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2023-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习低碳经济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学习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再谈学习《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体会

党和政府一直把非公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高度加以周全考虑、统筹把握。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战略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更是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出了系统、科学、全面的阐述,并在2003年的宪法修正案中,以国家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制度中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作用。这次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党对发展非公经济的精神全面系统地落实到了政府具体的行动当中,是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2003年以来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等重要原则表态的具体化。《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国非公经济的新发展创造了机遇,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手段与举措正从分散的政策支持转为总体的制度保障阶段。这标志着非公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我国非公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到2004年底,全省现有总资产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903家,注册资金亿元以上民营企业218家,民营企业集团672家,全年实现产值或销售总额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850家。尽管在《若干意见》出台之前,浙江部分民企早已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尝试,如试水金融领域、投资基础设施、进军垄断行业、涉足社会事业领域等。正当急需政策指导、指引和支持的时候,《若干意见》的出台,反映了企业家的心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豁然开朗,由过去带着疑虑的有意无意的探索,变成了今天目标方向明确的有意识的探索。

一、《若干意见》的出台必将开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我国经济社会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若干意见》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从而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

过去非公有制经济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上的障碍;市场准人的障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同时增加了市场准入成本和投资风险,从而限制了非公经济的生存空间。其结果是一些行业领域过于垄断,一些行业领域竞争过度,其结果是降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同时,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若干意见》确立了“公平竞争”和“平等待遇”的基本原则,摒弃了“企业成分论”,体现了多种所有制“和谐发展”的精神要旨。其中,“五个允许”和“两个鼓励”一方面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消除了民企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战略困惑,提高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将非公经济作为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民企和国企之间的优势互补,民营企业的市场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决策机制有利于激活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因此,《若干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开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进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

二、《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民企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若干意见》确立了非公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一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五个允许”和“两个鼓励”为民营企业拓展投资领越、整合市场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上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完善对非公经济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改进政府对非公经济的监管方式,加强对发展非公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等规定,有助于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健康成长。

《若干意见》还明确指出:“非公有制企业要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挑战,资源要素的制约日趋明显,价值创造方式和技术上的相对不足日益凸现。《若干意见》的这些内容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精神相一致,与当前宏观调整继续深化的要求相一致。这也是《若干意见》对民企发展提出的要求之一。

从操作层面来看,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多。首先,允许进入不等于就一定能进入。尽管有了“五个允许”和“两个鼓励”,但因起点不同,民营企业未必能够获得均等的市场机会。其次,进入后不等于就一定能够进入到位。《若干意见》贯彻中部门的具体执行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新路障”,都需要考虑。这些是民营企业进入新的开放领域要细致考虑的现实问题。

从深层次看,《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民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民营企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增强法律与规则意识,依法经营,规范自身行为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品牌能力;同时,要善待员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简而言之,《若干意见》之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市场经济必在其中加快发育与完善。政府转型继续提速,促使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加速成型,这是机遇。同时,民资与其他资本之间、不同经济形态之间的竞争发展态势也更趋复杂化,更呈多样性。民企要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2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清楚的理解师德的内涵,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活动,使我认识到:它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教学好、服务好、师德好,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活动的重点是:弘扬“一种精神”:深入贯彻领会“忠于使命、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创新争先”的时代内涵,要求我们勇敢面对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以转变干部教师的作风为抓手,坚持“认真扎实、务实创新”的工作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解难题,狠抓任务落实,在务实创新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活动要求突出“三项重点”:一是把转变行政部门的工作作风作为重点,行政领导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虚心听取学生和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钻研管理业务,做到以身作则,努力做到管理得力、得法,工作不拖拉。二是把转变教职工对学生和家长的态度作为重点:全体教职工要做到和蔼对待每一位学生,热情、耐心与每一位家长交流,做到事不分大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周到服务,真心实意为学生发展着想,为家长排忧解难。三是把转变后勤人员的工作作风作为重点,后勤人员要树立全方位育人的观念,配合教师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为学生做好生活服务,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本次活动要求解决“四个突出问题:”一要坚决杜绝教师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二要杜绝不备课进课堂、课堂上随便讲、酒后进课堂的行为:三要坚决杜绝有偿家教的行为,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务,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及其其它商品等行为:四要坚决杜绝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话难听、脸难看,指责、训斥学生家长的行为。工作中要形成“严、细、实、活、新”五字作风:“严”就是要对自己、对学生严格要求,工作上要严谨:“细”就是要求从细节入手,细致入微地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实”就是工作要务实,不打折扣地落实好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活”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满激情;“新”就是创新管理,主动工作,不断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师德也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教师理应是思想好、行为端、知书达理、礼让三先、谦和恭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而当他们与教师发生争执时,他们可以骂脏话、说粗话,甚至可以大打出手,而教师不行,他们动辄会说:“哼,还是当老师的。”用一种有色眼睛看待教师。说到这儿,自然就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团场大面积种植棉花,一到棉花采摘阶段,上至八旬老人,小到十岁的小学生,个个争先,人人上阵,那叫一个忙呀!可惜那年我带着四年级学生一上阵,就遇上了一个刁蛮的户主,为了少些麻烦,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质量第一。但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户主就是不领情。特别是在过秤时,户主更是百般苛刻。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派人参与过秤,采取寸草必争、寸土不让。

六年后又到了拾花的季节,我们又一次不期而遇,可这次我们之间的合作默契了许多,没了之前的吵闹,多了些许理解。在拾完花退出地的那天,女户主破天荒地给我鞠了一躬,连说:“谢谢啦!谢谢你们的帮助,要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呢?真的多谢啦!”想想也是的,那年劳力那么紧张,很多承包户都找不到拾花的人,要是没有我们,还真不知她咋办呢?最后,她笑着打了我一拳,我也微笑着捣了她一捶。然后我们哈哈大笑,我还打趣说:“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不打不相识呀。”“以后还叫不叫我们来拾?”她的头像鸡叨食般不住地点着,连说:“叫拾,叫拾。”哈哈哈……就这样,那一刻笑声、欢呼声回荡在棉田上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作者:吕辉

第3篇:意识形态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一个政党要执政兴邦,就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夯实共同奋斗的精神根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1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

作为院党支部书记,是抓本院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党中央着眼党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因此在思想上必须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意識形态工作中做到高度重视,充分认清当前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到有责、负责、尽责。一是明确责任。抓好本院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领导干部的应有责任,作为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本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责任目标管理重要内容,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组织学习,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阵地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和末端落实,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为全院发展凝聚强大的正能量。二是落实制度。以深入贯彻实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不断加强本院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建设,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普遍建立意识工作责任制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按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本院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规定等,使之更加实际、更好遵循、更易操作;同时,要更加压紧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明确奖惩办法,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使更多党员、干部真正参与到意识形态工作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带头人、模范者。

2 突出意识形态工作的学习引导

学习态度折射出工作态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材料浓缩了正确的历史经验,学习正确的历史经验是避开陷阱、少走弯路的最好方法,是指导工作开展、把握工作方向的最佳依据。特别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更要以学为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是选好学习内容。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湖南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湘西自治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分工》,重点突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着力深化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教育。二是定好学习计划。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学习计划和理论学习重点内容,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确定理论学习重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州交通运输局组织的集中学习,落实支部每月组织集中学习,参加红星云及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通过反复学、扎实学、重点学,做到理论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确保将精神深刻领会,确实把学习成果转化贯彻到工作中。

3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引导

始终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当作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美丽湘西建设等,坚持重点宣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创新宣传载体,积极拓展宣传平台。一是坚持思想导向宣传。坚持政治高站位,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综合运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精心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贯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增强认同、增强自信,凝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合力。二是高标准开展阵地宣传。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质量设置固定的宣传阵地,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美丽湘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活动,制定主题党日方案,设置横幅标语,举办党建知识竞赛,制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做到楼梯过道有宣传、院落坪场有宣传、进村入户有宣传、施工现场有宣传,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一线。通过宣传引导,不断扩大意识形态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社会正能量在民群众中的感染力、吸引力。

作者:向昌德

第4篇: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公共课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通过培训学习,对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了更多认识

(一)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两者的内涵及相同点 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指人、自然资源、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来发展,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从上述概念来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模式,都是当今会极力推崇的发展新方式,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但两者的概念、内涵以及实施机制既具有相同之点,也存在不同之处。两者的相同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转变的发展模式。传统经济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为其主要特点的,是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扩大,这种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从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化石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都是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全过程的重大。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贯穿于经济的全过程。在生产领域,循环经济要求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减量化,并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弃物实现再利用;在消费环节实现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进而实现全过程的低耗、低排目标。低碳经济要求生产环节消耗更少的碳能源,多使用清洁的替代能源以维持生产的能量供应,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消费环节减少以化石作为能源的消耗,代之以消耗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形成低碳的消费模式,进而实现全过程的低碳目标。

第三,都是涉及面广且相互衔接的系统工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涉及到整个经济会发展的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需要全会参与的重大,而两种发展模式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在工业生产领域,减少包括石油、煤炭在内的资源投入,既是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既可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也可减少石油、煤炭等燃料的消耗,都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追求的共同的节能降耗目标。

第四,都是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证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技术的配套,循环经济要求循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重大突破都将成为两种发展模式的强大动力。同时,两种模式的推广运用都涉及到生产、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经济结构上要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改革,在消费环节要制订产品市场准入和一系列标识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是两种模式得以推行的保证。

(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两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从上述分析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根本宗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制度和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会经济模式转型,实现经济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但两者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侧重点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的背景。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的配套经济策。主要是为减少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废弃物减量化、源头削减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致力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的模式。二是针对的重点。在切入点方面,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进而建立起全会减少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产业导向方面,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在技术运用方面,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在地区布局上,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寻找替代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三是实施的方式。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强调要建立全会的发展模式,如果在全会倡导少消费化石能源,就是建立低碳会的概念,如果在全会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就是建立循环会的概念。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后也得到国际会的呼应。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成为国际合作机制的内容。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循环经济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以循环技术的联合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合作研发、技术援助已形成相当规模。

(三)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实施应两者兼顾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会的过程中,保持经济会平稳较快发展,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不可避免。采取经济会发展的新模式势在必行。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关键要以获取务实的效果为前提,也要以全会的共同参与为基础。

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同样应予以重视,这两种模式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也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而是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加以推广运用,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促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会的产业基础、制度基础和会基础。

加强试点及推广工作。继续完善循环经济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应用;设立低碳经济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工作机制。

加强分类指导。如在一些化石能源高消耗地区和行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改进消费方式等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对一些消耗金属矿以及砂、石、土、岩等非金属矿消耗大的行业和地区,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原材料消耗,加强产品的循环再利用,以实现循环型经济结构的形成。

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通过技术攻关,突现重点突破,建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技术标准和市场标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借鉴和利用两种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实施应比翼齐飞

二、通过培训,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

据有关部门调查,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气温增高0.5摄氏度。温度上升直接导致冰川融化。冰川消融会使海平面升高,较低地势的海岛及海洋沿岸城市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联合国曾发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按目前状况持续千年的话,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想想看,那时候到处将汪洋一片,还有我们人类的栖息地么?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低碳、减排势在必行。

低碳、环保并不是空泛的概念,节约一张纸、少买一件衣服、电视亮度调低一点……这些行为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我们每个人稍作留意就是在为环保做贡献。“低碳”就在你我身边。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私家车也越来越多。汽车带给人们的好处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说上下班可以节省时间,周末或者假期全家人可以一起外出郊游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但伴随汽车增多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来。汽车尾气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碳化物、硫化物等都会影响空气质量,破坏臭氧层;同时,汽车引擎工作起来会产生很高的热量,无形中也会让气温升高;在上下班高峰期,很多车都会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有的汽车还上了便道、人行道,让行人寸步难行。如果有车的人们能够每周少开一天车,出行变成步行或者公交,不但环保还健身呢。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我想城市空气就会更清新,蓝天就会多一些!

人人都知道水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而对于节约用水您又是怎样做的呢?在学校里,有些师生洗完手就跑,根本不关水龙头,让水哗哗的流掉;在洗澡池,也有人开着淋浴喷头一直冲;跑冒滴漏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滴水可以穿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的现象不知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又有多少水白白流失!我们饮用的每一滴水都是经过除污、净化等很多道程序才能喝,浪费一滴水,无形中也在浪费电、浪费其他资源,请所有人都爱惜我们生命之源吧!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明天的地球一定会更美好!

(2011年9月9日)

第5篇: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知识培训

心得体会

王金玲

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知识的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低碳经济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浅要地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进一步加强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1.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为低碳经济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密切关系

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指人、自然资源、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来发展,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从上述概念来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模式,都是当今会极力推崇的发展新方式,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转变的发展模式。传统经济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为其主要特点的,是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扩大,这种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从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化石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都是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全过程的重大。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贯穿于经济的全过程。在生产领域,循环经济要求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减量化,并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弃物实现再利用;在消费环节实现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进而实现全过程的低耗、低排目标。低碳经济要求生产环节消耗更少的碳能源,多使用清洁的替代能源以维持生产的能量供应,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消费环节减少以化石作为能源的消耗,代之以消耗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形成低碳的消费模式,进而实现全过程的低碳目标。

第三,都是涉及面广且相互衔接的系统工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涉及到整个经济会发展的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需要全会参与的重大,而两种发展模式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在工业生产领域,减少包括石油、煤炭在内的资源投入,既是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既可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也可减少石油、煤炭等燃料的消耗,都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追求的共同的节能降耗目标。

第四,都是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证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技术的配套,循环经济要求循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重大突破都将成为两种发展模式的强大动力。同时,两种模式的推广运用都涉及到生产、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经济结构上要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改革,在消费环节要制订产品市场准入和一系列标识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是两种模式得以推行的保证。

二、学以致用,在教育教学中贯穿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利用教师这个职业特点,向学生传播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知识,教育他们改变观念,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的好习惯,并通过他们向家里、社会传播低碳知识。

1、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从小事入手,规范和约束学生的各种行为,努力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向学生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知识,教育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开始,并由学生向家长传播低碳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学校里,通过学校的板报、广播、国旗下讲话、网站、班队活动、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益。

2、教育学生改变观念。许多人把处处节约看做小气、抠门、寒酸,觉得没有面子。到餐馆吃饭总要多点一些,剩下的有人还不好意思打包。家里要把每一张废纸都集中起来回收也有点不好意思。社会上也确实有这样的风气,对于注意节俭的人,常有人在背后笑话。其实,真正有面子,不在于我能消耗掉多少社会的物质财富,而在于我能利用有限的物质创造多少幸福生活,在于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至少要能尽可能少受那些落后观念的影响。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而是要求我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如选用节能空调,夏天空调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家里所有灯泡均改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选用节能洗衣机,清洗衣服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洗菜的水和洗衣服的二道水、洗澡水,用来冲马桶,尽量做到一水多用。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或步行;多使用环保袋等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3、践行低碳生活,就是要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水和回收等方面来改变生活细节。人人都知道水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而对于节约用水您又是怎样做的呢?在学校里,有些师生洗完手就跑,根本不关水龙头,让水哗哗的流掉;在洗澡池,也有人开着淋浴喷头一直冲;跑冒滴漏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滴水可以穿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的现象不知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又有多少水白白流失!我们饮用的每一滴水都是经过除污、净化等很多道程序才能喝,浪费一滴水,无形中也在浪费电、浪费其他资源,请所有人都爱惜我们生命之源吧!

顺应低碳经济发展,可做的事很多。我们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事,而不是跟风赶时髦,或空喊口号。小小的行动,就能实实在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我觉得,低碳生活就是要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第6篇:低碳经济 学习心得体会

学 习 心 得 体 会

将乐四中 喻立芹

我觉得应这样做:

一、加强领导,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以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厅节能减排日常工作,办公室为常务办事机构,负责传达省直节能减排工作文件精神以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积极有力的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落实上级的要求,更是服从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县对此高度重视,将节能减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汇报工作必问节能减排,安排部署必讲节能减排,检查指导必看节能减排,将加强节能学习、提高节约意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带头节约,杜绝浪费,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全校上下形成处处讲节约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我校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强化节能意识,营造浓厚的节能降耗氛围,校节能减排领导组与各责任处室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制定详细的节能规定和降耗措施,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即节能

1 减排不达标的处室无评先评优资格。

二、多措并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节能意识。为统一思想,使节能降耗深入人心,我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省领导会议讲话精神,利用机关固定学习时间,对《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的目的意义,赋予我们的权利义务,如何贯彻落实等进行认真讨论,进一步明确节能降耗的责任和任务,理清节能降耗的工作思路,从思想上统一节能降耗的决心,从行动上奠定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基础。

(二)开展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知识。为更好的宣传节能政策,树立节约理念。我校建立了集中宣传和平时宣传相结合的节能宣传教育模式。一是在集中宣传中注重宣传范围。“十一五”期间,我校成功举办了每年一次的节能降耗宣传月,提前一个月确定活动主题,准备活动材料,开展活动培训项目,活动当月提出绿色出行,低楼层停用电梯,能源短缺体验等多项倡议。有力调动和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节能热情和降耗意识。二是在平时宣传中注重创新载体,校通过条幅、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方式广泛进行节能宣传,坚持在每周的学习时间搜集节能降耗方法汇总后供大家学习和查阅,在校内部网站上张贴节能小常识,增加机关干部的节能方法,营造了浓厚的节能降耗氛围。

(三)制定节能措施,打牢制度基础。为全面启动校节能降耗工作,我校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先后制定了关于节电、节水、节油、节约办公经费等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分年制定节能降耗

2 目标,认真实施《年度节能降耗实施细则》。印发《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督促各相关处室认真执行,保证年度节能目标顺利完成。制定《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实施方案,为开展业务工作指明节约降耗的方向性。印发《节能降耗考核评价制度》,年终对各处室的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考核不达标的处室取消评优资格。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细化节能降耗各项指标,加强节能降耗的执行力度。

(四)多措并举,确保实现降耗目标。广泛的宣传和学习使职工对节能降耗有了思想认识,但节能降耗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先进的节能设备作保障,为此,我校投入加大节能投入,改造陈旧耗能设施。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科学改造耗能设备。对灯具进行节能改造,更换近两千支节能灯具,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对卫生间用水器具加装感应器,减少用水量。投入80多万元将高耗能设施更换成科技含量高、技术新、节能环保的产品。二是降低公务用车耗费。从严控制车辆规模和编制,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实行车辆统一定点维修、定点保险、一车一卡、假期车辆封存等制度,降低了公务用车的耗费。三是严格控制办公经费。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优先选用环保、能耗小的办公设备,逐步实施无纸化办公。四是严格会议审批制度,控制会议数量。认真做到解决问题时能发文件解决的不开会,能打电话解决的不发文,能发电子邮件的不打电话。五是切实加强后勤服务工作,及时对各种耗能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办公区域管理,值班人员做好检查工作,杜绝水管滴水现象,严防公

3 务用品失盗。

(五)分析汇总,及时改善节能降耗工作。为使“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顺利完成,我校按月收集水、电、油、气等消耗数据按季度对数据进行汇总,提出分析意见,做好能耗分析报告,对不达标的能耗找出原因,及时改进实施方法,保证节能降耗目标实现。省直单位能耗统计软件正常使用后,我校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关软件汇总上报,召开节能降耗监督员、能耗数据收集员等人参加的培训会,深入贯彻统计培训会议精神,详细讲解能耗数据含义,使能耗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规则,保证了能耗统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连续性。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校机关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十一五”期间能耗降低25%的约束性指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节能管理体制、制度有待完善。二是节能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应用等方面尚未科学化、规范化,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部分人员节能意识还有待加强。机关节能降耗还有很大空间,节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因此,我校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机关节能降耗活动。

四、下一步节能降耗工作思路

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将节能降耗做为长效机制贯穿于机关工作的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机关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4 一是要继续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不断夯实节能管理基础,加快完善机关节能制度,健全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机关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形成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机关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是强化制度落实,注重日常检查和管理。在耗能重点区域加强定期抽查和不定期暗访,对严重违反节能制度浪费严重的要及时予以查处。

第7篇:低碳经济知识学习心得

根据市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为每位教师开通了《低碳经济》网上学习培训平台,以供教师自主学习考试。我也从6月起到8月20日止进行了自主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收获颇多,现心得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还是在0

5、06年,我就常在报刊、会议、人们议论中,听到了两个概念: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但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内涵,尚不知晓,后来在网络、报刊等上零星明了了低碳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循环就是材料循环使用,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买到系统书籍,空苦恼了几年。经过本次的《低碳经济》学习,对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

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3.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

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学以致用,在生物教学中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通过整合,我认为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应予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1.在《光合作用》中,贯穿“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概念与知识。

2.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理解“碳源”等概念。

3.在《生态农业系统》教学中,正确理解与处理“循环经济”(特别是“循环农业”)等概念与知识。

4.在《酸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6.在《资源使用》等内容中,让学生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7.在《运动养生》中让学生学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自觉进行低碳生活的方式与途径。

8.在《能源》教学中,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与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综上所述,学习《低碳经济》,获感良多,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去为实现低碳目标努力。

第8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心得体会

根据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开通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程网上学习培训平台,以供我们自主学习考试。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远着呢。真正的循环经济应该是5R,也就是包括了Recycle{回收}、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fuse{拒绝}、Repair{修理}这五项,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只是减少,其余四项还做得远远不够,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多,现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了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解

就在这几年,我就常在报刊、会议、人们议论中就听到了两个概念: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但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内涵,尚不知晓,后来在网络、报刊等上了零星明了低碳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循环就是材料循环使用,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买到系统书籍,空苦恼了几年。经过本次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对于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材料减少、回收、再利用、拒绝、修理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屏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辩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3、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加循环、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学以致用,在工程建设中贯穿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

通过整合,我认为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应予贯彻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

1、 在《光合作用》中,贯穿“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概念与知识;

2、

3、 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理解“碳源”等概念;

在《生态农业系统》教学中,正确理解与处理“循环经济”等概念与知识;

4、 在《酸雨》教学中,让大家把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5、 在《资源使用》等内容中,让大家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6、 在《能源》教学中,教育大家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综合以上所述,学习《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获感良多,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为去实现低碳目标努力。

———雷池进

华宇(福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学 习 心 得(参考)

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远着呢。真正的循环经济应该是5R,也就是包括了Recycle{回收}、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fuse{拒绝}、Repair{修理}这五项,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只是减少,其余四项还做得远远不够

第9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心得

清流实验幼儿园

陈瑛

对低碳经济最初的认知源自2008年初的“限塑令”,对于习惯拿个钱包就上街,大包小包塑料袋往家提的家庭主妇而言,在“限塑令”刚开始实行时真的相当不习惯。但也就在媒体轰轰烈烈的宣传和辩论中渐渐适应了随身携带购物袋的生活,觉得自己每天步行上下班,生活中几乎不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应该还算比较环保了吧。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远着呢。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川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人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义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 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卜后天的粗放利川,客观上 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山。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 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 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 口众多,经济增长快迷,能源泊耗巨人,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 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个政治问题之后,我㈤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山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屯随各国的能源消贸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业化时期,一◇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边边际 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 年的 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DO6年的26 年问,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 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围所限。因此, 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 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 低碳经济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耍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一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上一篇:新生儿肺炎护理查房下一篇:纪检监察信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