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国家的产业发展对比研究

摘要以戰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好的世界典型国家为研究对象,与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占据节能环保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绝对优势,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相比显得幼小;(2)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市场份额由美国、欧盟占据,但中国对该产业的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迅速;(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美国、欧洲、日本拥有世界94%的专利,中国的技术研发薄弱;(4)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处于全面领先地位,中国的该产业在市场和技术上紧追发达国家;(5)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迅速发展;(6)新能源产业方面以光伏为主,中国光伏装机规模最大,北美、欧洲、日本出口市场放缓,中国仍然存在产能过剩风险;(7)中国、美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率最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使用率高,但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很严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发展策略;对比分析;世界典型国家;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f typic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Yan WU1、2,Zhengchu HE2

(1.Business School,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Changsha 410004,China;

2.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

Key wordsindustri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strategy;comparative analysis; world typical country;sev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1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伊始,西方发达国家觉悟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出现在各国的产业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之中,“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4.0”皆从不同角度为西方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而推波助澜.我国也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界和产业界都一致认为,基于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对未来经济社会乃至国防安全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我国一般称上述七个产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2009年或者2010年到现在,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现在,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如何,需要对比分析.对世界典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国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未有明确定义,但众多学者通过各种与新兴产业有关的行业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采用各种经验及计量模型对新兴产业资源消耗[1]、知识溢出[2]、产业集群[3]、网络经济[4]、技术路线[5]、财税政策[6]进行了大量研究.相较国外,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比较系统,主要集中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框架下进行分析.为避免国家到地方政府盲目跟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新兴产业布局雷同,贺正楚(2011)、胡振华(2011)、李欣(2012)等学者从区域的视角,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构建各类数学和计量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国家到地方层面进行了评价和选择[7-10].时逢新技术经济范式更迭,朱瑞博(2010)、洪勇(2015)等学者依据技术经济范式发展规律,从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战略、分析新兴产业培育政策传导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11-12].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进程中,在环境恶化与资源紧张的双重约束中,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迫在眉睫[13].陆立军(2012)、熊勇清(2011)、贺正楚(2013)、曹虹剑(2016)通过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衔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机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各类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14-17].此外,不少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18-20]、政府创新补贴[21-22]、集群形成机制[23]等问题进行了定性或定量分析.上述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理、培育路径、实证分析等角度进行验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国别的比较对于我国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和市场中的定位异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国内地方政府发展的经验研究[24-27],从国别比较研究的视角,对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发展动态为线路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世界典型国家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2.1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产业,是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的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紧密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随着能源资源约束与消耗问题的凸显,世界各国加大了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投入.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技术生产和消费国,在水和空气污染控制设备领域技术领先,环保产业产值占全球的1/3,其节能环保技术主要出口到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英国,2015年美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为1993.7亿美元.与此前奥巴马政府力推“清洁能源产业”战略不同的是,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重返石化等不可再生能源產业,美国节能环保产业走向尚不可预测.

日本在经历了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恶化发生的公害事件后,环保产业由政府引导走向了自律发展的阶段.目前,日本形成了27处生态示范区,比如川崎市利用钢铁和工程技术对生活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2015年,日本环保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20.06亿美元.

德国是全球再生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居民生活垃圾和企业生产垃圾的利用率分别达到了57%和58%.而节能环保产业更是成为德国一大支柱产业,德国注册的环保企业数量高达1万多家,从业人数约20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2015年,德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34.74亿美元,相较2010年增长了16.83%.

作为英国经济衰退期为数不多能够迅速增长的产业,环保产业为英国创造的工作岗位可高达40万个.英国节能环保产业以政府投资为主,在低碳、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优势,包括自动监测与定位、节能建筑和建材、能源审计和热电联产.

2010年至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世界领先国家市场规模见图1.美国以绝对优势占据行业翘楚地位,日本次之.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环保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以综合性大型企业为主,仅仅是美国的三家固废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Allied Waste和Republic Services 就占有世界超过50%的市场份额.

我国环保产业是典型政策驱动型产业,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额将突破15万亿,污水处理、大气污染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力较之国际较弱,国内最大环保公司销售额仅30多亿元,而法国的威立雅集团(Veolia Environnement)销售额近300亿美元.

数据来源: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LCEGS)Report

2.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而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更是引人注目.美國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将物联网上升到国家创新战略层面,并逐步开展关于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欧盟发布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尤其是智能交通应用,依托传统车企的优势,联盟协作物联网与汽车之间的应用.韩国着重于消费类智能终端、RFID、NFC与物联网的联合技术解决方案开发.信息技术产业技术更新快,抢占世界专利布局,对未来国际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布局方面,高端电子装备和仪器制造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见图2.

数据来源:http://www.sipo.gov.cn/

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7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云计算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了75%的云服务市场,其中,美国、西欧分别占据了全球50%和23.5%的市场份额,我国市场份额仅为4%.在云计算细分市场中,SAAS占市场份额为66.7%,LAAS为27.1%,PAAS为6.3%.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出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经济向生产领域扩展,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与新兴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迅速,2015年市场规模约为2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3%,各种分享经济百花齐放,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便是典型例子.

2.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2016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不含医疗器械)为11100亿美元,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6%.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医药市场占比大幅提高,从2005年到2016年医药市场份额已从12%提升到30%.2016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达到14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同期国内规模以上药企研发支出达到607.2亿元,同比增长27.5%,体现了制药行业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持有94%的专利,美国占世界60%的生物医药专利,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生物医药专利不到6%.

总体来看,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地区.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又占据了主导地位,数据显示,全球开发的生物技术药品超过63%在美国,21%在欧洲,10%在日本.美国有五大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即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湾、圣地亚哥和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这些产业集群加速了美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步伐.欧洲伦敦生物产业园、莱茵河上游的跨国生物谷等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欧洲生物技术的中心,其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生产、销售集群化发展特点.英国伦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以科学研究机构(包括英国医疗研究委员会、巴布拉汉姆、维康基金会、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高校(以牛津、剑桥为主)、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内相互协作而成的产业集群.丹麦-瑞典生物谷集聚了纳维亚地区60%的医药企业,是世界第四大生物医药集群,谷内集中了14所大学,有超过1万名生物医药和临床领域的专家在此进行世界级的研究工作,有大约14万名大学生,其中15%~20%的学生选择与生物医药有关的专业;另外,生物谷还有26家研究型医院,6家科学园,超过250家的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企业以及许多大型的制药企业,比如Novo Nordisk、AstraZeneca和Lundbeck等.

我国生物制药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部地区为辅的快速发展格局.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南、湖北,以及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都具备了较好产业基础.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和“二胎”政策放开,国内医药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如何由“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是“十三五”期间新兴产业的又一重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见表1.

2.4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业代表了国家制造业国防和制造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际上并未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有统一的划分和定义,根据各类产业政策报告和学者文献研究,大致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制造与应用、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业.总体而言,欧美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俄罗斯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全面领先地位,韩国、新加坡紧跟而上,中国、巴西、印度三大“金砖国”不甘示弱,其他发展中国家装备制造业普遍比较落后.

美国的航空、卫星及应用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和智能装备制造业目前处于全球顶尖地位,其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沿海岸各州及西部的加利福利亚州和洛杉矶.欧洲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西欧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与北欧的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以德国为例,比较著名的高端制造企业有西门子、沃尔夫控股集团、MSC集团,其优势产业分别为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俄罗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航空和卫星及应用上很突出,航空及卫星基地基本都分布在俄罗斯的西南部.日本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较强,比如川崎重工在综合性重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韩国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STX造船,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都把握了20世纪80年代海洋工程产业链由西向东转移的机遇,具备海洋工程总承包能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借助“一带一路”的良机,以轨道交通为首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国际市场.以中国高铁为例,高铁正通过制定标准影响世界,中车长客制造的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建造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中车集团(CRRC),2013年至2016年,已经迅速攻占了南非、马其顿、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目前,中国高铁已经取得了伊朗、沙特、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多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铁合作项目.国内方面,“四纵四横”骨干网已经贯通,截止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超过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总和.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达16.55万亿元,届时将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达25%.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空间分布表见表2.

产业分布以北京、天津、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珠海、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以湖南、湖北为核心的中部地区;以陕西、四川、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地区

优势产业航空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卫星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

典型企业中国南车、中船重工(CSIC)、中联重科、徐工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全球高端装备制造市场发展情况分析[DB/OL].http://www.ocn.com.cn

2.5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材料产业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对其他领域发展起着引导与支撑的作用,是最具有推动力的基础产业,每一项重大科技突破很大程度上都严重依赖相应的新材料发展,美国将新材料称之为“科技发展的骨肉”.新材料产业在全球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处于全面领先地位,韩国、新加坡紧跟其后,中国、印度、巴西发展较为迅猛.2015年,新材料全球专利申请原创总量国家排名前十,见图3.主要国家新材料细分行业专利技术分布图,见图4.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2015年,全球新材料专利申请原创总量排名中,中国居第二、巴西十七、印度十九,属于研发和投入高涨的发展中国家,就科技实力而言,仍属欧美、日本更为领先.

数据来源:http://www.sipo.gov.cn/

数据来源:http://www.sipo.gov.cn/

美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全面,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较著名的新材料企业有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陶氏化学(DowChemical)、杜邦公司(DuPont)、3M公司、镁铝公司(Alcoa),而相应的政策支持有《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国家纳米计划》、《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等.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发达国家在复合材料、化工材料领域优势突出,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新材料跨国企业,如默克、拜耳、巴斯夫等.俄罗斯本身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铁、锰、铜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俄罗斯一直致力于保持某些材料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和提高国防实力有重要影响的新材料,如航空航天、能源、化工、金属、超导、聚合等新材料.日本新材料科技战略是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注重实用性,在尖端领域赶超欧美.日本重点开发出纳米玻璃、纳米金属、纳米涂层、纳米数据库等用于信息通讯、新能源、生物技术、医疗领域的新材料.韩国把材料科技作为确保2025年国家竞争力的6项核心技术之一,力争在短期内成为世界新材料科技产业强国.

新材料目前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一是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和体系构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的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新材料,突破产业化瓶颈,此外,积极开发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仿生、石墨烯、3D打印、超导等4大类14个分类材料,目的是满足未来十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高端制造业奠定发展基础.

2.6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为2416亿美元,同比减少23%.2016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38.5GW(不包括大型水电),同比增长9%.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发电比重为11.3%,较之2015年增长了1%,避免了17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受技术限制,目前形成产业化的新能源一般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因为取之不竭,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又快,从而产业化较之风能或生物能更加成熟.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额为2416亿美元(不包括大型水电),较往年下降23%,其中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下降显著,同比下降34%,学者们认为,投资水平下降关键在于技术成本降低.与投资总额下降相反的是,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是大大增加.据德国太阳能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70GW,比2015年增长大约30%,这是自2009年光伏产业全球产能过剩后复苏的里程碑.

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平稳增长和各国政策扶持,2013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也开始复苏,2015年末,我国工信部公布的产能过剩行业,光伏和风电也被移出.2016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英国、德国光伏装机量分别为34.54GW、14.76GW、10.5GW、5.1GW、1.94GW、1.05GW,其中,中國、美国、印度分别同比增长128%、102%、139%,日本、英国、德国分别同比降低3%、52%、39%,2010年至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光伏装机量见图5.

数据来源:索比光伏网

由此可知,我国仍是最大的光伏装机规模和最大的市场,且2016年装机市场逐步从西北部向中部地区转移.2016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中,西北地区为9.74GW,占全国的28%;西北以外地区为24.8GW,占全国的72%,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山西、浙江、湖北、江苏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超过了1GW.2016年我国光伏组件重点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对日本、美国、欧洲的出口金额分别下降26.8%、20.33%、30%,而对印度的出口金额明显扩张,同比增长78.68%,此外,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进入了我国对外出口排行榜前十.北美、欧洲、日本等重点出口市场之所以放缓,一方面是全球电力需求放缓,另一方面是光伏补贴政策已经进入尾声,比如美国,特朗普的能源政策以推动石化燃料为主,且已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考虑到《巴黎气候协议》2016年11月开始正式生效,其他成员国如果如约履行,未来光伏产能应该会进一步扩张.

2.7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车(EV)系列,即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以及氢发动机汽车和二甲醚等其他新能源汽车

此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17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制定.,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售以EV为主.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77万辆,中国占比41%,欧洲占比27%,美国占比21%,其他占比11%.从年增长率看,中国最快,达到了84%;美国次之,为37%;欧洲小于10%,发展速度滞后.

2012年至2016年,全球新能源电动车(EV)增长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7%,如图6所示.2016年,全球新能源EV销售41.24万辆,中国、美国销量分别为20.19万辆和8.53万辆,占全球新能源EV销量分别为48.9%和20.7%;欧洲新能源EV销量总计9.8万辆,占全球比例为23.8%,销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法国、挪威、德国、英国和荷兰.新能源EV销售中,PHEV占据了半壁江山,全球PHEV销量由2012年的5.8万辆增长至2016年的28.1万辆.2016年中国、美国PHEV销量分别为8.14万辆和7.29万辆,占全球PHEV销量比为289%和25.9%.其他销量进入前十的国家依次是英国、挪威、荷兰、德国、瑞典、比利时、加拿大、日本.从汽车市场品牌占有率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使用率非常高,比亚迪“唐”“秦”“e6”,北汽“EV”“EU”,吉利“帝豪EV”,众秦“云100”,奇瑞“eQ”,比亚迪“e5”,上汽“荣威550”占据了大半部分市场.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美系、欧系或是日系为主,排名前十的品牌有特斯拉Model S、雪佛兰Volt、特斯拉Modle X、福特Fusion Engine、日产Leaf、福特CMAX Engine、宝马i3、宝马X5 Xdrive40e、菲亚特500e、奥迪A3 Sportback etron.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纵观这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依靠“公交+限牌+补贴套利”三条路径驱动.2016年12月30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改委共同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降幅20%,客车补贴降幅40%以上,专用车降幅20%,地方补贴不得超过国家补贴的50%.这表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引导将让位于市场,杜绝靠补贴获利“钻空子”的汽车生产商,这对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生产过剩,防止技术山寨未尝不是好的思路.另一方面,发改委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开始试运行,鼓励汽车生产商通过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达到碳配额总量要求,这将要求汽车生产商从“被动”的生产销售局面转为“主动”的销售局面,在补贴政策退出后能继续确保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产业创新力与盈利能力也明显提高.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实现国际化发展,陆续走出国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资本密集度高,产业融合性强,既能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内部产业,又能粘合传统产业.“十二五”期间,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政策机制下,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商业模式风起云涌,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了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市场改革的利器.与典型国家相比较,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在专利技术、国内外市场开发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结合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发展的现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既考虑到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发展基础薄弱,又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3.1产业规模小、产能过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环保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普遍弱小,不同于规模化的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内环保产业还处于国内环境污染处理的应用阶段,未深入到微觀企业商业运用中,环保产业整体处于幼稚产业发展时期.而靠政府补贴政策驱动的新能源产业则容易形成产能过剩问题.以光伏产业为例,光伏产业国内外依靠政策发展的导向非常明显,金融危机发生,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财政补贴减少,光伏产业出口急剧减少,而我国自2005年开始各类产业园区过度重复建设,且多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多晶硅和配套组件生产,后果是产能过剩严重,很多光伏企业遭遇贸易“寒冬”,小规模企业率先倒下,就连国内光伏巨头“无锡尚德”也宣布破产.所以,技术短板和发展时间不足,再加上各省市未集中优势发展独特的新兴产业,跟风似的发展雷同新兴产业,重复引进各项技术设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新兴产业规模普遍过小,再加上政府补贴政策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秉承科学选择、因地制宜的策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应该根据区域在生产要素和政策方面的资源,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湖南轨道交通产业为例,株洲电力机车产品已占领全球27%的市场,湖南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拥有技术、人才、政策多方面的基础资源,而该产业也适时的入选湖南主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次,政府应该出台财政、税收、补贴等政策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处于幼稚产业期,且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产业,比如环保产业,我国环保产业在国内发展产业链尚不完善,规模也普遍过小,企业标准不一,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自然弱小.最后,针对政府补贴较多的新兴产业,为防止部分企业存在套取补贴和盲目扩张的举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该共同制定监督标准和指导意见,对新兴产业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防范补贴滥用导致的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

3.2技术创新不够、产学研结合不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与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可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存在着国际技术竞争力不强的现象.专利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总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1—2014年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0.08%和13.82%,虽然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却存在如下问题:(1)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申请、授权增速低于发明专利发展总体水平,尤其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2)国内领军企业主导性不足,外国企业占优.2014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三十位企业中,国内企业仅9家,剩下的以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为主.(3)企业专利申请类型中,合作比例较低,产学研结合不足.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单独申请占比89.03%,产学合作占比1.60%,产研合作1.03%,产学研合作仅为0.11%.(4)专利转化率低.我国个人专利申请率高,但实现产业化、商业化或是技术入股的应用很低,专利转化率不到授权量的5%,如此低的转化率不仅仅是在普通的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是如此.

可见,虽然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已经拥有了技术乃至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规模化生产,但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鸿沟仍然很明显,为此,应该围绕“技术自主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专利国际化”的路径提升技术的创新力、商业应用和国际竞争力.一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专利技术转化率.由地方政府对企业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发明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将技术创新与应用、产学研合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体系,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完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全方位化解专利产业化率低,企业、科研院所技术研发脱钩的尴尬局面.二是继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国际专利市场的布局.通过加强企业专利保护和申请意识,注册专利和制定标准抢占国际技术市场,我国高铁的出口就遭遇了来自欧洲市场各种标准的限制和专利所有权的质疑,为此,政府有必要通过知识产权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对企业进行专利和法律的普及教育,同时,应该鼓励和扶持各类中介及商业机构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专利转化、专利国际化的服务.

3.3生产服务配套不足、产业价值链低端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业价值链中,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动的好坏,决定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之路是否顺畅.我国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也特别突出,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新材料自给率仅为20%,自主创新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即使技术实现突破,产品被生产出来,营销、法律、知识产权、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都要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在国际上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席位.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丹麦-瑞典生物谷除了拥有生物医药技术创新资源,还有来自产业集群提供的人力、物力、中介、交易中心等配套服务,但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很多是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很多配套服务并未跟上,园区内部企业并未形成良好沟通,各自为营、专注生产、轻视服务的现象特别突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整体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除了诸如高铁、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在了国际之列,完全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运作,其他新兴产业还需要配套的生产性服务支持才能走出国门.

实际上,我国不管是在公共交通还是产业园区建设方面,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服务,但基于生产服务业与新兴制造业互动不佳的现状,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营销成本都难以降下来,所以,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生产服务业发展是关键.一是重视生产服务业的质量提升,实现研发、营销、法律、物流的有效供给,尤其是各类产业园区的建设,除了重视引进各类新兴制造业,还应完善生产服务的配套发展,有效降低非物质成本,增强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朝向服务化驱动.发达国家不少制造企业的案例表明,在信息技术通畅的今天,实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服务制造转型,前文的数据分析可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很多高端制造部门重点主攻研发和品牌营销,通过专利交易和品牌影响力占據国际市场.在生产服务业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引导企业重视研发、信息技术、金融等生产服务部门由内而外的衍生发展,通过生产服务部门的剥离或生产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制造服务化的产业升级路径.

参考文献

[1]Douglas T,Anand K.Identifying high resource consumption areas of assemblycentric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DB/OL].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961-017-9577-9,2017-4-22.

[2]Alonso A,Alexander N.Importance of acquiring knowledge through feedback in an emerging industry[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 Logistics,2017(4):265-282.

[3]Christopher R.Knowledgesharing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in a policydriven industrial cluster[J].Emerald Journal,2013,2(2):160-177.

[4]Minna J,JanErik J.Role of knowledge conversion and social networks in team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31(3):217-225.

[5]Phaal R,O'Sullivan E,Routley M,et al.A framework for mapping industrial emergenc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1,78(2):217-230.

[6]Cotti C,Skidmore M.The impact of state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ax credits in an emerging industry:ethanol production 1980—2007[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10,76(4):1076-1093.

[7]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29(5):678-683+721.

[8]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62-67.

[9]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7):104-110.

[10]李欣,黄鲁成,吴菲菲.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选择模型及应用[J].系统管理学报,2012,21(5):634-641.

[11]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12]洪勇,张红虹.新兴产业培育政策传导机制的系统分析——兼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J].中国软科学,2015(6):8-19.

[13]闫程莉,张长,任俊.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6(4):18-27.

[14]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5):28-39.

[15]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54-58.

[16]吴艳,蒋佳林,陈一鸣.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中国软科学,2013(5):129-143.

[17]曹虹剑,李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模块化升级研究——以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37(2):118-122.

[18]余東华,吕逸楠.政府不当干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53-68.

[19]曹虹剑,贺正楚,熊勇清.模块化、产业标准与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6,19(10):16-33.

[20]吴艳,凌四立,祝平衡.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云理论评价[J].青海社会科学,2014(4):41-48+85.

[21]凌四立,潘红玉,祝平衡,吴艳.基于云理论的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评估研究[J].经济数学,2014(4):41-46.

[22]熊勇清,李鑫,黄健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国际市场抑或国内市场——基于“现实环境”与“实际贡献”双视角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5):129-138.

[23]张治河,黄海霞,谢忠泉,孙丽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32(1):24-28.

[24]宋韬.美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供给及其启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65-72.

[25]崔卫杰.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开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际贸易,2010(10):22-26.

[26]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03-110.

作者:吴艳 贺正楚

第2篇: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摘 要:当前,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态势不仅仅是一场市场经济主体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国家文化的战略竞争。因此,检视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之得与失,制定完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为中国文化产业描绘未来图景,已变得刻不容缓。文章从市场策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等三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进而相应地提出了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产业属于国家整体产业的一部分,在很多发达国家,该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经济发达国家常常也就是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当前,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态势不仅仅是一场市场经济主体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国家文化的战略竞争。但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仍处于解读和翻译外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阶段,对国内以及国际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仍知之甚少。因此,检视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之得与失,制定完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为中国文化产业描绘未来图景,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市场策略——自由开放还是“文化例外”

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如何以全球的视野推动本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战略措施之一。从文化市场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基本上是开放式的,但有两种不同的开放战略,其中以美国和韩国为代表的自由开放战略,以及以法、德两国为代表所采行的“文化例外”战略。

1.自由开放战略——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文化影响最广的国家。近年来的数据显示,美国文化产业年产值已占到国内GDP的1/4,其出口额超过了传统的航空航天业,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美国拥有全世界75%的广播和有线电视的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影票房收入,55%的家庭录像销售额。美国还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唱片收入以及35%的图书销售收入。”{1}美国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巨无霸”。美国以其独特的文化产业战略、强大的文化产业、广阔的文化市场、成功的资本运作与全球营销方式,不仅拉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为此增加了就业,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更使得提升了美国的软实力,为美国谋求全球霸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设有专管文化事务的政府部门,包括向来崇尚自由经济的英法等国,但唯独美国这样拥有完善政府职能的国家却单单没有所谓的文化部,没有政府官员来对文化进行“指导和管理”。但是,美国有没有文化战略呢?有没有文化战略所支持的文化政策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没有一个政府能够严格限制自己不对文化产生影响,但美国实行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战略:“无为”——对内放松管制,对外进行扩张。美国的自由开放的文化战略具有宪法性基础: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指出,“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因此美国许多政策的制定者反对制定统一的文化政策。而这个基础又来源于意见市场理论(Idea Market)和多样化原则。17世纪约翰·弥尔顿就提出:自我表现和自由思考的个人权利是十分重要的,真理可以经由意见的交换而达到。美国哲学家亚历山大·米科尔约翰在《言论自由及其自治的关系》一书中也提出:不加限制的信息流动是自治社会的基础。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法无非两种,其一是“自上而下”的“他律”,其二是“自下而上”的“自律”。美国在文化事务上不设文化部,而是通过独立的组织,即非政府组织艺术家协会等“自下而上”地对文化发挥影响力,而政府只作为“麦田的守望者”和产业的“守夜人”,这就是美国文化政策上自由开放的“无为而治”(non-activity,non-regulation)政策。

不设文化部并不是说美国的文化就是放任自流,恰恰相反,美国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约束文化市场,包括打击盗版、鼓励创新、支持竞争、反对垄断等等。这种管理模式属于“间接管理”模式,政府在此更多地扮演着提供服务、消除障碍、疏通关系的“服务员”角色。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文化领域,没有政府的严密管制,可能是美国文化产业繁荣的前提。法律对思想、创新、言论自由的保障,对文化主体自由竞争的支持,对民众自主文化的关照,是美国文化产业繁荣的基础。因此,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没有文化政策的政策,不靠“指导和管理”,不通过“示范和推广”来发展文化政策,可能就是最大的文化政策。

2.“文化例外”战略——法国、德国。法国和德国是欧洲大陆两个著名的文化大国。法国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而扬名于世。久负盛名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长久以来成为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向往的殿堂;而德国则以多元的人文思想、丰富的人文景观、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哲学、音乐、文学方面的辉煌成就而成为西方经典艺术的圣地。“《法国文化政策》宣称‘文化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法国应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典型国家。’而后的《德国文化政策》也强调要建立‘文化国家’”。{2}

欧洲大陆文化璀璨妖娆,历史源远流长。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美国依靠其超强的文化力试图在全球建立新的文化霸权,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产品(特别是视听产品)在欧洲全面“入侵”,使欧洲大陆深感忧虑和警惕,并作出了强烈的反应。1982年,时任法国文化部长雅克·朗(Jack LANG)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则(cultural exception)。文化例外原则认为,文化产品与一般物质产品不同,它关系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不应该将文化产品列入关贸总协定的自由贸易范围。“文化例外”原则是基于:文化商品和服务传达着观念、价值和生活方式,它超越了其他任何商品,超越了商品价值而反映民族国家的多重身份及其公民的创新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在世界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中,可以采取对外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设置关税壁垒和贸易配额,本国政府也可采取财政补贴的方法资助本国的文化产业而不算是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的精神。法国提出该原则后,迅速获得欧洲大陆及其他文化产业弱势国家的广泛认同,并成为许多国家抵抗美国文化大举入侵的利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此也表示赞同,并指出:“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或一个经济学概念。”近些年来,各国在加强“文化保护”措施、高举“文化主权”大旗、提高“文化安全”意识等做法的配合下,利用“文化例外”原则抗衡美国视听产品入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和实践效果上看,收效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文化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为更有效地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上取得更多国家的共识和响应,法国将“文化例外”原则的提法改为“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文化多样性的提出,一方面考虑到文化产品的经济属性;另一方面也使其概念涵盖内容更多,又不至于与自由贸易原则相冲突,也更易于被各方接收。从实质上看,无论是“文化例外”还是“文化多样性”,都是反对世界文化的单一化特别是美国化,也是欧洲大陆国家不满美国谋求全球文化霸权的反映。文化多样性原则的提出和坚守,将为相对于美国来讲处于弱势的法、德等国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飞方面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二、管理体制——分权式还是集权式

文化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文化实行领导和管理的基本体系及制度,其实质在于明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分权式管理和集权式管理是当今全球所普遍采用的方式。文化管理的分权和集权模式与国家体制无必然联系,“分权化”不是改变国家体制的意思。比如,英国在体制上采行“中央集权体制”,但对文化管理主张“分权化”;有趣的是,德国政治体制为联邦体制,但在文化管理上却侧重“集权化”管理。

1.分权式管理——英国。“保守绅士”是人们对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称谓:暮色沉沉,垂垂老矣。在政治体制上也属“中央集权体制”,但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上则主张采行“分权化”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促使了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保守绅士”这一称谓正在失去它的合理性基础,这个“日不落帝国”正在重新以“酷”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全球的“创意先锋”。贝克汉姆的发型使得法国时尚界很多人感到汗颜,或许这就是英国这种创新形象崛起的标志。

英国创意产业涵盖了13个领域,包括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服装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娱乐软件、音乐、表演、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与广播。由于创意产业范围较广,因此在政府架构中涉及到众多部门的管理职权。为了使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重塑英国形象,英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采取了与欧洲大陆的集权式的直接管理模式不同的模式——间接管理模式。也就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调控达到管理目标。在英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管理体制,政府秉承“一臂间隔”(Arm's length)原则。文化政策的“一臂间隔”首先是指国家对文化拨款采取间接管理模式;其次是这种管理模式同时要求国家对文化采取一种分权式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分权式的模式,要求中央政府在进行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单纯只管“小文化”(如表演、展览等)逐步过渡到统管所有涉及创意的“大文化”;另一方面是坚持通过制定和监督文化政策实施的方式,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监管和调控作用,并不对文化艺术团体和文化机构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这既保持了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干和高效,也有利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一臂间距”是英国政府对文化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它有效贯彻分权原则、消减政府对文化发展的直接义务和管理责任,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发展文化,因而被视为英国文化管理的法宝。

2.集权式管理——法国、德国。法、德两国都是世界上最重视文化发展战略的国家,政府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英美等国家实行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的“一臂间隔”文化管理原则不同,法、德两国实施集权化的文化管理模式。

早在16世纪,法国皇室就使用皇家庇护、资助和审查等政策对文化进行干预。《法国文化政策》指出,法国文化政策一直具有国家扶持特征,即提高文化知识和文化艺术,逐步完善国家文化行政管理结构和文化预算。现在,文化与通讯部是法国中央政府的文化主管机构,对全国的文化事务进行统一的直接管理。但法国的这种直接管理与一般国家的直接管理模式不同。首先,是采取“契约式”管理模式。即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是通过签订文化协定的契约形式确保实现管理目标。政府的具体文化发展目标通过财政投入的方式来明确,政府在提供经费时,与所资助的文化部门和单位签订合同,政府则利用合同形式对这些部门和单位进行监管,确保投入经费之使用效果,实现政府的管理目标。模式之二是采取“一竿子插到底”中央集权管理模式。即政府通过向地方派驻文化代表的方式,统一对全国文化事务实行协调管理,而不是如英国式的通过中介代理机构来实施管理。1998年,德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文化事务与媒体委员会,联邦议会也成立了文化事务委员会以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管理和领导。“该种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克服由于文化产品的过度市场化和商品化所带来的弊端。”{3}德国的这种“集权”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管理集权集中于政府。在这里,“政府”相对于非官方或半官方的组织而言,而不是指集中于中央政府。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国家,实际上文化的管理是由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进行。也就是说文化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及其所属行政部门,而艺术理事会等中介组织则只是表达、协调各具体文化单位或行业协会利益的论坛性机构。这种方式和英美国家不同,和中国则有相同之处。

三、产业结构——“全面开花”还是“重点突破”

产业发展战略是指在分析产业发展条件与各种影响因素基础上制定的事关产业发展全局、在较长时期内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以及相应实施措施的总称。产业机构的战略选择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采取全面发展战略,争取在全部所涉产业上取得进展;另一种产业结构选择模式是依据本国的实际或者是产业的发展趋势,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力争在一个或几个次产业层中取得重大进展,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1.“全面开花”战略——新加坡。新加坡是个高度国际化的,集国家、首都、城市、岛屿为一体的城市型岛国,面积647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素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众素养、多元文化和透明的政府管理体制,都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其文化的繁荣程度与辐射力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新加坡政府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文化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提高新加坡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后,新加坡延续了这一概念,并将创意产业划分为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摄影、手工艺、图书馆、博物馆、画廊、档案、拍卖、经理人、文化遗址、表演艺术场所、艺术节及艺术赞助企业等方面)、设计(包括广告、建筑、互联网和软件、平面设计、工业产品、时装、传媒、室内装饰及环境设计等方面)和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有线电视、数字媒体、电影和录像、录音和出版等方面)三大部分。

1998年,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创意新加坡”(Creative Singapore)计划,将创意产业定位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2000年又提出了《文艺复兴城市报告》,勾勒了新加坡在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图景与战略,并提出了追赶中国香港、格拉斯哥和墨尔本乃至伦敦和纽约的战略任务,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和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为配合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推行了“艺术无处不在”(Arts Every Where)计划,力图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把艺术带动新加坡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要把本土艺术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艺术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而后的“设计新加坡计划”(Design Singapore)、“艺术之旅”计划(Arts Tourism)和“知识新加坡计划”(Knowledge Singapore),作为“艺术无处不在”计划的配套计划也陆续实施,以期通过推动艺术设计、多元文化旅游以及提供更便利和廉价的图书馆服务,创造一个文化的新加坡。新加坡全面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值得我国发达城市的借鉴。

2.“重点突破”战略——日本、韩国。美欧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产业起步也较早,战略制定与实施也较为成熟,这无疑为中国这些后进国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系。但是,由于文化观念和经济政治体制差异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中国完全追随美欧的做法仍不现实。而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等新兴国家,在地理区位上邻近中国,文化观念上也与中国相近,因此,它们的发展经验应当更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韩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成功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五强之列,并优化了经济结构,迅速实现了经济的再次崛起。

日本和韩国政府认识到,由于文化产业门类众多,不可能采取全面开花战略,因此,集中力量培育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最快的整体实效非常重要。日本和韩国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以IT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内容产业的需求将呈爆炸式增长。因此,应当发挥本国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采用集中力量、重点开发、有所侧重的策略,寻求在高技术和高创意相结合的领域进行突破、迅速培育,打开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日本选取了重点发展动漫产业和电脑游戏软件,而韩国则侧重发展网络游戏、影视和动漫产业。韩国文化观光部宗务室长李善京认为:韩国政府不支持没有竞争力的部门。

日本一向被称为“动漫王国”,在动漫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庞大的创造能力、消费市场和抗衡美国的能力。据统计,87%的日本人喜欢动漫,84%的人拥有动漫相关作品,日本动漫产业消费者达9000万人,是全球动漫产量最大的国家,日本动漫市场年收益达4万亿日元(约合364亿美元)。因此,日本重点发展动漫产业理所应当。而韩国的文化产业都是基于高技术、高创意且与流行的娱乐文化相关,如网络游戏、影视和动漫产业等,这些产业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上述这些行业的发展形成了风靡亚洲的滚滚“韩流”,韩国人成功地将西方先进技术和东方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使网游、影视、动漫产业成为韩国新经济领域中的支柱产业。2003年,韩国企业收益中,游戏产业占了34.3%,达3.94兆韩元,《共同警备区》、《我的野蛮女友》、《蓝色生死恋》和《大长今》等影视产品也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奇迹。“从这方面来说,韩国文化产业的兴盛,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找到了适合本国文化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最佳文化产品。”{4}

四、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及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本国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应适当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1.市场开放策略:原则开放、例外限制。在文化产业市场开放战略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实行完全开放的战略,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开放中实行“文化例外”原则,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则是半开放的模式,那么,在这几种发展思路中,中国究竟是应该借鉴美国的自由市场和充分竞争道路,还是应该走政府保护和规划、扶持的道路,或是应该继续坚持当前的发展思路?

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实际上走的是“中间路线”,只不过是采取了“例外开放、原则限制”,即一方面通过采取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扶持强势文化企业的措施来确保与国际大型文化企业竞争的竞争力,以期WTO后时代国内文化市场不至于被国际大型文化企业瓜分;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放开文化市场、鼓励竞争,促进文化市场的充分竞争,从根本上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但这种方式隐藏着很大的隐患:行政手段组建大型文化集团,并对其进行政策、税收等方面的倾斜,势必会造成文化市场各主体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反过来看,对于这些不是从市场竞争中自然成长而是在政策的“被窝中崛起的”的文化集团来说,能否发挥自身活力,能否能健康发展也值得怀疑。

因此,在取向上,这种“例外开放、原则限制”的模式应该改为“原则开放、例外限制”模式,应当对全球的文化资源持开放、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过多强调“本土内容比例”;应该鼓励本国更多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应当将文化创新放在首位,而不是将保护放在首位;应当把政策的着眼点中心放在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国内文化产业主体,主动出击上,而不是放在抵挡国外大型文化企业的“入侵”,被动应战上。但是,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核心文化安全的属于例外类的文化产业与产品,应当根据世贸组织中关于文化产业的特殊保护政策,对本国文化给予大力保护。比如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议》中有规定:“当发生缔约时完全未能预料到的形势变化,而使缔约方享有条约上所规定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与另一缔约方之间发生权力义务的严重失衡时,该缔约方为保护自身利益可以终止条约或寻求某种补救措施。”这就是“原则开放、例外限制”的主旨。

2.管理体制变革:变单一直接管理为柔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其发展之初,尤其需要政策扶持,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采取何种管理体制至关重要。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North)与罗伯特·托马斯(Robert Thomas)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的经济史》一书中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制度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上进行持续的创新,才能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我国长期以来的文化管理体制,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在文化管理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市场在此失灵。这种支配地位,导致了政府的“角色错位”。美国文化产业傲视全球,但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却没有文化部,美国文化产业成功经验说明了一点,没有政府对文化产业的严格管制,可能是美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前提。

政府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直接管理体制,实行在指导和服务中管理,间接为主、直接为辅的柔性管理体制。政府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不同手段,各有其特定的功能,也各有其内在的缺陷。我们应当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的边界。从横向上看,应遵循“市场经济、有为政府”的思路,政府要准确定位,就是要从“过度干预(越位)”转向“适度干预”,从公共服务的“缺少干预(缺位)”转向“加强干预”,从对微观领域“直接干预(错位)”,转向对宏观领域的“间接干预”,从绝对掌握资源的“权力中心(不让位)”,转向“服务中心”。从纵向上看,应遵循先“无为而治”再“有为而治”的思路,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当对文化经济萌芽和发展采取引导扶持政策;在市场发育过程中,政府应当适当介入,通过加强管理和合理引导、规划和培育文化市场的成长;在文化经济发展成熟阶段,政府则应当开始引导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协助文化企业开拓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专业市场的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只有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直接管理的文化管理模式,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模式,在政策上鼓励、在资金上扶持、在技术上指导、在税收上优惠、在法律上保护,同时鼓励文化企业和产业持续创新,建设和维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产业结构选择:走重点突破之路。产业结构选择,是指基于产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在产业结构上选择适合本国实际的产业予以扶持和促进发展。在文化产业结构战略选择上,新加坡采取的是全面开花的战略,在其所定义的文化产业所包含的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三个部分都大力发展,全面铺开。这与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少且民众文化素质较高、经济与科技发达等因素有关。而韩国与日本则采取另外一种模式,就是重点突破,重点发展那些高文化含量和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包括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视听产品以及游艺软件设计产业等。中国在这一方面,应当借鉴日韩模式,研究我国以现有的文化资源结构可以发展哪些领域和重点项目,集中自身优势,争取在若干个适合本国的、基础较好的、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建设一批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产业化基地,形成优势产业群,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表明: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在产业选择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换言之,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相重,两害相轻”。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是确立一国(地区)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根本因素,进而也成为一国(地区)确立发展战略的基础。{5}也就是说,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时,应当选择那些对于我国来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依照文化产业所包含的“核心要素”不同,可以将文化产业相应划分为资源型文化产业、制造型文化产业和创意型文化产业三种类型。{6}中国本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本土产品也别具特色,因此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特别是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民俗文化产业,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迅速完成资本积累,逐步实现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或者转型升级,即逐渐加大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这里的产业结构选择是就全国来说的,各个地区可以就本地区的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如在制造业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当地政府应促使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耦合,重点发展各种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其他文化产业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可大力发展创意型文化产业,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以期尽早跨入“创意型文化产业”新时代。

注释:

{1}陈韬文.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的分析[A].金冠军、郑涵主编.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533

{2}李河.发达国家当代文化政策一瞥[A].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57-270

{3}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世界文化产业概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02

{4}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89

{5}冯子标、焦斌龙等.大趋势: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3

{6}王亚川.论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与演进——基于核心要素的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07,(3):70-75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广东广州 510053)

(责编:若佳)

作者:胡青丹

第3篇:发展水稻制种产业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 2014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扩大到3.1万亩规模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产量达700万公斤,产值达6000余万元,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现在,全县制种覆盖11个乡镇90个行政村400个村民小组,参与农户6000户,形成了沿宜水、黄水两条水系的种子产业带,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极好的声誉。1999年,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2007被省农业科学院评为国际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培训基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巴西、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等国家的杂交水稻制种专家前来学习制种技术;2010年7月,全国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宜黄召开;2013年7月,国家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认定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的通知》,宜黄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积极响应全省百县百园工程,打造农业农村发展升级版,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步伐,笔者对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进行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业的优势

由于地处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诸多优势。

1、地理优势。宜黄县属丘陵地区,地形南高北低,众多的丘陵山岗将水田隔成陇沟状,成为杂交制种的天然隔离屏障,有效地阻止了杂交水稻制种时的花粉传播,极为有利于保证了杂交稻种子的纯度。

2、气候优势。宜黄县常年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 -18℃,无霜期273天,年平均日照时165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49毫米。常年7-8月份平均气温为28.1-28.8℃,降水量为117.9-122.7毫米,日照时数234.8-253.8小时,且山区昼夜温差大(8-9℃),特别有利于发展杂交水稻制种。

3、技术优势。宜黄县目前已形成了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业综合服务站,村有农民技术员,村小组有制种员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加之上世纪七十年代各村都选派了一名制种员到海南岛制种,30多年来已培养锻炼出一大批制种业务骨干,有力地保证了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稳产。

4、市场优势。经过了30多年对市场的拓展和培育,宜黄县杂交稻种子已唱响了品牌,在全省各地乃至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广东等周边省份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宜黄的种子色泽光亮、饱满度好、质量过硬、价格偏低、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受各种业的青睐和广大种植户的厚爱。

5、信誉优势。由于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时间较长,经验较足,技术力量较雄厚,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和完备的确保种子优良品质的做法。各龙头企业和广大基地农户在生产、收购、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层层严把质量关,从而形成了宜黄种子优质品牌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宜黄农民人文淳朴,代理人恪守合同,十多年来,各种子企业都能够按合同要求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种子,把宜黄作为信得过的制种基地县,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业的主要做法

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宜黄县的制种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质量都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了宜黄县农业上制种产业的主导、支柱地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宜黄县制种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做到了“五个强化”。

1、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为切实加强对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领导,宜黄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财政、发改委、开发办、扶贫、水利、科技、公安、工商、法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业务素质较高的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抓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工作,保障了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能办成事。一是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到挂点乡(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调研指导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工作,亲身协调解决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二是把县种子公司31名职工由自收自支事业编全部安排到县农技推广中心,成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身份,切实稳定了种子工作队伍。三是县政府决定,县发改委、开发办、水利局、扶贫和移民局等有关部门的农业田间工程项目必须优先安排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村,大力改善排灌条件,进一步保障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稳产。四是县农业局举全力抓好制种过程中的基地、价格、行为等规范管理,使得在宜黄制种的20余家公司均认为宜黄基地规范、价格偏低、种子质量有保障、合同能够兑现,是一个值得信赖并加以发展的基地县。五是县农业、公安、工商、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坚决打击非法生产和套购种子的行为,切实保障了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工作有序进行。

2、强化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多年来,宜黄县结合自身的地理特征和实际情况,注意抓好制种基地村的建设,沿宜水、黄水两条水系进行布局,形成了集中的制种产业带。近年来,宜黄县在抓好老制种基地村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着重采取开辟新基地、发展夏制的办法,使制种面积不断攀升。在基地建设方面,宜黄县一方面着力保持基地的稳定性,经农业部门核准给各公司及代理人的地点,不得以各种理由去相互插占,坚决制止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在确保基地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地淘汰制度,即一个基地核准的制种公司代理人遭到绝大多数农民的反对,县种子管理部门就及时介入,强令其退出,由农户欢迎的公司代理人进入,并且如果一个基地有多家代理人进入,县种子管理部门也规定必须同制一个父本,从而确保了制种基地的规范性。

3、强化运作模式,加大推行力度。一是适应《种子法》颁布实施的新形势,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能人+农户”的运作模式,即各种子企业在宜黄选定懂业务、善管理、组织号召力强的制种能人为委托代理人,代理人又在各村选择“土专家”为基地负责人,具体落实制种农户、田块,分发亲本,组织农户交种,上传下达情况。代理人付给基地负责人每斤种子0.1元的劳务费,使宜黄县涌现出近200位土专家,不误自身农事在家额外创收2万元以上,充分调动了制种能人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放心、企业省心、能人称心、农户安心”的种业发展良好局面。二是适应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不断增多的新情况,大力推进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制种过程中母本移栽和收割需要劳力多而集中,劳力紧张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种子产业的发展。为此,宜黄县从2004年开始研究探索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到2008年该技术日臻完善,有效地解决了错期安排,防除杂草、防止倒伏等关键难题。目前,全县母本直播制种面积达1余亩,已掌握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地方的农户认为家中即使无青壮劳力,老人和妇女同样可制种10亩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劳力紧张的矛盾,杂交制种母本直播这项技术也因此被评为抚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率先将“920”粉剂和水剂使用到制种生产中,通过不断革新生产工艺、推广先进技术,制种亩均产量大幅度提高。

4、强化技术监管,确保种子质量。为确保向市场提供优质种子,历年来,宜黄县都非常重视抓好制种技术监管工作。一是举全县之力,确保提供集中连片、排灌方便、隔离条件优越的稻田进行制种,严防插花田和串基地制种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好“一个基地一个制种组合”措施的落实,为确保种子纯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严把田间除杂保纯关。在秧苗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各公司都会组织技术员和农民清除田间杂株,做到田检合格后方可收割。三是严把收购入库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做到不合格的种子决不收购。四是建立海南岛纯度鉴定制度。收购时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抽取一户一样送海南岛鉴定,做到纯度不达标的种子坚决报废。五是严把准入关。县农业部门严格按照《种子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把好准入关,欢迎具备资质、实力强、重合同、讲信誉的公司企业进入宜黄县制种,对实力弱、信誉差的公司坚决予以拒绝。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打响了宜黄种子品牌,使宜黄种子在省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许多省内外的经销商都特别青睐宜黄的种子,称其为“放心种子”。

5、强化环境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这些年,宜黄县一直致力优化政务环境、发展环境和法律环境。一是加大《种子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依法制种的自觉性。充分利用电视台、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让《种子法》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按照《种子法》来规范制种行为。二是加大管理力度,县种子管理部门于2003年面对开放带来的新情况,及时召集各公司代理人,组建了宜黄县制种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并依据种子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者行规行约》,并按面积的大小缴纳数额不等的生产保证金,加大执行力度。该组织每个月活动一天,交流信息经验,统一制种行为,统一大宗品种价格,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有序竞争,把同行是冤家转变为同行是朋友,创造了和谐的制种环境。三是加大促进力度。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制种和制止非法制种纳入对乡、村两级干部的目标考核内容,有力地调动了乡、村两级干部参与制种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大打击的力度,每年由农业部门牵头,不定期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有关职能部门坚决打击非法生产和套购种子的不良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宜黄县制种产业得到发展,但由于种子供应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刚性需求,除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因素影响外,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考验:

1.制种面积难落实。一方面是劳动力缺乏。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逐年增多,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80%已外出打工,而制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环节繁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制种基地普遍存在劳动力和技工短缺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土地不集中。制种对隔离要求很高,母本花期时50米内不能有异花粉传播,所以要求尽量连片种植,中间不容许种植其他品种。农村土地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连片的田块往往分属多户,如果不能统一种植就会对制种的质量造成破坏。而如今农村土地流转非常困难,价格越抬越高,水田承包价已由10年前的60元-100元每亩上升到现在的200元-400元每亩。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希望扩大制种面积到5万亩,但宜黄的制种面积仍由2006年的3.5万亩下降到如今的3.1万亩,近两年更是呈每年下滑10%的状态。

2.制种投入难提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全县改善了灌溉面积1.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23万亩。但总体看,农业基础薄弱、田间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全县大部分山塘、水库蓄水能力不到设计能力的50%,且不少中小型水利没有修建支渠、斗渠、毛渠等配套工程,机耕道、机耕桥、电灌站等设施也严重不足,全县有1万余亩制种农田要靠天吃饭。同时,修建晒场、仓库、机械等方面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制种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投资的农田水利项目和农民自筹,国家投资的项目分划到各处后十分有限,难解燃眉之急,农民自筹资金对投入能力十分有限。银行贷款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去年县信用社向制种农户发放的贷款不到1000万元。

3.制种效益难保证。近年来肥料、人工、交通运输等价格有所上涨,尤其是劳动力价格涨幅较快,工价已由8年前的50-60元上涨到120-150元,制种的成本不断增加,制种比较效益逐渐降低。目前每亩水田制种的收益在2200元左右,仅比种植水稻高出800元,但工序要高出许多,而种植烟叶、西瓜等经济作物,收益可达4000元以上。加上制种受制于自然环境,高温少雨、低温绵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都会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而国家尚未对杂交水稻制种建立灾害保险机制和补偿机制,制种风险始终存在,农户的积极性受挫。

四、主要对策

制种基地既是种子生产的保障,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源头,巩固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关系我国优良稻种的供应,关系全中国人民的饭碗能否稳端自己手中,为此建议:

1、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建立制种保险财政支付及公司因灾补偿机制,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农业保险,保费和赔付标准应为水稻大田生产保险保费和赔付标准的2-3倍,以规避或降低风险,减少农户损失。

2、实施制种专项补贴。设立杂交水稻制种专项补贴项目,补贴标准应为种粮直补、良种补贴之和的5-8倍,补贴办法以常年制种单产150公斤/亩和实际交种数量计算。同时,合理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收购价格,以种粮比下限和当年国家最低稻谷收购价来确定杂交种子收购最低价。

3、提供优惠扶持政策。2013年国家38项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中,并未提及扶持制种大县或国家级制种基地。制种大户强烈期盼将支持杂交水稻制种列入国家支农增收政策体系,单列制种大县资金扶助政策,或列入享受粮食大县资金扶助政策范围,整合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在投入上向制种基地建设倾斜,加强国家种子储备库建设,在制种基地村建设一批晒场,对土地流转大户给予资金信贷扶助和添加烤干设备补贴,并以县为单位加强制种业人才培训。

4、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在“农户+农户”、“公司+农户”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大流转+小业主”、“企业+农业合作社+制种大户”、“产业园(示范园)+企业+制种大户”的新模式,形成以制种大户为主,集中土地搞适度规模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收益。同时,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制种企业与制种大户、制种大户与农民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从而稳定基地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简介]

艾玮,宜黄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吴永来,宜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政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刘忠林

作者:艾玮 吴永来

第4篇: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国家战略

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国家战略 据新华社报道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之一。

据介绍,首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其利用海外、省外资金总量占全省七到八成。2004年到2008年,皖江城市带GDP年均增长14.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

《规划》设定的目标为:到2015年,示范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6%。

有关人士指出,示范区将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认为它“将有利于在大范围大尺度上开展区域合作,对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据了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

第5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的若干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 1

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

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

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

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

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二)加大对产业集群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统筹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手段,形成共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要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倾斜,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设。加强产业集群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搭建产业集群新型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开发性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善对外投资、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措施。开展以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式企业债券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探索。

(三)推动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建设。各地要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其在产业升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要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方面要求,在全国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建设,支持一批产业集群环境建设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第6篇:我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27日,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制定的背景和过程。

答: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我们研究编制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今年年初,由中宣部牵头成立的调研组,研究起草了《规划(初稿)》。7月22日,《规划(送审稿)》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以国务院文件正式下发执行。

问:国家此时出台《规划》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国家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首先,出台《规划》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要求我们加快推动改革和发展。

第二,出台《规划》是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在我国初步形成,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关键就是要科学规划,增强产业发展的科学性。

第三,出台《规划》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去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文化产业的特性决定了文化领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宏观上是危中有机。出台《规划》将会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

问:《规划》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答:《规划》确定振兴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于基本原则,《规划》提出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四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坚持内外并举,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明确: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较大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具体讲就是实现五个“进一步”,即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

问:根据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提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 答:《规划》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做好的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运用现代科技抢占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八是落实鼓励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重点会展,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问: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制定了怎样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 答:《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四个方面的保障条件。在政策措施方面:一是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大幅增加中央财政 “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三是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四是加大金融支持,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鼓励发行企业债券;五是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

在保障条件方面: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规划》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责;二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市场主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三是要培养人才,继续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四是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问:《规划》的落实如何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答:第一,要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打造新型文化市场主体。要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使更多有条件的文化单位走向市场,形成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

第二,要以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按照“做优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的思路,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三,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积极推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工作重心转到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上来。

第7篇:“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创新驱动所需的体制机制环境更加完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配置持续优化,新兴消费升级加快,新兴产业投资需求旺盛,部分领域国际化拓展加速,产业体系渐趋完备,市场空间日益广阔。但也要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高,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新兴产业监管方式创新和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还不适应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全面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壮大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原则。

坚持供给创新。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技术、人才、资金的供给水平,营造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生态环境。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破除旧管理方式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束缚,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新兴企业成长壮大。

坚持需求引领。市场需求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要强化需求侧政策引导,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供给,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产业集聚。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要以科技创新为源头,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为途径,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形成创新经济集聚发展新格局。

坚持人才兴业。人才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要针对束缚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创新,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大力度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坚持开放融合。开放融合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搭建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推动我国优势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应用,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球配置,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全球产业发展新高地。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建成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先发优势,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可及性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产业新体系。发展一批原创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的行业排头兵企业,活力强劲、勇于开拓的中小企业持续涌现。中高端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百余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

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五)总体部署。

以创新、壮大、引领为核心,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促进一批新兴领域发展壮大并成为支柱产业,持续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发展需要和产业基础,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加快发展壮大网络经济、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等五大领域,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跨越。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方向,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技术和核技术领域一批战略性产业,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新格局。把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契机,以更开放的视野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完善有利于汇聚技术、资金、人才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营造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蓬勃涌现的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一)构建网络强国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建设。开展智能网络新技术规模应用试点,推动国家骨干网向高速传送、灵活调度、智能适配方向升级。全面实现向全光网络跨越,加快推进城镇地区光网覆盖,提供每秒1000兆比特(1000Mbps)以上接入服务,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实现带宽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多方协同推动提升农村光纤宽带覆盖率,98%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的地区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实现带宽50Mbps以上灵活选择。推动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发展。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演进升级和应用,推动骨干企业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地址。 加快构建新一代无线宽带网。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城镇及人口密集行政村深度覆盖和广域连续覆盖。在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联合研发、试验和预商用试点。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保障频率资源供给。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研制新型通信卫星和应用终端,探索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研究平流层通信等高空覆盖新方式。

加快构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动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网智能协同覆盖,建设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可管可控的广播电视融合传输覆盖网。加速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双向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互联互通。推动下一代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强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创建移动、交互、便捷的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新业态。

专栏 1 宽带乡村示范工程

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促进三网融合,加快光缆、卫星通信进行政村建设,按需实现光纤入户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向自然村和住户延伸覆盖,利用卫星、移动通信等技术创新加强对海岛、边远地区、山区等覆盖,加快普及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农业、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应用,支撑扶贫攻坚。

统筹发展应用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在全国适宜地区布局,有序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基于现有各类通信网络实现物联网集约部署。持续强化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国际互联互通合作。加强海外海缆、陆缆、业务节点、数据中心、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加快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信息港。

(二)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 深化互联网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应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构筑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云、智能服务平台等制造新基础,大力推广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农业、能源、金融、商务、物流快递等深度融合,支持面向网络协同的行业应用软件研发与系统集成,推动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拓展生活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加快行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交通、旅游等服务智慧化。拓展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和流通交换模式。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建立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监管方式,促进交通、旅游、养老、人力资源、日用品消费等领域共享平台企业规范发展,营造分享经济文化氛围。

专栏 2 “互联网 + ”工程 深入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11个重点行动,建设互联网跨领域融合创新支撑服务平台。促进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公有云和行业云平台建设。加强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组织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构建工业互联网技术试验验证和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

(三)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公开共享和应用拓展,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保障,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统筹布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公共平台,制定出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推动建立数据资源清单和开放目录,鼓励社会公众对开放数据进行增值性、公益性、创新性开发。加强大数据基础性制度建设,强化使用监管,建立健全数据资源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保护数据资源权益。

发展大数据新应用新业态。加快推进政府大数据应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数据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发展大数据在工业、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数据服务业创新,推动数据探矿、数据化学、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软硬件产品,培育大数据相关产业,完善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强化大数据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大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规范,建立数据跨境流动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建立完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采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研究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专栏 3 大数据发展工程

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健全大数据共享流通体系、大数据标准体系、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实现信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安全监管等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支持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在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促进大数据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做强信息技术核心产业。顺应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等发展趋势,着力培育建立应用牵引、开放兼容的核心技术自主生态体系,全面梳理和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关键领域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升核心基础硬件供给能力。提升关键芯片设计水平,发展面向新应用的芯片。加快16/14纳米工艺产业化和存储器生产线建设,提升封装测试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紧布局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相关领域。实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超高清(4K/8K)量子点液晶显示、柔性显示等技术国产化突破及规模应用。推动智能传感器、电力电子、印刷电子、半导体照明、惯性导航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新型片式元件、光通信器件、专用电子材料供给保障能力。

专栏 4 集成电路发展工程

启动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工程,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推动产业能力实现快速跃升。加快先进制造工艺、存储器、特色工艺等生产线建设,提升安全可靠CPU、数模/模数转换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关键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应用水平,推动封装测试、关键装备和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支持提高代工企业及第三方IP核企业的服务水平,支持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协同创新,推动重点环节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协同创新。

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和高端信息技术服务。面向重点行业需求建立安全可靠的基础软件产品体系,支持开源社区发展,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操作系统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库系统和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中间件,支持发展面向网络协同优化的办公软件等通用软件。加强信息技术核心软硬件系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国内企业在系统集成各环节向高端发展,规范服务交付,保证服务质量,鼓励探索前沿技术驱动的服务新业态,推动骨干企业在新兴领域加快行业解决方案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端软件外包业务。

加快发展高端整机产品。推进绿色计算、可信计算、数据和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高性能安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工控产品、新型智能手机、下一代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成套装备、先进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的创新与应用,发展面向金融、交通、医疗等行业应用的专业终端、设备和融合创新系统。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五)发展人工智能。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打造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

加快人工智能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类脑研究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加快视频、地图及行业应用数据等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基础资源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建设支撑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鼓励领先企业或机构提供人工智能研发工具以及检验评测、创业咨询、人才培养等创业创新服务。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在制造、教育、环境保护、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统,重点推进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鼓励各行业加强与人工智能融合,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创新城市管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专业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应用,培育新型高端服务产业。

专栏 5 人工智能创新工程

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开发,实现类人神经计算芯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应用系统的产业化,将人工智能新技术嵌入各领域。构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和向社会开放的骨干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双创”支撑服务体系。

(六)完善网络经济管理方式。

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放开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推进国有电信企业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破除行业壁垒,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在技术、标准、监管等方面充分对接,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特点,调整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现行法规及政策规定。落实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和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加快推动制定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法律法规。

三、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

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塑造中国制造新形象,带动制造业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一)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着力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与部件的性能和质量,打造智能制造体系,强化基础支撑,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形成若干国际知名品牌,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迈上新台阶。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系统(CPS)顶层设计,探索构建贯穿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建设测试验证平台,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全面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加工中心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多轴、多通道、高精度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精密、高速、高效、柔性并具有网络通信等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突破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开展首台套装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质量与可靠性。

打造增材制造产业链。突破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温合金、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搭建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他能源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加快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性能电子枪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系统,提升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建立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交通设备、文化创意、个性化制造等领域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增材制造服务业。

专栏 6 重点领域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工程

在机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轻工、服装、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二)实现航空产业新突破。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民用航空产品产业化、系列化发展,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和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建设,提高产品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全面构建覆盖航空发动机、飞机整机、产业配套和安全运营的航空产业体系。到2020年,民用大型客机、新型支线飞机完成取证交付,航空发动机研制实现重大突破,产业配套和示范运营体系基本建立。 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依托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突破大涵道比大型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支撑国产干线飞机发展。发展10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和50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满足国产系列化直升机和中型运输机动力需求。发展使用重油的活塞式发动机和应用航空生物燃料的涡轮发动机,推进小型发动机市场化应用。

推进民用飞机产业化。加快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完成大型客机研制,启动宽体客机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加快新型支线飞机工程研制和系列化改进改型,开展新机型国内外先锋用户示范运营和设计优化,提高飞机航线适应性和竞争力。大力开发市场需求大的民用直升机、多用途飞机、特种飞机和工业级无人机。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提高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自主制造水平,掌握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等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可靠性、长寿命、环境适应性强、标准化、低成本的航空设备和系统,实现适航取证。加快航空科研试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结构强度、飞行控制、电磁兼容、环境试验等计量测试和验证条件投入,加强试飞条件建设。突破一批适航关键技术,加强适航审定条件和能力建设,加快完善运输类飞机等各类航空产品的适航审定政策,建成具有完善组织机构、充足人力资源、健全规章体系、先进硬件设施和较强国际合作能力的适航审定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数字化示范工厂,显著提高航空产品制造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积极推进构建国际风险合作伙伴关系,建成功能完备的航空产业配套体系。

发展航空运营新服务。落实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场,促进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服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航空租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先进航空运营体系,促进服务模式创新。加强飞行培训,培育航空文化。开发综合化、通用化、智能化的通信、导航和控制系统,发展面向全面风险管控和多类空域融合运用的技术体系和装备,形成安全运营支撑体系。

专栏 7 新一代民用飞机创新工程

以重大专项和民用飞机科研为支撑,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系统、部件和材料,提高系统集成能力,重点发展系列化单通道窄体、双通道宽体大型飞机,系列化新型涡桨/涡扇支线飞机及先进通用航空器,着力开展新型民用飞机示范运营和市场推广,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保障和客户服务体系。C9

19、MA700完成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ARJ21实现批量生产交付;一批重点通用航空器完成研制和市场应用。

(三)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卫星应用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基本实现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

加快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星座和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形成“高中低”分辨率合理配置、空天地一体多层观测的全球数据获取能力;加强地面系统建设,汇集高精度、全要素、体系化的地球观测信息,构建“大数据地球”。打造国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运营服务平台。发展固定通信广播、移动通信广播和数据中继三个卫星系列,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地区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实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建设卫星导航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高精度全球服务能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遥感卫星等建设。

提升卫星性能和技术水平。掌握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定位精度、大承载量和强敏捷能力的卫星应用平台技术,突破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综合探测等有效载荷技术。优先发展遥感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和业务应用技术。提升宽带通信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卫星等技术性能。加强卫星平台型谱化建设,有序推进中小微卫星发展。

推进卫星全面应用。统筹军民空间基础设施,完善卫星数据共用共享机制,加强卫星大众化、区域化、国际化应用,加快卫星遥感、通信与导航融合化应用,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卫星+”应用模式。面向防灾减灾、应急、海洋等领域需求,开展典型区域综合应用示范。面向政府部门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开展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智慧海洋、边远地区等的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深入发展,打造空间信息消费全新产业链和商业模式。推进商业卫星发展和卫星商业化应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建立“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

专栏 8 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工程

加快构建以遥感、通信、导航卫星为核心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加强跨领域资源共享与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空间信息全面应用,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等提供及时准确的空间信息服务,加强面向全球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四)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形成中国标准新型高速动车组、节能型永磁电机驱动高速列车、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和车辆、大型养路机械等产品系列,推进时速500公里轮轨试验列车、时速600公里磁悬浮系统等新型列车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完整产业链。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综合能力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

推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面向大城市复杂市域交通需求,推动时速120—160公里、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的市域(郊)铁路装备,适应不同技术路线的跨座式单轨,自动导轨快捷运输系统等研发与应用,构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下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技术平台,建立完善产品认证制度,建立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标准和规范,领跑国际技术标准。

突破产业关键零部件及绿色智能化集成技术。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电传动系统、智能化系统、车钩缓冲系统、储能与节能系统、高速轮对、高性能转向架、齿轮箱、轴承、轻量化车体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加强永磁电机驱动、全自动运行、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无线综合承载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化完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和城际铁路列控技术标准体系。

(五)增强海洋工程装备国际竞争力。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向深远海、极地海域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实现主力装备结构升级,突破重点新型装备,提升设计能力和配套系统水平,形成覆盖科研开发、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主力海洋工程装备。加快推进物探船、深水半潜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调查船、半潜运输船、起重铺管船、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等主力海工装备系列化研发,构建服务体系,设计建造能力居世界前列。 加快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突破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装置、深吃水立柱式平台、张力腿平台、极地钻井平台、海上试验场等研发设计和建造技术,建立规模化生产制造工艺体系,产品性能及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升降锁紧系统、深水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水下钻井系统、柔性立管深海观测系统等关键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水平,大力发展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发动机,提升专业化配套能力。

专栏 9 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推动大型浮式结构物等新型装备、3600米以上超深水钻井平台等深远海装备、海洋极地调查观测装备等研究开发,实现科研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促进总装及配套产业协调发展。完善海洋工程装备标准体系。

(六)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加强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到2020年,力争使若干新材料品种进入全球供应链,重大关键材料自给率达到70%以上,初步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性转变。

推动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高强轻合金、高性能纤维、特种合金、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新型显示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绿色印刷材料等规模化应用范围,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制造业采购体系。推动优势新材料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端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协作,开展研发设计、生产贸易、标准制定等全方位合作。提高新材料附加值,打造新材料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建立新材料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组建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中心。细化完善新材料产品统计分类。

以应用为牵引构建新材料标准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需求,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与下游行业设计规范的衔接配套,加快制定重点新材料标准,推动修订老旧标准,强化现有标准推广应用,加强前沿新材料标准预先研究,提前布局一批核心标准。加快新材料标准体系国际化进程,推动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促进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推动稀土、钨钼、钒钛、锂、石墨等特色资源高质化利用,加强专用工艺和技术研发,推进共伴生矿资源平衡利用,支持建立专业化的特色资源新材料回收利用基地、矿物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在特色资源新材料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各环节,推广应用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设备与工艺。发展海洋生物来源的医学组织工程材料、生物环境材料等新材料。

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发。突破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拓展纳米材料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范围,开发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和新型超导材料,加大空天、深海、深地等极端环境所需材料研发力度,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带动性的创新成果。

专栏 10 新材料提质和协同应用工程

加强新型绿色建材标准与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衔接,加快制定轨道交通装备用齿轮钢、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结构材料、高温合金、特种玻璃、宽禁带半导体以及电子信息用化学品、光学功能薄膜、人工晶体材料等标准,完善节能环保用功能性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配套标准,做好增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材料标准布局,促进新材料产品品质提升。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在航空铝材、碳纤维复合材料、核电用钢等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搭建协同应用平台。

四、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

把握生命科学纵深发展、生物新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的新趋势,以基因技术快速发展为契机,推动医疗向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发展,加快农业育种向高效精准育种升级转化,拓展海洋生物资源新领域、促进生物工艺和产品在更广泛领域替代应用,以新的发展模式助力生物能源大规模应用,培育高品质专业化生物服务新业态,将生物经济加速打造成为继信息经济后的重要新经济形态,为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支撑。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

(一)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加快开发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加快推广绿色化、智能化制药生产技术,强化科学高效监管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强国。

推动生物医药行业跨越升级。加快基因测序、细胞规模化培养、靶向和长效释药、绿色智能生产等技术研发应用,支撑产业高端发展。开发新型抗体和疫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制品和制剂,推动化学药物创新和高端制剂开发,加速特色创新中药研发,实现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原始创新。支持生物类似药规模化发展,开展专利到期药物大品种研发和生产,加快制药装备升级换代,提升制药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中药产品标准化发展,促进产业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加速国际化步伐。发展海洋创新药物,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海洋中药产品,推动试剂原料和中间体产业化,形成一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专栏 11 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工程

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以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新型疫苗等新兴药物为重点,推动临床紧缺的重大疾病、多发疾病、罕见病、儿童疾病等药物的新药研发、产业化和质量升级,整合各类要素形成一批先进产品标准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关键原辅料和装备配套能力,支撑生物技术药物持续创新发展。

创新生物医药监管方式。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医药审评审批方式,加快推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加快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探索开展医疗新技术临床实验研究认可制度试点。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全面推动医药价格和行业监管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二)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深化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行业规制改革,积极开发新型医疗器械,构建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诊疗新模式,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推广应用高性能医疗器械,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新仪器和试剂研发,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整体竞争力。

发展智能化移动化新型医疗设备。开发智能医疗设备及其软件和配套试剂、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终端设备,发展移动医疗服务,制定相关数据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服务体系。

开发高性能医疗设备与核心部件。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放射治疗设备、高通量低成本基因测序仪、基因编辑设备、康复类医疗器械等医学装备,大幅提升医疗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利用增材制造等新技术,加快组织器官修复和替代材料及植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加速发展体外诊断仪器、设备、试剂等新产品,推动高特异性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及罕见病等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

专栏 12 生物技术惠民工程

推进网络化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等应用示范。发展和应用新型生物治疗技术,推动新型个体化生物治疗标准化、规范化。开发智能化和高性能医疗设备,支持企业、医疗机构、研究机构等联合建设第三方影像中心,开展协同诊疗和培训,试点建立居民健康影像档案。开展区域性综合应用示范,实现区域生物基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等替代50%以上的传统石化塑料制品。在城镇或企业周边建设生物质集中供气供热示范工程,探索多元协同共赢的市场化发展模式。

(三)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创制生物农业新品种,开发动植物营养和绿色植保新产品,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育种企业,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途径、新支撑。

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体系。开展基因编辑、分子设计、细胞诱变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育种应用,研制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生物种业企业,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发展动植物检疫新技术,加强国外优质动植物品种资源引进检疫平台建设。

开发一批新型农业生物制剂与重大产品。大力发展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基于病虫基因组信息的绿色农药、兽药创制技术体系,创制一批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植物新农药等重大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创制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生物饲料和高效生物肥料产品。深度挖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开辟综合利用新途径。推动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等关键技术创新与精准营养食品创制。

(四)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微生物基因组工程、酶分子机器、细胞工厂等新技术,提升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经济性,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向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渗透应用,推动以清洁生物加工方式逐步替代传统化学加工方式,实现可再生资源逐步替代化石资源。

不断提升生物制造产品经济性和规模化发展水平。发展新生物工具创制与应用技术体系,实现一批有机酸、化工醇、烯烃、烷烃、有机胺等基础化工产品的生物法生产与应用,推动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尼龙、生物橡胶、微生物多糖等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氨基酸、维生素等大宗发酵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建立生态安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物法工艺体系。发展高效工业生物催化转化技术体系,提升绿色生物工艺应用水平。建立甾体药物、手性化合物、稀少糖醇等生物催化合成路线,实现医药化工等中间体绿色化、规模化生产。促进绿色生物工艺在农业、化工、食品、医药、轻纺、冶金、能源等领域全面进入和示范应用,显著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五)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以专业化分工促进生物技术服务创新发展,构建新技术专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造生物经济新增长点。 增强生物技术对消费者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发展专业化诊疗机构,培育符合规范的液体活检、基因诊断等新型技术诊疗服务机构。发展健康体检和咨询、移动医疗等健康管理服务,推动构建生物大数据、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试点建立居民健康影像档案,鼓励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推动医学检验检测、影像诊断等服务专业化发展。

专栏 13 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工程

依托并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创新基础平台,支持基因库、干细胞库、中药标准库、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蛋白元件库等建设。加快推动构建一批转化应用平台,推进抗体筛选平台、医学影像信息库、农作物分子育种平台等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一批检测服务平台,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测试技术创新平台、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平台、生物质能检验检测及监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完善相关标准。

提高生物技术服务对产业的支持水平。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物研发与生产服务,鼓励医药企业加强与合同研发、委托制造企业的合作。推动基因检测和诊断等新兴技术在各领域应用转化,支持生物信息服务机构提升技术水平。为药品、医疗器械、种业、生物能源等生物产品提供检测、评价、认证等公共服务,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提升产品质量。鼓励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废物资源化等领域拓展应用,积极引导生物环保技术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兼并,实现做大做强。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化双创平台,降低生物产业创新创业成本,支持各类人员开办虚拟研发企业,释放创新潜能。

(六)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着力发展新一代生物质液体和气体燃料,开发高性能生物质能源转化系统解决方案,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力争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全面规模化应用,生物能源利用技术和核心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较成熟的商业化市场。

促进生物质能源清洁应用。重点推进高寿命、低电耗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供热锅炉、分布式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促进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燃煤集中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按照因地制宜、就近生产消纳原则,示范建设集中式规模化生物燃气应用工程,突破大型生物质集中供气原料处理、高效沼气厌氧发酵等关键技术瓶颈。探索建立多元、协同、共赢的市场化发展模式,鼓励多产品综合利用,为生产生活提供清洁优质能源。

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重点突破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处理和制备技术瓶颈,建设万吨级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及多产品联产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完善原料供应体系,有序发展生物柴油。推进油藻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料等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五、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趋势和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上。

(一)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开展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配套能力与整车性能。加快电动汽车安全标准制定和应用。加速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开展电动汽车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研发,实施分布式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联合应用示范,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能驾驶等融合发展。建设电动汽车联合创新平台和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电动汽车重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完善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政策,研究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到2020年,电动汽车力争具备商业化推广的市场竞争力。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超前布局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实现电池材料技术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到2020年,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

专栏 1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提升工程

完善动力电池研发体系,加快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瓶颈。在关键电池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领域构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加大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推进全产业链工程技术能力建设。开展燃料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领域新技术研究开发。

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加强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研究,推动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材料和系统关键部件研发。加快提升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工程化水平,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动车载储氢系统以及氢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推进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加速构建规范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按照“因地适宜、适度超前”原则,在城市发展中优先建设公共服务区域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完善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强检测认证、安全防护、与电网双向互动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推动“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鼓励充电服务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形成满足电动汽车需求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先进核电、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加速提升新能源产品经济性,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机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促进多能互补和协同优化,引领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到2020年,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以上,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打造世界领先的新能源产业。

推动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坚持合作创新,重点发展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及后处理技术装备,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核废料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整合行业资源,形成系统服务能力,推动核电加快“走出去”。到2020年,核电装机规模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形成国际先进的集技术开发、设计、装备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核电全产业链发展能力。 促进风电优质高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大幅提升风电消纳能力。加快发展高塔长叶片、智能叶片、分散式和海上风电专用技术等,重点发展5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风电场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海上风电场施工、风热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设备。建设风电技术测试与产业监测公共服务平台。到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亿千瓦以上,实现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基本相当,风电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太阳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突破先进晶硅电池及关键设备技术瓶颈,提升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加强钙钛矿、染料敏化、有机等新型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太阳能集成应用技术,推动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化,建设太阳能光电光热产品测试与产业监测公共服务平台,大幅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统筹电力市场和外输通道,有序推进西部光伏光热发电开发,加快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展,推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形成光热发电站系统集成和配套能力,促进先进太阳能技术产品应用和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引领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电站、光热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6000万千瓦、4500万千瓦、500万千瓦。

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突破风光互补、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储能与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生物质供气供热、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地热能供热、空气能供热、生物液体燃料、海洋能供热制冷等,开展生物天然气多领域应用和区域示范,推进新能源多产品联产联供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融合储能与微网应用的分布式能源,大力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及政策支撑体系。

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加快研发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能源生产大数据预测、调度与运维技术,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促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推动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促进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发展,培育基于智慧能源的新业务、新业态,建设新型能源消费生态与产业体系。

加快形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制度环境。围绕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提高、弃风弃光率近零的目标,完善调度机制和运行管理方式,建立适应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发展的电网运行管理体系。完善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国家标准和清洁能源定价机制,建立新能源优先消纳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和配套管理体系。将分布式新能源纳入电力和供热规划以及国家新一轮配网改造计划,促进“源—网—用”协调发展,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直供与无障碍入网。

专栏 15 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工程

为实现新能源灵活友好并网和充分消纳,加快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微电网建设,示范应用智能化大规模储能系统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立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的智能化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建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新型电网体系。

选择适宜区域开展分布式光电、分散式风电、生物质能供气供热、地热能、海洋能等多能互补的新能源综合开发,融合应用大容量储能、微网技术,构建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引领能源供应方式变革。

(三)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业。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树立节能为本理念,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升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产品应用水平,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做大做强,促进高效节能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高效节能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3万亿元。

大力提升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应用水平。鼓励研发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加速推动降低综合成本。制修订强制性能效和能耗限额标准,加快节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布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目录,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推动提高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完善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在工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品等领域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用能企业和产品制造商跨越式提高能效。

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在示范园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整合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压、余气资源,鼓励利用余热采暖、利用余能和低温余热发电。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及耗能设备配备智能能源计量和远程诊断设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系统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能力,促进提高综合能效。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在低温加热段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实现生产工艺和能源供应的综合优化。推进化石能源近零消耗建筑技术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门窗、绿色节能建材等产品。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与企业能源供管系统综合集成,推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节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推广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搭建绿色融资平台,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制定相关标准,提高节能服务规范化水平。制定节能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节能第三方评估机制。搭建节能服务公司、重点用能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履约登记和服务平台,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专栏 16 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工程

组织实施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节能装备制造工程。鼓励研发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紧凑型户用空气源热泵装置、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与器件、先进高效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装置等一批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

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供热管网系统能效综合提升工程、电机拖动系统能效提升工程,推进燃煤电厂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组织实施城市、园区和企业节能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应用。

(四)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2万亿元。

提升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能力。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集中突破工业废水、雾霾、土壤农药残留、水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等一批关键治理技术,加快形成成套装备、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材料生产能力。建设一批技术先进、配套齐全、发展规范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支持危险废弃物防治技术研发,提高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水平。支持环保产业资源优化整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定期更新《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强化供需对接,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等重点领域应用。加快环保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强化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支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环保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应用。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大力推广应用离子交换树脂、生物滤料及填料、高效活性炭、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杀菌灭藻剂、水处理消毒剂、固体废弃物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等环保材料和环保药剂。扩大政府采购环保产品范围,不断提高环保产品采购比例。实施环保产品领跑者制度,提升环保产品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组织实施先进环保装备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示范工程。

提升环境综合服务能力。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大数据,推动建立环保装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技术创新转化交易平台、环保装备招投标信息平台,提高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卫星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污染排放、环境质量基础数据与监控处置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进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发展环境修复服务,推广合同环境服务,促进环保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推进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

专栏 17 绿色低碳技术综合创新示范工程

对接绿色低碳试点示范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区域,以绿色低碳技术综合应用为核心,以互联网为纽带,建设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系统、低碳社区、碳捕集和富碳农业、绿色智能工厂等综合应用设施,先行先试相关改革措施,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镇化建设、生产生活的融合创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打造相关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区域。

(五)深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大力推动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城市矿产”开发、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基础设施,提高政策保障水平,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壮大。到2020年,力争当年替代原生资源13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规模达到3万亿元。

大力推动大宗固体废弃物和尾矿综合利用。推动冶金渣、化工渣、赤泥、磷石膏等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中战略性稀贵金属的回收利用。研发尾矿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尾矿中伴生有价元素回收和高技术含量尾矿产品开发,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经济性。研发复杂多金属尾矿选冶联合关键技术与装备、清洁无害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单套设备处理能力达到每年100—500万吨的尾矿高效浓缩及充填料制备、输送、充填成套工艺技术。开发低品位钛渣优化提质技术,提高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率。

促进“城市矿产”开发和低值废弃物利用。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加工利用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系统,协同发挥各类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作用,打造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基地。落实土地、财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础设施,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地升级改造。 加强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基本实现畜禽粪便、残膜、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支持秸秆代木、纤维原料、清洁制浆、生物质能、商品有机肥等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鼓励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多种农林废弃物,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沼气工程。推广应用标准地膜,引导回收废旧地膜和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利用林业废弃物建设热、电、油、药等生物质联产项目。积极开发农林废弃物超低排放焚烧技术。

积极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示范,推动废弃太阳能电池、废旧动力蓄电池、废碳纤维材料、废节能灯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广稀贵金属高效富集与清洁回收利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等。支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碳循环产业。

大力推动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海水淡化及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核心材料和关键装备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配套能力。推动建设集聚发展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开展海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总包与服务。开展海水淡化试点示范,鼓励生产海水淡化桶装水,推进海水淡化水依法进入市政供水管网。推进海水冷却技术在沿海高用水行业规模化应用。加快从海水中提取钾、溴、镁等产品,实现高值化利用。

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机械产品再制造无损检测、绿色高效清洗、自动化表面与体积修复等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加快产业化应用。组织实施再制造技术工艺应用示范,推进再制造纳米电刷镀技术装备、电弧喷涂等成熟表面工程装备示范应用。开展发动机、盾构机等高值零部件再制造。建立再制造旧件溯源及产品追踪信息系统,促进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动物联网电子监管技术在危险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利用处置等领域应用,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统筹国内外再生资源利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服务体系,鼓励通过合同管理方式,提供废弃物管理、回收、再生加工、循环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使用再生产品和原料。建立健全覆盖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再生产品、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专栏 18 资源循环替代体系示范工程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推动太阳能光伏电池、废弃电子产品稀贵金属多组分分离提取和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废液晶等新品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示范。推进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置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建立以售后维修体系为核心的旧件回收体系,在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维修销售等环节和煤炭、石油等采掘企业推广应用再制造产品。鼓励专业化再制造服务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专项服务。

六、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

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

(一)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适应沉浸式体验、智能互动等趋势,加强内容和技术装备协同创新,在内容生产技术领域紧跟世界潮流,在消费服务装备领域建立国际领先优势,鼓励深度应用相关领域最新创新成果。 提升创作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空间和情感感知等基础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字文化创意创作生产领域的应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衔接。鼓励企业运用数字创作、网络协同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

增强传播服务技术装备水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制播等配套装备和平台,开拓消费新领域。大力研发数字艺术呈现技术,提升艺术展演展陈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应用水平,支持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研究制定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关键标准,推动自主标准国际化,完善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

专栏 19 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基础技术研发,大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影视等新型软硬件产品,促进相关内容开发。完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技术与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影视传媒等领域标准体系广泛应用,建立文物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利用、智慧博物馆、超高清内容制作传输等标准。完善数字创意“双创”服务体系。

(二)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通过全民创意、创作联动等新方式,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意,适应互联网传播特点,创作优质、多样、个性化的数字创意内容产品。

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加强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对接,促进融合创新。提高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体验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智慧博物馆和智慧文化遗产地建设,创新交互体验应用。

鼓励创作当代数字创意内容精品。强化高新技术支撑文化产品创作的力度,提高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原创水平,加快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品、文化会展等行业数字化进程,提高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在线演出等文化品位和市场价值。鼓励多业态联动的创意开发模式,提高不同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程度和转换效率,努力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创意品牌,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

专栏 20 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工程

依托先进数字技术,推动实施文化创意产品扶持计划和“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支持推广一批数字文化遗产精品,打造一批优秀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实现文化创意资源的智能检索、开发利用和推广普及,拓展传播渠道,引导形成产业链。

(三)提升创新设计水平。挖掘创新设计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设计创新成为制造业、服务业、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核心能力。

强化工业设计引领作用。积极发展第三方设计服务,支持设计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加大工业设计投入,推动工业设计与企业战略、品牌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设计在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商业模式和服务设计中的应用。支持企业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推进工艺装备由单机向互联、机械化向自动化持续升级。以创意和设计引领商贸流通业创新,加强广告服务,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制定推广行业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建设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工业设计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提升人居环境设计水平。创新城市规划设计,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相融合,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立覆盖区域、城乡、地上地下的规划信息平台,引导创新城市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面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地域特色鲜明的风貌。鼓励建筑设计创作,完善招投标制度和专家评标制度,扩展建筑师执业服务范围,引导建筑师参与项目策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形成激励建筑师创作的政策环境。加大建筑师培养力度,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文化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倡导新型景观设计,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装饰设计水平。

专栏 21 创新设计发展工程

制定实施制造业创新设计行动纲要,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集聚区。建设增材制造等领域设计大数据平台与知识库,促进数据共享和供需对接。通过发展创业投资、政府购买服务、众筹试点等多种模式促进创新设计成果转化。

(四)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数字文化创意和创新设计在各领域应用,培育更多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多向交互融合的新业态,形成创意经济无边界渗透格局。

加快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创意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发展虚拟现实购物、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营销新模式。推动数字创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升学习内容创意水平,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度利用,推动教育服务创意化。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数字化水平,促进虚拟旅游展示等新模式创新发展。挖掘创意“三农”发展潜力,提高休闲农业创意水平,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乡村文化开发,以创意民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数字创意在医疗、展览展示、地理信息、公共管理等领域应用。构建数字创意相关项目资源库和对接服务平台,创新使用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推广手段,广泛开展会展活动,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跨领域交流合作。

推进数字创意生态体系建设。建立涵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技术标准的数字创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打击数字创意领域盗版侵权行为力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积极研究解决虚拟现实、网络游戏等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切实保护用户生理和心理健康。改善数字创意相关行业管理规制,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融合发展。

七、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培育未来发展新优势

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催生新产业,重点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

(一)空天海洋领域。

显著提升空间进入能力。突破大推力发动机、大直径箭体设计、制造与先进控制等关键技术,发展重型运载火箭,保障未来重大航天任务实施。发展快速、廉价、可重复使用的小载荷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超前部署具有高空间定位精度的空间飞行器自主导航和飞行技术。

加快发展新型航天器。加强超高分辨率、超高精度时空基准、超高速安全通信、高性能星上处理、大功率电源、新型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发,研制新型应用卫星。建立先进的载人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和生命支持系统。发展空间飞行器轻量化小型化技术,推进应用型微、纳、皮卫星规范有序发展。部署和发射新型试验卫星。加快发展临近空间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等面向未来任务的新型航天器。 加快航空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产品研发。超前部署氢燃料、全电、组合动力等新型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未来航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多用途无人机、新构型飞机等战略性航空装备。前瞻布局超音速商务机、新概念新构型总体气动技术、先进高可靠性机电技术、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新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加工技术。

发展新一代深海远海极地技术装备及系统。建立深海区域研究基地,发展海洋遥感与导航、水声探测、深海传感器、无人和载人深潜、深海空间站、深海观测系统、“空—海—底”一体化通信定位、新型海洋观测卫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研发深远海油气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和系统,研究发展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支持海洋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大力研发极地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和系统,发展极地机器人、核动力破冰船等装备。

(二)信息网络领域。

构建未来网络新体系。着眼于提升当前网络体系架构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控性、移动性和内容分发能力,系统布局新型网络架构、技术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开展实验网络建设,研究构建泛在融合、绿色带宽、智能安全的新型网络。

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面向万物互联需求,发展物联网搜索引擎、E级高性能计算、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和产品。开展深度学习、认知计算、虚拟现实、自然人机交互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提升信息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布局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等技术研发,持续推动量子密钥技术应用。

推动电子器件变革性升级换代。加强低功耗高性能新原理硅基器件、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器件研发,形成一批专用关键制造设备,提升光网络通信元器件支撑能力。统筹布局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软件以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研发,推动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和量子仿真的应用。加强类脑芯片、超导芯片、石墨烯存储、非易失存储、忆阻器等新原理组件研发,推进后摩尔定律时代微电子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生物技术领域。

构建基于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的医学新模式。加快布局体细胞重编程科学技术研发,开发功能细胞获取新技术。完善细胞、组织与器官的体内外生产技术平台与基地。规范干细胞与再生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与转化机制,持续深化干细胞与再生技术临床应用。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技术。

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开发针对重大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基因治疗新技术。建立相关动物资源平台、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基地,促进基于基因编辑研究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加强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基因组化学合成、生物体系设计再造、人工生物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人工生物及人工生物器件临床应用和产业化。推动生物育种、生态保护、能源生产等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基础原料供给、物质转化合成、民生服务新模式,培育合成生物产业链。

(四)核技术领域。 加快开发新一代核能装备系统。加快推动铅冷快堆、钍基熔盐堆等新核能系统试验验证和实验堆建设。支持小型和微型核动力堆研发设计和关键设备研制,开展实验堆建设和重点领域示范应用。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不断完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实验堆概念设计、关键技术和重要部件研发。

发展非动力核技术。支持发展离子、中子等新型射线源,研究开发高分辨率辐射探测器和多维动态成像装置,发展精准治疗设备、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探伤、辐射改性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持续推动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

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根据各地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因时施策,加快形成点面结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一)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支持创新资源富集的中心城市形成以扩散知识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发挥策源地城市科研人才密集、学科齐全、国际交流频繁等优势,支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大力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支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推进信息、生命、医疗、能源等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形成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辐射源”。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加快改革攻坚,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探索建立适应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体制机制。发挥策源地城市改革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新业态发展,支持海外人才、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在策源地城市创业创新,支持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策源地城市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创新高地。鼓励策源地城市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全国转移扩散。

(二)壮大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城市群建设,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10个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集聚区,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区、国际合作承载区。在东部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群,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经济与科技人才联动,形成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共同体;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对长江经济带的引领作用,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等都市圈为支点,构筑点面结合、链群交融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全面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延伸布局产业链和服务链,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和海洋经济;围绕福州、厦门等重点城市,推动海峡西岸地区生物、海洋、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成渝地区、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昆明、贵阳等城市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天山北坡、兰州—西宁等西北地区城市群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光电子、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信息服务等产业,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支点,支持东北地区城市群打造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聚区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采用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百余个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完善政府引导产业集聚方式,由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并举转变,打造以人才和科技投入为主的新经济;由“引进来”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转变,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市场资源;由注重产业链发展向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转变,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依托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基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由产城分离向产城融合转变,推动研究机构、创新人才与企业相对集中,促进不同创新主体良性互动。避免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防止园区重复建设。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国家级新区等重点功能平台集聚。

九、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拓展合作新路径

贯彻国家开放发展战略部署,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新机制,建设全球创新发展网络,推动产业链全球布局,拓展发展新路径。

(一)积极引入全球资源。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鼓励技术引进与合作研发,促进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跨国公司、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畅通吸纳海外高端人才的绿色通道,为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和创业提供更多便利。

(二)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签署落实政府间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合作协议。推动双边互认人员资质、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结果,参与国际多边合作互认机制。以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建设双边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引导龙头企业到海外建设境外合作园区。创新合作方式,提升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构建全球创新发展网络。建立健全国际化创新发展协调推进和服务机制,加强驻外机构服务能力,利用二十国集团(G20)、夏季达沃斯等平台开展新经济交流,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搭建各类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国并购和投资基金,支持一批城市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合作创新中心,发展一批高水平国际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一批海外研发中心,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形成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法律机构、中介机构高效协同的国际化合作网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和组织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全球布局,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针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确定不同推进方式和实施路径,推动产业链资源优化整合。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商会、地方政府和部门创新方式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内企业、中外企业组团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产业链“走出去”,将“走出去”获得的优质资产、技术、管理经验反哺国内,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推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龙头企业海外拓展,与国际大企业开展更高层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营造发展新生态

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制度建设,汇聚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全面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生态环境。

(一)完善管理方式。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电信、新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审批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放管结合,区分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又防范可能引发的风险。对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看得准的“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业态,量身定制监管模式;对看不准的领域,加强监测分析,鼓励包容发展,避免管得过严过死;对潜在风险大、有可能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后果的,切实加强监管;对以创新之名行非法经营之实的,坚决予以取缔。严格执行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各项部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有企业中率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反垄断法配套规则,进一步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信息服务、医疗服务等领域企业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实施,打破可再生能源发电、医疗器械、药品招标等领域的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大对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作用,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对接和服务创新,加强信用记录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身份网上认证等服务。

加强政策协调。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加强工作沟通,避免相关政策碎片化。持续开展产业发展状况评估和前瞻性课题研究,准确定位改革发展方向。建立高层次政企对话咨询机制,在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时积极听取企业意见。定期发布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重点工作安排,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发展工作。

(二)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依托“双创”资源集聚的区域、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等载体,支持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互联网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客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着力完善促进“双创”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持续强化“双创”宣传,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营造全社会关注“双创”、理解“双创”、支持“双创”的良好氛围。

强化公共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加强颠覆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创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探索实行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监督相对分开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在重点产业领域采取新机制建立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围绕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需求,统筹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设施和平台开放共享。按照科研基地优化布局统筹部署,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相关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和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计量科技创新联盟,加强认证认可创新。落实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完善标准体系,支持关键领域新技术标准应用。

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推进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导企业,引领带动上下游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组织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改革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和报告制度。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发布,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率先建立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积极推进专利法、著作权法修订工作。跟踪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完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实用艺术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新建一批快速维权中心。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侵权查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加大海关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力度,推动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额度。

加强知识产权布局运用。大力推行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实施知识产权行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引导设立知识产权布局设计中心。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进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高端检索分析工具等开发应用,引导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开发知识产权投贷、投保、投债联动等新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股权化、证券化。鼓励企业综合运用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手段打造自有品牌。

完善知识产权发展机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部署知识产权服务链,建立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制度,推动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优势集聚区。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及动向监测。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制度,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制。完善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研究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环境信息,跟踪研究重点产业领域国际知识产权动向,引导建立海外知识产权案件信息提交机制,加强对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的研究,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并购和维权行动。

(四)深入推进军民融合。

构建军民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促进军民科技创新体系相互兼容、协同发展,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依托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在军工单位集中、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支持军工企业发挥优势向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拓展业务,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构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加强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面向建设航天强国,统筹规划军民卫星研发和使用,加强地面站网整合建设与信息共享,积极发展军民通用化程度高的动力系统、关键部件和基础材料。适应空域改革进程,加强空域管制系统技术和装备研发,推进航空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面向建设网络强国,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军民合建共用,组织实施安全可靠信息网络产品和服务相关应用示范工程。面向建设海洋强国,适应军地海洋资源调查、海域使用、海洋观测预报、海洋环境保护和岛礁建设需求,发展军民两用高性能装备和材料技术。开展军民通用标准化工程,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

(五)加大金融财税支持。 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研究推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建立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合作对接机制。探索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以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人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丰富并购融资和创业投资方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鼓励探索开发高收益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展。鼓励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合法合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银企对接。鼓励建设数字创意、软件等领域无形资产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科技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推动发展一批为飞机、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等产业服务的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公司。加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工作。

创新财税政策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服务创业创新的作用,完善管理规则,做好风险防控,高效开展投资运作,带动社会资本设立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国际化投资基金。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双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循环经济等支持力度,推进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城市矿山”、智能装备等示范应用。进一步完善光伏、风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

(六)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

培养产业紧缺人才。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领军人才行动,聚焦重点领域,依托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分行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在国家相关人才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合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推动相关企业为职业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提供岗位。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养一大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支持在线培训发展。

鼓励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探索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职创业和离岗创业有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设立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落实国家对科研人员的各项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体系。

充分利用全球人才。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引进培养一批高端人才。研究优化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资格程序,为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提供居留与出入境便利。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作进度,切实抓好本规划实施工作,加强各专项规划、地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推动本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到位。鼓励相关省(区、市)联合编制区域性发展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别化、特色化协同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密切跟踪产业发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职责分工抓紧任务落实,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第8篇: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简介

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于2008年5月20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位于郑州高新区,是集动画、漫画、游戏研发、动漫媒体运营、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及衍生品开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集群。 基地占地面积88亩,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动漫企业孵化器、动漫研发中心、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漫产学研平台、动漫影院等,可容纳300家动漫创意企业使用,形成五万分钟动画片、两千万册漫画出版物、十款网络游戏的年产能,预计年产值3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创造就业五千人以上。

目前,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已入驻动漫企业68家,占全省的80%。2010年,动画片产量达6000分钟,居全国第

八、中部第一;《小樱桃》、《少林海宝》、《代号12348》等多部动画片在央视播出,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漫画奖、优秀国产动画片奖等众多奖项;形成了由一报(《动漫报》)、三刊(《小樱桃童年漫画》、《小樱桃好少年》、《漫画月刊》)组成的动漫媒体矩阵,是全国重要的动漫传媒中心和舆论阵地,小樱桃动漫频道正在申办;与基地配套的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平台建成投入使用,2011年动画片产量将突破一万分钟,有望进入全国前五强。

第9篇:【已读】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已读】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txt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听到某些歌的时候会忽然想到自己的往事_______如果我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不是我后悔,是我不能面对没有你的结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林造发〔2006〕274号)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省、自治区林业厅(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各地对油茶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很多地方油茶林的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

1.我国油茶资源丰富,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兴林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认清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共同把我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

2.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在宏观管理、规划布局、政策措施方面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配置和扶持力度。要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工作落实,使油茶发展成为南方丘陵山区具备巨大效益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3.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油茶资源优势,优化油茶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广西、福建、贵州、湖北、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区)共同发展的油茶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格局。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油茶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综合效益。

4.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油茶产业,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分类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油茶品种结构,扩大优质油茶资源,切实提高油茶生产力水平,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综合开发油茶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竭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油茶产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发展油茶产业。

三、加大政策扶持,创造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5.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投资渠道。“十一五“期间,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促成各级政府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渠道扶持油茶产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局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对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进行扶持。有条件的省(区),要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山区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安排丰产示范林建设。以示范样板的作用,激发广大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油茶资源的不断增加和扩大。要充分发挥林业贷款资金的作用,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精深加工、带动辐射和市场开拓方面引领油茶加工业的发展。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重大农产品新品种推广专项经费,加快油茶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为油茶产业发展的相关项目立项做好协调工作,争取更多渠道投入油茶发展。

6.完善林权林地流转机制。要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资源发展。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油茶经营效益。

四、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

7.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科技攻关。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省(区)、市、县级各个层面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力量,集成资源,大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技术重点和难点。力争“十一五”期间在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培育技术、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同时,注重开展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各级林业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油茶科研开发的指导,协调和帮助解决开展油茶科技攻关方面的问题,为开发油茶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8.加大油茶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各地要在本省(区)林木种苗“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以省(区)级以上林业科研院(所)为中心,加强油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要加快现有油茶良种繁育和苗木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先进育苗技术,努力满足生产发展需要。

9.搞好分类经营,提高集约管理水平。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地区现有油茶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低产林改造、更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的经营措施,着力推进油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抓好常规技术配套措施的落实;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人员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使优良无性系良种、施肥、垦复、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配套管理技术措施,真正运用到生产实际,真正让广大林农掌握应用,切实提高油茶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10.大力推进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国家林业局将积极做好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的规划管理,有关省(区)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快油茶相关标准制订工作,尽快形成配套的适用产业化发展的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建设。要推行油茶原产地标识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快发展油茶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不断拓展油茶产品的市场空间。

五、积极培育油茶产业主体,打造油茶产品品牌

11.积极培植油茶龙头企业。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油茶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

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要从机制创新入手,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发展,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挖掘茶油及其副产品的市场潜力。努力打造体现各自特色的知名品牌,依靠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12.支持油茶专业协作组织的发展。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给予政策引导,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要加强规范管理,抓好典型示范,不断增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自身活力和服务能力,增强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13.重视培植油茶种植大户。要通过相关项目支持、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合理林地流转等,为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大户创造好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将更多的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经营山地,发展油茶,增加收入,实现兴林富民。

六、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

14.强化工作指导,搞好信息服务。发展油茶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工作指导水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要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消费趋势、市场竞争等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和措施。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技术指导,做好向林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应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使林农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得到实惠。要善于运用多种宣传媒体和途径,大力宣传油茶及其产品,扩大社会的认知度,增加消费群体,增强油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衔接与协调,共同推进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15.加强种苗市场管理,规范生产秩序。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油茶种苗生产和市场的监管,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油茶种苗管理的执法力度,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种子、嫁接穗条的来源管理,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种子、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要严厉打击和坚决制止破坏油茶林资源、哄抢偷摘油茶果行为,稳定油茶产区秩序,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林业局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7日 实施日期:2006年12月27日 (中央法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