲授、操作、学法指导上有所提高。

4、评课老师的点评,让新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5、新教师的汇报课能够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化、秩序化同时达到提高新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

二、表现的突出特点:

1、新教师能够积极大胆展示自已的教学思路,个性十足、特色明显、力求使自己的授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如陈泉汐老师的《学会看病》,既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启迪,又领悟了“母爱”的真谛,感受到了帮与不帮都是爱。陈夏天老师的《蜜蜂》,从实际出发,把识字、组词、造句的教学贯穿始终,一节课学生是热火朝天、乐此不疲。

2、教学观念体现,特别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突出主体,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教学双边关系进一步趋向合理,师生关系逐步和谐,教学民主得到了体现。李明彦老师的《长城》一课,课前充分让学生预习,整个课堂可以说是一点就通,甚至是不点自通。可见课前的工作做的很多。老师、学生准备都相当的充分。

3、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一是课件设计得非常好,有时代感,体现出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直观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配合严密,恰到好处。比如彭海月老师的《爷爷和小树》一课,恰到好处的课前导入,自然流畅的教学用语,加之课件与教具的有效配合,增加了课堂容量,提升了课堂气氛,起到了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4、各位教师能充分利用无课时间,进行学习、交流与提高。有老教师、青年教师,更多的是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渔洋小学的教育教学氛围在悄然而生。

三、几点建议和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教材文本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用教材教”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被教材所束缚,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活用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 这次教研活动我所见到的教师大都是在教教材,没有进行很好挖掘教材资源。都只是停留在原始的知识传授上,不能“举一反三”不会“牵引”。都是在“授人以鱼”没有做到“授人以渔”。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我认为,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数学教学,不管是英语教学,还是音体美教学,都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在内涵上有两个层次:一是课堂情境,一是讨论情境。所谓课堂情境,是指应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课型所特有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回到课堂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危小敏老师的《酸的和甜的》,左丹丹老师的《哪座房子最漂亮》还有郑铋君老师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等等,课前创设情景的导入与授课内容脱节,体现不了导入的作用,都缺乏必要情景创设,因为学生只有首先入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这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谓讨论情境,是指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的氛围,以设疑激发兴趣,引导求知欲,形成讨论动力,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真正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郑铋君老师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节课的讨论情景就创设的得体、自然,而不是为了课堂的无谓“热闹”而作秀。还有几位教师的课,特别是讨论这一环节,基本上就是“假创设”,毫无意义。这里我要说的是:讨论方式可多种多样,或问或答,或选择重点发言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见解,使气氛活跃,切记不要为了所谓的“热闹”而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

3、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样需要花费心血。其中最需要的、最考验人的就是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持久性。

4、要注意处理好“好学生”与“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个别好同学回答问题不断,后进生则一个问题也不回答,这就是个体差异。这里的个体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发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一组学习中,反应快的学生积极研究、探讨、发表意见,而反应慢的学生则呆坐一旁默不作声,甘做“听众”或旁观者。这种差异势必就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关注反应慢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一些细节,一些具体的方式还有待解决。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让他们相互融合、互相学习,并选出小组长,并告诉组长要团结带领本组成员,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关注,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学懂知识,学会合作。

5、教学基本功和业务素质还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知识是无限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与学历是绝对不成正比。

6、切实做好板书,这里我只谈板书应该注意的几点: A、 板书要为教学服务B、 板书要简洁扼要。C、 板书要完备美观(写好字)。D、 板书要有启发性。这次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一手粉笔字实在不敢恭维,真的要注意自身基本功训练了,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一个学者的形象,而不是一个“草莽”的形象。

7、强化组织教学工作,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组织教学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具有极强的能动性,稍一不慎,他们便开始了各自的活动,我行我素,根本不听你老师在说些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组织教学这一环节,随时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及时地给予调整,以保证教师输出的教学信息能准确地传输给每一个学生。不能“你上你的课,他搞他的事”。这次教研活动,特别是低年段的教师普遍都存在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课堂组织教学呢?

第一:教师自身形象、语言和情感体现是前提条件。

1、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

2、高度的语言艺术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教师常常会使用名言、警句、比喻、夸张、歇后语等,使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幽默感”是教学语言中的调料,使课堂活跃起来充满欢快与生机。

3、情感是构成教学语言的内在因素。

第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美的课堂导语,像一快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如到课堂中来。比如陈泉汐老师的《学会看病》一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偷懒、打瞌睡,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巧妙组织课堂,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情绪。如彭海月老师给小组还有个别同学画红花、发红花,等等。

第三:修炼完美的教态。

所谓教态,就是教学姿态,正确的教态是庄重大方,亲切自然,热情奔放,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我是优秀的,我是值得信赖的,我的举手投足都是值得你们去模仿、去效仿、去学习的。这样的老师才有吸引力嘛!切记不能扭捏作态,不知所云,畏手畏脚把老师的自信搞所剩无几。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谈到这里。

敬爱的各位教师,我们渔洋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新教师应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 ,认真对待每节课,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有所提高,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4.11.17

上一篇:幼学纪事学案下一篇:银行员工述职报告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