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费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过度消费

当代大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消费迅速进入大众的视线并且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成为了网络消费的主力军。然而,大学生在各种消费中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会在各种促销方式面前迷失自我,出现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的现象。对此,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以及新媒体平台等多元主体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凝结聚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机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5.127

1过度消费定义及分类

1.1过度消费定义

过度消费宏观上是指不符合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微观上是指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费,是一种扭曲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大学生在各种消费中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会在各种促销方式面前迷失自我,出现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的现象。文章将从金钱和时间两个维度对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1.2过度消费分类

(1)金钱维度。金钱维度的过度消费是指不符合大学生经济能力和其家庭收入水平,超过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费,是一种扭曲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主要有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病态消费三种形式。

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大学生过度消费的文章,不同的文章对大学生的过度消费现状做出了不同角度的陈述。沐牧、张菁、黄斐[1]三位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大学生过度消费的现状有四种表现,分别是不考虑购买能力和实际需求的盲目攀比,缺乏理财意识从而导致月光,为获得周围环境认同而趋从消费,恋爱中病态性地大额支出。董玉刚[2]的观点与沐牧等的观点相近,将大学生过度消费行为归类为盲目跟从、过分攀比、浪费消费和近视消费四方面,创新性提出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中的近视消费,指大学生消费时缺乏对长期的考虑,只为追求短期效用无计划地消费。

(2)时间维度。时间维度的过度消费是指超过大学生正常娱乐休闲需求、具有沉迷倾向的上瘾性消费。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在手机、电脑上,离开互联网一段时间会产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等脱瘾症状。赵建伟、康就升、焦彩丽[3]认为网络游戏作为虚拟存在,以其虚拟性、易得性、支配性、娱乐性容易让大学生陷入感官沉浸状态之中,从而产生了虚拟游戏沉溺现象,这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正确的观念的养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2过度消费形成机理

2.1金钱维度过度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Z世代个人行为。探究大学生群体过度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首先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随着2017年第一批“95后”大学生走上社会,当代的大学生已经全部是Z世代人群。Z世代所代表的大学生群体拥有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思维,他们坚持自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习惯于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这就导致了他们相比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消费者更加依赖于虚拟互联网,产生更多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行为。

(2)企业行为对大学生过度消费影响机制。企业作为商品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其最终目的是盈利。为了实现盈利,企业往往会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企业进行商业营销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考虑到大学生尚未走上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同时自控能力较差,某些企业仅考虑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在无形中鼓励了大学生群体的不合理消费行为,最终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

(3)互联网经济发展对大学生过度消费影响机制。除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以及作为外部因素的企业行为对大学生发生过度消费行为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归其根本都离不开一个实现的基本前提:互联网技术的飞速的发展。当前,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成为企业宣传产品和品牌最主要的方式。微博、微信、各类短视频等各种类型新媒体传播载体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呈现出成本低、受众广泛、呈现形式多样、定位精准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杂志、报纸、电视传播效果大幅度提升。低成本、高效率使得企业一方面纷纷转向利用互联网媒体进行整合营销;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体的社会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2.2时间维度上的过度消费形成机制研究

(1)个人因素导致时间过度消费行为成因分析。时间概念与每一位社会成员息息相关,每个人在时间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同的人因其对时间认识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就会具备不一样的时间价值感,进而在时间分配利用等方面的监控度也不尽相同。大学生个人的特征、习惯、意识等对其时间过度消费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此,我们发现了大学生普遍存在拖延的恶习、自我控制问题、时间观念淡薄、有限意志和时间价值感等问题,正是这些造成了大学生无法对时间产生自我控制的主要成因。

(2)学校管理对时间过度消费的影响。学校基本上是大学生停留最久的地方,学校管理要求、教师管理等均对大学生时间管理产生影响。学校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教师监管不当以及大学生学习压力较低,学习时间不受控制都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时间过度消耗在一些无意义的娱乐上。

(3)互联网环境对时间过度消费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年龄结构里,29岁以下的人群占比高达53.7%,而在网络使用频率上,“95后”和“00后”用户则是最为活跃的一群人。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信息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智能手机端传达到用户,这也意味着有更多有趣的信息、网页内容在吸引着大学生群体,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更容易被互联网上的内容所吸引,造成注意力分散,并导致时间过度消费。

2.3金钱过度消费和时间过度消费的交互关系

(1)金钱过度消费造成时间维度过度消费。通过对预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借贷消费排名前五的产品类别是:电子产品、社交娱乐、外出旅游、教育投资以及美妆护肤,发现大学生金钱过度消费行为与时间维度的过度消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的金钱过度消费具有娱乐性。金钱过度消费将会一定程度上促使或加重时间过度消费行为。

(2)时间过度消费造成金钱维度过度消费。与金钱过度消费一样,时间上的过度消费也会加重金钱维度的过度行为。当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浏览互联网内容时,由于极有可能接受更多的商品信息,所以有可能会加重金钱维度的过度消费行为。

因此,与金钱维度的过度消费对时间维度过度消费的作用相辅相成,时间维度的过度消费行为也会促使或加重金钱维度的过度消费行为:网购成瘾者不能很好地管理和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网购时间,不知不觉题目就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在网购上。

3结论

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他们正确的消费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只有真正摸清大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才能为更加全面地分析大学生群体网络成瘾的原因奠定基础。在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需要实时跟进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思想对其进行引导,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和时间管理观念。

参考文献:

[1]沐牧, 张菁, 黄斐.浅谈大学生过度消费现象的成因及引导方法[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8):101.

[2]董玉刚.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原因分析及其引导对策[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9(5):12-14.

[3]赵建伟, 康就升, 焦彩丽.大学生虚拟游戏沉溺现象的生成、影响和德育应对策略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5(3):458-465.

[4]王景紅, 平娜.关于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的探析[J]. 现代营销, 2016(12):57.

[5]梁立中.浅析当代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心理[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0):10.

作者:张琴 赵文毓 蒋欣羽 孙甜甜

第2篇: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状态空间模型检验

摘要: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4%。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措施提高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关 键 词:消费;过度敏感性;状态空间模型

一、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的理论回顾

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理论后,库兹涅茨对美国1869~1938年的国民收入与个人消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消费始终与收入维持一个固定比率,平均消费倾向一直在0.84与0.89之间徘徊。这便是“库兹涅茨反论”。为了解释“库兹涅茨反论”,许多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应运而生。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对此做出了贡献。但该两个理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前瞻的,但在方法上却是后顾的。为了克服这种矛盾,霍尔采用理性预期的概念,用随机方法修正了上述两种假说的缺陷(Hall,1978)[1]。他描述了一个消费者最优化的欧拉方程,用欧拉方程刻画了消费者在两期消费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者相对价格的情形。该相对价格是未来一单位消费的贴现成本。他假定效用函数为二次型:

这样在某一期消费的边际效用(成本)为(1-αc0), 在第t期的期望效用收益为E0(1-αct)。根据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某期的边际效用和第t期的的期望效用收益应该相等,从而得到E0(ct)=c0。这就是欧拉方程。依此类推,更一般地,在每一时期,下一时期消费的期望等于现期消费。即有ct=ct-1+et。这表明消费符合随机游走特征,消费的变化与收入水平等无关且是不可预测的。

这个理论的涵义是,既然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那么消费者将根据一生的资源或持久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他就会对今后可能得到的资源或持久收入做出理性的预期,从而使一生预期的效用最大化。这意味着消费者在做出现期消费决策时,总是根据所有可能收集到的现期收入、未来收入、各种资产的存量和价格走势等来进行决策。因此所有的信息都已经在现期消费中得到反映,下一期的消费自然就只和现期消费有关,而与以前的消费及收入无关。然而对该理论的实证检验却表明,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Flavin,1981)[2]和“过度平滑性”。由于理性预期假说不能很好地解释在存在风险和信贷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的消费行为,坎贝尔和曼丘就提出一个所谓的λ假说(Campbell and Mankiw,1991)[3]。他假设经济中存在两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按照LCH选择消费路径,另一类消费者按照即期收入来确定当期消费,第二类消费者所占的比重为λ,则全社会的总消费函数为∑ct=(1-λ)Etyp+λyt。该理论实际上是对持久收入理论和绝对收入理论的一个综合。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滞后3期时λ的估计值为0.42,滞后5期时λ的估计值为0.52,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彭文平,2001)[4]。

近年来有学者对中国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研究。宋冬林等(2003)[5]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表现出过度敏感性,为使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有必要采取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宋冬林等的研究没有根据LCH假说考虑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彭文平(2001)[4]认为,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理论等可以解释中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王合绪等人(2000)[6]认为,统计中的加总误差、短视、预防性储蓄以及流动性约束等可以用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王合绪等人使用固定系数模型验证了中国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经济机制和利益关系在发生系列变化,可以使用可变系数模型来分析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同时也应该从LCH的角度综合研究包括利率在内的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本文借鉴其他文献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并从过度敏感性的角度寻找促进广东消费和通过消费拉动广东经济的对策。

二、消费过度敏感性检验的理论模型

根据λ假说,假设经济中存在两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按照LCH选择消费路径(理性消费者),第二类消费者按照当期收入来确定消费(短视型消费者),第二类消费者所占的比重为λ。根据理性预期假说,第一类消费者的消费函数为:

同时假设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为yd,则第二类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为λyd,且第二类消费者的消费函数为:

(7)式中的各变量均取对数值。其中,rt≈ln(1+rt)。(7)式的结论认为,根据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消费的变化量只和本期利率相关,和本期收入不相关。本文结合(6)和(7)式来综合分析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得到如下理论模型:

(8)式中的符号与前面各式中的符号有部分相同,但符号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具体说,在该式中,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变量已经是原始数据的对数值,利率不取对数值(利率取对数后将会成为负数并且很小,不利于在统计上分析其影响和经济意义)。c0代表各期居民自主消费的变化量,在这里假定该自主消费变化额不变。α?姿是消费增长指数的收入增长指数弹性,δ是消费增长指数的对数值对利率变化的导数。?着t是指随机误差。在(8)式中,α是第二类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0<α<1,因此可以根据α?姿的乘积来判断第二类消费者的比例。如果第二类消费者?姿显著不为0,则说明消费对收入存在敏感性。反之,如果?姿为0,则说明消费对收入不敏感。(8)式中还包括了利率的消费效应。这种效应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指利率水平的提高会提高当期消费的成本,从而使居民减少消费。收入效应是指利率水平提高,居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促使居民增加当期消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抵消。在利率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证明δ大于0,则说明利率的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如果δ小于0,则说明利率的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如果δ等于0,则表示两种效应刚好抵消。如果利率的变化方向相反,则利用上述原理进行相反的过程分析。

由于中国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各种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公式(8)中的经济关系不可能固定不变。因此本文拟采取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对公式(8)进行模拟。卡尔曼滤波的主要作用是,当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时,能够通过预测误差分解计算似然函数,从而可以对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且当出现新的观测值时,能够利用卡尔曼滤波连续地修正状态向量的估计。本文之所以不采取面板模型中的变系数模型,是因为在这里不需要进行截面识别。

三、数据来源、符号说明及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1980~2005年各期。数据覆盖1980~2004年共25年。除利率外数据均使用人均指标。具体来说有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为人均纯收入)指标。这些数据除直接从统计年鉴查到的外,均根据广东省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加权计算得到。其中,利率以利率发挥作用的时间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为平滑数据,本文均采用实际数据(不变价格)。实际数据在名义指标的基础上除以相应的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指数计算得到。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指数是以1950年为100。其他依此类推。

(二)数据符号

1. 实际人均等指标(不变价格)及其符号。实际人均消费——PCR,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PDIR,实际利率——RRGD,实际人均总资产额——TAR。

2. 实际人均指标的自然对数值及其1阶差分符号。实际人均消费对数值——LOGPCR,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值——LOGPDIR。LOGPCR(-1)代表滞后1阶,其他类推。实际人均消费对数值的1阶差分——D(LOGPCR),其他类推。

(三)数据处理

ADF单位根检测发现,原序列的水平值及1阶差分序列均不平稳。其水平值的2阶差分平稳。对序列求自然对数后(利率不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测发现,各序列的水平值仍然不平稳,但各序列的1阶差分已经平稳。这些检验均是在有常数项和没有时间趋势项的情况下得到的。根据表1可以发现,LOGPCR、LOGPDIR、LOGTAR、RRGD的1阶差分平稳,因此DLOGPCR、DLOGPDIR、DLOGTAR、DRRGD等变量能够进行线性回归,而且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

表1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注:1.(c,0,2)中的2表示滞后2阶,0表示无趋势,c表示带截距项。其他依此类推。2.上述结论在95%的显著水平上成立。3.实际利率的1阶差分在1%的水平上平稳。

四、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构筑如下量测方程:

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α?姿和δ的时间变化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和图1的描述。从表2可以看出,除1981年消费增长指数对收入增长指数的弹性为负数外,其余年份均为小于1的正数。α?姿在1995年达到最高值0.6407,1994年以后基本在0.6以上。由于是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它小于1,因此?姿至少要大于0.6407。即广东第二类消费者至少占到总消费人口的64%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广东居民的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广东缺乏经济分析意义上的理性消费者。从α?姿的时间分布看,1987年以后α?姿明显增大,考虑到中国居民从整体上看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骆祚炎等,2005)[7],由此可以肯定广东第二类消费者的比例在1987年后出现明显的增长。从这里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和风险对居民的消费支出行为产生明显影响,居民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加之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加大。

从δ的变化情况看,1987年以前其值为正数,1987年以后其值为负数。1987年以前名义利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987年后利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1987年以前广东居民利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1987年以后利率的收入效应仍然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居民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这与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支出的增长预期、储蓄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

表2α和δ的时间变化情况

图 1αλ和δ的时间变化图(sv1和sv2分别代表αλ和δ)

五、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探讨

(一)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支出的增长预期使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增强

中国在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一是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把当前收入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备后患。二是住房等大宗固定资产需要有较大的初始投资。三是未来的教育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是一笔较大负担。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认为“更多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1.2%,虽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但仍处于2002年来的较低水平。尽管存在物价和利率预期上涨因素,消费意愿仍较平淡。2006年第2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17%,与第1季度相比季节性下降5.1%。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20.3%,分别比上季和上年同期上升1.3%和3.1%,居民对未来收入谨慎乐观。自2005年第3季度起,居民对“物价过高”判断的占比逐季回落,但2006年第2季这种下降趋势发生逆转,居民的判断升至24.4%,较上季提高2.3%。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2.1%,比上季下降3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CPI在4月和5月份同比分别上涨1.2%和1.4%,加之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31.1%,比第1季度跃升12.3%[8]。市场化的改革不仅加大了居民面临的系统风险,也使居民面临的个体风险增强。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增加。广东居民同样面临上述问题。

(二)微弱的财富效应削弱居民资产对消费的平滑作用

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过度敏感,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资产对消费的平滑作用不强。实证分析表明,广东居民资产和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居民资产和消费的误差修正ECM 模型来分析财富效应:

D(LOGPCR)=0.0883*D(LOGTAR)-0.3808*ECM(-1)+0.0614

(12)

t=1.24-3.834.78

其中,ECM代表资产和消费的协整关系。R-squared=0.4942,Durbin-Watson stat=1.3272, F-statistic=10.2554 ,Prob(F-statistic)=0.0000。该方程的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平稳,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和ARCH问题。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过小,拟合效果不够好,是由于拟合方程为差分序列的关系。由于该方程中存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因此Durbin-Watson检验在此失效。整个模型在99%的水平上显著。从方程(12)可以看出,居民资产对消费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系数为0.0883,说明财富效应微弱。其含义为,当居民资产的对数值增长指数上升1%时,居民消费对数值的增长指数上升0.0833%。另外,使用VAR模型对DLOGPCR的方差进行分解发现,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在将来时期基本稳定在12%左右,相对于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38%)和现期消费对将来消费的影响(49%)来说比较小。这同样说明资产财富效应弱小。

(三)流动性约束和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限制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由于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只能用即期的收入进行消费,因此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只与即期收入正相关,这就使消费呈现出过度敏感性。同时,流动性约束的存在相当于有一个 “影子价格”在起作用,即使流动性约束未在本期发生,但它将在未来发生的预期同样会使消费者减少现期消费而增加储蓄。这也会导致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唐未兵,2002)[9]。王合绪等人(2000)[6]的实证结果显示,以预期增长率为标准的负增长年份可支配收入变化量系数大大高于正增长年份,居民在收入增长低于预期的变化率时消费支出大大低于预期的消费化率,证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彭文平(2001)[4]进一步认为,中国消费者并不存在即期的流动性约束,中国消费者更多的表现在未来的流动性约束上。为了避免在下期受到流动性约束,消费者因此选择在本期限不动用储蓄甚至增加储蓄。这样消费表现出过度敏感性。除了上述流动性约束外,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改变,但由于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居民在没有特别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利用消费信贷来满足消费欲望。这促使消费对当期收入产生过度依赖。此外,本文实证分析表明,降息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也是产生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降息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下降与流动性约束和预防系储蓄增强有很大的关系(杭斌等,2004)[10]。利率不是产生消费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

六、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负面影响的对策

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消费者不能产生一个稳定增长的预期,降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和支出增长的预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等。这些负面影响对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利。在中国现阶段主要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减缓消费过度敏感性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有效缓解收入、就业和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当前社会保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扩大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二是要扩大和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事故保险制度,扩大这些保险的覆盖面,使居民在改革中有效规避市场化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国家财政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三是切实做好原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的充实工作。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开展补充保险。

(二)采取措施发挥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从广东情况看,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过低限制了资产的财富效应。广东城镇居民2004年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2.70%,农村居民2004年也仅为5.60%。而美国仅股票收入占家庭财产之比,1945年为16%,1968年为26%,1990年为12%,1997年为28%,1998年为30%(刘建江等,2000)[11]。扩大财产性收入的比例还必须提高资产的增殖程度。首先要提高国家经济投入产出的效益,中国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开发出技术含量高、有市场且附加值高的产品。其次,要规范各种市场,特别要加强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形成市场稳定发展的预期。再次,要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的分配法则。最后,在中国目前储蓄和储蓄率过高的情况下,要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去,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中国应该加快QDII的建设。另外,还要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增加金融资产的比重。中国现阶段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袁志刚,2005)[12]。现阶段银行储蓄的增殖程度非常有限,这也是造成财富效应过低的原因之一。

(三)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以1987年为界,第二类消费者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1987年后随着改革程度的加深,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更加突出。这说明,改革对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经济运行机制的重新塑造和各种制度的衔接等方面进行得不是很平滑,因而造成居民收入和就业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居民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促使居民的消费对当前收入形成较强的依赖。为减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显得很重要。

(四)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

健全消费信贷制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可以减少即期和未来流动性约束对消费的限制,减少过度敏感性对消费增长的负面作用。当前,消费信贷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要保持其规范发展。要通过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的健全,逐步改变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但要注意不要在发展消费信贷的同时对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冲击。

(五)抑制医疗和住房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目前医疗和住房消费的价格过高,其价格涨幅也较大,相比之下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则较低。而且住房等消费品的价格基数大,而居民收入的基数较低,这更加剧了收入和消费价格之间的反差。这些因素促使居民不敢消费,消费的敏感性增强。应该抑制医疗和住房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降低未来支出增长的预期,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并拉动经济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Robert.E.Hall. Stocha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fe Cycl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86):971~987.

[2]Marjorier.Flavin. The Adjustment of Consumption to Changing Expectations about Future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974~1008.

[3]J. y. Campbell and N. G. Mankiw, The Response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 a Cross-Section Investig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1,(35):723~726.

[4]彭文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2001,(5):15~17.

[5]宋冬林等.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 管理世界,2003,(5):29~35.

[6]王合绪等. 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分析[J]. 经济科学,2000,(4):121~128.

[7]骆祚炎,刘朝晖. 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2005,(3):14~17.

[8]中国人民银行. 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Z]. 2004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Z]. 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Z].

[9]唐未兵. 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的原因及其矫治[J].消费经济,2002,(2):56~57.

[10]杭斌等. 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敏感度的变参数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24~28.

[11]刘建江等. 股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案例[J]. 世界经济,2000,(6):23~24.

[12]袁志刚等. 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34~36.

责任编校:封明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骆祚炎

第3篇: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过度消费分析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能估计自己一生的收入并合理计划来平滑一生的消费和储蓄,人们在跨期决策时时间偏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不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行为经济学摆脱了传统理论抽象的完全理性人假设的束缚,借鉴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没有完全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行为经济学通过对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认知偏差的确认,提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为解释储蓄不足、过度消费、拖延损失等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过度消费;拖延;自我控制;有限意志

引言: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并不承认过度消费的存在,它们认为,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并在预算约束下追求自身效用最大,从而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因此也就没有对过度消费进行分析。但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人”假设与现实脱离太多,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他的局限性也就愈加凸显。正如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存在严重的缺陷或不足,许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质疑。西蒙(simon)是最早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批评和质疑的经济学家,他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以卡尼曼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心理学并有机结合,创立了行为经济学。验证西蒙“有限理性”理论,修正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本文将应用行为经济学理论,从拖延、自我控制、有限意志对过度消费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拖延与过度消费

Klein认为对“拖延”的定义必须承认是对一项任务或决策的推迟、延缓[1]。Akerlof等人认为,拖延是对行为的非理性推迟,这些非理性的因素使你选择的行为计划可能不能让你达到效用最大化,这些因素包括你的兴趣、偏好或者是你的物质和精神特性[2]。到目前为止,对于拖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于拖延存在不同判断标准。

Steel对拖延的引发原因和效果的分析结果显示,任务厌恶感、任务延迟、自我效能感、冲动性和动机是拖延发生的重要因素[3]。Steel并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数学模型分析,模型可简化为:

[U=E×VΓD] (1.1)

其中,U表示效用 ,E表示期望,V表示任务价值 ,Γ表示拖延的敏感程度 D表示拖延时间程度。效用表示计划行动或决策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从上述模型(1.1)中看出,期望和任务价值与效用呈正相关,即期望和任务价值越大带给人们的效用也就越大;拖延的敏感程度和拖延的时间程度对效用构成反作用。对于消费者而言,收入主要有两种主要用途即储蓄和消费,如果现期储蓄将会减少消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痛苦的,任务价值将会降低。因此,人们不愿意接受这种痛苦从而减少储蓄,希望尽可能早地进行消费。

二、自我控制与过度消费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跨期选择决策时通常假定时间偏好是一致的,无论一个人何时被问及,他在早期和晚期对时间的偏好都相同。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短期的及时行乐与长期偏好并不一致,人们在协调未来的两个时刻时,倾向于更早的时刻。行为个体在做计划安排时,他们希望行动具有计划性,当行动临近的时候,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行动,这都说明了自我控制对行为的影响。人们有递减的时间偏好(贴现率)——随着时间日期[τ]临近“现在”,相对日期[τ+]Δ,人们对日期τ的偏好更明显。

在行为经济学中,人的自我控制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跨期决策时,可能会因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在未来产生的效用而控制自己现在的行为[4]。传统经济学认为理性的消费者将会制定最优的决策 (计划 )并加以贯彻。然而现实证明,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在心理和外部环境影响下,无法抵制立即消费的诱惑。David Laibson(200)和Mathew Rabin(1998)提出人在储蓄行为中出现的“夸张贴现”现象,认为行为主体存在“短视”的认知偏差,总是对将来产生一种“不耐心”,而形成短期贴现率高、长期贴现率低的不规则时间偏好特征。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萨缪尔森提出贴现效用模型(DU模型)分析人们的跨期选择,这也构成了时间偏好理论的基础。具体的跨期效用函数满足如下:

[Ut(Ct…CT)=k=0T-tD(k)u(Ct+k),D(k)=(11+ρ)k] (2.1)

DU模型是以“经济人”假设、固定贴现率为前提,主要通过贴现率刻画消费者行为的差别,时间贴现率恒定假设隐含着消费者的跨期决策时间偏好是一致的。萨勒(Laibson)曾做过类似实验,实验参与者要求回答和15元无差异的一个月后、一年后和10年后的收入,实验结果是2元、50元和100元,也就是说,现在的15元和一个月后、一年后和10年后是无差别的,但他们的贴现率却不相同,即实验者明显表现出时间偏好的不一致。因此,行为经济学对DU模型进行了扩展,Laibson教授对贴现效用函数进行了修改,在传统新古典指数贴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来对人们“短视”行为和时间贴现率递减进行描述。修改后的跨期决策的效用函数为:

[Ut(ut,ut+1,…,uT)=ut+βτ=t+1Tδτ-tuτ] (2.3)

修正后的模型比经典模型多了一个β变量,其余变量都与经典模型一致。其中,[Ut]表示未来各期效用贴现到第t期的效用之和,[ut]表示地t期的效用,δ是经典模型中的贴现率。[β<1]代表着自我控制不足认知偏差,[β>1]代表着存在自我控制过度认知偏差。消费者存在“短视”的控制认识偏差,出现短期的贴现率高,长期的贴现率较低的时间偏好不一致,即[β<1]。通过对自我控制认识偏差[β]分析,行为经济学可以更为广阔的分析过度消费和储存不足问题。

假设消费者在三期发生消费决策,t=0,1,2。消费者在第0期计划消费行为定最优消费数量,并在第1期发生即时效用,在第2期发生成本(分期付款)。例如,某位消费者在第0期决定在第1期消费消费x单位的商品,即可得到效用[U(x)];在第2期发生成本px。假设消费者在t=1时期的总收入为I,收入主要用于消费C、储蓄I和其他H。由于计划消费的商品1要延迟到t=2才付款px,因此,若根据市场利率选定t=2和t=1的贴现因子为γ,则消费者在第一期消费商品1外的剩余部分为I-γpx;为方便计算消费者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品数量,假定储蓄(C)和其他(H)的总效用U(C,H)=I-γpx。消费者具有自我控制认知偏差,根据双曲线贴现模型,消费者在t=0期的贴现因子结构是[1,βδ,βδ2],消费者时期t=0的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函数是:

[maxX]βδ[(I-γpx)+U(x)]-βδ2px (2.4)

由此可以得到最优的一阶条件:

[U′(x?)=γp+δp] (2.5)

其中,[x?]是最优的商品1消费数量。到了第1期,消费者再次考虑消费计划时,从t=2贴现到t=1的贴现因子是[βδ],因此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为:

[maxxI-γpx+u(x)-βδpx] (2.6)

此时的一阶条件为:

[U′(x??)=γp+βγp] (2.7)

[x??]为t=1期消费者在受到过度自我控制的干扰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实际愿意消费的商品1的数量,显然,此时消费者的最优条件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消费者的后期消费行为与其早期消费计划相背离。比较(2.5)式和(2.7)式,由[β<1],[U′(x??)>U′(x?)]。又因为效用函数是凹函数,即[U″<0],因此可得到[x??>x?],用于商品1实际的消费数量大于计划最优的消费数量,出现了过度消费。

三、有限意志与过度消费

有限意志和自我控制紧密相关,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完全意志假设隐含着人的行为和自我控制是一致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无限意志而追求效用最大化。“有限意志”表明行为人形成有序的效用函数,在多重目标的冲突中,没有追求整体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了当前的效用的最大化。传统经济将人假设为无限意志、完全理性的行为个体,而忽视了人的自我控制和有限意志,导致了上述的“生命周期假说”在解释现实数据时变得无力。萨勒和教授谢弗润等人将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应用于人们的消费行为分析,提出了行为周期理论。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消费决策时,将会面临着是现在消费还是通过储蓄延迟未来消费这样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并不像在购买商品之间进行选择那样轻松,而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行为个体具有“双重偏好结构”特征,例如,消费者具有两个相互共存和矛盾的偏好,一个只关心短期利益,贪图眼前的享受,倾向于尽可能多地消费,称为“行动者”;另一个关心长期利益,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倾向于为储蓄延迟消费,成为“计划者”。

我们可通过构建数学关系进一步分析消费者“双重结构偏好”特征的行为。假设一个人有T个时期,其中最后一个时期是只有消费而没有储蓄。一生的收入[(y1,y2,…,yT)],一生的消费[(c1,c2,…,cT)]。假设在资本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为r,将一生的收入和消费贴现为现值进行分析,则我们可分析“行动者”和“计划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最佳消费和储蓄。消费者一生财富为(3.1),一生的预算约束为(3.2)。

[LW=t=1T1(1+r)tyt] (3.1)

[LC=t=1T1(1+r)tct=LW] (3.2)

其中[ct]表示行动者在时期t的消费,[Ut(ct)]表示他在时期t的效用函数,[xt]表示他在时期t可行的消费选择,消费者将合理安排t消费使[Ut(ct)]达到最大化。具有追求长远利益偏好的消费会自我控制,减少现期消费,但这会使消费者感到痛苦,这种痛苦会使消费增加心理负担。如果用Wt表示这种心理负担,则行动者的总效用就是消费的得到的满足感和自我控制痛苦感之和,即:

[Zt=Ut+Wt] (3.3)

“计划者”考虑一生的效用函数,他的效用函数为[V(Z1,Z2,…ZT)],他的目标是使一生的效用函数[V]最大化。这与“行动者”的目标不一致,其中这种不一致在于“计划者”要考虑长远利益,而“行动者”只考虑了眼前利益,即时享乐。在现实中事实数据表明,个人的消费量和收入量呈很高的相关性,每个人一生的收入来源于不同时期,有的来源于年轻赚取,有的来源于中年赚取,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消费水平。人具有的“双重偏好结构”决定了“行动者”和“计划者”在追求效用上的矛盾,人们不能理性估计一生的收入,然后通过合理的储蓄和消费来平滑一生的消费,往往常常出现过度消费异常现象。

四、小结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并没有推翻以往经济学的理论,而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引入成熟心理学理论并修改了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的行为人假设,使经济学理论解释复杂现实经济生活。经济中个体行为者存在的有限意志和对时间偏好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人们消费过度。

参考文献:

[1]Klein.A comprehensiv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M].New York Elsever.

(李浩玮: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夏敏: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许丹妮: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

作者:李浩玮 夏敏 许丹妮

第4篇:生态危机背景下对过度消费行为的思考

摘要:目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度消费行为是形成生态危机的重要经济原因,我国虽然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行为,因此需要通过教育、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引导人们适度消费。

关键词:生态危机;过度消费;适度消费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但是也面临许多危机,生态危机就是其中一个。“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只有克制自己贪婪的欲望,适度消费,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一、 世界生态危机与我国的生态状况

所谓生态危机其实质是人的生存危机,它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世界生态危机的表现。上个世纪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就是生態危机对人类的警示。

那么我国的生态环境情况如何呢?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但是由于历史上的人们重农轻牧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欠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农业的过度开垦,导致黄河流域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只重视农业开发,不重视生态保护的一些做法,例如:毁林和围湖造田等,这些都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凸现。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锐减、湿地减少等非常严重。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土地沙化面积达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生物多样性锐减,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高于10-15%的世界平均水平。湿地大量减少,有36%的天然湿地已经消失,8.5万座水库1/3的总库容被泥沙淤积。”[1]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已经引起群众的密切关注,今年“两会”召开前期,人民网通过网络调查所得的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一状况。“目前,共有3207人次参与有关环境污染的调查,其中93%认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2]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度消费行为是生态危机的重要经济成因

生态危机产生原因有很多,例如:人口的膨胀,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战争破坏,不正确使用科学技术,等等,如果从人类经济行为方面考虑,重要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度消费行为推动过度生产行为所造成的。本文指的过度消费是从生态学角度界定的,所谓过度消费就是指引发过度生产,对生态造成一定损害的消费行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四种基本方式,其中生产起基础和决定作用,但是消费对生产也产生非常重要的反作用,消费需求的增长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讲,消费引导生产。

生态危机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在局部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但是从全球来看生态系统还是健康平衡的。近代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必然要扩大生产,而要扩大生产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不出去,不被消费掉,就会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刺激消费扩大需求,采取广告宣传、商品包装、时尚诱导、信贷等方式来激发民众的购买力,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也就是进入了过度消费的时代,过度消费必然推动了西方国家的过度生产,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度生产,消耗了地球大量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0%,消耗物质材料和能源却占全世界的80%,人均消耗的能源和物质材料分别是发展中国家的35倍和50倍。美国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5%,每年却消耗全世界开发资源的34%,人均消耗能源及产生的废物分别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500倍和1500倍。如果全世界都像美国那样消费,整个地球将不堪重负,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将在40年内被消耗殆尽。”[3]因此,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利润而不断地扩大生产,同时为了保证扩大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民进行过度消费,在过度消费行为的牵引下,又进一步引发了过度生产,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成了全球生态危机。正如我国学者宫敬才指出得那样:“具体说,过度消费的刺激和压力使企业掠取和消耗有限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逐步加快;排弃有害垃圾的种类、规模和范围大大增加;上述二者导致人类对生态秩序干预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使生态环境自身难以招架。所以,消费方式上的‘贵人癖’是生态环境危机基本和直接的原因。”[4]

三、我国过度消费现象的解析与适度消费行为的引导

(一)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很低。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飞跃发展,以及西方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费中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例如,我国在水、电、粮食等方面浪费就很严重。第二,存在一定程度炫富消费现象。所谓炫富消费是指消费的目的不为了满足正常的需要,而是为了展示自己财富和证明自己身份和地位,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虚荣心理。现在我国的大城市到处可见炫富消费的广告,网上有大量炫富消费的信息,炫富消费已在我国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第三,存在一些攀比消费现象。这种消费不是从消费者的理性出发,而是消费者出于互相比较而消费,这样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第四,存在一定程度奢侈消费现象。奢侈消费是指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的一种消费。我国奢侈品消费在2010年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这反映我国存在一定程度奢侈消费现象。

(二)适度消费行为的内涵与引导

1.适度消费行为的内涵

其实人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物质享受,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目前人口膨胀,生态危机的情况下,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矫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坚持适度消费行为。所谓适度消费行为,简单理解也就是相对于过度消费而言,能够推动适度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资源状况和消费水平不同,适度消费的具体要求不一样。例如:亚非拉许多贫穷国家,大多数人生活贫困,对他们来说要提高消费水平,而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应该提倡节约消费。那么,依据我国的国情,如何理解适度消费的内涵?首先,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还需要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现象,这必须要遏制。其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我们不能盲从西方国家的消费观和消费模式,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适度消费模式。最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从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生态道德角度来看待消费是否合理。因此在我国适度消费行为应该坚持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与杜绝浪费的统一,提高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满足消费欲望与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统一,消费要与生产相适应,生产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具体来说适度消费行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节约消费。节约是人类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做到节约消费,那么就可以降低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坚持理性的消费。个人的消费要从合理需要和自身收入出发,不要攀比。第三,坚持讲道德消费。个人的消费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那些炫富消费和奢侈消费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而且容易导致中低收入者的心态失衡,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四,坚持物质消费和合理的精神消费相结合。其实人的幸福离不开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目前社会上很多人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忽视合理的精神享受,这种现象既不利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会造成过度消费。

2.适度消费行为的引导

我国适度消费行为需要引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适度消费观的宣传教育

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强化对群众适度消费行为的教育。各类媒体要注重适度消费观的宣传,学校要把对学生适度消费观的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其他单位要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把适度消费观教育当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通过经济手段加以引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比较关注自身的物质利益,因此,要注重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人们树立适度消费观,要通过价格、税收、利率、财政等经济手段促使人们进行适度消费。

(3)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引导

在目前生态环境危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例如对于我国目前水、电和粮食等消费中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可以考虑通过法律方面加以约束,这样就可以很好解决这方面的过度消费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治邦.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EB/OL].http://news.qq.com/a/20090801/000787.htm,2009-08-01/2011-06-08.

[2]曹华.两会调查:九成网友认为环境问题严重 半数支持征"环境税"[EB/OL].http://npc.people.com.cn/GB/13935838.html,2011-02-06/2011-07-02.

[3]肖顯静.消费主义盛行对世界环境的影响[EB/OL] .h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 id=14520,2010-11-10/2011-07-06.

[4]宫敬才.生态危机的现实性及其原因[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8).

[责任编辑:姜欣悦]

作者:汤洪俊

第5篇:不足还是过度: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消费困境

摘要:消费不足与消费过度构成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消费困境,消费不足与消费过度看似截然对立,其实质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视角的解读,即如何看待消费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大生产时代必然要求大消费。但消费又不仅仅是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它还是人的社会行为,它会对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还没有做好迎接消费快速增长所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因此对消费主义的到来忧心忡忡。

关键词:消费不足 消费过度 消费困境

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的消费问题,有两种观点表现的特别突出:一是中国消费不足,主要的证据是中国消费率太低,为此,中国需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二是中国消费过度,主要的证据是消费主义在中国的泛滥,为此,中国需要抵制过度的物欲消费。这两种观点看是截然对立,其实质是对一个问题不同视角的回答,即如何看待消费在消费时代的地位与作用,消费时代的消费不同于生产时代的消费,在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是得到支持的,而在生产时代人们的消费是受到抑制的.中国正处在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的转型期,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大生产时代必然要求大消费,我国目前需要消费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制定促进消费政策的内在原因。但是,消费又不仅仅是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它还是人的社会行为,它会对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还没有做好迎接消费快速增长所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心理准备能力准备,所以,社会和国家对消费主义的到来忧心忡忡。

一、消费不足

尽管从上世纪末,我国逐渐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但是消费不足的问题却好像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消费和投资在绝对值上都有较快增长。但是,总体上看,消费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投资增长速度,导致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从2000年至今,投资率持续走高,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35.3%升高至2013年的47.8%,而消费率却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62.3%降至2013年的49.8%。从我国2000-2013年投资率、消费率变动情况可以直观地看出这种变化趋势。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还能间接反映出国民消费与社会财富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消费率高说明社会财富的大部分用于最终消费,而消费又推动着国家财富的生产,当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达到一定规模后,国家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消费品促使国民消费,而国家也需要国民消费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率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反之消费率低,这说明国家的社会生产还处于积累阶段,不得不把更多的财富用于投资,以促使整个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财富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可是消费率却在下降。这个数据变动的不同寻常还可以从另个两个方面的数据对比中看出,从我国的纵向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终消费率曾经达到66%,2000年的最终消费率还是62.3%,可是2010年的最终消费率却降至48.2%,2013年虽升至49.8%,但也远低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水平。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居民消费率在时间横断面上的差别也相当明显。在相同的年份,我国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与典型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消费率也偏低。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于“金砖五国”中的巴西(64.2%)、印度(63.2%)、南非(56.9%)和俄罗斯(51.3%)。尽管,有学者认为,消费率的波动下降并非“中国特色”,而与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00到5000美元的发展历程中,都经历了消费率长期下降然后要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国目前正处于消费率提升的拐点期。然而,不管怎样,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总量在快速增长,而它的人民从社会总财富中分得财富的比例却在变少,如果考虑到我国居民消费率占最终消费率的比例也在下降,那么可以推测,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与整个国家财富总量的增长幅度有一定的差距。党的十八大认识到了这种差距,提出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02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要翻一番。这个温暖人心的量化指标,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意义深远,这个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百姓的钱袋子将更鼓,人们的消费能力更强,中国将迎来消费更加繁荣的时期。

学界关于消费不足虽有一些争议,但却在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消费主导是个大趋势这一点上有着相近的认识。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是消费的基本条件,它决定消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归根到底要依消费为转移,要以消费为最终归宿。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投资最终必需通过消费来支持。“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投资是不是有效.或者说生产是不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消费来验证。所以,以消费需求主导投资结构是社会再生产规律的内在要求。其次,从我国外贸的形式来看,也亟需形成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偏重于依赖出口,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我国的外部市场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现在投资需要调整,出口不振,国内消费必然受到重视。其三,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目的来说,我国现在也要重视国内居民消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全面自由发展一定是在美好生活中逐步实现的。正如习近平在十八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的物质消费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满足人民的精神消费则是美好生活的体现。我国人民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有着巨大的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言,“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被视为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中国最高领导人终于通过了一揽子计划,可以促使中国经济从依赖出口转为消费拉动增长的改革,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中国会朝消费拉动的模式前进。”可以期待,中国必定会迎来一个商品更加丰富的时代,一个人民消费更加旺盛的时代。

二、消费过度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扩大内需,学界就开始了对过度消费或者消费主义的忧虑。“消费主义”一词是舶来品,在国内,消费主义指的是一种消费文化、价值观念或者生活方式,它的主要特征:一是对物的无限占有性、浪费性和大众性;二是欲望驱动型消费;三是通过消费实现人生价值目标如幸福、平等、健康、友谊等。关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状况,有学者认为,在上世纪末的时候,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而且这种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色彩的文化已经开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消费主义不具有大众性,只是部分人的消费观念。不过,“有多种迹象表明,消费主义价值观正由高收入阶层向其他社会阶层扩展。尽管大众消费的条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如社会民众收入的普遍提高,贫富差距的缩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目标尚未实现,但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已经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民众所认同和接纳。”即使是部分人具有消费主义价值观,并照此生活,那么它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的影响也绝对不可小觑。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假如只有10%的人口按照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活,那也是1亿多人啊!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口之和。因此,引导中国人合理消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既需要扩大消费,但又不能过度消费。

世纪初的时候,学界基本上还是在呼吁中国不可过度消费。然而,在学界的呼吁中过度消费还是来了。中国人的过度消费不是与美国人相比过度了,而是与中国自身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相比来说过度了,与我们国家驾驭消费主义的能力相比过度了。这种过度已经在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价值观念等方面显现出来。

美国作家韦伯曼(A.J.Weberman)写了一本书《My life inGarbology》,媒体戏称他发明了一个名词:垃圾学(Garbology)。韦伯曼认为“一个人扔掉的东西体现了他的所有”。垃圾是人类消费之后的产物,人类物质生活越丰富,人类对生存环境和健康水平的要求越高,垃圾随之也越复杂越繁多。因此,从一个国家生活垃圾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可以推测出这个国家人民的消费量与消费水平。如今我国制造的垃圾占全球的1/3,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幸地是,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垃圾危机”。“在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人口正在制造比过去多得多的垃圾,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关键的地方在于时间: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相比,中国的垃圾爆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而那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议题。”中国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但在焚烧、堆积和处置垃圾方法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绝大部分垃圾都未经处理。我们还没有思考如何应对垃圾,垃圾却蜂拥而至。仅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地的郊区就有至少7000家占地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厂。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平均年增长速度在4.8%。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我国庞大的垃圾中不仅是日常生活垃圾在增长,我国也正在制造大量的电子垃圾,我国消费者每年要淘汰掉2,800万台电视、洗衣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者,每年丢弃的手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7000万部,随着新款、“必买款”手机的不断问世,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一样,都希望能够对自己的手机进行更新换代,其结果就是.在我国超过10.75亿的手机使用者中,有将近一半都会在未来18个月里更换他们的手机。我国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不仅要承载城镇居民对居住、交通、购物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要承载大量的消费废弃物。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居民的大量消费需求仍待满足,可是与我国处理消费废弃物的能力相比,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相比,再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现在的消费速度和消费总量有点过了。

联系到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一部分人的消费也是一项数量巨大的消费,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汽车消费。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指出,到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破亿,10年左右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私车过亿,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发达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集中表现。但同时,道路拥堵、空气污染、能源短缺和土地稀缺又使私车的快速增长饱受诟病。拥堵已成为中国城市每天都能见到的一景,除却拥堵,尾气排放也是人们抨击汽车消费的一个原因,尾气排放与中国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有重要关系。另外,汽车消费占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支撑庞大的汽车消费需要不断开辟新的道路和新的停车场地。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已经有53个城市的30%的土地被汽车占领,结果人们还是苦于找不到车位。而中国的人口密度是美国的5倍,土地资源十分短缺,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如果中国为支撑汽车消费不断增加修建道路或停车场的土地,那么18亿亩的耕地红线难以保住。另外,消费汽车也就是消费石油,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2.8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7.39%。通行观点认为,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0%,就说明该国已进入能源预警期。汽车消费的例子说明,中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主要是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我们在消费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同时,也面临着过度消费的威胁。我们国家难以复制当今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必须要寻找适合中国的消费模式,既能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而又不能导致资源紧张、物欲膨胀。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世界对中国的期待,“这个世界正在要求中国拯救世界两次,这显然对中国不公平。首先,这个世界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人像美国人和欧洲人那样大量消费来拯救全球经济;随后,世界又要求中国在大量消费的同时避免产生那些会威胁我们所有人的消极后果,我们想让中国将这个世界从过度消费的恶果中拯救出来。”。

消费过度的另一个表现是,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驾驭消费的能力提高程度,即社会的物质财富快速增长,每个人的消费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而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迎接这些庞大的消费品,导致在丰盛的商品面前人们精神的迷失。2012年6月15至6月19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做了一项关于《衣食无忧后,您是否感到更幸福了?》的调查,结果有90.4%的人幸福感更差。幸福感更差固然有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公共服务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可是有如此多的人在享受着丰盛商品的同时却不感到幸福,这应该引人深思。我们国家也遇到了富裕的美国曾经遇到的问题,艾伦·杜宁的研究显示,“生活在90年代的人们比生活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他们的祖父们平均富裕四倍半,但是他们并没有比祖父们幸福四倍半,”可见,当衣食无忧之后,幸福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关系,人的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的物质需求满足和精神需求满足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需求的满足并不能代替精神需求的满足。这要求小康社会的中国在提供丰盛商品的同时,还要教给人们一种与消费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够指导人们如何不被丰盛的商品所蒙蔽,如何不被自身的物欲消费所羁绊,如果不被消费主义文化所控制,而能追求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复兴。

作者:张美君

第6篇: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个人消费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同时所带来的危机也日渐凸显,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发达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敲响了警钟。研究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时期的特征及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一、美国个人消费信贷①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一)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

早在19世纪,美国人的消费观是以“勤俭、节约”而著称的,拥有存款和不动产成为美国的优良传统,而随着美国生产力的大发展,这种勤俭的消费观也开始从20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改变,历经100多年,美国的个人消费信贷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美国居民惯用的消费模式(详见表1)。

(二)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特点

1. 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成熟、规模巨大。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市场,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迅速,据统计,除了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个人服务消费等方面,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还出现了一些衍生业务,例如信贷保险、交费式零售商品会员服务以及特殊服务等。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也相当巨大,据统计,2006年,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总额为9310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量的19.39%,到了2009年,总额上升到34050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量的31.1%,成为支撑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2. 有众多的个人消费信贷提供者。在美国,有众多的个人消费信贷提供者,这些提供者除了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成长起来的商业银行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性的公司,这些公司大都采用现金的方式直接贷款给消费者,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根据美联储统计,从1946年开始,全美国35%的汽车贷款、40%的循环信用贷款、63%的房产信贷和47%的其他个人消费信贷都来自于美国的商业银行。以2010年为例,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占据了美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半壁江山(详见表2)。

3. 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零售消费信贷,消费者如果需要购买商品,通过银行就可以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消费。例如,美国商业银行为了鼓励消费者购买商品,扩大内需,提供了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房屋、汽车、度假、住宅装修等方面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种类丰富且服务周到。50年代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以提供现金的个人消费信贷方式,这种方式的出现,是对美国社会消费方式的又一次突破性革命,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用卡的出现。进入新世纪以后,在信用卡的基础上,美国商业银行又相继推出了个人债务重组、个人资金周转贷款等服务项目,美国社会各阶层都能享有个人消费信贷的服务功能。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7年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占全美国银行业贷款总量42%以上,有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5%,汽车信贷更是高得惊人,美国有90%左右的居民在购买时,都是通过分期付款或其他形式的个人消费信贷进行消费的。每年通过购买房屋和汽车所产生的利息就高达500亿美元。

二、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的危害

(一)加大了经济的波动性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出现单边上涨的趋势。美国近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都表明,个人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会加重生产的负担,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自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共发生了6次经济危机(1960年至1970年、1974年至1975年、1980年至1982年、1990年至1991年、2000年至2001年、2007年至2008年),都是伴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极具膨胀产生的。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例,在此次危机发生前的几年,美国由于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使得许多居民包括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低收入者都能轻易地获得非抵押贷款,让美国房地产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从2000年至2006年间,美国的房产销售连续七年上涨,2006年,美国居民自主购买房产的比例高达68.8%,这是自美国有房产销售记录以来的最高数据,美国三大股指中的核心指标道琼斯指数在2007年10月更是一举突破了14000点关口,失业率降至5.3%。但随着购房可享最高退税8000美元政策的中止,美国房产销量降至自196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失业率更是高达9.5%。2007年3月31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信任危机第一次引发了股市的恐慌,经营次级房贷的新世纪金融公司于当日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交易。更为夸张的一幕发生在2008年的9月15日,道琼斯指数重挫逾500点,标准普尔下跌近5%,这是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些由于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还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有着很深的阴影,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

(二)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美国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势必增加了商业银行金融坏账的数量,使美国本来引以为自豪的金融体系显得十分脆弱,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的纷纷倒闭使人们怀疑银行的经营能力和贪婪的本质,人们开始不愿意把闲置资金存入银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倒闭的银行就达到64家,其中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银行的申请倒闭被誉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一宗企业破产案,美国五大投行只剩下了美林和摩根士丹利,从此,美国金融业版图开始重画,人们为其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8年,标准普尔500成分股中的金融股领跌,其中,多样化经营银行下跌了67.5%,金融服务公司下跌了73.5%,就连美国银行也受到收购美林公司的影响,美国银行利润仅仅只有可怜的40亿美元,较2007年的150亿美元出现了大幅下降,花旗银行共亏损180亿美元,不得不向美国政府寻求帮助,结果整个金融体系开始连锁般的崩溃。

(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以后出现的违约现象给当时的美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财政支出大量增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急骤减少。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向美国银行注资200亿美元,并为其1180亿美元的资产进行担保,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从2000年到2006年期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每年均以10%的幅度往上递增,2007年更是达到了5万亿美元,最大的投资地区是欧洲,但到了2007年以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大量下降,到2008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只剩下3万亿美元。另外,在美国经济快速上升时期,人们往往会出现过度举债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由于收入较低,于是利用美国社会要求极低的个人消费信贷门槛,在出现失业、健康问题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之前,尽可能地进行购买汽车、房产等行为,一旦出现无力偿还的情况,他们就将这种压力抛向社会,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就曾大量出现这种现象。

三、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正快速发展,虽然还未出现像美国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前的过度泛滥情况,但也应该以美国的发展历史为鉴,一旦出现危机,再想补救,恐怕为时已晚。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多层次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

我国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应注意建立多层次的信贷体系,大力发展民间个人消费信贷体系以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可以借鉴美国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的经验,在我国城乡积极扶植各类消费信用合作社,弥补银行和金融公司提供个人消费信贷覆盖面狭窄的市场缺陷。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分散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体系过于集中的现象,有助于培育我国多层次、多类型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

(二)鼓励个人消费信贷的产品创新,实现个人消费信贷的结构转型

当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配合产业结构的转型,个人消费信贷也应该从原有的商品信贷向服务信贷转变。可以借鉴美国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当第三产业成为我国未来支柱产业、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个人消费信贷的品种也相应偏向于服务信贷品种,可以增加旅游、医疗、家政、餐饮等服务个人信贷种类。同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日益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住房、汽车等大型耐用消费品日趋饱合的时候,必然也要求个人消费信贷向服务型方向转变。因此,配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浪潮,个人消费信贷品种应全面、丰富、灵活。目前,中国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已开发出了家居装修贷款、度假旅游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汇聚宝”质押贷款等全新的个人消费信贷品种。

(三)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信用系统

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消费者理应都拥有公平获取消费信贷的权利。消费者以个人信用记录作为是否可以获得信贷。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个人消费信贷金额的多少,而绝不应该成为个人消费信贷的门槛。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尽快建立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银行账号、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和社会保险等多方面内容的信息网络,并逐步制定信用征信标准,成立个人消费信贷中介服务机构、资信调查咨询机构,负责收集、调查个人消费信贷申请人的收支、信用、人品等方面的信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信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进行细分,对于高收入阶层,授信额度可以设置在较高水平,期限相对较长,对于中低收入者,授信额度应设置在较低水平,期限也相对较短。

(四)建立并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

大力发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监管,法律体系作为个人消费信贷的内部要素,是对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的法律性保障,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只有《商业银行法》、《合同法》、《担保法》和某一银行针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办法,还未制定专门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体系,所以,应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由央行制定一套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主要包括杜绝信贷提供者的诱惑性条款;杜绝信贷提供者的霸王条款;保障消费者的信息不被泄露;确保消费者的申诉权利;确保消费者获得公平个人消费信贷机会的权利;明确个人破产的方式等等。

注释:

①个人消费信贷是指商业银行、金融公司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以及零售商等非金融机构向消费者发放的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是消费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用贷款来购买消费品的一种特殊的消费模式。根据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的统计和分类,个人消费信贷在美国被定义为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发放的用于购买供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或者用来偿还因此原因而产生的债务的中短期贷款。

作者:王晓东

第7篇:消费者过度维权

4月11日,上海浦东机场20余名旅客冲入跑道逼停飞机。乘客称航班因天气延误,旅客多番辗转维权以致情绪失控。拦机事件发生后,航空公司终于给每位乘客赔偿了1000元。13日,广州白云机场发生一起部分旅客因纠纷冲出登机口进入停机坪事件。

消费者维权难的现状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采访提纲】

1.乘客拦飞机维权,购车者用“驴拉汽车游行”的方式维权。在您日常工作中,还碰到过哪些看起来“过激”或方式比较另类的维权方式?

日常生活离不开消费,消费纠纷也就不可避免。有些人遭遇消费纠纷通常采取“一吵二闹三砸打”等过激行为强行解决。结果有时不仅维权不能,甚至还违法犯罪。过激的维权方式有:到商家堵门贴大字报拉条幅影响商家正常经营等。

2.出现拦飞机、打砸售楼处等另类维权方式的深层根源在哪?说明许多时候,正当的维权方式作用有限?

一是,在商业领域,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些经营者或多或少在销售过程中参入诱导或欺诈手段,来达成交易,“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而对售后服务仅仅限于纸上谈兵,属于空口承诺,缺乏诚信意识 1

和责任意识,致使消费者处于消费维权的弱势地位。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不能切实有效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消费者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进行举证。对像汽车、房产等高额的消费品来说,消费者如要做鉴定来分清责任往往是要先垫付较高的检测费用。

3.有人总结如今维权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在消费者维权领域,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比如上述拦飞机后立即获得千元赔偿一事,说明“过激”维权确实有一定作用。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维权索赔往往是在纠纷发生之后才进行,所以,消费者在维权之前要重视保存权益受损的事实证据。面对合法权益受损时,消费者要冷静处理,客观分析发生纠纷的前因后果,要采取正确的维权方法,控制纠纷扩大,防止损失加重。消协建议消费者维权应以“和”为贵,首先与商家友好协商,如达不成一致意见,可向消协等维权部门投诉,力争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闹得凶”就给赔偿,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纵容呢?商家该有何更好的处理方式?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对经营者来说,要算好经济帐,如果老盯着眼前点滴之利,而不顾长远,总有一天会砸掉自

己的品牌,而不仅仅是赔偿一双鞋、一辆车这样的一件商品那么简单。经营者还是应当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奉承“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重视销售过程中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建立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加强对其相关人员的培训。真正能够按照对消费者的承诺经营,对任何经营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5.以上事例说明,面对汽车商、家电、航空公司等商界巨头,消费者的确处于弱势地位?相关法规在这一块消费者权利保障方面还有何缺陷或待完善的?

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合法权益受损后维权途径。消费者一旦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可以依据相应法规标准提出索赔要求,任何超出国家现行法规标准的索赔要求,都无法得到法规及维权部门的支持。 消费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限度或经营者实际承受限度的维权行为,被称为消费者过度维权。过度维权主要表现在

维权要求过高,维权语言过激,维权手段过分等。一些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找经营者协商时,内心往往窝火,双方话不投机,情绪就会激动,甚至还会出现谩骂现象;有的消费者利用商家惧怕其品牌形象受到影响,无奈采取“息事宁人”这一处臵心理,故意现场“维权”,制造吵闹场面,外地甚至有消费者用老牛拉着需要维修的汽车招摇过市,有的则有意利用媒体作要挟,损害经营者的商誉,这种“维权”已经变成了“勒索”。 有的消费者除了向工商、消协部门投诉外,还向其他相关部门申诉,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不同部门就投诉内容处理方法不同,不同的处理结果往往会给消费者造成误解。在此,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及时制定或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以应对出现的新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普法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消费者、经营者的普法力度,以普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集中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经营者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培训。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消费环境会日益繁荣。

第8篇:过度医疗黑幕 心脏支架是最大过度医疗方案

2010年4月8日我和牛牛、赵赵扫墓后的第二天,赵赵在博客中贴出一篇文章,回忆五年前她的婆婆——马中行老师当年治疗时的一些疑问,提出“过度治疗”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警惕“过度医疗”,因为保住老命很重要。人活着其实有时很无奈。我们能“不相信专业人士而把自己变成所有行业的专业人士么?”,肯定是不能的。那么警惕就是非常必要的。

过度医疗黑幕 心脏支架是最大的过度医疗

2010/04/05 23:5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科技报 孙燕燕 王夕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医疗常识目前似乎有些不好用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常规程序也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最好的’药物,接受‘最高端的’检查,进行‘最先进的’手术,当然,还有最昂贵的费用。

年近70岁的张春林坐在记者对面讲话时明显有些气喘,“现在我是家人的累赘,要不是当时装的那两个支架,我现在最多是心绞痛,也不会患上严重的心肌梗死。”

两年前的一天,张春林因劳力型心绞痛与老伴到北京某大型医院就诊。检查完,医生告诉他,病情非常危险,建议在冠状动脉内安装支架进行治疗。张春林的女儿此时正在国外从事心血管病内科工作。本来,他想与女儿沟通后再确定治疗方案,但鉴于医生说的“情况紧急”,他和老伴没有犹豫,决定立刻手术。很快,张春林就被医生推进了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手术完毕,他的体内多了两个支架。

本以为就此彻底痊愈的张春林却没有想到,仅仅一年零两个月后,他又因心脏问题急诊入院,而这次的心脏造影结果显示,两个支架堵塞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此时,张春林的女儿正好回国探亲,于是,他找出一年多前的造影手术光盘,给女儿看。女儿发现,当时他的冠状动脉某一段仅仅狭窄50%,是心绞痛中比较轻的一种,药物治疗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本不用安装支架。听到这种情况,张春林很生气,本想通过法律让医院对他现在出现的病情负责,“但考虑到女儿以后还要回国发展,我想还是算了。她告诉我这是国内医院的‘潜规则’,我这么一闹,以后她就没法在这个行业立足了。”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外科搭桥疗法和内科介入疗法三种传统方法,以及尚处于研究初期的基因治疗等新型疗法。上世纪80年代,在以支架手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技术进入中国之初,它曾被医生誉为心血管病治疗史上的一场革命,被患者称为能够“起死回生”的技术。

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徐浩告诉《北京科技报》,简单说,心脏支架手术治疗就是穿刺血管,将一根导管刺入血管中,把一截圆柱形的中空金属网管放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撑开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重新流通。手术过程并不复杂,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一般几天后就能出院。

但是心脏支架手术并不能“一劳永逸”,医疗人员很快发现,支架的再狭窄几率在临床中较高,医学上称为内膜增殖。也就是说,支架使血管通了,使原来缺血的心肌获得血液供应,但支架内还会继续长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再度狭窄。

虽然最新的有药物涂层的支架,即药物洗脱支架,可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由原来的20%左右降低到10%以下,并且使细胞增殖速度变慢,但是再狭窄的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国外研究表明,从1984年到1999年,搭桥和介入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仅为2%。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生在处理冠心病时的态度通常是,能够药物治疗的绝对不安装支架,应该安装一个绝对不会安装两个,而且一个医院内不同的专家,不同医院的专家认识基本相同。

但是,在这一点,国内的医院并没有像发展技术一样与国外齐头并进,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

卫生部医疗风险监测和预警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康盛律师事务所医疗事务部主任王和平告诉记者,现在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内非常泛滥,他就曾接触过多起类似的纠纷。2010年,北京一家三级医院,给一位70岁的男性病人放了11个支架,手术后第二天,病人就死亡了,检查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本来放支架是为了扩张血管,但是放太多,反而阻塞了血管。

2009年10月,北京某三级医院,在相关检查不全面,进行心脏造影检查的同时就给一名曹姓患者进行了支架手术。手术中很多支架无法通过病人的血管,但是医生并没采取补救措施,而是继续硬塞进去了8个支架。因为手术时间过长,导致病人心源性休克,住院后的第七天死亡。而成都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给一位病人放了17个支架的“事迹”让很多业内人士听了都很惊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也表示,放进不该放的支架,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它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药物副作用、进行其他手术时的不便,不会随时间而消失。比如一部分患者放入支架后,会觉得心脏局部不舒服,一年后才能适应,并且安放后还要吃一年的氯吡格雷,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对抗血栓,这两种药物会刺激胃肠道,还会带来出血风险。他自己就遇到过一些“回炉”患者,他们有些并不符合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却被置入一个甚至多个支架,由于术后未按时服药,出现血栓,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

2008年,中国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约18.8万人。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就曾对这个数字表示:“这的确说明冠心病介入技术得到普及推广,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病例中究竟有多少不合乎规范。例如,对再狭窄危险不大而出血风险大的患者来说,对其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是不合理也不安全的。药物洗脱支架的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适用于大部分病人,但不适用于所有病人,但很多医院并没有在意这一点。”

至于为什么出现心脏支架的滥用,专家分析,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医院把它当作了经济增长点,医生也非常重视支架手术带来的利益。一枚支架,直径只有几毫米,重量不足万分之一克,国产的需2万~3万元,进口的价格更要3万元以上,而术后的后续治疗也是一笔花费。

王和平告诉记者,医疗器械进入医院的前后是一整条利益链,必须给医院还有实施手术的医生一定的回扣,回扣都是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厂家直接对某个医生,这是业内的潜规则。而且根据设备和供货商的不同,回扣的多少不一。目前国内的很多大医院中,每年进行多少支架手术都在攀比,因为放得越多,显示收益也越大,甚至很多医院每年都会给相关科室下达放支架的指标,要求当年放支架的病例要达到多少。

2002年,强生公司研发的药物洗脱支架——“心扉”(CYPHER)率先在欧洲上市,随后获准进入中国,当时的市场定价是3.6万元,其中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可达50%。这种支架在国内的使用比例一度高达支架总使用数的98%。紧随心扉支架进入中国的,还有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研制的紫杉醇支架(TAXUS),它选择直销方式,售价比心扉便宜一半仅1.8万元。然而,在其他国家市场占有率通常高达60%~70%的紫杉醇支架,在中国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销售量几乎为零。 此外,王和平也表示,学术上的要求也是造成支架泛滥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规定,医生亲自进行的支架手术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因为以小样本量为案例的论文,科研价值很小。发表论文又是和评职称挂钩的,比如必须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才能评上高级职称,所以医生就需要大量的支架样本。

放进不该放的支架,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

现在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内非常泛滥

抗生素滥用也是一种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暗藏“猫腻”

在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少、医疗过于市场化发展的条件下,医生就成为具有双重角色的人:一方面,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另一方面,是卖药、卖检查结果的生意人。

仅仅是泛滥的心脏支架手术并不能让人窥一斑以见全豹,它背后的“过度医疗”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医患之间经济利益变得对立的最好证明。

胡大一说,人们发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医疗常识目前似乎有些不好用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常规程序也不很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最好的”药物,接受“最高端的”检查,进行“最先进的”手术,当然,还有最昂贵的费用。 政协委员、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马亦龙教授在今年的两会上就再次拿出了关于治理“过度医疗”问题的提案。他告诉记者,这些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过度护理。

马亦龙说,过去曾经在医疗界流通的“金标准”,也就是什么样病情的病人应该遵从怎样的治疗方法,现在几乎没有人遵守了。病人一进医院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医生都比着开药。

《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综合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中,检查治疗费从1990年的2.1元,渐升到2004年的35.1元、2008年的45.3元;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中,检查治疗费(含手术费)则从1990年的121.5元,攀升至2004年的1566.3元、2008年的1887元。在这背后,抛开物价增长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过度医疗带来的“效果”。

“就拿抗生素来说,现在国内的使用情况可以说是滥得不能再滥。”王和平说,在美国一些大型医院,进行心脏病手术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因为他们认为,在无菌环境下实施手术本来就不应该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在医生看来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说明自己的水平不够。但在国内,小小的门诊疝气手术,医生就会给病人开上几天的抗生素。 据统计,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于国际水平,抗生素的滥用直接导致一些大医院中,患者体内金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0%,对头孢菌素耐药率约为30%~40%。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孙强告诉记者,他和相关的科研人员曾在山东一个县做过调查,随机抽了几百份的门诊处方,这些处方单涉及感冒、发烧、拉肚子、腰酸背痛等常见病。调查人员发现,级别越低的医院,药品处方过度的程度越严重。例如,同样的病症,县级医院,一张处方上可能开出2个药品,到了村里就是一张处方4个药品。处方针剂使用率,在村卫生所的处方中则达到63%,这其中,有很多是不合理使用的。而国际上通用的办法是,由于注射安全和卫生条件等存在着隐患,不建议在门诊使用针剂。

孙强说,中国85%的药品是医院卖出去的,是以药养医,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卖更多的药,挣更多的钱。一般大医院中,药品带来的收益能占到40%~50%,到了县乡级医院,药品收入则占到60%~70%。但这个数字只能说明医院级别越高,药品收入所占的比例越小,药品的使用是否合理,从这里是看不出来的。

“过度医疗除了药品,还有过度检查,特别表现在一些大型的设备,比如CT机的使用上。以前我们做结核病的研究时知道,很多诊断根据X光胸片,再结合痰检就可以确诊,但现在很多医院,CT的使用量已经远远高过X光,因为X光检查一次只要几十元,而CT检查动辄就要两三百元。”孙强说。 此外,耗材,如支架、缝合线等,医生通常都会推荐病人使用更为昂贵的品种,但这其中很多是没有必要的。比如手术使用的电刀,本来根据规定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现在医院做手术时基本是一个病人一把电刀,这不仅使病人看病的成本增加,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同时,医疗资源作为公共资源,“过度医疗”所带来的问题也会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公,使一些真正需要使用的人得不到好的治疗。

“过度医疗”问题之所以产生,马亦龙表示,作为医院和医生也很无奈。以他所在的肿瘤医院来说,每年国家划拨的财政费用仅够医院给离退休职工发放工资,因此,医院想要购进新的设备,改善医疗条件等就只能想办法创收。同样,现在如果一个医生不拿回扣,不在开药做手术上“动脑筋”,知名医院的副教授也许一个月除去奖金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因此,在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少、医疗过于市场化发展的条件下,医生就成为具有双重角色的人:一方面,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另一方面,是卖药、卖检查结果的生意人。

此外,医生为避免出了医疗事故后患者家属找自己的麻烦,往往追求“全面”的诊疗方案。比如,《医疗事故鉴定法》规定了医生在鉴定过程的举证倒置制度,可能导致医生对病人的过度检查。一项调查显示,在300名全科医生中,有98%的人承认自己在医疗过程中有增加化验检查、院内院外会诊、多开药等自卫性或者称之为“防御性”的项目。而医生自卫性医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免吃官司”。 同时,现在很多病人也存在“复杂的技术和设备会带来更好的疗效”的错误观念,他们会直接要求医生开某种药物或者要求医生进行支架手术、剖腹产手术等。

“目前,过度医疗的定义虽然很明确,但在现实中却又非常难界定。”马亦龙说,因为临床医学非常复杂,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也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病的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想要解决过度医疗问题,首先要对过度医疗设定标准:对病人的诊疗总体上是趋好还是伤害。在治疗中,要看医生的目的何在,治疗是否产生预防作用,是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否能延长病人的寿命。另外有几个附加条件是,病人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受,病人的心理是否能承受,治疗中是否能体现病人的权利。

同时,应该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和监控网络。孙强说,欧洲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很完善,建立了药品控制的机制,就是要审核每一个医生所开的药品,如果医生药品开得不合理,保险公司不会把钱付给医院。瑞典还建立了抗生素使用网络,监管每一个处方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这个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不光抗生素,整个药品都可以建立起网络进行监控。”

马亦龙也提到,他在日本考察时也发现,日本同样存在这样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当他们发现某一个医生开出的药物费用过高时就会进行调查,一旦发现问题,这个医生就会被终身禁止行医。在新加坡,医保部门规定,需要放支架的病人,每人最多只能报销3个,如果超过,一来医保部门不予报销,二来医生还要向专门的委员会陈述放入过多支架的理由。

此外,相关部门应进行医院体制进一步改革,建立补偿机制,使公立医院公益化,成为真正的非营利单位。医院分配制度要改革,让医生收入不与产值挂钩,实行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建立相关监督机构及严格评定标准,定期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让过度医疗的机构和医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过度医疗的现状就会改变。

患者及其家属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目前,不少国家都制定了有关病人权利的文件,有些国家制定了《病人权利法案》,先进国家这方面的做法可以作为国内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借鉴。

“我们要记住希波克拉底的忠告,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胡大一说,我们应该提倡人文医学的理念,人文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老百姓对医院的学科建设、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体悟不会很清晰,但他对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却感受非常直观。作为医生,应该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方案的决策。把各种方案的利弊陈述清楚,请他们选择最终的治疗方案,医生更多地扮演一种提供不同方案的角色。一份优化的诊疗方案,其实是在获益和风险、成本与效益这两个问题中寻找平衡。

上一篇:欢送晚会节目单下一篇:行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