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时代同行

2022-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与时代同行

我与新课改一道同行

从2001年1月起,我正式参加新课改工作,一晃就是十年。回想十年来我国新课改之路,以及自己的成长之路,真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由得想写些文字,以表心声。

我与新课改的机缘

人的一生能逢影响深远的大事,实属幸运。没有人能否认,2001年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这一“乐章”让我撞上,并能在其中演点小曲,实属人生一大幸事!

1996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被南京师范大学任命为南京师范大学无锡东绛实验学校副校长。该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它是当年南京师范大学与无锡锡山市东绛镇人民政府联合办学的产物,是作为南京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诞生的。1997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委托我在东绛实验小学做了一个调查研究,他告诉我是为课程改革做调研。后来听我的同事郝京华教授说,新课改正式实施前,他们核心组成员为新课改的酝酿、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做了大规模的调查、观察,取得了丰富的数据,为新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这是我首次接触新课改。

后来,大约是1999年、2000年,我多次回南师大教科院,参加由吴康宁、郝京华等教授组织召开的关于新课改的会议,如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若干学科新课标撰写的酝酿、南京师范大学在此次新课改中的角色和地位等等。

2001年1月,我应吴康宁教授之邀正式参加新课改工作,并与同事郝京华教授成为教育部在南京师范大学设立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正式参与新课改工作后的半年间,正是新课改最繁忙的时期。这期间,我每月都要去北京一次或两次,参加教育部基教司、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新课改工作,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其中主要的工作是:审定新课标、参与教材讨论、培训教师等。作为“大学中心”的代表,我被教育部派到语文、历史、历史与社会等标准组,与标准组各位专家一道,修订完善标准。由此认识了巢宗祺、方智范、陆志平等专家,并在后来的工作中多有接触。

从2001年开始至今,作为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专业支持工作组核心成员、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专家,我十余次参加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赴全国各地、江苏省各市的关于新课改的专业支持以及调研、评估工作。在与基层一线接触中,我们获得了大量的面上的数据和材料,对新课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2003年至今,我们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先后与国家级实验区无锡市惠山区、常州市、常州市钟楼区、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区、山东烟台开发区等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合作,在“点”上研究新课改的推进工作。

十年来,因与新课改的机缘,我从原先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转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尤其是聚焦新课改,使得自己的学术研究逐步成熟起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定优势与特色。先后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教研室重点资助项目课题(第二期、第四期)、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等。这些课题几乎都与新课改有关,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是“小学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出版专著《课程社会学》、《新课程学习方式》,主编著作8部,参与10部专著若干章节共计60余万字的写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国外社会科学》、《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等权威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教育学》、《中小学教育》以及《中国教育科学》(中国教育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每年一期)等书刊全文转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与新课改的推进一道成长的,没有新课改,就没有我这么快速的成长。尤其是与广大基层一线教师一起成长,我仿佛找到了“精神家园”和学术之“根”,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源泉。十年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更多地参加了江苏的新课改工作,接触和认识了一大批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校长和骨干教师。他们有的博学又虚怀,有的坚韧又好学,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让我终生受用。

我关于新课改的观点

十年来,我参与新课改、研究新课改,逐步形成了关于新课改的自己的看法。如果让我用最简洁的话语对新课改做总体评价的话,那么我认为:新课改总体状况是良好的,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总体运行平稳,实属不易。尽管其中也有一些问题,但不能根本否定。现在到了为新课改辩护的时候了,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这样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持续不断地、常态化地推进课程改革。

首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广大教师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伟大的社会改革运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尤其是千百万一线教师,为新课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实践新课程、建设新课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有力地保障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各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教研部门的教研员们不辞辛劳,深入一线,做了大量的专业支持工作。

尽管近几年来,新课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阻力,有不少文章对新课改提出质疑、非议乃至诋毁,但是近两年来,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教育部高层的认可、2009年10月底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新课改经验交流会的肯定以及18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标准修订版的即将出台,新课改又有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趋向。

我个人认为,新课改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是,新课改重建了中国教育文化精神,一定程度上具有启蒙、唤醒的意义。变革是近代中国的重大主题,历次变革(如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无不首先以文化精神的重建为先导,也无不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同样,新课改运行十年,也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文化精神财富,它传播了新的教育文化与教育价值,重塑了民族的教育精神。

从根本上讲,新课改在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同时,比较早地提出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其核心要义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即个性化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作为当下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主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已深入人心。但在当时,这一思想观念尚停留在哲学、教育理论领域,作为国家意志的政策层面在如此之广、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范围内推进,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文化精神甚至推而广之至国家文化精神的启蒙与唤醒。这一启蒙就在于它辩证地处理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外,格外响亮地提出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尊重个性自由与精神解放的思想观念,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之启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新课改为我国课程理论及课改理论提供了新元素,既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与教学,同时又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机制。就改造课程与教学而言,由于新课改吸纳了一大批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设计,他们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用世界主义眼光建构新课程,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些理念、观念,如建构、互动、对话、创生(动态生成)、多元、差异、体验等,这使得新课改在理念、观念及举措上更具“与国际接轨性”与“超前性”。

在课程观上,新课改有新的突破,并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思想层面,转化为其课程行为。新课改强调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课程进行“创生”、“改造”。

新课改在教学观上也有一系列新观念和新模式,现实的课堂教学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的课堂教学有了根本性改观。我们在调研或平时的观摩中,随处可见教师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主动探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课改在教师观及师生观上也有新的认识和影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其角色已然初步从过去的霸权者(知识的霸权、真理的化身)、主导者、仲裁者转变成协调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变化则更为明显,从过去的倾听者、接受者、受抑者转变成主动者、建构者、实践者。

就课程改革的推进机制而言,新课改也做了积极的探索。新课改培育、锻炼了一支“三结合”的课改队伍。前期调研、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等方面,新课改彻底改变了过去课程改革“封闭性”状况,而是由教育行政官员、相关专家、一线教师组成的队伍合作完成,其参与人员的数量之广和介入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前所未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形成互动与合力,共同完成了新课改的主要任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课程改革不同的是,新课改从设计到实施,始终得到强大的专业支持,许多高校专家教授、各省市教研人员是这支专业支持队伍中的主体力量。全国有15所师范大学(含中央教科所)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相继成立了课程研究中心。各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们或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实验教材;或开展通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或亲临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的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和教师们进行研讨,作教学专业支持工作;或积极策划、参与中心与国家级、省级实验区的合作项目的研究。各实验区教研室利用自身的教研网络优势资源,成为新课程实施专业支持的主力军。他们除参与各科教材的编写工作以外,还开展了大量的教材教法的培训以及日常的教学专业支持工作。这些专业支持工作受到了实验区教师的普遍赞扬。毋庸置疑,专业支持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对“中国课改理论”的重大贡献,它探索了大规模推进课程改革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什么都重要。

三是,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使该项研究成为“显学”,备受全社会关注。由于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在客观上促使广大教师自我觉醒,努力与新课改一道成长,全国各地一大批名师、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而在新课改的语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之研究也迅速成为显学。据笔者统计,2001年至2007年间,相关论文达2000余篇,专著有十余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古以来,教师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人关注,全国各地的“十百千工程”、“百千万工程”、“名师名校”等“名师工程”、“教育家工程”风起云涌,这是新课改不容抹杀的历史功绩。

四是,新课改还营造了社会支持教育改革的氛围,使得全社会从未有过地如此关注教育、关注新课改。为使新课程改革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自始至终都强化了舆论宣传,笔者多次参与了教育部以及江苏省的课程改革调研及评估工作,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对新课改宣传的力度,这些“多渠道的宣传”(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解读了新课改理念,追踪了新课改步伐,赢得了社会各界对于新课改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我们并不否认,在新课改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时这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和尖锐。但是,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及其根源,值得深入研究。我认为,近几年来,有许多文章对新课改提出质疑、非议乃至诋毁,这虽然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中存在很多误解、曲解甚至是歪解。

例如,有一些学者认为新课改否定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好的东西,如“知识”。这其实就是一个误解。在对待“知识本位”问题上,我们注意到了一些著名学者的争论(参见王策三与钟启泉关于知识教学的论争),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是由于各执一词、偏于一隅而造成的。在对传统课程“知识本位”的纠偏上,新课程并未完全否认“知识”应有的价值及其重要性,而是强调“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而在“三维目标”中首先肯定了“知识”的价值,要求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至于少数学者在文章或演讲中“矫枉过正式”地不负责任地对传统教育简单否定的言行只是个人行为,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新课改的政策及整体的新课改队伍的声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把一些“强势学者”的言论与国家的课改政策相混淆;甚至有一些认为新课改否定传统的学者“立论”时伴随很多“想象”,他们有的根本不了解新课改的全貌而对课改加以指责,这些指责在我们看来有些只是某种“学术策略”而已,就如同西方某些“后现代学者”们的做法一样。

再次,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尤其是“不可为”之处。尽管新课改取得了很大成绩,体现了许多可为之处,但它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为之难。

一是,新课改无法根本解决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今天中国之教育,应试教育依然猖獗,学生学业负担依然过重,教师专业素质依然偏低,学校办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依然不均衡……凡此种种问题的解决是新课改无能为力的。这一无能为力是事出有因的,我们不能因为“新课改未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否定新课改,让新课改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作为一个“专项社会改革”,与其他的社会改革一样(如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新课改只能解决本领域的问题,甚至只能是一小部分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正如经济改革一样,它只能解决经济领域里的问题,甚至是很少的问题,不可能解决诸如政治领域问题。而且,任何改革都是“社会改革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是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受到很多制约,靠“单一改革”是很难奏效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新课改与当今许多领域的“社会改革”一样,由于没有完全理顺与社会其余系统的关系(而这种理顺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它必然会遭遇严重问题,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许多改革(如医疗卫生、金融、房地产等改革)的共性。而一旦遇上问题,许多人就以“不适合国情”来诋毁这些改革。实际上,没有改革,问题一样存在,并不会消失,甚至可能更尖锐,或只不过可能暂时隐蔽起来,但隐蔽一久,一旦爆发,则是毁灭性的。更何况,新课改中有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教育领域(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升、教育自主权急需扩大等),但其根子却在社会,因此,与其说是“教育问题”,还不如说是“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体制问题。因此,新课改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积重难返的体制性问题,我们不能把体制性问题或别的社会因素引起的问题都算在新课改上,这不公平,也不合理。

二是,新课改无法或甚少能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二律背反”难题。人们在考察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时,经常发现思想的理论形态与其现实形态之间的巨大反差,甚至矛盾对立。这种矛盾对立的常见表现就是“二律背反”:人们启动某项改革当初,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但改革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惊讶地发现,那些特定问题非但未能有效地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突出或尖锐。新课改也同样如此,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二律背反”的困境,比较突出的是教育机会均等、教师专业素质、利益集团博弈等问题。

就拿教育机会均等来讲,如果就此归因于新课改本身,那是不太负责任的。因为,迄今为止,人们在解决诸如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这样的“社会问题”时,常常会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事物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教育机会均等”本身就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与实践。“教育机会均等”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员最关心的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人们把教育称为“超越人类所有的其它手段,是人类条件的平衡器,即社会机制的平衡装置”。但事实上,尽管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了,但教育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教育的希望没有得以实现,而经济、政治上的不平等却更加剧烈。其实,制度化教育机构出现以前,不存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形成了劳动分工,才导致了不平等。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就是伴随着不平等,就是不平等的产物。社会分层是导致社会不平等以及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分层制度也反映到了教育制度中,一些集团居于特权地位,比其它集团能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由于社会分层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教育不平等也是无法避免的。

三是,新课改不能完全保证自身设计的无误性,并且这种设计如何准确地让广大一线教师所内化,也是新课改本身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新课改的设计同样也不是无可挑剔的,尤其是这种国家层面的、大规模的改革实验,更是容易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近年来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教材的修订就是这种经实践检验后自我完善的举措。

另外,即使新课改这种设计暂时被认为是正确的,但其理念、模式、方法等准确地被广大教师所内化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各种规模的培训结果似乎能透露这方面的信息。其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如“中国特色文化”的影响,即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过于注重物质因素和技术因素,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了“物质层面”(如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等),却忽视了进程中关于人的重新塑造的问题(如日常化的专业支持、规模化的现场与案例培训等)。这样一来,承担新课改的主体,广大一线教师的素质提升就成了制约新课改的极大瓶颈。本来,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确提出了新要求,客观上能起到促动作用,但全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从某种角度讲,新课改是一次教育“现代性”的尝试,其课程观、教学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要求做出相应地转变,这就必然会摧毁教师们早已熟悉的恬静与安逸,带来一个动荡不息然而又是生机勃勃的新境地。而处于动荡中的教师对此往往会感到茫然,遭遇价值的困窘,因为他们被迫生活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双重价值体系中。对新的教育价值体系的向往常常会使得广大教师感到前途光明的激动;对旧的教育价值体系的留恋却又让他们无所适从,处于“飘泊状态”。加之新课改专家们的认识论基础(建构主义和后现代)和课程设计理念成为霸权以后,时刻作为标准评价着教师们的课程与教学行为,但这种理念与实践中教师们所秉持的认识论不同质也不同构。可悲的是,广大教师的认识论发展出的一套“方法”、“技术”对付各级考试似乎很有效。迄今为止尚未存在根据专家的认识论(后现代及建构主义)而设计出来的考试,这就影响了专家们思想的效用,又使教师们的课程与教学行为依然故我,甚至向传统回归。

不是结语的结语

回眸十年新课改,我们要说的太多太多,但可能无以服众。如果我们回眸近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那么我们可以断言:“五四”运动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基于“民主”和“科学”理念的重塑民族精神的运动。那么,我们能否说新课改恰恰也是一次重塑民族教育精神的运动?马克思曾预言:“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样,五十年或一百年后,当我们再次重新审视这场新课改运动,我们或许更能看出它独有的历史意义。

(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课程实施教学专业支持工作组核心成员,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10097)

作者:吴永军

第2篇:我与雷锋同行

《我与雷锋同行》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班级:二年级(1)班

活动时间:3月7日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雷锋的事迹与故事。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课开始(回佳盈、马慧);

2、播放雷锋歌曲(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回] :遥远的记忆中,雷锋的名字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中国大地,在那火热的年代里,多少颗心为了他而悸动,又有多少人把他的日记做为座右铭,恪守一生。

(马)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4周年纪念日。40多年来,雷锋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不断进步、茁壮成才。我班决定,借助三月学雷锋活动的春风,对全班同学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让全校少先队员知道雷锋的故事,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并在实际生活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开展“学雷锋精神,做诚信少年”活动,号召每位同学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习雷锋精神,争做诚信少年。

3、先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雷锋叔叔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补充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

《雷锋的生平》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士兵逝去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名字--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助人为乐的雷锋》故事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 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

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

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思考:同学们,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联系实际谈看法:请各小组选择要出谋划策的题目,立即协商,五分钟后由各小组长归纳发言。

①同学请教问题——诸多借口,不愿解答;

②早上值日迟归——其它同学不愿帮忙,班集体被扣分;

③好朋友上课违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④班干部履行职责——其它同学不配合甚至搞破坏;

⑤同学的课本不见——袖手旁观“看好戏”。

5、班主任宣布竞赛结果与进行小结;

这次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也开得很有创意与实效,让同学们明确“学雷锋”关键是要学习雷锋精神的内涵,也让同学们感受到在新时代我们仍需要雷锋精神,在我们的身边仍存在许多活雷锋,如我班的周天远同学,吕琪同学等,都是乐于助人的榜样。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美。但美不仅要感受,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创造。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社会有好人好事的存在,同样也有自私自利、漠不关心、“我好你不好”等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出点子,把这些“丑恶”变成美。刚才大家集思广益,提了许多好办法,那么希望我们的每个同学都能真正把这些点子付诸于行动,用实际行动创造美,让我们的班集体更团结,更互助,更“美丽”优秀。

6、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7、主持人宣布班会课结束,要求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做些好事。 ,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3篇:我与文明同行

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的举止风度是指从他举手投足等身体各部位的直观动作,以及待人接物与人交往的行为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是古人对人体姿态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人们举止的形象化要求。注意正确穿着之后,便要注意我们每天在学校的姿态。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的年龄,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应是生机勃勃而充满朝气的。从踏进校门开始,便是我们每天投入学习的开始,因此要保持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而绝不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塑造迷人的个性,它让你看起来充满热情,富有合作精神,保持身心健康,这些都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祥和的微笑,文明是检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的弯腰,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后温情热忱的让座,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一方有难时热情慷慨的伸手,文明是唇齿间蹦出的那声亲切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中华民族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是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继承传统、倡导文明、讲究礼仪、树立新风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美丽和谐宁静校园建设的需要,是一个人有气质、有素养、有道德、守规范、成为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尊重懂礼貌,讲礼仪的人,佩服能竞争,善合作的人,喜欢能宽容,懂尊重,讲平等,善体谅的人,更崇尚讲文明,懂礼仪之人。

第4篇:我与文明同行

从古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春秋时期的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在现代社会更应该大力弘扬。因为它对于“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文明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温暖人们的心田;文明犹如一道彩虹,给大地添加一道华丽的风景线。一个甜美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汇成美得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有一次,我在车站等待载我去考试的公交汽车。不知什么原因,10分钟后,车字仍没有出现。车站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一些焦急。其他路线的车一辆辆驶过,可就是没有我要乘的车子。渐渐的,我的头顶渗出许多小汗珠。许久,终于等到了那辆车。于是,我立即冲到车上,希望能抢到个座位。那一大群人争先恐后拥到上车区。瞧,有的快步向前,把前排的人挤走;有的站住脚跟,慢慢等候……车终于开了,我听见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我抬头一看,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女孩走到我们这儿。我想,要不要让她们呢。要知道,我去的地方很远,至少要用一个小时呢。如果让给她们的话 ,我怎么办呢。这时,我想起了老师教导我的话: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别人。比如说,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妈妈做家务等,这样才能做到助人为乐。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我最终决定让给她们。我站起身,对她说:“阿姨,您坐着吧,您还带着小宝宝呢。”“不需要了,我们马上要下车了。”“您先做着吧,老师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她推辞不过,坐下啦。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穿戴整洁,举止得体,树立一个文明人的形象。撞到别人时的一句“对不起”,就能体现个人的素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屑,顺手丢进垃圾桶,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就是这些微薄的力量攒聚在一起,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它需要我们去敬老爱幼,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去帮助„„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告别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用实际行动来做一个真正讲文明的人,让文明之花盛开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让我们一起与文明同行!

第5篇:我与你同行

这里是考场,亦是战场,只因我与你同行,所向披靡,英雄无敌。

“叮铃铃――”短而急促的铃声,让我们神经紧绷,这是战役的集结号,预示那战事的激烈与火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怆未达到,“千骑卷平冈”的浩大确是真实写照;“沙沙沙――”是那笔尖触动卷面的细微声响,但我听来却好比那金戈铁马隆隆,奔向胜利的脚步声,卷面是沙场,笔尖是兵戈,在“马作的如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战线,挑敌下马。杀死一个个敌人,战胜一道道题目。如此好身手,当属归功于平日艰苦的训练,而那枯燥的生活中只因有你,我才得已坚持―――

你不是战场上的将军,却是球场的英雄。在那巨人如林的篮球场,你以一米八三的小巧身躯,扮演战神。你的名字是艾弗森,是我奋斗的催化剂。你的天赋无可比拟,你的努力更是无人可及;你的强大甚至能够以一人扭转乾坤,反败为胜,让对手俯首甘败下风;你的球风一直影响到这项运动的发展,以至于规则都为你改变。但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你的荣耀,而是你的伤痛:

每当我挑灯夜战,在题海中溃不成军时,总有你让我重振信心,东山再起。想到你职业生涯的每一场球,都要忍着背伤作一个个华丽的拉杆;得的每一分都要使你紧要牙关,忍住投球时,对曾无数次受伤的手指带来的巨大痛苦;获得的每一场胜利,都让你不得不煎熬在全身二十二处伤病带来的炼狱中,你连这种病都能扛下,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迎击杀来的一道道难题呢?

只因有你在我心中,我学会像你一样坚强地打败学业的负担。一次次的考试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我却把这次次考试当作我像你一样的战士必经之路。原来的我,是个在考场上畏首畏尾,心想当逃兵的人,现在的我时时感受到你带给我的勇气与自信,使我成为一个杀“题”无数的常胜将军。

又是“叮铃铃”,硝烟散尽,战事结束,老师们正收拾沙场,兵戈也被士兵收起。然而我却不因此如释重负,因为作为一个将军就必须面对无数战役。我知道下一场会很快打响,但我与你同行,艾弗森,你说我怎么可能会畏惧呢?

第6篇:我与责任同行

“我与责任同行”主题班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我与责任同行”。

一、设计背景

责任感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是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重要保证。在众多优良品质中,责任感是那样朴素、可贵。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来看,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纪律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等。正是基于这种状况,筹备、召开这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期望达成两个目标:

一、提高对责任问题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等应尽的责任行为,并懂得在细节中努力践行责任。其中,后者是突破的难点。

三、活动形式

在活动形式上,采取以学生主持为主,班主任穿插点拨为辅,借助讲故事、诗朗诵、情景剧、小组讨论、成长档案、集体宣誓等多种样式。

四、活动过程

在环节设计上,分三个篇章,即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

(一)主题导入

“责任,是个既严肃又沉重的话题。虽然是学生,却担负着许多责任。世上有许多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该负责任时,请负责。”在这里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直奔主题,让学生感到旗帜鲜明。

(二)主题开展

第一篇章“知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责任”的内涵。“什么是责任呢?”在这里,借助一则木匠与雇主之间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引出“责任”的具体内涵。“责任”内涵的挖掘,因为有了鲜活的生活实例做引导和依托而变得水到渠成:一方面,责任意味着要做;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要做好。其次,通过格言警句的搜集和整理引导学生加深对责任的理解。学生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耳熟能详。当然,梁启超“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和丘吉尔的“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也颇有意味。

【附: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第二篇章“明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责任的范围。首先,借助三张图片因势利导。第一张图片是体操界的传奇人物丘索维金娜的事迹。无论是在北京奥运会,还是在伦敦奥运会,那份为了拯救患白血病儿子的生命的执着让我们动容。她曾经先后代表3个国家参加了5届奥运会,在今年以37岁高龄退役,将感动世界的那份母爱久久流传。第三张图片是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他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

高度敬业精神,用自己76秒的坚守和生命完成了保证乘客安全的神圣使命和英雄壮举。第三张图片是神九航天员不辱使命凯旋后的集体亮相。由此,可以看出“我的角色,我的行动”往往涉及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四个层面。紧接着,抛出5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发言,以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你有责任心吗?你的责任心体现在哪里?例如„„我做得还不够好, 例如„„我怎么可以做得更好?我们班责任心强的同学有哪些?”最后,我设计了诗朗诵《责任》这个环节,“当清风送来第一缕朝霞/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朝阳中鲜花中掌声中/我们开始了成长之路/我们明白了责任的意义/我们正在渐渐地向它前进/因为我们敢于担当/属于我们的责任”,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

第三篇章“负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立足于平凡的校园生活,用心经营,认真践行自己的责任。在欣赏校园情景剧《我错了》之后,以“在__________的时候,因为一种责任感,我____________”为模式畅谈自己的观后感。紧接着,从“我爱我国”“我爱我家”“我爱我班”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践行责任。在“我爱我国”环节,结合建团九十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新形势,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良的传统。在“我爱我家”环节,通过中央电视台近期热播的公益广告重温家的温馨,重新体验家的责任。在“我爱我班”环节,通过班级生活、学习的精彩剪影的展示以及班级建设的建议引领学生收获好习惯,好品质。然后,将口头承诺转化为“一诺千金”,装入个人成长档案。最后,集体宣誓,“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即使成功远在天边,我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即使失败就在眼前,我也要坚守信念,挑战极限;我保证/为了父母的微笑,奋力拼搏;我保证/为了理想的实现,尽职尽责!”,激发责任感,注入前进的动力。

五、活动总结

责任人人有,人人有责任。扛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就会越走越长远,越走越坚实,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最后,送给学生两条“心灵寄语”予以勉励。“一个人做事,要先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责任!”“对于一只远行的骆驼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眼前一望无际的黄沙,而是在它的心中没有绿洲!”

第7篇:我与课改同行 美艳

课改要着眼于学生发展

南王学校

郎美艳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就已踏进课改的浪潮中。与课改同行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了考什么教什么,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又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受到了限制。要想把教育教学理念实施到课堂教学中去,站在课改前沿的教师也就成了“课改”的领头人。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网络及其他教学资源

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中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通过学校开展的听评课活动,使我更深更透彻的了解课改的精神,了解了课改的模式。为此每天从网上搜集有关教学的内容,再从中筛选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东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内容,用更生动的教学去打动每一个学生。

二.课改从“目标”做起

每一课,每一章节,每一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是每一堂课的“精髓”,确定的好与坏,准与否,都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效果。

三.把握好教学中的“扶”与“放”

课堂上如果将所有内容都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探讨,也就是教师“放”得过多,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很片面的。教师在“放”中“扶”把,适当点拨,经过教师的“扶”,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有了更好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尽情地观察、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他们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锻炼他们的探究、合作能力。因此,只有在探究活动中做到“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有怎样的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教学的成败不仅要看“教”,更要看“学”所以说,只要我们老师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研究课堂教学,就一定能踏响“课改”的节拍。

五.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要全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激励是评价的最终目的,要看到学生原有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全面公正的评价每个学生。

(2)要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形式的灵活性,

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尽量鼓励每一个学生,使其建立成功的信念,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给孩子一把金钥匙,让他打开学习的大门,这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事。那这把金钥匙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就是由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自主学习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有了这把金钥匙,学生就能打开学习的大门。如今,我们全体教师都投身于课改教学的实践中,这正是为了学生能够真正获得这种能力而铺垫着、努力着。

课改的理念是不断更新的,课改的意识是不断不加强的,只要相信自己,不管路程多么遥远,走好每一步是关键;不管工作多么艰辛,痛并快乐着是良药;不管理念如何变更,抓住实质是核心。

上一篇:服装市场细分下一篇:联通营业员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