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建设方案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组织文化建设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组织文化建设方案

城市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探讨

【摘要】文章将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解析施工期交通组织的制定过程及制定原则。为制定出完善的交通方案,首先应该从区域路网开始着手,比较施工路段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充分利用施工特点,分析相关交通组织措施,基于此,进一步分析微观交通组织方案。结尾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实例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 交通组织; 设计原则; 方案评价; 实例分析

【中国分类号】U415.2【文献标志码】

A

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是设计单位根据前期设计图纸,对施工路段进行细部处理,包括施工进程、封闭方案、限行方案、交通控制、线路迁改,便道设置等工作。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是道路开工建设单位提请交通管理部门报批的依据,也是为了减少由于道路施工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施工期间道路和交叉口的管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改道安排及路线推荐方案,公交线路调整方案等[1]。结合道路施工要求和交通安全管理设计的要求,探讨如何做好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工作,预防和遏制施工路段交通堵塞与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尽可能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通行。

1 城市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原则

1.1 慢行交通优先通行原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慢行交通优先通行的原则,而行人、非机动车及公交等车辆就是典型的慢行交通。在跨江、跨河、跨铁路的桥梁及隧道改造施工中,行人及非机动车一般是不能允许改线,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慢行、减少绕行或者不绕行。而公交车辆原则上也是尽量减少改线的,为了保证民众出行便利,需要充分保证在公交服务范围内的稳定性。但必要时也会对公交进行改线,若如此,则要在原站点的位置上为民众提供指引性的交通提示,并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及发布公告,对工程路段涉及到的公交线路改道位置,专门制定公告,提醒民众公交改道,同时利用网络进行及时宣传,尽量减少对群众出行造成的影响。

1.2 “借一还一”原则

对于需要改扩建的道路,通常表现为现状交通流量较大,且这些路段通常处于交通要道,若工程施工占用的道路空间,且工期较长无法及时退还,将会对现状道路交通造成直接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局部交通造成严重拥堵。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在道路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提前修建临时的交通便道,坚持“占一还一”原则,保障区域交通通行顺畅。在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硬化部分绿化带或人行道的方法,按照“借一还一”或“借三还二”的措施,铺设车辆临时通行道路,以减少交通拥堵。但同时还需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道路原状。

1.3 施工稳定及适应性原则

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施工围挡变动频次,使路段具备一定交通适应性,根据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进度要求,合理分配既有道路空间,不可造成围挡闲置等情况。若出现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应及时对施工路段进行修复,短时间内恢复交通顺畅。其次要求标志牌设置应醒目、明确[2]。

2 城市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封闭方式

2.1 完全封闭施工路段

一般采用完全封闭施工的路段,都是基于该段处于人烟稀少及交通需求较小的路段,或者是施工工艺要求,不允许路段施工出现中断及裂缝,但此种封闭方式有可能造成附近区域范围内的交叉口、路段甚至区域性的交通拥堵。其对城市交通通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道路完全断流,车辆需绕道行驶,增加了其他道路的交通压力,并有可能导致相接道路成为断头路;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包括停车库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影响两侧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需调整途经的公交线路,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改变现有的交通设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3]。由于完全封閉施工会造成施工路段交通完全中断,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大,因此采取完全封闭道路施工的交通组织需结合实际情况设置。

2.2 半封闭施工路段

道路部分被占用,容易形成交通堵塞,道路通行能力减少;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包括停车库机动车和行人的出入、影响两侧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公交停靠设施可能需迁移,增加了市民的出行距离、对周边的交通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3]。由于半封闭施工影响,车辆通行需依托周边路网进行疏导分流。必要时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对行人进行疏导分流。

2.3 基本不封闭施工路段

基本不封闭道路施工是指只施工道路边缘的人行步道、绿化带等区域,几乎不占用道路或者局部范围内施工道路,对现状大道交通流影响几乎可以不计的施工方式,一般只考虑对慢行交通的疏解。

3 施工期间交通影响分析

城市道路施工时,由于多数要采取全封闭或半封闭的交通管制措施,不但经常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也带来了诸多事故隐患,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路段施工时有时阻断交通,车辆不能顺利进入施工路段被迫向其它路段分流,这部分影响是道路施工时的最主要的交通影响。

3.1 施工路段对沿线单位出行影响分析

城市道路在制定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之前应调查沿线小区情况,包括入住率、车辆保有量、早晚高峰进出量、停车位量等对交通产生影响的因素。施工段沿线包含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单位,应提前发出公告,引导接送学生车辆停放附近大型停车场或临时停放周边小区,保证道路顺畅,人员安全。必要时安排辅警指导交通,允许车辆即停即走。

3.2 施工路段对片区路网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施工段所在片区的该路段通行能力急剧降低,根据调查流量数据,对该片区道路进行影响评估,对周边道路实施全天单向通行或高峰时段单向通行措施,保证路段正常通行。施工段位于片区非干道,可安排辅警或设置绕行牌在关键节点引导车辆及时分流,尽量避免车辆进入施工段对施工造成影响。

3.3 施工路段对过境交通影响分析

(1)施工段采用全封闭方式施工,建议提前安装绕行牌,提醒各方向车辆及时绕行,并在交通节点安装相应交安设施,避免车辆误入施工段。原则上绕行线路多于两条且避免多方向绕行线路出现重合。

(2)施工段采用半封閉方式施工,且剩余路幅不足以保证高峰时段车辆正常通行,建议采取安装绕行牌方式引导车辆绕行,不强制设置交安设施但需增加绕行牌设置量,并在施工前进行及时的宣传。

(3)绕行线路不足以承担绕行车辆时,需对绕向线路进一步优化,考虑远端绕行与近端绕行结合,保证绕行线路的正常通行,不可造成进一步拥堵。

4 交叉口处交通组织方案

在同等的条件下,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市民、公众交通的需要,即公共交通的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公交优先,方便广大市民群众的出行。在进行道路施工时,要尽可能地为居民的出行提供必要的行驶路线,尽量避免绕行线路,尤其是对行人、骑自行车者等交通弱势群体。同时适当考虑残障人员的出行需求。

道路的施工范围如果包含有交叉口,则交叉口应作为道路施工交通组织的重点设计内容。交叉口作为多条道路的交汇点,在施工期间将承担较大的交通压力,其畅通程度也将直接影响着整条道路的服务水平[4]。

(1)调查所在交叉口两条或多条道路的等级,分时段分地点调查交叉口早晚高峰、平峰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流量,再根据交通情况在交叉口调整信号配时,对于交叉口呈现显著特征如直行车辆远远高于左右转车辆数且周边道路有条件绕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禁止左右转或者禁止掉头等交通管理措施,同时应在此区域设置满足行人出行的交通便道。

(2)各进口道的各相位高峰流量均达到饱和状态,但早晚高峰却呈现潮汐现象的交叉口,可以考虑分时段设置单行线或可变导车道,最大程度较少施工队高峰时期出行影响。

(3)对于部分被压缩后呈现畸形交叉口形态的道路,应在其前后道路合理地设置隔离带、交通岛或进行物理渠化,并设置地面导流线,引导车流有序变换车道和转弯[5]。

(4)施工期间,一般会在交叉口设有围挡设施保障安全,在进行临时围挡设施搭建的过程中,应对交叉口视距进行检验,对视距产生严重影响的围挡设施应尽量减少设置或者设置通透式围挡。

(5)交叉口和正常路段的合理衔接,由于车道宽度、横向干扰、道路线性的变化对于交叉口和道路衔接都将产生影响,应保证进口有序、出口通畅、有路可通、衔接过渡平顺。此外,在注重线性平顺的同时,还应考虑道路平整度,避免出现车辆跳车等现象[6]。

5 路段处交通组织方案

当道路施工仅在路段范围内,不包含交叉口且距离交叉口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忽略施工范围对交叉口的影响时,仅考虑施工期间对路段的道路交通影响情况[7]。

(1)根据施工路段限速,分别在施工区前1 000 m、500 m、200 m设置施工警告及限速标牌,逐级限速,并在施工端头的显著位置处设置交通标志,用以警示车辆和行人前方路段将进行道路施工,或前方路段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使车辆及行人根据路况进行相应地调整。

(2)若受道路施工的影响施工区域的道路宽度变窄。则需要根据实际道路情况重新划分车道,减小正常路段的宽度,或利用道路余宽保证车道数的平衡。除此之外,当车道数减少时,在车流发生合流、分流以及交织处要留有足够的减加速长度。

(3)在施工路段范围通常需要设置围挡,既可以减小道路施工区间对正常行驶车流和行人的影响,又可以保证施工区域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工环境相对封闭独立[8]。

(4)若施工路段较长,可根据施工需求,逐段打围,逐段施工,且在视距受影响或人行过街流量较大时设置通透式围挡,并完善相应的交安设施。

(5)在车辆驶离施工路段后,需要设置相应的限速解除标志、施工限制解除标志等,用以引导车辆行驶至正常路段。

6 交安设施安装及协警

(1)交安设施的制作需要严格按照GB 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有关交通标志标线的要求,安装时不可对现状交通标志造成干扰,也不可与现状标线产生矛盾。绕行牌的安放应严格遵循明显易识的原则。

(2)协警安排需严格按照《**市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指引》相关要求,在施工段端头、沿线重要节点安排辅警进行驻守,对交通进行及时疏导。若施工段较长,也需安排人员进行巡线,对交通事故进行及时处理。

7 工程实例

7.1 工程背景

武汉市洪山区铁苑路(现路名标识为铁园路)改建工程,其工程目的以完善洪山区路网体系,提升区域交通条件,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促进区域开发建设。本工程西起铁机西路,东至铁机路,不含铁机路、铁机西路路口,本次实施长度295.66 m,总工期299 d。

7.2 工程内容

铁苑路(铁机西路~铁机路)计划改建为双向两车道,两侧各2.5 m宽非机动车道及2.5 m宽人行道,红线总宽20 m。并在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排D400污水管道及一排D1000~1200雨水管道,分别位于道路中线两侧,管道中线距离道路中心均为1.5 m。

7.3 占道情况

因任务较重,同时考虑周边居民出行,计划分两期施工:第一期(154 d):占用铁苑路(铁机西路-铁机路)全线北侧10.5 m宽路面施工机动车道、污水管道,南侧剩余9.5 m宽路面供车辆双向通行;第二期(145 d):占用铁苑路(铁机西路-铁机路)全线南侧10.0 m宽路面施工机动车道、雨水管道,北侧利用修建完成的6.0 m宽路面供车辆双向通行,行人及非机动车利用修建完成的2.5 m人行道通行。

7.4 交通影响评估

铁苑路铁机路路口现状为无信号灯管控路口,铁机路高峰双向流量1 188 pcu/h。铁苑路双向高峰流量约620 pcu/h,单向高峰流量约440 pcu/h。流量分析:现状铁苑路主要承担周边小区到达性交通,施工时需与周边小区单位协调,保障居民出行。

7.5 交通组织方案

7.5.1 第一期

(1)占用铁苑路(铁机西路-铁机路)全线北侧10.5 m宽路面施工机动车道、污水管道,余侧剩余9.5 m宽路面供车辆双向通行。

(2)在西侧围挡处与铁机西路连接,供车辆形成循环进出。

(3)所有出入口安装相应禁令标志、沿线安装禁停标志,小区出入口处倒边施工。

(4)行人在保利蓝天国际幼儿园以东利用现有建筑退界空间通行;以西利用非机动车道通行,并安装相应指示标志。图1为具体的围挡方案。

7.5.2 第二期

(1)占用铁苑路(铁机西路-铁机路)利用修建完成的6.0 m宽路面供车辆双向通行,行人及非机动车利用修建完成的2.5 m人行道通行。

(2)小区出入口处倒边施工,保证居民车辆出行,并安装出入口警示标志。

(3)沿线安装禁停标志。图2为施工第二期的具体围挡方案。

7.6 协警方案

为保障施工区域通行秩序及分流节点稳定,建议在以下2个点位设置6名协警。

(1)铁苑路铁机路路口:1人/班。

(2)铁苑路施工路段巡線:1人/班;具体位置图如图3所示。

7.7 相关建议

首先要提前协调,提前与周边小区、单位上门沟通协调,说明情况,争取得到理解,避免投诉等现象的发生。其次保证照明,确保车辆晚间行车安全。最后要十分注重养护路面,现状路面部分路段凹凸不平,施工前需进行平整,保障居民出行。

8 结束语

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道路改造施工期交通组织也是一项时时刻刻关系民生的工程,也是一项涉及城市交管、市政、城建、施工单位以及沿线单位与居民等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是保障施工期间城市交通有序运行的基础。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不仅要满足施工过程的硬性需求,同时也要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维持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 方棣波,曾松,郁朝鸣.配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C]//广州城市交通规划论文集,2008:185-190.

[2] GB5768—200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

[3] 邓兴栋,甘勇华.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C]//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研究会,2008:12-24.

[4] 汪良旗.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6) : 169-174.

[5] 张郁.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期关键行车设备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7, 20(10) : 116-120.

[6] 吕瑞虎. 城市地铁TBM 施工适应性评价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2017,54(1) : 31-39.

[7] 赵欣苗,向爱兵,刘路. 快慢车运营组织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过能力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17(6) : 200-206.

[8] 郑晓民. 广州地铁5 号线终点站道岔故障模式下的行车组织[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8) : 78-82.

作者:陆蓉 程琪

第2篇: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公路在使用过程当中,为了保障公路的质量安全,需要经常性的养护,在进行养护之时,需要根据科技的发展水平,不断地对养护技术进行创新,从而以便于能够实现公路运营能力的提高,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本文就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为公路的养护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优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为了保障经济的增长速度,使得公路项目的建设逐渐增多。然而,随着公路运行时间越来越久,就会导致公路质量逐渐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将新型的科学技术以及材料应用到公路养护工作当中,通过不断优化养护施工组织方案,提高公路的持续利用率,确保公路的运行安全。

一、选取综合性的养护施工组织方案

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命脉,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公路进行养护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考虑公路养护路段的交通运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公路养护新技术,保障公路运行的畅通性,为公路运行质量以及持续利用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相结合的组织方案,对公路进行良好的养护施工,同时也要注意,在采取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其所应用的环境,结合公路的实际养护施工,确定所需要的技术、材料以及工艺,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公路的养护施工组织的方案当中,从而实现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提高公路养护的效果,有效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实现公路利用率的提升[1]。

在对公路养护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尽可能的选取先进、可靠的技术,同时,也要注意技术的经济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把成本、质量、技术以及社会的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考虑到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当中,通过比较分析,从而选取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

二、选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

由于公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在交通运输中承担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在选取公路养护施工的技术之时,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在对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优化的基础之上,选取出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施工方案,并且,也需要按照预先设计的养护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在确保养护技术的合理以及可靠的基础之上,对施工工艺的相关流程进行优化配置,逐步提高公路养护施工的效率,从而提升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促进公路养护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2]。

在对公路进行养护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对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保障在公路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实现公路养护流程的简化工作,有效降低公路养护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既能够促进公路养护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为公路的安全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在对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的确定过程当中,需要对公路周边的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公路周边的环境纳入到公路养护组织方案当中,使得养护组织方案得到优化,降低周边环境对公路养护工作的不良影响,加快公路养护施工的进度,为公路养护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选取公路养护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从科学化的角度进行考虑,对养护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保障公路的养护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养护工作能力的提高[3]。

公路的养护施工技术与养护施工组织方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组织方案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公路养护技术的配合实施,在技术的支持之下,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公路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公路养护组织方案的配合,通过对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使得相关的是施工单位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提升公路养护的质量,实现公路利用率的提高。

三、制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方案

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养护的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在确保公路养护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下,选取经济实用的组织方案,同时,也要对养护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相关技术进行对比,选取最佳的养护施工技术,从而不断提升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公路的养护工作[4]。

在进行养护的过程当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控制好公路养护的质量,采用较为经济的技术实现公路质量的提升,同时,养护施工单位也要细化工程组织的流程,做好公路养护期间交通状况的分析工作,合理分流交通,尽可能的降低因公路养护施工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的麻烦,例如,在公路的养护施工区域,会导致交通环境出现明显的变化,为了保持交通的畅通,相关的施工单位可以半封闭车道,虽然使得可供行驶的道路变得狭窄,但是能够确保交通运输的畅通性,不至于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可以设置施工护栏,确保车辆的平稳通过;除此之外,由于公路养护施工相对复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实单单位应当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非施工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提高安全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的质量安全成为影响交通运输的重要因素,在公路工程竣工之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公路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要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而在对公路养护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公路所处的特殊地位,这就要求相关的养护单位应当做好公路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运用切实可行的技术,实现对公路的养护工作,提高公路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承君.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2): 1917-1918.

[2]王晋.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姜军.京张高速公路某路段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优化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6):125-127.

[4]杨胜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有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262.

作者:査水根

第3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急处理方案及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水平受到密切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形成的因素出发,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之后从多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問题的预防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措施。希望通过本文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急处理方案及措施提供新思路,推动轨道交通运营体系建设,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现状,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急处理;方案;措施

引言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作为一种特殊性服务行业,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安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形成的主要因素

1.人为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人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工作人员与城市轨道运营系统以外的人员。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城市轨道安全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在实际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中,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的失误造成的。目前,轨道运营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停于表面,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严重不足,以致于当轨道运营出现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做出科学正确的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以外的人员,例如乘客。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基数大,城市实际客流量也相对庞大,拥挤、袭击、跳轨等事故频繁发生。以“拥挤”为例,在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工作中,曾出现乘客被拥挤人流挤出站台,被列车压过当场死亡的事故。此类事故的发生,与相关人员对安全认知的不足、配合程度低以及失误等都有关系。如何提高乘客安全意识与工作配合度成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值得深思的问题。

2.设备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的进行少不了设备的参与,一旦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消防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与信号系统等设施设备共同构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其中消防系统是轨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该系统覆盖面广,涉及喷淋设备、消防栓等方面,为及时控制突发火灾,解决消防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供电系统出现问题,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将会因为车站中用电设备以及配电装置的使用出现故障而瘫痪,危及乘客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信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中相当于“信使”的角色,其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相关信号转变、通信交流的目的,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信号系统则是轨道交通运营的“指挥官”,正因为有了正确统一的信号指挥,列车交通才能高效准时的运行。一旦信号系统出现错误,将导致列车运行出现根本性错误,严重阻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环境因素

在实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中,环境因素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部分。其中外部环境又被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两部分。一个秩序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维持乘客的安全感与依附感,提高乘客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配合度,从而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与管控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无法顺利展开。例如:1995年日本大阪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震,导致该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全面受损,甚至出现列车脱轨事故,人员伤亡惨重。另外,城市轨道运营内部环境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由空间与设施设备等共同构成的人工环境,其包括站内综合环境与作业环境。站内综合环境受噪声、湿度、照明、通风等因素的影响,是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非正常状态,都将会威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减少轨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其根本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降低轨道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如果将管理因素看作一个系统,那么管理的关键则是将乘客、工作人员、设施设备的管理使用等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在这个系统中,工作人员及设施设备都应该被科学管理,一旦管理工作出现差错,终将导致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崩溃,增加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当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控制对设施设备的管理与应用,间接地减少轨道交通事故。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1.加大对乘客与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

当前,在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对乘客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乘客作为轨道交通事故的直接影响者,乘客素质对轨道安全运营具有很大影响。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表示对于乘客阻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工作的行为需要承担安全责任。因此,加强乘客及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2.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人员的培训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管理者绝大多数并未受过专业培训,其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管理部门应根据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在员工培训结束后,聘请专业考核人员对员工进行能力考核,对优秀员工提出表扬或物质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3.引入新工艺、新设备,构建智能化管控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加大设备系统的资金投入,引入新工艺、新设备,采用先进设备及监测体系,构建智能化管控平台,全面监控轨道交通设备运营状况,通过云计算、大数据、PC和手机移动终端等措施,实现“轨道交通+信息化”的全面提升,有效减少和控制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学会借鉴其它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过程中成功案例的经验,采用先进轨道运行设施设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应完善轨道运行设施设备管理及养护制度,逐步实现设备养护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最大程度的提高设施设备养护质量。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急处理方案及措施

1.事故监测与预警机制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的事故检测与预警机制。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营服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警报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中央级、车站级两级调度管理,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的控制方式设置,对全线及各建筑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和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负责实现火灾探测、向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发出火灾警报、报告火灾区域、与ISCS及BAS系统配合或独立实现对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

通过此系统,可尽早发现火灾、实行消防救灾。

(2)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运营服务

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以下简称BAS),对通风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电扶梯、电扶梯动力照明设备等车站机电设备进行正常运营时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以及火灾时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下简称FAS)信号,实现对救灾设施的模式控制。

通过以上系统可及时掌握轨道交通运行状况,并对轨道交通运营数据进行技术整合,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预警机制,对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采取不同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速率。

2.事故应急联动与救援

一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出现突发事件时,相关运营单位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与救援机制,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突发事件危害的扩大,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事故应急联动与救援机制包括应急决策指挥、应急协调部署、分级负责与响应、沟通与动员以及地面公交应急联动五个方面,从多方面切入,保证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最低损失。

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相关规程规范,地铁防灾救援相关要求如下:

(1)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火灾事故救援流程来看,列车在隧道内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或火灾时都尽可能将列车驶入前方车站,在前方车站疏散乘客,利用前方车站的消防设施灭火和排烟。

(2)从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规程、规范来看,美国现行NFPA130中明确规定了两类基本疏散方案,即采用侧向平台加联络通道方案和沿线设紧急疏散楼梯方案。

(3)在救援疏散平台的宽度上,各国的标准不完全统一,美国三潘市BART疏散平台的宽度约为0.6m,德国的相关规程规范规定平台的宽度一般情况下为0.6m。《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5.2.2第6条规定,当区间隧道设置疏散平台时,最小宽度为:单线(设置一侧)一般情况700mm,困难情况550mm;双线(设于中央)一般情况1000mm,困难情况800mm。

从现行的规程、规范还可以看出,在强调事故或救援疏散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相关系统应急联动的配合,建立事故应急联动机制。

3.事故事后恢复与重建

事故应急联动与救援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进行事故事后恢复与重建。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对事故现场造成破坏,想要将其恢复就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应救助与补偿政策,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导致的人际、财产纠纷等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正常进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秩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到的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问题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大对乘客与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资金投入,采用先进设备及养护计划、加快有关轨道交通运营法律法规的制定。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急处理方案及措施可以分为事故监测与预警机制、事故应急联动与救援、事故事后恢复与重建三个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应从多方面出发,全面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最大程度的提高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推动轨道交通运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泉叶.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2]田茂.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建设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3]郑登科,刘桂海,邹胜蛟. 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疏运研究——以重庆市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交通治理与空间重塑——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2020:916-924.

[4]徐钰坪. 市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应急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5]沈菲.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61-68.

[6]邵灌康. 城市轨道交通防踩踏事故预防与安全对策研究[C].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一屆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6:136-142.

[7]龙希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C].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轨道交通学组.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2016.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轨道交通学组:北京国建信文化发展中心,2016:106-113.

[8]余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9]周玮腾. 拥塞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流量分配演化建模及疏导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10]刘华胜.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优化关键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1]李晓玉.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中断事件时客流疏运公交联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2]彭玲云.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

作者:封世洋

第4篇:组织文化体系建设方案2

L公司组织文化体系建设

一、原因分析:

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它是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健康长寿的决定性因素。L公司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归纳几句响亮的口号,设计几个漂亮的形象,远不能构建出强势企业文化。

二、调研诊断:

1、调研的目的:建立以“诚信、和谐”为核心价值观,具有激励、约束、凝聚、导向等功能,以人为本、特色鲜明、兼容并蓄、讲求实效,对内有较高向心力,对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组织文化体系。

2、计划制定:

(1)通过座谈会、现场观察、实地走访及调阅有关文件、资料、档案等措施,广泛收集有关材料、信息和各种情况。了解员工对L公司组织文化建设理解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与加工整理。在必要时,对相关问题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将相关信息有效地整合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地反映多方面内容的整体。

(3)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以中为体,以西为用”,运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分析梳理企业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的相互关系。

3、诊断分析:

总结归纳L公司企业价值观念,构建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以为企业组织确定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解决,提高L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组织建设的重视与理解,努力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文化建设体系。

(1)配合人力资源部同步建设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员工关系等阶段,让员工更具归属感、方向感、信任感,亲如一家。

①培训系统:以时间为节点,竖向规划培训;以职位为界点,横向规划培训;培养内部讲师、储备讲师等人才;作业员、文职、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班组长、技工、高层管理人员等分门别类开展培训;适当开展室外拓展培训。

②员工薪酬福利系统:建立薪酬制度,按岗定薪,以不同的级别,按级定薪,以不同的工作年限,按龄定薪(龄是指工龄);逐步完善如生日、生育、结婚红包、生病慰问、各项津贴、节日物资补贴、住宿条件、保险、体检、娱乐休闲设施等物质型福利。

③员工关系:组织开展座谈讨论会,增强员工、部门间的交流;员工协助计划,针对员工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帮助;设立意见箱,听员工的心里话,倡导员工合理化建议,加强改善管理。

(2)后期规整改善及巩固阶段:定时跟踪检查L公司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遇到障碍想办法改善,找到错误的源头,举一反三;切忌虎头蛇尾,遇到问题马上退缩;持续引进创新,融合新元素,打造适合L公司的文化之路。

三、全新的L公司组织文化体系:

我们需要把一种适合L公司的理念、价值观、精神提炼出来,然后把这些提炼出来的东西深入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心中。公司各层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推动总公司科学发展为目标,结合实际,讲求特色,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服务总公司发展的重要途径,确保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文化需要沉淀,企业文化建设更是一

段比较漫长的过程,只有在大家逐步引导、渐渐完善的途中寻找一条适合公司的建设之路。

第5篇:组织文化体系建设方案1

L公司组织文化体系建设

一、原因分析:

当L公司组织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产生文化沉淀,大到公司的经营活动,小到员工偶然的思想或行为,都是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内容。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固有的具有该企业独有特点的文化形态,对内凝聚着力量,对外展示着姿态。L公司企业组织文化必须加以输理,加以重塑,才能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二、调研诊断:

1、调研的目的:组织文化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L公司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围绕L公司的治理结构、产品与服务、企业的企业家、L公司的资源四个方面的竞争能力的提高来建立组织文化体系。

2、计划制定:

(1)通过闻、问、切三种方式了解L公司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闻,深入企业的内外部展开深度沟通,通过倾听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深度了解;问,通过询问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深度了解,与“闻”同时开展,但侧重点不同;切,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把脉”。

(2)在企业诊断中,由于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和多种方法结合来进行L公司系统诊断。从多个角度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后整合,形成一个大的有机整体。

(3)选择确定L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基本类型,并对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进行设计和规划,以保证所构建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推动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势企业文化。

3、诊断分析: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总结归纳L公司的企业价值观念,构建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以为企业组织确定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全新的L公司组织文化体系。

(1)初期准备阶段:组建L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机构;起草《企业文化制度/手册》直至修订完成;组织各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知识培训和学习并大力宣导,使企业文化概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

(2)将L公司的企业文化分作内部管理、外部营销和商务合作三个模块,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完善实施有效管理,以保证企业文化能起到持续推动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

(3)全面实施、推行阶段:

①创建、丰富L公司企业文化载体:企业内部刊物、企业之歌、企业网站、企业宣传片、企业各类纪录片、大事记,制订员工手册,人手一本。

②规范制度文化:完善程序文件,严格执行;明晰L公司组织架构;规范各项制度、流程、行为准则。

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内部活动如晚会、联谊会、生日会、运动型活动、比赛型活动、知识类竞赛、旅游、聚餐、特别节日活动等;外

部活动如广告宣传活动、商务交际活动、市场营销等;成立业余爱好协会,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三、全新的组织文化体系: L公司的组织文化体系建设工作,要在巩固现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培育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形象文化、服务文化,实现文化理念和文化管理的同步,本着感动员工,感动业主,感动社会的宗旨,立足实际,力求实效,发挥文化促发展的作用。注重: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合作,凝聚合力;加强交流,服务发展。

企业文化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需要L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融合理念,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沟通交流。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要整体指导、安排和布置;L公司的企业文化责任部门要积极策划,着眼未来,全面设计,发挥指导作用;相关部室和各基层单位要按照总公司的统一安排积极配合,认真落实,进一步实现文化力向执行力的转化。企业文化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文化树立工程,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第6篇:组织部文化建设方案

1、增强组织部凝聚力。一个集体要变得强大的话,就要有强大的凝聚力。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组织部内部活动来加强,并随时联系。

2、每一个部门都有很详细的分工。分工明确是及时高效完成任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会议高效,用最简洁的话来讲完所有的内容,并确保大家都已经记下来了,至于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可以在私下讨论交流。

4、组织部成员和团支书之间经常通过短信交流,写短信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最重要的当然是简明扼要,同时也要做到礼貌,使用恰当的问候语和结束语很重要。

5、严格遵守工作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对于组织部更具实际意义,我们要求组织部干部必须自觉的组织工作各项“规矩”,把组织工作的政策原则,规章制度和程序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勇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成为遵规、严以律己的忠实楷模。

6、突出抓好工作创新。开拓创新,是实现组织工作任务目标的不竭动力。一个部门的创新能力往往体现一个部门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组织几次有创意的团日活动,亦或是部门去进行有创意的宣传工作。

7、塑造有组织部特色的品牌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及自身能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部门文化。

第7篇:L公司组织文化体系建设方案

一、原因分析

组织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005年,L公司开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但挑战也越来越大,A发现,企业的发展开始滞后,员工开始大量流失,经营出现瓶颈,这说明组织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变革,不然的话,它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对待“老板文化”,我们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结合员工的需求,形成利于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是充分利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二、调研诊断

1、调研的目的:

了解企业目前所处的真实状态及员工的真实需求,构建新的企业文化前需要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并从中发现企业现有文化问题所在,解决企业出现瓶颈的关键问题,组织企业建立全新的组织文化体系,将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2、计划制定

L公司可以通过组织氛围量表调查、员工满意度量表调查、关键岗位访谈、离职人员信息分析等手段调研员工需求信息并且进行分析,找到L公司存在的问题。然后围绕调查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正当途径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比如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现场观察,实地走访及调阅有关文件、资料、档案等,收集员工需求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上一步得到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工,形成全面的、真实的、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最后,通过分析研究,总结调研的主要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3、诊断分析

经过诊断,得出一下几个原因:

一是部分企业缺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二是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三是注重实际操作而缺乏理性锻炼;四是企业文化和员工的共识还有一定距离;五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

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认识和素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二是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三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四是适当的投入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全新组织文化体系

针对L公司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倡一下构建方案: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保障条件是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所以L公司高层A必须全力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员工,所有员工的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相互作用及融合,形成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全员参与。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各部门的互相配合、共同参与,要有机地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公司内各部门协助共同参与,人力资源部应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培训、考核、评估、选拔与激励机制,并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考察制度的有效性,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要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按L公司文化大纲提出的理念行事,正确地对待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

三、领导带头,正人先正己。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倡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A必须做到一下几点要求:与企业文化相悖的思想和行为,领导者应当首先坚决带头反对,否则文化虚脱,难以树立文化变革的真正权威;领导要带头

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领导要尝试“走动”管理,办公地点不仅仅局限在宽敞、舒适的办公室里,要深入基层、接触员工,实行面对面领导;用人选材“任人唯贤”,跳出“圈子”现象;对待下属杜绝双重标准,“一碗水端平”;领导要学会激励下属、培养下属。

四、言而有信,奖惩兑现:企业对员工的承诺是给予员工的激励,如果只有承诺,没有兑现,即承诺成为„空头支票”,员工对企业则失去信任。所以企业要做到:优秀员工:立一服百;树立模范人物,加以宣传、示范推广;劣迹员工:杀一儆百;用制度规范人,而不是用人去管人。

五、提供沟通的平台:由上向下:关心帮助、培养激励、充分授权、带动提高;自下向上:尊重服从、合理建议、坦率沟通、积极配合;平行式:沟通信任、和谐共处、团结协作、齐心奋进。

六、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病毒查杀法、社会标准法、数据事实法、细节制胜法、企业顾问法、轮岗体验法、品牌积分法、即使广播法等。

第8篇:基层组织建设年方案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和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根据•区委办转发†区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局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农牧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区农牧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同志在武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市、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紧密联系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系统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现状,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全系统基层组织建设。

二、总体要求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以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为主题,突出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全区农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目标任务

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通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切实提升全系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真正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党组织覆盖,形成设置合理、覆盖全面的基层组织体系,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基层党建制度体系,基层需要、群众欢迎的党建载体体系,职能清晰、责任具体的责任体系,主体明确、方法科学的考评体系,经费投入制度化、激励保障长效化的工作保障体系。通过强基固本、提升功能,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化、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1、基层组织得到加强。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党员管理更加规范,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模范作用很好发挥。

2、阵地建设不断巩固。按照“凡是有党组织、有党员的地方都要有阵地”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相关要求加强党员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和为民服务制度。

3、党建活动更加丰富。根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定期开展党内活动。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为目的,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

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有效推动农牧业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四、方法步骤

(一)调查摸底,分类定级阶段(2012年2月底至3月上旬)

从党支部入手,采取征求意见、座谈讨论、党员群众测评等多种形式,重点调查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进行分类定级,确定先进、一般、后进党组织的名单,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分开,接受监督。

(二)整改提高,晋位升级阶段(2012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

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局属各党支部明确整改目标、主要责任和工作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注重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使先进的更先进、一般的争先进、后进的赶先进,努力做到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实现晋位升级。

(三)学习先进,创先争优阶段(2012年6月下旬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

结合庆祝建党91周年和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采取符合实际、简便易行的方式方法进行考察评比,对基层组织 3

建设年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引导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学先进、见行动”,争创一流业绩,争做先进模范,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四)巩固成果,总结提高阶段(党的十八大召开至11月上旬)

要认真总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实践、理论和制度成果,建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局属各支部都要完成1篇以上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经验材料,局党委将对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上报和推广。各类典型材料、总结材料于10月底前报局党委办。

五、主要内容

1、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细化、量化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确定高标准的基层党支部工作目标,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配强各支部领导班子。认真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以“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用人导向好、作风形象好、科学发展实绩好”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议事规则,提高领导班 4

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

3、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机关党建走在前”的要求,把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理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制定机关党组织工作规程,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保障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

4、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把反倡廉教育列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健全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免谈话、述职述廉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5、严格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按照“严格、正常、规范”的要求,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组织目标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员培训制度和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制度等,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各项党组织生活要有规范的原始记录。

6、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党章‣要求和党员发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格相关程序,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坚决落实党员发展公示制、考察制、票决制,实施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推行党委委员列席党支部发展党员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新 5

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教育培训,注重从最基层前沿发展党员,注重发展妇女、少数民族党员,不断发展壮大党员干部队伍,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

7、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按照“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的理念,围绕项目建设抓作风,着力治庸治懒治散,坚决整治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以“三亮三比三评”为载体,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各项制度,规范干部管理,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8、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以•党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廉政准则‣、中纪委有关会议、•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市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等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培训研讨、交流体会等形式,抓好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能力。

9、抓好先进典型培树工作。根据•局委员会集中创建区级基层党建及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2011‟31号)的要求,切实抓好党建示范点争创工作,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示范点。同时,按照•局委员会关于做好定期推优和先进典型推荐上报工作的通知‣(„2011‟25号)精神,建立定期推优机制,积极推荐上报先进典型。通过培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示范引领局属各支 6

部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扎实推进中心工作任务落实。

10、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按照•局委员会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解难题”活动的安排意见‣(„2012‟4号)和•局委员会开展与碌碡村“融合共建”活动实施方案‣(„2012‟5号)精神,全面推进党组织“融合共建”活动,围绕核心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维护稳定等开展经常性党员走访帮扶活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通过驻村蹲点、调查研究、结对帮扶、技术服务等方式,培养锻炼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要利用“三八”、“五四”、“七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及其他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唱红歌、读好书”、党史及农牧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岗位比武、观摩学习、“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服务群众。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局党委已成立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局属各支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定专人,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尽快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工作分工,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认真落实人员、经费、场所 7

等保障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氛围。要对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及时上报,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氛围。要注重先进典型培育,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活动开展。对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3、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取得实效。局党委将定期、不定期对各支部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活动开展的成效以及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局属各支部要结合实际,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推动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第9篇:基层组织建设整改方案+

2012年太平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年整改

方 案

自全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我村结合实际,对照建设“六个好”党支部标准,查找目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充分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广泛地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并对征求来的意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党支部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整改事项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平时比较强调客观原因或忙于事务工作,放松了对党员的学习要求,导致政治水平不高,理论根底不深,洞察力和敏锐性较差,考虑问题的高度不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2、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党支部建设“重形势、轻实效”。党支部贯彻执行党内制度的力度不够,注重形式比较多,讲求实效比较少,存在着制度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不牢,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激情有所降低,对搞好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不够。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工作中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与群众沟通和交流不充分。

4、活动开展少,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组织活动开展难,组织生活得不到保障,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支部组织开展争先创优主题活动少,未能很好地激发出党员的工作热情,共产党员的朝气、先进性在工作中表现不突出。支委成员与党员之间思想沟通少,对党员的思想状况和需求了解不够,特别是对离退休党员、干部关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组织的温暖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整改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巩固和扩大县乡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目标,切实解决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振奋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为全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整改措施、责任及时限

1、关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的问题。

整改措施:①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支部建设的首位,切实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使党员努力做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②是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党能力,进一步拓宽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③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学习内容、时间、人员的落实。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天,并做好学习考勤和纪录,注重学习效果的提高。④是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及县委举办形势报告会、理论讲座等,帮助党员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⑤是开展党员学习交流活动,每个党员每年至少写1至2篇学习体会,并适时召开学习交流会,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⑥是加强对党员学习的指导和督查。党支部每半年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情况予以通报。

整改责任:莫权、王继武、莫通美。

整改时限:已经从2012年4月始执行,并将长期坚持。

2、关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的问题;党支部建设“重形势、轻实效”。

整改措施:①是坚持不懈地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提高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②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使党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走在前列。③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在人们普遍重视物质利益的环境下,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是突出正面典型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用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教育党员,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并及时挖掘身边涌现的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用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教育党员,使机关党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⑤是经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适时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参观、观看革命传统电教片、请英雄人物讲传统、请专家讲党课等形式,教育党员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振奋革命精神,永葆先进性。

整改责任:莫权、王继武、莫通美。

整改时限:已经从2012年4月始执行,并将长期坚持。

3、关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的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教育引导党员充分认识开展党内批评是纯洁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是克服不良作风,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每个党员开展党内批评的自觉性。二是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深度,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开展批评与维护党的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关系;处理好开展批评与维持团结,揭露问题与维护形象,敢于直言与维系感情的关系。三是从提高个人修养的角度,教育引导党员努力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勇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不以关系代替党性,不以感情代替原则,真正做到“自我批评真心真意,开展批评实心实意,接受批评诚心诚意”。四是坚持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在党支部内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帮助。同时,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切实防止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评功会”和“牢骚会”,确保实效。五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党员干部述职、评议和讲评制度,敢于揭短亮丑,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表扬那些敢于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以实际行动促进党内批评的深入开展。六是支部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体交心谈心活动,形成一个“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团结活泼的氛围,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整改责任:莫权、王继武、莫通美。

整改时限:已经从2012年4月始执行,并将长期坚持。

4、关于活动开展少,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组织活动开展难,组织生活得不到保障,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整改措施:一是我们已经按程序对支部进行了改选,调整了支部书记,增设了两名副书记和委员。随着支部力量的加强,将进一步理顺支部工作思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支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支部改选后,已经开展了2次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效果很明显,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在逐渐增强。二是建立健全支部工作新机制,规范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在支部内开展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学习意识、表率意识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员同志通过学习形成共识。三是建立谈心制度,支部委员多与党员同志交换思想,多听取党员同志的意见,每年至少要与分工联系的党员谈心一次,调动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整改责任:费玉芳、任远鸿、罗义生。

整改时限:已经从

2005年4月始执行,并将长期坚持。 中共太平村党支

2012年5月24日

太平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方案

自全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我村结合实际,对照建设“六个好”党支部标准,查找目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整改措施和方向,从而使整改做到有的放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平时比较强调客观原因或忙于事务工作,放松了对党员的学习要求,导致政治水平不高,理论根底不深,洞察力和敏锐性较差,考虑问题的高度不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2、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不牢,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激情有所降低,对搞好村里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不够。

3、党支部建设“重形势、轻实效”。党支部贯彻执行党内制度的力度不够,注重形式比较多,讲求实效比较少,存在着制度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问题。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工作中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与群众沟通和交流不充分。

5、活动开展少,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支部组织开展争先创优主题活动少,未能很好地激发出党员的工作热情,共产党员的朝气、先进性在工作中表现不突出。支委成员与党员之间思想沟通少,对党员的思想状况和需求了解不够,特别是对老党员、干部关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组织的温暖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6、是党内活动开展少,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组织活动开展难,组织生活得不到保障。

二、整改措施、责任及时限:

1、继续抓好制度建设,规范党支部成员的行为。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因此,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密切党群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村党支部须继续抓好制度建设,并要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好有章理事的问题,以制度来保障党支部的工作,规范党支部成员的行为。特别要切实实行村务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按期公开,以此来保证广大村民参与村务决策、管理民主权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促进村上各项工作。同时要坚持和完善“三项制度”、“一讲二评三公示”、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 整改责任:代诗祥

整改时限:已经从2012年4月始执行,并将长期坚持。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后备干部干部队伍建设。今年发展35岁以下党员3名。要坚持贯彻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重点在有文化、有能力、有威信,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增强活力,逐步改善党员老化的状况。对能够进入党支部后备干部的党员,支部成员要采取一带一措施,对后备干部实行传、帮、带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党支部建设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对年龄偏大的党员主要是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起好传、帮、带作用。 整改责任:莫权

整改时限:已经从2012年4月始执行,并将长期坚持。

3、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整改措施

按照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对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工作要求,市规划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整改工作在督导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认真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整改工作”为主题,以建设文明机关为标准,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规划为重点,扎扎实实的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工作。5月23日,市规划局为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调查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不让自查工作流于形式,真正查找出问题并加以整改,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发放征求意见表38份,收回38份,同时召开全体党员座谈会,进一步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认真梳理,共整理出7条,为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工作的落实,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剖析,找准症结,制定整改措施如下,请支部及各科室队、分局、城规委办认真落实。

根据县乡党委文件精神及要求,我村党支部认真对照支部在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计划和实施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党员自查和互查、群众监督、行政督导等多种形式,查找制定出本支部存在的三点需要整改的突出问题,具体整改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始终贯穿执行教育部“五个一”的工作任务,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结合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实际,认真查找支部和每个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

有16名党员,35岁以下有11人,占比例结构的68%,这样人员结构的迅速变化和支部活动开展间的矛盾也突出起来。年轻党员需要成长和历练的空间、时间,更需要经验的指导。有时由于缺乏大胆进取的工作激情,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在很大水平上还局限了年轻党员的工作发展。

一、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整改目标,强化意识,明确责任

(一)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抓住机遇,实现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要树立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树立紧迫感,增强自觉性,通过整改调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全局的一种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二是对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设梳理后,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人,把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好整改,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抓好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党员干部职工服从大局,公道正派,大公无私,自觉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认真听取广大群众对城乡规划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城乡规划的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规划”,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城乡规划工作的满意度。

二、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一)对继续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坚持每周的党员政治学习问题

加强学习,坚持每周党员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帮学等方式,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基本路线、工作方针、目标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责任意识。

(二)对继续做好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问题

进一步改进“三会一课”学习方式和手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个别谈心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督促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履行好工作职责,在工作中作好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问题

党支部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适时组织全体党员到水钢、矿务局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对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规划服务工作问题

继续加大对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做好规划服务工作。一是完善市规划局网站,充实相关内容,使之成为市民了解城乡规划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二是加强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工作,实施“阳光规划”,在全面推行“一书三证”批前、批后公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批后动态监督管理。三是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秩序,提升城乡规划工作满意度,使市民和服务对象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地了解城乡规划工作,进而理解、支持和参与城乡规划工作。

(五)对及时表彰工作中涌现的党员先进模范事迹问题

经常深入各科室、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和发现好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在城乡规划系统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六)对组织党员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的困难和疾苦,视人民群众的事为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

城乡规划工作事关城市建设的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为人民做好事、干实事。

(七)对建议设置党员工作示意牌,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问题

广泛接受业主和服务对象的监督,继续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党员干部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进一步好转,市规划局将设置党员工作示意牌,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上一篇:国旗下的演讲稿国庆节下一篇:怎么做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