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2022-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六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画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小学时期,相对幼儿时期美术的启蒙期,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美术的内在以及对美术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在自我思考以及自己动手方面都逐步自我化,中国画教学的融入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意发展,让学生能够体验更多美术的美感。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 欣赏能力 游戏教学 个性化认知

引言

美术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感受和理解,对美术的理解以及作品的呈现也很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都足以证明了美术在教学和人生中的重要地位,而这些也是长期以来美术都能成为聚焦点的关键所在。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面对极其丰富的美术教学时,如何能够更加有策略性的进行教学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美术的魅力,接下来,笔者就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画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1、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画教学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其独特性,尤其是传统的中国画,无论是在风格、方法都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小学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小学生的发展更是牵系着祖国的未来,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更多的是初期的感知,但六年级而言,学生已经初步有了自我对美术的理解和感悟,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美术有更好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画文化精神得以传承。

(1)、中国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

小学生的思考能力直接决定了他的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每个学生的心里,都住着一颗关于美术的种子,慢慢发芽,慢慢长大。而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对美术概念的引导者,很多事情都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及时纠正,及时引导,让小树苗能够健康、快乐且茁壮的成长。

(2)、中国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美术课程的丰富性

六年级对于小学时期而言,是萌芽期的结束,也是基础期的开始,更全面、丰富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也是为小学生能够初步实现自我对美感的认知,中国画教学博大精深,是美术学不可替代的一种风格。作为国民,不仅仅是实现文化自信,更以实现对民族艺术发扬光大为目标,而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更好的丰富了美术领域的配置1。

2、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画教学策略创新途经

想要实现中国画教学以及美术教学更好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从从学校层面做到改善以及提升,作为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不言而喻,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刚要具备极强的创新力,引导学生实现兴趣学习,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对美术实现更好的理解。接下来,笔者就如何做好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画教学策略的创新做以下具体分析:

(1)、融入游戏教学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教学的兴趣

事实证明,场景化教学可以很好的增加学生的代入感,这种场景化也可以是游戏方式,也可以是座谈会的形式。学生只有在参与活动时才能促进自我思考,当那些理论化的知识在传导时,需要教师做出一定的调整,适合小学生的接收特点,让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得到提升。美术教师在进行场景化教学时也应当合理设置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合作、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进行轻松融入团队游戏,体验互助的快乐2。比如在小學六年级美术教材第一课《我们去旅行》(湖南美术出版)一节中,教师可以在设计美术教学时,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角色完成的过程及结果的观察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做出调整及改善,增加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互助精神。

(2)、增加名画鉴赏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水平

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分析、理解等等过程,可以充分体会学生的全面成长,让每位学生都学会表达自我,对自我有所认识。通过作品的展现,让学生发掘创作中更多美的含义。通过对学生美感的感知程度,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自我创作自我理解的美。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充满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作品作为参考,可以是多形式的,也可以开设主题作品,引导学生将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相结合,对再加以教师的引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欣赏能力。

(3)、鼓励展现自我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个性化认知

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决定了思维的宽度,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则是思维的长度,动手能力让思考能力有更好的落脚点,动手能力是思考能力的一面镜子,直接映射了学生的内心。同时教师也可在美术教学时采取“XX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在同一命题下,发掘更多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度、认知度,让学生在保持天性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更好的自我成长,学会将作品与自我相结合,从而实现每次美的洗礼和升华。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可以让学生试下对中国画的个性化认知,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创新,不仅仅需要教师创新力的培养,更需要所有美术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在美术的教学中真正学会为什么画、怎么画、画什么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晓英.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中国画教学 [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226-227.

[2]李时香.擦混同中国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2):115.

[3]毕书锋.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浅议[J].黑河教育,2010(08):46.

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宇字学校

作者:曹娟

第2篇:六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测试题

一 填空

1 透视现象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2 文物,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二 选择(多选)

1 中国话的画法有(AC )

A 工笔B 刮画法C 写意D写生

2 中国画的表现内容有 (A B C )

A 人物 B 山水 C 花鸟D 动物

3 中国著名的油画家有( A C )

A 徐悲鸿 林风眠B齐白石 张大千 C刘海粟 颜文梁 D梵高 莫奈 4 绘画从材料工具分()

A中国画 B油画 C 版画 D 刮画

三 判断

1 油画是一种重要的画种,油画起源于希腊。(×)

2 中国画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 3 皮影戏是集美术 音乐 表演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 4 油画的主要材料工具有画笔、画刀、画布、画框。(×)

第3篇: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美术下册测试题

一、填空

1、上海市的代表性建筑是( 东方明珠 )。

2、将好的文章配上美的图画就是(“图文并茂”)。

3、较早的文学插图有( 水浒叶子)、(西厢记)。

4、现代连环画的代表作有(鸡毛信)、(三打白骨精)等。

5、( 苏州园林 )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园。

6、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有( 地形 )、( 植物 )、( 水 )、( 建筑和构筑物 )。

7、( 光 )照在物体上,产生了明暗。

8、说出我国的几样艺术珍品,如( 四羊方尊 )、( 秦始皇陵兵马俑)、(牛虎形案)。

二、选择

1、( B )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书籍”、“有形的诗歌”。 A、房屋 B、建筑 C、故宫

2、给文章配画,又叫( A ),是指插附在文章中艺术地再现文意的图画。

A、插图 B、插画 C、图画

3、画水彩画时,通过色彩的( C ),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 A、冷暖 B、明暗 C、深浅变化

三、连线

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马 荷花翠鸟

格尔尼卡

齐白石 毕加索

徐悲鸿

三、判断

1、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 对 )

2、广告呈现一般都有品名、广告语、厂址、商标和图形(图片)等。( 对)

3、平面设计图能表示整个园林的布局、结构、景观和空间构成。( 对 )

四、简答题

1、绿色设计遵循的三原则。 答: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

2、绿色食品包装一般呈现的内容有什么?

答: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等。

3、简述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答: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4、名字的设计方式有哪些? 答:有变形、描绘、剪贴、制作等。

五、绘画小能手

1、画出自己喜欢的标志性建筑。

2、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3、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

第4篇:四年级美术上册期末测试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冷色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暖色包括:(红色 )、(黄色 )、( 橙色 )等。 2.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运动)与(静止)的感觉。

3.红与( 绿 )、橙与( 蓝

)、黄与(紫

)是对比色。

4.画面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要素重复出现,就产生了( 节奏感 )。 5.校徽设计可以用( 文字

),也可以用(图形 )来表示。

6.邮票被称作是(“ 国家的名片 ” )。邮票由(面值 )、(图案 )、(齿孔)、(发行者 )组成;外形边缘还有整齐的(齿孔 )。

7.邮票设计应具有(主题突出)、( 色彩明快)、( 富于装饰)等特点。 8.( 拉伸)、( 扭曲)和(翻转)都是电脑美术变形的基本方法。

9.列举出三位你知道的著名漫画家:( 张乐平)、(丰子恺)、(缪印堂)。 10.《三毛流浪记》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的作品。

1.(红)、(橙)、(黄)使人联想到热烈、温暖的(火焰)和(太阳)等景物;而(蓝)、(绿)、(紫)又会使人联想到宁静、寒冷的(天空)和(海水)等景物。

2.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想混而成的颜色,色彩变化丰富,色调沉稳,但色泽上不如原色和间色鲜明。

3.(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地平线等,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等,有(运动)的感觉。

4.美术作品中两种或多种要素按照一定秩序重复出现,可以产生(节奏感)。它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5.人物的脸型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表情有(喜怒哀乐)等多种,发饰及穿戴往往表明其职业特点。

6.拟人形象的创作,关键在于将动植物的形象加入(人)的形象特征。可采用将物象(头部)拟人化,或将物象(身体)拟人化等方法。

7.邮票的种类有(特种)邮票、(普通 )邮票、(纪念)邮票。邮票是由(面值)、(图案)、(齿孔)、(发行者)组成。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邮票,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 )邮票。 8.漫画的主要特点:运用(夸张)、(变形)、(比喻)等多种方法和巧妙构思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的目的。

二、问答题: (10分)什么是漫画?

三、绘画创作:(10分) 创作一幅以暖色调为主的作品。 二 绘画。

请你设计一枚邮票。

第5篇: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期末检测题

姓名

词句训练

一、拼一拼,写一写。

1、一个聪明的人经常受到赞美,他可能会zhān zhān zìxǐ( ),而给与jǐng gào( ),可让他的心态平和,不误入qí tú( ),从而进步更快。

2、灾区人民lín wēi bú jù( ),救援人员pī jīng zhǎn jì( ),勇往直前。由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zhîng zhì chéng chéng( ),灾民已度过了难关。我们深信他们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二、火眼金睛,选字组词。 (载 裁) 重 判 刊 别出心 (辨 辨) 认 论 别 不容争 (魂 魄) 力 灵 诗 惊心动

三、找出个组中的一个错别字,画上记号,并改正。 A 藕断丝连 津津有味 中流底柱 牵肠挂肚 B 庞然大物 再接再励 奇珍异宝 玲珑剔透 C 一如既往 浮想联翩 同仇敌忾 悬崖绝壁 D 厉精图治 排山倒海 喋喋不休 低头折节

四、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 )钉截铁 众星( )月 安然无( ) 呕心( )血 前( )后继 星( )棋布

五、读警句,写出含有这些字的成语。 虚( )心( )万( )事( ) 能( )成( )自( )满( ) 十( )事( )九( )空( )

六、按要求填空。

1、选词填空,组成比喻句。 宽广 刚强 清澈 挺拔 纯洁 谦逊 有人说,一个人的心灵,应该像清泉那样( );人格,应该向松柏那样( );意志,应该像钢铁那样( );气质,应该向梅花那样( );品德,应该向雪花那样( );胸怀,应该向大海那样( )。

2、用诗句、名言警句、歇后语填空。 A 小刚在学校里默默无闻,可他的书画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这真是“ ”呀。 B “ , 。”这说的是会读书的人可以由愚蠢变得聪明起来。 C 年少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纪大了会后悔呀。这正如“ , 。”这句诗所说的一样。 D “ , 。”这告诉我们:事情要成功,人要成才,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与代价。 E “ , 。” 是呀,兄弟之间都要和睦,讲诚信。 F 古人常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诗句“ , 。”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七、按要求写句子。

1、句子仿写。 一本好书是一盏明灯,它将照亮人生前进之路: 一本好书就是一把钥匙,它将 ; 一本好书是 ,它将 。

2、句子瘦身。 坚强不屈的伤员的脸上渐渐地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3、句子换装。 (1)小溪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改成比喻句: 改成拟人句: (2)黄桷兰盛开的时候,前后数十户邻居都浸在扑鼻的花香里。 改成双重否定句:

4、用上“不屈不挠”和“顶天立地”,造一个体现中华民族气节的句子。

八、判断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喜笑颜开、喜形于色、大发雷霆、怒发冲冠”这几个词语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

2、“纸上谈兵、入木三分、指鹿为马、闻鸡起舞”这几个成语的主人公分别是赵括、王献之、赵高、祖逖。(

)

3、长征结束后,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的:“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杜丽就是这样的人——奥运会第一天冲金失败了,她第二次却成功了。(

) 阅读训练 寒冬的一天,我随父亲到天津去治病。我们踏上北去列车的时候,车厢里挤满了人。父亲背着我,我吃力地往前移动着,头上分明已渗出了汗珠。他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位子让我坐下。

“爹,这有一个!”我喜出望外。就在我们面前,一个青年人侧身躺在座位上。这人西装笔挺,皮鞋滑亮,头发卷曲着,胡乱地翻着一本画报,嘴里不停地哼着:“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父亲上下打量着他,先是迟疑了一下,继而又很有礼貌地问: “同志,这儿有人嗎?” 青年假装没听见,继续唱着“大风从坡上刮过„” “同志,这儿有人嗎?” “有,咋的?”青年头也没抬,“真扫兴!” “同志,我的女儿腿有病,让她先坐一会儿行吗?” “有病咋的,回家娇去!这是火车,谁先到谁坐,你懂不懂?乡巴佬!” “爹„”我委屈地哭了。父亲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呆呆地站在那里,两腿微微的发颤。 “叔叔,让姐姐坐在这儿吧!” 我抬起泪水蒙蒙的眼睛,眼前站着一位不满十岁的小姑娘,他的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父亲迟疑了一下。“谢谢你,小朋友!”父亲把我放在座位上,常常地叹了一口气。旅客们都用赞叹的目光看着这位天真可爱的“红领巾”。 车厢里一片沉默,只听到车轮那悦耳的节奏声。 “吱-”一个急刹车,小姑娘跌到了,发出痛苦的呻吟。父亲赶紧去搀她。这时,她妈妈从不远处跑来,一把抱住了孩子,怜惜地埋怨起来:“你腿有病,好不容易找个座位,一会儿不见

就让给别人!”

“妈妈,这位姐姐她„”孩子满含泪花用手指着我。他妈妈看见了我身旁的双拐,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这时我才发现小女孩右腿下部缠满了绷带。我的心感到不安和内疚。

旅客们被眼前的情景所感动,纷纷要求让座。那位青年人不安了起来,表情是那样难堪,他“咻”地站了起来,抢先把小姑娘抱到他的位子上,还用手扶正了她胸前佩带的红领巾。然后拿起他的小挎包,带着羞愧,带着沉思,还有一点儿不易察觉的欣慰,头也不会地走了。人们用异样的目光望着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时光一闪过,此事离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可我怎么也忘不了。因为这个女孩献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位子,留给人们的也不仅仅是思考。

1、 同角度给短文加题目。

(1) 人物:

(2) 事件:

(3) 主题:

2、 读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两句话侧重人物描写,主要刻画了

。(2)这个两句话表现了的个性特点。

3、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4、小姑娘有怎样的特点?用两个成语表示。(

)(

)

5、青年为什么还有一点欣慰?

6、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习作训练

题目:二十年后再访汶川

提示:汶川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可在去年“5.12”大地震之后,变成了一片废墟。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二十年后再访汶川,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放飞心灵,大胆想象,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第6篇: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面分析

六(1)班张玲丝

一、出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个维度来命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题型多样,覆盖面广,课内外知识的比例和主客观题的比例恰当,照顾到六年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整张试卷包括字、词、句、段、篇几方面来考查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二、试题内容及答题情况

卷面有四道大题,分值105分,其中卷面5分。对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具体测试。第一大题(1)我会给加点字注音,这个题除个别同学把“ 虐待、入场券”的读音写错之外,其他的音节写对准确率比较高。(2)查字典填空,多数同学“临”的部首写错了,对查字典不过关。(3)火眼金睛辨错字。有四五个同学个别字出错外,其他的做的挺好。

4、

5、

6、学生们答得都比较好。(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75%的学生能根据句子前后联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8)按要求改写句子。大部分同学在转述句上出错。修改病句这部分,大部分学生能把词语重复罗嗦及用词不当的病句修改通顺。(9)

按原文填空,这类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

度。体现了重积累、重知识、重能力、重感悟的教学理念。80%

的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得分率高。

第二大题

(一)课内阅读共5个小题,其中第二小题学生答得不

够好,可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做题时不够认真,造成部

分学生不是答不上来就是答得不够准确。从这个课外阅读题的做题情

况来看,学生的阅读量还是比较少,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加强训练。

(二)课外阅读共六道小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强。30%的学

生的概括能力有待努力提高,问题主要出现在对题目的要求出现偏

差,如“为什么第三个旅行者什么都没带却安然无恙?”中,很多学生

都不能做到综合概括,而是将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断章取义。学生反映

出来的问题暴露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于阅读的方法引导还有待加

强。

第四大题,习作展示。此次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写起

来比较得心应手,有话可说。大部分学生能从生活小事中的点点滴滴

入手,围绕“生活需要————”主题,根据自己生活经历选择具体、

真实的事例来写,比较通顺流畅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但个别同学没能

认真审题,不能抓住

一、两件事来写,作文基本功差,作文内容空洞,

条理混乱,句子不通顺,写得不够详细,有一带而过的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错别字现象严重。错别字多为同音字、形近字的混淆等错误,如:“眷和誉”“燥和躁”,个别学生分不清这两个字的区别,组词出现错误。

2、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强。30%的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努力提高,问题主要出现在对题目的要求出现偏差。

3、个别学生还没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至出现漏题、答错题的现象。如:阅读题出现漏题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忘记画线。

4、有一些同学没能认真审题,不能抓住

一、两件事来写,作文基本功差,作文内容空洞,条理混乱,句子不通顺,写得不够详细,有一带而过的现象。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从试题的导向性和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提示我们今后的教学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1、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改正读题马虎、审题不细、不愿检查等等不良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书写习惯、读书习惯、审题能力等的培养,如让学生养成把题读完整,多读几遍,回头检查的好习惯。

2、扎实双基,多种策略降低错字率。继续重视字的音形义的结合来学生字,做到读准音、书写规范准确。及时帮学生区别同音字、形近

字。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加强训练,提高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率。

3、继续督促学生背诵名篇佳句,优美词语,促进学生积累运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概括的能力。要把学生的兴趣从课内引导到课外阅读上来,拓展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

4、习作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加趣味练笔的机会,多让学生写感兴趣的事情,多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练笔,课堂作文要在重视课前指导的同时,加强作后的评议和反馈。注意鼓励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来,杜绝抄袭现象。

5、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花大力气做好学困生的补差工作。平时教学,要对学困生因材施教,适当降低要求,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迎头赶上,学有所得。

第7篇:2014人美版八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2013-2014学第二学期八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20分)

1、《春》在类别上属于(),在油画诞生前,还有一种绘画是()。

2、美术的四大种类是()、雕塑、工艺美术、() 。

3、版画从色彩上分为()版画和()版画。

4.、油画《父亲》的作者是()。

5、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

6、绘画中,在画稿上合理安排物象的()和()的过程,就叫做构图。

7、()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种语言。

8、三原色是指()()()。

9、色彩的三要素是指()()()。

10、色彩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觉。如红、黄、橘等色都属于();如蓝、青、紫等色都属于()。

二、选择题 (30分)

1.文艺复兴指的是()

A.文艺的诞生B.文艺的再生

C.文艺的重现D.文艺的重复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有()

A平摆式B前后遮挡C透视D平视

3.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A.鲜艳B.强烈 C.强对比搭配 D.同类色搭配

4、下列属于对比色的是()

A 红色——蓝色B红色——紫色C黄色——蓝色

5.《捣练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

A.梵高B.毕加索C.张萱D.周 昉

6.《簪花仕女图》是什么朝代的作品(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7.《春》的作者是( )

A.达芬奇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D.波提切利

8.座椅具有实用、舒适与( )的特色。

A.稳定B.固定C.稳固D.牢固

9.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又叫做()

A.立体图B.三视图C.透视图D.平面图

10、橙色和绿色是由()两组原色调合而成的。

A 红+黄黄+蓝B红+蓝蓝+紫C红+黑红+黄

三、绘画(50分)

请画出某一物品的正面和侧面图。

上一篇:北向阳光下一篇:小学生竞选大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