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免费

2023-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红色经典故事免费

十八大红色经典ppt模板,免费下载

篇一:学习十八大精神PPT课件下载

十八大精神学习ppt课件下载

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ppt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

主要内容

十八大召开的背景

十八大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十八大的新提法

十八大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

十八大召开的重大意义

一、十八大召开的背景

2008年4月11日-13日 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举行。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演讲。

1.博鳌亚洲论坛

2.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十八大召开时间: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十八大简介

十八大代表的产生程序

十八大代表的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这一原则要求,实质就在于强调代表选举工作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真正体现广大党员意愿。其中包括5个主要环节:

推荐

提名

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并公示

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

选举

代表

十八大代表选举万里挑一

胡锦涛作十八大报告

(一) 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十八大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十八大报告的基本内容

三、十八大的新提法

(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三)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海洋权益”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其年均增速分别为约9%和8%。

“到2020年再次实现收入倍增不是遥不可及的,年均增速保持在7%-7.5%之间即可达到,这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人均收入翻番:将造就64万亿购买力

2001年至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万亿元到6万亿元,每两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2005年至2007年,每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2008年至2011年,每年迈上2至3个万亿台阶。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会迈上3至5个万亿台阶。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翻一番,达到32万亿元。专家据此测算,到2020年,再翻一番的可能性比较大。届时,我国消费总规模将达到64万亿元。

(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七)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应对新挑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将“纯洁性”列为党建的主线之一,对每个党员的个体作出加强自我修养彰显人格力量的具体要求,以及有关严格党纪强力反腐的一些表述,都颇有现实针对性,是因应新形势和新挑战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八)首次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

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九)首提“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报告中“包容互鉴”、“尊重发展道路多样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等提法,在当今全球或地区危机背景下“发人深思”。

(十)用24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在已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精简,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一)首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有所养:让长者安享幸福晚年

十八大报告首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篇二:重温红色经典小报图片下载

观澜小学二(6)班杨嘉怡

岁月流金,斗转星移,一部部或黑白、或 彩色的红色经典电影,曾经并依然深深感染着 无数电影观众,

它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 再现了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的共产党命历程,

当记忆的纽带链接起那些激情燃烧的人形象。 岁月,已扎根脑海里的经典电影便又一一浮 现,那些生动的、激发人们情感共鸣的经典台 词便又脱口而出……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

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

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

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

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

亲在一次行动中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们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长期被日寇侵占。鬼不灵村的张嘎,是个机灵勇敢而又顽皮淘气的小男孩。他和奶奶救助了八路军侦察连钟连长。后来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杀害。张嘎为了给奶奶报仇,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领导的培养和教育下,张嘎进步很快。他与侦察员罗金保化装侦察,活捉了胖翻译;多次随队参加战斗,缴获敌人武器。他在养伤回队途中被捕,在据点里配合游击队拔掉敌人炮楼,救出了钟连长。经过多场战斗的磨练,张嘎最终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小侦察员。

1939年春,我党派遣李侠到

上海开展地下电台情报工作。李

侠以商人身份做掩护,上海被日军全面占领后,李侠不幸被日军逮捕。但他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卑不亢从容应对。 敌人无奈将他释放。上海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已接到转移的命令,但他为将两份重要绝密情报发送出去,让妻子带着儿子转移,自己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姚苇测出了李侠的电台所传出的信号并带人包围了他所在的

地方,李侠发完电报内容后,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永别的信号。

篇三:《红色经典[1].蓝色情怀》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海政文工团《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大海的旋律》

大型音乐会

项目推介书

(版权所有,不得侵犯,如有仿制,违者必究)

一、音乐会简介:

由海政文工团、xx省委宣传部、xx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著名音乐人王磊联合发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xx集团作为支持单位的《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大海的旋律》——大型系列音乐会活动项目,将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音乐会将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从公益角度出发,宣传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弘扬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可与全国各省市级宣传部、文化传媒公司、企事业集团合作,联合进行项目推广,并协作当地电视台作为庆典节目录制播出。

二、策划背景: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曾几何时,一首首海军的红色经典歌曲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红色的年代让激情燃烧,烙印在时代的记忆深处。回首过去,这一时期的这部分歌曲具有典型的“红色情怀”,人们普遍怀着单纯执着的理想,有着崇拜革命领袖、英雄的情结、勇于献身的精神、以及投入到工作中的无限热情。因此,在今天我们提倡建设“和谐中国、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深挖并且发挥这批歌曲的优势和潜力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时刻,抒发全国人民、全军将士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海政文工团特集结全团顶级策划、编导、演唱、制作、企宣人才,集建团60年海军蓝色文化之大成,应亿万中国人民期盼,打造本台《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大海的旋律》大型音乐会,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部、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

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东西最宽约为480公里,南北最长约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福建省行政区划中,马祖列岛(连江县)、金门群岛(金门县)及乌丘屿(属莆田县,金门县代管)等实际由台湾当局有效控制。福建有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底蕴及人文精神。改革开放后,福建以其豪迈的开拓精神,昂扬的进取风格,成为东南崛起的典范。将福建特征的沿海文明与海军国际化、现代化蓝色文化相结合,是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海政文工团《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大海的旋律》大型音乐会之走进福建,就是基于这种理解之上打造而成,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三、创作理念:

海政文工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唯一专业文工团体,直属海军政治部。人民海军在六十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进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不少成绩。海政文工团也伴随海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各个历史阶段,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在军队、社会造成了强烈反响。海军特色的旋律至今仍被亿万听众牢牢记住,反复回味,成为具有海军特征的“红色经典”。

本台“红色经典、蓝色情怀”音乐会,重点运用历史积累作品,发挥现代音乐概念制作优势,强调海军风格,突出海军特色,树立海军形象,通过海军多年来军旅歌曲创作的辉煌,用“蓝色”为符号,展现人民海军永远向前进的战斗情怀,以及建设一支担负新的历史使命的现代化新型海军的决心。能够充分唤醒时代的记忆,激发对党的热爱,升华人们对美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海洋大国的向往,从而使观众从内心深处受到一次洗礼、震撼和感动。

四、可行性分析:

“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在政治上携手军地双方,为建党九十周年荣誉献礼;文化上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

展呐喊造势;商业上见诸经济效益,谋求双赢。音乐会可走进福建十余个地市,每个地市均可由当地企业、厂矿、财团进行赞助推广,通过市场票务、观众认购、企业赞助、政府支持、明星效应、品牌力量等取得良好的政治社会文化商业效应。

音乐会主题完全符合国家开展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隆重庆祝活动的倡导,符合国家对于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公益事业的指导思想。配合主流媒体的宣传,可以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整个系列音乐会的走向和发展,得到各地政府、电视台支持,给演出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五、运作方式:

由福建当地最著名文化公司携手海政文工团,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牵头、各地市委宣传部协办,进行策划推广。由海政文工团全明星阵容加当地最具特色歌手共同演绎音乐会。每台经费约为100万,10余台整体打包为1300万。采取整体计划、各个推进、逐一敲定、集中实施的方法,在2011年5月1日海政文工团北京国家大剧院庆祝建团六十周年首演之后走进福建。特邀请福建省委宣传部领导及文化传媒合作伙伴观看北京首演,将此文化项目引进福建,为全国作出“红色经典、蓝色情怀”大型演出的率先垂范。

1、音乐会举办地点及项目实施:

音乐会举办地应选择省内有一定经济和文化基础、交通较为便利的中小型城市。以未曾举办过大型音乐会和明星艺人较少涉足的地区为首选地,并应具备可以容纳2千-5千人左右的音乐厅、礼堂、体育馆或者体育场、广场空地。导演组将派员考察当地经济支柱产业和组织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确保音乐会现场观众人数和实地演出、录制画面效果。

2、联合各地政府部门共同组织音乐会:

音乐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诚邀音乐会所在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各场音乐会,为音乐会的实施

提供保障。

3、根据音乐会主题,精心设计同唱一首歌:

音乐会形式和内容要突出《红色经典.蓝色情怀》的公益主题。每台音乐会可与一名当地演员合作演唱经典曲目,或从当地寻找典型事件素材,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讴歌赞颂具有突出意义的人物和事例,呼吁倡导全社会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共建和谐,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音乐会部分收益贡献公益事业:

音乐会收益由赞助商赞助和门票收益组成。为了贯彻《红色经典.蓝色情怀》的主旨精神,音乐会将支持公益事业发展。例如:每场音乐会演出,将担负当地十位贫困失学儿童就读;部分音乐会门票收入将捐赠给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红烛教育基金会、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部分广告收益将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天使嫣然基金、母亲水窖等。

5、选择当地卫视为播出合作单位:

利用海政文工团知名度、影响力和当地政府在电视界的强大优势资源,在各场音乐会演出地采用当地卫视作为音乐会播出合作单位。最大限度地扩大音乐会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同时,也为音乐会赞助单位和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合作伙伴提供良好的宣传平台。

六、演出风格:

以歌为本,对耳熟能详的旋律加以崭新配器手段,融入特殊音色效果,追求更加丰富的音乐内涵。

结合“音、画、舞、美、灯、服、道”,进行全新包装,努力提升节目品质。

发挥歌手特点,与曲目有机结合,体现唱腔的多种运用,在尊重传统经典的基础上,敢于跨界演绎,尝试真正的新音乐风格,敢于领潮流为先。

吸取同类作品优点,大胆进行发挥创造,走市场化路线,力争成为新一代舞台音乐会的典范。

七、推广目标:

本台音乐会,所选择曲目都经过历史考验,个性十足又雅俗共赏,具有大家耳熟能详、记忆犹存,听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回味无穷的效果。音乐或高亢、或嘹亮、或澎湃、或自然、或缥缈、或朦胧、或唯美、或梦幻,多种风格都得到了体现。力求完美做出“红色经典、蓝色情怀”最佳的概念创意,从编导角度以特别的艺术构思打造出时代精品,从歌手角度以特别的崭新演绎抒发出歌中灵魂。

2011年,这台歌会将由海军军旅音乐界最有资历和最新锐的音乐人凝聚合力、联手倾力打造推出,除在福建进行首推主推以外,还将面向社会,调动一切资源,走向市场,甚至伴着海军出访的脚步,让歌会作品走向港、澳、台、新、韩、日、英、法、俄、美等地及整个有华人存在的地方,使这台具有“红色经典.蓝色情怀”、综合民族意味、传统音乐元素和国际化艺术潮流的超时代概念作品,成为中国音乐的一朵奇葩。

目前,北京各大文艺团体均看好文化产业,均蓄势待发、各显神通,近年东方歌舞团演出收益达1个亿。海政文工团在此前景下,也将这台音乐会作为主打的拳头产品。介于此,我们要“以演带训、以训促演,”本着双赢的原则,既体现政治宣传点又获取市场效益。从团队建设上通过音乐会的编排来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塑造人才、实现文工团长远规划战略目标。同时,从市场运营上借鉴地方商演、流行音乐以及新剧目的成功发行经验,抛开以往传统限制,走军内、国内市场并重的路子,努力成为中国国家级文艺 《十八大红色经典ppt模板,免费下载》出自:百味书屋

第2篇:红色经典故事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因畏惧敌人的屠刀退出革命阵营者有之,为保命或升官发财叛变革命而沦为叛变者有之,但夏明翰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以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毅然前行,毫无畏惧。

1927年“马日事变”后,夏明翰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下,随毛泽东回湖南组

织秋收起义,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在新省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为筹备秋收起义,他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投入起义的宣传和组织联络工作。并教育鼓励自己的亲人,全力参加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发动后,仍然在湖南省委坚持地下斗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从事革命工作,并于1927年11月与李六如冒险到平江,与罗纳川等领导发动了平江秋收起义,到浏阳发动武装暴动。夏明翰在平浏指导武装暴动后,被调往湖北省委工作,不久即因叛徒告密,在汉口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夏明翰大义凛然地说,“为了劳苦工农的解放,为了使我们的后代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当敌人强迫他悔过自新时,他用尽全身力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当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时,他用带着铁铐的手,挥毫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流传千古的就义诗。这诗不仅是夏明翰伟大人格的体现,也是他崇高信念的最好表达。

著名诗人萧三回忆说:“夏明翰同志党性很纯洁,没有一点花招,扎扎实实,不说假话。要说他的性格、脾气,四句诗完全可以代表,是真心话,没有做作,很难得的就是他这言行一致。”夏明翰这种救国救民对党赤胆忠心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苏兆征领导香港大罢工

广州和香港工人为支援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于1925年6月至次年10月举行的政治性大罢工。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广州各界群众于6月3日举行示威游行。香港各工会代表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了以苏兆征为主席,邓中夏为副主席的“全港工团联合会”,领导香港工人于1925年6月19日开始总罢工,声援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十七项条件,并向香港当局提出政治自由、法律平

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等六项要求。十五天中,罢工人数达二十五万。

香港当局实行紧急戒严和封锁,有十万多工人冲破英帝国主义的阻拦回到广州,得到广东革命政府和人民的有力支援。6月21日,广州沙面等地工人举行罢工。23日,广东各界举行援助沪案示威大会。会后,工人、农民、学生黄埔军校学员等十万余人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路经沙基时,遭到对岸沙面租界英国军警的机枪扫射。当场死五十二人,重伤一百七十多人,造成沙基惨案,激起广州和全国人民的义愤。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这次罢工斗争,指导工人组织起来,选出代表八百人,组成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作为最高议事机关。由大会选举十三人为委员,成立“省港罢工委员会”,作为最高执行机关。苏兆征、邓中夏为正、副委员长。设武装、纠察、审判、法制、财政、调查、交际、交通等各种办事机构。

省港罢工委员会当即决定断绝广东对香港的肉食、蔬菜及一切物资的供应并组织了两千多人的工人纠察队,禁止英船英货进口,严密封锁香港,使香港的生产和运输都陷于瘫痪。省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在政治上、经济上给英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并有力地支持了广东革命政府,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寻淮洲孤胆夺枪

1929年春节刚过,这一天,张子清团长把已担任排长的寻淮洲叫到跟前,亲自授予他一项特别任务。 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比较紧张。距遂川城约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姓卢的土豪,家里有10条枪,但他家家丁众多,附近还驻有国民党正规军。张团长经请示毛委员,决定派寻淮洲带20人去把卢土豪家的10条枪搞过来。他对张团长说:“我们只能智取,不能硬拼。因此,我建议只派我一个人去即可!到时候,我装扮成放牛娃,很难引起敌人怀疑。我保证把枪一条

不少地搞回来!”

当时,大家都为寻淮洲捏了一把汗,第二天清晨,大家刚刚起床,寻淮洲就满头大汗,扛着10条枪回到了营地,张团长得知寻淮洲完成任务归来的消息,非常高兴,他一边派人向毛委员报告,一边来看望寻淮洲。见面后,他握着寻淮洲的手说:干得漂亮!这时,毛委员来了。寻淮洲首先向毛委员汇报了他夺枪的经过。原来,他进入卢土豪的宅院时已是深夜,当他摸进屋,一把抓住卢土豪的衣领,用手枪顶住他的脑袋时,卢土豪和小老婆早已吓得六神无主了!土豪弄清寻淮洲的意图后,寻淮洲命令他老实点,同时告诉他自己带来了三个排的人,只要一有枪声,就会冲进来杀死他的全家。卢土豪一看毫无办法,只好把枪乖乖地送到寻淮洲的面前。寻淮洲扛着缴获的10支枪,命令卢土豪把自己送出村子。临别时,他还故意像下命令似的说:“

一、

二、三排,跟我撤!”就这样,寻淮洲不费一枪一弹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根据毛委员的指示,遂川城里的红军全体集合,请寻淮洲给大家介绍他孤胆夺枪的故事。最后,毛委员亲自走上讲台,对寻淮洲的英勇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还号召全体指战员都要向寻淮洲学习,勤奋学习、英勇杀敌。

毛主席与红井的故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就是瑞金沙洲坝的红井。有一首歌,歌名叫做《红井水》,曾经唱遍了大江南北。红井是党、红军和苏区人民血肉相连的见证,红井水是幸福水。

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村民非常迷信,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农忙季节只能挑村前的脏塘水。村外的人都说:“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后,主席毛泽东就住在这个村子,他发现村民饮水困难后,召集了全村的人开了一次解决饮水困难的村民大会。大会上许多群众说:“这个地方不能挖井,挖井会受到报应,就是挖也不一定能挖出水来,这个地方是旱龙。”毛泽东听了,哈哈大家地说:“迷信不可信,这井我来挖。”

9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并破土动工,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在开挖井水,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涌而起,并终于挖好了,并用鹅卵石砌成,此后,其它沙洲坝的村民也纷纷开挖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1950年,瑞金人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1961年3月4日,该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正是这样的苏区好干部。

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经济困难。刘启耀想尽各种办法节省革命经费。在苏维埃俱乐部的民主生活会上,他着重宣布:“我四月份已自带伙食,从五月份起,每月都自带伙食,一直到粉碎敌人五次反“围剿”为止!”他说到做到,从1934年起,他坚持在家里带米到到省苏政府办公,这一行动在江西苏区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家纷纷向他学习,节省公家伙食,支持革命战争。刘启耀回家背米,旁人风言风语,他老婆开始不理解,埋怨地说:“省苏主席,连饭都赚不到吃,真没用。”刘启耀并不怪她,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终于使其明白了共产党人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人民谋幸福。

后来,刘启耀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家里背米,老婆心疼他,就挑米去宁都探

望,还嗔怪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刘启耀应道:“革命成功,吃穿不穷。”一对夫妻相视而笑。1935年初,刘启耀在于都南部的战斗中被冲散,和部队失去联系,他不敢回家,便隐姓埋名,在遂川一带讨米。可是谁没有想到,这位表面上破衣烂衫的讨米人,原来是省苏区主席,而腰间竟缠着一大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为了保存这笔经费,他宁愿自己去讨也不愿花费一分一毫。

刘启耀一边走家串户装乞丐讨米,一边秘密串连散落在遂、万、泰一带的同志,共达一千余人。1937年初,刘启耀在泰和县马家洲,召集的一批苏区领导干部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临时中共江西省委。刘启耀才将他珍藏了3年的金银拿了出来,作为省委办公费。同志们对刘启耀传奇般地保存了党的经费无不敬佩。

朱德的扁担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修筑五大哨口工事、安顿好重伤员修建红军医院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要准备粮食。可是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风趣地说:“吃饭有我的分,挑粮也有我的分!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麻包,有的提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土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起来了。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赴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又新削了一根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朱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不久,有位红军战士还编了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粮爬山累了时。红军战士就用这首歌谣互相鼓励。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八兄弟争相当红军

这是来源于瑞金下肖区杨荣显老人八个儿子集体加入革命队伍的真实事迹,

1934年5月,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最为激烈之时,国民党反动派总调集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实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妄图歼灭中央红军。为巩固苏维埃政权,保卫中央苏区的革命果实。补充兵源,扩大红军队伍是中央机关作出的最为现实的决策。30日,在《红色中华》刊登了一幅瑞金八兄弟当红军的扩红宣传画,这幅画虽然看似单调、笨拙,但主题鲜明、突出,它的宣传效果在当时的扩红运动曾引起较大的轰动,时至今日,留给我们心灵的震憾仍然是强烈的。

杨荣显与八个儿子在红军没来之前,家中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身穿破衣裳,家无过夜粮。后来,共产党来了,红军来了,并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劳苦群众当家作主的人民政权。杨荣显一家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关怀下,分得了土地、山林,几个儿子也娶上了媳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军事“围剿”,打破了杨荣显一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全家聚在一起悄悄讨论着参加红军的事情,几个儿子都要参军,相持不下时,杨荣显老人流着眼泪说话了,“你们不要争了,既然前方需要,你们都放心去参加红军吧,家中有我和你们几个兄弟媳妇,希望你们在前线英勇杀敌,都能够平安回来。”

八兄弟安排好家中事务后,都参加了红军,这件事被扩红宣传员发现,以图画的形式刊登在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纸《红色中华》中,反响十分强烈,八兄弟相争当红军的动人故事,就象插上了翅膀一般在中央苏区的广阔土地上传颂。

1934年深秋,杨荣显老人病入膏肓,在那弥留之际,深深的思念着前方的儿子,他张着嘴巴,艰难地念叨着八个儿子的乳名。此时,守在老人身边的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们都知道因前方战斗惨烈,参加红军的八兄弟已全部壮烈牺牲,这一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怎能忍心告诉老人。杨荣显老人睁大着企盼的双眼离开了人间。

面对国民党强大的军事力量,当红军意味着与魔鬼打交道,上战场无疑九死一生,苏区人民怀着朴素的革命感情,在生离死别的选择中,如滚滚洪流投入到波澜壮阔的红军队伍之中,由此演绎了无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共同上战场的感人事迹,八兄弟当红军就是在那壮烈的环境中最为突出,最为典型的一例。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大渡河挺进。只有一条泸定桥可以通过。 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

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领袖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主席等人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

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和张国焘不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北渡长江已不可能,又果断率师向扎西集结,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武怀让临危受命 武怀让,焦作人1929年夏,中央军委秘书白鑫叛变,彭湃、杨殷等5人牺牲,任弼时被捕;1931年1月,唐禹投敌,林育南、何孟雄等60人被抓,恽代英就义;4月,政治局委员,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蔡和森惨死;6月,中共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蒋介石中原大战胜利,阎冯归蒋,张学良十九万东北军交蒋,向我苏区围剿,日本正加紧侵略我东北,内外交加,千钧一发,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何人有能力接任军委书记这一要职,会议选出两人:张国焘和武怀让,中央决定任命武怀让为中央军委书记。

武怀让在任军委书记期间,有力地抵制王明、博古的教条主义,忍辱负重地工作。支持苏区领导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避强攻弱"的运动战术,由林彪、聂荣臻的中路军改为东路军,攻打福建薄弱敌人。部队就取得了龙岩和漳州两大战役的胜利,使红军又走上了运动战的正确道路。之后,又做出了"水口"之战的正确决策,歼灭入赣粤敌20个团,迫使陈济棠退出赣南根据地。特别是蒋介石进行第四次围剿时,他命令红一方面军由南雄、信丰北上,策应鄂、豫、皖威胁南昌,减轻敌人对鄂、豫、皖、湘西根据地的压力,有力配合了红四方面军的反围剿斗争。同时制定了敌人未合围前"突破一面、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在苏区领导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指挥配合下,缴获蒋介石嫡系部队陈诚大量新式武器和军械,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从而使闽、赣、浙根据地扩大连成一片。这一时期成为红军根据地发展的全盛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赵一曼为国捐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开展工作,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臵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

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经过激战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宁死不屈,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彭雪枫有“三宝” 彭雪枫治军特色是文武兼备。他的军中有三件宝:一是《拂晓报》,二是“拂晓剧社”,三是骑兵团。他曾说:“如果让我凭兴趣挑选工作的话,我愿意做拂晓剧团团长、骑兵团团长、拂晓报社的编辑和记者。”由此可看出这三件宝在军事

家彭雪枫心目中的地位。

1938年9月29日,《拂晓报》创刊,彭雪枫撰写创刊词。第二天,彭雪枫誓师,率部东征。此后《拂晓报》沿着支队东去的征途,横越平汉,东渡黄水,随军征战在“涡河上”和“淮水两旁”,短短几个月时间,成为豫皖苏边区这片荒芜的“沙漠中的甘泉,饿乡里的食粮,指引方向的罗盘,照耀通衢的灯塔”。1939年10月起,多份以“拂晓”命名的刊物不断问世,以《拂晓报》为主体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垦荒”高潮在豫皖苏边区兴起。

1938年4月底,竹沟教导大队第一期将要结业,彭雪枫责成组织剧团,“五一”开始第一场演出。事隔两天,由他命名的拂晓剧团就诞生了。1940年,大名鼎鼎的开封孩子剧团部分团员与拂晓剧团合并。彭雪枫对剧团更加钟爱,每逢重大节日和召开重要会议时,都指令剧团配合演出,还经常带它深入连队进行视察,当地人民称其为“彭家班”。

第三件宝骑兵团,是诞生于1941年8月1日。彭雪枫指令成立骑兵团,战术、技术师法苏联红军骑兵,被称为“红色哥萨克”。在1942年洪泽湖地区沙山集一战中,彭雪枫的骑兵团仅用9分钟即将300余名日军砍倒大半,80余名日军因恐惧而投降,他们使用的主要武器是被称为“雪枫刀”的马刀。“雪枫刀”是由彭雪枫亲自设计的一种刀身颀长、刀背轻薄、锋利异常的马刀,骑兵战士们爱不释手

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

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10月10日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

刘老庄连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名官兵,在淮北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殉国。他们是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它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刘老庄连是由游击队升格为正规军的。连长白思才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指导员李云鹏当过教员,曾到延安抗日军政

大学学习。在他们的带领下,第4连经受了刘老庄战斗最严峻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该部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是日,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该部与日伪军在淮阴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第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全连82人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陈嘉庚访问延安

1940年3月,陈嘉庚率领南侨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慰劳抗日前线的将士与后方的军民,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从1927年到1940年回重庆之前,他是坚决的“拥蒋派”,抗战义捐款项悉数汇交国民政府行政院。访问重庆与延安之后,思想认识产生了飞跃,断定“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1940年5月31日抵达延安。他原定在延安停留三天,恰巧因随行的李铁民车祸住院,这样陈嘉庚在延安多住了四天, 6月8日清晨,离开延安东行,前往山西战区慰问考察。

在访问延安期间,陈嘉庚先生参加了四次群众性集会,同毛泽东、朱德和其他党政领导人多次会晤,深入交谈;参观了中国女子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市容和安塞钢铁厂、印刷厂;与财政、公安、司法负责人谈话;广泛接触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校友;并同延安各界人士和归国华侨青年进行了多次接触和座谈;出席延安各界的欢迎会和欢送会。

陈嘉庚这次访问延安,经过实地考察,亲眼看到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认为这是“克敌制胜之本”。反观国民党“大后方”官员腐败,坐待外援,民众疾苦无人过问,军事节节失利。对比之下,感到中国共产党深知民心侨心,国民党无视民心侨心。陈嘉庚说,这次访问延安最感满意的是,真正看到中共坚持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立场坚定,态度诚恳;对边区各界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感动。通过这次访问坚定了他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他心中的“疑团”也解开了,破坏抗战、投降卖国、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是国民党,真正抗日救国、维护团结统

一、廉洁奉公的是中国共产党,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左权血撒太行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前后历时四个月,大小作战1800次,共歼灭日军20000余人,打得日寇闻风丧胆。遭受重创的日军不甘心失败,随后收拾残部,重整旗鼓,向八路军发动猛烈攻击。1942年5月,日军调集各路重兵,开始大规模的进攻太行、太岳地区,同时又秘密派出两个精锐连队,化妆成八路军的模样,骗过了沿途的军民,深入太行腹地。

5月22日晚,八路军发现各处敌情。当机立断命令主力部队快速开拔,跳出敌人的重兵包围圈,到外线作战。主力开拔后,日军利用先进的电讯情报技术,搜寻密集向外发送电话,电报讯号的中心,发现了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立即调集重兵包围。而此时,那支冒牌的八路军,在我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正悄悄的向八路军逼近。

5月23日,八路军总部得到了准确的情报,发现了来犯之敌。此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数十倍的敌军精锐正疯狂的扑来,而八路军总部多为文职干部,大多没有实战经验。敌众我寡,总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分散突围。24日晚,总部机关趁黑突围,连夜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次日凌晨再次遭到日军重兵包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要求断后,在掩护总部领导骨干成功突围后,左权不幸被敌炮击中,壮烈牺牲。“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给左权的挽联

任常伦三救战友

第一次:在攻打敌人一个外围据点时,任常伦和两个新战士在部队撤退时,走在了最后面,敌人尾随在他们的背后追来,情况十分危机。任常伦机警地让二位新战士先走,自己跑到大道西侧的丘陵地带,选择了一个隐蔽伏击点,举枪就朝着敌军射击,把走在前边的一个敌人击毙。这一枪,把敌人全部吸引了过来,

而掩护二位新战士安全撤离,最后,任常伦也凭借有利地形,安全撤回。 第二次:任常伦随部队在追击伪军时,和

二、三百名敌伪军混在了一起,大家冲呀、杀呀,正打得来劲,任常伦突然看见一个战友被

四、五个敌人包围住了,他怒不可遏,勇敢地冲上前去,大喊一声,正当敌人被吓倒的一会,任常伦端起三八大盖枪,当当立马打死二个,又刺倒一个敌人,使被围攻战友转危为安。

第三次:1941年冬季,任常伦随连队在攻打敌人小栾家村据点时,由于敌情有了新的变化,连队奉命撤出战斗, 一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三班长史德明。旧伤在身的任常伦请求同一排长、二班长三人去营救史德明,一排长和二班长在前往营救的途中受了伤,任常伦就让他们掩护,只身一人去搜寻战友。任常伦多次机警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堆新土前找到了史德明,原来,史德明在战斗打响后,不幸受了重伤。任常伦取下毛巾给史德明包扎伤口,又解下绑带,一头结在史德明身上、自己紧抓一头,拖着他走。当经过敌人的一个封锁点时,被敌人发觉,招来一阵激烈的枪声,任常伦把身子挡在史德明面前,史德明安全无损,而自己却受了伤。后来,在连队派来的战友们的掩护下,任常伦搀扶着史德明一步一个血迹地胜利地返回了营地。

任常伦三次冒着生命危险,勇救战友的事迹,受到了部队指战员们的高度赞颂。

小英雄王二小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一天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 当

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鬼子一下傻了眼,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

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阎锡山匪军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

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党,她坚定不移地回答道:“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江姐的故事江姐叫江竹筠,童工出身,1939年入党,一直在白区工作。1947年夏天,重庆地下党要派一批同志到川东去支援农村里党的活动,江姐的丈夫,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彭咏梧同志,带领一批同志到川东去。

几个月后,江姐也被派往川东。江姐化了装沿着泥泞的江边走着。城门口围着一大群人,她也走上前去发现城楼上悬挂着革命者的头颅,她只瞥了一眼,就看到使她触目惊心的几个字:“匪首彭咏梧……”江姐感到眼前发黑,城头和木笼好像在空中旋转。江姐很快就找到了党,向党组织做了汇报,留在这里工作。几个月后,一个叛徒出卖了她,她在万县被捕了,立刻被解送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敌人从叛徒口里知道,江竹筠是地下党的地委委员,一个多月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她的严刑审讯。这天夜间带她出去,刑讯室离牢房不远,夜间,万籁俱寂,那边的声音显得特别清晰。“说不说?说不说?”特务疯狂地吼叫着。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一个特务高声叫道:“拿竹签子来!”竹签子一根根地钉在江姐的指头里,也一根一根钉在同志们的心里。江姐大约是昏过去了。一会儿,听见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说不说?说不说?”特务绝望地嘶叫起来,但是没有听到江姐的声音。

朝霞透过山峰,阳光泻满山谷。高墙边的黑漆铁门一响,只见两个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往女牢房去。她熬受了一夜的折磨,流血过多,完全失去知觉了。江姐还没醒过来。女牢房的同志把她的伤口包扎起来。这时候,大家发现,她在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的时候,因为忍痛,紧咬着牙关,连嘴唇也咬破了。

董存瑞炸碉堡

在解放隆化县战斗中,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国民党军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

组、爆破组、支援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学东北面的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阵亡,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冲到了碉堡下面。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就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了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牺牲时,他年仅十九岁。

盛超群智斗特务头子

1948年3月的一天,国民党重庆行辕二处的审讯室里,侦防科课长陆坚如领着一帮五大三粗的打手,正在拷问一个叫盛超群的青年。据报,盛超群是中共云阳县地下党的负责人。当时,二处少将处长徐远举正为重庆地下党刊物《挺进报》一案忙得不可开交,忽听特务报告抓获共产党要犯盛超群,真是欣喜若狂。

可是,经过两天的酷刑,盛超群却什么也不承认,徐远举命令陆坚如加重刑罚。到第三天,盛超群终于承认了自己是云阳县地下党负责人,还写出了一份“地下党组织”的名单。

一看名单,徐远举吃惊不小:原来名单上的人物全是云阳县的头面人物:警察局长周璞、督察长高倚明、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杨发乙和周世禄等l2人。

事不宜迟!徐远举立即派保密局重庆站副站长吕世琨率特务,会同万县专署专员李鸿焘一起行动。一到云阳就将云阳县政府机关团团包围,只准进不准出,按图索骥,将盛超群名单上的12人一网打尽,全部押往万县专署连夜审讯。

折腾了一个多月,徐远举才发现上了当,被抓来的都是反动党团分子及云阳县地主豪绅,是反动统治的支柱,不得不将他们全部释放。国民党内有名的反共专家就这样被一个进步青年狠狠地耍弄了一回,徐远举为此也受到上司的训斥,并被同行暗中讥讽。

1949年11月l4日,盛超群与江竹筠、李青林等30位难友一起被枪杀于军统重庆集中营的电台岚垭,但他智斗大特务头子的英勇故事一直广为流传。

朱瑞将军亲临一线

1948年9月底,被我军长时间围困的敌军龟缩在义县的城内,企图凭借大佛寺,负隅顽抗。

10月1日,天还没亮,炮兵司令朱瑞将军匆匆赶到前线指挥部,检查炮兵火力的部署。这时炮纵副参谋长张志毅向他报告:“3时炮兵全部进入阵地完成

射击准备,9时30分完成以打开突破口为主的炮火准备。”朱瑞点了点头。

9时30分,朱瑞下达了开炮的命令。担任正面射击任务的200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强大的炮火将大佛寺屋顶的一个角儿轰掉。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炮火攻击,朱瑞从望远镜里看到义县的城头已经倒塌下来,正面的城墙也被炮火打开了30多米宽的口子。朱瑞对此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炮纵副参谋长张志毅说:“如果是打锦州,突破口还应该再大一点,也可以考虑多打开几处。”

在炮火的掩护下,步兵发起了冲击。只一个冲锋突击队就冲上了城头。守城的敌人如潮水般退了下去。至15点20分,敌守军一万多人全部被歼。

这时,朱瑞从指挥部里走出来对一名警卫战士说:“走,到城头上再去看一看,最好量一量突破口有多宽,这样下一步攻打锦州心里就更有数了。”这名警卫战士说:“还没有打扫战场,首长是不是先不要过去?”“不要紧,我们也可以一同打扫战场嘛。”朱瑞说着便朝城头的突破口走去。当朱瑞走过一条小道、跨上一道土坎的时候,脚下突然踏响了地雷。随着火光一闪,将军轰然倒地……身中几十处弹片的朱瑞再也没有醒过来,时年43岁。

10月3日,东野将朱瑞牺牲的经过向党中央作了报告。毛泽东闻讯后许久不语,悲恸不已。在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唁电中,毛泽东亲自写下:“朱瑞同志的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重大损失。

革命烈士杨介人

杨介人,焦作人 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随之他创办了不定期油印刊物—《廉泉》,自编自印,自办发行,宣传革命思想。1923年,杨介人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春回国。回国后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到安阳一带进行革命活动,负责领导安阳—邢台—新乡—焦作—汲县等铁路沿线的工人、农民。他先在安阳铁路机务段建立了共产党小组,后又在一些工厂、农村建立了党组织和工会、农会组织。他先后担任过中共安阳县委书记、汲县地委书记等职。

1925年6至7月,为声援“五卅”运动,杨介人参加领导了焦作煤矿工人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9月,又发动了安阳县西北的六河沟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迫使资本家接受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和组织工会等要求。在他的领导下,安阳、汲县等地党组织还发动教员、学生、士兵以及工商界人士举行声援“五卅”运动的集会游行,并向黄埔军校推荐了一批青年学生,支援北伐战争。

1926年春,杨介人到安阳广益纱厂(河南省豫北棉纺厂前身)帮助成立工会,并指导工人开展反饥饿斗争。为了争取豫北农民武装天门会,他受党组织派遣到天门会工作,和天门会首领杨贯

一、胡紫青指挥天门会两次击溃奉系军阀驻岳城的两个骑兵营和驻磁县车站的一个团,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介人回家乡做秘密工作。先后在沁阳县和温县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共组织。还在沁阳县崇义村组织“青年读书会”。1930至1932年,他几次回到温县、沁阳,在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宣传中共的主张。1932年底,杨介人到天津领导工人运动。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关押在保定第二监狱。在狱中,他英勇不屈,多次领导绝食斗争。1936领导越狱暴动未成,是年12月底被杀害。

火烧邱少云抗美援朝期间邱少云所在部队执行一次秘密任务,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执行命令。

深夜, 52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

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由于一群巡逻的敌军在下山巡逻时发现我军两名战士,为了不让信息走漏,首长指示炮轰这一群敌军。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碉堡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数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伏在那里,纹丝不动。

虽然烈火在一点点地在他身上燃烧,但邱少云还是忍住剧痛,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直到最后牺牲,他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同志们怀着满腔复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他们都在呐喊:“为邱少云同志报仇”。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

黄继光堵枪口

黄继光机灵勇敢,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

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同乡的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

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他突然奋力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

爆破英雄杨根思1950年11月29日,美军王牌师——陆战1师向1071高地发起猛攻,企图冲出我军的包围圈。50米、30米……敌人越爬越近。“打!”随着连长杨根思的一声怒吼,我军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敌人一批批倒下。一阵密集的狂轰滥炸之后,敌人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冲了过来。“等靠近了再打!”杨根思对部下说。端着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的敌人渐渐靠近,个个面目狰狞。杨根思

一个手榴弹甩出去,纵身跃出堑壕,“为了祖国,冲啊”!战士们猛虎般冲向敌群,霎时间,枪声、格斗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扔下一地尸体,美军仓皇后退。急于逃命的敌人又成批地涌了上来。杨根思命令8班班长带领几名战士,从山腰主动发起攻击。遭到正、侧面沉重打击,敌军不得不立刻呼叫坦克炮火掩护撤退。“把坦克炸掉!”爆破手出身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就要冲出去,这时,7班战士赵有新抢过炸药包,直扑敌坦克。

在火力掩护下,赵有新机灵地把炸药包放在坦克的链轮下面,“轰!”坦克猛地震动了一下,成了一堆废铁。战斗出现了难得的间隙,杨根思便让部队就地休整。这时,8班一个战士运手榴弹上来,并带来了副营长王国栋写的纸条。 “亲爱的3连同志们,你们是钢铁的连队,要坚守阵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守住!”杨根思一字一句地念完后,激动地,“同志们!这是首长对我们的鼓励,也是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希望。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就要和敌人拼到底!”

敌人的第8次进攻被打退了!杨根思查看了一下,只剩下自己和机枪组了。为了保护武器,他命令重机枪排长和负伤的射手带着打完了子弹的重机枪撤下去,自己一人留在阵地上。“轰!轰!轰!”扬起的尘土和浓烈的硝烟气味再次笼罩着这块不足100平方米的阵地。垂死挣扎的敌人一群跟着一群扑了上来。 敌人就要踏上1071高地。突然,杨根思猛地站起向敌人冲去:在他手里,是一个冒着烟的炸药包……一声巨响,他与敌人同归于尽。 雷锋做好事

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

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 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 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 ”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参加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过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有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因为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李四光毅然回国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李四光虽远在欧洲讲学考察,但仍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

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提前一年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第3篇:红色经典故事

《我们也要当红军》讲述的是两个孩子追着毛主席的红军队伍要参军的故事。 《八角楼上》讲述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至深夜的故事。 《草地夜行》讲述的是红军过草地途中,老红军救小红军的故事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飞夺泸定桥》讲述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的故事。 《鸡毛信》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海娃为八路军战士送情报的故事。

《艰苦岁月》生动塑造了艰苦斗争环境中的红军战士信念坚定,开朗豁达的光辉形象。

《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病号,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

《倔强的小红军》讲述的是陈赓同志在行军途中遇见一个小红军,小红军不愿意接受首长帮助,把粮食留给首长,最后自己被饿死的感人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的是五个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将敌人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刘胡兰》讲述的是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屠刀前,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收买和威胁,毫不动摇、宁死不屈,仅仅15岁就光荣牺牲了的英勇故事。

《你们想错了》讲述的是方志敏同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屈服,彰显革命气节的故事。 《望着远方》讲述的是革命少年在黄河边眺望远方,对革命和未来充满希望的故事。 《小交通员》讲述的是“小交通员”为地下党传送情报过程中,机警完成任务的故事。

《我的弟弟》又名《小萝卜头》讲述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过着艰苦生活的故事。

《小英雄雨来》讲述的小英雄雨来机智的与敌人周旋,帮助交通员李大叔逃脱敌人的搜捕,最后自己也脱险的故事。

《赵一曼》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赵一曼》讲述的就是赵一曼同志在抗日斗争中的一些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朱德同志与其他革命同志一起劳动,一起挑粮时发生的一些故事。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述的是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同志手托炸药包舍身炸掉敌人暗堡的故事。

《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人民服务》《截肢和输血》《一夜的工作》《吃水不忘挖井人》《十里长街送总理》《珍贵的教科书》《邓妈妈补睡衣》《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中华崛起读书》《青山处处埋忠骨》《开国大典》《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梅岭三章》《回忆我的母亲——朱德》《王二小》《江姐》《罗盛教》《夏明翰英勇就义》《当飞机遇险的时候》《元帅和小棋手》《再见了,亲人》《挺进报》《红军鞋》《回延安》《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师》、《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清贫》《老山界》《七根火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黄河颂》《芦花荡》《荷花淀》

第4篇:红色经典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

"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第5篇:红色经典故事

(一) 永远的丰碑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红色经典故事

(二) 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我中华。

红色经典故事

(三)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红色经典故事

(四)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

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根据地从事抗日运动,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第1师师长兼政委、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组建抗联的同时,杨靖宇按照“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的不打”的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的斗争,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河里、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

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400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己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为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1958年 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

红色经典故事

(五)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红色经典故事

(六) 忠义之志,壮烈之气,中国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中华民国陆军中将,牺牲后追授为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锋直指徐州,志在夺取这一战略要地。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3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59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莒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 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

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5月15日,日军10000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5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连夜运往重庆。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灵柩运抵重庆时,蒋介石特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表扬。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张自忠殉国时,年仅50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后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岳飞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张自忠将军抗日体现的正是这种“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样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1991年,为纪念张自忠百年诞辰,湖北省在宜城市建成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红色经典故事

(七) 宁死不屈的女民族英雄-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红色经典故事

(八)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

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红色经典故事

(九)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狼牙山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班长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主峰建起了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享年88岁.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009年9月14日,“狼牙山五壮士”被选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列。

红色经典故事

(十) 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这是在上甘岭战役一场战斗中的两位士兵,他们一位臂折腿断,一位双目失明——这是因这场战斗产生的肢体缺憾,于是失明者背负起断腿者,断腿者给失明者指路,继续向前冲击并打击反扑之敌,直到其中一位士兵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两位士兵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骄人战绩,比如毙俘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枪炮,击毁了多少坦克等等,在上甘岭上众多的英雄人物中,他们的名字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惹眼。虽然他们也是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在上甘岭,这个档次的英雄人物名单很长。

薛志高四川省简阳县人,一九三○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副班长。上甘岭战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晚,他们连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在攻击中,班长牺牲了,他指挥全班继续冲击,他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并夺回了一个阵地,歼敌28名。在向另一阵地运动时,他的左腿被炮弹炸断,不能行动,看见了双眼被打瞎的本班战士王合良,立即与王商量,叫王背着他,他给王指路,继续向前冲击。敌人反扑过来,被他们击退。当他只剩1个手榴弹时,敌向他扑来,他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王合良四川省三台县人,一九二九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战士。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班反击537. 7高地北山一个阵地。战斗中,他因负重伤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他一面呼叫着联络,一面往前爬,忽听到副班长薛志高叫他,原来薛的右腿被打断无法行动,经两人商量,他就背起薛志高,薛给他指路继续前进,坚持战斗。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红色经典书籍推荐读本

《红日》作者吴强,作品以一个五战五捷的常胜英雄军为中心,选取了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重要的战役来展开故事。军长沈振新是贫农出身经过长征的老干部,他对干部和战士充满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同时富有自我批评精神。副军长梁波则开朗乐观,谈笑风生,富有幽默感,在全军接受失败考验的关键时刻他以敏锐的观察力马上感到了这个军的优缺点,迅速使全军克服了消极和急躁的情绪。

《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小说以狱中斗争为中心线索另外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及其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和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构成了小说的另外两条线索。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主要对许云峰、江姐、成岗、齐晓轩等共产党人进行了刻画。

《红旗谱》作者梁斌。作品塑造了一位高大的农民英雄朱老忠,朱老忠从小生活在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激烈的阶级斗争之中。他的父亲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但最终失败吐血身亡,姐姐受辱自尽,在朱老忠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他只身闯荡关东,练就了他不屈不挠的硬骨头和慷慨豪爽的侠义性格他的口头语“出水才看两腿泥”体现了他思想性格,后来他受到参加革命后的江涛的影响毫不犹豫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一个反抗地主压迫的草莽英雄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红旗谱》出版后,作者续写了《播火种》《烽烟图》。

《创业史》作者柳青。作品通过对蛤蟆滩这个典型环境的描写和对各个典型人物的精心描绘展示了农村最初社会主义革命进程,歌颂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胜利。梁生宝是作品中的一位主要人物,他生活在由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转型时期,把自己完全沉缅在互助组的事物之中,抛弃了梁三老汉为自己富裕那种“没出息的过法”,追求庄稼人共同富裕的道路。

《山乡巨变》作者周立波。《山乡巨变》以1955年到1956年中国农村合作化高潮为背景,通过湖南的一个山乡从初级社的建立到高级社的发展反映了农村从生产关系到精神思想的巨变。小说中的邓秀梅是一位青年女干部,她对合作化事业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她来到清溪乡深入群众,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作家深入细致地描写了她的精明强干和为妇女利益着想的性格。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代表作,作品主要描述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向无产阶级战士转化的经历。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里,她拒绝了地主养母为她安排的做官太太的生活道路,毅然出走,初到海滨,她还有赞赏大海的闲情逸致,但是随后的种种遭遇使她深受打击,这时出现了一位“骑士兼诗人”的余永泽,但是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和倔强的性格使她渴望独立生活做独立的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使她同冷酷自私的余永泽产生裂痕,接触了革命青年后新的天地新的认识使她更感到与余永泽的格格不入,最后由于余永泽反对她参加革命而直接导致了卢嘉川的被捕,残酷的现实才使她清醒,最终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

《保卫延安》作者:杜鹏程。《保卫延安》是我国建国初期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了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了以胡宗南为首的十倍于我军的西北解放军的兵力,进攻延安和陕北解放区,妄图扑灭我党中共中央并妄想歼灭仅有三万左右兵力的西北野战军。但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西北野战军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以局部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同时刘邓、陈赓大军长驱直进,打入国统区作战严重地威胁着蒋介石的统治。真实描写了延安1947年3月到9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反映了这一场伟大战争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

《林海雪原》作者高波,主人公杨子荣为侦察排排长,所在部队得到号称“座山雕”的匪首张乐山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派他带领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杨子荣一行人来到达夹皮沟的山林中,几番巧妙地与“座山雕”的坐探接触,通过用黑话联络,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所在藏身地点并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

第6篇:红色经典小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