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体会

2023-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体会

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效率研究

摘要: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对于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介绍了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概况,对影响其教学效果的指标进行分析,指出该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考核、营造双语氛围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措施提升该课程的学习效率。

关键字: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际交流不断扩大,社会对于“英语+经济管理”高层次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双语教学是由“双语”和“教学”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双语,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教学,是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所以,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朗曼出版社的《朗曼应用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理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1]。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倾向于外企的管理和经贸岗位,所以双语教学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锻炼机会,将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并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扫除语言障碍,经济类双语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试图根据海南大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效果来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学习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经验提出建议。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金融学等6个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都已进行或正在进行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93.33%,样本涉及到大一学生22人,占总数的19.64%;大二学生42人,占总数的73.50%;大三学生48人,占总数的42.86%;男生35人,占总数的31.25%;女生77人,占总数的68.75%。

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强调此项调查是为研究所用,不记姓名,不影响期末成绩,并且不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排除了学生因自我意识而填写虚假信息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问卷调查共设立28个题目,其中包括23个封闭式问题以及5个开放式问题,力求全面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看法,并在取得调查资料后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二、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成效

通过对海南大學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及数据表明,93.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课程,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帮助方面的调查中,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66.67%的学生认为其对学习专业知识帮助较大。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并具有国际性的学科,国内本科通用教材只是通过翻译修改得来的,大部分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而使教学内容无法真正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能够解决此类问题,还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术语,有76人认为在学习中能够开拓国际视野,有51人认为通过阅读经济学经典英文著作以及英文资料可以掌握前沿学科知识。

表1双语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帮助情况

表2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收获

在提高英语以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中,由表3可以看出,58.72%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有61人从双语教学中找到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和激情,有84人认为其提高了英语水平,特别是在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方面。双语教学在高校中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表3学生对双语教学在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方面的帮助情况

(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不足。笔者所调查的对象多为英语和数学基础较扎实的学生,但西方经济学为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大多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对双语教学的学习投入时间严重不足。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每周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双语教学课程在3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总数的29.73%,大部分在1—3小时之间,经常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只占总数的27.27%,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进行,还有占总数10%的学生几乎没有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习惯。在学习心态以及学习方法上也存在问题,同时没有对专业英语进行系统的学习,导致听课效率受到影响。

表4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情况

表5学生对双语教学中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情况

2.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根据对海南大学经管学院的调查表明,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英语水平层次较高,上课时非常有激情,表情丰富,PPT也综合利用图表以及插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英文录像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根据表6可知,自主学习的学生仅占10%,60.23%的学生更依赖于教师的讲述,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没有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表6学生的学习方式情况

3.课时安排不足。西方经济学涉及较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及图表,有些经济理论也较为复杂。从表7可以看出,占总数59.83%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认真听讲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来理解这些概念、图表以及经济理论。由于60.55%的学生认真做课堂笔记以及在课堂上努力去理解和把握知识点,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占用一定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得不放慢授课进度来使学生跟上其教学思路,忽略了一些讨论以及练习环节,这样就使得师生互动受到阻碍,课堂气氛也受到影响。

表7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调查

4.外部环境不理想。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课堂以外的双语教学环境也非常关注,91.8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设网络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一些国家像新加坡、加拿大等,双语教学成绩骄人,这与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息息相关,像新加坡的商店、广告牌等公共设施标记都是用英文和汉字或马来文字来标记的。但在我国,学生感受不到用英语思维以及交流的压力,对外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也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导致双语环境不理想,使学生不能在双语环境中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外语水平。

三、改善双语教学的建议

笔者根据自身学习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经验以及实践调查中一些学生的想法,对提高经管类双语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平时考核,注重鼓励与压力的平衡

由于学生在课外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投入时间不足,对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也不是很重视,而双语教学的难度又比较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完成小论文、进行小测试等方式加强平时考核,注重鼓励与压力的平衡。

1.教师可以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使学生在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互联网以及学术期刊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对其进行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设计结构,再组织语言,完成小论文。这些小论文可以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能使他们积累一定的英语专业词汇。

2.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测试来加强考核,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复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所以在每次测试前应该将具体要求、测试范围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当然,平时测试的题目不能太难,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拿到高分,以鼓励他们对学习产生信心和兴趣[2]。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霍利克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比如,制订学习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3]。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4]。许多学生尽管非常努力,但是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事倍功半,这是因为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知识,自己不知道怎么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此,学生可以从学习目的、学习定位、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结果的评估等方面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应明确双语教学的学习目的,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而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学会使用外语,用外语理解和思考问题,获取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经济类报刊或网络上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资讯,进行自主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2.学生应明确学习定位,弄清楚在双语教学的课程中该“学习什么”。只有明确自己该学什么,该补充哪些方面的知识,构建一个怎样的知识架构,才能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轻松地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和价值,做到学以致用。

3.学生应努力掌握学习方法,积极思考“怎样学

习”,学会学习。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与同学探讨学习方法,探索与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包括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摒弃依赖教师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4.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以及学习结果的

评估,检验在双语课程学习中“学习效果怎样”。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可以在教师平时的小测试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创新学习方法,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

(三)加大双语教学课时比重,营造双语氛围

由于我国缺乏课堂以外的现实环境,采用双语教学方式无疑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就需要学校主动创造双语环境,适当加重课时的比重,统筹安排教学进度。

1.学校可以适当加重双语教学课时的比重,调整两次课时的时间间隔,这样教师就可以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对章节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取舍,在一些简单章节中可采用双语或者完全英文授课,而在一些重点以及难点章节中加以国语辅助教学,同时还能多安排时间进行案例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更好地吸收教师所讲的专业知识。双语教学本身具有学习难度大的特点,应将两次上课时间的间隔安排在两至三天,跨度不宜太大,这样学生可以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还能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预习和了解。

2.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设置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提供给学生交流实践的机会,使英语逐步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在班级提倡学生早读英语,创设“双语寝室”,使学生有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学校应主动加强同国际学校的友好关系,通过邀请国外学校师生来校访问、与留学生联谊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格以及跨国际交际能力。开设网络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上面自由畅谈,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上面解答问题,让大家轻松地学到知识,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同学间的友谊。

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独立查阅外文资料并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参与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使他们具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大量的探索和研究[5]。在加强对双语教学实践调查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习情感,挖掘自我学习的潜力,树立远大理想,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观念的改变,明确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性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性的主体,提升学习效率,这样经管类分层次双语教学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志君,张黎.国内近年来双语教学研究评析[J].民办

高等教育研究,2006,(6).

[2]李涛,赵晓丽.从“双语教学实施效果问卷调查”中获得

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7,(1上旬).

[3]Holec.H.Aul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1981.

[4]郑景芳.大学生学习观念与学习自主性的培养[J].安徽

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仇丽苹,王贵彬.提高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作者:蔡东宏 贺佩兰

第2篇:独立院校学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一直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该门学科理论性及逻辑性较强,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简要介绍独立院校学习学习《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学生;学习;问题

引言:《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學生自身问题

(1),学生自身基础薄弱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入学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高考分数不足以进入公办学校,但仍可以有机会获得本科学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初高中期间文化课的学习基础并不扎实,学习能力并未完全开发出来,同时也并未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故而基础知识缺乏,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会觉得困难。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畏难情绪严重

由于就读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经过高考分数划线而进入到民办独立院校的。这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期间学习表现并不是很突出;或者所处地域偏僻,所受教育水平不足与发达地区媲美。对于前者则可能是学习成绩一直不突出,没有得到家长及教师的鼓励,更有甚者会被拿来与同班或者其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比较,导致本来就对学习没有自信的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更加抵触,故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后者则有可能是由于地域限制,教育资源分配的缺陷,导致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被激发出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不足。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对大学存在误解,认为是思想解放,不必再学习。因此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他们的积极性不足表现的尤为明显。

《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人文社科类的科目而言,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习惯凭借记忆应付考试的同学们,对这门对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并不擅长。容易遇到困难就自我放弃。

(3),學生对学习此门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足

开设此门课程的一般为财经类院校,将《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必修课。但同学们对此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西方经济学》属于经济基础理论,对于理解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对于财经类的各个专业而言,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各专业的基础。但很多同学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并无多大关系。

2,校园环境问题

(1),独立学校师资不足

独立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改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会尽可能去招纳一些公办大学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毕业生来从事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对经济学的学习理解比较扎实,可以较好的传授相关知识。但青年教师会存在教龄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等这些问题,对课程及课堂的管理掌控能力较差,特别是当遇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会尤为棘手,不知如何应对。对于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对此门课程的畏难及抵触情绪的方法上尤显不足。同时,青年教师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上缺乏经验。

(2),独立院校学风有待提升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都有较大的帮助。但目前而言,大部分独立院校校龄较短,在校园文化积累,校风建设方面多有不足。进入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渥,没有太多对学习的钻研精神。同时学生自制力较差,不能自我约束。且受部分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读书功利化思想严重。

二、对《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比较注重逻辑推理及各种假设前提。这对思维抽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上建议教师在这方面深入浅出,运用各种案例及视频进行切实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则建议教师将理论与当前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结合。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侧面强调此门课程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2,加强学校学风校风建设,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更注重社会实践的独立院校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一是不擅长,二是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学校校风学风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相对于公办院校,独立院校由于办学资金来源问题,奖学金设置较少,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可以吸引相应的社会慈善资金进入学校,设立奖学金,增加奖学金的奖励范围及奖励力度,从这方面激励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韩东宁、吕晓玲.独立学院教学方法改革与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75

2.王爽.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9)

作者简介:杜宇霞 女 1989年生 经济学硕士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经济系教师

作者:杜宇霞

第3篇: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引入数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摘要:西方经济学的内容逻辑性较强,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注意数学方法的使用,在符合经济学假设前提的基础上注重数学模型的应用,同时增强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数学模型;案例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它是财政学、国际贸易学以及金融学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管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比较难,不易理解,期末考试不及格率相对较高。这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的特点密不可分。与其他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相比,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数学计算与数学模型,除此以外还有基于数学的分析工具,如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弹性与刚性分析以及边际增量与总量分析等工具。正是借助于数学这个分析工具使得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相对比较严谨、逻辑性非常强。经管类学生以文科生居多,其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数学心生恐惧,再看到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数学模型自然会对这门课丧失信心。

我在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一直注意探索研究数学方法与经济理论的最佳结合方式。当然这种模式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效果。既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数学这种分析工具,不会总是心生恐惧,又要让学生对经济理论有浓厚的兴趣,真正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这才是进行教学研究的目的。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我初步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起来,我的体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

经济学的数学化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他系统地使用数学方法对厂商理论以及单个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有力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此后的20世纪后半期,经济学进入数理化阶段,大批数学家以及学数学出身的经济学家推动了经济学的数学化。在他们看来,数学语言可以将模型的前提描述的非常清楚,逻辑推理更加严密,利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可以推得人们直觉不易得出的结论等。当我们去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对于本科生来说,主要是微积分、概率论等高等数学知识。西方经济学中大量使用的边际分析,从数学计算的角度看就是函数的导数问题;最优化分析主要应用的是函数极值运算;IS-LM模型的均衡使用的是初等数学的联立方程求解。这些数学知识其实不难,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高等数学足矣。只是由于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基本的微积分计算没有掌握,看到西方经济学有数学计算就被吓倒了。可以说,数学基础越好越有利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笔者曾经为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讲授西方经济学,发现这些理科背景的学生对模型的理解显然要优于文科生。有人说数学是西方经济学的行话,能否使用数学是经济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区别,这个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经管类的学生要想学好西方经济学必须在高等数学上下工夫,尤其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如果要想在专业上进一步深造,没有良好的数学知识储备,怎么可能学好中高级的西方经济学呢?

二、数学是为西方经济学服务的,不可喧宾夺主

在本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存在两种错误的极端思路。一种是任何数学推导、数学模型都不介绍,只介绍理论,这样经济理论有失严谨,学生理解不透彻;另一种是针对任何一个理论,过分关注其数学推导,不去阐明理论本身的含义,将西方经济学课程上成高等数学课,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非常枯燥,也无法真正掌握相关经济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清楚:数学是为西方经济学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马歇尔反对过度的数学化,在阐述经济理论时他尽量采用举例的方式,如果必须用数学,他便将这些数学推导放在附注中。他不想因为过多的数学使经济学失去原有的魅力。国内一些经验丰富的经济学教授在为本科生讲授西方经济学时,同样以案例为主,数学推导为辅,课程生动有趣。我们教师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也不能只关注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应用,应当重视的是经济理论的实质。教师应当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之生活的实际去描述经济理论的含义,而不是一味推导模型,当然一些图形和模型的数学特征有利于对理论的理解,教师就要讲解。比如说在讲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时,先告诉学生为什么开始成本的增加是缓慢的后来急剧增加,还可以讨论总成本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增减以及其二阶导函数的正负取值,以此确定了短期总成本函数图像先凸后凹的特征,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但是不管如何讲解都不能撇开总成本函数变化的原因单纯做数学分析,这样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脱离了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公式等都是数字游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注重数学模型的使用

数学模型是对经济理论的抽象、简化,是用数学语言对理论的描述。它可以表现为用字母、数字或者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者不等式,也可以以图表、图像等描述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关联。西方经济学中存在大量数学模型,如蛛网理论模型、供求模型、古诺模型等。在经济命题、假说的推导过程中使用数学模型,可以使表述清楚、层次分明、提高效率,有利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在应用数学模型时,一方面要注重假设条件,不可以照本宣科。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纪人”的假设与“完全信息”的假设。“经纪人”的假设,即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完全信息”的假设,即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要给学生讲明白这两个假设的含义,也要告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取得完全信息非常困难,我们的所有行为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二是每一个理论的具体假设。比如需求定理离不开其他条件都不变这个假设。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也要求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要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的假设前提,只是为方便理论的推导,未必符合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揭示了一些市场运行的机理以及一些重要变量间的关系,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可以解释经济社会中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现象,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思路。教学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经济学以后,也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比如春运时火车票的一票难求现象实际是供求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政府降低税率、增加支出,实际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学生对身边的大小事都可以进行经济学的分析,从而形成经济学思维,达到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四、使用案例教学方式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对理论的描述即使加上数学模型的推导,学生也难以完全理解。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也可以用案例来阐明经济理论的含义,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所使用的案例应该尽量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讲解供求定理时,引入北京儿童医院挂号难这一案例,引导学生用供求定理分析原因。学生会看到医院的专家、医疗条件是相对稀缺的,而看病的人非常多,但是挂号的费用相对比较低,导致一些号挂出来后卖高价形成所谓的黄牛市场;在讲解机会成本概念时,除了要讲清楚概念的表面意义外还要讲清楚其引申含义,让学生明白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机会成本,理性的人应当选取机会成本最小的事情。比如让学生去思考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有哪些,估算四年的学费、如果不上学四年间可以取得的收入,让学生去比较大学毕业以后的收入与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孰大孰小,由此得出大学到底值不值得上的结论。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生活实例的引入,既解释了理论,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本科的西方经济学课堂可以采取首先引入案例,通过案例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进行相关经济理论的阐述和解释,其间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对经济理论作进一步的推导和说明,最后再通过理论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这样,将会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传志.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如何使用数学[J].职业教育,2012,(7).

[2]王博.经济学教学化的教学启示探究[J].中国商界,2009,(11).

[3]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05,(5).

[4]刘志迎.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作者:张艳

第4篇: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感想

西方经济学是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一学期来老师精彩的讲解和自己的学习,我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

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既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又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各种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相关的问题,主要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四个重大问题,重点学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效需求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

1 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既宣传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又是市场经济的总结。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和合理做法。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均衡价格理论中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理论对我国做好经济工作是有参考价值的;在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核算、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等理论已被我国所采用。

当然,由于时间很紧,学习的内容太多,不少知识都要结合图形来理解(特别是微观部分),难度较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一头雾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掌握个大概。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门功课学好。在这里,我十分诚恳的感谢陈老师,谢谢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之间我们不曾涉足的知识之门,让我初步领略了西方经济学的巨大魅力,希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

以上就是我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感想,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5篇: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感想

这一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初我对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真的一无所知。以前的学习都是反复的上几门应试的课程,上了大学,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一下子全变了。虽然当初填志愿时我首选了现在的这个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主要研究什么、主要学习什么、主要将会接触哪些课程、哪些知识都不曾深涉深知,有点懵懵懂懂地闯进了这个专业。所以,开学至今,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完全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而进行的,每一门课程也都是从开学的一无所知、不知道学习目的与方向到渐渐了解,知道了一些知识、一些原理,渐渐明白学习这门课的原因和目的,渐渐学到一些学习每门课所需的一些方法和重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让我更有感触。

从第一节课,老师您对我们进行洗脑开始,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课程,我们从您那里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一系列开启我们进入这门课学习大门的关键。

对这门课的学习,您对我们的要求是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要求我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

这学期即将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有了稍稍的了解。能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一些小事。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等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以此再推广到整个市场,如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主要以单个数量的分析为主。在微观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的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一个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它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能确切的了解,即完全知识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但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校门口的西瓜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因为起初西瓜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西瓜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给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西瓜市场能给供给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给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

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优。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第6篇: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由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习。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但是它却占着重要的位置。首先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配问题。

学习高鸿业的这本《西方经济学 》,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它不是简单地介绍西方经济学,也不是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或者如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含义,经济学只有真正的运用与生活中,才能称得上是经济学。

就如前一阵我们国内出现的抢盐风波,核辐射说法的大肆散播,弄的人心惶惶,太可怕了,一夜之间,这个小市场的食盐一售而空,不仅仅是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很多大城市也出现抢购食盐,食盐短缺的现象。用经济学来分析,原因有两点。第一,人们对于市场上的食盐的需求量增加,食盐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有所上升。第二,由于核泄漏导致食盐生产的影响,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这都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产物,但是完全依靠市场的调节机制不一定得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食盐作为必须品。如果政府不出面调节,那么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此看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在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和政府管制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供求不平衡,所以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来,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来缓解抢盐风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只是经济学中最浅显的最基本的例子和理论。根据我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说,我觉得至今我学的这本书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点就打个比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大概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三个曲线,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函数),TP,MP,A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等生产曲线,等成本线等等等等,只有好好的掌握和理解了这些知识点,课后再找些相关的习题相应的巩固一下,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电子商务的专业课,语言程序设计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计算机、微积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

西

电子商务1001班

邓婕 学号:1002110107

第7篇:学习西方经济学心得

西方经济学

我曾以为,经济学是很深奥的东西,只有那些顶尖的金融才能弄懂的东西,我们不必在乎这些跟日常没什么联系的东西。但是,这个课程彻底地改变了我的观念!西方经济学是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学习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东西,指导着我们日常理财和投资,人不理财,财不理你,只有我们明白了经济活动的原理,才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游刃有余!

从经济学这门课程,我了解了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理论,消费节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厂商论衡理论,分配理论等等,一系列的专业术语。在我的印象里,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图形贯穿起来的,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还有,重要的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要首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的。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这一点也尤其重要。因为西方经济学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的理论模型、观点、政策主张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很可能会出题让你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所以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联想记忆,看到一个学派的因素分析时,要回想一下其他哪个学派也在这一领域有分析,异同点在哪里。比如,消费理论就包括很多类型等,货币需求理论包括货币数量说、货币交易说、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等,厂商理论中包括四种厂商类型,它们之间的需求供给曲线、均衡状态、均衡条件以及效率的比较等。从而我们能够看出,这些理论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大的,毕竟学术的发展大多数建立在其他的理论之上,然后不断的完善与修正。

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理论只有联系了实际才会发挥作用,我一直想如何让课本知识联系生活。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校门口的橘子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因为起初橘子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橘子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给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橘子市场能给供给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给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橘子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橘子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知识的灵活运用,来自于自己对日常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虽然只是一些简单地知识,但是我庆幸可以运用与生活。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优。

液化气的价格频频暴涨时,我国的液化气依赖进口,受国际原油的价格影响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寻找它的替代品,增加了对管道煤气与蜂窝煤的需求。这时候,管道煤气以及蜂窝煤的价格会略有上升。因为根据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购买者会趋向于购买更少的数量。因此,当瓶装液化气的价格暴涨情况下,居民们会减少对液化气的消费,并积极寻找其他方式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瓶装煤气为生活必须品,即使是价格上升,人们还是要用,在短期内很难调整过来。对于液化气价格的上涨引起了管道煤气和蜂窝煤需求量的增加,体现了需求的交叉弹性这一经济学道理。此时,政府对于液化气的大幅度升价会进行价格干预。设置价格上限时,可能会出现有价无货现象。没有上限时的供求均衡点价格高于设置上限后的均衡点,供给量将会小于需求量,于是会出现市场供给短缺现象。 另外,政府干预供给与需求时,往往会造成浪费、缺乏效率和短缺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物价部门在深入调查液化气价格上涨原因后暂未打算干预气价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忧虑。

学习这一门课程对我们大学生很有意义,尽管我们再不同的领域,但是经济与我们各项生产活动都是联系紧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经济生产的原理,对国民的经济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国家要迅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经济学人才的不懈贡献。总的来说,学好经济学是于己与国于社会都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对亲爱的老师提出我一点小小的意见:上课的内容尽量多一点生动有趣的例子,最好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另外,课堂上可以适当地提问,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8篇:西方经济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史诗。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西方经济学史》,着实让我获益匪浅,感触也是良多。在这本新颖而权威的著作中,罗杰E巴克豪斯教授向读者详细全面地论述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不但在历史的背景下论述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穆勒、马克思、凯恩斯、瓦尔拉斯等经济大师的思想,还论述了人们常常忽略的很多重要的主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相辅相成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美国经济学是如何兴起的,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影响、20世纪晚期经济学领域的扩张这些深奥的问题。

读过这本书,我深知了经济学是一个专门的科学体系,而且它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建立的,实践证明这门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尔萨斯也为此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之中而名垂青史。而其后的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更是将经济学的发展推向高峰。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这似乎是当时西方人公认的,在原有的宗教主义的压抑人性的教条下,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相比于压抑人性的主张节俭,克制欲望的宗教主义,追求人之本性并没有错,因此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为盛行,当然享乐主义后来使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马克思主义随之产生是后话了。而亚当斯密认为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整个社会也会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原因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自发调整供给与需求,使整体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本人也成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

在自由主义的指导下,人们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引发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的《通论》就在这时产生。《通论》一经出版,立即风靡世界。人们把它作为拯救世界的良药。《通论》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需求的降低造成的。需求为什么降低呢?他指出就是因为追求最大利益的人在财富增加时,将财富更多的储蓄了起来,而不是像自由主义者认为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大量的财富未转化为消费或投资,最终造成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所以他提出消费才能使国家富有,通过扩大消费,增加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有了投资,就增加了就业。而自由主义者一直以来都提倡储蓄,通过储蓄实现资本累计以扩大生产。凯恩斯提出既然个人喜欢储蓄,就应有国家出面扩大消费,国家通过增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建立公共工程,来增加消费,扩大需求。扩大货币发行量,会引起通后膨胀,物价上涨,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就会扩大生产,而人民为了不使自己的钱贬值,会自发的将钱其消费出去,因而通货膨胀有利于国家的富裕。

虽然凯恩斯理论使经济危机后的西方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繁盛,但各个国家后来都深受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理论也站不住脚了。今时今日,自由主义经过改良已发展为新自由主义,凯恩斯理论也发展为新凯恩斯理论,一时间百家争鸣,但都还存在缺陷。放眼看来,我们耳熟能详的经济理论似乎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时期,亚当斯密带来繁荣的之后,也带来了产能过剩,凯恩斯带来繁荣的之后,也带来了通货膨胀,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学的发展的确是与时俱进的。看看西方经济学发展史,首先是由马尔萨斯发表文章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接下来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促进了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经济时代,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到了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资产阶级一片恐慌。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提出国家要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通论》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至此凯恩斯挽救了资本主义使它垂而不死。

时间又过去了40年,到了60年代末,随着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又破产了。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又把垂死的资本主义救活了一回。弗里德曼是现今最后一位既家喻户晓又拥有最高专业成就的伟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三大理论贡献:现代货币数量论、消费函数理论、“自然率假说”理论。

时间又过去了20年,那个被列宁预言必然灭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倒是列宁所创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崩溃。纷纷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经济学理论象马克思主义那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经济学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后人并不是全盘否定前人创造的理论成果,而是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

人类已由实物经济时代,经过货经济时代进入了虚拟经济时代,同样将会出现新的难题。这不,现在世界经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人们对经济泡沫忧心忡忡,预感当经济泡沫破裂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到那时又需要一个新的与时俱进的神奇经济学理论来化解危机。

第9篇: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

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它的基本问题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宏观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你要写心得可以抓住需求理论,因为我觉得那是西经中最简单的地方了。再联系下当下的金融危机以及就业难的问题讨论!

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配问题。除上述五个基本问题外,微观经济学的目标是使市场均衡,即实现福利最大化——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理论,包括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失灵条件下的微观经济政策问题等。

我国现实垄断的根本原因垄断分:国家给予某种生产的特权;占据某种必要的生产资料;拥有某种生产技术;只有一家到一定规模才能以最低成本供应物品(自然垄断)。

我国的垄断比如铁路电信移动等是国家给予的特权,并且禁止其它生产商提供同样产品,即由国家提供的进入市场的壁垒。

改革方法从政策起,放开市场垄断自然消失。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根据下列资料,应用IS-LM、AD-AS模型和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等相关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政府货币政策的起因及作用。

1、中国2007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

2007年11月公布的关键经济数据显示: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和银行贷款在11月均有降温,另一方面名义零售总额和出口维持强劲。

①固定资产投资。尽管近期投资增长减速,投资的潜在势头仍维持强劲。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FAI)同比增长26%,低于10月逾30%的增长率。房地产投资和新建项目投资在11月出现了大幅增加。这点也进一步证实了政府对新投资项目和房地产贷款进行紧缩控制的必要。

②工业生产及出口。中国的出口仍维持良好的增长,11月出口同比增加22.8%(以美元计算),为263亿美元。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7.3%,低于此前数月。生产增长放缓可能预示了出口的下滑。未来出口增长如出现更为明显的下滑,将导致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放缓。

③消费物价指数(CPI)。CPI年比攀升至6.9%,达到11年来的高点,CPI的高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猛涨拉动,尤其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而非食品通胀仍维持低位。

④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增长在11月出现了显著下降。11月新增贷款874亿人民币,为2007年最低水平,不到去年新增的一半,但未达到监管者期望的零增长。这表明,严厉的紧缩措施遇到了强劲的抵制,而停止一切贷款既不可能,也不可行。同时,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裕。央行在11月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采取的其他措施实际上并未让货币环境变紧。因此,货币供应量(M2)11月仍维持同比增加18.5%的高增速。

2、应对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趋势,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受食品、能源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为此,人民银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先后10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2007年内第5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本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上调至4.14%,上调 0.27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0.81%下调至0.72%,下调0.09个百分点;其他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二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上调至7.47%,上调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其他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2007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创20余年历史新高。据统计,前9次上调准备金率,共冻结货币市场资金高达1.66万亿元。瑞士信贷近期发布报告表示,中国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高至14.5%,将从银行体系中回笼大约3800亿元资金,降低银行的放贷能力。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是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之一。

生产增长放缓受近期信贷和投资紧缩措施影响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存在滞后效应,这些政策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现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应该称为“现代经济学”,只是但是出于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为了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济

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所以称其为“西方经济学”。为了与课本接轨,在这里,我还是称其为西方经济学。

一门科学,应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西方经济学以其严谨的理论架构和独特角度分析,使其不同于社会学以及哲学,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一套对现

象做出理性解释的理论。

林毅夫老师曾经说过:要想成为经济学家,其实是可以“速成”的,只要记得两个理论:一个是相对价格,比如说日本的房子都很小,而电视机就比较大;而美国房子都很大,而电视机就比较小。原因是因为日本的地价相对美国来说就贵,电视机相对来说则很便宜。这就是相对价格。还有一个理论就是收入效

应,就是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也会随着增长(只不过根据弹性的大小不同,增长的幅度也会不同)。

其实这两个理论也就是经济学的最基础的两个工具,掌握好工具,你才能乘帆远行啊。我记得曾经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好象是罗伯特 索洛)说

过“经济学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它的所有理论只要用一张纸就可以写满。”所以说接下来就要看我们怎么样使用这些“工具”——经济学理论。

西方经济学又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建立在他们上面的一些分支,诸如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现在还包括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贫穷经济学”。

千万别忘了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一些重要的假说上,假说改变了——由于环境资源或者经济发展政策变化导致的假设的变化,那么理论也应当随之改变。从而才有一些理论的衍生扩展和创新。所以你在简化模型的时候应当注意理论的假设前提.

虽然国外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地,他们的理论发展也处于世界的最前沿水平,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转型中国家,在引进国外经济学理论的时候要考虑到理论的“水土是否相服”的问题。例如象林毅夫老师所说:西方经济学有一个重大的,隐含假设,就是假设所有的企业都具有自生能力(“自生能力”这个概念,我在《国有企业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中有介绍:即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假设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管理下,不需要外力支持——指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能取得社会的预期利润率,就称此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这在发达国家适用,因为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企业都是按照其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因此都具有自生能力,但是在像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却不适用(详见“国有企业失败的深层次原因”)。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初俄罗斯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休克疗法”导致了经济崩溃。

所以说我们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的理论,但要强调的是,要学习它整个理论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进行有选择的借鉴。

上一篇: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下一篇:如何做好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