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关注民生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聚焦两会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 聚焦医改

医院是给病人看病的,而在这次新出台的医改方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公立医院看病。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病人,因此未来公立医院它该怎么改,未来的改革之路它将怎么走,就牵动着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心。

三年全民医保难在城市不在乡村

推进全民医保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城镇地区,伴随城市化进程,未来三年内,在城镇工作的人群会达到4亿,城镇居民人口会达到7亿。因此,要在3年内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90%的覆盖率,并非易事。走向全民医保是新医改方案最大的亮点之一。新医改方案确立了实现全民医保的3+1制度框架:即三大公立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加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医保面向就业人群,由工作单位和员工双方联合缴费。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也可自愿参加,只不过是按照各地政府制定的固定费率单方缴费而已。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由参保者和政府双方缴费,而政府的缴费一般被称为“政府补贴”。低收入者的参保费由医疗救助体系(即财政)埋单。新医改方案已经明确,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具体而言,就是在3年内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参保率都提高到90%以上。那么,我们在3年内能否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呢?让我们分别考察城乡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发展情况。

城镇职工医保: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后,到2008年底,参保者人数达到2.0亿,大约为工作人群和离退休者的55%。其覆盖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主要扩面对象是民企、外企以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在未来的3年,其覆盖率达到60-70%,是大可预期的。

城镇居民医保: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试点,从2009年开始在所有城市实施。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者人数达到1.2亿。这样,到2008年底,有3.2亿城镇人口参加了医保,而城镇居民共有6.1亿,因此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达到了52.5%。此外,还有少数人享受公费医疗,另有一些商业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两者相加估计占城镇人口的10%左右。总体来说,2008年,60%的城里人有了医疗保障。

新农合:到2007年底,新农合参保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7.3亿,是农业户籍人口的82.7%,农村居民人口的99.8%。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口为基数,那么农村的全民医保在2007年就实现了。另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高达8.15亿,已经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口总数。即使以农业户籍人口为分母来计算,新农合的覆盖率也高达92.8%。

新农合参保者的人数增加之快令人惊异。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一是各地政府出于政绩考虑可能虚报参保者数字:二是有些地方将部分城镇居民纳入了新农合;三是将已经移居到城镇地区甚至外地的农业户籍人口(包括农民工)纳入新农合。

不管怎样,在3年内实现全民医保的新医改目标,在农村地区并不困难。推进的难点在于城镇地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未来3年内,在城镇工作的人群会达到4亿,城镇居民人口会达到7亿。因此,分别面向工作人群和非工作人群的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均面临着拓展覆盖面的严峻挑战。要在3年内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90%的覆盖率,恐怕要地方政府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管办分开呼唤公立医院法人化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但也是难点。新医改方案在其“指导思想”这一部分重申了“四分开”原则,即“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其中,“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

我国公立医院混乱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管办不分。我国的绝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都是公立的,其中绝大多数又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形成了等级化、行政化的事业单位体制。然而,政府拨款在这些机构的运营费用中仅占很小的比重。政府既办又管,但是却办不了、管不好。公立医院占据了大约八成的医疗服务市场,形成了“行政化”与“商业化”的怪异组合。管办不分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监管失灵。由于管办不分,在很多情况下,行政管理代替了监管,导致行政管理者往往对行政下属的违规行为采取隐瞒、包庇以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由于管办不分,卫生行政部门下有直属机构,当然也很难做到监管的一视同仁。因此,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管办分开”,一方面能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硬起来。要实现管办分开,必须推进公立医院的法人化。

新医改方案第九条中明确,“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即行政脱钩,公立医疗机构与行政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此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只有规模大小之分,名气大小之分,专科与综合之分,而不再拥有行政级别。

在行政脱钩后,医院理事会(或医院管理委员会)是法人治理的核心,由医院的所有重要利益相关者代表(包括投资方、医护人员、消费者或社区代表等)组成。政府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出资者,当然可以派理事进入理事会。医院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院长,由理事会选聘并且向理事会负责。医院管理者不再是干部,而是职业经理^,自然不会操心其行政级别,而是会真正关心其管理的机构在竞争中的地位及其发展。

如此一来,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相对)高收入者。“以药养医”等乱七八糟的事隋会大幅度减少。现在,医院的院长和医生们都是所谓的“干部”,享受“半公务员待遇”,合法收入不高,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对广大的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来说,法人化也可以让他们合理合法地成为高收入者。在法人化体制中,医护人员(尤其是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一旦受聘,他们便成为医院的全职或兼职员工;兼职者自然可以多点执业。

公立医院法人化了,那么它们要如何发展,要不要壮大,完全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将由理事会自主决策。其中,要不要引入社会资本,引人多少,从什么渠道引入,引入之后派什么用场,恰恰是公立医院理事会战略决策的内容。当然,由于公立医院理事会中有政府部门派出的理事,相关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决策可以施加举足轻重的影响。

很多人担心,引入了社会资本,如何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其实,不论什么医院,如果成心想宰老百姓,那么医保机构取消其定点资格就可以了。众所周知,新医改方案的另一个亮点是走向全民医保。医保机构的职责是担任老百姓参保者的经纪人,向医疗机构集团购买诊疗服务和用药服务。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无论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不好好为参保者服务,医保机构不付账就

行了。当然,医保机构能否担任好经纪人,取决于医保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

医保一卡通决定医保成败

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出台之后,2009年4月7日推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标志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疗改革方案全面实施。此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亮点就在于此,首次明确政府对于医疗公共服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已经意识到,不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所谓经济的转型、拉动内需就是一句空话。

以基本保障制度为标志的社会转型,伴随着人民币、央企领域的经济改革,两路作战,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说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毫不为过。新型医药改革路径尘埃落定,方向就是根据现实条件,确定公共服务从初级到高级的实现阶段。要实现新医改方案所提出的保障目标,关键在于允许保障资金有畅通的流转渠道。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国有1亿多农民工离乡背井在城市打工,如果基本医疗保障无法流通,他们在农村获得的新农合补助不知道补到了谁的头上。如同我国社保不能异地转续,造成农民工异地打工企业所缴部分被“没收”,造成社会资源与行政资源双重浪费。

市场经济越发展,跨区域就业就越多,目前社保、医保不能异地转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是我国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的巨型拦路虎,这一问题不解决,以户籍为限、画地为牢的局面就难以破解,所谓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一句空话。所幸的是,医改政策业已明确,我国将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医保一卡通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利益分割。年年有两会代表提议案,难以实现的理由大同小异,如技术不可行等,技术不是难点,资源共享可以强制实现,但各地医保制度不统一,难以建立管理、服务和结算平台。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下设的课题组研究指出,异地就医管理中存在四大难点:一是垫付报销难;二是执行政策难,主要是参保地与就医地政策不同;三是医院监管难,缺乏医保机构的监管,参保人员容易受到过度医疗的损害;四是核实查处难,少数参保人员可能出现骗保行为。

所谓骗保与过度医疗,不实行一卡通照样存在,不是说得过去的理由,不同的地区医保水平不平衡,可以用医保卡中的钱为限,进行医治,只要不超过标准就应按照诊疗地的标准报销。关键在于不同的地区资金账户是否做实,是否能够足额、及时地拨付到垫付地区。这就需要全国统筹打造统一的平台,督促做实账户,否则难免出现财政欠债,医保、社保空转现象。医保一卡通可以先行试点,总结经验,而不是以技术难题为借口保护本地利益。决策部门应尽快下定决心,赶走我国改革的这头拦路虎,不止在医保领域,社保等公共服务同样应是一卡在手走遍全国,如此,所谓的城乡差别、大中小城市差别也就不复存在。

让医疗卫生回归公益

千百年来,“病有所医”一直是国人的梦想。现在,社会各界热切期盼的新医改方案终于亮相,为国民描绘出一幅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图景。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本次医改的最大亮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医疗卫生制度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政府的执政理念。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施,把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到了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的层面,为全民平等共享医疗卫生福利确立了制度基础,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健康公平常常被看成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和公平正义的象征。一个国家文明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是否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让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际经验表明,在国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上花钱是物有所值的,因为它不是消费性支出,而是^力资源投资,最终将换来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也是人的生活品质上的。因此,健康公平与人的幸福尊严息息相关。

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这是由医学的特殊性决定的。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医疗卫生行业都应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奥斯勒曾说:“无论走到哪里,医疗所遵循的规矩相同,所怀抱的志向相同,所追求的目标也相同。”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教训之一就是,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严重缺位,财政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减少。很多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过度治疗,盲目趋利,加剧了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甩包袱”,把医疗机构一卖了之,完全推向市场,放弃了政府的责任。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既违背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只有让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性,才能真正解决看病就医难题。

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是本次医改的鲜明特征。新医改方案提出:“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这表明,公益性成为医改不可动摇的方向。医改之所以强调坚持政府主导,就是为了体现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利弊。但是,不管什么模式,让国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支撑,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基石。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是一道世界难题。新医改明确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框架,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新医改将惠及亿元民众,让人人病有所医不再是梦想。

新医改加减并举有望根治看病贵

新医改方案从宏观到细节,各方面都考虑到。但对于百姓而言,关注点最终归结为一条:“看病贵、看病难”能否解决?“看病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看病贵”则原因复杂,是民众最大争议之所在。

大体而言,“治疗”看病贵的“药方”有以下方面:一是费用降下去(缓解“药价虚高”),二是医保增上来(完善全民医保)。两者一减一加,加减并举,方能根治“看病贵”。此前提起“看病贵”,一般指向“以药养医”,既包括台面之上的15%的“药品加成”,也包括吃“回扣”等灰色行为。本次新方案对此也有明确规定,“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其实,“看病贵”在很大程度上为“药价虚高”所致。数据显示,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中,生产成本只占30%。经过医药销售商内部各层级的“提成”、药品中标进医院的“报名费”、医生回扣、配送成本等环节,药品在进得医院加成15%之前,价格就已翻倍。况且,200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医院药品平均进销差率超过42%,是台面上的那15%的近3倍。也就是说,“药价虚高”主要源于药品流通环节(包括医院进销环节)的层层加价。新医改方案对此明确规定,“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还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保药物报销目录,且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如此当可望缓解药价虚高之苦。

在新医改方案中,全民医保被认为是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民众生病治疗,有医保机构向医院支付费用的“大头”,个人支付比例降低,看病自然不贵。据医改专家、北大教授顾昕的计算,如果按照新医改方案的要求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全国医保总筹资额每年极有可能高达5300亿元,而2007年所有医院的业务收入是5187亿元。也就是说,若医保资金能充分利用,民众看病也就“不差钱”了。

卫生部部长陈竺随后也指出,新医改方案实施后民众看病自付比例将会降低。同时,新医改方案也明确,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三者的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而且,2010年各级财政对后两者的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另外,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以及新农合的最高支付限额也将逐步提高。显然,医保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均在逐渐提高,再加上城乡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的补充,一个覆盖全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就会铺就。

医保增上来,还得用得好。前不久的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透露,我国医保基金的节余率非常高,2007年是34.8%,2008年是32.8%。那么多救命钱在“睡大觉”,显然与全民医保的本意背道而驰,如何提高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也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题中之义。有了全民医保“兜底”,再降低药价,加减同步,“看病贵”将有望迎刃而解。

作者:李 想

第2篇:聚焦大局 关注民生 精准献策

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19件,收到建议、批评和意见928件。人大代表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关注事关百姓民生的热点,积极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代表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

俞巧仙等代表: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据: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振兴实体经济战略,大大激发了制造业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但是制造业成本过高,资源要素成本上涨,会严重打击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严重打击实体经济发展,甚至会造成实体经济的萎缩和倒退。成本过高主要表现在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以及土地、人才、技术等成本的不断提高。

建议:一是取样分析,把准制造业企业成本的痛点。成立制造业企业成本专项调查小组,对全省制造业企业进行专项调查,提出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具体方案措施。二是分级释放减轻制造业政策红利。决策出台降低制造业成本政策,在全省范围内执行;市级、县级可根据省级出台的政策,各自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三是瞄准制造业资源要素,大幅减负降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降低资源要素成本,降低土地价格,降低土地转让成本;继续降低水电气费用;支持高新技术、互联网、大数据、高端制造业参与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将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工作列入省政府对地方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徐伟金等代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案据: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现有319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2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10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60多家省级重点研究院,以及国家级、省部共建创新基地130多家,对于提升我省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仍然存在着创新基地交叉重复和定位不明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重大科研设施共享不足等问题,亟须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我省创新基地建设。

建议: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研究出台浙江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或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优化布局,对现有各类省级创新基地进行分类梳理、归并整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创新基地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升创新基地能级和影响力。二是鼓励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基地。鼓励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基地,企业负责提出技术需求并承担中试任务,院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通过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激发合作活力、提高合作效率,推动应用示范、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基地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加快形成以企业订单式研发为主的科研体系。三是深入推进科研设施与装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基地开放共享制度,把科研设施与装备开放共享作为科技创新基地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

蔡玉群代表: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

案据:2018年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重点研究和部署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的相关工作。到2018年10月20日,短短110天时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就已经召开了10次专题会议,重点就在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当前,打好防范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攻坚战也是我省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议:一是让金融回归民营实体经济。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出台相关政策,真正给到民营普适性的支持。二是建立相应的浙江省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成立互联网金融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范围、金融企业经营内容规范性进行明确规定;规范类金融机构的运营资质与资金来源合规性管理,对非法集资、众筹、分拆融资、名股实债等多层次多样化融资方式进行清理。三是摸清底数、加强监管、堵疏结合、解决问题。对全省已有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及民间借贷机构进行全面摸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线上网络监管平台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利用多手段核实资金流向;加强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完善核查支付细则。四是加大宣传、提高群众防范金融风险意识。组织专业力量进行金融业务普法宣传教育。

王建康等代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案据:浙江作为我国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统筹和农村发展上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农业产品供給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不匹配。二是农村环境有所改善,但污染不减。省内有很多工厂占用并污染了大量农田耕地,存在着总量小、类别多、污染集中、单位产值排污量高的问题。三是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问题突出,受教育程度低,农业人才匮乏。四是要素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农民工”大量流向城市,使宅基地、山林、农田等要素资源产生严重闲置浪费。

建议:一是关注农业产业发展。要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和“互联网+农村物流”行动,做优做精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美丽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关注农村综合改革。要关注推进“三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要关注全面深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真正使农村产权“活”起来。三是关注城乡融合发展。要继续关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供给等方面,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四是关注健全乡村治理。要关注良好乡风的塑造和乡村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广“枫桥经验”“后陈经验”、小微权力清单等治理制度。

鲁玲等代表:加大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力度,切实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案据:2018年我省出台《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同年4月全面实施该办法。但目前我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终极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仍然存在法规机制不够完善,市场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建议:为提升我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切实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一是要加强对《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学习宣传,积极营造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各级政府积极担当本区域内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各部门自觉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职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各级政府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督查考核,实施强制性垃圾分类处理。三是要加快垃圾分类配套工作建设,建立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从收集、检测、数据分析、居民垃圾分类改进等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四是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资金的投入,将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专项资金列入省级财政预算,促进垃圾分类回收处置技术研发。

杜新阳代表: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案据: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成效明显,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但对照教育现代化目标和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我省学前教育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幼儿教师待遇低、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与学龄前儿童数量增长和上好学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成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

建议:一是深化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突破投入比例与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提高政府投入比例;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明确实行省级统筹,省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适当增加和上移省级支出责任;改革投入方式,提高均衡性;改进投入机制,完善各级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多元投入。二是深化學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支撑落实政府主导意识。要配备足够的、专业的、综合治理的监管队伍;要用目标任务引导;改革和加大督导力度,压实责任,提高实效。三是深化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明晰类型概念理顺管理关系。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园,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陈开茂等代表:加快医养结合,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案据:医养结合是当前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医养结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养老供地相对不足。全省各地国有建设用地普遍出现供不应求,如没有专门的政策支持,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将更加紧张。二是医养结合的紧密度不够,医疗服务亟须加强。三是原有医疗机构改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难度较大。四是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议:一是省级层面在养老用地政策出具专门指导意见,每年划拨部分养老用地专用指标,并落实刚性考核要求,以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需求。二是应该充分发挥各种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专业优势,鼓励和支持以上主体转型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立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对病患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照顾和医疗护理,从供给上拓展医养结合模式的主体。三是加大专业老年病全科医务人才引入,并加强本地化老年医务人才培养。四是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在本地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强化养老护理人才培训,推进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人才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就业。

王书娟代表: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保障交通安全

案据:浙江是电动自行车消费大省,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死亡事故数逐年上升。去年11月,四部门对已购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实行三年过渡期备案登记管理,各地交警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进行严管,全年共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610.7万起。非机动车在违法数量上远远高于机动车违法数量。

建议:一是要全面加大交通法律法规、交通标识、违法可能存在严重风险等宣传工作,尤其是针对中老年、中小学生。二是要更加合理地设计交通通道与信号灯设置。因地制宜地设计每一个交通灯的指示程序,将老百姓心中的“堵点”降到最低,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满足感与获得感。三是要继续加大电动车整治工作。对电瓶车生产产品严格按《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四是要加大、加严非机动车违法成本处罚力度。五是要增加新的社会力量、设施等加大对非机动车及其行人的监督。

作者:徐骏

第3篇:2007“两会”聚焦民生

阳春三月,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两会召开的10余天里,我们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中,从网上的热议中,听到、看到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公平、医改、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反腐等民生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逐渐成为两会的最强音。

两会上,很多代表和委员也非常关注安全生产,热议安全生产的监管体制、如何加强安全培训和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等问题。

完善监管部门自身监督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民族大学政法学院院长马玉祥

忻州市煤监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尽管建立起了垂直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严格的人员甄选录用制度和对监督机构的监督制度等,很难保证其独立行使监督权,容易滋生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

对各类监督机构,除了进行党内监督外,还要强化新闻监督、行业监督、群众监督,从制度层面全方位确立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的法律、体制、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其滥用职权及权力寻租的可能。

抓好安全生产必须转变体制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方嘉德

安全生产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应纳入基本国策。其中的关键是体制要转变,观念要更新。譬如遏制煤矿事故多发,必须从体制上切断地方官员与煤矿之间的利益关系,杜绝地方官员参股煤矿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安全生产的观念必须要更新,要站在全球经济的角度看待安全生产问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必须遵守国际规则,特别在履行国际公约方面,如果准备不充分,将会非常被动,甚至遭受巨大损失。

对干部的使用方面,观念也要更新,必须摒弃“外行管内行”的做法。干部如果不懂业务知识,不了解职工的工作、思想情况,抓安全生产就会成为空喊的口号。

安全生产必须强调预防为主,因为事故一旦发生,很多后果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必须依靠群众,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形成群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机制。群众安全意识强了,就可以抑制各种不安全因素。

破除畸形的发展观、政绩观

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

畸形的发展观、政绩观是事故频发的温床。为此,各级政府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全国政协委员苏晓云

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通过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协调,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徐绍芳

政府监管部门应依法严格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对违法违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坚决清除出局。

全国人大代表汤建人

应公开拍卖矿权,抬高准入门槛,切断小煤矿大量不合法、不合理的利润,使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拉拢官员入股搞权钱交易。

全国人大代表乔洪涛

现在安全生产的抓法主要侧重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上。煤矿的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实施综合治理。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抓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安全培训和劳动防护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

在私营企业和低技术的外资企业中,由于资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者的劳动防护常常最先被牺牲。故而,应加强对小企业的经营主和民工、外包工、临时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上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全国政协委员任启兴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防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对于从事矿山建筑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农民工上岗前必须依法检查培训,严防事故发生。

运用高科技 加大安全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石锐

安全生产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当我们步入事故多发周期的时候,急需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有投入才会有产出,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但在一些地方,很多企业单纯讲效益,没有人愿意谈安全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朱振中

要通过媒体和有关职能部门,充分宣传高科技促进安全生产的意义,普及安全生产的科技知识,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建议把新技术、新产品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纳入安全生产的考核标准。

专业人才断档现象亟待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张明元

近年来,一些矿业大专院校改头换面,增设社会热门专业,而与煤矿、采矿相关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少,煤矿人才断档现象严重。许多采矿机构的管理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对采矿行业的高风险、可能的事故隐患认识不足,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跟不上。而在一线工作的工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甚至还是文盲。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注重细节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矿综采区党支部书记吴洪初

现在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机械化作业增多了,工人的生产环境也改变了,安全系数应该比过去好多了。但为什么还是存在漏洞?根本原因是管理没有到位,尤其是细节管理没到位。井下工作的危险性很高,从下井一直到工作面地点,走路、坐车都有一定的规定。如果小处不仔细,必然会酿出大祸。

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总经理王春鹏

管理者要敢于当“黑脸”,平时就要对职工严格管理,不仅要加大投入、教育,还要进行经济上的奖惩。尤其是对那些有章不循的工人,要严格管理,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宽容。这可能会让有的职工不理解,甚至会招来骂声。但听职工的骂声,总比出了事后,听家属的哭声强。

职业病防治亟须加大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纪明波

我们现在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死亡数及新发病人数都居高不下。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规政策、制度设计等,远远滞后于现实。

防治职业病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在全国层面,应尽快召开全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建立事权专一、运转有效的职业卫生工作机制,纠正多头执法、管理混乱、影响工作的局面。

必须强化各级政府职业卫生责任,将职业卫生工作和职业危害情况列入政绩考核。各级政府要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就业安全与劳动保护环境,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责任。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奇生

从国家主管部门和预防机构提供的情况来看,职业病问题不容乐观,而且形势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作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种类、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许多职业危害是隐形的,无声的,累进的,一经发现,往往后果严重,有的职工甚至丧失了工作能力、生育能力,生活都难于自理。

应理顺机制,健全制度;充实人员,培养一批职业卫生的专门人才;依法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实行必要的健康疗养制度;加大对职防工作的投入;进行一次全国性的职防普查,为国务院决策提供依据。

3月15日、16日,政协、人大会议在团结和民主的气氛中圆满闭幕。我们感受到了两会上关注民生,关注安全生产的热度。代表委员们认为,今年全国两会对于民生的关注,已更深地触及到公平和正义,触及到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人的价值尊严,触及到低保、养老保险等生命保障线,这些是和谐社会逐步消除各种不平衡和差距的努力,这些也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虽然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作用的显现还需要时间,但是两会传来关注民生的强音,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编辑 冯 瑾

作者:本刊编辑部

第4篇:两会学习心得:关注两会 关注民生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开始复苏的三月,我们迎来了两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工的代表比例增加至13.42%,提高了5.18%,他们更能代表广大的基层人民,也更能说出基层人民的心声,这也正符合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宗旨。正如贾庆林在开幕式上作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时所强调的,政府应自觉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

在本次两会中,委员们的很多提案均和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这也正是我们老百姓所关心的。首先提到的便是环保问题,如今,“雾霾”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热点词之一,或许这话听着有点讽刺,可是,这到底又是谁之过呢?快速发展的工业,黑心商家的乱排乱放还是政府的管理不当……我想,原因很多很多,面对头顶灰蒙蒙的天空,我们能做什么呢,是责备吗?我想不是的,与其浪费时间去定谁的罪,还不如从中吸取教训以及寻找治理的办法。在两会上,委员们也纷纷献出了宝贵的意见。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指出,我们应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温家宝强调,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应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温家宝还表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 课件 ]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温总理的一席话,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决心,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生活的环境会逐步得到改善,让老百姓能更好的安居乐业。

民以食为天,说到民生,我们当然不能漏掉了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不断的挑战的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虽然我们也看到有关部门在惩治食品安全问题,可是,为什么这些令人发指的问题还是屡屡发生呢?食品安全“制度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食品安全标准为何“内外有别”?“小作坊,黑窝点”为何监管难?为何大品牌也频频让人食之难安?这些问题都是代表委员深度求解的焦点。

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执法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相关法律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使得食品行业的企业家利欲熏心,无视社会道德法律,为获最大利益,添加一些不该添加的东西,简化加工设备,不注重加工环境,钻法律的空子,更有甚者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造假泛滥。

通过这次的“两会”的学习,提高了我们党员对国家的信心,感受到每一个议案都是代表们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了老百姓生活更好。只有这样的党和国家才能为解决人民的困惑而明确前进的方向,走向光明的彼岸。

第5篇:两会有感:关注民生 关注发展

要体会民主政策来之不易,百姓幸福来之不易,极乐世界的思想同样来之不易!换得换失,不增不减!我们必须下苦功夫,以苦来换幸福!懂得此理就要报恩佛恩,就要有强有力的信心,奉献大众,查漏补缺令终生幸福,幸福是由辛苦换来的!道理没错那为什么不落实呢?!幸福勇敢追! 运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改造世界发展中国,巧妙地运用极乐世界的架构来转心转境!得欢喜心也是提升大家的趣向,以无恶为底线,更好地引导众生构建地球上的华藏世界,同时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奋斗终生,上班就是在奋斗,为自己的幸福也是为了大家的幸福,为了大众的幸福不敢拖延,以免产生过失那就是罪过,要在压迫下求得突破,哪里有压力哪里就有动力!在障碍面找原因,在问题前找漏洞,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弥补后,在平摊道路上做匀速、做加速运动!越来越快,越落实越欢喜,越来越干劲十足,何乐而不为,为善最乐,国家的发展都不容易耽搁,何况我们贫民百姓呢!要普及正能量!德贤相应,以德为尊!响应国家领导人号召,统理大众,顺应民心!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前进、突破,认真努力刻苦奋进;看表法,常落实,万众一心,从自我改造做起,顺应天意,民意,很多快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民族大团结而不懈努力、奋斗!细细走好每一步,滴水石穿,查漏补缺。传承历史,开创未来,打开新局面。前人巩固,后人拓展,做事不拖泥带水。脚踏实地继续落实!

公道离不开公平,公平离不开制度,公道离不开合情、合理地运用制度,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公道离不开公平:公平是基础,公道是上乘,基础不稳固,上层何存?公平是底线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只有不断地提升底线水准,才能让上线不断上升,离不开正能量,只有更公平,才能更公道!离不开民意、民主,这些是智慧的结晶,只有大众的智慧像泉水不断涌出,被国家吸纳运用,才是对人民尽职尽责,才是真正的去服务大众。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而弃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以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切实为民生事业不懈努力才能放大光明,如慧日破诸暗,这是慈意,更是民意!我们要努力,要奋斗,更要坚持,幸福生活是迟早的事!我们支持国家!前进前进前进!关注进度,拒不拖沓,累了可以歇歇,但不能够,停滞不前!

第6篇: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策划书

郑州大学化学系

五班团支部

“聚焦两会,关注民生”活动

主办:五班团支部

2011年03月26日

活动主题:聚焦两会,关注民生

活动背景: 3月初的北京,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备受关注的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开幕。在新的形势下,大会就房价房产税、土地财政、物价通胀、收入分配贫富分化、高校教育改革自主招生、高考改革、官僚主义 等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至此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感悟两会精神,促进广大同学了解国内外形势,号召同学们关注社会,热爱社会,以科学发展社会为己任,我们化学系2010级5班团支部特策划开展“聚焦两会,关注民生” 创意实践主题团日活动.活动目的: 这次团日活动旨在号召广大青年团员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动态,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 加深对“两会”的认识,传达两次会议精神,学习会议的主要内容,心系祖国,关注社会动态。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以大学生的角度理解国家改革、政府转变的重要意义。 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提高同学们的思想修养,增强广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弘扬”两会“精神,把”两会“精神与现实工作、学习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学习了两会的主要内容及两会精神,使大家对祖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的心也更进一步贴近了祖国。同时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及团结。

活动准备:

1.从图书馆及网上查阅两会相关的资料,打印并分发给同学们多熟悉了解相关会议内容

2.找朗诵词,以备中间的文艺活动之用

活动流程:

1.开场文艺节目:朗诵《党在我心中》、《祖国颂》

2.由团支书向大家介绍本次团日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3.从网上下载与两会相关的资料并打印给每个同学让大家仔细阅读,并学习两会重要精 神;

4.主持人朗读两会的主要内容并传达两会精神;

5.根据会议内容和精神大家轮流发表意见并相互讨论;

6.模拟两会流程班委对上学期工作做总结,并对这学期的工作做计划;

7.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活动特色:模拟两会流程班委对上学期工作做总结,并对这学期的工作做计划

活动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活动地点:204自习室

参加人员:化学系10级5班全体同学

组织人员:化学系10级5班班委

第7篇:关注两会,关注民生--团日活动计划书

民生和两会是永恒关注的主题。今年两会前夕的网络调查,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等民生热点位居前列,代表委员们的议案及提案都饱含百姓生活的切身感受和改善民生的真知灼见。会场内外“民生”总是最吸引眼球的焦点,也是最温暖人心的词汇。

一、活动时间:

2013年3月17日19:30---20:30

二、活动地点:

理科楼512室

三、主办单位:

化学化工系12级材料化学五班团支部

四、活动目的:

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号召同学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要关注社会概况,关注两会,关注民生,了解国家动态,热爱国家。

五、活动对象:

化学化工系12级材料化学五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由主持人引出此次活动主题,并围绕本次活动进行简短的解释与分析;

2、由同学们围绕主题以演讲、朗诵、小品、歌唱等方式突显民生的重要性;

3、由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两会”有关热点话题的意见及感想;

4、让同学们谈谈通过对两会的了解,该如何关注民生;

5、由主持人作总结,宣布活动结束。

七、后期工作:

1、总结此次活动得失;

2、在班级博客及QQ传活动照片及总结。

第8篇:学习两会精神 关注民生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闭幕,大会提出和讨论的很多热点话题,最受关注的话题主要有: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惩治腐败和就业公平等。学习完两会内容和精神,我也有很多的思考和感想。

每届的两会民生问题总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这主要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首先,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要使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然后,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要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最后,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本次两会上,有很多的人大代表都提出的相关的民生问题,比如,在住房保赚方面,郝远委员提出鼓励买房、限制卖房、补贴租房;在收入分配方面,周德文代表提出防止富人移民潮就要推动民间借贷立法;在稳定物价方面,袁隆平委员提出把石油补贴的钱补给农民;在惩治腐败方面,中国农工党提出加强立法强度,严打腐败行为;在就业方面,于沛学者提出让大学生从高校走出去。等等的一些代表提议,这都为今后的民生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和发展方向。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制度是好的,政策是对的,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否则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做到切实贯彻两会精神,关注发展民生问题,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第四,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当然,两会为民情、民意的表达,民智、民力的汇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期间有关民生的议题会层出不穷,本文仅为自己的一些浅见,我还会持续关注两会,继续学习和思考。

第9篇:两会思想汇报:关注民生问题

胡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q其实,在元旦的新年贺辞中,他就已经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一系列讲话都有力地表明,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

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首先是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其次,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最后,是要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一是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二是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三是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四是在工作上服务群众。

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上一篇:开国大典获奖说课稿下一篇:教育资源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