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基于公司的自治性,我国2018年修正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则从其规定,其中,第71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规则亦包含“另有规定”条款,但并没有明确适用的范围。随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大量发生和公司章程股权转让规定的复杂多样,“另有规定”的模糊不清使得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诸多分歧。笔者聚焦于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核心问题展开分析:第一,公司通过章程对有限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是否有效;第二,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限度如何确定;第三,在股权转让行为违背了有效的章程限制时,将产生何种法律后果。首先,关于章程限制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正当性:笔者从有限公司的人合性、章程的自治性、《公司法》第71条的规范性质以及限制股权转让的正当性这四个方面为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提供理论支撑。其中,对于章程的性质,笔者讨论了契约说和自治法规说两种观点,充分比较得出自治法规说更合理的结论;对于《公司法》第71条规范性质的认定,则结合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的区分进行分析,从而将其认定为任意性规范;对于股权转让限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则分别分析了股权转让自由原则的性质以及股权限制转让理论的优势,因而得出结论:在认定股权转让自由为“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对股权转让予以限制是合理的。其次,关于有限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合理限制:笔者归纳了司法实践中限制股权转让的章程条款的类型,具体包括:禁止股权转让条款、增加同意限制条款、强制股权转让条款和修改章程变更股权转让限制条款。结合最高院指导案例96号裁判观点中的存在的优点不足之处,并借鉴了美国法中的“合理性标准”、日本的指定受让制度、以及德国的公证制度,为实践中审查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条款的效力提供了五个标准,分别是:应区分禁止性条款和限制性条款,而不必区分初始章程和后续章程修改,在引入“合理性标准”之外,还应保留股东退出通道并通过严格的转让程序以寻求在股权转让中实现合法合理的目标。最后,关于股东违反有效的章程限制,对外转让股权的法律后果:笔者借鉴“物债两分”的思维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和股权变动进行区分,探讨违反有限公司章程而转让股权所产生的效果,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转让合同的效力,则只要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中合同效力的有关规定,合同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对于违反章程限制的股权变动的效力,则提出考虑当事人主观状态,来维护出让股东、受让人和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有限公司;章程自治;股权转让;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

学科专业:民商法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0.4 主要创新点

1 实践中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1.1 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理论依据

1.2 有限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合理限制

1.3 违反章程限制转让股权的法律后果

1.3.1 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1.3.2 股权转让的效力

2 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依据

2.1 有限公司的人合性

2.2 公司章程的自治性

2.3 《公司法》第71条的规范性质

2.3.1 《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2.3.2 《公司法》第71条应为任意性规范

2.4 股权限制转让的正当性

2.4.1 股权自由转让原则

2.4.2 股权限制转让理论

3 有限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合理限制

3.1 不需区分初始章程和后续章程修改

3.2 应区分禁止性条款和限制性条款

3.3 引入合理性标准

3.3.1 美国的合理性标准

3.3.2 借鉴意义

3.4 保留股东退出通道

3.4.1 日本的指定受让制度

3.4.2 借鉴意义

3.5 制定严格的转让程序

3.5.1 德国严格的转让程序制度

3.5.2 借鉴意义

4 违反章程限制转让股权的法律后果

4.1 公司章程限制的效力区分

4.2 公司章程限制对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

4.3 公司章程限制对于股权变动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小学实验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