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评估方法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二手车成新率计算方法之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消费能力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带动我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二手车评估业务的大量增加,但就我国目前的二手车价值评估体系而言,尚未形成较为系统且科学的估价方法。重置成本法是实务中运用较多的评估方法之一,但在成新率的计算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几种成新率计算方法在确定成新率时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比较客观的理论依据,导致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高。而成新率的确定对二手车评估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二手车评估业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本文拟对成新率的计算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本文首先在分析理解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重置成本法中传统二手车成新率计算方法存在影响因素考虑不够全面、权重值的确定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引入粗糙集理论,拟对二手车成新率问题进行研究。其次,从基础影响因素、车辆性能因素、车况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方面对影响成新率的因素进行细化分析,初步构建成新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原理对二手车成新率指标集进行约简处理,删除冗余重复的因素,精简成新率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借助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重要度原理,求出剩余指标对应的权重值,进而计算出车辆的成新率。相较于传统的评估方法,改进后的成新率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全面,同时避免了因素间可能存在重复表达的问题,并且为指标权重的计算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计算出的成新率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最后将本文探讨的成新率计算的改进方法运用于具体案例的分析,通过对比计算结果,较好的说明了改进后的二手车成新率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改进后的方法弥补了传统二手车成新率计算方法笼统、主观随意性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国的二手车评估理论,为今后的评估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二手车;价值评估;成新率;重置成本法;粗糙集理论

学科专业: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二手车评估及成新率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二手车评估的研究综述

1.2.2 二手车成新率测算的研究综述

1.2.3 关于粗糙集理论的研究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

1.4.1 技术路线

1.4.2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二手车成新率计算及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1 二手车价值评估的基本假设

2.1.1 继续使用假设

2.1.2 公开市场假设

2.1.3 清算假设

2.2 二手车评估基本方法

2.2.1 收益现值法

2.2.2 现行市价法

2.2.3 重置成本法

2.2.4 清算价格法

2.3 本文二手车评估方法的选择

2.4 二手车成新率的计算方法

2.4.1 使用年限法

2.4.2 行驶里程法

2.4.3 技术鉴定法

2.4.4 综合成新率法

2.4.5 现有成新率算法的不足

3 粗糙集理论概述

3.1 粗糙集理论基础

3.1.1 信息系统

3.1.2 等价关系

3.1.3 上下近似集

3.1.4 知识的约简

3.1.5 属性重要度

3.2 粗糙集理论应用于二手车成新率计算的优势

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二手车成新率计算及改进

4.1 应用粗糙集计算二手车成新率的基本思路

4.2 二手车成新率影响因素的遴选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基础因素(B_1)

4.2.2 性能因素(B_2)

4.2.3 车况因素(B_3)

4.2.4 市场因素(B_4)

4.3 基于粗糙集的二手车成新率指标集的约简处理

4.3.1 成新率评价信息表的设定

4.3.2 数据的离散化处理

4.3.3 指标集的约简

4.4 基于粗糙集的二手车成新率权重的确定

4.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概述

4.4.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权重计算

4.5 基于粗糙集的二手车成新率的计算

4.5.1 二手车基础成新率的计算

4.5.2 二手车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

4.5.3 二手车综合成新率的计算

4.6 应用粗糙集对二手车成新率计算的改进

5 基于粗糙集的二手车成新率算法的案例分析

5.1 二手车基本信息

5.2 案例二手车基础成新率的计算

5.2.1 基础成新率的基础指标B_1的计算

5.2.2 基础成新率的性能指标B_2的计算

5.2.3 基础成新率的车况指标B_3的计算

5.2.4 基础成新率的市场指标B_4的计算

5.3 案例二手车综合调整系数K的确定

5.4 案例二手车综合成新率的计算及对比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铁路信号工程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