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促进高职IT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探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主要依靠实践教学来习得。特别是实践特征非常明显的IT类专业更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使学生有效地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 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促进学生就业。

近年来, 高职技能大赛开展如火如荼, 大赛紧密结合行业, 大赛内容吸纳了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与技术, 反映了最新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已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 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如何将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到常规日常教学过程中, 实现技能大赛成果惠及每一位学生, 其策略与实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1 高职IT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目标相对模糊, 与IT产业能力要求不一致

长期以来, 高职IT类专业实践教学对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本科与职业教育之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主要是对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能力不清楚, 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无法与高速发展的IT产业对接, 无法实现有效就业。实践教学目标应以产业岗位需求, 岗位能力要求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在对岗位能力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 将能力进行分解, 梳理出能力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形成与产业对接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2 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与IT产业高速发展不协调

受制于实践环境, 教师学习跟进不够等因素, 高职IT类实践教学内容还存在闭门造车、依赖教材等问题。由于缺乏对产业发展的了解, 部分实训教材内容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 造成了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随意程度较高, 学生学习的内容、形成的职业能力也就无法达到IT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1.3 实践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与IT产业工作需要不统一

目前, 高职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内实验, 实训教学, 顶岗实习等方式, 虽然构建了貌似较为完善的实践流程体系, 但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课内实验主要方式是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进行练习, 虽然锻炼了学生软件操作熟练程度, 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训教学项目的选择相对简单, 项目的开展形式较为单一, 与IT产业工作需要不一致。

1.4 实践教学评价相对滞后, 与IT产业岗位评价不对接

由于缺乏对产业岗位能力的充分论证分析, 在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时, 便缺乏了依据支撑。在实际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 往往通过单一的提交作品、实训报告等形式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评价, 缺乏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控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 对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与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也是很少的, 而以上能力与素质是企业非常看重的。所以, 实践教学评价必须与IT产业岗位评价对接, 制定出适合于每一门实践课程的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2 以技能竞赛促进高职IT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探析

2.1 以技能竞赛规程为蓝本, 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依托反映了产业能力要求的职业技能比赛规程的要求标准, 统一制定IT类专业实践课程标准。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细分, 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 结合职业技能比赛标准, 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职业技能比赛规定的职业标准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实践教学确立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2.2 以技能竞赛内容为依托, 确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

国家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及行业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内容涵盖了IT类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以技能竞赛内容为依托, 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 确定内容体系的教学结构与模块, 对每个模块需要形成的能力作进一步的详细分解, 理清每一块能力所包含的细化技能, 并围绕这些细化技能筛选、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2.3 以技能竞赛方式为参考, 开发实践教学课程项目

技能竞赛从理论和实践上反映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 因此它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程组织形式、课程项目实施方案提供了指南与方向。将技能竞赛完备周密的项目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方法有效地与常规实践教学整合, 改进当前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 有利于开发出真正符合IT产业需要的实践教学课程项目。通过项目, 还原实践工作场景, 将知识点融入场景, 体现知识体系任务化, 实现教学过程实践化。

2.4 以技能竞赛考核为蓝本, 构建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技能竞赛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体现了IT产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职业技能竞赛标准为蓝本, 以IT类产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标准为导向, 理清IT类专业岗位能力指标, 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起一套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价规范, 真正实现学生评价职业化。

3 结束语

本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项目、课程评价四个维度分析了技能大赛可以改善的IT类实践教学当前面临的四个问题: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评价滞后。策略的提出还需要在实际教学运行的过程中去实施与检验, 在不断地实施修正过程中不断完善, 才能构建起真正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行之有效的IT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IT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技能大赛如何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要素进行了探索剖析, 为IT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与方向。

关键词:IT类专业,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哲, 高凌燕, 等.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4) :166-167.

[2] 刘英魁, 兰富军.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9 (23) :148-149.

[3] 马传琦.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02) :54-56.

[4] 刘永新, 杜学森, 等.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 2014 (21) :43-44.

[5] 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67-68.

[6] 田正.从技能竞赛谈高职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6 (20) :30-31.

上一篇: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构筑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可见光光催化制氢性能下一篇: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