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包虫病教案

2022-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预防包虫病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预防包虫病教案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难点: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血吸虫病的录象和资料。

学生:询问了解有关血吸虫病的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读课文,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4、出示挂图,阅读课文,讨论:

(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

(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5、过渡: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

6、讨论: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

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

8、小结: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三、

反 馈 检 测

1、什么是寄生?什么是寄生虫?血吸虫的形状、大小?

2、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血吸虫病的症状。

3、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2、预防血吸虫病

生活史: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

防:管好水源,粪便

消灭钉螺

积极治疗

不喝生水

第2篇: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我国对包虫病的预防控制对策应包括:①采取以家犬管理和药物驱虫为中心的综合预防措施;②对流行区居民进行包虫病普查、普治;③强化健康教育,把预防包虫病的知识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宣传和教育居民避免与狗密切接触,注意饮食卫生,病畜内脏应深埋处理。

(一) 传染源控制 1. 犬的管理和驱虫

1.1登记管理:对所有的家牧犬进行栓养、登记、挂牌管理,并进行药物驱虫,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减少家牧犬的数量,捕杀无主犬。建立犬驱虫登记卡,记录所有家牧犬的户主、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信息,由村指定专人保管。根据驱虫卡登记的信息,完成驱虫后汇总并逐级上报。

1.2 驱虫药物:使用吡喹酮进行犬驱虫。

1.3 服药剂量与投药方法:每犬每次1-2片(0.2g-0.4g,5mg-10mg/kg体重)。以能够被犬吞食的食物为饵,将药物包被,给犬喂食。驱虫员应亲自投药或亲自观察和指导犬主投药,确认犬吞服后记录入犬驱虫登记卡。

1.4 投药频率:每月驱虫1次。

驱虫后犬粪处理:驱虫后5天内的犬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污染环境。操作时要使用适当工具,避免与人体接触。

2. 狐狸驱虫

对狐狸栖息地进行统计,估算狐狸数量。采用适当的饵料,包被吡喹酮,放置于狐狸洞周围,每枚饵料包被一片(0.2g),定期每月投放一次,其数量按照估计狐狸数量的1.5-2倍进行。投放时要及时告知附近群众,避免被小孩等人群误食。

(二)切断传播途径 1. 屠宰管理 1.1 屠宰场的管理

加强牲畜屠宰和检疫管理。对病变脏器实施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严禁转运出售;对屠宰的污物、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场。

1.2 家庭和个体屠宰的管理

目前在不能进行集中屠宰的区域,严防将未经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 1.3 病变脏器的处理

在屠宰场检出的病变脏器按相关规定处理。在分散屠宰或家庭屠宰点, 对病变脏器应焚烧或深埋;也可将病变脏器煮沸40分钟(高原地区适当延长)。 2. 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的控制

在泡型包虫病流行区可采取生物防治和药物控制等措施减少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数量,并采取措施减少犬对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的捕食。

(三)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原则

1.1 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包虫病控制全过程。

1.2先重点后普及。首先从有影响力的人群,如各级领导干部、宗教人士等开始,逐渐向其他人群普及。要充分发挥有影响力人群在健康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3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2. 重点内容

2.1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和人是如何患包虫病的。 2.2包虫病的危害和患包虫病后怎么办。 2.3犬定期驱虫的作用。 2.4家畜患病脏器如何处置。 2.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实施方法

3.1由卫生、农牧、教育、宣传等部门共同推动实施,形成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网络。

3.2开展全方位的社区宣教。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流动宣传、小型展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组织宣讲团宣讲以及其他适合本地特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在社区指定健康教育员,组织社区人群观看包虫病科普录像、病畜包虫病感染脏器标本或与包虫病病人座谈亲自感受包虫病的危害。并结合人群包虫病查治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宣传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人。健康教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群众易于接受和记忆。

(四)改善环境卫生

积极创造条件为疫区群众提供清洁水源。及时清除犬粪,对犬粪进行深埋或焚烧。

(五)个人防护

1. 现场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1.1 从事包虫病现场防治工作的人员应穿着适当的防护服,包括长筒胶靴、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在槟榔碱处理犬采集粪样时,应将犬圈在特定的区域内,处理后的地面应翻埋,或彻底焚烧消毒。犬粪应在现场煮沸消毒,或者包装在安全的容器内运走。

1.2 在现场解剖的动物应深埋,或焚烧,终宿主的肠管在从尸体上取下之前应结扎,防止传染性材料播散。

2. 实验室防护措施

2.1 处理动物粪便或肠道材料的实验室,应设置更衣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应着装防护服。

2.2 对洗涤槽内的传染性材料亦需检查,在排入下水道之前,要进行煮沸消毒。

2. 3参与检查中间宿主的幼虫材料的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包囊材料和感染的中间宿主残留物应煮沸消毒或焚烧。

第3篇:预防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目的

通过教育手段普及包虫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技巧,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防治活动,促进和增强个人健康概念,促使个人改变危险行为,由此消除或减轻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最终实现包虫病控制目标。

二、任务

通过传播防病知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使人们主动加入到疾病预防的活动中去。

三、原则

(一)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保证居民接受有关预防包虫病的各种适宜的宣传教育材料。

(二)健康教育要应贯穿于包虫病控制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三)应根据防治进程和受教育者的情况改变宣传教育的重点和技巧。

(四)将人群包虫病知识的增长和高危行为的改变作为近期效果评价指标。

四、工作指标

(一)为每个人提供接受包虫病健康教育的机会。

(二)普及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普及率达70%

(三)中小学校实施包虫病健康教育系列教学。

(四)知晓率:学生80%以上,其他人群70%以上。

(五)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五、宣传教育的5个基本知识点

(一)什么是包虫病?

(二)包虫病在人畜之间是如何传播的?

(三)狗肠内的小绦虫是从那里来的?

(四)包虫病有什么危害?

(五)怎样预防包虫病?

六、不同人群的教育及掌握知识要点及要求

(一) 重点人群:

1、领导干部(具有组织和决策作用)。

2、学龄儿童(高易感人群)。

3、犬主、牧民、屠宰工人、半农半牧区的居民(其行为直接影响预防和控制包虫病效果)。

4、掌握知识要点及要求:

(1)干部在疾病控制的全过程中他们起着组织和决策作用。以包虫病基本知识,当地包虫病流行情况与危害,组织防治活动的技巧作为干部学习重点。

(2)犬主、屠宰人员和牧民此类人群在疾病传播与控制中起重要作用,自身又是易感人群。教育中突出包虫病与自

2 身健康的直接关系;预防技巧和正确卫生行为。教育要经常化、方法要多样化。

(3)儿童与学生高易感人群。课堂内系统学习,规范卫生行为,明确在防病中自己应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4)要求上述人群健康教育要做到四个一,既每位成人至少看一次预防包虫病的录像;看一次家畜包虫病的患病脏器标本;干部还要访问一个包虫病患者家庭、实地感受包虫病的危害;中小学生做到每一学期上一次预防包虫病的健康教育课。

(二)一般人群

1、干部、工人。

2、纯农业职工。

3、掌握知识要点及要求

知道什么是包虫病及预防包虫病基本知识。基本做到经常看到包虫病宣教材料(宣传画或宣传小册子)或看一次录像或听一次讲座。

七、实施方法:

(一)防疫部门(卫生、兽医)和学校为宣教主体,组成多部门参与的宣教网络。中小学校可利用生物课开展包虫病知识讲座。

(二)开展全方位的社区宣传,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台、广播电台和专业宣传工作),普及预防包虫病的基本知

3 识。也可通过流动宣传,举办小型展览扩大宣传面,并结合人群包虫病查治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宣教深入个人和家庭。增强个人保健意识,促进改变个人的高危行为。

八、教育及宣传材料

统一发放宣传画及有关文字和影像教材,各师应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发放宣传教材进行宣传。

九、督导考核

(一)卫生局将组织对各地工作质量和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督促各地工作。各师还应进行自查,掌握各团场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以保障包虫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二)考核方法及指标:

1、方法

每次每个团抽查农、牧连队各1-2个。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虫病预防知识5个基本知识点)。

2、考核指标 (1)普及率

普及率=实际教育人数/应教育人数 ×100 (2)健康教育效果考核

知晓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知晓合格指标:既了解包虫病预防基本知识三项以上。

十、总结验收结合防治工作进展、防治效果和健康教育结果做出验收报告。

4

第4篇:如何预防养鸡场中的鸡蛔虫病?

鸡蛔虫病其实就是一种寄生虫病。人类孩童也有患上寄生虫病,因为孩童认知水平较低,四处乱爬乱摸,不干净的手伸进口鼻中将病菌带入肠道或呼吸道,引发疾病。由此及彼,雏鸡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感染的。为了预防此病的蔓延,给养殖者提供更好的养殖环境,本文将给大家带来科学,系统的预防方案。

临床表现

通过解剖和表象结合的方式研究发现,鸡肠道内有少量蛔虫寄生时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雏鸡寄生虫数量较多一些,却也无明显病症。到了中后期,鸡群开始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冠髯、可视粘膜及腿脚苍自,生长滞缓,消瘦衰弱,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有时粪便中混有带血的粘液。成年鸡一般不呈现症状,严重感染时出现腹泻、贫血和产蛋量减少。

确诊手段

根据拜科特瑞的专家研究,本病可根据鸡粪中发现自然排出的虫体或剖检时在小肠内发现大量虫体而确诊。也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出粪便中的虫卵来确诊。鸡蛔虫卵呈椭圆形,深灰色,卵壳厚,表面光滑,内含1个卵胚细胞。养殖人员精心饲养鸡群的过程中,观察鸡群粪便成分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做到及时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如何预防养鸡场中的鸡蛔虫病

鸡蛔虫病是属于寄生虫病的一种。而寄生虫病生活在环境卫生不清洁的地方,通过物体、接触、空气等传染的,搞好环境清洁卫生,从根源上消除疾病生存的空间和传播的途径。主要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鸡舍:鸡舍内应当保持干燥,通风,清洁的状态。鸡舍内鸡群数量大,密度大,保持空气清新有助于净化污浊空气。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繁殖,保持干燥的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此外,鸡舍内的地面,进出人员也应当进行经常性的消毒杀菌,以免外部污染源被引进鸡舍。 2.水源:水是生命之源,养鸡场的水线管道内很容易滋生病菌微生物,进而对本来干净或不干净的水源进行了二次污染。鸡群直接饮入肠道消化系统内,相当于直接将病菌送入鸡体。因此,对水源和饮水系统的消毒杀菌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虫蚊和粪便:在养鸡场中,鸡群容易随地排便造成污染,还会引来大量蚊虫,这些蚊虫通过叮咬等方式完全可以将病原体带给鸡群。因此在养殖场中,养殖者应当对粪便进行彻底的清理,之后再进行消毒杀菌,面对蚊虫也应当使用除虫剂彻底消杀。

消毒杀菌的重要性

消毒杀菌是一种从根源上铲除病菌和有害微生物,预防感污疾病和瘟疫的重要措施,阻断有害病菌和有害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方法,减小养殖场后期用药的成本,对养殖场的长远发展和消费者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养殖者应当制定出系统,科学的消毒杀菌方案。拜科特瑞的大量专家与大型养殖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研发出了专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消毒、杀菌、灭藻、清除生物膜具有清洗功能的专用复合药剂。“拜科特瑞”养殖业消毒杀菌清洁专用剂具有高效、广谱灭杀细菌、病毒、真菌等和抑制各种微生物、细菌及藻类的专利技术,稳定性极强,使用浓度低,药效持续时间长而持久,渗透力强,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的温度和PH范围较宽,不易挥发,完全环保,完全分解为水和氧气,对人、畜无害,不会造成环境危害。预防鸡病瘟疫在每个饲养批次都必须进行的一种日常消毒杀菌工作,通常称为常规性消毒杀菌。消毒杀菌可分为空舍期消毒杀菌和带鸡消毒杀菌。二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使用方法如下:

一.空舍期消毒杀菌,应在鸡苗到达之前,做好清洗和消毒杀菌,做好笼舍的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每一个鸡舍都应彻底消毒杀菌之后,空闲一定的时间,充分发挥空舍消毒灭菌效果,阻断传染源的途径。用“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清洗和喷洒后,可以杀灭病原体及其承载物,消除隐藏病原微生物的各种避难所,能够保证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

清扫:全部家禽出栏后,将粪便、垫料、顶棚灰尘等清扫出养殖场,可移动的设备和用具搬到指定的地点曝晒、清洗和消毒。地面、墙壁、顶棚及附属设施上的灰尘、粪便、垫料、饲料、羽毛等,都要清扫到距养殖场一定距离的处理场。为防止病原体扩散,用“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清洗和喷洒,对不易清洗干净的裂缝、角落、排气孔等地方,也需要一处不漏地彻底清扫干净。

冲洗:在清扫的基础上进行水洗,要使用“拜科特瑞”养殖场专用消毒杀菌剂,彻底刷洗干净。地面上的污物经含有“拜科特瑞”专用消毒杀菌剂的水浸泡软化后,应用硬刷刷洗,如有高压清洗水枪冲刷更好,对养殖场内部所有地方如地面、墙壁、顶棚、笼具及用品一律冲洗干净。

喷洒消毒杀菌剂:一般在水洗后需要一段时间干燥,大约4-6小时,以免空气中的湿度过大,影响消毒杀菌效果。利用喷洒装置或者是拜科特瑞的湿雾灭菌设备,喷洒养殖场的房顶、天花板,后墙壁、固定设施、地面、笼具等,喷洒次序应该由上而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的密闭门窗,效果更佳。

水线管道清洗消毒及饮用水消毒杀菌:利用“拜科特瑞”对水线的清洗,操作十分方便、简单,不但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还可以清除生物膜和水线管道内壁中的污垢,可在空舍和带禽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水线的清洗主要分为:空舍期集中冲击清洗和带禽期日常维护清洗。

集中清洗,具体方法如下:

a)计算出管道或者水槽内部的总容积,即水管总的容水量

b)按照1:200的比例稀释“拜科特瑞”的专用水线消毒灭菌清洗真剂,调配出对应容量的溶液。

注意:需要先放入自来水,再添加“拜科特瑞”并充分搅拌均匀。

c)将调配好的溶液注入管道或者水槽中,并将两头堵住。 d)浸泡10-24小时后,排放掉溶液。(如果水线污垢特别严重,可将浸泡时间延长至20小时左右,如果调压阀过脏,可拆下单独清洗。)

在每一批的畜禽出栏后,建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水线污垢和杀灭水槽中的有害生物膜,为下一批畜禽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带禽消毒灭菌是鸡舍带鸡消毒杀菌控制传染病的二次传播关键方法,降低鸡群的发病率。对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高效快速广谱的杀灭作用,可以大大缩减后期禽患病的治疗周期。也可以冲洗掉笼具、蛋网等处的灰尘,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固形物凝集沉降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起到干燥时加湿、高温时降温的作用。及时有效地净化空气,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抑制氨气产生,有效地杀灭鸡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除疾病隐患,是养鸡场综合防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小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1.用拜科特瑞的湿雾灭菌系统对整个养殖场的环境空间,喷洒养殖场的空间、房顶、天花板,后墙壁、固定设施、地面、笼具等,喷洒次序应该由上而下,杀灭附着于空气、工具、笼舍、地面、墙壁等上面的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阻断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的传播介质和途径。

2.对日常的饮用水源和饮用水输送管道消毒杀菌,按照20-40ppm(1:25000到1:50000)的浓度,连续注入“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让家禽直接饮用。在畜禽生长的过程中,对水线进行日常维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水体洁净,避免生物膜的产生,防止病从口入,并预防饮用水中的各种有害菌的滋生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3.用“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对使用工具、人员进出,饲养器皿做到使用前和人员进出前后隔绝消毒灭菌,预防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交叉感染和传播。

注:什么叫消毒杀菌水平?

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其中代表产品如:拜科特瑞的专用消毒杀菌剂)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胞。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其中代表产品如:拜科特瑞的专用消毒杀菌剂)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第5篇:包虫病教案

活动名称:包虫病的防治

活动目标:1.什么是包虫病和传染方式。 2.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3.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问图片上的是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片,小朋友看,这图片上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是个人他不爱干净,碰小狗老鼠后,没有洗手,他吃东西,就将这些细菌吃进了肚子里。

2、告诉幼儿什么是包虫病和传染方式。。

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包虫病吗?刚才老师所出示图片里的人就得了这个病。 ㈡ 什么是包虫病。

包虫病(hydatid.disease),又名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疾病的统称,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病。我国有两种不同种的包虫病,即囊型包虫病(CE)与泡型包虫病

(AE),分别因人摄入棘球绦虫卵及多房棘球绦虫卵而感染。临床上以肝包虫病最多见,肺部次之,脑、骨骼等其他器官也被侵犯。

㈢ 你们知道包虫病是怎么传染的吗?

人体感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接传染:主要是与终末宿主(狗、猫)

密切接触后,误吞虫卵而感染。(2)间接传染:是指由于虫卵污染水源、土壤、植物或蔬菜等,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去流行区出差、旅游、劳动的人因吃饭、饮水而感染。

当人与狗密切接触,人误食虫卵后,经消化道的作用,六钩蚴脱壳逸出,穿过肠壁,随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大多数被阻于肝脏,少数可经血流依次抵达肺、脑和全身器官。因此,包虫卵寄生部位,常影响肝脏,约占75%~78%,肺部次之,约8%~15%,也可进入心、肾、脾、肌肉、皮下、眼眶等部位。此外,六钩蚴亦可通过肠壁淋巴管系统,经胸导管和无名静脉入腔静脉,再经右心循环入肺,进而扩散到全身。

㈣ 总结:所以小朋友不论干什么事情,吃什么事情之前要洗手,而且要保持清洁。

3、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㈠ 师:小朋友,虽然有人得上了包虫病但是也有治疗的方

法,没有得上包虫病的人也要注意预防,下面我就给小朋友们讲讲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㈡ 包虫病的治疗。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疗包虫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原则是摘除内囊和处理外囊,但内囊摘除前必须先杀死囊中的原头节,以防囊液破溃外溢造成囊液污染和包虫种植扩散。因囊液具有极强的抗原性,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㈢ 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关键是预防犬类感染。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野狗应予捕杀,牧羊狗、警犬等应予登记,。定期检疫。牛羊的内脏深埋或焚化,严禁用来喂犬。 (2)切断传染途径:重点在于饮食卫生与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与不吃生菜。凡是与犬接触较多的猎人、牧民和儿童,对他们进行卫生宣传,不要用手抚摩犬的皮毛,不让犬舔人的手脸,同时养成饭前用肥皂洗手的习惯。 (3)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抵抗力。

综合措施: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特别在流行区,让人们了解包虫病的感染途径,严防误吞虫卵。

(2)加强犬的处理与管理,定期投放喂药,阻断传染源。 (3)严格卫生检疫肉食品,使包虫生活史不能延续。

活动结束:总结:小朋友一定要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不论玩玩具,去户外玩,吃东西时,一定要洗手,少接近猫啊狗之类的动物,以免传播疾病。

活动名称: 安全《包虫病的预防》

活动目标:

1、了解并学习包虫病的相关预防措施。

2、

初步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活动准备:关于包虫病的宣传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老师在大门口都对你们做了哪些检查啊?”

幼:量体温、摸头。。。。。。。

师:那你们知道老师们为什么要给你们做这么多的初步检查呢?

幼: 。。。。。。

师:老师们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都是为了帮助小朋友们预防传染病,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染病,叫做“包虫病”,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些“包虫病”的相关知识。

二、学习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一)、请幼儿观察图片

1、2后讨论:图上有谁?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通过图片了解: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是个人他不爱干净,碰小狗老鼠后,没有洗手,他吃东西,就将这些细菌吃进了肚子里。)

)

(二)、观察图片3后讨论:图中有什么?图中的数字“71”要告诉我们一件事,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知道猪肉要烹至71摄氏度菜能安全食用。)

(三)、出示图片

4、5,幼儿观察后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为什么他的旁边要标上两个大大的红X呢?

(知道不要接触呼吸道病人;不要到人群拥挤的地方。)

(四)、通过观察图片6,知道要勤洗手,并巩固正确的洗手方法。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幼:(洗手)师:你们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正确的洗手方法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巩固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三、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巩固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教师小结包虫病的预防措施,并号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健康小卫士”,将包虫病的预防措施告诉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活动结束。

孩子们知道了早晨检查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要愉快地接受检查,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一些早晨来园要哭的孩子也表示以后要自己主动地接受检查,高高兴兴地进教室。

在此环节,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程序,是恰到好处的。

活动反思:

在活动之前,我就对孩子进行了包虫病的初浅的知识调查,发现,原来,好多孩子都知道一些简单的生活卫生预防知识,孩子们发表不同意见:“要勤洗手”“咳嗽药捂住嘴”“要多吃蔬菜”“要讲卫生”……看来,家长们的对传染病的警惕性也已经很高了,已经对孩子进行了说教,通过这个活动,孩子对流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相信,通过家园共同的重视教育、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会一起平安地度过这次的劫难。

第6篇:包虫病防治教案

焉耆县第一小学包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适用于

四、

五、六年级)

日期 班级 授课老师

教学内容:包虫病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包虫病,了解包虫病的相关表现。

2、使学生知道包虫病的一些常见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包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原学】

当虫卵随狗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和饮水,被人或羊等吞食后,进入肝脏,发育成包虫;部分可进入肺成为肺包虫。

【发病机理】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狗。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以致狗感染包虫,若狗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人也可造成间接感染。 (二)易感性

人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因包虫囊生长缓慢,一般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期才出现明显症状。

二、包虫病的传染方式 人体感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接传染:主要是与狗、猫密切接触后,误吞虫卵而感染。(2)间接传染:是指由于虫卵污染水源、土壤、植物或蔬菜等,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去流行区出差、

旅游、劳动的人因吃饭、饮水而感染。 【预防】

包虫病为人兽共患疾传染源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内的一个复杂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1)控制传染源:关键是预防犬类感染。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野狗应予捕杀,牧羊狗、警犬等应予登记,。定期检疫。牛羊的内脏深埋或焚化,严禁用来喂犬。

(2)切断传染途径:重点在于饮食卫生与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与不吃生菜。凡是与犬接触较多的猎人、牧民和儿童,对他们进行卫生宣传,不要用手抚摩犬的皮毛,不让犬舔人的手脸,同时养成饭前用肥皂洗手的习惯。 (3)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抵抗力。 综合措施: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特别在流行区,让人们了解包虫病的感染途径,严防误吞虫卵。

(2)加强犬的处理与管理,定期投放喂药,阻断传染源。 (3)严格卫生检疫肉食品,使包虫生活史不能延续。

上一篇:小学篮球兴趣班教案下一篇:艾滋病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