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训练策略及反思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几年, 全国各职业院校都积极参加技能大赛, 这对职业教育改革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目前形成了国赛、省赛、市赛、校赛各级层层比赛的局面。通过技能大赛, 锻炼了师生动手能力, 发掘了一批优秀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也为社会提供了掌握专业技能的大批人才。

技能大赛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 体现了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综合素养。本文结合在辅导学生参加电子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过程中的一些策略进行探讨及反思。

1 如何选择好参赛选手是重点

技能竞赛的比赛者是学生, 如何选择合适的学生参加竞赛是辅导老师的一个难题, 大多数认为应该选择成绩好的学生,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际经验发现, 虽然平时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 真正在比赛时和平时学习完全是两个状态, 在电子电工项目中快速读懂原理图, 理解电路的功能, 需要的是很快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 并且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记得第一次带学生参加比赛时, 挑选的是成绩好的学生, 可是这些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 一到比赛时, 心理紧张, 手都发抖, 最后连电路安装也没完成。其实, 能参加集训的学生成绩是差不多的, 比赛成绩的好坏主要靠临场发挥, 学生心理素质稳定, 发挥得好, 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 确定比赛选手时应该注意这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2 组织好日常培训, 制定科学计划

辅导学生参加竞赛, 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 是否能把计划合理安排好是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 计划应分总体计划和详细计划。总体计划针对整个辅导过程来规划, 一般分为:打好基础, 速度练习, 强化训练。详细计划以天为单位, 制定每天辅导目标, 以配合总体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计划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合理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非常重要,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否则学生会慢慢失去训练的兴趣和信心。

3 合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电子技能竞赛项目中,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竞赛的赛题不仅要求学生在4个小时的时间里装配出实在的产品, 还要进行元器件选择、电路调试、单片机编程等操作。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多, 要求学生掌握多门的专业课程, 比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装配》、《电子测量》、《传感器》、《电子CAD》、《单片机》等, 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辅导内容上和一般的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日常培训中, 由于时间有限, 不可能把每门课都安排课时给学生讲解, 所以需要把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压缩成一门或者几门课程, 简单明了的介绍相关知识, 其目的是给学生指出一条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开拓知识面得方法, 使学生能学会自己能查找资料, 学会自学。目前市场还没有为技能竞赛准备的书籍, 这需要辅导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做好综合专业知识的讲授。

在竞赛过程中, 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外, 学生在比赛中的技能水平尤其重要。在平时的辅导过程中, 实验室的仪器、仪表, 工具的使用等是平时训练的重点。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计数器等, 这是在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仪器。

4 反思、存在问题

在辅导学生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辅导老师不断的总结和反思。

(1) 学生基础较差, 需要耐心寻找好苗子。随着技能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跟上, 但是现在有些小孩本身的各方面能力有欠缺。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校增加了实训课所占的比重。在实训课中, 老师想让学生动手, 又怕学生动不好。比如组装万用表和收音机, 往往是学生能装好就大功告成, 没组装成功的也不使用仪器进行排查。学生对于电路原理不能很好理解, 甚至一些基本问题不知如何排查, 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更不要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设计能力了。

(2) 文化课和技能课的设置。职校都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为主, 从而出现了轻理论知识, 尤其是文化基础知识的现象。但是经过多年的辅导, 发现有些学生由于文化课的缺失, 导致有些说明性的文字不能看懂、理解。一些基础数学上的应用不会。甚至有些人片面的认为, 加强实践教学就是多开一些实验, 因此把实验课时安排的非常多。事实上, 实验多是验证性的,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但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全方面的, 在文化课, 基础课, 专业课各个科目都应齐头并进, 但是应该有侧重点。

(3)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各个学校对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都有奖励机制。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这对有些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有些学生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很明确, 培训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动力, 效果不能马上显现出成果, 有些学生自动退出, 包括部分有潜力的学生。这需要学校在奖励和以后的就业分配上对参赛和获奖学生有更明确的鼓励, 吸引更多优秀的苗子参与到竞赛中。

(4) 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各校都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是学校校内实训的要求, 平时上课需要用到的, 培养学生技能最基础的教学环境, 另外, 针对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要求, 能让师生更加贴近生产一线, 更加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 真正做到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要求, “真刀实枪”地进行技能训练, 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 需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去, 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 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练, 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 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 结语

电子技能竞赛从各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参赛学校的教学改革, 尤其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并能对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优秀人才。同时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指导老师, 在辅导学生过程能及时的总结, 发现在辅导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 提高专业老师专业能力。

同时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需要学校和指导老师能及时的解决,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 体会到由于竞赛学校各方面提高的成果, 从而为以后学校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有更多的竞争力,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本文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入手, 对辅导学生参加电子技能竞赛过程中采取的一些训练策略, 提出比较详细的辅导内容和方法, 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同时提出在辅导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和反思。

关键词:技能竞赛,训练策略,反思

参考文献

[1] 徐新国.技能竞赛引领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3) .

[2] 曹伟峰.如何辅导学生进行赛前训练[J].职业, 2010 (12) .

上一篇: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心动”与“情动”下一篇: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主桥支架体系端横梁处支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