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水平的途径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国民经济水平逐渐上升, 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食品安全是我国主要关注的民生问题, 畜禽产品是食品市场的重要部分, 因此政府对动物检疫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面对当前我国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中的问题, 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切实保障肉食品的安全, 本文基于提升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水平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当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动物检疫监督执行不到位

我国部分地区在动物检疫方面缺乏监督意识, 忽视不合格肉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在实施监督时没有加强管理力度, 监督工作行为缺乏规范。如养殖场内的动物应该进行全面检疫, 但是有些地方动物检疫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高, 执行不到位, 甚至应付了事, 没有按照相关规程开展检疫。如此一来, 市场中肉食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不合格的动物被加工成肉制品被人们食用, 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1.2 检疫监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部分检疫监督人员素质不高, 工作态度恶劣, 没有在人们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当群众发现检疫监督工作出现问题或者违规行为时, 会给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以求得到解决, 但是有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 没有履行相关职责和义务。

1.3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政府的资金有限, 目前对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不重视, 经费投入不足, 而动物检疫和监督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需长期接触人畜共患病等有传染危险工作, 这样会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展相应的人员培训和装备采购, 员工缺乏先进的知识储备, 不能及时更新设备, 对检疫和监督工作的发展不利。

1.4 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还未建立相对完善的动物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动物检疫的监管不严格, 缺乏全面的监管管理体系, 因此难以保证检疫和监督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态度[1]。

2 提高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水平的途径

2.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首先要对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加大重视, 合理分配资金, 为动物检疫部门和监督部门提供足够的经费。更新检疫设备, 加强检疫实验室建设, 对养殖场和屠宰场的动物进行全面检疫, 保障出场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要引进现代化技术和培养先进的综合型人才来指导监督工作的开展, 为执法监督提供保障, 提高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水平。

2.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动物检疫和监督工作的基础, 政府应该尽快完善动物检疫相关法律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规范监督工作行为。为了监督管理执法方便, 动物检疫监督部门应该设立合理的检疫点并进行统一管理, 可以省去检疫监督人员在各检疫点之间奔波的时间, 提升检疫监督工作的效率。

2.3 提升检疫监督人员素质

要想提升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的水平, 就要加强检疫监督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人员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 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对检疫监督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考评, 使相关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工作目标, 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要加强对检疫监督人员的思想教育, 使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动物检疫监督工作, 并且认识到工作疏漏的后果及严重性。

2.4 提升检疫监督部门公信力

检疫监督部门要加强自身的执法力度, 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 并且通过多种媒介强化与人民群众的沟通, 提升机构的社会公信力。向社会宣传动物检疫监督先进事迹, 传播正能量, 树立检疫监督部门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形象和职业道德模范。此外, 监督工作还需要群众的密切配合, 因此要开通举报热线, 鼓励群众共同监督动物检疫工作, 如果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立刻举报, 监督部门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赢得社会的认可[2]。

3 结束语

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对于防控动物疫病具有关键作用, 我国当前在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我国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为检疫监督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保障检疫监督工作稳定、合法、有序开展。

摘要:阐述了当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提高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水平的途径, 旨在促进动物检疫监督水平的提升, 推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以及肉食品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关键词:动物检疫监督,提高水平,途径

参考文献

[1] 车月平.如何提高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水平[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 34 (3) :48.

[2] 陈晓燕.浅析如何提高监督动物检疫工作的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7) :106.

上一篇:苏州经济转型期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下一篇: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