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规划

2023-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援疆规划

科技援疆十二五规划

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潘云鹤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规划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就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攻关方向以及保障措施都做出了明确部署,为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十二五”科技规划紧紧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跨越,为进入创新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速提升,科技资源和知识积累总量快速增长,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新兴力量,其中不少工程科技成果尤令世界瞩目。而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尚不能够完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自主创新链条不完善,基础和应用研究向产业化转化的机制和动力不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撑能力薄弱,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能力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仍然亟待加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国科技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97983亿元,经济总量跃升全球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投资消费关系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把过去经济建设更多地依赖物资、资金投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进一步指出,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把科技创新与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尤其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大力推动先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坚持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先进产品的创意、研发和市场化,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

二、科技创新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五”科技规划中,围绕科学发展、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这对于实现科技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赢得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先机,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低端,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同时,依靠大量物资消耗和资金投入的生产方式正在越来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当前,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引领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科学发展的轨道,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必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科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路线图和战略主攻方向。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是解决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部署将重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绿色智能发展,在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产业将致力于解决我国人民的医疗、健康、粮食安全的需求问题;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是关系到整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加快传统产业的再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要推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设计创新问题。从整体上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已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总规模也已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除少数领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以外,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和产品的设计创新性不足,严重制约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国家发展继续的重大成套设备、关键部件、大型复杂装备的控制部分、系统集成技术等仍需依靠国外。要彻底摆脱这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要加强产业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市场化应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供创新与原始创新支撑。

“十二五”科技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要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应用;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通过加强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和支撑体系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要大力加强民生科技,通过加快人口健康科技发展,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通过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强化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城市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建立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技术体系,通过发展能源勘探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发展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此外,围绕重点产业的技术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二五”科技规划还部署开展相关前沿技术的研究攻关,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这些技术是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比较优势和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向提出的,对于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引领作用,这些技术的研发攻关有利于重点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实现跨越发展,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未来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三、体制机制改革要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些重要举措的制定实施,将会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为科技创新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绝对量稳步增加,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企业研究机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网络,有力地支撑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继续完善现有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基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实现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加快高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科技创新顺利推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我国科技队伍总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但是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相对缺乏,面向一线的实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不足,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难以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增加科技人力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提升科技人才质量,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科技创新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2篇:科技援疆十二五规划

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潘云鹤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规划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就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攻关方向以及保障措施都做出了明确部署,为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十二五”科技规划紧紧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跨越,为进入创新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速提升,科技资源和知识积累总量快速增长,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新兴力量,其中不少工程科技成果尤令世界瞩目。而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尚不能够完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自主创新链条不完善,基础和应用研究向产业化转化的机制和动力不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撑能力薄弱,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能力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仍然亟待加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国科技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97983亿元,经济总量跃升全球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投资消费关系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把过去经济建设更多地依赖物资、资金投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进一步指出,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把科技创新与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尤其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大力推动先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坚持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先进产品的创意、研发和市场化,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

二、科技创新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五”科技规划中,围绕科学发展、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这对于实现科技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赢得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先机,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低端,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同时,依靠大量物资消耗和资金投入的生产方式正在越来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当前,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引领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科学发展的轨道,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必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科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路线图和战略主攻方向。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是解决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部署将重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绿色智能发展,在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产业将致力于解决我国人民的医疗、健康、粮食安全的需求问题;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是关系到整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加快传统产业的再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要推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设计创新问题。从整体上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已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总规模也已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除少数领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以外,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和产品的设计创新性不足,严重制约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国家发展继续的重大成套设备、关键部件、大型复杂装备的控制部分、系统集成技术等仍需依靠国外。要彻底摆脱这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要加强产业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市场化应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供创新与原始创新支撑。

“十二五”科技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要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应用;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通过加强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和支撑体系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要大力加强民生科技,通过加快人口

健康科技发展,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通过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强化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城市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建立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技术体系,通过发展能源勘探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发展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此外,围绕重点产业的技术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二五”科技规划还部署开展相关前沿技术的研究攻关,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这些技术是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比较优势和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向提出的,对于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引领作用,这些技术的研发攻关有利于重点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实现跨越发展,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未来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三、体制机制改革要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些重要举措的制定实施,将会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为科技创新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绝对量稳步增加,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企业研究机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网络,有力地支撑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继续完善现有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基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实现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加快高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科技创新顺利推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我国科技队伍总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但是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相对缺乏,面向一线的实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不足,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难以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增加科技人力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提升科技人才质量,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科技创新要支撑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3篇:援疆干部讲述援疆故事

我对新疆的最早期认识,应该是来源于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画面中的新疆美景,欢快的维族舞蹈以及优美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人口2000多万,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口100多万,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东邻甘肃省、青海省;南倚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接;西连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东西和南北最大长度为800余千米。这是我去新疆前对新疆的了解。

我叫宁殿宾,今年43岁,是河北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的一名主主任医师。2014年3月,我作为河北省第七批援疆干部被派到巴州第二人民医院(燕赵蒙医院)工作,为当地开展手术治疗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新技术。还记得临行前与家人、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虽然不舍,但为了完成党交给我的这个光荣使命,我毅然踏上西去的路程。

环境复杂、工作艰苦、语言障碍、民族习惯不同、医疗风险高是我们每个援疆医疗队员共同面临的难题。在逐步克服了气候、语言、饮食、工作环境上的巨大差异后,我迅速适应角色,融入到当地的医疗工作中。我所在的燕赵蒙医院,是2000年和静县蒙医院由和静县迁至巴州改成的,外科更是于2013才刚刚建立。来到巴州后,医院领导安排我从事专家门诊及病房查房工作。从事门诊工作要直接接诊病人,而且来看病的有部分是不懂汉语的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病人,语言障碍是最大的困难,于是我向蒙族同事学习,勤学苦练,目前能基本完成与患者的沟通。由于医院迁来时间较短,所以患者较少,我们响应医院号召,多次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到各社区、县区、乡镇、村庄进行义诊,宣传医疗知识,加强医院影响力。经过不懈的努力,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持续增多。病房查房时针对相应专业跟外科同事们共同学习了国内、国际前沿知识。同时我也在医院业务学习时间给全院同事进行了专业技术讲座,使之对甲状腺、乳腺各种疾病诊疗规范加深了了解。通过以上工作,我很快赢得了医院及科室领导的肯定和好评。由于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热情服务,所以经常有患者慕名而来,为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为援疆干部,不仅要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饮食习惯的不同带来的种种困难,还要忍受不能照顾亲人的煎熬。1年多前,我八十岁的老父亲因前列腺增生不能小便不得不行手术治疗,而之前为了不影响我的援疆工作,他已经忍受了几个月小便困难的折磨,打电话时却从来不跟我说。父亲手术时却不能在床前尽孝,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妻子独自在家中照顾老人、孩子,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我却不

能分担,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女儿才十几岁,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我却不能在她身边陪伴她学习、成长,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想到援疆事业,看到病人对我们新技术的渴望,我别无选择。

援疆以来前指、巴州及家乡领导对我们非常关心,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及时了解我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困难,排解思乡情绪,鼓舞工作热情。在新疆我们感受了大家庭的温暖,并把思乡之情化作战胜困难、做好工作的无穷动力。截至目前,共在门诊诊治病人2000余人,会诊、义诊数十次,教学查房、专业讲座100余次,开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100余台,同时带动外科进行论文写作、医学书籍编撰、科研立项。全方位提高了医院外科的医疗科研水平。每当我看到患者从带着焦虑、担心的神情走进医院到带着满意的微笑从医院走出去,心中就充满着巨大的满足感。

援疆以来我快速融入到医院、科室这个大家庭中,和很多蒙古族、维吾尔族同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我离开了家乡,但是从他们那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亲情,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欢乐。巴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他们就是我第二故乡的朋友、亲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切感受到:援疆不仅仅是参与边疆建设的过程,更是一次纯洁党性、净化心灵、淡泊名利的过程,是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升华过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三年援疆路,一生巴州情”,援疆路充满艰辛,我时刻牢记家乡领导亲人的嘱托,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我战胜困难的斗志,使我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教导,离不开援友们和当地友人、亲人的无私帮助,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在此请接受我最衷心的感谢!

第4篇:援疆干部援疆三年工作总结

自2002年7月到新疆以来,本人积极履行职责,按照援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派出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无论在锻炼自己,提高境界,丰富阅历,还是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基本实现了援疆中心组提出的让家乡人民放心、让新疆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援疆工作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三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援疆的主要工作

(一)不辱使命树形象

三年的援疆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段经历,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远离家乡,只身在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并力争做出成绩,关键是要经得起考验,抗得住风浪,树立好形象。在这方面,我除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环境之外,特别注重了三点:

1、尊重当地干部。我始终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如果说我们是新援疆干部,那么在新疆有不少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老援疆干部,他们大都政策观念强,个人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因此,我始终注意找准位置,以甘当小学生的思想,与当地干部合作交流,以当地干部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自觉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干事不添事。抱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在班子中积极工作,既主动给主要领导当参谋当助手,又独挡一面,较好地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注重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也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援疆工作中,我一方面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一方面特别注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千方百计为边疆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3、做到廉洁自律。在新疆的两年多里,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时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自觉遵守县委关于廉洁勤政的多项规定和《山东省援疆干部管理制度》,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要求,从而树立了援疆干部勤奋好学务实高效的好形象。

(二)牵线搭桥办实事

我充分发挥援疆干部联系面广的优势,当好新疆和山东两地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主动牵线搭桥,组织双方人员考察互访,千方百计为新疆争取资金、项目,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1、大力招商。一年多来,直接组织大的招商活动10余次,组织两地人员60余人次,其中既有党政考察团,也有企业考察团,还有科技文教考察团,形成较大的协议项目3个,协议金额4000万元,其中落实项目2个,到位资金800万元。

2、积极引资。一年来,直接从新泰市引进资金45万元,并同泰安市、东平县一起完成了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65万元的新建改建项目。为**县的抗震救灾、卫生、教育、畜牧小区建设都实实在在办了大量实事,这些实事都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3、促进合作。一年来,先后促成了新泰市与**县、**市与**#县友好县市的建设,促成了新疆与内地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党建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促成了两地棉麻企业、酿酒企业等多家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促成了双方企业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也为一些破产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三)发挥作用做贡献

1、做好分工工作。按照政府分工,我主要分管经协工作、科技工作,协管城市经济。在我分工的工作中,两年来都有了明显起色,经协工作、科技工作均进入地区乃至自治区的先进行列。

2、解决企业难题。如今年5月,山东客商有意在**315国道鱼池处建厂落户,因县人民政府从整个城市规划出发,正初步确定不在此新建中小企业,因此使项目搁浅。经我各方协调,最终使各有关方面统一思想,在政府县长办公会议上通过,目前该项目已投入300万元,预计年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

3、关心弱势群体。在新疆的两年多里,我坚持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能冲在前面与群众打成一片,利用五

一、国庆节长假,深入农村、企业搞“三同”,为城镇、农村特困户捐款3000余元,真心实意地为疏勒办力所能及的实事。特别是在2002年分工经贸工作期间,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解决离退及下岗职工的实际问题,先后使部分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并为部分离退休职工解决

坚强后盾。

《[推荐]援疆干部援疆三年工作总结(第4页)》

第5篇:2013.5.1王国才,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新疆和田皮山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安徽支教老师 王国才 4月30日,安徽省教育厅李和平副厅长一行13人,来自三所高校、省教育厅、省政协等六个单位组成的安徽省教育系统慰问考察团,在和田地委副书记安徽援疆指挥部总指挥聂爱国,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王昌霖,地委副秘书长、地区教育工委书记唐勇,皮山县委书记沈毅,等13位领导的陪同下来慰问安徽皮山援疆教师。会上皮山县委书记沈毅致欢迎词,新疆维吾尔医专党委副书记、和田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安徽教育厅李方泽处长汇报了教育援疆工作情况。随后,我和丁艳文老师在会上分别以《牢记援疆使命,扎实支教皮山》、《爱在皮山,情洒一路芬芳》为题目代表安徽援疆第三批皮山教师发言。接着,受援学校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新峰校长在发言中说:“支教老师把安徽的教学教育理念传给了我校,引领和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促进了学生的发。和田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王昌霖对安徽支教老师的工作也给予展”了很高评价。李和平厅长在讲话中说:“我代表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家乡人民看望慰问安徽援疆教师。一路走来有很多感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拉长了我们的生命线。你们非常了不起,非常不容易。你们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短时分离,选择了寂寞,选择了无耐。这是你们人生中新的呼唤,新的亮点。你们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你们不仅做了教育的使者,还做了民族团结的使者,文化传播的使者。援疆是党中央、省政府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决策,没有边疆的稳定,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伟大的中国梦。教育援疆是援疆的基础部分,省教育工委教育厅挑选了你们这样优秀的教师援疆,你们既光荣又责任重大。希望你们‘忠心、用心、尽心、舒心’。忠心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为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促进边疆教育的发展树立丰碑;用心就是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很关心你们,希望你们用心保重安全、保重身体、调整好心态;尽心就是援疆老师尽心履行自己的职责,你们做的工作决不同于正常的工作,要把国家的战略,安徽人的重托在这里开花结果。舒心就是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也是难得的机遇,人生处处是精彩。希望你们调整好心理,过得开心、舒心。李厅长最后说:‘你们是前方的战士,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后方,你们的人生有艰苦的岁月、崇高的情怀、美好的未来。祝愿你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最后,和田地委副书记、安徽援疆指挥部总指挥张聂爱国总结中说:“安徽援疆教师业务精湛、工作踏实、社会反映强烈。大家牢记为我省张宝顺书记的话:‘献身边疆,造福和田,不辱使命,争创一流!’”。

继2012年9月4日,程厅长在皮山地震的当天打电话慰问我省援疆教师 ,现在李厅长一行又亲赴和田、皮山看望慰问我们安徽援疆教师,我们倍受鼓舞,深受感动!我们安徽全体援疆教师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出色完成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交给的光荣支教任务,争做一名新时期丝绸之路的传道者。 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面对皮山的学生,我用真情贺卡点亮学生的心灵,用精心批语开启学生的心灵,用爱的话语抚慰学生心灵,用养成教育磁化学生的心灵 ,用严明的纪律净化学生的心灵。我倾注了绿色情怀,让课堂流淌着生命的爱,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援疆我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财富;失去的是脂肪,留下的是筋骨;消退的是娇气,磨炼的是意志;留下的是奉献,带走的是真情!

第6篇:援疆工作

援疆工作总结

援疆干部

从河南到哈密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转眼就三年了,援哈以来,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确定的援疆工作目标,按照组织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始终牢记使命、积极融入、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河南人”到“哈密人”的转变,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援疆工作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 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保证。 从踏上哈密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始终牢记使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家乡父老的重托,要为哈密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环境的进一步了解,我更被这里人民的质朴、干部的勤奋、发展的热度所感染,更加认识到中央作出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决策之英明。作为援疆干部,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把中央和各级党委做出的有关援疆的决策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三年来,我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党组织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决策部署及新疆的历史文化,并认真加以领会,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

二、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哈密地区各级领导和组织非常重视援疆工作,对援疆干部和人才非常关心,给大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按照组织的有关要求,需要接受派出单位和援助地区双重管理,工作任务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援助单位分管的业务工作,二是援疆前方指挥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三年来,我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在煤炭局领导班子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两方面的工作都得以圆满完成,取得了新成效。

按照煤管局领导班子的分工,我主要分管业务科的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

1、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煤炭局到各煤矿企业,都相应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每年初与各煤矿企业签订了当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工作方法上坚持日常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职责范围内煤矿进行多轮次不间断的安全检查。三年来,组织对哈密煤矿进行了50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其中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打非专项检查各7次,检查隐患447条,下达现场处理决定书26份,隐患整改率达98%以上,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2、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制定了《哈密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组织煤矿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督促煤矿认真落实培训工作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按时、足额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监督煤矿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落实,杜绝编造安全培训记录、档案的行为。三年来,分别对煤矿安全员、放炮员、掘进司机、瓦检员、绞车司机等15个特殊工种进行了集中培训,共计297人,组织全员培训共计500人。为推动全市各煤矿矿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正确履行矿长安全生产职责,按照自治区和地区煤管局关于“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要求,我认真配合地区煤管局在哈密市开展“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组织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矿长开展“谈心对话”活动,组织观看百人煤矿事故和四川省桃子沟煤矿事故警示教育片,进一步解读宣传国办发99号和新政办法143号文件精神,听取煤矿企业对安全监管方面以及对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进一步强化煤炭市场管理,促进煤炭经营市场健康发展。开展了煤炭经营市场专项整顿,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煤炭经营秩序。监督煤矿制定计划,完成了市域内煤炭企业的资格证年检、换证延续工作。

三、 主动融入、加强团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加强民族团结尤为重要,这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工作伊始,我就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主动和单位同事,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和同事积极交流沟通,工作中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生活中尊重他们的习俗。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增进了互相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建立了“同志加朋友”式的关系,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为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四、 群众认可、务求实效是衡量工作的标准。 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觉、自重,不向援助单位和服务对象提出任何不合理要求,做到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脚,管住自己的手。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没有违法乱纪行为。援疆工作做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能否得到群众认可,让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在工作中,我在发挥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每项工作措施的出台都注意结合哈密当地和单位的实际,并主动征求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充分酝酿,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然后再组织实施。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和支持,也使各项工作措施更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以上是我援疆以来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始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坚决完成好援疆任务。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